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ppt_第1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ppt_第2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ppt_第3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ppt_第4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主要内容 Contents 一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二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三 糖尿病的管理四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五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六 低血糖七 急性并发症八 慢性并发症九 代谢综合征十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十一 2型糖尿病的预防十二 糖尿病初诊和随诊简要方案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近20年来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表一我国几次大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情况 诊断标准 空腹血浆血糖 130mg dl或 及餐后2h 200mg dl或 及OGTT曲线上3点超过标准 0min125 30min190 60min180 120min140 180min125mg dL 其中30min或60min为1点 血糖测定为邻甲苯胺法 葡萄糖为100克 PBG2h 餐后2小时血糖 FBG 空腹血糖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YourTextHere YourTextHere 我国糖尿病流行情况有以下特点 1 在我国患病人群中 以2型糖尿病为主 2型糖尿病占93 7 1型糖尿病占5 6 其它类型糖尿病仅占0 7 2 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人均年收入高低与糖尿病的患病率密切相关 同时 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患病率显著高于欠发达地区 3 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 从临床工作中发现 20岁以下的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4 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 1994年25岁以上人口全国调查确认的糖尿病患者 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70 远高于发达美国的48 应该在群众中宣传糖尿病知识 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5 表型特点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在24kg m2左右 而白种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多超过30kg m2 与此相对应的是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可能更差 更易出现B细胞功能衰竭 糖尿病患病率的急剧增加可能有多种原因 首先是遗传因素 中国人可能为糖尿病的易感人群 富裕国家华人患病率在10 以上 明显高于当地的白种人 提示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其次是环境因素 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生活水平提高引起膳食结构改变 膳食中热量 蛋白质 脂肪的来源从以植物为主转向以动物为主 总热量过剩 同时生活模式不健康不科学 包括对糖尿病的无知 热量摄取过多和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 另外社会老龄化也是重要原因 我国男性预期寿命已达71岁 女性达74岁 而2型糖尿病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 年龄越大 患病率越高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病率的增加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诊断标准 仍采用WHO1999年标准 诊断新标准的解释 糖尿病诊断是依据空腹 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空腹指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 无论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OGTT是指以75克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 溶于水内口服 如用1分子结晶水葡萄糖 则为82 5克 口服OGTT试验 早餐空腹取血 空腹8 14小时后 取血后于5分钟内服完溶于250 300ml水内的无水葡萄糖75克 如用1分子结晶水葡萄糖 则为82 5克 试验过程中不喝任何饮料 不吸咽 不做剧烈运动 无需卧床从口服第一口糖水时计时 于服糖后30分钟 1小时 2小时及3小时取血 用于诊断可仅取空腹及2小时血 血糖异常分型 如何减少糖尿病漏诊率 指南 指出 仅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 建议 只要是空腹或随机血糖为正常值上限的人群 均应行OGTT检查 理想调查 同时检查空腹及OGTT后2小时血糖值 欧洲 中国心脏调查 仅查FPG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 欧洲心脏调查漏诊2 3 中国心脏调查漏诊80 人群比例 人群比例 糖尿病分型 1型糖尿病免疫介导特发性 2型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感染所致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 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分型 1型糖尿病的特点 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 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 体型消瘦 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浓度低 起病迅速 明显体重减轻 酮尿或酮症酸中毒 出现免疫标记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anti GAD 胰岛细胞抗体ICA 胰岛抗原抗体IA 2 糖尿病分型 青少年1型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 糖尿病的管理 血糖控制应重视血糖总体达标 糖尿病的管理饮食 糖尿病的管理饮食 糖尿病的管理饮食 饮食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保证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单独或配合药物治疗来获得理想的代谢控制 血糖 血脂 血压 饮食治疗应尽可能做到个体化 热量分配 25 30 脂肪 55 65 碳水化合物 15 蛋白质 限制饮酒 特别是肥胖 高血压和 或高甘油三酯血症的 病人食盐限量在6克 天以内 尤其是高血压病人 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叶酸的补充以防止新生儿缺陷钙的摄入量应保证1000 1500mg 