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 慷慨正气 检测题(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原文填写。(4分)(1)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志之决心的千古名句是 , 。(2)后死诸君多努力, 。(陈毅梅岭三章)(3) ,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4) ,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根据句子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1)这几句话对我简直就是晴天pl。( )(2)说这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也是最清楚、最严jn的语言。( )(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lio落四周星。( )(4)在x微的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栋小小的红色屋顶的农家。( )3.下面对相关内容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最后一课阿尔萨斯省一个小孩的自叙作者都德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集中表现了哈墨尔先生和小弗朗茨的爱国精神。B.过零丁洋是南宋大臣、文学家文天祥被俘后所作。作者以诗言志,慷慨地表达了为了百姓的安宁宁可牺牲自己的崇高气节。C.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D.陆游,唐代杰出的诗人,示儿书愤等都是他的传世佳作。4.口语交际。(6分) 参加“南京小导游”活动,你搜集了以下材料,做了几件事。材料一:南京“34路博爱线”是一条独具特色的公交观光线。它从中山码头出发,沿着“中山大道”行驶,直到中山陵。乘客可以观赏沿途的民国建筑和车厢内的民国老照片,领略浓郁的民国风情。34路公交车采用以天然气做动力的节能环保车型,还覆盖免费的4G网络。“博爱线”将民国风情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充分彰显了南京的城市精神。材料二:今年年初,南京2路公交车采用普通话和南京话双语报站,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嘟嘟: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跟普通话接近,而且腔调有点土,用南京话报站,没必要。小影:我觉得南京话不土,蛮好听的。但是用它报站,外地人听不懂,坐过了站怎么办?材料三:南京市“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线路图表。线路名称游览内容发车地点往返时间石塘人家线游古村落,赏竹海,体验怪坡国展中心南门对面(可乘2路、17路等公交车前往)发车:900返程:1400(每周六、周日)世凹桃源线亲历农事,种植桃树,观赏桃花汤山线参观茶坊等七坊,了解农副产品工艺流程溧水傅家边线览山凹村山水景色,观近郊最大的生态群落高淳慢城线游览“国际慢城”,漫步千亩竹海,体验慢生活六合竹镇线游桃花岛和大泉村黑松林,采摘果实(1)你为34路公交线撰写导游词。根据“材料一”,最适合作为开场白的一项是( )(1分)A.乘客们,大家好!这是一条特色观光线,全车已覆盖了4G网络,大家可以免费使用。B.各位乘客,欢迎乘坐34路公交车!本车采用的是以天然气做动力的车型,绿色环保。C.各位乘客,欢迎乘坐“34路博爱线”!让我们一起领略民国风情,感受南京城市精神。D.这是一条民国风情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公交观光线,各位乘客沿途可观赏民国建筑。(2)你针对“材料二”中网友的议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阐明了理由。(2分) (3)六月的一个周六中午,外地游客思齐来到南京,住在中山码头附近,计划第二天晚上离开。她想在这段时间里游览南京城,并走进乡村观赏自然风光。请你利用以上三则材料,为她合理安排行程,并简要说明。(3分) 5.请你参加“科海泛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题目。(10分)(1)科学兴趣对人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发现。(2分)材料一:瑞典著名博物学家林奈,青少年时代就能专心致志地在花园里研究植物,并刻苦攻读前人的植物学著作,经常到野外采集标本。材料二:美国著名科学家、世界上第一架用蒸汽作动力的飞机的设计人兰格力,童年时就喜欢观察鸟的状态,观察它们怎样张翼,怎样起飞,又怎样滑翔。材料三:大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天资并不聪颖,除数学外,许多功课的成绩都不好,但他喜欢动手做水钟、风车、风筝等。我的发现: 。(2)科学技术对人类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小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在下面的横线上为小华的发言再补充一个例证。(4分)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 。(3)科学的影响也体现在文学创作的领域,我们阅读的海底两万里就是这样一部构思巧妙、情节惊险、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作品。它的作者是 ,被公认为是“ ”。这部作品是他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是 ,第三部是 。(4分)二、阅读理解(34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因公因私,我已经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故乡老屋的老父。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马上滚落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追风赶月,一刻不敢停留地往家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笑着。