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流分析报告PPT课件.ppt_第1页
模流分析报告PPT课件.ppt_第2页
模流分析报告PPT课件.ppt_第3页
模流分析报告PPT课件.ppt_第4页
模流分析报告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oldflow分析结果正确判定与优化方案确定 CAD ITConsultants Shanghai Co LtdJasonQiuBringyoutomorrow stechnologytoday AMI主要分析结果 凝固层因子 困气 最大锁模力 每个浇口填充区域 注塑压力 剪切应力 凹痕深度 熔接痕 冷却液温度 冷却管壁温度 冷却系统散热效率 冷却结束后模具表面温度 冷却结束后产品表面温度 产品整体收缩变形 产品X向收缩变形 产品Y向收缩变形 产品Z向收缩变形 冷却对产品收缩变形的影响 收缩对产品收缩变形的影响 纤维取向对产品收缩变形的影响 角落效应对产品收缩变形的影响 充填模式 V P时刻注塑压力 料流前锋温度 剪切速率 脱模时刻体积收缩 产品凝固时间 凹痕阴影显示 Moldflow分析报告 实例报告阐述主要分析结果 1 项目信息 5 92 分析结果列示 10 293 结论和建议 30 目录 分析目标 产品信息 模具信息 两板模 四个侧浇口 定模侧一条水路 动模侧两条水路 成型工艺参数 成型机参数 海天1000T螺杆直径 100mm最大行程 48cm最大注射压力 211Mpa最大注射速率 700cm 3 s 螺杆速度曲线 保压曲线 成型材料性能 粘度曲线 P V T曲线 1 熔体密度1 27g cm 32 固体密度1 50g cm 33 顶出温度185 4 推荐模温85 5 推荐料温280 6 降解温度310 7 最低料温270 8 最高料温290 9 最低模温80 10 最高模温90 11 最大剪切速率600001 s12 最大剪切应力0 5MPa BASF UltramidB3GM35Q641GF15 M25 PA6 分析结果列示 FillTime Animation TemperatureatFlowFront Pressure ClampForceMaximumShearRate ShearStressatWall WeldLines AirTraps VolumetricShrinkageatEjection SinkMarksEstimate FrozenLayFraction CircuitCoolantTemperature TemperaturePartattheEndofCooling Deflection alldeflectioncause FillTime F5Animation 充填流动较平衡 无明显滞流现象 塑料熔体同时到达各个末端 TemperatureatFlowFront 上图显示波前对接处的温度 一般波前温度在所推荐料温 280 20 以内 可以接受 波前温度太高 材料易烧焦降解 波前温度太低 熔接纹 流痕较明显 甚至短射 Pressure 最大注射压力 74 3MPa 从而选择合适规格的注塑机 型腔内的压力 42MPa 如果型腔内压力大于80MPa 产品易出现飞边 由于模具和产品结构 注塑机 辅助设备 电压 成型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实际所需的最大注塑压力略有误差 ClampForce 最大锁模力 373 2T 从而选择合适规格的注塑机 由于模具和产品结构 注塑机 辅助设备 电压 成型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实际所需的最大锁模力略有误差 可用锁模力的经验计算公式相验证 MaximumShearRate 最大剪切速率 430541 s一般不要超过成型材料所允许的最大剪切速率 如600001 s非透明件可放宽至三倍 剪切速率太大 材料易降解 产品易出现冲击纹等表面缺陷 尤其是电镀产品 通过加大浇口尺寸 降低通过浇口处的注塑速度 可减小剪切速率 ShearStressatWall 流道系统上最大剪切应力 2 8MPa产品上最大剪切应力 0 4MPa一般产品上的最大剪切应力 不要超过成型材料所允许的数值 如0 5MPa 剪切应力太大 产品易开裂 通过加大最大剪切应处壁厚 降低注塑速度 采用低粘度的材料 提高料温 可减小剪切应力 WeldLines 每两个肋条之间 都会形成熔接纹 但该产品是非外观件 对熔接纹没有严格要求 一般 熔接纹对接角度 75度 波前温度低 熔接纹区域有明显困气 则熔接纹较明显 AirTraps 请加强熔接纹区域的排气 一般 困气分布在分型面上 可自然排气 困气发生在产品中间 则可通过优化浇口位置 产品结构 模具结构 顶针 排气槽等 加以解决 2020 1 8 19 VolumetricShrinkageatEjection 该产品安装区域由于壁厚较大 体积收缩较大 易出现凹痕 一般 脱模时体积收缩值 5 且与邻近区域体积收缩相差很大 2 产品表面易出现凹痕 可通过优化产品壁厚 浇口放置在壁厚区域 加大保压等措施 来降低体积收缩 SinkMarksEstimate 筋条对面区域收缩较大 易出现凹痕 一般 凹痕量 0 03mm 凹痕就较明显 可通过降低筋条壁厚 加大保压等措施 消除凹痕 FrozenLayerFraction 6 3s 12 2s 30 9s FrozenLayerFraction反映的是产品的凝固顺序 该产品在6 3秒时 红色区域已凝固 导致安装孔位保压不足 故体积收缩较大 易出现凹痕 当产品100 凝固 冷流道系统凝固50 以上 产品可脱模 从而确定该产品成型周期31s 不包括开合模时间 CircuitCoolantTemperature 一般 冷却液入水口和出水口的温差控制在2 3 以内 表明冷却水路排布较合理 Temperature Part 冷却结束时 该产品表面绝大部分区域温差都较均匀 但在局部凹槽内 温度较高 一般 冷却结束时 产品表面的温差在10 以内 表明冷却效果较好 Deflection alleffects Deflection 该产品整体变形情况如上图 放大3倍 Deflection alleffects XComponent 2 6mm 1 9mm 该产品X向最大变形量 2 6mm 请确认是否符合装配要求 Deflection X DifferentCooling Shrinkage Orientation CornerEffects 该产品X向变形最主要原因 是收缩不均匀和纤维取向 可通过优化浇口位置和产品结构 来降低X向变形 Deflection alleffects YComponent 该产品Y向均匀收缩 请在模具设计时 设置合理的收缩率 Deflection alleffects ZComponent 4 9mm 3 4mm 3 6mm 2 8mm 2 0mm 该产品Z向整体变形量 8 5mm 不符合装配要求 图中可看出 有筋条的角落无乎没有变形 可考虑在其它角落增加筋条 Deflection Z DifferentCooling Shrinkage Orientation CornerEffects 该产品Z向变形最主要原因 是纤维取向 可通过优化浇口位置和产品结构 来降低变形 分析结果列示 结论和建议 建议 1 制品翘曲变形主因是分子取向 调节工艺参数对变形的影响较小 2 可以通过优化流道系统或制品结构来改变分子取向 达到减小变形量的目的 Moldflow分析结果判断汇总表 原始方案的产品厚度 优化方案的产品厚度 优化方案的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