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专业论文)建构狂欢化的虚拟世界——美国动画电影喜剧性研究.pdf_第1页
(艺术学专业论文)建构狂欢化的虚拟世界——美国动画电影喜剧性研究.pdf_第2页
(艺术学专业论文)建构狂欢化的虚拟世界——美国动画电影喜剧性研究.pdf_第3页
(艺术学专业论文)建构狂欢化的虚拟世界——美国动画电影喜剧性研究.pdf_第4页
(艺术学专业论文)建构狂欢化的虚拟世界——美国动画电影喜剧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动画电影以高度假定的存在彰显出与现实的疏离,它与喜剧和狂欢化有着本质的联系。高度假 定性是动画电影喜剧性生成的美学起点和先在条件,它赋予了动画电影以超越现实、打破常规、夸 张变形等特征,营造出带有狂欢意味的虚拟世界。 美国动画电影,从诞生伊始就与喜剧形态紧密相关。其狂欢化的审美生成根源于两个重要因素。 从深层的文化根源看,它源自美利坚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幽默、自由的文化传统:从历 史发展线索看,它源自杂耍、漫画这两种艺术母体的滋养。这种喜剧性因子反映在动画作品中,被 集中放大为一种狂欢化标志。 美国动画电影从表层影像到深层叙事都呈现出狂欢化的特质,都包含着显著的喜剧性囚素,具 体表现为:在造型上,以动物的拟入化和夸张、变形的动作表演彰显出怪诞的狂欢;在角色塑造上, 表现为快乐英雄和丑角化身的狂欢化演绎;在声音运用上,声响的滑稽模拟营造了滑稽的氛围,热 闹歌舞的点缀形成广场的世界性狂欢;在叙事结构上,以线性的叙事串起每个故事情节,通过展示 单纯的二元对立矛盾冲突,表现出邪不胜正、真理必胜的乐观情怀和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这些 艺术特点无不体现了美国人幽默、自由的喜剧性审美态度。 从美国动画电影所彰显出的狂欢化特质分析,狂欢化作为美国动画电影实现娱乐功能的最佳途 径,其审美价值在于通过狂欢化的虚拟世界的建构,给审美主体带来身心愉悦。它以笑为纽带,使 观众获得一种寻求摆脱传统习俗与社会束缚的自由;它以童话表述和梦幻想象为观众搭建一座桥梁, 使观众获得非现实情境的幻觉体验;它通过弘扬游戏精神,使观众通过观看,满足自身对理想角色 的模仿欲望和情感宣泄。 关键词:美国动画电影高度假定性狂欢化喜剧性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a n i m 砒i 0 1 1f i l mi sa i m st oc o n s t r u c taf i c t i t i o u sw o r l d l o to ff i c t i t i o u sc h a r a c t e r so f a n i m a t i o nf i l ma r e w e a v e da sap a g e a n t ,w h i c hm a k e st h ea n i m a t i o nf i l mc l i n o n gt oc o m e d ya n db r e a kt h er o u t i n eo ft h e r e a l i t y ,a p p e a r i n ge x a g g e r a t e da n dd e f o r m a t i o nf e a m m s a sa p p e a r i n g , a m e r i c a na n i m a t i o nf i l mh a sb e e nc l o s et oc o m e d y t h e r ea r ct w om a i nf a c t o r st h a t m a k ei tf u l lo fc a m i v a l i z a t i o n f r o mt h ed e e pc u l t u r a lr o o t s ,i to r i g i n a t e df r o ma m e r i c a nc u l t u r e ,t h es p i r i t o fw h i c hi sh u m o r o u sa n df r e e a ts a m et i m e ,i ta b m r b e dag r e a tm a n yo fe o m e d i ce l e m e n t so fv a r i e l y s h o wa n dc a r i c a t u r e a l lo ft h o s ec o m e d i cg e n e sr e f l e c t e di nt h ea n i m a t i o nw o r k sw e r ee x p r e s s e da sak i n d o fc a r n i v a ls i g n s i ns u m a m e r i c a nf i l mc o n t a i n sr e m a r k a b l ec o m e d i ef a c t o 稻f i r s t l y , a n i m a l sp e r s o n i f i c a t i o na n d e x a g g e r a t i n gp e r f o r m a n c em a k et h em o d a l l yb a r p q u e s e c o n d l y ,t h eo p t i m i s t i ch e r oa n dt h ec l o w n d i s p l a y e df o rf u n n y t h i r d l y ,t h es o u n df u n n ys i m u l a t i o na n dt h el i v e l yd a n c i n ge m b e l l i s h m e n tf o r m st h e w o r l d w i d es q u a r er e v e l r y f o u r t h l y , i t sn a r r a t i o na l w a y