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年平平常常的家长里短,窗外夜风起处,虫鸣渐深,我打了个呵欠说:“爸,咱睡吧。”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外走,“爸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我拦住他,笑着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月亮在窗外移,树梢乱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的鼾声。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我在这头应道:“睡吧。”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头仍寂静一片。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一沾枕边就睡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睡,就常用脚把他踹醒,任他熬着等我睡去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就装着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他粗糙而又温情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的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我哽咽着说:“睡吧。” (有改动)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打鼾( ) 踹醒( ) 掖被角( ) 粗糙( )7.第2段中的画线句“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句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3分) 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他粗糙而又温情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的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 9.读罢全文,你会发现“我”追风赶月地赶回故乡老屋并无十分要紧的事,只是和父亲一起吃饭、聊家常、晚上共寝。这些平淡琐事是否使“我”感到失落?(3分) 10.文中三次写到夜色、月色,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结合全文加以解释。(2分) 11.从文中找出让你感动的两三处细节描写,将相关语句摘录下来,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你的看法和感受。(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君子的争与不争蒋骁飞民国四大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高中生”为大学教授。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才对,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恪对梁启超的“追随”。一天上午,梁启超刚上班,同事就递给他一份学报,说:“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原来,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有关陶渊明归隐动机的论文。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士大夫阶层寡廉鲜耻,普遍缺乏道德感,他纵然没有力量改变现实,起码也不愿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丢掉。陈寅恪则提出不同见解,他认为陶渊明辞官回家种田,是因为东晋被灭之后,他“耻于事二主”,才发誓不与新政权合作。面对陈寅恪的针锋相对,梁启超毫不在意“恩师”的威信受到挑衅,大笑道:“这小子总是和咱过不去,咱要再写一篇好好和他过过招。”一旁的同事与陈寅恪有些恩怨,见梁启超如此说,便低声建议道:“梁先生,这陈寅恪别有用心,他是在含沙射影骂您啊!先生您在清朝做过官,在当今民国又做过官,陈寅恪这不是影射您在事二主吗?”梁启超一听,脸顿时黑了下来,很是难看。突然,他怒气冲冲地对那个同事喝道:“你滚!陈寅恪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那个挑拨是非的同事旋即狼狈地走开了。陈寅恪得知此事后,对梁启超的人品更加钦佩了。梁启超和陈寅恪尽管常常为了学术分歧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但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尊重和信任,从不听信他人挑拨,这样的君子之交以及争与不争的境界无法不令人敬佩。12.通读全文,找出最能具体体现梁启超和陈寅恪“争”与“不争”的语句,完成下边的读书卡片。(2分)13.“争”与“不争”是矛盾的,为什么“争”是君子,“不争”也是君子?请你概括出“争”与“不争”各自蕴含的君子风范。(3分)_14.文章虽然短小,但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却不尽相同,富于变化。指出文中第段画线句刻画梁启超和陈寅恪的不同方法。(3分)_15.积累链接:梁启超和陈寅恪是人中君子,莲花是花中君子,请默写周敦颐爱莲说中表现莲花如君子一样行为方正、美名远播的句子。(3分)_(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7分)秃的梧桐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碑。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绿荫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淅淅沥沥地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两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模样了。 