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瑶山旅游开发与研究.doc_第1页
广西大瑶山旅游开发与研究.doc_第2页
广西大瑶山旅游开发与研究.doc_第3页
广西大瑶山旅游开发与研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颖瑜:广西大瑶山旅游开发研究 145广西大瑶山旅游开发与研究杨颖瑜(广西柳州市旅游局 柳州 545001) 提 要 大瑶山山体崔嵬,奇峰异石,丹崖碧水,峡谷飞瀑,生物种类多样,气象景观丰富,气候宜人,是一处完全可以与现有的世界自然遗产级的风景名胜区相媲美的风景名胜区,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大瑶山的旅游开发将为广西旅游经济上台阶准备后劲。 关键词 大瑶山 地貌研究 旅游开发1 大瑶山概况1.1 地理位置 大瑶山位于广西中部偏东, 2340N-2427N,10950E-11027E,整个山区3000多km2,主体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其余脉分别延伸东至蒙山县境,北至荔浦、鹿寨县境,西至象州、武宣县境,南至桂平市、平南县境,是广西盆地中心在平原和丘陵地带拔地崛起的著名山峰,素有“广西庐山”之称。大瑶山距著名的桂林旅游城165km,离交通枢纽柳州市152km,与广西首府南宁市距400km,与口岸城市梧州相距234km,处于四市的中心位置。柳州有客车直达山内的金秀县。1.2地质基础 本山出露的主要地层是寒武系、泥盆系,以及少量的第四系。寒武系地层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南部,岩性为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块状砂岩、长石砂岩夹页岩和硅质岩,局部夹含砾粗砂岩。泥盆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北部和西部,岩性为紫红、灰绿色的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局部夹灰岩、白云岩,底部为砾岩或含砾砂岩。此外,还有少量零星分布的第四系砂砾石层和花岗岩小岩体。 大瑶山地质发展历程,最早可追溯到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经历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四个大的发展阶段。 距今5亿年前的寒武纪,大瑶山地区为一浅海盆地,当时地壳下降幅度较大,振荡也较频繁,接受了砂泥质类复理石沉积。5亿年后到3.95亿年前由于广西(加里东)运动,本地区褶皱隆起,形成本地区呈北东走向的基底褶皱及走向断裂,岩石受轻微变质。由于来自南东方向的挤压,产生了近南北向与近东西向的剪性裂隙及北西向的张性裂隙,伴随有岭祖和卜泉花岗岩侵入及金、铅、锌矿化,此后,全境处于风化剥蚀状态。 在距今3.95亿年至1.97亿年间,泥盆纪初海水由钦州玉林海槽北浸,本地又重新接受沉积,形成一套陆源滨海浅海相的砾岩、砂岩、页岩及泥质灰岩建造。 在距今1.95亿年后,东吴运动时上升成陆,印支运动时进一步隆起,形成地台,使泥盆系发生近南北走向的开阔褶皱。当时由于来自南西方向的挤压,使早期形成的北东向断裂开始张性活动,从此长期成为陆地接受风化剥蚀。 燕山运动期间,县境内断裂和岩浆活动使早期构造得以继承和加强,大瑶山强烈隆起,为外力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长期的地质作用,形成了现今本县的自然风景。2 大瑶山旅游地貌的特征分析2.1 大瑶山的地貌类型讨论 大瑶山是一座由紫红色砂岩、砾岩、灰绿色砂岩、细砂岩组成的碎屑岩山体。1988年广西大学做的大瑶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在自然条件一节中称其“总的构成丹霞式刚棱削面柱塔地貌”。周霖称其为“类丹霞地貌”。