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编辑家的韩少功[精品资料]_第1页
作为编辑家的韩少功[精品资料]_第2页
作为编辑家的韩少功[精品资料]_第3页
作为编辑家的韩少功[精品资料]_第4页
作为编辑家的韩少功[精品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为编辑家的韩少功 -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对韩少功而言,他作家身份的耀眼多少掩盖了他作为一个编辑家的光彩,很多谈论天涯的人会不约而同地将这本刊物视为他精神生命的另外一种象征,但很少有人从编辑家的视角来观照他文学实践中这项重要内容。可以说,自觉的理论意识、丰富的创作实践、立场明确的办刊理念构成了完整、丰富而又立体的韩少功。 本文从接通现代作家的办刊传统、创作和办刊的融合互动、搭建思想平台的努力三个层面人手,探讨作为编辑家的韩少功。 一、接通现代作家 “ 写、编、译 ” 三者合一的传统 在当代作家中,就综合素质而言,韩少功可能是最接近现代作家传统的人。翻开现代文学史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今天视为大师的很多作家当时都身兼数职,不但写作、翻译,而且大都编过刊物,换言之,他们不但是作家、翻译家,同时也是优秀的编辑家。 先说鲁迅。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用多说,他一生介入的刊物除了新青年外,还有语丝 前哨萌芽奔流无轨列车太阳月刊幻洲等,其中,语丝这本闪烁着先生影子的刊物他尤为重视;徐志摩由于性格外向开朗,新月在当时几乎成为他团结各派学者文人的一个重要阵地;戴望舒作为现代派诗歌的领军人物,他和施蛰存于 1932 年 5 月创办过影响深远的现代派刊物现代;郑振铎、靳以曾于 1934 年 1 月主编文学季刊;此外,林语堂作为一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除了创作和翻译,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编辑家。在三十年代的上海,他先后编辑出版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这三个刊物各有特色但又始终贯彻了他的编 辑理念。 综观现代作家创办的刊物可以发现有下面几个共同点:(一)大多为同仁刊物。其中语丝最为典型,这一点从它创刊时的 16 位撰稿人诸如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俞平伯、冯文炳、章衣萍、林语堂、江绍原、孙福熙、顾颉刚等可以看出来,林语堂后来回忆起语丝,依然充满了眷恋: “ 那里真是一个知识界发表意见的中心,是知识界活动的园地。 ” 这种对 “ 同仁刊物 ” 理念的强烈认同甚至直接影响了他此后的办刊实践,尽管林语堂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后,先后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刊物的具体工作,但自始至终,三个刊物 一直由和他编辑理念相近的人接管。具体情况在此稍稍交代一下,论语于 1932 年 9 月 16 日创刊,林语堂主编至第 26 期后,将编辑事务交由陶亢德,陶亢德负责到82 期,此后郁达夫、邵洵美合编了一段时间,李青崖、林达祖等先后担任过论语的编辑。人间世于 1934 年 4 月5 日创刊, 1935 年 12 月 20 日终刊,共出 42 期,林语堂主编,陶亢德、徐訏等为编辑;宇宙风于 1935 年 9 月 16 日创刊, 1947 年 8 月终刊,历时 12 年,出刊 152 期,伴随动乱战争年代,宇宙风的办刊历程曲折复杂,编辑部数度迁徙,上海、广州、香港、 桂林、重庆都曾留下其足迹,刊物的主编也更换过几次,林语堂作为首任主编, 1936 迁居美国后彻底退出了刊物的实际编辑工作,由林憾庐、陶亢德共同主持,刊物从香港迁出后一直由林憾庐艰难维持,直至不幸病逝,才由缪崇群编辑过一段时间,不久就由叶广良和憾庐之子林翊重接编,直至终刊。