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阅读1、在雪中,在雾中立冬以后下了一场大雪,一夜之间换来一个银色的世界. 雪还没有停,又飘来了一团团浓雾,白色的万物被细细的棉纱遮掩着,灰蒙蒙,影绰绰,如入仙境一般.我站在窗前凝视良久,突然楼前的小空场上,跳进了两个“小红点儿”.仔细看去,原来是一对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在雪中(x shu).她们是邻居家的一对“双胞胎”,身上穿着同样的大红色羽绒服,头上戴着同样的米黄色毛线帽,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个铁簸箕,奋力地把地上的雪堆拢在一起.大约经过了一二十分钟的努力,一个有头有身、初具规模的雪人终于诞生了. 我本来准备走开了,现在却非要等个“水落石出”不可. 雪花,不断地飘落着.浓雾,缠绕着不肯离去.已经回升的气温又降到了零度以下.孩子们的额头上冒着热气,仿佛已经出了汗.然而,她们一刻不停地加固着雪人,蹲在地上,用两双戴着墨绿色手套的手,从头顶拍到身子,又从身子拍到头顶,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回忆起儿时堆雪人的经验, 我深知这一道工序是非常艰苦,也是非常重要的. 又过了一二十分钟,雪人才完全显露出来,圆圆的脸上有眉毛,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头上也戴着黄色的帽子,身上也穿着红色的衣裳,很明显,孩子们是在精心地塑造着自己.她们围绕着雪人又蹦又跳,又喊又唱,兴奋极了,开心极了. 这时候,来了一个和她们年龄差不多的小男孩,身上穿着一件黑色的皮夹克,手里拎着一根做过墩布把的木棍,竟然嬉皮笑脸地把雪人彻底捣毁了.女孩们说也说不住,拦也拦不住.男孩捣毁雪人以后,像一个得胜的“将军”扬长而去.女孩们呆呆地站在那里,含着热泪看着眼前的一片(lng j). 我深深地同情着女孩们,甚至打算下楼去劝她们赶快回家.然而,万万也没有料到,在片刻之后,她们居然又干了起来,而且,仿佛比刚才干得更带劲儿.初具规模的雪人又堆起来了,她们再一次蹲在地上拍打着雪人的头顶和身子,这一次把手套也甩掉了,四只冻得通红通红的小手,不停地挥动着.看到这一切,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觉得好凉好凉. 突然,我发现女孩们身上那种闪光的东西,不正是我这个老年人身上也曾经有过,而如今又已经失落了的吗?想到这里,我的心头一阵发紧,一种不可名状的感情涌了上来.我默默地看着那继续奋力堆着雪人,也是塑造着自己的女孩们 雪花不断地飘落着.浓雾,缠绕着不肯离去. 2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凝视( ) 塑造( )2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23、从文中任选一个成语,联系上下文解释其意思.(2分) 24、第5自然段文章再一次描写雪花和浓雾,还特别交代了气温,这样写的作用是( )(2分)A 描写具体环境,说明确实很冷.B 突出天气的寒冷,反衬出两个小女孩的顽强精神.C 暗示了小男孩不尊重他人劳动的错误行为即将发生.25、堆雪人,堆出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也堆出了一种可贵的精神.作者所说的“女孩们身上那种闪光的东西”指的是 .(2分)26、文章两次写到女孩们“精心地塑造着自己”,表层意思是 ,更深层的含义是 .(2分)27、文章以“在雪中,在雾中”为题,对其作用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A 富于诗意,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 以“雪”和“雾”作为线索,贯穿全文.C 强调事情发生的特定环境,烘托了人物形象.2、无边的回忆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条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好几次,有爱管闲事的、或者好心的女孩子劝我:“阿蓉,你这双拖鞋太老爷了.”或者:“阿蓉,你该换拖鞋啦!”我总是微笑地回答:“还可以穿嘛,我很喜欢它.” 如果我的回答换来的是一个很不以为然的表情,我就会设法转变一个话题.如果对方还会对我善意地摇摇头,或者笑一笑,我就会忍不住要告诉他自己为什么舍不得丢它的原因. 而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毕业前,课比较少,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有时候我可以一直走下去,走上一两个钟头的路.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我的下午都是排得满满、别有用处的.晚上回家后赶快洗个澡就睡了. 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里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那时外婆住在永和,很少上山来.但来的话就总会住上一两天,把我们好好地宠上一阵子再走.那天傍晚,她就是那样含笑地对我说:“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子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旁,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那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2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塑胶( ) 温柔( )22、联系上下文,解释“如果我的回答换来的是一个很不以为然的表情”中“不以为然”一词的含义是( ).(2分)A 不认为是对的,说明对方非常无知.B 不认为是对的,说明对方的态度非常轻视.C 不认为是对的,说明对方的态度非常诚恳.23、对“而这是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一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这句话非常含蓄地表达了外婆的关怀令我温暖,使我难忘.B 从前后文的内容来看,这是一个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C 这句话说明了外婆的关爱给“我”留下了非常短暂的回忆.24、这篇短文通过对外婆 、 等方面的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慈祥、和善的老人的形象.(2分) 25、文中写到“不知道是院子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交代“我”穿上经过日晒的拖鞋,觉得很暖和、很舒适的原因.B 作者不知道在穿上拖鞋时,为什么会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C 作者“明知故问”,将外婆的关怀比作太阳,觉得内心温暖无比.26、“我”舍不得丢掉这双旧拖鞋的最主要原因是( ).(2分)A 这双旧拖鞋令“我”穿着感觉非常暖和、舒服.B 这双旧拖鞋体现了外婆对我的关怀、对我的爱.C 这双旧拖鞋能够让我想起外婆,很有纪念意义.27、文章的标题包含着深刻的含义:“无边”说明 ;“回忆”则表明 .(2分)3、最棒的玉米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她在屋子的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眼看着收获的日子一天天近了.一天,一个颗粒饱满、裹着几层绿外衣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周围的玉米听了也都随声附和地称赞着.收获那天,老婆婆只看了看那个最棒的玉米,并没有把它摘走.“老婆婆可能眼神不大好,没注意到我.明天,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的!”那个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第二天,老婆婆又唱着快乐的歌儿收走了其他的玉米,可惟独没有摘这个棒玉米.