一阵风吹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到巴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储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 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有删改)16.文章首尾都出现了人们对秃梧桐表示惋惜的话,试比较其中的细微区别,并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17.文中除了写秃梧桐树外还写了其他的树和花,试分析其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3分) 18.文章结尾写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分) 三、写作(40分)19.请以“科学”为话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不得抄袭。七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 慷慨正气 检测题参考答案1.(1)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捷报飞来当纸钱 (3)取义成仁今日事 (4)王师北定中原日(注意平时多积累诗词名句,不要多字、漏字,不要写错别字。)2.(1)霹雳 (2)谨 (3)寥 (4)熹(平时要多积累重点字词,注意不要写错别字。)3.D(陆游是宋代诗人。)4.(1)C(材料一是南京“34路博爱线”的简介,里面最主要的信息就是介绍了乘坐这条线路的目的:“领略民国风情,感受南京城市精神。”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一,从一个“小导游”的视角撰写导游词的开场白,就应该将这个目的在有礼貌(欢迎)的基础上一语道出,吸引乘客。C项就做到了这一点,而其他的介绍都只是抓住了这条线路一些次要的信息进行介绍,抓不住游客的心,不能为下面的导游词很好地服务。并且,D项还缺少礼貌性用语,不得体。)(2)示例:我觉得用南京话报站好,能让外地游客深度感受南京。再说还有普通话报站,外地人不会坐过站。(我们可结合“双语报站”的优点来分析。南京话是方言,用南京话报站,虽体现南京风情,有乡土味,有亲切感,能让游客深度感受南京,但是,有时会令人感到很土气、费解,甚至因此让游客误站;普通话是通用语,易懂,用普通话报站,能体现城市文明,而且有利于公交车的正常运转,方便游客,但是作为公交旅游车,又缺少了点家乡味,缺少对南京的深层感受。而“双语报站”就将两种的优点都发挥出来,避免了缺点)。(3)示例:周六下午,乘坐34路公交车,这样可以一路领略浓郁的民国风情,到终点站后游览中山陵。周日,乘坐“高淳慢城线”直通车去游览“国际慢城”,漫步千亩竹海。返程后在国展中心顺便乘坐2路车,听听地道的南京话。(外地游客思齐住在中山码头附近,根据材料一我们可知,她可乘坐旅游公交“34路博爱线”用一下午的时间就能达到“游览南京城”的目的,并且还能在终点站游览著名的“中山陵”;根据材料三“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线路构成图可知,这六条线路都是体验乡村自然风光的,随便选一条都能达到此次的旅游目的。根据材料二我们可推断出,可在返程时,乘坐2路公交车,体验“双语报站”的特色,聆听地道的南京话以深悟古城。这样安排,时间宽松,还可达到旅游目的。)5.(1)示例:从小爱科学,对科学有浓厚兴趣是许多著名科学家成功的起点。(阅读材料可知,材料内容都是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从小就对科学具有浓厚的兴趣的事例。)(2)示例:农药可以用来消灭害虫 也可以污染环境 (从生活中举出一例即可,但要求所举例子是能产生两种截然相反后果的发明。)(3)凡尔纳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神秘岛(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与记忆,课外要多读名著,并识记名著的有关文学常识。)6.hn chui y co(注音一定要注意音调的准确,特别是形近字的读音与音调,例如“踹”与“揣”“端”“湍”的读音各不相同。)7比喻 生动地刻画了父亲守望神态因专注而凝滞,突出了父亲守望时间的长久。(本题主要考查比喻修辞对突出人物特征的作用,父亲如此守望着自己的儿子,专注、长久,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8“轻轻地”表现父亲怕惊醒“我”的爱子之情,“摸”表现父亲爱子的情不自禁和急切;“泪水便滚出了眼眶”写出了“我”作为儿子为父亲的舐犊深情所感动。(人物的动作最能体现人物的心理。父亲用手“轻轻地”摸自己的儿子,是父爱的外在体现,是父亲那深深的爱子之情使然;“我”流泪是因为父爱的深沉以及自己没有常常回家看望父亲的些许忏悔与内疚。)9不会使“我”感到失落。因为“我”回家就是为了安慰父亲,了却他对“我”的渴望之情,从全文看,“我”是一个孝顺的儿子,父子深情正是在平淡琐事中才足见其真。(文章本身就是在叙写生活中的真实,父亲的爱和“我”对父亲的爱在日常的平淡琐事中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可以说“我”回家就是为了去感受这些蕴含着深深父爱的生活琐事的,由此看来“我”一定不会因此而失落,相反收获的是深深的感动。)10交代夜色渐深的过程,以夜之宁静反衬人心里的不平静,彻夜未眠;也为父子深情的充分体现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景物描写在这里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作答时应结合当时的环境氛围与父爱之间的关系来进行。)11.细节描写:只要能细致入微地体现父子之间相互体贴的相关句子即可,如“我”“装着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然后与自己的相关经历比较,体味亲情之美。(开放性试题,能结合文章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然后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回答即可,切记要真实,不能无中生有。)12.A: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或陈寅恪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和梁启超争吵不休。)B:面对陈寅恪的针锋相对,梁启超毫不在意“恩师”的威信受到挑衅,大笑道。