st r i e st os i m p l i f yt h ew h o l es t o r ya n dr e s u l ti na h a p p ye n d i n gf o rc h i l d r e n t h e s ea r t i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h a sm a n i f e s t e dt h ea m e r i c a nh u m o r , c o m e d y , a n d f r e e d o mo fa e s t h e t i ca t t i t u d e a c c o r d i n g l y ,l i k et h ef a i r ys t o r ya n df a n t a s yg a m e , a m e r i c a na n i m a t i o nf i l mc r p 舭sae x u l t a n t l yw o r l d t oa i n 毯s ea u d i e n c e i tc a l lt h e r e f o r eb ea b o u tm a k et h ea u d i e n c e sf r e ef r o mm e n t a lt e n s i o na n dd e p r e s s i o n k o yw o r d s :a m e r i c a na n i m a t i o nf i l mh i g hf i c t i t i o u sc a m i v a l i z a t o nc o m e d i c n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日期: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 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 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 括刊登) 授权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办理。 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 一、论文的缘起 绪论 纵观世界动画电影发展现状,美国动画电影无疑走在世界前列。当笔者回溯美国动画电影百余 年发展史时发现,美国动画电影虽然在技术和理念上,几经变革,但其轻松欢乐、热闹狂欢的喜剧 风格始终一以贯之,至今成为彰显其快乐文化精神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堪称世界喜剧性动画电影的 典范。这一现象,不禁引起笔者的思索:美国动画电影缘何与喜剧如此接近? 美国动画电影的喜剧 性具有怎样的形态特质? 这一形态特质是如何生成的? 它在作品中又是如何呈现的? 它具有怎么的 审美效应? 这些都将成为本文解决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美国动画电影巨大的经济效益遮蔽了其作为艺术作品真实存在的事实,这导致人们 对美国动画电影艺术品质的漠视,在喜剧性上更是如此。本文所讨论的喜剧性,指的是动画电影所 显现出来的基本喜剧特性,是艺术特点与喜剧因素的结合。当笔者在反复观看大量的美国动画电影 文本后发现,最能准确概括美国动画电影的怪诞氛围,童话幻觉,夸张变形,热闹歌舞等喜剧形态 的便是狂欢化。只有狂欢化一词能够完全囊括美国动画电影的影像、叙事、声音乃至整个文本的喜 剧性本质。所以,本文将“狂欢化”引入美国动画电影的喜剧性研究领域,从动画电影的高度假定 性入手,提出“狂欢化”是美国动画电影最本质的喜剧性特质,对美国动诬电影傲一个全新的考察: 回溯狂欢化在美国动画电影中的审美形成根源,挖掘美国文化传统和周边艺术在促成美国动画电影 的狂欢化上的重要作用。并由此进一步展开分析狂欢化在美国动画电影中的造型、角色、叙事和声 音这些不同元素的不同艺术呈现,从中揭示出美国动画电影的各个组成元素是如何有效地运用狂欢 元素的普遍规律。最后,深入到价值层面考量美国动画电影狂欢化存在的重要意义。 二、论文主要概念阐述:动画电影与狂欢化 鉴于本研究中“动画电影”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狂欢化一是两个重要的核心概念,因此,在具 体展开论述之前,有必要先对这两个概念作一简要阐述。 ( 一) 动画电影 关于动画电影,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几乎没有人否认,动画电影是一种基本的电影 类型。然而,从动画电影的技艺手段和艺术特征看,动画电影又不完全等同于电影。动画与电影的 发展,虽然在技法和机械层面上有所交集,但是动画的美学观其实与电影不同。”这意味着适用于 电影的美学理论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动画电影,然而,这个“不同”为动画电影的界定提供了一个切 入点。美国的电影理论家克里斯汀汤普森就曾说:“好莱坞应该以和真人表演电影的差别来界定动 画。” 学者胡一红曾这样描述动画电影与电影的区别:“如果说电影的领域是真实的或幻想的物理世 界,那么,动画片的领域则应该是艺术家在一张平面的纸上画出来经过组织的空间假定的绘画 境界,也可以说是一个线条组成的物质世界。” 这话点出了动画电影与电影在纪录动态影像的方式 上的不同。不可否认,从获取影像的工艺技法看,动画电影与电影存在交叉点,它们都是把影像纪 录在胶片或磁盘上,并且以每秒24 帧的速度在屏幕上形成连续活动影像的。但与电影通过摄影机 直接面对真人演员和实体场景不同的是,动画电影的拍摄对象本身并不是现实的生命体和存在物, 而是由动画艺术家以绘画为主要造型艺术手段( 也包括其他雕塑、木刻、或者虚拟数字等) 所创造 国黄玉珊,余为政:动画电影探索,台湾:台湾远流出版社,1 9 9 7 ,p 2 7 口 美 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导论,美国麦克格鲁一希尔出版公司,1 9 9 7 ,p 5 。