伴随林语堂编辑经历的陶亢德、徐哥、郁达夫、邵洵美、林憾庐大多为认同林语堂编辑理念的同仁,很多人既是他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是他培养的新生力量。(二)都有自己明确的办刊立场。周作人在语丝 发刊词中说到: “ 我们几个人发起这个周刊,并没有什么野心和奢望。我们只觉得现在中国的生活太是枯燥,思想界太是沉闷,感到一种不愉快,想说几句话,所以创刊这张小报,作自由发表的地方。 我们这个周刊的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 。 ” 语丝的编者对时事和政治非常关心,专注于对民众思想的启蒙,杂感成为他们重要的文体,设立了以批评为主的栏目,诸如 “ 随感录 ” 、各种闲话,如 “ 我们的闲话 ”“ 大家的闲话 ”“ 闲话集成 ”“ 闲话拾遗 ” 等,新青年后,语丝成为传播启蒙思想、启发民智、显露知识分子立场和关怀最为明显的刊物之一。林语堂所创办的论语人间世宇宙风尽 管从趣味上更多显露了文人的雅兴,表面上和语丝显露出了明显不同的美学特点,但这并不妨碍他明确的办刊立场,他认为 “ 中国的杂志文字,轻者过轻,重者过重,内容有益便无味,有味便无益 ” , “ 文字成为读书阶级之专利,非文人决不投稿杂志。 ”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他以一个编辑家的专业眼光,在人间世中设置了“ 西洋杂志文 ” 和 “ 特写 ” 栏目,鼓励各个行业的人都来写作,有意识地拓展文体的边界,尽最大可能尝试新的有生命力的表达途径。可以说,在开启民智、传播启蒙思想上,林语堂创办刊物的影响力并不在语丝之下。最后一个共同点,刊物特色 及主张和主要撰稿人的创作实践构成了一种明显的同构关系,在此不作赘述。 回到天涯的改版上来,韩少功在面临怎样使一本濒临死亡的刊物重获生命力这个棘手问题上,正是从接通现代作家办刊的传统中获得了力量和精神滋养。这一点,单正平早在1999 年就指出: “ 天涯这种文体上的兼容并包并不是它的发明,从清末同盟会的民报到五四时代的新青年,再到后来的东方杂志、现代评论、每周评论、独立评论等等,都是包含有文学的综合性的人文学术刊物。纯文学刊物不是没有,但相比之下是少数,而且其整体影响要远远 小于上述杂志。 ” 不管怎样,在当时的处境中,怎样在体制的夹缝中找到一条充满思想力量的表达通道成为一个刊物的成败关键,韩少功以他独有的智慧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抓住历史机遇将天涯成功改版,使得这份机关刊物呈现出了一份同仁杂志的特点,从精神气质上面让现代启蒙杂志获得了延续和沟通。 二、韩少功创作和天涯的同构性 韩少功创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他以明显的思想性参与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思考和反思,彰显了他明确的精神立场;其二,他是一个有明显文学、文体意识的作家;其三,他以个体的 生命实践履行其价值理念,彰显了知识分子宝贵的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态度。如果说,天涯的改版是他生命实践中的重要部分,那么,找到一种充满力量的方式表达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思考和反思则构成了杂志改版后的一个核心工作,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落实到天涯,韩少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参与其中。