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海诸岛地名的来源 (来自网络)中国南海,是一个传奇。有多少朝代和历史人物与她的命运紧密相联;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在这里发生、演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南海有着不同的称谓,汉代称南海诸岛为“崎头”;三国东吴孙权命名东沙群岛为“珊瑚洲”;隋代为西沙群岛起名“焦石山”;唐代以“象石”称西沙群岛;宋会要第一次以“石塘”之名泛指南海诸岛。元史中之“万里石塘”指今西沙、南沙群岛;明郑和航海图以“石塘”“石星石塘”“万生石塘屿”为今之西沙、东沙、中沙和南沙群岛之名。清代为南海诸岛的命名就更具体,仅海南渔民使用的更路簿就有十多种,给各岛、礁、滩、洲所取的地名,多达120多个。我国对南海诸岛的命名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发现一个命名一个,发现一批命名一批,由少到多,逐步完善,不断规范,最终实现标准统一。两千多年来,为南海诸岛命名竖碑的数以千计,这些地名既遵循传统命名的一般规律,也凸现了南海诸岛命名的独特性。一、以古代名人命名地名,是中国的一个传统,南海诸岛的命名,坚持和发扬了这个传统。鲁班暗沙,位于中沙群岛的中沙大环礁北缘,由巨大的珊瑚礁构成,以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匠鲁班之名命名。传说鲁班也是我国古代造船业的鼻祖。屈原礁,位于南沙群岛的九章群礁南缘,以战国时期着名诗人屈原之名命名。南沙群岛的孔明礁,以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诸葛亮的字命名。东坡礁在南沙群岛东北、礼乐滩之南,以北宋着名文学家苏轼之号命名。坐落于南沙群岛礼乐环礁上的阳明礁,以明代着名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之号命名。从汉代以来,因游历南洋,出使西洋,途经南海岛、礁、滩、洲的文臣佳士,多有着书立说,详细、生动地记述了南海诸岛的美丽风光、地理地貌、丰富物产,还给南海诸岛起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名称,如汪大渊以“昆仑山”命名南沙群岛;康泰以“涨海”命名南海。为纪念这些曾为南海诸岛立名的人,后人又以他们的名字为南海诸岛命名。在南沙群岛中西部,被洁白珊瑚细沙覆盖的康泰滩、朱应滩,就是以三国时代吴国使臣康泰、朱应的姓名分别命名的。吴黄武五年(226年),孙权派遣中郎康泰、宣化从事朱应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归国后,他俩分别着有吴时外国传扶南异物志等,不仅记述了出使扶南“百数十国”的经历和传闻,而且对南海诸岛的形态和成因作了相当精确的描述,特别是第一次给南海诸岛起名为“珊瑚洲”。南沙群岛北部有一座大渊滩,是以元代着名的旅行家汪大渊之名命名的。汪大渊“自幼好游”,20岁就“附航出海”,曾两下东、西洋,游历数十国,撰有岛夷志略,生动记述了他的游踪和见闻,书中坚称西沙、中沙、东沙、南沙群岛“俗云万里石塘”“本属中国”。二、时势造英雄。历史上有过“文景之治”“康乾盛世”,明“永乐”时期也许算不上辉煌盛世,但至少有着“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郑和七下西洋,受命于明成祖,始于永乐三年,前六次均发生在永乐年间,而且每次必登、必书南海诸岛,在我国外交史和航海史写下了光辉一页。这大概就是以“永乐年号”命名“永乐群岛”意义之所在。郑和在明宣宗宣德年间第七次下西洋,死于返航途中。值得一提的是,有关记录郑和下西洋的着作,多成书于“宣德”年间,这或者就是以“宣德年号”命名“宣德群岛”的原因。郑和多次往返南海诸岛,以郑和之名命名“郑和群礁”,是对这位着名航海家、外交使臣最好的纪念。跟随他一起下南洋的航海家也没有被忘记。景宏岛以郑和下西洋的副使王景宏之名命名。南沙群岛的马欢岛,被白色珊瑚沙和贝壳碎屑覆盖,还有水质不错的淡水井,以明代航海家、翻译家马欢之名命名。马欢精通伊斯兰的宗教语言阿拉伯语,三次随郑和下西洋,着有瀛涯胜览一书,详细记述了下西洋的经历以及所到各国的风土民俗、地理特征,也记述了一些南海诸岛的名称和地形地貌,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与马欢岛同处于“形如橄榄”环礁上的费信岛,以明代航海家、翻译家费信之名命名。费信,“回教徒,以能解阿拉伯语言,被命为通译”。他先后四次随郑和出使西洋,将自己历览海外各国情况写成星槎胜览二集,书中以“七洲洋”命名西沙群岛,以“昆仑洋”命名南沙群岛。