聂欣如: 没有妈妈的孩子美术电影本体论思索,载中国电影年鉴1 9 9 0 ,p 1 2 4 l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艺术形象。从这个角度看,动画电影无疑是画出来的电影。此一不同于电影的特殊手法,使得动 画电影在制作“动”的影像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表达逻辑和虚拟的时空,而这些 都处处彰显出与电影迥异的审美特质:与电影依赖于物理现实不同的是,动画电影更注重创作主体 想象力的发挥,这就为夸张、变形等怪诞手法的广泛运用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与电影具有强人的反 映现实的功能不同的是,动画电影为了创造一个与现实疏离的虚拟世界而存在,这又为童话、神话 等非现实题材的改编提供了存在的合法性。因此,相对于电影的逼真性而言,动画电影的本质是捧 斥写实、超越现实的。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将动画电影界定为: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角色造型和环境造 型的主要表现手段,以童话为主要题材,不追求故事影片的逼真性特点,而借助幻想和想象,运用 夸张、变形的手法,反映人们生活、理想和愿望的具有高度假定性的艺术。 ( 二) 狂欢化 “狂欢化”最初是巴赫金? 通过对拉伯雷和中世纪诙谐文化研究而提出的一个诗学理论。巴赫金 把自古形成的民间节日狂欢的传统概括提升为一种观察世界的特殊角度,即诙谐( 笑) 的角度,一 种人生体验的特殊感觉,是为狂欢节式的世界感受和艺术思维方式。 狂欢化根源于狂欢节文化。狂欢节是欧洲民间的重要节日,又被称为“谢肉节”,一般在基督教 大斋节前三天举行。人们在“封斋”期间停止工作,走上街头、广场,举行各种游艺活动。这时各 种等级身份的人们打破了以往的等级界限,不顾一切限制、禁忌,化装游行,滑稽表演,插科打诨, 吃喝玩乐,尽兴狂欢,形成了各种怪诞的风格和种种诙谐、夸张的喜剧形式,它们被巴赫金统称为 “狂欢式”,“显示的完全是另一种强调非官方、非教会、非国家的看待世界及人与人的关系的观点; 它们似乎在整个官方世界的彼岸建立了第二个世界和第二种生活”。留它是人们人众“按照笑的原则 组织的第二生活”,是“民众暂时进入全民共享、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的第二种生活方式”。 它 具有全民性、仪式性、平等t l 由等外在特点,狂欢式一旦进入文艺作品中,便使文本带上狂欢化色 彩。这样,巴赫金借狂欢节塑造了一个自由、平等的理想世界,具有乌托邦意义。 巴赫金不单单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讨论狂欢化问题,而是将狂欢化作为一个切入点,把隐藏在作 品背后的狂欢精神、人类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的世界感受统统挖掘起来,触及了喜剧精神的实质。狂 欢化使人们摆脱了刻板、僵化和等级制的束缚,把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从压抑中解脱出来,它主张平 等对话,倡导快乐哲学。它能发现矛盾并用玩笑的态度将矛盾排除,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和 心理上的满足。虽然狂欢世界是暂时的、相对的象征性的,但其乌托邦的意义并不因此而丧失, 它的价值正在于它与现实的距离,它对现实的假想、超越,它同时也体现了人类追求至善至美的精 神力量。 如果我们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来阐释美国动画电影的喜剧性现象时,就会发现在理论上两者之 间有一定的契合性。无疑,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主要用于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现象,但是随着大 众文化的繁盛,精英文化被挤向边缘,狂欢化也已经从巴赫金最初的针对文学作品的论述扩展到整 个大众文化领域。后现代哲学家哈桑则指出,“狂欢,这个词自然是巴赫金的创造”,它“传达了后 现代主义喜剧式的甚至荒诞的精神气质”。由此可见,狂欢化已经成为当代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和艺 术思维方式,已经成为整个后现代的文化图景,成为大众文化语境的总体景观特征,平面化的喜剧 性已经取代了深度的悲剧性而成为主导性的文化状态。 时代审美风尚对于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作为当前大众文化的强势代表,动茴电影顺势成 。巴赫金( 1 8 9 5 - 1 9 7 5 ) ,前苏联文艺学家、符号学家、美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历史文化学家, 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 化中对“狂欢化”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对当代西方的人文科学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被称 为2 0 世纪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奇才。 o 苏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6 卷,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 9 9 8 ,p 6 。 