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最后冲刺常考热点巩固 考点1 (2).doc_第1页
高考地理最后冲刺常考热点巩固 考点1 (2).doc_第2页
高考地理最后冲刺常考热点巩固 考点1 (2).doc_第3页
高考地理最后冲刺常考热点巩固 考点1 (2).doc_第4页
高考地理最后冲刺常考热点巩固 考点1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高考地理最后冲刺常考热点巩固一:等高线地形图(时间:45分钟)读等高线地形图(图k11,单位:米),回答12题。图k111以上各图中陡崖顶部绝对高度最大的和陡崖相对高度可能达到最大的分别是()a甲、丙 b乙、丁c丁、乙 d丁、甲2下列关于图中丙陡崖成因的叙述,最不合理的是()a河流侵蚀而成b断裂上升而成c海浪侵蚀而成d风化侵蚀而成图k12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及在该地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34题。图k123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子最适宜的长度是()a45米 b55米 c105米 d125米4能全程拍摄并拍出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a甲 b乙 c丙 d丁图k13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完成56题。图k13 5陡崖顶部与湖泊水面的最大高差约是()a149 米 b151米 c249 米 d251米6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流量较大,汛期多在夏秋季节b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终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d河流入海口附近冲积扇发育较好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图k14),回答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河流流速最快 b点是拍摄该风景区主峰照片的最佳地点c点是观日出的最佳地点 d点位于点的正西方向图k148图k15所示地形剖面图是依据图k14中的哪一条剖面线绘制的()al1 bl2 cl3 dl4图k15图k16示意我国某科考基地及其附近区域,该区域有冰川分布,r河为季节性河流。读图完成第9题。图k169“站在这里向北看去,山丘下的湖泊,就像一块碧玉一般,镶嵌在大地上;而湖泊北部和东部两座延伸出来的长长的山脊,如同一双温柔的手,以无限的深情呵护着这熟睡的精灵。”文中的“这里”最可能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图k17为台湾省台东县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中每个正方形网格的实地面积为4平方千米。读图完成第10题。图k1710坡面的垂直高度与其水平宽度的比叫坡度。甲、乙两地之间的坡度最接近()a10% b20% c30% d35%11图k18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k18(1)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2)写出大青山山顶与李村之间的相对高度。若站在大青山山顶,能否看到李村?请简述理由。(3)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4)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竞技项目。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华北某些城市充分利用其有利的自然条件、优惠的开发政策、健全的人身保险机制和齐全的防护措施,迅速发展起了野外攀岩运动,大大推动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材料二图k19为我国华北某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图k19(1)据图中信息判断,a、b、c、d、e五条虚线中,可能有河流分布的是_。(2)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_米。(3)甲、乙两河段中,通航条件较好的是_,原因是_。(4)根据材料,说明图中丙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5)近年来,图中丙城市攀岩旅游发展迅速,试说明该城市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考点1等高线地形图1c解析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甲陡崖顶部最大绝对高度为500600米;图中等高距为200米,乙陡崖顶部最大绝对高度为8001000米;图中等高距为10米,丙陡崖顶部最大绝对高度为4050米;图中等高距为50米,丁陡崖顶部最大绝对高度为13501400米,所以陡崖顶部绝对高度最大的是丁。根据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可知,相对高度可能达到最大的是乙陡崖。2a解析 图中丙陡崖所在地区海拔较低,一般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丙陡崖可能是断裂上升而成,也可能是海浪侵蚀而成,还可能是风化侵蚀而成。3c解析 图中等高距为20米,a处有四条等高线重合,则该处陡崖相对高度在60100米之间,为安全起见,绳长应稍大于100米。4d解析 图示照片应为在陡崖底部由下向上拍摄到的,图中丁位置较合适。甲、乙两地与a处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因而不适合拍摄;丙地位于该地形区(天坑)底部,且丙地右侧为一凸坡,因而不能全程拍摄a处绳降过程。5c解析 读图可知,海岸线海拔为0米,图中等高距为50米,湖泊水面海拔在50100米之间。根据图中等高线可以算出,陡崖顶部海拔在250300米之间。所以陡崖顶部与湖泊水面的最大高差小于250米,c项正确。6a解析 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流量较大,汛期多在夏秋季节,a项正确。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形成的典型植被,该地是季风气候,b项错误。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气温年较差大,c项错误。河流入海口地区形成的是三角洲地貌,冲积扇发育较好的地区是河流出山口,d项错误。7b解析 点位于山脊,没有发育河流;点视野开阔,与主峰之间没有阻挡物,适合拍摄主峰照片;点海拔最高,且东侧为凹坡,是观日出的最佳地点;对照指向标可知,点位于点的西南方向。8b解析 该地形剖面图示意的剖面线海拔最高超过了1200米,即经过主峰,因此排除l1和l4;地形剖面图显示剖面线穿过两个山峰,因此再排除l3。9d解析 由“站在这里向北看去,山丘下的湖泊”这句话,可以知道“这里”应该是一座山丘,而且北面有湖泊,只有丁地符合,所以选d项。10b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图中每个正方形网格的实地面积为4平方千米”可知正方形的边长为2000米,从图上可以看出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约为半个边长,故实际距离约为1000米;据等高线可知,甲地海拔为450米、乙地海拔为250米,两地垂直高差为200米。根据坡度定义可以计算出甲、乙两地之间的坡度最接近20%。11(1)10001200米。(或给出此范围内具体数值亦可)(2)250米至350米之间。不能看到,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3)该路段坡度缓,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4)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解析 第(1)题,量出两桥之间的图上距离,再结合图中右上角所给的比例尺,可计算出河流流程。第(2)题,先分别判断大青山山顶与李村的海拔范围,然后就可以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判断两地之间是否可以通视,只要看一下两地之间有无高山、高大的山脊阻挡视线即可。第(3)题,根据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分布的关系可以判断出该线路的坡度较缓。第(4)题,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分布特征可知,该地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12(1)b、d(2)自东南向西北80(3)乙河段乙河段所处地区水流汇集面广,流量较大;地势平坦,水流平稳(4)地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城市生活物资供应充足;地处河流沿岸,城市水资源充足;地处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量大;地处华北地区,为暖温带,气候适宜;攀岩旅游的开展促进城市的发展。(5)该城市附近的岩壁陡峭,直立性好,高度适宜;岩壁地处开阔地带,能容纳较多的游客;攀岩岩壁距离城市较近,市场广阔;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健全的安全防护措施;等等。解析 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情况先确定哪处是山谷,山谷中可能有河流分布。第(2)题,判断河流的流向要注意图中的指向标;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