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表格式) _第1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表格式) _第2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表格式) _第3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表格式) _第4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表格式)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1 页 共 47 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二、本期教学要求: 1.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的数的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 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 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 =10 角, 1 角 =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 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 =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7.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 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力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举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2 页 共 47 页 11.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 本期教学重、难点: 100 以内数的认识,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操作实践活动 五、教学关键: 充分利 用教具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方式去体验获取知识。 六、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多媒体、小棒、计数器、数字卡片、小黑板、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钟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各种实物图片。 七、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学习材料; 2. 按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习兴趣; 3. 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 认真做好差生的辅导和转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5. 做好家访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共 同教育管理好学生。 八、课时安排: 共 72 课时,其中准备课 2 课时,新授课 66 课时,复习课 4 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 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位置 1. 上、下 (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上、下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方位,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 前、后 (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前、后、最 的含义,以及前后的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方位,会用前、后、最前、最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 左、右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3 页 共 47 页 (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的方位,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 位置 ( 1)明确 “横为行、竖为列 ”,并知道 “第几行第几个 ”、 “第几组第几个 ”的含义。 (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 2 个数据( 2 个维度)描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 3)在具体情境中,能依据 2 个维度的数据找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第二单元: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1. 主题图( 10 页、 11 页) ( 1)能从图中搜集数学信息,并利用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 2)理解减法的两 个基本含义,并能利用此含义列出减法算式。 2. 12 页例 1 ( 1)能依据减法的含义看图列式(已知总数和去掉的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运算)。 ( 2)经历自主探究算法、交流优化算法的过程。 ( 3)能恰当选择算法,正确计算十几减 9 的减法算式。 ( 4)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 3. 15 页例 2 (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 ( 2)经历进一步优化算法的过程,并进一步理解 “破十法 ”和 “想加算减 ”的算理。 ( 3)能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 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 19 页例 3 ( 1)能准确的搜集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 2)能依据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正确列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 3)能选择恰当的方法,熟练完成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 整理与复习 (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20 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 ( 2)正确掌握 “一图四式 ”的内容。 ( 3)涉及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 4)优生能求 “5 根手指的中间一共有多少个缝隙 ”类型的数学思考题。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4 页 共 47 页 1. 通 过折纸活动,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特征。 2. 通过 “拼、组、剪 ”等活动进一步掌握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动手的 “搭、组、卷 ”等活动,进一步掌握学过的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初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4.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说明:练习六 3 题:能正确数出拼组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4 题: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形状,能连线。 5 题:能正确数出缺少的墙砖和地砖的块数。 6 题:能给打乱的平面图案重新拼组。 7 题: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对面的 含义,并能判断最简 单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中的每一组对面。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1.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 能正确的数出、写出、读出 100 以内的数,并知道 100 以内的数的顺序和组成,进一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不同含义。 3. 了解 “十进制 ”,能估计 100 以内的数量,能比较 100 以内的数的大小,并能完成相关的模糊表述(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最接近、更接近),逐步发展数感。 4. 知道三个数位的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数位顺序表中各个数位的意义,能 看计数器写数、读数,并能根据给出的数在计数器上拨(或画)珠。 5. 能熟练计算 “整十数加一位数 ”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渗透加法交换率)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人民币的作用与价值,知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并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 正确掌握人民币基本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完成相关的清点与互换。 