首先,负责天涯的总体规划,和蒋子丹一道完成了天涯的改版;其次,除了担任社长,韩少功还是天涯杂志最重要的撰稿人之一,从创刊至今,他发表在杂志上的随笔多达二十多篇,其中大多在作家立场这个栏目发表,主要有如下篇目: 完美的假定( 1996.1)、中西各有其 “ 甜 ” ( 1996.2)、遥远的自然( 1996.4)、亚洲经济泡沫的破灭( 1998.1)、熟悉的陌生人( 1998.3)、国境的这边和那边( 1999.6)你好,加藤( 2001.2)镜头的许诺( 2001.5)、进步的回退( 2002.1)、山之想( 2002.5)、草原长调( 2002.6)、文体与精神分裂主义( 2002.3)、文化的游击战或者游乐场( 2002.5)、现代汉语再认识( 2005.2)、山居心情( 2006.1) 、我们傻故我们在( 2006.2)、情感的飞行( 2006.6)、一个人本主义者的生态观( 2007.1)、民主:抒情诗与施工图( 2008.1)、笛鸣香港( 2008.5)、张家与李家的故事( 2009.4)、慎用洋词好说事( 2010.2)、重说道德( 2010.6)、他是中国文学的幸运( 2011.2)。除此以外,为了给新开的栏目示范,他自己用笔名写范文,其中最有名的一篇就是以范围彰为笔名所写的亚洲经济泡沫的破灭( 1998.1)。再次,对新人的发现和培养,承担了一个文学先辈提携后 继的责任。张浩文、刘亮程、葛亮、严敬等作家的发现,韩少功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最后,对刊物人员梯队的布局,对后继者有意地锻炼和栽培。一个刊物的生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延续的程度,尤其对地处边缘、人才储备并不占优势的海南而言,对后继者的培养尤其显得重要。韩少功、蒋子丹在这个问题上具有前瞻性。李少君作为天涯的第二任主编,显然得益于韩少功大胆放手让其获得机会充分锻炼(李少君介入天涯的工作很早,早在 1996 年就独立主持 “ 九十年代诗歌精选 ” 栏目,为边缘化的诗歌提供了一块巨大的园地),从而在他和蒋子丹退出天涯的 具体工作后,后任者孔见和李少君能将刊物顺利接管过来,实现了刊物的平稳过渡。韩少功在编辑天涯的几年中,全身心投入到一个职业编辑家的工作当中,他身体力行地示范、引导,对后继者的发现培养、对新人不遗余力地推出、对刊物装帧、发行的重视,都能使人感到一个人文工作者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对文化传承的真诚用心。更为难得的是,韩少功几年的工作,为天涯打造了一种巨大的气场,使得整个杂志社形成了一种非常好的精神氛围,认真讨论、用心沟通、关注现实、思考问题,始终站在刊物的立场用稿,不唯人,不唯关系,用稿的标准永远基于是否在真 正思考问题。 从杂志深层结构而言,天涯之所以形成目前这种相对成熟的格局,和韩少功的前瞻性思考密不可分。 “ 要办好一个高品位的杂志,光有激情和艰苦卓绝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编辑本人必须站在思想学术和文学艺术的前沿,至少要对文学界理论的问题有足够的关心和相当的理解鉴别能力。 ” 从 “ 大文学 ”“ 大文化 ” 的视角出发,天涯主要设置了作家立场、民间语文、文学、艺术、研究与批评( 1996年叫作 “ 解读与批评 ” )几个栏目。除了这些主打栏目外,从创办至今,还曾出现过 “ 特别报导 ” (从 2000 第 1 期开始改为 “ 特别报道 ” )、 “ 特稿 ”“ 新人工作间 ” ( 1996、 1997、1998 三年推出, 1999 年放在 “ 文学 ” 栏目)、 “ 诗歌专辑 ”( 1996、 1997、 1998 年单独设立, 1999 年开始归人 “ 文学 ” ,以 “ 九十年代诗歌精选 ” 面目出现。 2000 年后,改为“ 新千年诗歌精选 ” 延续至 2005 年, 2006 年起改为 “21 世纪诗歌精选 ” )、 “ 经典文献 ” ( 1997 年第 6 期至 1998 年第 5期单独出现,此后归入 “ 研究与批评 ” ,延续到 2001 年第 5期)这些栏目。