苏 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 9 9 8 ,p 1 l 1 2 。 美 伊哈布哈桑:后现代景观中的多元论,转引自王岳川、尚水: - j 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圆 从泰勒的定义看,动画电影属于广义文化的范畴。诚如格罗塞认为的那样:“一个民族的艺术往 往依靠着该民族的文化”。 美国动画电影,作为美国文化人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和有机组成部分, 它不仅参与美国整个文化大系统的建构,而且又必然受到美国文化大系统的制约。美国文化系统的 整体性决定了美国动画电影所属的子系统,必然从属和依附于美国特定的文化条件,并且直接制约 着动画艺术家和观众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 一、幽默 狂欢化根源于民间狂欢节文化。正是民间诙谐文化这一源头活水,给予了人类艺术以狂欢的生 命力。如此,巴赫金指出,拉伯雷的巨人传所显示的狂欢喜剧精神正源于此。与此对照,美国 动画电影的狂欢化则是美国幽默文化的积淀。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幽默的国度。幽默,作为一种喜剧式的人生观,是美利坚民族在长期的 社会实践中不断改造自然、改造自身的历史过程所积淀而成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它基本同定于 美利坚民族文化底蕴的范畴之内,不断地向社会生活内容渗透,它反映在美国的喜剧艺术创作中, 累积成一种美利坚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 历史境遇滋养出别样的精神。美国人的幽默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或者说其幽默精神有着鲜明 的地域印记。关于这一点,罗伯尔埃斯卡尔皮特著的专门讨论英国幽默文化的幽默一书中记 录了美国人幽默的来源:“移民到美国的朝圣者的祖辈们,他们不知不觉地将幽默的种子随他们一起 带到名为“五月鲜花”的船上。他们用了两个多世纪的时间才一直突破到文学上。但在美国独立之 o 美 鲁道夫爱因海姆:电影作为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2 0 0 3 ,p 5 3 。 英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9 8 ,p 1 5 意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 9 8 4 ,p 1 3 6 第= 章美国动画电政化的审美生成 前的报长时问,幽默搏有时则美化着新英格兰的清教主义。在请教内省中就有对隐藏罪孽的探究。 这种探究就是一种良心这种良一l i , 久而丸之就产生出幽默。据历史记载,最早前往北关的拓荒者 是一批为迷离英国政治和宗教迫害的清教徒,这些移民,共1 0 2 人乘着“五月花”号从英国经荷 :! 来到荒凉的此盖,一路上备受艰辛。上岸后,面对若尚未歼发的荒凉2 地,举目无亲,生 i 艰苦 教剂斩棘,一路摸索着适应这个完全陌生的气候和各种艰苦的口然条件,在开发的过程中,也逐渐 形成开放的思维模式和善于自嘲取乐的精神面貌。不难理解,美国的边姐生活相当艰苦,文化握乐 活动异常贫乏面对如此恶劣、苍凉的环境他们更需用幽默米白慰,而陆续从各国投奔到新大陆 的新移民,在受到文化冲击的状态中也需要幽默来自励。“因为幽默和关使双方的交流成为可能, 有助丁方便鞋系、硪少敌意、消除紧张以及提供娱乐。牲这个民族中,幽默成为- - d 0 强幼的反抗 压迫、追求自由的精神解毒剂,成为避免多种族文化的冲突碰撞的安全阀门。这种生存境遇培养了 美国人独有的凼默因子,幽默,白此成为美国人一个显著的性格标签。康马杰在美国精神一书 中说得明白而简练:“富于想象力和热情既是美国人情感的特点,也是他们的幽默的特点。如 同他们的乐观精神和不拘札义随时随地可见一样,他们的幽默感与这两种习性紧密结合可以在最令 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表现出来,而且几乎无论什么事情都开一点玩笑。他们特别爱以他们爱戴的民旗 英雄为对象表现他们的幽默感。美国人的幽默倾向于夸张和豪放”这种幽默基本上是粗 犷的,它反映人们对于权威和先例的态度。它以庄严严肃的态度赞美荒谬可笑、奇异怪诞的事 物这一切就像美国人玩纸牌一样真真假假,既是虚构的,卫是真实的。这种幽默带有边疆的 印记,虽然开发边疆的时代早己成为过去。这种幽默机敏、生动、褒朗多r 粗俗但很少流 于粗鄙下流。它是宽容大度而与人为善的,只有对虚荣心和装腔作势才加以嘲讽。”o 美国人这种百 事旨可乐的性格积淀为种特定的审美意识,挑定了他们在现实_ l 文艺创作中排或多或少地蕴含着 一定的喜剧精神。 自例为证。早在移民时期,羹国西部就在农民、伐木者、金矿工人和渔民中间流传着许许多多 荒诞无稽、怪诞夸张的传奇以及极为有趣的故事和笑话,并在那时已风靡全国。这种幽默形式适应 了当时美国人的生活和娱乐需求,被美国人所喜爱。此后,各种各样的幽默形式在美国扎根发芽, 开花结果+ 长盛不衰。只要看从美国报刊杂志r 的再种政治讽刺漫面、超人漫面到政客甸相互挪 逾、嘲卉的俱乐部文化:从电视的并种脱n = 秀口h 到街头的小儿、杂耍表演从本杰咖富兰兜林、 马克吐温创作的幽默文学到世界级喜剧电影表演大师伍迪苴伦、卓别林的喜剧电影,再到如今好 菜坞各种轻喜剧”便可发现,在美国,幽默已经从h 常事件渗透l u 政治生活、艺术领域,已经 从民旗性格上升为一种无处不在的文化氛围。这种种喜剧审美形卷,无不是美利坚民族幽默因子在 文艺创作的表征和投射。 这些美国喜剧文学、幽默攫画、喜剧 电影肃】幽默艺术家对动画电影喜剧性的形 成具有深刻的影响。迪斯尼曾雇佣过的好 些工作人蛆太多善于设计笑料,他们从 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中,从美国喜剧的古典 n 晶中寻找喜剧效果。