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doc_第1页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doc_第2页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doc_第3页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doc_第4页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制定的。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标准引入室内空气质量概念,明确提出“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嗅味”的要求。其中规定的控制项目包括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规定控制的化学性污染物质不仅包括人们熟悉的甲醛、苯、氨、氧等污染物质,还有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13项化学性污染物质。标准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既考虑到发达地区和城市建筑中的风量、温湿度以及甲醛、苯等污染物质,同时还 根据一些不发达地区使用原煤取暖和烹饪的情况制定了此类地区室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污染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与国家标准委以前发布的 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十种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共同构成我国较完整的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和评价体系。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公司才能申请成立为室内环境检测公司。2002年11月19日批准发布,自2003年3月1日起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及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其它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9801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GB/T11737 居住区大气中苯、甲醛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 GB/T12372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 GB/T14582 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 GB/T14668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1466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离法- GB14677 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1467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1526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GB/T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硫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GB/T15439 环境空气苯并a芘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15516 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16128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16129 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 GB/T16147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 GB/T17095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 GB/T18204.13 公共场所室内温度测定方法- GB/T18204.14 公共场所室内相对湿度测定方法- GB/T18204.15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流速测定方法- GB/T18204.18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示踪气体法- GB/T18204.23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氮检验方法- GB/T18204.24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方法- GB/T18204.25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检验方法- GB/T18204.26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GB/T18204.27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检验方法3 术语、定义、单位3.1 室内空气质量参数(indoor air quality parameter)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3.2 可吸入颗粒物(particleswithdiametersof10umorless,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um的颗粒物。3.3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TVOC): 利用Tenax GC或Tenax 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已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3.4 标准状态(normal state)指温度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干物质状态。3.5 苯并a芘 B(a)P:指存在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苯并a芘。3.6 cfu 细菌群落形成单位 colony forming units3.7 Bq 放射性活度单位 贝可勒尔 Becquerel3.8 ng 纳克 1 mg = 10 ng。4 室内空气质量4.1 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嗅4.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见表其中:- 室内空气质量参数(indoor air quality parameter): 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可吸入颗粒物.- (particles with diameter sof10umorless,PMl0):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um的颗粒物.-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利用Tenax GC或Tenax 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标准状态(normalstate): 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干物质状态。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序号 参数类别 参数 单位 标准值 备注1a 物理性aaaaaa 温度a a 2228 夏季空调1624 冬季采暖2a 相对湿度a %aa 4080 夏季空调3060 冬季采暖3a 空气流速a m/sa 0.3 夏季空调0.2 冬季采暖4 新风量 M3/h.p 300 a5 化学性aaaaaaaaaa 二氧化硫SO2 mg/立方米 0.50 1小时均值6 二氧化氮NO2 mg/立方米 0.24 1小时均值7 一氧化碳CO mg/立方米 10 1小时均值8 二氧化碳CO2 % 0.10 日平均值9 氨NH3 mg/立方米 0.20 1小时均值10 臭氧O3 mg/立方米 0.16 1小时均值11 甲醛HCHO mg/立方米 0.10 1小时均值12 苯C6H6 mg/立方米 0.11 1小时均值13 甲苯C7H8 mg/立方米 0.20 1小时均值14 二甲苯C8H10 mg/立方米 0.20 1小时均值15 苯并a芘B(a)P ng/立方米 1.0 日平均值16 aa 可吸人颗粒PMl0 mg/立方米 0.15 日平均值17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mg/立方米 0.60 8小时均值18 生物性 菌落总数cfu/立方米 2500 依据仪器定19放射性 氡222Rn Bq/立方米 400 年平均值(行动水平)新风量要求标准值,除温度、相对湿度外的其它参数要求标准值;行动水平即达到此水平建议采取干预行动以降低室内氡浓度。5 室内空气质量检验5.1室内空气中各种参数的监测技术见附录A。5.2室内空气中苯的检验方法见附录B。5.3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检验方法见附录C。5.4室内空气中菌落总数检验方法见附录D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部分)序号参数单位标准备注:1甲醛mg/m30.101小时均值2氨mg/m30.201小时均值3苯mg/m30.111小时均值4氡Bq/m3400年平均值(行动水平*)5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mg/m30.608小时均值备注:*行动水平是指建议采取行动降低氡浓度。室内环境国家标准GB50325-2001污染物名称一类建筑工程二类建筑工程标准号甲醛 0.08mg/m3 0.12mg/m3GB50325-2001苯 0.09mg/m3 0.09mg/m3GB50325-2001氨 0.20mg/m3 0.50mg/m3GB50325-2001氡 200Bq/m3 400Bq/m3GB50325-2001TVOC 0.5mg/m3 0.6mg/m3GB50325-2001注: 一类建筑:住宅、医院、老年公寓、幼儿园、学校教室等。