3. 能认识 “小数记法 ”的商品单价,学会简单的购物,并能利用给出的信息完成简单的计算。 4. 对学生进行合理使用人民币、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 第六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 能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并能熟练掌握算法、正确计算。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5 页 共 47 页 2. 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包括 “多几 ”、 “少几 ”的应用),能利用给出的信息尝试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3. 能熟练计算相关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 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钟面上有 12 个大格和 60 个小格,并知道时针走 1 大格分针正好走 1圈,即 : 1 时 60 分。 2. 能认、读、写钟面上的时刻,能写出已知时刻 “过几分 ”或 “过几时 ”后的时刻。 3. 通过 各种 方式培养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第八单元:找规律 1.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准确掌握一组图形中所包含的 “11”、 “111”、 “1 和几 ”、 “几和 1”、 “几和几 ”的排列规律,并能完成下一组的选择或填空。 2. 通过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准确掌握一组数列中所包含的递增或递减规律,并能完成下一组的选择或填空。 3.能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有规律的一列图形或一列数,发现、欣赏、创 造数学的美。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动手能力。 第九单元:统计 1. 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体会统计的作用与价值,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2. 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利用统计图表得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并且能够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授课计划表 周 次 课 题 课 时 1 准备 2 1 3 位置 7 3 5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11 6 7 图形的拼组 6 8 9 100 以内数的 认识 9 10 11 认识人民币 6 11 13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0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6 页 共 47 页 14 15 认识时间 6 15 16 找规律 6 17 统计 5 18 总复习 4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 :“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 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 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 : 1.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 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 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课时安排: 约 4 课时 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各 1 课时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7 页 共 47 页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课 题 NO.1 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 第 2、 3 页。 教 学 目 标 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 对位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 法 指 导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 、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 学 方 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教 具 挂图、小动物贴图。 学 具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8 页 共 47 页 一、 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 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 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实际,会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 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三、集体游戏 . 一切行动听指挥 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画鼻子 做游戏的学生需蒙上眼睛,在黑板上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动物头像添上鼻子,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 四、全课小结 作 业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9 页 共 47 页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检签记录 课 题 NO.2 左 、右 教学内容 P3 4 教 学 目 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3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条,体验其相对性。 4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 验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 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 法 指 导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10 页 共 47 页 教 学 方 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 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教 具 课件 学 具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一、 感知自身的左右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 问: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 2体验左、右。 ( 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 2)看一看。 ( 3)说一说。 师: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 4)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 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 5)生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 6)揭示课题。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拍一拍: 在身体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 二、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11 页 共 47 页 1找一找。 ( 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 ( 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个同学又是谁? 师小结: 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 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 ( 4)同桌互说: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 ( 5)全班交流。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1)创设问题情境: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路,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猪找家。 ( 2)学生展开讨论。 ( 3)计算机演示结果。 (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加强理解 1创设问题情境。 ( 1)师: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请你判断:老师举得是哪只手呢? ( 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 是怎样想的? ( 3)全班交流、验证。 师小结: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 2游戏巩固认识。 ( 1)师生齐举左手。 ( 2)师与生演示。 老师的右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老师的左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学生的右手搭在老师的右肩上。 学生的左手搭在老师的左肩上。 ( 3)两生演示。 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12 页 共 47 页 自己的右手褡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 ( 4)全班齐做。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 1)判断:上楼、下楼的同学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 2)同桌讨 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 3)汇报:计算机演示结果。 师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运用 1计算机演示:小白兔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自己的卧室。 2学生运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生活中的情境 3师小结,全课结束。 作业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检签记录 课 题 NO.3 位 置 教学内容 P5 9 教 学 目 标 l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13 页 共 47 页 3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德育目标:结合活动,使学生受到热爱劳动、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 教学重点 准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 法 指 导 教师作 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 学 方 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教 具 座位号 学 具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一、 巩固旧知、激趣引入: (一)捉迷藏游戏 教师:你们最喜欢什么游戏? 教师:有四只小动物想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教师分别把动物放在讲台的各个位置)瞧!他们都已经藏好了,你们能找到他们吗? 小鸭在讲台的左边,小狗在讲台的前面,小兔在讲台的后面,小猴躲在讲台的右边。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很快就找到了小动物们躲藏的位置。(板贴:位置) (二)联系实际进行描述 指名学生把前、后、左、右的同学介绍给大家听。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14 页 共 47 页 二、新授 : l引导学生熟悉整幅图。 这是一年级 5 班的同学们。瞧!他们坐得多整齐。数 一数,一共有几组?每组有多少人? 2发散思维找朋友。 教师描述位置,学生说出那个学生的名字。 教师说出学生的名字,指名学生说出他的位置。 3指出说位置要确定方向。 (二)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l明确数的方向。 教师:你们和这么多的同学成为好朋友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上是从左往右,由前往后数的。从左往右数,请第 1组同学向老师招招手(学生招手);第 5 组同学向老师点点头(学生点头);第 8 组同学笑一笑(学生笑)。 教师:请同桌间互相说一说你们的位置。 同桌间互相说,后指名说。四名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 三、创设 情境: 如果新转来一名同学,你怎样给他安排座位?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1、个子矮坐在前面,个子高坐在后面。 2、中间。因为转学落了一些课,中间听课清楚。 3、最后一排,放在前面就看不见了。 大家都把好的座位让给了新同学,大家的提议都很好! 四、练习: 练习一第 3 题,先小组里讨论,再指名汇报 五、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15 页 共 47 页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检签记录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 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简析 :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 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 1. 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 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 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 1. 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2.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 :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16 页 共 47 页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理解 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 :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单元课时安排 :约 12 课时 例 1 3 课时左右 例 2 3 课进左右 例 3 2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3 课进左右 课 题 NO.4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P10 十几减 9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 2. 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 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法指导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 己见,互相启发 ,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方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教 具 学 具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17 页 共 47 页 回顾准备: 1. 复习十几组成 2. 拍手组成。 3. 创设情景 出示:过年的主题图 过年你们去过年货市场吗?你门看看新年的游园会里都有些什么?你们能从中提出什么数学 问题吗? 二、探究交流: 1. 从图里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你会解答吗? 2. 整理算式 15-9= 14-9= 12-9= 观察这几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3. 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 9 4. 探索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 ( 1)分组探究 ( 2)汇报成果 三、自主练习,巩固方法,体验成功: 1. 出示百果树,你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果子。 (果子后面是算式) 2. 交流经验 你能把算的快的小秘密告诉大家,让小朋友们共同进步吗 3. 出示:迷宫路线图!比一比谁能最快回到家! 学生 试算 展示学生作品。 4. 出示: ( ) 9 = 有不同的填法吗?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5. 学习了十几减 9,你发现了十几减 9 里的小秘密吗? 四、小结 作业 板 书 设 计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18 页 共 47 页 教 学 后 记 检签记录 课 题 NO.5 十几减 9 教学内容 P12 例 1 和做一做,练习一第 1、 2 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 9 的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 法 指 导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 学 方 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教 具 关于例 1 的投影片 学 具 小棒 20 根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一、 复习 : 1 9+3 9+7 9+4 9+8 9+5 9+9 9+6 9+2 2填未知数。 9+( ) =11 9+( ) =15 9+( ) = 12 9+( ) =14 9+( ) = 16 9+( ) =13 9+( ) =17 9+() =18 二、新课: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19 页 共 47 页 1教学例 1。 出示例 1 左图。