沃尔特迪l 尼更 坦言自己昂再双的作家址7 5 克趾黼,卓别 林小人物式的喜剧也给了他很深厚的影 响。聊以一举迪士尼在谈到米老鼠的灵 感来源时说:“我想我们应该感酣卓别林, ( 图3 ) 是他给了我创造米奇的灵感,我 们希望能够创造出一个富于吸引力的角 色,而我认为,或许可以通过一只小老鼠图3 :卓别林图4 :米老鼠 。 法 罗伯尔埃斯# 尔皮特:幽默,卞晓平、张忐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4 p 6 3 。 荷 简布雷默赫尔曼茹登伯格:搞关幽默文化史,北塔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 3 4 9 。 美 hs 康马杰:美国精神,南术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p 3 1 - 3 2 氐蛋一蹙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来表现卓别林的智慧和幽默。”? 所以,我们总能在米老鼠( 图4 ) 的笑容、肢体语言、行为举止中发现 卓别林的影子。 二、自由 狂欢,使人类的精神得到解放,使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正是喜剧精神的实质所在。 如同幽默艺术与自由的内在联系一样,与幽默性格紧密相关的是美国人对自由向来的推崇。自由精 神是美利坚民族心理意识的集中体现,它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承传下来,是美利坚民族作 为一个整体所发出的声音,也是美国人共同保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尺度。 在美国,自由精神的形成与美国的历史有着很深刻的关系,它从早期开拓边疆时期便开始了, 一直延续至今,成为美国人立国的宗旨和信奉的精神。早期的移民为了摆脱英国殖民者的统治和压 迫,冲破艰难险阻来到了新大陆,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一块可以臼由信仰上帝的自由天地,它激 励着每一个开拓者为国家的生存和独立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早期这一批奔赴新大陆的的清教 徒身上,完全没有封建传统制度中森严的等级观念,他们极力主张自由平等,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是 平等的,都有追求个人自由、幸福的权力。这种历史事实决定了美国人对不受外部制约的“自由一 精神极度珍视的缘起,这种自由观念渗透进并影响着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领域,决定了美国人对主 体性自由价值的高度肯定的生活态度,形成不囿于成规和限制,敢于异想天开、独立思考、创新开 拓的思维特点以及一种粗犷、豪爽,藐视优雅的谈吐、藐视社会冗浮习俗、权威的作风在自 由精神支撑下的美国人的行为、t 作、娱乐、语言、政治等无不体现自由观念,现实生活中的各种 关系无不受这种自由观念的制约。在这方面,立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以西的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和 闯荡于西部的自由牛仔,深入人心,世人皆知,他们长时期地塑造着美国人的自由性格,成为最能 准确阐释美国自由精神的形象和化身。 这种对个人自由的高度重视,衍生出以注重个人价值、强调个人意识的价值观念,它构成了美 国自由精神的核心内容。跨文化交流学者拉里a 萨姆瓦和理查德e 波特说:“在西方文化中个 人是至高无上的,个人主义是首要的和旨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美国可能是主导一切的。” 一 个最为生动的例子就是美国的个人在英文书面语中,“我”( i ) 无论何时都要大写,其他人称却不大写, 从这个小小的侧面就可以看出,在美国文化中,“我”比“我们”、“你们”、“你、“他( 她) ”、“他们 的地位更重要。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美国社会人人都努力争先,崇尚通过艰苦奋斗而获得 最终的成功。所以,美国十分善于塑造“美国梦”、“美国英雄”的文化形象,最典型的莫过于被称 为梦工厂的好莱坞。美国动画电影,作为好莱坞的一份子,自然成为制造美国英雄的另一种文化载 体。只要认真疏理,便不难发现,在美国动画电影中,这种“个人的英雄主义”几乎无处不在,从 迪斯尼的早期的米老鼠到现代的狮子王、花木兰,都被深深地烙上了英雄的影子。甚至可以说,美 国动画电影的主流大都是“英雄主义”的影像呈现,或日为“英雄主义”所作的注脚。又或者说, 所有这些英雄,都是对西部牛仔的现代阐释和形式转换,而其文化实质,仍然是美国人追求自由和 个人价值精神的集中放大,是美国自由精神在动画电影创作上的心理投射。 综上所述,幽默乐观、喜欢变化和反对等级的白由观念在美国开拓边疆的历史十壤中扎下了根, 它们共同构成了美国移民生存的最初的文化基因和民族的认同基础,它适应了美利坚民族的历史需 要。虽然,这与巴赫金所说的反抗教会权威而形成的狂欢化精神实质不尽相同,然而却是相通的。 美国动画电影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物,它承载着创作主体的喜剧意识,浸润着美国文 化传统的美学观念和趣味熏陶,彰显出浓郁的幽默和自由精神,这种艺术表达方式已经深深地植入 美国人的文化基冈当中,渗化到美利坚整个民族的审美细胞当中,狂欢化在这种民族性格的改造下 跃升为一种喜剧精神的符号表征。正因为美国人具有幽默、超脱的喜剧式的人生观,他对现实的冲 突才能有着某种喜剧式的掌握,从而按照狂欢的审美理想创作出一个自由的艺术世界。反过来说, o 美 鲍勃托马斯:沃尔特迪斯尼,侍丹青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 0 0 6 ,p 6 8 。