天以减少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 运动治疗 加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整体感觉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压和血脂 运动治疗的原则适量 经常性和个体化 保持健康为目的的体力活动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活动 如慢跑 快走 骑自行车 游泳等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一 胰岛素促泌剂1 磺脲类磺脲类治疗1 3个月内 血糖下降 血胰岛素水平升高 但长期用药后 血胰岛素水平却下降到等于或低于用药前水平 而血糖仍保持在较满意水平 可能是药物作用于胰岛B细胞外的组织 只要糖尿病控制获改善 就要适时减少降糖药剂量 这就走在低血糖发作之前 应该及早发现磺脲最大剂量不能控制的高血糖 以便及早改用胰岛素或加用其他口服降糖药 2 格列奈属于非磺脲的胰岛素促泌剂 其作用机制类似于磺脲 即钾通道关闭和钙通道开放 该药代谢半衰期短于磺脲 所致胰岛素刺激作用短促 有两种作用 1 餐后立即出现更多的胰岛素分泌 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2 餐后的数小时胰岛素分泌较少 故在餐后较迟时间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降低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二 二甲双胍1 2型糖尿病患者的肝糖产生量比正常人增加2 3倍 二甲双胍降低血糖 主要是减少肝糖产生 特别是肝脏的糖新生减少 也存在骨骼肌等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因此 它是胰岛素的增敏剂 2 作用 1 降低血糖 2 单独二甲双胍治疗 能够降低体重或至少不增加体重 3 改善脂质代谢 4 减轻高凝状态和增加纤维蛋白溶解 3 适应证和应用 由于应用二甲双胍几乎无低血糖副作用 又能够引起体重减少和死亡率较低 所以非消瘦糖尿病患者的第1线口服降糖药 可以选择二甲双胍 而不是磺脲 4 剂量 大多数病例的最佳剂量似乎是1500 2000mg d 用法和最大量 开始500mg 进食量最大的餐中服 胃肠症状于2周内逐渐消失后 再每1 2周增加500mg 直到血糖控制满意 或者达到最大剂量 欧美1d2550mg 中国1d2000mg 5 副作用和禁忌证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有腹痛 恶心 腹泻 可能达59 大约5 病人不能耐受胃肠道副作用 6 二甲双胍所致乳酸性酸中毒 国内报告的乳酸中毒多为苯乙双肌所致 二甲双胍所致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性大约比苯乙双肌低100倍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三 糖苷酶抑制剂 糖苷酶是近端小肠上皮刷状缘的酶 糖苷酶抑制剂 AGIs 能够竞争性抑制该酶 延迟碳水化合物的酶解和吸收 减轻餐后高血糖 AGIs的优点 无低血糖和无体重增加 稍稍降低甘油三脂和餐后胰岛素水平 此药几乎不吸收人血 副作用小 但药价贵 AGIs的副作用 肠胀气 腹部不适 腹泻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四 塞唑烷二酮 ThiazolidinedionesTZDs 又称 格列酮 1 作用机理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所激活的受体的 r型 是一种核受体r 被激活后的这种受体蛋白 能够结合DNA的反应成分 继而影响基因的转录 其生物效应是改变和调节一系列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 2 临床疗效 1 降低血糖 降低胰岛素水平 保护胰岛 细胞 TZDs降低HbA1C的程度相同于磺脲或二甲双肌 但是大于 糖苷酶抑制剂 2 对血脂的影响 TZDs治疗后 尽管总胆固醇 低和高密度胆固醇浓度均升高 但是它能够降低小而密LDL水平 该药还能够增加LDL对于氧化的抵抗 3 抗炎 因为被过氧化物体增值体所激活的受体 的活性效应可能具有抗炎症效应 TZDs可能直接奏效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预防 3 应用 TZDs应用于胰岛素分泌仍然充沛的最早期患者 能够获得最大疗效 可能需要用药数周或数月才能充分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4 副作用 1 体重增加等于或大于磺脲 内脏脂肪减少 外周皮下脂肪增加 2 可能发生水肿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概述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 1型糖尿病患者需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 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才能控制高血糖 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不需要胰岛素来维持生命 但由于口服降糖药的失效和出现口服药物使用的禁忌症时 仍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 以减少糖尿病急 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应该继续坚持生活方式干预 并加强对患者的宣教 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以便于胰岛素剂量调整和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所有开始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都应该接受低血糖危险因素 症状和自救措施的教育 理想的胰岛素治疗应该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 包括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两部分的补充 理想的基础胰岛素的作用应该能覆盖全天24小时 无明显峰值 避免空腹和餐前低血糖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 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 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 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 一般经过最大剂量口服降糖药治疗后糖基化血红蛋白 HbA1c 仍大于7 0 时 就应该启动胰岛素治疗 口服降糖药可以保留 当仅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时 不必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 46 对新诊断的并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的糖尿病患者 应该把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在糖尿病病程中 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 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 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中基础胰岛素的使用 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和长效胰岛素 一般情况下 基础胰岛素是口服药物失效时实施口服药和胰岛素联合治疗的首选用药 使用方法 继续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联合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睡前注射 起始剂量为0 