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图意。列式计算。 板书: 9+2=11 出示右图。 比较左右两图的不同。然后说一说图意。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列式。 板书: 11-9=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得几,怎样计算? 比较左右两图以及它们的算式有何异同点。 联系左右图,说一说,哪一种方法更快。 归纳指出: 9 加 2 得 11, 11 减 9 等于 2,所以计算 11 减 9时,先想 9 加几等于 11。因为 9 加 2 得 11,所以 11 减 9 等于2。请一名同学说一说算法。 齐读: 9+2=11 11-9=2 2教学例 2。 (1)让学生摆出 12 个小棒。 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把 9 根小棒捆成一捆,并且把它拿走,说一说意思。 根据意思列出算式。 板书: 12-9= 问:要算 12 减 9 得多少,如何想?学生说出算法后,写出得数。然后再请几名同学说一说是如何想的。 (2)教学 14-9=5,方法同上。 课间活动。 3. 教学例 3。(方法同例 2) 4教学例 4。(学生试着完成题目) 5小结:“想加算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 1做一做的第 1、 2 题。 2练习一的第 1、 2 题。 五、小结 作业 板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 检签记录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20 页 共 47 页 课 题 NO.6 十几减 9 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 P12 15 页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 9 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 法 指 导 教师 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 学 方 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教 具 口算卡片 学 具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21 页 共 47 页 一、 复习 : 1. 9+( ) =13 9+( ) =16 9+( ) =15 13( ) =9 16 9=( ) 15 9=( ) 9+( ) =18 9+( ) =14 9+( ) =17 18 9=( ) 14( ) =9 17( ) =9 2. 12 9=( ) 11 9=( ) 27 9=( ) 3. 听算练习 4. 看图列式 请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后口述计算过程。 二、练习 : 1. 观察图先说 一说在完成练习二第 1 题。 2. 完成第 3 题。 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 9 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 3. 第 5 题: ( 1)从 11-9 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再按逆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 ( 2)不按顺序,任意指题,指定学生说出得数。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 3)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再计算。 4. 学生独立完成 6 8 三小结 : 今天我们练习是内容,主要还是十几减 9,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作业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22 页 共 47 页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检签记录 课 题 NO.7 十几减 8 教学内容 课本 P1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 9 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 8 的方法 2.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 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 自主探索十几减 8 的方法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十几减 8 的方法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 ,还有哪些疑问。 学 法 指 导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 学 方 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教 具 学 具 每个学生准备圆片 13 个,表示虚线用的毛线一条。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23 页 共 47 页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一、 基本技能训练: 1. 看卡片写得数,做完集体订正 ( 1) 8+3= 8+7= 8+4= 8+6= 8+5= 8+8= 8+9= 8+10= ( 2) 13-9= 16-9= 12-9= 11-9= 15-9= 18-9= 17-9= 14-9= 2. 说说“ 14-9”的计算过程 3. 出示: 8+( ) =12 8+( ) =14 12-8=( ) 15-8=( ) 14-8=( ) 8+( ) =15 8+( ) =17 17-8=( ) 二、探索交流: 搽掉减法算式让学生观察。 这里 12、 15、 14、 17、都减一个什么数? 自己找到十几减 8 的计算方法。 1观察主题图: 四人小组观察主题图,然后提出问题解答。 2想想刚才你是怎么算十几减 8 的? 用小圆片代替金鱼摆一摆。 然后把你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交流汇报算法 三、自主巩固练习: 1. 可以边摆边算。 完成 P15 做一做第 1 题 学生上黑板边摆边算。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 独立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第 2 题。 集体订正。 四、基本技能训练: 1. 听算训练。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24 页 共 47 页 2. 限时口算 20 题。 五、小结 作业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检签记录 课 题 NO.8 十几减 8 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做减想加的计算方法,提高十几减 8 的计算正确率。 2.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 法 指 导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 学 方 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25 页 共 47 页 教学准备 教 具 口算卡片 学 具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一、 承上启下: 先填( )里的数,再计算(指定学生上台练习) 看卡片说出得数,并说出计算过程。 12-8= 16-8= 13-8= 17-8= 14-8= 11-8= 16-8= 17-9= 二、练习: 1. 游戏! 找凳子,学生手哪算式卡片找到有合适数字的凳子坐下,每组派代表上来比一比哪组又对又快。 2. 找朋友游戏。 三四组发算式 一二组发数字卡片 互相找朋友。 3. 完成 16 页第 1, 2 题,先提出问题再列算式解答。 4. 第 3 题 开火车完成。 5. 独立完成课本练习 第 5 8 题 三、课堂作业: 四、基础训练: 1. 限时口算 2. 听算练习。 五、小结 作业 板 书 设 计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26 页 共 47 页 教 学 后 记 检签记录 课 题 NO.9 十几减 8 减 9 的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 十几减 8 减 9 的混合练习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十几减 8 减 9 的混合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培养分析能力。 2. 初步掌握求另一个加数的提问和解答,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自己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 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 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 法 指 导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 学 方 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教 具 学 具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27 页 共 47 页 一、混合练习: 1. 复习十几减 9,引导学生找规律。 11 12 13 1 5 16 17 18 19 2. 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 9 的计算规律。 问:十几减 9 的得数和被减数的个位数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老师举例说明。 3口算下面各题 13-9= 14-9= 16-9= 11-9= 15-9= 18-9= 12-9= 17-9= 二、复习十几减 8: 1. 11 12 13 15 16 17 18 19 2.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 8 的规律(同上) 3. 