整体而言, “ 作家立场 ” 是最重要的栏目,是天涯和别的文学刊物截然不同的标志性特征 ,是杂志的骨骼,因为有骨骼的支撑,才形成了刊物独有的精神姿态。围绕着 “ 作家立场 ” ,学术界立足现实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思考和表达,充分展现了重拾 “ 文、史、哲 ” 大文体传统在表达当下困境时的鲜活生命,显示了 “ 作家立场 ” 独有的文体风格。“ 思想的活力 ” 和 “ 文体的打通 ” 是 “ 作家立场 ” 之所以成功的关键,韩少功在创办这个栏目时就有远见地意识到了这点,“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次再启蒙使这个九十年代的中国知识界再一次有了自己的眼光和头脑,完全改写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版图,在很多方面刷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记录。 作为这一过程的另一面,这 些写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再生了中国古代文、史、哲三位一体的 杂文学 大传统,大大拓展了汉语写作的文体空间。 ”“ 民间语文 ” 作为天涯最有特色的栏目,更能体现韩少功自觉的大文体意识,他在决定开设这个栏目时曾这样表述: “ 这个栏目使刊物的供稿者范围扩大到作家之外的所有的老百姓,让他们日常的语言作品,包括日记、书信、民谣等等都登上大雅之堂,不仅记录民间的语言创造活动,而且也可使有心人从中读取各种社会和人生的信息,从而对当代中国有更深入的语言勘察。 ” 也许,在韩少功的潜意识中,文体在现有的文学版图中决不仅仅只和表达载体与形 式有关,在知识日渐专业化、学科专业设置日渐细致化的今天,一个人文学者如果仅仅囿于个人的专业园地,这显然已经暴露了极大的局限性,当然也无助于学者对现实问题作出恰当有力的回应。韩少功不动声色地决定尽最大可能打破文体的局限,这种行为固然折射了他对文体超乎寻常的敏感,但更为深层的原因,也许在于他企图打破现有的 “ 文、史、哲 ” 彼此疏离的格局,让学者重回中国古老的人文传统,在现代性无往不至的学术环境下重寻一种最恰当、最充分的表达方式。韩少功在个人的创作实践中已经对此进行了成功而充分的探讨,马桥词典和暗示都是杰出的 成果。但他显然不满足于个体实践,而想将此发散为一种学术思想表达的新途径。天涯的改版生逢其时,韩少功从更为实际的层面,从一个刊物入手,从刊物的具体栏目 “ 作家立场 ”“ 民间语文 ” 入手,对此进行了另外一个层面的实操。 “ 文学 ” 栏目是天涯的基础,改版后的天涯本来就生发于一本纯粹的文学刊物, “ 文学 ” 这一块自然不能忽视,但韩少功没有从常规的体裁角度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 “ 散文 ”“ 小说 ”“ 诗歌 ” 等常规文体没有在一个更小的范围内生长。事实证明,大 “ 文学 ” 的框架反而为优秀作品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尽管天涯为 “ 文学 ” 提供的版图不算宽广,但还是孕育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尤其是 “ 诗歌精选 ” 在诗歌完全被边缘化的今天,更是成为天涯精神立场的一面耀眼旗帜。相对而言, “ 艺术 ” 和 “ 研究批评 ” 在整个布局中因为篇幅所限,和其他栏目比较起来也许显得黯淡了一些,但这并不妨碍一些有独特见解的文章的出现。 “ 天涯的成绩大致可以这样概括:跳出狭隘的旧文学的小天地,走向提倡人文关怀,追求独立自由精神的泛文化、杂文学的大境界。 ” 整体而言,天涯和韩少功的创作实践形成了一种稳固的同构关系。韩少功以个体的创作历程从时间的向度上呈现了这一 思考,而天涯却以横截面的形式从空间上更为直观地显示出来。 