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天,孩子们在散步时非常关注菊花,他们发现菊花有不同的色彩、花瓣、形态。于是,我们抓住这一兴趣点,及时生成了活动“美丽的菊花”。 目标: 1.感受菊花不同的色彩、形态,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 2.学习用表演、绘画等方式表现菊花。 3.养成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表演的能力。 准备: 1.幼儿日常观察周围事物在秋天的变 化。 2.各种各样的菊花若干盆,粉笔一支,音乐磁带赶花会,绘画材料。 过程: 一、谈话 1秋天到了,幼儿园有哪些变化? 2秋天,幼儿园里悄悄地发生了这么多变化,树叶黄了,石榴成熟了,菊花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今天老师办了一个菊花展,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欣赏 1放音乐赶花会,幼儿自由走动,赏菊。 2引导幼儿观察交流,感知菊花的色彩与形态。 师:你觉得这些菊花怎么样? 幼:很漂亮。 师:什么地方很漂亮? 幼:颜色很漂亮。 幼:有黄色、紫色、红色、白色。 幼:花瓣也很漂亮。 幼:有的花瓣卷起来,像妈妈的卷发。 幼:有的花瓣像孔雀尾巴,长长的。 幼:有的花瓣像太阳的光芒。 师:(在黑板上画出花瓣)我们来画一画这些长长的、弯弯的花瓣。 师:这样的线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幼:让人觉得很舒服,很柔软。 幼:像海带一样长长的,很流畅。 师:除了花瓣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幼:有的盛开,有的还是花苞。 (请幼儿表现花苞和花盛开的样子。) 师: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幼:有的朝上,有的朝下,有的朝左,有的朝右。 师:你想不想变成一朵可爱的菊花呢? 3播放音乐赶花会,请幼儿找好朋友合作表现菊花的姿态。教师用语言提示:秋天到了,朵朵菊花盛开了,有的朝上,有的朝下,有的朝左,有的朝右,有的还是花苞,有的已经盛开了。在阳光下,它们快乐地舒展着花瓣。清风徐徐吹来,它们随着风儿轻轻摆动,像在尽情地舞蹈。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 师: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菊花,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幼:我觉得很快乐。 幼: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朵快乐的菊花。 三、绘画表现 1到了冬天,菊花就会枯萎,请你们选择一朵最喜欢的菊花,把它画下来,留作纪念吧。 2幼儿画菊花。 内容要少而精 幼儿要主动参与 上海威海路幼儿园 王秀梅 原方案活动形式多样,但各个环节与形式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有“拼盘”的痕迹。总体来看,我认为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问题一:广度有余,深度不足 原方案从谈菊花到表现菊花,采用了较为丰富的形式,但对大班幼儿来说缺乏挑战性。如第一环节的谈话与欣赏仅仅停留在对菊花表面形态的描述上,虽然采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但并没有在幼儿原有认知水平上有所提升,也就很难促进幼儿进一步探索。 建议:变“多而浅”为“少而精” 整个活动的内容可以拆分为三次活动。第一次活动以谈话为主要形式。开菊花展,欣赏菊花,然后谈谈菊花。可以从菊花的表面特征延伸到菊花的品种、菊花的养护、菊花的功用甚至菊花的文化内涵等。第二次活动以音乐舞蹈表现为主要形式。根据相应的音乐进行舞蹈表现,可以表现菊花花苞、半开时、盛开时的不同姿态;也可根据不同的音乐进行情景性表演,如想象风和日丽时、绵绵细雨时、狂风骤雨时菊花会有怎样的表现。第三次活动以绘画、手工等艺术表现为主要形式。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折纸、剪纸等,或者综合运用几种表现手法。 问题二:教师主宰,幼儿被动 从原方案中不难看出,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处于绝对的“导演”地位,主宰着整个活动进程。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被动参与,难免兴趣不高。教师带孩子们看花展,教师抛出问题让孩子回答,教师提示幼儿以舞蹈形式进行表现,教师请幼儿画菊花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如第一环节中,教师说“今天老师办了一个菊花展,我们一起去看看。”可以看出,花展是由教师来办的,幼儿只是作为“参观者”来看花展,而不是主动参与。 建议: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将花展改为由教师与幼儿共同举办。教师可事先请家长配合幼儿收集各种菊花,并让幼儿了解有关菊花的知识,如品种、花期、养护方法等。花展上,可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菊花。这样在谈话过程中就不会是“教师问幼儿答”这样单一的形式,而可以是幼儿相互问答,或幼儿问教师答,还可以进行有关菊花的知识小竞赛,从而使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并作进一步探索。 丰富活动的内涵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杨余香 从原方案可以看出这是一项艺术活动,教师将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三个部分逐层推进,可谓环节齐全,结构完整。但活动过程似乎还不是很完满,给人一种“点到为止”“不畅快”的感觉。 1限于与“知识”的对话,缺少与“美”的对话 从赶花会后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教师似乎更多地在考察幼儿对各种菊花的颜色、形状的了解。