【美 萨姆瓦: 跨文化传通,陈南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 9 8 8 ,p 5 8 8 第二章美国动画电影狂欢化的审美生成 美国动画电影的肆意狂欢也正符合美国人幽默、自由的民族文化性格。 第二节艺术母体 除了文化传统的决定性作用外,美国动画电影的狂欢化生成还根源于周边艺术的深刻影响。著 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说:“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 而突如其来地在我们眼前出现。它必须汲取人类知识中各种养料,并且很快地把它们消化。电影的 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其他艺术的综合。”这句话也合适于美国动画电影的生成。作为一门新兴的艺 术样式,美国动画电影在起步阶段就与美国大众通俗文化紧密相关,在喜剧性上,杂耍和漫画给予 这门新兴的艺术门类以滋养。可以这么说,美国动画电影既继承了它们狂欢的精神内核,又借鉴了 其独特的艺术手法,然后才慢慢确立出自身的媒介特征和艺术特质的。 作为艺术母体,漫画艺术属于诙谐的语言作品,具有比间诙谐性质的杂耍艺术属于狂欢节上的 各种仪式演出形式,也即狂欢式。( 所谓狂欢式“意指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礼、形式的总和” 是“仪式性的混和的游艺形式” ) 而它们都为美国动画电影的狂欢化的形成奠定了根基。所以,从 这两种艺术母体的外化形式入手,则能看出狂欢化感受在受众广泛的美国动画电影中所具有的直观 表现形式。 一、杂耍 杂耍孕育了“第七艺术”电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电影艺术独特的一支,动画与 电影制作技术同生共长,也经历了从杂耍玩意到独立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不可否认,在动画诞生 之初,它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杂耍的玩意,不能登大雅之堂,而只适合在游乐场之类的地方放映。” 的 确,脱胎于杂耍场所的美国动画电影,在诞生之初就与杂耍表演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电影还未问世之前,杂耍马戏曾一度是美国社会最受欢迎的通俗表演艺术,杂耍主要以多样 化的表演品种娱乐人众,内容通俗,形式多样,是一种由“歌唱演员、喜剧演员、舞蹈家和一般演 员、耍把戏者、杂技演员和魔术师相继表演的节目。”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可以说,杂耍的艺术 渊源、独特的演出方式、戏班组织以及主要的接受群体皆来自民间,并且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紧 密相关。为迎合市民的猎奇心理,杂耍节目大多以滑稽、惊险、表演为主,充满趣味性和刺激性, 这种无需太多知识背景就能看懂的直观艺术,对于生活在底层而娱乐匮乏的平民而言,它满足了大 众在繁重劳作之后放松心情和娱乐需要,成为市民日常生活重要的消遣娱乐,也是最具魅力的艺术 享受。 美国动画电影在杂耍戏院中拉开了帷幕。首先,杂耍场所为美国早期的动画电影提供了一个传 播空间,美国动画电影在起始阶段没有马上在另一题材上开辟新的天地,而是直接把杂耍表演当作 创作素材,并以杂耍节目的形式出现,迎合着观众对杂耍节目的期待。这与美国第一代动画大师艺 术背景密不可分。他们来自底层,杂耍的艺术生涯和:【作经验为其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也造就了 他们取乐的创作视角,培养了制造笑料的才能,所以,为使动画电影能迅速地融入杂耍氛围中,在 内容上自然表现出与杂耍相关的性质,以搬演杂耍题材以迎合大众的趣味成为必经之路。这一点。 可以用美国早期的滑稽短片来描述这种杂耍形式趣味生成的轨迹:美国动画电影的先驱都曾经是杂 耍戏院的演员。像布雷克顿( j s t u a r tb l a c k t o n ) ,青年时热衷表演艺术,曾从事舞台杂耍与魔术表演, 他拍摄动画电影的动力来自对动作表现的好奇心,但初衷是为配合自己的杂耍演出,希望通过这奇 幻的光影博取观众的喝彩声。他于1 9 0 6 年拍摄的滑稽脸的幽默相( t h eh u m o r o u sp h a s e so f f u n n y o 【法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 9 9 5 ,p 1 6 。 苏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 9 9 8 ,p 7 5 。宫承波:动画概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 0 0 7 ,p 7 5 。梅益主编: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5 ,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 9 1 ,p 6 5 3 9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f 懿) ,就是为配合他的脱口秀表演而制作的,洋溢着杂耍意味,画面比较粗糙,没有什么故事情节, 展示了一位女士在男士的香烟的熏染f 丰富而夸张的面部表情的变化,幽默而无伤火雅。与其说他 在制作动画片,毋宁说是在展示一种特技,因此被称为“把戏电影”( t r i c kf i l 1 ) 。“美国动画之父” 温瑟麦凯,曾就职丁马戏团,k 期的耳濡目染和娱乐实践使他对各种取悦人众的逗趣技巧轻布熟 路。他的动画电影经常以马戏团演出的形式展开故事,而动画角色也经常是从事杂耍工作的小丑。 恐龙葛蒂展示了一场马戏式的狂欢表演,不可不说是受杂耍艺术的灵感启发。