1993年北京林业大学、广西大学编制的大瑶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亦沿称为类丹霞地貌。按照丹霞地貌定义,大瑶山不能划为丹霞地貌之列,称类丹霞地貌也在情理中。由于学术界对丹霞地貌定义存在不同看法,故暂用“大瑶山砂岩地貌”的名称,等同于文中出现的大瑶山地貌*。2.2 大瑶山地貌的分布及特征分析 地貌特征 大瑶山除北部余脉与驾桥岭余脉相接外,其余绝大部分皆为大瑶山山脉的范围。山地占总面积73%,山势大致成北北东-南南西延伸,而向西东两侧迅速递降,形成一古生代碎屑岩陡坡中山-低山地貌,高度在海拔500m至1979m之间。四周边缘为丘陵、河谷、台地、高度在海拔125m至500m之间。整个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由大瑶山中部主轴向四周边缘辐射状流入低山、平原或丘陵。 大瑶山山脉及其诸峰,是广西弧形山系东翼的主体部分,为下泥盆系碎屑岩所组成,区内山峰林立,沟壑纵横。有海拔801-1500m的山峰727座,1501-1979m的山峰有16座。最高峰圣堂山(1979m),河谷最低海拔为140m,相对高差1839m,低山山地分布于山体的东西两侧。 形态类型 A. 刚棱削面柱塔地貌。广泛分布于泥盆系莲花山组构成的山峰,如天堂岭、猴子山、莲花山、罗汉山、圣堂山、五指山、亚婆揽孙峰、笔架山、龙殿山等等。 B. 方山石墙地貌。见于圣堂山西南侧之四方山,其特点是地层平缓,倾角小于8,崖壁颜色红润,形成顶平,身陡(近于90)的悬崖峭壁,一面或两面与山体相连。 C. 崩积石河、石海。主要分布在圣堂山及五指山海拔1500-1200m之山沟及山坡上,为古冰期岩石受寒冻风化崩解堕积而成,多呈砂岩块状岩石,棱角分明,堆积松散,大小不一,成千上万块堆积在一起,形如石河、石海,踩一块而牵动数块向下滑。2.3 大瑶山主要山峰特征 圣堂山。在金秀县城西南10km处,山峰庞大,东西长13km,南北宽8km,呈NW-SE走向,其中大小山峰数十座,海拔1500m以上的山峰有9座。山上长年云雾缭绕,山顶年平均气温为10,地层为泥盆系莲花山组紫红色砂岩,刚棱削面柱塔地貌比较发育。 五指山。在圣堂山东南面,东西宽8km,南北长5km,最高峰1969m,因山上有5 广西大学、金秀县政府,大瑶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内部资料),1988 金秀县政府、北京林业大学、广西大学,大瑶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内部资料),1993* 编者注:构成大瑶山刚棱削面柱塔地貌的主要地层为下泥盆统莲花山组海相紫红色石英砂岩,类似于张家界的中、上泥盆统海相红色石英砂岩。该类近水平岩层所形成的砂岩峰林地貌,往往也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点,很有旅游观赏价值,他们都曾被称为类丹霞地貌。邓美成(1989)称这种地貌为索溪地貌;郭康(1992)称太行山类似的红色砂岩地貌为嶂石岩地貌。从目前丹霞地貌的定义来看,这类地貌在物质组成和形态特征方面均与丹霞地貌有较大的差别。其类型归属可再作讨论。座高峰竟插云天,形如五指故名。属泥盆系莲花山组地层,紫红色砂岩,刚棱削面柱塔地貌发育,形成砂岩峰林景观。 天堂岭。位于金秀县东北,东西宽4km,南北长5km,海拔1579m。属泥盆系莲花山组地层,为紫红色砂岩,刚棱削面柱塔地貌发育,山顶阔而平,岩层倾角一般在5,纵横约1.5km,在海拔1500m以上单个峰顶上有如此巨大的天然平台,实属罕见。 金秀老山。位于金秀县城东南部,为山体内最大一片水源林,是大瑶山主要河流发源处。山体庞大,分为东、南两大片。东片较高,南北长10.5km,东西宽5.5km,海拔1300m以上的山峰有13座,最高峰猴子山海拔1651m,次高峰高员岭海拔1638m。南片由金秀县城向南延伸至长桐乡桂田村,南北长9km,东西宽3.5km,最高峰横冲顶海拔1462m。这一区域地层,除猴子山是泥盆系莲花山组地层为紫红色砂岩外,其余大部分是寒武系水口群地层,为灰绿色砂页岩。 莲花山。在金秀县城西部12km处,海拔1350m,因群峰耸峙形如莲花,故名。