教师由开始问“什么地方很漂亮”转为问“除了花瓣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由此可见,教师引导幼儿“审视”菊花比欣赏菊花的成分要多(当然后者难免或多或少地包括前者),这其实表明教师更倾向于引导幼儿认知菊花,而非感受、欣赏菊花的美。同时,教师仅仅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颜色与形状,忽视引导幼儿去闻闻花的清香,摸摸花瓣的柔软,以及发现菊花在大自然中展现的不同姿态,而这些恰恰能激起幼儿对于菊花的更多经验、更多感受、更多想象。 2限于对话的形式,缺少对话的内涵和精神 原活动在师幼一问一答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幼儿看似在自由地表达观点,其实每一步都在教师的控制之下。在很多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是提问者,而幼儿永远只有回答问题的责任和义务。其实对话的环境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教师可以与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以自己的感受去激发幼儿获得更多的感受。比如在幼儿讲到“有的还是花苞”时,教师如果发表一句“我想它有点害羞”,说不定就会引发幼儿更多的奇思妙想,如“我觉得它怕冷”“说不定有谁欺负它了,它正伤心呢”,等等。 3限于艺术形式的组合,缺少艺术表现的空间 教师在最后再次播放音乐赶花会,幼儿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有的朝上,有的朝下”)表现菊花的姿态,然后教师让幼儿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菊花。教师将幼儿的肢体动作表现、绘画等集于一个活动,虽然表达了“可以用多种手段表现美”的观念,但同时也使活动显现出“为表现而表现”的痕迹。教师的提示让人觉得幼儿的表现并非是在真正感受菊花的美之后发自内心的表现,而是教师计划与控制的结果。 只见计划不见幼儿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张兰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付出最少的劳动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就“要以完整的、活动的观点来看待整个教学过程,以综合的观点来改进教学过程。”原方案设计者力图打破学科教学模式,以综合的观点来改进教学过程,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原方案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1活动能否按计划开展。在原方案中,教师办了一个菊花展,但办在哪儿,设计者并没有明确说明。如果这个菊花展办在活动室里,那么幼儿在活动前就会看见,活动室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幼儿还能坐在位子上等教师慢慢导入“新活动”吗?可能活动还未开始,活动室里早就“炸开锅”了。而如果这个菊花展设在其他地方,教师如何让幼儿边听音乐边看菊花展呢? 2幼儿有自己认识和表达事物的方式。在原方案中,幼儿完全在教师的高控制下进行活动,这违背了幼儿的学习特点。第一,幼儿不是木偶,他们有自己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在活动中,他们不可能按教师方案中设计的那样只用眼睛“赏”菊,他们会去触摸,会去闻。事实上,幼儿只有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才能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识。第二,幼儿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他们会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表达。教师应认真倾听,捕捉有价值的观点,在教学中不能只见计划不见幼儿。 3幼儿不是白纸。大班幼儿已具备不少知识经验,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以幼儿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幼儿的主动探索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然而在原方案中,教师未能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拓展性活动,失去了一次促进幼儿发展的良机。 放开牵着孩子的手 北京延庆县第四幼儿园 余 燕 幼儿是积极的活动者和主动的学习者,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然而从原方案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仍牢牢地牵着孩子们的手,不敢放开。我觉得可作如下调整: 第一,放开牵着幼儿观察的手,鼓励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菊花。 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时应斟酌语言,使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富有意义。如原方案中第一部分的谈话可精练成“秋天来了,菊花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我们一起去参观菊花展吧”,以免其他谈话内容干扰幼儿的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幼儿参观菊花展的过程中可提出开放性问题,如“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闻一闻,然后说一说你看到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也许幼儿看到的菊花与成人眼里的菊花大相径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认知逻辑来引领他们一步一步地观察。 