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 1 第一节中和 第二节化学沉淀 3 第三节药剂氧化还原 第四节臭氧氧化 4 5 第五节电解 2 1 第一节中和 一 概述 1 酸碱废水的来源与处置 酸性废水 化工厂 化纤厂 电镀厂 煤加工厂几金属酸洗车间等 碱性废水 印染厂 金属加工厂 炼油厂 造纸厂等 当酸或碱废水的浓度很高时 如在3 5 以上时 应考虑回用和综合利用的可能性 当浓度不高 如小于3 时 才考虑中和处理 3 第一节中和 一 概述 2 中和法的适用情况 在废水排入水体之前 因为水生生物对pH值的变化极其敏感 当大量废水排入后使水体的pH值变得偏酸或偏碱时 会产生不良影响 在废水排入城市排水管道之前 由于酸 碱对排水管道产生腐蚀作用 一般城市排水管道对排入工业废水的pH值都有明确的规定 在废水需要进行化学或生物处理之前 对于化学处理 如混凝 除磷等 要求废水pH值升高或降低到某一需要的最佳值 对于生物处理 废水的pH值通常应维持在6 5 8 5范围内 以保证处理构筑物内的微生物维持最佳活性 4 第一节中和 一 概述 3 中和药剂 酸性废水中和处理采用的中和药剂 石灰 石灰石 白云石 苏打 苛性钠等 碱性废水中和处理采用的中和药剂 盐酸和硫酸等 中和剂的单位消耗量见表1及表2 5 表1碱性中和剂的单位消耗量 表2酸性中和剂的单位消耗量 6 第一节中和 一 概述 4 中和方法 废水的中和方法有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相互中和 药剂中和和过滤中和3种方法 中和方法的选择应考虑 含酸或含碱废水所含酸类或碱类的性质 浓度 水量及其变化规律 首先应寻找能就地取材的酸性或碱性废料 并尽可能加以利用 本地区中和药剂和滤料 如石灰石 白云石等 的供应情况 接纳废水水体性质 城市下水道能容纳废水的条件 后续处理 如生物处理 对pH值的要求等 7 第一节中和 二 酸碱废水互相中和法 1 要求 是将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共同引入中和池中 并在池内进行混合搅拌 中和结果 应该使废水呈中性或弱碱性 根据质量守恒原理计算酸 碱废水的混合比例或流量 并且使实际需要量略大于计算量 当酸 碱废水的流量和浓度经常变化 而且波动很大时 应该设调节池加以调节 中和反应则在中和池进行 其容积应按1 5 2 0h的废水量考虑 8 第一节中和 二 酸碱废水互相中和法 2 废水需要量计算 中和时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酸和碱的当量数应相等 即按当量定律来计算 Q1C1 Q2C2式中Q1 Q2 酸性 碱性废水流量 L h C1 C2 酸性 碱性废水的当量浓度 克当量 h 在中和过程中 酸碱双方的当量恰好相等时称为中和反应的等当点 强酸强碱互相中和时 由于生成的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 因此等当点即中性点 溶液的PH值等于7 0 若中和一方为弱酸或弱碱时 由于中和过程所生成的盐的水解 尽管达到等当点 但溶液并非中性 PH值大小取决于所生成盐的水解度 9 第一节中和 例12 1 1 百分比浓度 当量浓度百分比浓度为重量之比 故 的1 4 aOH中占1 4 1000 14g的NaOH 当量浓度为14 40 01 0 3499geq L 2 克当量流量 8m3 h 8000L h 8000 0 3499 2799 20geq hHCl NaOH 2808 49 2799 20 9 29geq h 3 混合后废水的当量浓度9 29 8 16 3 0 38geq m3 0 38 10 3geq L 4 混合后废水的pH值 l全部电离 且当量浓度 摩尔浓度 故 H 0 38 10 3mol L pH lg H 3 42 5 中和池有效容积反应时间取2hW 8 16 3 2 48 6m3 10 第一节中和 二 酸碱废水互相中和法 3 中和设备 当水质水量变化较小或后续处理对PH要求较宽时 可在集水井 或管道 混合槽 内进行连续混合反应 当水质水量变化不大或后续对PH要求较高时 可设连续流中和池 中和时间视水质水量变化情况确定 一般采用1 2h 当水质水量变化较大 且水量较小时 连续流无法保证出水PH要求 或出水中还含有其他杂质或重金属离子时 多采用间歇式中和池 池有效容积可按污水排放周期 如一班或一昼夜 中的废水量来计算 11 第一节中和 三 药剂中和法 1 酸性废水的药剂中和处理 中和剂及其用量中和剂 常用石灰 石灰乳有凝聚作用 适用处理杂质多高浓度的酸性废水 可选用工业废渣 用量 书中表12 2 中和酸所需碱 盐量 同时要考虑纯度和不均匀性问题 12 第一节中和 三 药剂中和法 中和反应石灰可以中和不同浓度的酸性废水 在用石灰乳时 中和反应方程式如下 废水中含有其他金属盐类 如铁 铅 锌 