位于南沙群岛的巩珍礁,以明代航海家巩珍的姓名命名,他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幕僚,特别是成书的西洋番国志记录了所经二十多国的风土民情及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全过程。虽然已过去六百多年,但对民族有贡献的人,对南海有贡献的人,人们不会忘记他们。三、从西汉开始,我国不仅打通了陆上丝绸之路,也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屡遣使臣通过南海出使南洋、西洋诸国,推动东西经济文化交流,扩大我国影响。位于南沙群岛的常骏暗沙,是以隋朝使臣常骏之名命名的。隋大业年间,奉隋炀帝之命,屯田主事常骏、户部主事王君政等出使赤土国(今马来半岛),经过南海诸岛,后人纪念常骏,故名。紧密相连的赵述岛与赵述门,同在宣德群岛上,而且均以明代使臣赵述之名命名。明洪武年间,赵述受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多次出使三佛齐(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古国),实现了与东南亚数国的友好关系,故享有以其名为两个岛屿命名的殊荣。尹庆群礁,以明使臣尹庆的姓名命名。明永乐元年、永乐二年,明成祖遣内官尹庆数次出使南洋多国,履行邦交使命,以其姓名为这片群礁命名,以示纪念。古代外交使臣远不如当今外交官风光,但进行开创性的外交工作,建立友好邦交,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是受各方尊重的。四、南海诸岛的主权历来属于中国,但又屡屡受到一些国家的侵扰,许多爱国使臣和志士为维护南海主权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名字也以地名的形式竖立在南海的石碑上。位于西沙群岛的嵩焘滩,是以清朝首任驻外大臣郭嵩焘之名命名的。清末,郭嵩焘在任广东巡抚期间,为阻止外国人的侵扰,维护南海诸岛主权,多次派遣广东水师到南海巡视;后来,他改任清朝首任驻英国兼驻法国大使,往返途经南海诸岛,并在其着作使西纪程中明确指出,南海为“中国海也”,西沙群岛为“中国属岛也”。南沙群岛人骏滩,是以两广总督张人骏之名命名的。光绪三十三年,张人骏就英国提出东沙岛主权事电请外务部,声明东沙岛“系中国属岛”“前往探明,以杜外人觊觎”;光绪三十四年,张人骏奏报:“迭经臣与日本领事,据理力争,彼已认(东沙岛)为中国属土”,“今日商退出,将岛交回”;宣统元年(1909年),为阻止日本人“图占我东、西沙岛”,张人骏果断派出广东水师“往该岛巡视勘察”,声明“书立碑记,以保海权而重领土”;同年,张人骏奏报并成立“筹办西沙群岛办事处”,同时制订开发西沙群岛的计划。这一系列动作显示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地位,推进了对南海诸岛的行政管辖。清宣统元年,为阻止日本的侵扰,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奉命率官兵及相关技术人员170余人,分乘琛航、广金、伏波三舰,历时22天,对西沙群岛进行逐岛测绘、查勘、调查、逐一命名。回粤后报告:“其地居琼崖东南,适当欧洲来华之要冲,为南洋第一重要门户。”并成立“筹办西沙群岛办事处”。这是对西沙群岛实质性的行政管辖,效应巨大,意义不凡。故位于南沙群岛西南、绵延三海里的李准滩,以李准姓名命名,同时还以琛航、广金、伏波三舰之名分别命名了琛航岛、广金岛和伏波岛。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南海诸岛归还中国。中国政府于1946年派出使团分乘永兴、中建、太平、中业四舰开赴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进行接收。整个接收过程隆重热烈,逐岛命名竖碑、鸣炮升旗,并设立西沙群岛管理处和南沙群岛管理处,施行行政管辖。当时竖碑命名了一批岛屿,以示纪念。永兴岛,是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是西沙群岛的主岛,以接收西沙群岛的“永兴号”舰命名。中建岛,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的一座沙洲,地势低平,地面为洁白的珊瑚沙所覆盖,是海螺和海龟的乐园,以接收西沙群岛的“中建号”舰命名。太平岛,位于郑和环礁的西北,是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岛形如梭,林木茂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