三、 “ 作家立场 ” 里的精神姿态 除了打破文体的桎梏,寻找最有力量的表达形式,韩少功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以极富思想浓度的随笔呈现了坚固、温暖、有硬度的精神堡垒。天涯的 “ 作家立场 ” 栏目之所以对中国思想界、学术界具有神奇的吸引力,和韩少功的精神姿态密不可分, “ 人民性、创造力、道义感 ” 的宗旨通过这个栏目获得了充分体现。 韩少功敏锐的思维、智慧而不偏激的理解、对理论的偏好和消化能力,对现实的关注以及深沉的思考为 “ 作家立场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 90 年代的思想动向,韩少功早有预感, “ 可以相信,这片土地上的很多知识分子,眼下正再一次面临着如何有效利用各种思想资源的问题,面临着在实践中获得把握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智慧的问题。 ” 凭借直觉,他意识到 90 年代在走过 80 年代的启蒙激情后,思想的分化为思想的深度表达提供了机遇。 “ 相对于九十年代文学创作的疲惫和空洞,这一次轮到理论这只脚迈到前面来了,于是再启蒙首先是在思想界发动,理论而不是文学成为了这个时候更为重要的文化生长点。 ”“ 作家立场 ” 尽管创办之初也曾遭到质疑,但韩少功还是自信地坚持了 下来。思想的洪流滚滚而来,各派的交锋已不可避免,相对 80 年代知识界温情脉脉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甜蜜图景, 90 年代利益的实质冲突所致的复杂现实使得思想界的分化成为必然。尽管韩少功正视思想界的分化,对80 年代知识界达成共识的整体性状态到 90 年代出现分裂的事实保持了一份审慎,但作为一个思想性编辑家的敏感让他把握到了新一轮思想孕育的机遇, “ 作家立场 ” 何尝不是他为思想界搭起的一个孵化器?他怀着期待的心情注视着各方动向,不动声色地留意各种交锋,并且时不时也以作家和思想家的身份介入认真的思想论争。如何在 90 年代新的思想裂变中 不动声色地打开一条交锋的通道,如何立足现实的条件,让 “ 作家立场 ” 成为各派思想交锋的重要战场,从而让学术界、思想界超越以往简单的路线斗争,打造一种理性的对话关系,为所遭遇到的无穷现实问题提供强大的精神资源和动力,这成为了他最大的心愿。 韩少功不害怕冲突和交锋, “ 思想只有在比较和冲突中才能得到正常发育 ” ;也不害怕分化, “ 我一直担心中国作家在思想和艺术上不分化。分化了才有差别,才有多样,才有交流和对抗。这可以逼迫大家接受挑战,逼迫大家都成熟和强大起来 ” 。他坦言, “ 中国晚清以来的文化虚弱,不是因为对抗太多 ,恰恰相反,是因为对抗太少。争论通常只是闹哄哄的 表态运动 ,表态之下没有什么东西 ” 。在编刊物的过程中,他认为 “ 我们只是想让各种思潮都在所谓 破坏性检验 之下加快自己的成熟,形成真正高质量的争鸣 ” 。但他害怕简单化,害怕极端化,警惕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他目睹 “ 文革 ” 期间极左思潮在现实生活上演的恶果,意识到 80 年代知识界对现代化追寻简单理解的局限,他多次表明对 “ 主义 ” 的警惕,在 90 年代的随笔创作中,尽管有明确的立场却避免陷入任何归队中。 “ 去简单化 ” 几乎成为他思想演练时最为警惕的事情。 “ 要说主义,第一条就是要 反对简单化主义。 ”正因如此,韩少功最反感别人贴标签,可现实情况是,他偏偏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置于一种非此即彼的语境中解读几乎成为他的宿命, 80 年代被戴上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帽子, 90 年代则被贴上 “ 新左派 ” 的条码,这种简单化的倾向尽管可以看作思想界极端化流毒尚未清除的后果,但作为亲历者的韩少功,对此肯定比别人多了一份感同身受的痛楚和无奈。