铜等也消耗石灰乳的用量 反应如下 13 第一节中和 三 药剂中和法 药剂中和处理工艺流程 主要装置 投药装置 混合反应装置 沉淀池 沉渣脱水装置 出水 14 第一节中和 三 药剂中和法 投药装置 采用石灰做中和剂时 s可以采用干投或湿投 一般采用湿投 见右图 石灰经消解后 形成石灰乳排至溶液槽 消解采用人工和机械法 采用机械搅拌 空气搅拌 水泵搅拌 石灰乳投配装置 15 第一节中和 三 药剂中和法 混合反应装置混合时间 用石灰和酸性废水时 采用2 5min 其它采用5 10min 如下图 四室隔板反应池 采用压缩空气搅拌 沉淀池采用竖流式 沉渣量少时 或平流式 排泥困难时 沉渣用污泥泵排出 沉渣脱水装置采用机械脱水或干化场脱水 16 第一节中和 三 药剂中和法 2 碱性废水的药剂中和处理 中和剂硫酸 盐酸 硝酸 烟道气 中和反应以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铵碱性废水为例 中和剂用工业硫酸 其化学反应如下 如果硫酸铵的浓度足够 可考虑回收利用 以含氢氧化钠碱性废水为例 用烟道气中和 烟道气中含CO2量可达24 其化学反应如下 17 第一节中和 四 过滤中和法 定义 酸性废水流过碱性滤料时与滤料进行中和反应的方法 适用对象 用于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滤料 石灰石 大理石 白云石 类型 普通中和滤池 升流式膨胀中和滤池 滚筒中和滤池 18 第一节中和 1 普通中和滤池 适用范围对硫酸废水 因中和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钙在水中溶解度很小 易在滤料表面形成覆盖层 阻碍滤料和酸的接触反应 硫酸极限浓度 用石灰石时为2g L 白云石为5g L硝酸和盐酸的极限浓度 20g L 四 过滤中和法 19 第一节中和 四 过滤中和法 形式分为升流式和降流式 参数 滤料直径为30 50mm 过滤速度1 1 5m h 接触时间不少于10min 滤床厚度为1 1 5m 中和滤池的计算自学 20 第一节中和 2 升流式膨胀中和滤池 废水从滤池的底部进入 从池顶流出 使滤料处于膨胀状态 分类 恒滤速 变滤速恒滤速升流式膨胀中和滤池采用大阻力或小阻力布水系统进水 大阻力布水系统底部装有栅状配管 干管与支管下部开有孔眼 下设卵石承托层 滤层高度一般为1 0m 1 2m 总高度一般为3 3 5m 为使滤料处于膨胀状态并互相摩擦 不结垢 避免堵塞 流速采用60 80m h 膨胀率保持在50 左右 上清水区高度为0 5m 变滤速膨胀中和滤池下部横截面积小 上部大 上滤速下部为130 150m h 上部为40 60m h 使滤层全部都能膨胀 上部出水可少带料 克服了恒速膨胀滤池下部膨胀不起来 上部带出小颗粒滤料的缺点 应用实例 自学 四 过滤中和法 21 第一节中和 3 滚筒中和滤池 这种装置的优点是进水硫酸浓度可超过极限浓度值数倍 滤料不必破碎到很小粒径 但构造复杂 动力费用高 运行时设备噪音较大 四 过滤中和法 22 2 第二节化学沉淀 第二节化学沉淀 化学沉淀法是指向水中投加沉淀剂 使之与废水中污染物发生沉淀反应 形成难溶的固体 然后进行固液分离 从而除去废水中污染物的一种方法 一般用于处理含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 一 概述 在一定温度下 难溶化合物AmBn的饱和溶液中 其沉淀 溶解平衡可表示为 令AmBn的溶解度为S mol l 则 24 第二节化学沉淀 根据溶度积可以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判断水中离子是否能用化学沉淀法处理以及分离的程度 一 概述 25 第二节化学沉淀 1 原理水中金属离子很容易生成各种氢氧化物 它们的生成条件和存在状态与溶液PH有直接关系 如果水中的金属离子以Mn 表示 则其氢氧化物的溶解平衡为 二 氢氧化物沉淀法 因为水在25 的离子积 由此可见 金属离子浓度相同时 溶度积越小 则开始析出氢氧化物沉淀的PH值越低 同一金属离子 浓度越大 开始析出氢氧化物沉淀的PH值愈低 26 第二节化学沉淀 2 氢氧化物沉淀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二 氢氧化物沉淀法 某矿山废水含铜83 4mg L 总铁1260mg L 二价铁10mg L PH为2 23 沉淀剂采用石灰乳 其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一级化学沉淀控制PH为3 47 使铁先沉淀 铁渣含铁32 84 含铜0 148 第二级化学沉淀控制PH在7 5 8 5范围 使铜沉淀 铜渣含铜3 06 含铁1 38 废水经二级化学沉淀后 出水可达到排放标准 铁渣和铜渣可回收利用 27 第二节化学沉淀 三 硫化物沉淀法 含汞废水处理 由于生成的硫化汞颗粒很小 