无独有偶,从小 就梦想当一名小丑的佛雪莱大卫创作的 小丑可可则从角色造型到动作设计,都表现出对小丑 表演的模仿和调侃,以肆无忌惮的破坏和无邪的恶作剧构成整个影片的场景,充满了戏谑性,而由 此引发的笑也具有了狂欢节的笑的意味。这种对丑的狂欢式的滑稽模仿是狂欢节仪式在动画电影中 的最直接表现,也是美国早期动画电影的喜剧形态。 可见,杂耍,是动画电影艺术发生的基始之点,它为动画的生存提供了传播场所,也为其提供 广阔的素材原料,重要的是,杂耍所具有的游戏品格和喜剧色彩直接奠定美国动画电影狂欢化的审 美取向,使美国动画电影从诞生伊始就与喜剧建立了血缘关系。 杂耍的各种艺术形式虽然五花八门,但都具有浓厚的游戏品格。德国文艺家席勒认为艺术的形 成源于游戏,这在杂耍艺术中体现得甚明显。杂耍艺术所具有的丰富而感性的表演体系都是在游戏 中创造和提高的,它带给人的乐趣远不止视觉满足,而是为观众搭建了一座如同狂欢节广场的舞台, 各种杂耍表演都被仪式化为一种逗乐的狂欢活动:狂欢节上不可缺少的主角小丑,总是以怪诞的装 容、戏谑的姿态、表情、滑稽夸张的身体语言、狂欢的歌舞逗引观众的大笑,激起审美主体的优越 感;而各种形体杂技表演以充满惊险、刺激、艰难的冒险性挑战人类身体的极限,引起观众的惊叹, 又总是以胜利欢乐结束,营造了的是有惊无险的喜剧情境;还有各种幻术表演把人类的幺j 想和想象 延伸至神秘的领域,创造出只有在神话故事中才可能出现的超现实奇迹,满足着人类各种“匪夷所 思”,为观众创造了童话式的神奇体验。这些富有想象力的表现形态构成一种快乐文化的氛围,加上 轻松欢快的音乐节奏,整体上呈现出自由、愉悦的审美效果,它使观众暂时抛却现实的苦楚,身心 皆获得愉悦的满足。从这点看,杂耍是一种仪式,一种与民众的生活、生存息息相关的游戏。由这 种游戏品格所延伸开去的是其鲜明的喜剧色彩。因为游戏只有在欢乐时才进行,其目的意在给人带 来自由和笑声,由此,杂耍艺术从根本上说是排斥悲剧因素的,这一点由上面所列举的各种杂耍表 演形式的审美特征即可发现。 之前提到,以游戏面世的美国动画电影,主要以造型的滑稽、动作的夸张而著称,而且在发展 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吸纳着杂耍的游戏精神,都明显见出杂耍狂欢式的源头作用。可以说,杂耍直接 开启了美国动画电影的喜剧方向,而至后来迪士尼不断尝试着把以往能够吸引观众的歌曲、舞蹈、 节庆民俗、宗教仪式等诸多狂欢元素融入长篇创作中,从视觉呈现到搞笑方式,都把杂耍狂欢式程 式化为一个表现元素,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稳定的喜剧符号,不得不说是对杂耍狂欢精神的 延续和扩大。它早与大众形成一种默契,即大众在反复接触这种以稀奇古怪的魔术、滑稽逗趣的小 丑、动物拟人化的动作表演建构狂欢世界的动画电影中,培养了固定的审美心理即观看动厕电 影只是在亲临一场游戏。 综上所述,美国动画电影从诞生伊始就深受杂耍游戏品格的影响,它始终以迎合人众的审美趣 味为创作出发点,把杂耍的种种喜剧形态搬上银幕,创造出一种直接、浅显、富有想缘力的杂耍式 喜剧动画电影。虽然,自电影院逐渐取代杂耍场所始,美国动画电影得以脱离杂耍场所,而作为电 影放映前的一个娱乐小插曲出现在银幕上。但其中的杂耍式狂欢化因素并没有因此变迁而脱离母胎, 相反,狂欢节的各种仪式演出形式成为美国动画电影彰显狂欢化的表现元素被长期继承下来, 并奠定了喜剧性的审美基调,迄今不息。 。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p 4 4 1 0 第二章美国动画电影狂欢化的审美生成 二、漫画 如果说,杂耍使美国动匦电影与生俱有喜剧色彩的话,那么与漫画的联姻,则是美国动画电影 发展的内在要求。 漫画是动画电影形成狂欢化的又一个重要艺术母体。漫画诞生于动画电影之前,作为一个较为 古老而完善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符号规律。正是这一特殊性使它炯然有别于传统绘 画而有了接近动画电影的可能。漫画,英文名为“c a r i c a t u r e ”或者“c a r t o o n ”,( 也就是我们所熟知 的卡通) 诞生于动画电影之前,起源于1 7 世纪的欧洲而兴盛于美国,具有坚实的大众基础。十六世 纪文艺复兴,欧洲绘画逐渐走下神坛,从中世纪崇高的神像世界,日益转向平民的世俗生活和审美 趣味,给以简驭繁的漫画提供了产生的社会基础。漫画史认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 和1 8 世纪3 0 年代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画家威廉贺加斯的采用夸张、变形的人物造型的速描稿和 油画就是最初的漫画,后来还出现一种把文章和图画组合成一个整体,具备完整的故事情1 1 了和戏剧 性的图示故事的连环漫画。它们都是画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产生的,具有丰富的喜剧精神内涵和娱 乐大众的功能。不同的漫画形式对动画喜剧性的影响各有偏重,故下来分别阐述。 动画电影与漫画的关系异常复杂。在喜剧性上,漫画自身所具备的简化、幽默诙谐、生动有趣 的特色,决定了其娱乐功能的先天性,从而有了能为动画电影提供借鉴的可能,漫画在促成美国动 画电影的狂欢化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漫画是线条的艺术,也是视觉艺术中的喜剧形式。它通常并不拘泥于对生活中的自然形 态的摹仿,而是以一种高度抽象、夸张的线条语言对对象进行主要特征的概括和获取。总体上说是 以一种最少的线条表现最丰富意蕴的绘画语言。显然,这种运用“遗貌取神,以神取形”和“变其 形而传其神”的简练、夸张的表现手法已经迥异丁西方的自然主义或现实主义画风。这是漫画与传 统绘画的分际所在,也是漫画的喜剧性所在。恰如沃尔夫冈凯泽尔在美人与野兽文学艺术 中的怪诞中指出的那样,“漫画模仿扭曲的,明显丑陋的现实,夸大实际存在的不和谐,如果把它 看成是真正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至今仍被接受的美学基础艺术的原则是对美丽的自然的模仿 或者美化就动摇了。