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科大物理学院招生专业目录.doc_第1页
2013年中科大物理学院招生专业目录.doc_第2页
2013年中科大物理学院招生专业目录.doc_第3页
2013年中科大物理学院招生专业目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学院2013年拟招生总人数150人,包含以下专业:物理学天文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名称:物理学(学科专业代码070200)报考条件:物理学及相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专业介绍主要内容包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一级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首批国家级示范教学中心。物理学一级学科依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并建有“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光电子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物理学一级学科以培养从事前沿和交叉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研制开发的领军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的物理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多年来,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不同领域的杰出人才,包括15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名从事国防事业的将军,以及活跃在国际科学研究前沿的年轻学者, 博士毕业生中已有10位同学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物理学一级学科设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并获得了2010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物理学一级学科涵盖6个二级学科,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1)理论物理研究方向有:1. 超弦/M理论、引力与极早期宇宙学;2. 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及其唯象学;3. 统计物理、非线性动力学及复杂系统理论;4. 凝聚态理论、量子力学原理及应用。2)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研究方向有:1.高能粒子物理,涵盖粒子物理唯象理论及实验分析、新型探测器及新探测技术研究;2.核谱学与核技术,涵盖核技术在材料、化学、工业、生物、医学中应用;3.量子通讯与量子计算。3)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方向有:1电子碰撞谱学;2量子信息和量子物理;3原子识别与测控;4同步辐射光谱学。4)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方向有:1.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2.惯性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3.低温等离子体及其高技术应用;4.基础等离子体物理。5)凝聚态物理研究方向有:1.电子强关联材料与物理;2.先进功能材料与物理;3.纳米结构与单分子科学; 4.电子结构理论与计算。6)光学研究方向有:1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2.光子学与技术以及生物光子技术。报考物理学一级学科研究生的专业课I考试科目为普通物理,专业课II考试科目为量子力学(其中报考等离子体物理专业的同学专业课II考试科目为电动力学)。物理学院研究生毕业的主要去向为,大多数到国内和国外继续深造,部分到科研单位和三资企业工作。硕士研究方向硕士考试科目覆盖范围参考书目1.超弦/M理论、引力与极早期宇宙学2.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及其唯象学3.统计物理、非线性动力学及复杂系统理论4.凝聚态理论、量子力学原理及应用5.高能粒子物理,涵盖粒子物理唯象理论及实验分析、新型探测器及新探测技术研究6.核谱学与核技术,涵盖核技术在材料、化学、工业、生物、医学中应用7.量子通讯与量子计算8.电子碰撞谱学9.量子信息和量子物理10.原子识别与测控11.同步辐射光谱学12.电子强关联材料与物理13.先进功能材料与物理14.纳米结构与单分子科学15.电子结构理论与计算16.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17.光子学与技术以及生物光子技术101 思想政治理论201 英语一617 普通物理A828 量子力学1.普通物理:包括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2.量子力学:包括原子物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自旋、定态微扰论、量子跃迁3.电动力学: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静电场和静磁场,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辐射(包括低速和高速运动带电粒子的辐射),狭义相对论1.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2.量子力学第一卷,曾瑾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3.电动力学 ,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4.电磁学与电动力学下册,胡友秋,程福臻18.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19.惯性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20.低温等离子体及其高技术应用21.基础等离子体物理101 思想政治理论201 英语一617 普通物理A807 电动力学A复试形式与内容由于按一级学科招生,在初试中专业课的考试比较宽泛,更多的专业课的考核请安排在复试中进行。学科专业名称:天文学(专业代码070400)报考条件:物理类、天文类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专业介绍主要内容包括: 科大天文专业是我国首批批准的包括本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在内的重要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1986年获得天体物理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9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与上海天文台联合共建中科学星系宇宙学重点实验室。天文专业现包括天体物理一个二级学科专业, 宇宙学,星系和活动星系、高能和相对论天体物理 、天文技术、太阳系外行星等 研究方向。本专业研究生主要就业方向面向天文台和高校的天文研究和教育人才。复试形式与内容数学综合和物理综合笔试以及口试学科专业名称:光学工程(专业代码080300)报考条件: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专业介绍主要内容包括: 我校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目前的主要专业方向有:量子密码技术、光电子技术、环境光学、短波光学技术及现代显示等。其研究平台为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合肥现代显示研究院等。量子密码技术学科方向是国内最早开展此方向研究的团队,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是我国量子信息领域最重要的科研基地。已建立了一支以年轻博士为主体的创新团队,连续三期入选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入选中科院知识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光电子技术学科方向主要从事光纤激光与放大技术、光传感、纳米光子技术、光镊技术以及聚合物光子技术等方向的研究,是国际上最早开展功能聚合物光纤、聚合物光纤放大器及光镊技术的研究单位之一。环境光学学科方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是中国科学院环境监测的重点基地。短波光学技术学科方向围绕同步辐射、强激光、X射线激光和激光等离子体光源的光谱诊断和应用。是目前国内能够提供强激光用的各类大口径光栅的唯一单位。现代显示技术主要从事液晶显示和激光显示中关键技术研究,以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合肥现代显示研究院为支撑,欧阳钟灿院士和许祖彦院士为该方向的主要学科带头人。本学科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主要有:科研院所、大中型高科技公司、出国深造。硕士研究方向硕士考试科目覆盖范围参考书目1.量子密码技术2.光电子技术3.现代显示技术4.环境光学5.短波光学技术101 思想政治理论201 英语一301 数学一814 工程光学内容涵盖其中的第112章以及第1416章,以光学成像系统及像差理论以及光的干涉衍射为主要要点。工程光学,郁道银、谈恒英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复试形式与内容笔试加面试,其中笔试主要是量子信息、激光技术、光电子技术任选两门。学科专业名称: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代码080900)报考条件:推免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具有学士学历的本科生专业介绍主要内容包括: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涵盖:物理电子学(080901)、电路与系统(080902)、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3)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4个二级学科专业,每个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物理电子学 物理电子学是近代物理学、电子学、光电子学、量子电子学、纳电子学及相关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在电子科学工程和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内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本学科主要针对国家在物理电子学领域发展的战略目标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培养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具有较高专业水平、较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能适应各种复杂环境、能独立从事科研和开发工作的高水平研究人才。 本学科隶属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1. 高精度、大动态范围电荷测量方法 2. 皮秒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方法 3. 高速波形数字化和大容量数据获取技术 4. 量子通信技术 5. 射线关联成像 6. 专用核信息处理集成电路ASIC设计与应用 拟招生人数: 25人,预计接收推免生人数:10人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点在中高频信号处理、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电力自动化系统设计等领域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本学科致力于将本学科点建设成为能进行各种环境下新功能材料、新器件物理研究到集成电路(特别是ASIC)设计,并对集成系统设计及应用的各层次进行研究,已培养出的微电子专业人才,主要到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国际化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以及出国深造,就业形势十分良好。 主要研究方向: 1.半导体器件物理研究,包含基于新材料、新结构的半导体器件研究。 2.电力电子器件设计与应用;半导体器件模型计算机仿真研究。 3.集成电路设计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通讯领域内的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和测试技术。 4.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研究、SOC设计与应用。 拟招生人数:8人,预计接收推免生人数:3人硕士研究方向硕士考试科目覆盖范围参考书目物理电子学1.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2.快电子学3.射线关联成像4.量子通信技术101 思想政治理论201 英语一301 数学一810 电子学基础1.电路分析基础2.电子技术基础3.微机原理1.电路分析基础李瀚荪,高等教育出版社2.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3.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吴秀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半导体器件,器件物理和器件模型2.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