2单位 公斤体重 根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 通常每3 4天调整一次 根据血糖的水平每次调整1 4个单位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如白天血糖不达标 可改为每天多次注射 预混胰岛素的使用 在饮食 运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 HbA1c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 可以直接使用预混胰岛素作为胰岛素的起始治疗 但胰岛素促泌剂应停用 1型糖尿病在蜜月期阶段 可以短期使用预混胰岛素2 3次 天注射 使用方法 起始的胰岛素剂量一般为0 4 0 6U kg体重 日 按1 1的比例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 根据空腹血糖 早餐后血糖和晚餐前后血糖分别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的胰岛素用量 每3 5天调整一次 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1 4单位 直到血糖达标 胰岛素治疗 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 胰岛素强化治疗 在基础胰岛素和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餐后血糖控制欠佳或者需要进餐时间灵活的患者应该进行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 餐时 基础胰岛素 在预混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血糖仍然未达标或反复出现低血糖者 需进行多次胰岛素注射 使用方法 根据空腹血糖和三餐后血糖的水平分别调整睡前和三餐前的胰岛素用量 每3 5天调整一次 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1 4单位 直到血糖达标 胰岛素治疗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 初诊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 对于血糖较高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 由于口服药物很难使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 而高血糖毒性的迅速缓解可以部分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逆转 细胞功能 故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时可以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方案可以选择各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如多次皮下注射 胰岛素泵注射等 应注意加强血糖的监测 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使各点血糖在最短时间接近正常 同时尽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围手术期 见相关章节 感染 见相关章节 妊娠 见相关章节 胰岛素注射装置 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经济状况选择使用胰岛素注射笔 胰岛素笔或者特充装置 胰岛素注射器和胰岛素泵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一 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合并妊娠 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发生妊娠者妊娠糖尿病 在妊娠期间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 妊娠高血糖的危害 对母亲的危害 可能加速并发症 尤其是眼底及肾脏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对胎儿的危害 增加新生儿畸形 巨大儿 增加母婴在分娩时发生合并症与创伤的危险 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糖尿病妇女妊娠前的准备 计划妊娠病史和体检糖尿病的病程急性并发症 感染史 酮症酸中毒 低血糖慢性并发症 大 小血管病变和神经系统病变详细的糖尿病治疗情况其他伴随疾病和治疗情况月经 生育 节育史家庭和工作单位的支持情况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受孕前准备 开始口服叶酸停用口服降糖药物 改为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停用他汀类药物严格将血压控制在 130 80mmHg 将控制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替换为甲基多巴 钙离子拮抗剂严格控制血糖 加强血糖监测 将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 毛细血管全血 在70 110mg dl之间 餐后血糖在90 140mg dl之间检查有无视网膜病变并对视网膜病变加强治疗加强糖尿病教育戒烟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妊娠期间糖尿病管理 尽早确定是否妊娠 尽早按糖尿病合并妊娠的诊疗常规进行管理 每1 2周应就诊一次针对妊娠妇女的糖尿病教育密切监测血糖谱 血糖控制的目标是正常的毛细血管全血血糖 HbA1c在正常值上限以内 尤其要避免酮症的发生 如血糖高于正常上限 应考虑开始胰岛素治疗饮食计划 应有利于保证孕妇和胎儿营养但又能控制孕妇的体重每3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并做相应治疗加强胎儿发育情况的监护 常规超声波检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如无特殊情况 按预产期分娩 分娩时尽量采用阴道分娩分娩时和产后加强血糖监测 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分娩后糖尿病的管理 分娩后数日内胰岛素的用量会明显减少 应注意血糖监测 适时减少胰岛素用量 避免低血糖 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后可停用胰岛素 且无须口服降糖药 1型糖尿病除外 分娩后血糖正常者应在产后6周作OGTT重新评估血糖代谢情况并进行终身随访 健康教育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糖尿病合并妊娠时的特殊问题 视网膜病变 可因妊娠而加重 在怀孕前逐渐使血糖得到控制和预防性眼底光凝治疗可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重的危险性 糖尿病肾病 妊娠可造成暂时的肾功能减退或永久性的损害 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可加重妊娠妇女已有的糖尿病并发症 应在妊娠期间严格控制血压 神经病变 胃轻瘫 尿潴留 对低血糖反应性降低 体位性低血压将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管理的难度 心血管病变 如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未被发现和处理 妊娠可增加死亡的危险性 应在妊娠前仔细检查心血管疾病证据并予以处理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二 糖尿病人围手术期管理 手术与糖尿病 有些手术与糖尿病的并发症相关 如肾移植 截肢和溃疡的清创糖尿病患者手术所造成的主要并发症为感染和心血管事件 术前应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血糖控制做全面评估 并在围手术期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术前管理 