(或陈寅恪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文章标题是君子的争与不争,分析读书卡片,A处应填写表现陈寅恪“争”的语句,第段中陈寅恪的表现就是他“争”的表现 ;B处应填写表现梁启超“不争”的语句,第段中梁启超的表现是他“不争”的表现。填写具体语句即可。)13.“争”蕴含思想独立、治学精深的君子之风;“不争”蕴含襟怀坦荡、不重虚名的君子之风。(结合文章第段的内容,梁启超和陈寅恪是因为对陶渊明归隐动机的不同理解而“争”,这是治学严谨的表现,也是思想独立的表现;从陈寅恪“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的表现看,他的“不争”是不图虚名,当同事挑拨梁启超和陈寅恪的关系时,梁启超的一番话道出了君子坦荡的胸怀。)14.梁启超:正面描写(神态、语言描写亦可);陈寅恪:侧面描写。(从“脸顿时黑了下来”“怒气冲冲”等语句看,第段画线句是对梁启超的神态描写,从“喝道:你滚!陈寅恪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等语句看,此处属于语言描写。这都是对梁启超的正面描写。从梁启超的话中我们得知陈寅恪的为人,这属于侧面描写。)15.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根据题干中“周敦颐爱莲说中表现莲花如君子一样行为方正、美名远播”的提示,可判断要默写的诗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几句。注意“中通外直”的“直”和“亭亭净植”的“植”不要混淆。)16.同样表示惋惜,开头说“难得活”,结尾说“不得活”,说明人们对秃梧桐的存活越来越没信心,显示出秃梧桐生存的艰难;此外在结构上有前后照应的作用。(首先要找出文章开头与结尾人们表示惋惜的话,然后从细微区别处着手,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其内容方面的作用。句子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前后照应,首尾呼应。)17.起衬托作用。和秃梧桐一样,其他植物也在秋天渐渐萧条,但也都在顽强地活着。这使得秃梧桐体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有了普遍的意义,从而拓展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18.这句话是说,即使秃梧桐死了,它的种子也会将它的生命延续下去,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理解句子的含义,不外乎理解句子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句子所描述的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子本身所包含的道理等。明白了这一点,就有了答题的方向。抓住关键词,结合语境理解关键词,或借助生活中的经验理解句子所讲的道理,都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19.写作指导: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关于“科学”的话题,范围很广,可写的内容也很多。作文可以写成说明文,如写一次科学实验活动,介绍自己是如何进行实践的;或者写成议论文、抒情文,写人类历史上为坚持科学真理而献身的科学家及其精神;也可以从大处写人类科学发展的历程。注意使用科学术语时要准确,语言要正确严谨。例文:科学的魅力尽管硫化氢气体恶臭难当,我们还是忍不住去实验室里一探究竟,这就是科学的魅力。伽利略,哥白尼,居里夫人,爱因斯坦无数为科学献身的人们忍受着清贫、挫折甚至是迫害,但他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还是科学的魅力。科学,像一座神奇的宫殿,吸引人们不断探索其中的奥秘;科学,像一个巨大的磁场,让我们不得不走近她。科学的魅力在于其博大。科学,她凭借人类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引导人们揭开浩瀚宇宙中的种种奥秘。人类在解决许多问题的同时又发现了更多的问题,人类在了解宇宙的同时又有了更多的疑惑。于是,人们孜孜不倦地研究,再研究。噢,是科学的博大精深吸引着人们。科学的魅力在于其公正。任何人,都可以在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10月份反光标识逆反射系数年检维护条款
- 2025年龙门式加工中心或龙门式卧式铣床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抚顺道路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下载什么软件
- 2025年转子式海流计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克孜勒苏州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考试题库下载
- 2025年金属制品、设备修理项目建议书
- 2025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题500道答案
- 旅游的创新服务模式举例
- 汽车行业财务分析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空间关联及其相互作用研究
- 外研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期中复习:Unit 1~3+期中共4套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
- MOOC 计算机组成与CPU设计实验-江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第一次月考测试卷(试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 生产车间5S稽核评分表
- 10KV供配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钢结构施工方案(钢结构-施工方案)
- 《民法典》合同编实务培训课件
- 《产业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 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台帐
- 闭合导线计算表(带公式)
- 商务礼仪培训52873734(PPT14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