属泥盆系莲花山组地层,为紫红色砂岩,刚棱削面柱塔地貌最为典型。 此外,还有许多山峰的地层为泥盆系莲花山组,为紫红色砂岩刚棱削面柱塔地貌。3 大瑶山地貌的景观特色分析3.1刚棱削面柱塔形成的砂岩峰林奇观 由于组成大瑶山的岩石主要为泥盆系紫红色砂岩,这种砂岩的成分以石英砂为主,强度和硬度较大。在这里莲花山组的砂岩沉积厚度大,隆起后又经过很长地史时期的风化剥蚀,因而发育了大面积的刚棱削面柱塔式的方山、奇峰、丹崖、陡壁的景观特色;又由于地处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形成了郁郁葱葱的亚热带林海,发育了众多的河流小溪,因而又组成了绿树、碧水的景观特色,使大瑶山地貌成为“方山、丹崖、峭壁、绿树、碧水”的砂岩峰林地貌奇观。 远观大瑶山砂岩峰林峥嵘,浮云飘渺,雾霭重重,恍如蓬莱仙境。近观巨柱擎天,丹峰朱崖,石峰穿云,柱塔千层。一些象形微地貌点缀其中,更为大瑶山的高大险峻增添了魅力。石墙与石墙之间的石缝形成极有观赏价值的一线天。3.2 刚棱削面柱塔形成的峡谷瀑布奇观 坚硬的莲花山组紫红色砂岩,刚性节理与断层纵横,从而形成沟连沟、槽接槽的峡谷。最为出色的要数大瑶山南麓的百崖槽峡谷风光,这里位于武宣县河马乡境内,峰峦险竣,峡谷通空,清溪百折,飞瀑壮观,林木卷翠,花香袭人,朝出晴岚,幕纳霞辉,被称为“世界罕见的峡谷风光”。主峡谷长5km,计有37道弯,瀑布5处,深潭7处。还有数以百计的侧峡谷,这里奇花异石,清泉长流,水质属不含任何杂质的淡泉水。 此外,大瑶山的其它河流峡谷,也狭长曲折,深遂清幽。比较有名的河流峡谷有金秀乡河口峡谷,三角乡江燕河峡谷,忠良乡岭祖河峡谷,长垌乡平道河峡谷,冲口河峡谷,滴水河峡谷,大樟乡王日河峡谷,六巷乡大凳河峡谷。这些峡谷各具特色,河口峡谷以丹崖取胜,长滩河峡谷以飞瀑众多闻名,滴水河峡谷以潭大峰高称奇。这里的峡谷之多,类型之全,景观之奇特,堪称中国之最,是我国相似地貌中仅有的典型。形成了大瑶山以刚棱削面柱塔山峰组成的丹崖,绝壁、深潭、飞瀑交相辉映的峡谷奇观。3.3 植物、动物组成的生态奇观 大瑶山山体大,地层老,地理位置特殊,地貌奇特,土壤含水极高,自然肥力好,为多种多样的生物创造了不同的生活环境条件和生存“避难所”。 大瑶山有维管束植物213科,870属,3335种,占广西维管束植物39%,比花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多734种。孑遗植物的野生裸子植物占我国63.6%,占广西87.5%,有成片成林号称“活化石”的国家一类保护植物银杉,其中已发现高30m,胸径粗90cm的银杉王,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棵数最多,纬度最低,胸径最大,树龄最老的一片银杉林,堪称植物群落奇观。 此外,大瑶山还有大量的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珍稀树种长苞铁杉,广东五针松,短叶罗汉松,福建柏等植物。树龄达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古树名木颇具观赏价值。位于圣堂山的万亩变色杜鹃林为全国所少见。由于这里植物种类丰富繁多,种源古老,因而被称为植物王国和天然药用植物园。 大瑶山有陆栖动物347种(其中两栖类44种),占广西的75%,爬行类53种,占广西的33% 以上,二类保护动物有猴、短尾猴、大鲵、山瑞、红腹角雉等。珍稀昆虫蝶类也很多。鸟类有纪录的达240多种,大量的候鸟每年南来北往都要在大瑶山落脚,形成观候鸟的绝好去处。 由于大瑶山众多的植物与动物,构成了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赢得了“大瑶山生物基因库”的美誉,也构成了适宜人们回归自然的生态奇观旅游区。3.4复杂小气候组成的天象奇观 由于大瑶山平地拔起于桂中盆地之上,又处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区域,不但形成了东南西北中不同的小气候,也形成了从河谷到山顶的垂直气候分异。