二类建筑:办公楼、商务、旅店、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展览馆、图书馆、体育馆、公共交通场所、餐厅、理发店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目的及意义一、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室内空气污染不仅破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主要是因为:(1)人们每天大约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所呼吸的空气主要来自于室内,与室内污染物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均多于室外。(2)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趋增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在室外空气污染的基础上更加重了一层。(3)为了节约能源,现代建筑物密闭化程度增加,由于其中央空调换气设施不完善,致使室内污染物不能及时排出室外,造成室内空气质量的恶化。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污染,来源于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来源主要有消费品和化学品的使用、建筑和装饰材料以及个人活动。如:(1)各种燃料燃烧、烹调油烟及吸烟产生的CO、NO2、SO2、可吸入颗粒物、甲醛、多环芳烃(苯并a芘)等。(2)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和家用化学品释放的甲醛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氡及其子体等。(3)家用电器和某些办公用具导致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污染和臭氧等化学污染。(4)通过人体呼出气、汗液、大小便等排出的CO2、氨类化合物、硫化氢等内源性化学污染物,呼出气中排出的苯、甲苯、苯乙烯、氯仿等外源性污染物;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喷出的流感病毒、结核杆菌、链球菌等生物污染物。(5)室内用具产生的生物性污染,如在床褥、地毯中孳生的尘螨等。室外来源主要有:(1)室外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通过门窗、孔隙等进入室内。(2)人为带入室内的污染物,如干洗后带回家的衣服,可释放出残留的干洗剂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将工作服带回家中,可使工作环境中的苯进入室内等。目前我国对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室内空气质量缺乏系统的标准,为了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切实提高我国的室内空气质量,在借鉴国外相关指标、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内现有的标准,特制定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二、本标准中条文的依据(一)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依据表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依据污染物名称标准值依 据二氧化硫SO20.50 mg/m31h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氧化氮NO20.24 mg/m31 h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氧化碳CO10 mg/m31 h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氧化碳CO2室外浓度以上1260 mg/m38 hASHREA 62-1999氨NH30.20 mg/m31 h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臭氧O30.1 6mg/m31 h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表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依据(续)甲醛HCHO0.10mg/m31h香港地区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指南-2000苯C6H60.11mg /m31 h香港地区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指南-2000甲苯0.20mg/m31h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等效采用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中二甲苯的标准二甲苯0.20mg/m31h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苯并(a)芘B(a)P1ng/m324 hWS/T182-1999室内空气中苯并(a)芘卫生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0.15 mg/m324 hGB/T17095-1997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0.60 mg/m38 h香港地区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指南-2000细菌2500 cfu/m3依据仪器定参照前苏联、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我国人防工事空气中细菌卫生标准制定。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国家颁布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规定:7.5.3 住宅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活度和浓度应符合表7.5.3的规定。表7.5.3住宅室内空气污染物限值污染物名称活度、浓度限值氡200(Bq/m3)游离甲醛0.08(mg/m3)苯0.09(mg/m3)氨0.2(mg/m3)TVOC0.5(mg/m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50325-200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50325200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2002年11月19日批准发布,自2003年3月1日起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及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其它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9801 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GB/T11737 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气相色谱法GB/T12372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 改进的Saltzman法GB/T14582 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14668 空气质量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比色法GB/T14669 空气质量 氨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GB14677? 空气质量 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T14679 空气质量 氨的测定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5262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435 环境空气 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法GB/T15437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硫酸钠分光光度法GB/T15438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GB/T15439 环境空气 苯并a芘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15516 空气质量 甲醛测定 乙 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6128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 分光光度法GB/T16129 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分光光度法GB/T16147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GB/T17095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18204.13 公共场所室内温度测定方法GB/T18204.14 公共场所室内相对湿度测定方法GB/T18204.15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流速测定方法GB/T18204.18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示踪气体法GB/T18204.23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氮检验方法GB/T18204.24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方法GB/T18204.25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检验方法GB/T18204.26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GB/T18204.27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检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3.1 室内空气质量参数(indoor air quality par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