沉淀物分离困难 常投加适量的凝聚剂 进行共沉 这种方法叫硫化物共沉法 先加硫化钠 生成HgS和Hg沉淀后 再投加适量的FeSO4 形成FeS和Fe OH 2沉淀 常用沉淀剂 硫化氢 硫化钠 硫化钾 28 第二节化学沉淀 四 钡盐沉淀法 用于处理六价铬 沉淀剂 碳酸钡 氯化钡 硝酸钡 氢氧化钡等 BaCO3 CrO42 BaCrO4 CO32 沉淀的转化 过量的钡可用石膏法去除 29 3 第三节药剂氧化还原 氧化 得电子 价位降低 氧化剂 氧 臭氧 氯 漂白粉 三氯化铁 还原 失电子 价位升高 还原剂 Fe2 SO42 铁 锌 SO2等 通过药剂与污染物的氧化还原反应 把废水中有毒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微毒物质的处理方法称为药剂氧化还原法 第三节药剂氧化还原 一 药剂氧化法 向废水中投加氧化剂 氧化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使其转变为无毒无害的或毒性小的新物质的方法称为氧化法 氯系氧化剂包括氯气 氯的含氧酸及其钠盐 钙盐以及二氧化氯 氯氧化法 用于去除氰化物 硫化物 酚 醇 醛 油类 脱色 脱臭 杀菌等 含氰废水 来源于电镀车间和某些化工厂 如氰化钠 氰化钾 氰化铵等 氰离子为CN 31 1 碱式氯化法基本原理利用次氯酸根的氧化作用 ClO 漂白粉2CaOCl2 H2O 2HClO Ca OH 2 CaCl2氯气Cl2 H2O HCl HClO 第三节药剂氧化还原 一 药剂氧化法 32 1 碱式氯化法基本原理 局部氧化法氰化物在碱性条件下被氯氧化成氰酸盐 CN ClO H2O CNCl 2OH 与pH值无关CNCl OH CNO Cl H2OpH越高反应越快用量 a 破坏游离氰所需氧化剂的理论用量为 CN Cl2 1 2 73CN NaOCl 1 2 85CN 漂白粉 有效氯20 25 1 4 5b 破坏络离子用量 CN NaOCl 1 3 22c 还有其它还原物质 故若用NaOCl计 用量为含氰量的5 8倍 第三节药剂氧化还原 一 药剂氧化法 33 第三节药剂氧化还原 一 药剂氧化法 1 碱式氯化法基本原理 完全氧化法将生成的氰酸根CNO 进一步氧化成N2和CO2 消除氰酸盐对环境的污染 2NaCNO 3HOCl H2O 2CO2 N2 2NaCl HCl H2O2CNCl 2HOCl H2O 2CO2 N2 5HClpH控制pH小于12用量a 氧化剂的用量一般为局部法的1 1 1 2倍 b 药剂分两次投加 分步进行 以保证有效地破坏氰酸盐 c 适当搅拌可加速反应进行 34 第三节药剂氧化还原 一 药剂氧化法 2 碱式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的工艺流程 一级氧化处理含氰废水基本工艺流程 35 第三节药剂氧化还原 一 药剂氧化法 2 碱式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的工艺流程 两级氧化处理含氰废水基本工艺流程 36 第三节药剂氧化还原 一 药剂氧化法 3 碱式氯化法注意事项 宜用于电镀废水 氰离子含量不大于50mg L 一般情况下采用一级氧化处理 特殊采用二级氧化处理 氧化剂分级投加 设有调节池 宜设两格 有效容积按2 4h平均废水量计算 并设除油 清除沉淀物等设施 间歇处理两格沉淀池交替使用时可不设调节池 可采用水力搅拌或机械搅拌 氧化剂可采用次氯酸钠 漂白粉 液氯等 其投加量按试验确定或按氰离子与活性氯的重量比计算确定 一级氧化1 3 1 4 两级氧化1 7 1 8 一级氧化处理时 采用次氯酸钠 漂白粉 漂粉精时 废水PH控制在10 11 采用液氯时PH控制在11 11 5 反应时间30min 两级氧化时 一级氧化废水PH值控制在10 11 反应时间10 15min 二级氧化PH6 5 7 0 反应时间10 15min 37 1 药剂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基本原理 含铬废水来源 电镀厂 制革厂 某些化工厂 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 利用化学还原剂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 然后用碱使三价铬成为氢氧化铬沉淀去除 六价铬 CrO42 和Cr2O72 在酸性条件下 主要以Cr2O72 形式存在CrO42 2H Cr2O72 H2O在碱性条件下 主要以CrO42 形式存在Cr2O72 2OH 2CrO42 2H2O 常用的还原剂有 亚硫酸钠 亚硫酸氢钠 焦亚硫酸钠 硫代硫酸钠 硫酸亚铁 二氧化硫 水合肼 铁屑 铁粉等 第三节药剂氧化还原 二 药剂还原法 38 2 亚硫酸盐还原法六价铬与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反应后 