口算 14-8= 12-8= 16-8= 17-8= 13-8= 15-8= 三、基本技能训练: 1. 听算练习 2. 限时口算 50 题。 四、独立完成: 第 22 页 4 7 题 五、小结 作业 板 书 设 计 -9 -8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28 页 共 47 页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教 学 后 记 检签记录 课 题 NO.10 十几减 7 教学内容 P16 例 1,练习三的第 1、 2 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 7 的题目,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 法 指 导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 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 学 方 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教 具 口算卡片(参考十几减 9 和十几减 8 的制做) 12 个黄圆片和虚线圈 学 具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29 页 共 47 页 一、 复习(准备题): 1出示口算 卡片。变换顺序再做一遍。 7 4 7 6 7 5 7 7 7 9 7 8 2出示口算卡片。变换顺序再做一遍 7( ) 11 7( ) 13 7( ) 12 7( ) 15 7( ) 16 7( ) 14 二、新课: 1 P11 例 1。 “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图片?”( 12 个图片) “现在拿走 7 个(同时用虚线用起 7 个圆片),还剩几个圆片?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 12 7= 想一想,那么 12 减 7 应该怎样算?要 怎样想? 让学生把书上例 1 中的两个空填好。 2. 例 2 11 7 15 7 应该想什么?得几?说想的过程。 学生把例 2 填完全。然后集体订正。 3教学例 3。学生自己算,把得数直接填在里。 三、 巩固练习: 每题说想的过程 1做一做。 第 1 题。要先做左边的两题,再做中间的两题,最后做右边的两题。 第 2 题。做的要求同第 1 题。 课间活动。 2小结。 (十几减 7)板书:十几减 7。总结:做十几减 7 的减法题,要想 7 加几得被减数。 3做练习三的第 1、 2 题。 作业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检签记录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30 页 共 47 页 课 题 NO.11 十几减 6 教学内容 P16 例 2 和“做一做”, P17 练习三的第 5 8 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脱离直观直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十几减 6 的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 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 法 指 导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 学 方 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教具 口算卡片 , P15“做一做”第 3 题练习卡片,练习五第 2 题卡片 学具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一、 复习: 1口算。 教师出示下列口算卡片,学生举卡片回答。 6 5 13 7 6 6 9 6 7 6 8 6 17 8 14 8 6 8 6 9 6 7 15 9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出的数。 6( ) 126( ) 146( ) 13 6( ) 11 6( ) 156( ) 10 二、新课: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31 页 共 47 页 1教学例 1。 11 6 13 6 怎么想?得多少? 学生完成例 1 中其余的题, 再指名说一遍想的过程。 2教学例 2。 想一想,每道题得数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一说十几减 6 的题怎样算。 三、 练习: 1“做一做”中的第 l 3 题。 四、 ( 1)第 1 题。理解图,列式,写在书上。 ( 2 第 2 题。引导把上、下两道题对应起来看。 ( 3)第 3 题。独做,引导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课间活动。 2练习四的第 1 题。 出示第 1 题。指一个数,学生说得数,反复练习后,让学生把算式列在写字格内。 3练习四的第 2 题。 将表格贴在黑板上,拿 6 的数字卡片,随便放在一个数字的下方让学生说减法的得数。 多算几遍,看谁算得 快,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 4练习四的第 3 题、第 4 题。学生在书上完成, 5 练习四的第 5 题。 指定两名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已知条件、问题各是什么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算出得数。集体订正。 四、小结: (十几减 6)板书:十几减 6。做十几减 6 的题,想什么? 作业 板书设计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32 页 共 47 页 教 学 后 记 检签记录 课 题 NO.12 用 数 学 教学内容 P18 19 用数学 教学目标 1. 初步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 法 指 导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方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教 具 学 具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33 页 共 47 页 一、情景引入: 1. 课件出示: 小明起床吃早餐 图,告诉小明要把吃剩的蛋糕带到公园去春游:桌上有 12 个蛋糕,当妈妈进来的时候,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小明的妈妈会对小明说些什么? 2. 小组讨论,并指名回答 3.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二、观察提问: 1. 遇到不懂的事情,会向别人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2. 出示主题图 跟同桌说一说,你看到什么? 小组讨论:从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并把算式写下来。 3. 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并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4.要求学生口 头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摆一摆: 同桌用小圆片摆一摆,提个问题。看哪桌配合得最好! 四、完成做一做,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别的问题: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若干,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解答。 请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 五知识应用: 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六总结: 作业 板 书 设 计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34 页 共 47 页 教 学 后 记 检签记录 课 题 NO.13 用数学练习课 教学内容 书 P20 看图列 算式 教 学 目 标 1. 能看懂图意,能提出问题。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3.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提出问题。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 看懂图意,提出问题。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 法 指 导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 学 方 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教 具 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学 具 教 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35 页 共 47 页 一、 复习: 1. 出示口算卡片: 13-4= 15-6= 17-9= 14-7= 11-5= 11-9= 14-6= 16-7= 12-3= 18-9= 2. 看图填算式: (学生动手摆算式) 有 15 个 12-4=8 12-8=4 15-7=8 二、导入: 出示 P20 森林动 物图 这幅美丽的图上画的是哪里? 三、新授: 1. 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并能提出问题。 2. 谁能完整的把意思说一遍? 3. 列式计算。算式里的 15、 9 和 6 分别指什么? 4. 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 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练习: 学生自编应用题,其他同学列式在课堂练习本上 如:我们班组成学习小组,有两个组,一共有 16 个人,第一组有 9 个人,那么第二组有几个人? 