因为漫画所做的恰恰与这种原则背道而驰。它是一种以新美学为核心的原 则在实践中的极端现象,这里的新美学即特征艺术的原则。”据此,不妨这么说,简化、夸张的艺 术表达是漫画艺术创造的秘密所在,也是它的新美学原则,由此便决定了漫画拙于客观地再现世界, 因为它所追求的是一种喜剧效果。诚如贡布里希所言,漫画的艺术表达,“更重要的因素是若干绘画 效果的发明,而不是对自然的认真观察。” 显现出漫画创作的高度自由。整体而言,漫画对动画喜 剧性的生成在最为显要的视觉层面上凸显出来。动画电影本身就是个省略和夸张的世界,而简约而 有意味的漫画语言正好符合了美国动画电影的制作技术要求以及无需亦难以复制现实的高度假定性 质,所以,美国动画电影的角色造型,无论其风格是写实还是写意,都承续了漫画简洁和夸张的喜 剧性特征。所以,当漫画引入动画电影后,由于两者的结合天衣无缝,使得受众欣然接受这种表达 方式。 其次,漫画的抽象、夸张的线条特点除具有强烈的形式感外,通常还意味着漫画家对所绘事物 的调侃和解说,尤其是在讽刺对象的缺点时,漫画是最具幽默气质的艺术形式。关丁这一戏谑( 幽 默) 性,伯格森说到:“漫画家的艺术就在于捕捉住这个时常不易觉察的趋势,把它扩大出来给大家 看。他把它的模特儿尽情地扮演鬼脸时可能扮出的模样表现出来。在表面和谐的形式下,他看出内 容潜在的冲突。” 故此,贡布里希甚至认为漫画( 图5 ) “是一种开玩笑的手段,把受害者的面孔画 。 德 沃尔夫冈凯泽尔:美人与野兽文学艺术中的怪诞,曾忠禄、仲翔荔译,西安:华岳 文艺出版社,1 9 8 7 ,p 2 8 。 英 e h 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像再现的心理学研究,林夕、范景中、李本正译,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 0 0 0 ,p 2 4 1 法 柏格森:笑论滑稽的意义,徐继曾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 9 8 0 ,p 1 6 。, l l 东南大学硕士学也论立 成动物的面孔,甚或无生命的器具,从那以后,这种做法就在漫画家中相沿成习。”o 由此可见,无 论是具有游戏性质的“假面”性质还是以歪曲人物外部形体为基本特征的“开玩芰”手段,都北同 指出漫画的否定性喜剧形态h 口撕破掩饰丑恶对象内在本质的表层面纱,嘲关内在的矛盾性。在这 方面,流行丁欧美的时事漫画,无疑足虽具假面功能的、最自由的戏谚性体裁。它极尽夸张、变形 的能事,肆无忌惮地对统治阶级、时事政治进行挪逾、挖苦。它代表的是笑一切的狂欢化世界观, 包含了既嘲讽又欢箕,既肯定又否定的双重态度,并重在揭露蕴涵其中的矛盾性,表选出创作主体 自由的狂欢感受,寓庄子谐,意味深长。如此,与其说人们是在笑图画本身,勿宁说是在笑它所表 现的讽刺或者喜剧场面。这种将丑的特征强调、扩展使之更加突出、鲜明的讽刺意味的强化手法 也时常被美国动画电影所借鉴。在美国动画电影中,f ;要是反派角色( 酗6 ) ,这些邪恶人物的遗型 线条总是过度夸张,扭曲而不流畅,其至尖锐突兀,色调晦暗而不鲜亮,漫画的假面功能昭然若揭, 它包含着创作者对它的讽刺和挪逾,制造出幽默的氟围。 累 图5 :美目的讽刺漫画肖像图6 :美国动画电影的反派角色 如今的美国动画电影,手绘的制作工艺已经逐渐被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所取代,但万变不离其 宗,异种反映在银幕上的二维造趔,尽管其外在形式干变万化构成亦更加纷繁复杂,萁画面形式 呈现出三维的逼真感,但从形体上看仍是漫画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所以说造型手法的变革并没 有彻底改变它与漫咧的内在关系。漫画化的风格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当人们观赏美国动画电影 肘,他基本的心理期待是指向漫画的形式直观,而不是客观世界的复现。在一些不具备喜剧审美形 态的动画电影中,艺术家也大多放弃了漫画风格。可见漫画式的绘画语言和艺术功能,在保证效 率和效果的同时,直接催生了美国动画电影的狂欢化趋向。 漫画艺术的另一种形式,连环漫画,是以绘画形式表现喜剧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白1 8 8 3 年在美 国各报刊杂志兴起以来,就一直占据着大众文化的显赫位置,在动画电影出现前更是探受大众的欢 迎具有“阔的消费市场。在美国人的观念中,“连环挺画就是纸上的电影”。历史上第一部喜剧电 影同丁浇水。就取才于连环漫画,此片规模虽小,但包含许多喜剧因素,被认为是后来出现的喜 剧片的鼻祖。由此得见,连环漫画对影视喜剧形态生成的影响由来已久。对j - 从并人报纸刊载的 当时极为流行的。剀画故事中发展起来的”4 美 目动画电影,能够在运动着的胶片上赋予静止的漫 画形象以活力,使观众在更大的感观范围内获得艺术感染力,自然成为其喜剧发展的一个方向。 连环漫画能进入动画电影的创作视域除商业网素的考虑外,主要根源于创作者的裎画修养。 美国早期的动画大师大多有从事连环漫画剖作的实践经验,像上面提到的布莱克顿、温塞麦凯, 迪斯尼都曾经是报社的专职提画家,丰富的阅历和过硬的绘画功底,为他们的动画创作提供了素材 。 英】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像再现的心理学研究林夕、范景中,李本正译,长沙:湖南 科学技术出版社,2 0 0 0 ,p 2 4 3 。电影先驱者卢米埃尔兄弟,根据1 8 8 9 年8 月3 日法国出版的第2 3 期小j 击兰西人画报上的连载 挺画费努雅一家所拍成的喜剧短片。 气法】乔治萨牡尔著t 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 9 9 5 ,p 5 5 2 j 2 第二章美国动画电影狂欢化的审美生成 和积累了经验。一方面,他们把漫画故事搬上银幕,另一方面,则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