第二,放开牵着幼儿表现的手,鼓励幼儿大胆按照自己的想法表现菊花。 幼儿在观察菊花的基础上,要把立体的菊花转换成平面的图形,需要发挥想象力。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花瓣的举动是为了给幼儿提供适宜的技能指导,但结果反而会限制幼儿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的个性化表现。建议该活动以写生的形式进行,为幼儿留下自主表现的空间,以免全班幼儿克隆“长长的、弯弯的花瓣”。 巧妙引导幼儿的兴趣 河北玉田县第一幼儿园 夏瑞果 一、抓住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 孩子们在散步时关注菊花,一般来说只是“喜欢”“好玩”而已,多属于浅层兴趣,容易转移。所以,教师应抓住这种浅层兴趣,及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感知菊花的颜色、形态,以便将幼儿的浅层兴趣引向深入。 二、激发幼儿兴趣,鼓励幼儿创作 当幼儿兴致勃勃地说出菊花的颜色、形态时,教师可鼓励幼儿边说边用肢体动作表现菊花的形态,此时,幼儿已沉醉于菊花的美,教师则可再次激活幼儿的兴趣,问:“你们想不想把它画下来?”从而激发幼儿画菊花的欲望。至此,幼儿的兴趣已转入积极主动地参与绘画表现。在幼儿画完后,教师的激励会使幼儿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把兴趣延伸到对新的活动的需求和期待上。 突出兴趣点 宁夏灵武市幼儿园 杨雪晴 从原方案的活动过程来看,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只是看了看、说了说菊花的色彩和形态,至于对菊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活动中没有体现出来。我认为教师可以抓住幼儿说得最多、观察得最仔细的地方,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导幼儿观察,使幼儿有更多的发现,更深的感受。同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时也要注意运用幼儿感兴趣的方法,如创设游戏情景,让孩子扮演小蝴蝶或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看看菊花的颜色和形态,找找自己最喜欢的菊花,并说出那朵菊花的特点。这样,孩子们的表演会更形象、更到位,也能更富有感情地、更细腻地画出自己喜欢的菊花。 支持幼儿深入表现 四川德阳市旌阳区第一幼儿园 廖 欣 在原方案中,教师用了较长篇幅来引导幼儿感知和欣赏菊花的色彩和形态,这对大班来说是很容易达到的一个目标。我觉得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该活动不仅要引导幼儿感知、欣赏菊花,更要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在原方案中,教师在支持幼儿深入表现菊花方面做得不够,仅仅让幼儿简单地用肢体动作表现了花苞和花盛开的样子,在绘画表现方面也仅仅选择画一朵菊花。其实,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感知、想象来表现菊花的各种姿态上,表现方式也可以更加丰富多彩,比如用优美的肢体动作表现菊花的各种姿态,用绘画大胆表现各色菊花,还可以利用废旧纸杯卷出各种菊花,用各色毛线黏贴菊花,用菊花的花瓣拼贴菊花,等等,从而支持幼儿充分感受,深入表现。 两点不足 福建泉州市鲤城区第一幼儿园 王茹燕 一、单向、线性的活动方式 在原方案中,幼儿似乎被教师牢牢控制着,未能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总是教师在提问?为何不鼓励幼儿发现菊花其他的秘密?该活动到底要培养幼儿哪些科学探索方面的素养?我觉得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了解他们的兴趣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整理出有价值、能促进发展的兴趣点,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发现、交流、讨论,让他们在开放和充满质疑的情境中学习,不断体验探索的成功和乐趣。 二、缺乏知识经验的整理与提升 在原方案中,教师只是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而没有整理和提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企业培训与人才发展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影视制作与版权购买合同
- 2024年度碳排放交易:某环保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碳排放权交易合同
- 2024年度0KV配网工程施工安全协议
- 2024年度安居工程EPC建设合同
- 04版0KV变电站电气设备采购合同
- 2024年度4S店汽车销售与供应商战略合作合同
- 2024年度文化传媒公司股权转让合同
- 2024年度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合同
- 2024企业招标承包经营合同模板样本
- 护理质量管理常用工具
- 2022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手册
- 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明细
- (完整版)病例演讲比赛PPT模板
- 直播合作协议
- 社科类课题申报工作辅导报告课件
- 头痛的诊治策略讲课课件
- 沙利文-内窥镜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蓝皮书
-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建筑测量》实验报告1-5题库
- 规范诊疗服务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自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