生成三价铬Cr3 在碱性条件下再形成Cr OH 3沉淀 中和剂为NaOH和石灰 3 硫酸亚铁还原法在酸性条件下 用硫酸亚铁还原六价铬 形成Cr3 和Fe3 用石灰乳中和沉淀 形成混合沉淀物CaSO4 Cr OH 3和Fe OH 3 称为硫酸亚铁石灰法 无回收价值 4 水合肼还原法水合肼N2H4 H2O在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 能迅速感觉还原六价铬并生成氢氧化铬沉淀 4CrO3 3N2H4 4Cr OH 3 3N2可处理镀铬生产线第二回收槽带出的含铬废水 也可处理铬酸盐钝化工艺中产生的含铬漂洗水 第三节药剂氧化还原 二 药剂还原法 39 4 第四节臭氧氧化 第四节臭氧氧化 一 臭氧的理化性质 臭氧O3是氧的同素异构体 是一种具有鱼腥味的淡紫色气体 沸点 112 5 密度2 144kg m3 此外 臭氧还具有以下一些重要性质 不稳定性 在常温下容易分解成为氧气并放出热量 溶解性 在水中溶解度比纯氧高10倍 比空气高25倍 毒性 高浓度臭氧是有毒气体 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氧化性 一种强氧化剂 氧化还原电位与pH值有关 腐蚀性臭氧具有强腐蚀性 41 第四节臭氧氧化 二 臭氧的制备 空气中的臭氧是氧气吸收太阳波长小于185nm紫外线后形成的 反应为3O2 h 2O3当用波长25nm紫外线照射臭氧时 它又分解成氧气 实验室可用其它方法制取少量臭氧 例如 用浓H2SO4与BaO2作用可制得臭氧 氧气在无声放电或紫外线的作用下 有一部分转变成臭氧3O2 2O3实验室里用感应圈进行无声放电 生成的臭氧用淀粉 碘化钾溶液或淀粉 碘化钾试纸来检验O3 2KI H2O I2 2KOH O2 42 第四节臭氧氧化 二 臭氧的制备 2 臭氧的制备过程 1 臭氧发生器 43 44 第四节臭氧氧化 三 臭氧的接触反应设备 一般根据臭氧化空气与水的接触方式分为 气泡式 应用较多 水膜式 水滴式 45 第四节臭氧氧化 四 尾气处理 活性碳法 2C O3 CO2 CO 药剂法 亚铁盐等使其还原 氢氧化钠使其分解 燃烧法 在3000 以上立即分解 46 第四节臭氧氧化 五 臭氧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 1 发生器臭氧需要量 Qo3 1 06QC g h Q 处理废水量 m3 hC 臭氧投量 通过试验确定 2 臭氧接触反应器容积计算 V QT 60 3 气源冷却和除尘设备选择合适的冷凝器 4 干燥器 47 第四节臭氧氧化 六 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水经臭氧处理 可达到降低COD 杀菌 增加溶解氧 脱色除臭 降低浊度几个目的 臭氧的消毒能力比氯更强 对脊髓灰质炎病毒 用氯消毒 保持O 5 1mg L余氯量 需1 5 2h 而达到同样效果 用臭氧消毒 保持O 045 O 45mgO3 只需2min 将混凝或活性污泥法与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8《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户外体操活动的准备与配合培训
- 02 姓氏歌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治安管理法律
- 边坡作业安全教育培训
- 邮政物流文员培训
- Unit 1 My School 第四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Unit 4 Chinese and English names(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 营销考核管理办法解读
- GB/T 20522-2006半导体器件第14-3部分:半导体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 GB/T 13824-2015旋转与往复式机器的机械振动对振动烈度测量仪的要求
- 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分析课件
- 三体系管理手册ISO
- 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课件
- 机械式停车设备
- 高层外墙GRC拆除方案
- 2022年成都九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三级安全教育登记表
- CA6140车床主轴加工工艺设计
- 公司项目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