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3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3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3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2013日照模拟)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和商鞅变法相比,不同点是()a.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b.为统一奠定了基础c.制度创新,并为后世沿用 d.倡导严刑峻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既直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又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的措施是()a.迁都洛阳 b.整顿吏治c.移风易俗 d.颁布均田令3.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我国北方流行“宁可少好,不可多恶”“顷不比亩善”的谚语。这说明()a.北方农民好逸恶劳,不愿意耕种较多的土地b.均田制下平均分配土地扼杀了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c.北方农民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功效d.北方贫瘠的土地比肥沃的土地多4.(2013西安模拟)(公元499年,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卿等何为而违前诏?”这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最大的障碍是()a.人的传统观念 b.北魏中央官员不作为c.洛阳的地理环境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5.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为主要的表现是()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的融合6.下列不属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加速政权封建化的措施的是()a.制定官吏俸禄制,地方实行三长制b.兴办太学等学校,教授儒家经典c.废除鲜卑族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礼仪制度d.修订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分的落后残酷刑律7.(2013内江一模)下面表格所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之一,这一改革措施产生的作用是()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赖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a.为消灭其他割据势力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b.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往、交流、交融c.结束了国家的分裂割据局面d.促成了北方民族的大量南迁8.(2013太原高二检测)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b.加速向封建生产方式的转化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9.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a.均田制b.三长制c.整顿吏治d.汉化政策10.(2013晋中高二检测)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都是北魏开凿的,但是两尊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c.汉化政策的影响 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材料二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2)材料二反映了民族间相互影响的融合的现象,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12.(2012山东文综)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答案解析1.【解析】选d。两次改革都促进了经济发展,为以后的统一奠定基础,所创立的一些制度分别为后世沿用,但北魏孝文帝改革没有严刑峻法,d错误。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与农业相关的只有d。均田令实行后,北方各族人民被固定在土地上,成为定居农耕的小农,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3.【解析】选c。通过谚语“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即可看出当时人们追求少而精,“顷不比亩善”意思是如果不能悉心耕作,种一顷地也不比一亩地上精耕细作的收入强。4.【解析】选a。由材料信息“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说明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阻碍了变法的实施。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b、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5.【解析】选b。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再认再现能力,考查孝文帝改革后期政权封建化的原因。题目中的四个选项都是孝文帝改革中加速政权封建化的措施,但是a是北魏孝文帝迁都前的举措。题目问的是迁都后的,所以选a。【规律方法】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取否定式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错误的” “不包括”“无关的”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题时一般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合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7.【解析】选b。材料信息反映了孝文帝改汉姓的措施,这一举措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故选b。8.【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各民族的影响。题目中的四个选项都是孝文帝改革对内迁各民族的重要影响。其中a体现改革对生产技术的影响,b体现改革对生产方式的影响,c体现改革对生活环境的影响,d体现对汉族文化的影响。而b提到的生产方式转化,属于经济基础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影响,所以选b。9.【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迁都洛阳之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为此,他雷厉风行地推出了易鲜卑服、禁鲜卑语、改姓氏、变制度、通婚姻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结合本题,史学界产生分歧针对的措施是汉化政策。10.【解析】选c。这种变化发生在孝文帝改革后,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特点,明显是汉化政策影响的结果。11.【解析】第(1)题主要措施根据材料回答,积极作用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第(2)题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方面的措施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据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措施:均田制。积极作用:均田制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政权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2)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社会的发展,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12.【解析】第(1)题应明确二者的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从而找到矛盾,如新兴地主与奴隶主贵族的矛盾,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矛盾等。第(2)题的“除旧布新”,联系改革的具体举措,应明确前者突出了制度创新的应用,后者突出了学习与借鉴先进制度的应用。作用可以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统一、民族交流与融合等方面加以归纳。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