“明天,老婆婆一定会把我摘走的!”棒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第三天,第四天,老婆婆没有来,从这以后的好多天,老婆婆也没有来过,棒玉米被摘走的希望越来越 (mio mng)直到一个漆黑的雨夜,棒玉米才突然感悟到:“我总以为自己是今年最好的玉米,我对自己的估计太高了.其实,我是今年最差的玉米,连老婆婆都不要我了.白天,我顶着烈日,原本饱满而又排列整齐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整个身体像要炸裂一般.夜晚,我又要和风雨搏斗,眼看躯体快要 (f ln),我真是自作自受啊!”他绝望,他悲痛,他甚至想自行了断,在这个暴风骤雨的夜晚永远地消失掉不知不觉,一缕柔和的阳光照在棒玉米的脸上,他抬起头来,睁开眼睛,一下就看到了站在他面前的老婆婆.老婆婆也在用一种柔和的目光瞧着他,自言自语道:“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他的种子明年一定比他今年长得更好呦!”这时,棒玉米才明白老婆婆为什么不摘走他的原因.正当他想着的时候,这个获此殊荣的棒玉米被老婆婆轻轻地摘了下来相信自己,但有时候需要再等一下.22为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随声附和( ) 干瘪( )23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2分) 24第段中与“在这个暴风骤雨的夜晚永远地消失掉”一句中加点词语相照应的一个词是 .(2分)25对文章结尾“相信自己,但有时候需要再等一下”一句的含义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2分)A 人要相信自己,但是成功有时也需要等待.B 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立竿见影,耐心最为重要.C 做事要有韧性,不要半途而废.26“最棒的玉米”经历了( )的心理历程.(填序号)(2分)A 由充满自信,到灰心丧气,到恍然大悟.B 由得意洋洋,到自我安慰,到心灰意冷.C 由患得患失,到垂头丧气,到获得“殊荣”.27“这时,棒玉米才明白老婆婆为什么不摘走他的原因.”你认为老婆婆不早摘走这只棒玉米的原因是 .(2分)28你从这个故事里得到什么启发?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2分) 4、成全善良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听他们说话的意思,是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正好跟我同路.很快,车来了.人群涌向车门.我看到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虽然她很努力,但是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好不容易上了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了.一个姑娘忽然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竟然也谢绝了姑娘的一番( ),说她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是几站路,一会儿就到了!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脸上有些尴尬(gn g),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让座的姑娘流露出快乐的( ).但是,那个女儿似乎并不高兴.这下,我更疑惑了.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暗自庆幸,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还不知要遭多少罪.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了( ).下车后,我听到了这对父女的对话:“爸,伤口痛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人家小姑娘那可是一片好心!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成全别人的善良,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善良! 22为加点字注音.(2分) 碰撞( ) 强忍( )23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1分)A 好意 谢意 笑意 B 谢意 好意 笑意C 笑意 谢意 好意 D 好意 笑意 谢意24文中能够解释“人满为患”一词意思的一句话是 .25“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一句中的“隐情”指的是 . (2分)26这篇文章按照从“奇怪”到“ ”,到“ ”,到“明白”的顺序描写了“我” 的变化过程,并以此为线索,贯穿全文.(3分)27对结尾段“成全别人的善良,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善良”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2分)A 老人宁可委屈自己,也要帮助那个姑娘,表现了他的善良.B 老人强忍着自己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C 老人为了不让那个姑娘尴尬,不顾女儿的反对,执意坐到姑娘让出的座位上.D 老人的行动不仅彰显了姑娘的善良心地,而且也表现出自身精神的可贵. 5、对与错我7岁的小侄子从外地来江城玩.有一天,我带他走过一所邮局,他一抬头,停住了脚不动了,一手拽我,一手指着邮局上方一块巨大的地图模型:“姑妈,错了.” “什么错了?”我莫名其妙. “位置错了!他们把南美洲和非洲放颠倒了.“ 我不以为然:“那只是一种装饰,谁会在意呢?” 小侄子却不干了,说:“那是地图,如果地图放错了,人们会走丢的.”我感到大人的面子受到威胁,如果这种错误被一个孩子发现的话. “你怎么肯定地图错了?” “我摆过拼图,它就是错的!”他固执地说. 我恼羞成怒:“错就错吧,关你什么事?” 小侄子委屈地跟我走了.但他却不肯放弃这个问题,一回到家,就翻出一本地图让我看什么是正确的,殊不知我早已忘了那错误的形状. 7岁的孩于对我彻底( )了.不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影个人投资合同范本
- 物业租赁拍卖合同范本
- 胸壁肿瘤护理微查房
-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生物信息学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广东省罗定第二中学高考适应性测试(3月1日)生物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5月考试卷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石河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与生物医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54级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红色文化的概念界定
- 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表(汇总)
- 竖曲线计算公式
- 悬索桥施工技术图文并茂详解
- 生物化学核酸结构与功能
-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1-100集)解说词
- 中考物理电学计算专项训练
- 四年级下册英语 单元测试 Unit 6 What-s Anne doing-达标测评卷 湘少版(三起)(含答案)
- 专题三 劳动合同
-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23年)-1
- GB 16869-2005鲜、冻禽产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