手术时机的选择 术前尽量使血糖达到良好控制 术前检查发现HbA1c 9 或空腹血糖 10 0mmol l 180mg dl 或餐后2小时血糖 13 0mmol l 230mg dl 者的非急诊手术应予推迟并发症的筛查 了解有无心脏和肾脏损害 自主和外周神经损伤 增殖期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手术日的处理 饮食或口服药物控制血糖良好的患者接受小手术治疗手术日早晨停止原有的口服降糖药术中避免静脉输入含葡萄糖的液体 必要时可使用葡萄糖加胰岛素治疗方案恢复进食后再恢复原治疗接受胰岛素治疗或血糖控制不满意或接受大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当日早晨停用皮下胰岛素手术当天早晨开始输液 可采用含葡萄糖 胰岛素 钾 GIK 的液体静脉输液输液可持续到恢复正常饮食和皮下胰岛素注射时 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1小时后可停用输液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三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的种类 主要是1型糖尿病 但近年来由于肥胖儿童的增多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1型糖尿病 病因 在遗传易感基因的基础及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 最常见的为病毒性感染 引发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导致胰岛 细胞的损伤和破坏而致我国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0 6 10万左右 属低发病区 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 故绝对数字并不少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 常因感染或饮食不当诱发起病 可有家族史典型者有多尿 多饮 多食和消瘦等三多一少症状约20 40 患儿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症就诊不典型隐匿发病患儿多表现为疲乏无力 遗尿 食欲可降低 治疗方案及原则 治疗目的 降低血糖 消除症状 预防 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 使糖尿病儿童能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 健康成长胰岛素治疗 儿童1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常需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 胰岛素治疗要注意个体化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饮食治疗计划饮食 控制总热量 但要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均衡膳食 保证足够营养 特别是蛋白质的供应 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高纤维素食物 烹调清淡定时定量 少量多餐注意进正餐和加餐的时间与胰岛素治疗相配 运动治疗 运动对糖尿病病情控制有良好作用 病情稳定后可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应个体化 循序渐进 强度适当 量力而行 注意安全 包括防治运动后低血糖 心理治疗和教育 糖尿病患儿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包括呼吁社会 学校 家庭给予糖尿病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使他们能与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门诊随访及预防 至少每2 3个月到糖尿病专业门诊复查每次携带病情记录本 以供医生参考定期随访均应测量身高 体重 血压 尿常规 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每半年至1年应检测血脂 尿微量白蛋白及眼底等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 近年来随着肥胖儿童的增多 儿童青少年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 临床表现 发病较隐匿 多见于肥胖儿童 病初为超重以后渐消瘦 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部分患儿颈部或腋下伴有黑棘皮病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治疗方案及原则 饮食治疗 目的是维持标准体重 矫正代谢紊乱 减轻胰岛 细胞的负担 对肥胖儿宜渐减至标准体重运动治疗 占有重要的地位 有利于控制体重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促进生长发育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的选择应该个体化 应根据性别 年龄 体形 体力 运动习惯和爱好选择适当的运动药物治疗 可先用饮食 运动治疗2 3个月若血糖仍未达标者 可考虑加用胰岛素治疗 以保证儿童的正常发育除胰岛素以外 关于口服降糖药物在儿童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尚缺乏充分的临床试验证据心理 教育和自我监控 同1型糖尿病监测 肥胖儿童应每半年至1年到门诊随访一次 进行身高 体重 血压 血脂 血糖的检查 以早期发现糖尿病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四 老年糖尿病 老年人的定义 指年龄 60岁的糖尿病人 西方 65岁 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为糖尿病者 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病率随增龄而上升 国内1996年调查 60岁组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0 1 IGT患病率为12 1 老年糖尿病多数起病缓慢 诊断时多无症状 往往由于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病检查血糖或尿糖而发现部分老年糖尿病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 如糖尿病高渗综合征 心 脑血管意外以及视力改变等特殊表现者 个别老年糖尿病患者表现为低体温 多汗 神经性恶液质 肌萎缩 认知功能减退等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老年糖尿病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高渗综合征多见于老年糖尿病人 死亡率高达15 20 为老年糖尿病人最严重的急性代谢并发症慢性并发症心脑血管并发症占老年死亡原因第6位 80 老年糖尿病人死于心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均随年龄增加白内障 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明显多于年轻病人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老年糖尿病治疗特点 同一般糖尿病患者 但应考虑到老年人特点多属2型糖尿病 病情较轻 因此在选择口服降糖药时 避免首选作用强的降糖药如格列苯脲等 以避免低血糖用药时要特别注意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对疗程长 对口服降糖药疗效减低或已有明显的合并症者宜尽早改用胰岛素应注意避免低血糖反应血糖控制标准略宽于一般人 空腹血糖 140mg dl 7 8mmol L 餐后两小时血糖 200mg dl 11 1mmol L 