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作业 板书设计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36 页 共 47 页 教 学 后 记 检签记录 课 题 NO.14 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 P2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 8 减 9 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 7 减 6 减 5 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和总结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观察发现规律和总结整理。 教学难点 观察发现规律和总结整理。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怎样理解,还有哪些疑问。 学 法 指 导 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 学 方 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教 具 学 具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一、 复习及基本技能训练: 1. 听算练习 2. 限时口算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37 页 共 47 页 3. 看图列式说算法。 二 、整理发现规律: 1. 18-9= 15-8= 15-7= 15-6= 上台计算,说说最后两道题是怎么算的。 2. 用小棒边摆边算。 3. 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4. 练习 ( 1)完成课本 P22 页第 4 6 ( 2)同桌之间互相考考比比看谁算得快。 三、引导观察: 1. 出示: 20 以内退位减法表,发现什么规律? 2. 四人小组里互相说说自己找的规律。 3. 用你们自己的算术卡片自己排出一个有规律的表。 4. 展示学生排出是算术表。 四、课堂练习: 五、小结 作业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检签记录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38 页 共 47 页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学内容 :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材分析 :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 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要求 : 1.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 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 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重点: 单元教学难点: 单元课时安排 :约 3 课时 平面图形的拼组(例 1、例 2) 第 1 课时 立体图形的拼组(例 3 及部分练习) 第 2 课时 课 题 NO.15 图形的拼组( 1) 教学内容 P27 例 1、例 2 及“做一做”,练习六第 1、 2、 5、 6 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创造,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关系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39 页 共 47 页 学法指导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方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 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教 具 学 具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一、引入新课 出示学过的几何图形,它们的身上还有很多的秘密,这节课老师看看哪位同学发现的秘密最多。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 教学例 1 (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 2)带着学生做风车, 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纸的每一步变化,从面体会到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2. 教学例 2 师: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拼拼 让学生分组拼,拼完后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40 页 共 47 页 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三、巩固练习 ( 1)按 P28 上的“做一做”减正方形。 ( 2)思考并做一做练习六的第 2、 5、 6 题。 四、 全课总结 作业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检签记录 课 题 NO.16 图形的拼组( 2) 教学内容 P28 例 3 及“做一做”,练习六的第 3、 4、 7 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知立体图形的关系,初步感知所学图形间的关系 2.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感知立体图形的关系及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 难点 感知立体图形的关系及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 法 指 导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41 页 共 47 页 教 学 方 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 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教 具 学 具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一、复习铺垫 同学们认识它们吗?(出示上节课学过的图形) 谁来给我们介绍介绍?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漂亮美丽的物体都是由它们组成的,老师相信同学们用它们也能摆出很多漂亮的物体。现在同学们的手中都有很多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拼拼看。 学生分组拼,拼完后在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说一说用 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三、巩固深化 ( 1)学生动手操作: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 2)练习六的第 3、 4 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 3)练习六的第 7 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后实物演示,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四、全课小结 作业 板书设计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42 页 共 47 页 教 学 后 记 检签记录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内容 :( 100 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 1. 重点: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 法。 2. 难点:数 100 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3. 关键: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因此教材特别注意讲清数位的意义,使学生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读法和写法。了解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数位的名称、数位的顺序、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 1. 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2.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 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 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3. 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 100 以内的数。 4. 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约 6 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 第 1 课时 读书写数 第 2 课时 练习课 第 3 课时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第 4-6 课时 磴 口 县 实 验 小 学 马 志 卿 2011.1.10 第 43 页 共 47 页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第 7 课时 摆一摆 想一想 第 8 课时 课 题 NO.17 100 以内数的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 100 以内数的数数、数的组成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