所以大瑶山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适中,四季如春。夏季平均气温超过30的日数仅4天,比同期南宁、柳州、桂林、梧州低10-5,是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 大瑶山年平降雨量1832.7mm,年降日为190.5天,多为阵雨,年日照时数1205.9小时,年平均相对温度83%。因此,大瑶山无论哪个山峰,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观赏到峰林插云,晨岚飘渺,千峰浮云,霞霰日出等景致,景观宏丽壮阔,神奇多姿,从而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天气奇观。3.5 瑶族风情如醉如痴 世界上瑶族人口140多万,我国约130万,分布在广西的约90万。瑶族共有32个支系,大瑶山就有个支系。由于大瑶山的崇山竣岭,沟壑峡谷纵横,交通不便,地僻人稀,过去几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社会,因而保持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族习俗。长期以来,瑶族人民为了美化和丰富自己的的精神生活,表达对生产的热爱和对祖先神灵的怀念与尊敬,创造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其旋律与歌词,服装与舞姿,形象与道具均独立构成,民族色彩极其浓厚,9种山歌,18种舞蹈异彩纷呈,尤以长鼓舞,捉龟舞、黄泥鼓舞、盘古兵舞、八仙舞、白马舞、狩猎舞、蝴蝶舞、三元舞、师公舞最为盛行。宋代沈辽踏曲中写到:“湘水东西踏盘去,青烟白雾将军树;社中饮酒不要钱,乐神打起长腰鼓;女儿带环着幔布,欢笑捉郎神作主,明年二月近社时,载酒牵牛看父母。”这首诗描述了瑶族祭盘王时,民间乐神打长鼓的盛况。瑶族歌舞配上她的瑶绣服饰,各支系的民族服装,构成绚丽多姿的动态旅游景观,被称为广西民俗旅游一绝。4 大瑶山旅游开发4.1 招商引资积极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大瑶山1988年开始编制旅游总体规划,迄今已有个年头,但旅游开发的程度和进度相当缓慢。究其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为资金不足,人才短缺,总体规划可操作性较差;其次是位于大瑶山周边的各县各自为政,没有充分认识大瑶山的旅游价值,景观价值和旅游业潜在的经济优势。限于目前状况,在没有理顺行政区划之前,应重点以金秀县为主,由柳州地区旅游局协调金秀、武宣两县共同制订一个开发大瑶山旅游资源的总体规划,将现在分属两县的大瑶山百崖槽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进行总体设计,分县建设,联合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2 加快建设创造条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大瑶山所属的各县应充分认识该山的景观价值,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树立名山意识,加快风景区的建设进度,在积极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同时,要重点开发刚棱削面柱塔式砂岩峰林奇观;刚棱削面柱塔式峡谷瀑布奇观;由动植物组合而成的生态旅游奇观。并请有关熟悉这种地貌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撰写专题报告,以供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之需。4.3 理顺行政区划体制,共同开发大瑶山 目前,大瑶山属地市个县市管辖,由于山体庞大,牵连各县市。要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