即可同时注意降压和调脂治疗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老年糖尿病的预防 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预防是重点 对40岁以上者每年应例行血糖检查早期监测 老年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是预防糖尿病的基础 低血糖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 常见于老年 肾功能减退以及有严重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 是血糖控制达标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对非糖尿病的患者来说 低血糖的标准为小于2 8mmol L 而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值 3 9mmol L就属低血糖范畴 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 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其他种类的降糖药物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 某些植物药也可能导致低血糖 它们可能含有降糖成分 或可能含有影响肝肾功能的成分 与NPH胰岛素比较 甘精胰岛素发生低血糖较少见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 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 如心悸 焦虑 出汗 饥饿感 皮肤感觉异常等 和中枢神经症状 如神志改变 认知障碍 抽搐和昏迷 但是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 夜间低血糖常常难以发现和及时处理 有些病人屡发低血糖后 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 DCCT和UKPDS等临床研究显示 严格的血糖控制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因而对糖尿病患者需要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低血糖 病因 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 从小剂量开始 逐渐增加剂量 谨慎的调整剂量 未按时进食 或进食过少 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 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 有可能误餐时提前做好准备 运动量增加 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酒精摄入 尤其是空腹饮酒 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 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低血糖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常规备用碳水化合物类食品 以便及时食用 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 9mmol L 70mg dL 即需要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 怀疑低血糖时立即测定血糖水平 以明确诊断 无法测定血糖时暂按低血糖处理 意识清楚者 意识障碍者 口服15 20g糖类食品 葡萄糖为佳 给予50 葡萄糖液20ml静推 或胰升糖素0 5 1mg 肌注 每15分钟监测血糖一次 低血糖的治疗 血糖 3 9mmol l 再给予15g葡萄糖口服 血糖在3 9mmol L以上 但距离下一次就餐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 给予含淀粉或蛋白质食物 血糖仍 3 0mmol L 继续给予50 葡萄糖60ml 低血糖已纠正 血糖未纠正 了解发生了低血糖的原因 调整用药 静脉注射5 或10 的葡萄糖 或加用可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糖皮质激素 注意长效胰岛素及磺脲注意低血糖症诱发的心 脑血管疾病 类药物所致低血糖不易纠正 可能需要监测生命体征长时间葡萄糖输注 建议患者经常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以免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血糖24 48小时 低血糖再次发生对患者实施糖尿病教育 携带糖尿病急救卡 儿童或老年患者的家属要进行相关培训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高渗状态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和失明 肾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 定义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下肢缺血合并感染的足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足溃疡与坏疽 是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痛苦的一种慢性并发症 也是患者致残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足及其危害 糖尿病足的患病率约5 10 糖尿病足的患者中有5 10 可能需要接受下肢的截肢治疗 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截肢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者的15倍 在非创伤性截肢中 糖尿病患者占50 以上 足部溃疡的预防 教育 每天检查足部 并且记录任何改变 每年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检查 当存在有危险因素时 请足部医生对足部皮肤及趾甲进行规律的治疗 并且注意鞋子 足部溃疡的危险因素 总的危险因素 高血糖 视力下降 糖尿病肾病 高龄 独居 经济情况较差 肥胖 顺应性较差 心理问题 器质性精神病变局部危险因素 动脉阻塞 神经病变 以往的溃疡病史 以往有截肢病史 足部畸形 夏科氏 Charcot 足 皮肤及趾甲病变 鞋子不合适 关节僵硬 肢体瘫痪 水肿 行走姿势异常 糖尿病足的手术治疗 急诊治疗缺血感染择期治疗畸形溃疡慢性感染 大血管病变 冠心病 脑血管病 外周血管病 高血压 高血压是糖尿病的常见的伴发病之一 国外糖尿病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0 80 我国糖尿病患高血压也占28 40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将会加速心血管病 脑卒中 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 高血压的治疗应包括生活方式干预 着重于运动 减轻体重 限盐及限制饮酒 高血压 常用即首先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洛汀新 血管紧张素 受体拮抗剂ARB 代文 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噻嗪类利尿剂 血脂异常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血脂异常是甘油三酯增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治疗 一 饮食控制 适量运动 保持理想体重 二 控制血糖水平 三 降脂药物的应用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目前尚无一致认同的诊断标准 目前世界上有两个较受注目的诊断标准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