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教师版).doc_第1页
咏物诗教师版).doc_第2页
咏物诗教师版).doc_第3页
咏物诗教师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句容三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教学案 诗歌鉴赏复习第14份 总 份第九讲 咏物诗主备人:孙波 检查人:左凯 行政审核人:【学习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语言表达的条理性。【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科&网Z&X&X&K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托物言志是一种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二、新授内容(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子规 吴融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注:吴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湖南一带),本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国:指故国。委:舍弃,丢弃。1、颔联在刻画子规形象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2诗人通过对子规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对比(1分)。在“他山”(指异乡)啼血飘荡的杜鹃与“旧苑”(故国)春来,依然是一片草木荣生,郁郁葱葱,含烟吐雾,丝毫也不因子规的伤心而减损其生机的场景构成对比(2分);鲜明的表现了杜鹃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2分)。或:反衬。用春草作反衬,用它们欣欣自如的神态进一步反衬凸显杜鹃的孤苦无告。如果答“夸张”(杜鹃啼血夸张地形容染红了鲜花)和“比喻”(草似烟)的修辞,或答联想想象(将杜鹃啼血联想成染红了红花),可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3分。答对偶不给分。2既表达了作者由于受累罢官,流寓荆南时的仕途失意的痛苦之情(2分),又表达了远离故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分)。全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1分),作者用漂泊孤苦痛苦悲啼居无定所的杜鹃自况,来表达情感(1分)。(二)知识积累1、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联想和想像等。2、咏物诗常见的情感类别言志表现诗人的志向操守。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储光羲咏山泉 抒怀感慨自身,倾吐心中不平之气。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刘孝绰咏素蝶诗刺世鞭鞑社会的丑恶现象。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曹邺官仓鼠 言理通过具体的物象来阐明事理。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琴诗 寄趣通过对物象情态进行描摹来表达喜爱之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3、答题技巧总结:(1)一般提问方式:说出诗中所咏之物的形象特点(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答题思路: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尤其要分析出内在神韵性格;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等剖析所托之情。4、咏物诗常见物象:岁寒三友(松、竹、梅 ):高洁、傲岸、坚贞不屈菊花:隐逸、高洁、脱俗莲: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柳:离愁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雁:思乡怀亲、羁旅孤独蝉:高洁、悲凉鹰:志存高远、远大抱负杜鹃:哀怨、凄恻、思归三、课堂反馈1、阅读下面这首南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昭君怨牡丹刘克庄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注 姚黄:牡丹中的名贵品种。 广陵花:指芍药,古代有“扬州芍药甲天下”之说。(1) 请说出“只许姚黄独步”一句中“独步”的含义。(2分)(2) 这首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3) “君莫说中州,怕花愁”蕴涵着词人极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请结合全词内容,作具体分析。(4分)参考答案(1) “独步”二字,写出了昔日洛阳牡丹的美丽和名贵,(1分)当时洛阳的繁华。(1分)(2) 对比。(1分) 芍药与牡丹对比。(1分) 牡丹(王侯)的繁盛与寂寞冷落。(1分) 北方故土的昔盛今衰。(1分)(3) 表面是惜花之情,实则是对北方故土的思恋之情,对朝廷不收复故土的怨愤之情,作者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每点1分)四、课后作业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1)解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诗歌的首句告诉读者江头生长着几树梅花,之后再没有正面描写梅花。而是通过“前时雪压”的恶劣环境来渲染烘托梅花“昨夜月明依旧开”的品质。(5分)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做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解读诗歌的感情要抓住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词语和诗中的意象。联系诗中选取了几树梅、雪、落日、寒鸦、柴荆等具有苍凉、忧郁色彩的意象,以及“惆怅”“绕去还来”“劫成灰”“独自回”等直接表现情感的词语,认真分析后不难把握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