在打理天涯的过程中,这种结局同样落到了他的身上,这本地处偏地的杂志刚刚改版三年就被中国思想界视为新左派的大本营。对韩少功而言, “ 新左派 ” 和 “ 自由主义 ” 论争的出现包含了他对知 识界对话局面的期待,但他没有预料到这一重大的思想交锋出现了重大盲点, “ 新左派 ” 和 “ 自由主义 ” 在各自的理论表述中带有天然的缺陷,韩少功对此曾有过这样的表述: “ 对社会主义的反思有两个层面,一是发展模式方面:在这一方面,当时有些批评已经过于意识形态化了,妖魔化了,即过于低估了社会主义的成果,包括过于低估这种成果对资本主义形成的改革压力,即对资本主义的间接促进。同时这种批评也抹煞了社会主义的遗产,包括社会保护、国家计划调控、社会精神动员等等,对于今天大量后发展国家的意义。这是某些右派的问题。另一个层面是对发展理念本 身的反思方面:在这一方面,批评还很不够,还很少有人清算社会主义是曾经怎样承袭了其对手的发展主义和进步主义逻辑,社会主义出现过的弊端,如侵害政治人权及私产权、剥夺农民、官僚体制等等,正是在这种逻辑下得到合法化的辩护,所谓进步有代价,强国必须牺牲个人,这些在发展至上的方向下都顺理成章。这是某些左派的问题 ” 。这种谨慎、客观的态度表明韩少功在处理思想问题时真诚、诚恳、辩证并且实事求是的态度,尽管被视为 “ 新左派 ” 的重要人物,但他总是能清醒意识到 “ 左派 ”的局限和不足,同时也保持一个知识分子道义的底线, “ 公正 、 平等 不光是社会主义的口号,也是自由主义的应有之义,不知为何在当前的有些知识者那里竟成了千夫所指的大恶 ” 。在 “ 左 ”“ 右 ” 两派的争斗中,韩少功尽管不可避免地被动归于某些阵营和战线,但他始终耐心地呼吁两派立足当下,从关注的共同点出发,避免意气之争,以免将好不容易营造的对话局面弄砸。 “ 理论只要一虚浮嚣张,就会过头,而过头的 左 和 右 其实殊途同归。自己不觉而已。道不远人,以常理常心待之,各种 代价 虽确有不可免的理由,但须有人道的限度。 ” 从某种程度上讲,将韩少功简单地归于“ 新左派 ” 阵营未免有点偏颇,客观地说,他既算 不上是 “ 新左派 ” ,也算不上是自由派,如果要真的跟他安排一个派别,他倒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生命实践派。 确实,对理论实践品格的强调成为他的一个基本立场,“ 中国迫切需要恢复理论的实践品格 ” ,也成为他理解和表达现实的一个基点。 “ 理论是 问题 的产物,都应该面对 问题 ,即面对社会和人生的问题,面对本土和本人的问题,否则再精美和再高深的学理,都可能成为热热闹闹的文化时装表演,成为一种时下常见的夸夸其谈或者职称参评材料。我的 实践品格 一说,就是针对这种情况的。 ” 在这种明确的主张背后,只要触及到理论化的话题,他 一个本能的反应就是凭借作家的直觉和感性,首先和一些与生命实践没有关系的概念拉开距离;一涉及到思想,他本能的反应就是躲避派系,以免排队。从这个层面看,相对很多学院派的知识分子更愿纠缠于理论概念的习惯,他作为作家的敏锐和直觉倒是帮他在相对复杂繁难的思辨活动中保持了灵动的思维,以致最后形成独特的理论表达通道。和理论的 “ 实践品格 ” 相对应的是韩少功对天涯的文体要求, “ 由于天涯所受到的市场压力,我不得不经常警告编辑们不要把刊物办成一般的学报,不要搞成 概念空转 和 逻辑气功 。那些事情也不错,但不是我们应该做的 。天涯应该让思想尽量实践化和感性化 ” 。这种打通个体生命经验和抽象理论的通道,尊重作者对现实的关注和介入热情的文体被很多熟悉杂志风格的人亲昵地称为 “ 天涯体 ” ,它在学院派的艰涩和通俗化的浅陋之间找到了一种很好的平衡方式,也极大地释放了学者的思想能量,使得很多学院派的学者能以一种更为鲜活的方式表达思想,也使得很多缠绕在感性泥潭中不能自拔的作家能够探出头来实现一种更为直接和自由的表达。伴随着天涯日益庞大的作者群,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几乎成为当下思想界的一道风景,在多年的孕育中,“ 天涯体 ” 的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