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史专业论文)明代中原人口迁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pdf_第1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明代中原人口迁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pdf_第2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明代中原人口迁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pdf_第3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明代中原人口迁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pdf_第4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明代中原人口迁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明代是我国历史上人口流动极其频繁的时期,在中困人口发展史上占据着重 要的地位。根据翔实史料,本文认为明初大量移民之所以进入中原( 本文特指今 河南省) 是中原历史地理因素、皇朝经济思想、当时河南的现状以及平衡地区问 劳动力分布四种冈素相互起作用的结果,并具体分析阐述中原移民的过程及其在 河南的人口分布等。明代中后期河南产生大量的流民,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本文 认为足当时土地异常集中兼并剧烈,农民失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再加上沉重的 地租和摇役负担以及社会自然灾害的影响,才使广大人民被迫流亡他乡,从而成 为社会流民。 以此为基础,本文展开具体分析,从巾我们可以 r 解,上e 是由于大_ 最移民的 迁入河南,劳动力的大量增加,使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快速得以增殖,才缓解了 河南劳动力匮乏的状况,促使河南经济恢复与发展。移民的迁入白先使许多抛荒 之地重新得到垦殖,农业耕地面积大量增方| 1 ,河南社会的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 棉花等经济作物得到广泛种植,这为商品性农业、手工业及其商业提供了丰富的 原料来源,商品经济随之发展兴盛,农业、手工业繁盛,河南的商业以及市镇经 济也随之得以兴盛。 关键词:明代河南省人l 流动经济发展 a b s t r a c t 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i st h ep e r i o di nw h i c ht h ep o p u l a t i o nf l o w e de x t r e m e l y f r e q u e n t l yi no u rc o u n t r y ,w h i c hi so c c u p y i n gt h ei m p o r t a n ts t a t u si nt h ec h i n e s e p o p u l a t i o nh i s t o r y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f u l la n da c c u r a t eh i s t o r i c a ld a t a ,t h i sa r t i c l e r e v e a l st h er e a s o ni nw h i c ht h em a s s i v ei m m i g r a t i o n se n t e r e d t h ea r e as o u t ho f y e l l o wr i v e r ( t h i sa r t i c l er e f e r st oh e n a np r o v i n c ei np a r t i c u l a r ) ,i sg e o g r a p h ya n d h i s t o r yf a c t o ro ft h i sa r e a ,t h ed y n a s t ye c o n o m i ct h o u g h t s ,a tt h a tt i m e h e n a n l s s i t u a t i o na sw e l la st h eb a l a n c eo ft h el a b o rf o r c e t h i sf o u rk i n do ff a c t o r sm u t u a l l y p l a yt h er o l ei n t h ei m m i g r a t i o n ,a n dt h e nt h ea r t i c l e c o n c r e t e l ya n a l y z e da n d e l a b o r a t e dt h ea r e as o u t ho fy e l l o wr i v e ri m m i g r a n t sp r o c e s sa n di t s p o p u l a t i o n 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h e n a na n ds oo ni nt h el a t e rp e r i o do fm i n gd y n a s t y ,h e n a np r o d u c e d m a s s i v er e f u g e e sa n da n a l y z i n gt h er e a s o nw h i c hi tf o r m s ,t h i sa r t i c l ea g r e e dt h e v i e w p o i n tt h a tt h e l a n de x c e p t i o n a l l ys t r o n g l ya n n e x e sa tt h a tt i m ef i e r c e l y ,t h ef a r m e r l o s tt h em o s tb a s i cs u b s i s t e n c em e a n s ,i na d d i t i o nt h es e r i o u sl a n dr e n ta n ds w u n gt h e s e r v i c eb u r d e na sw e l la st h es o c i e t yn a t u r a ld i s a s t e ri n f l u e n c e o n l yt h i sc a u s e dt h e g e n e r a lp o p u l a c et ob ec o m p e l l e dt og oi n t oe x i l et h ea n o t h e rr e g i o n ,t h u sb e c a m et h e s o c i a lr e f u g e e t a k et h i sa st h ef o u n d a t i o n ,t h i sa r t i c l el a u n c h e st h ec o n c r e t ea n a l y s i s ,f r o mi t , w em a yu n d e r s t a n dj u s tb e c a u s em a s s i v e l yi m m i g r a t e st om o v ei n t oh e n a n ,t h el a b o r f o r c em a s s i v ec o u l db ei n c r e a s e d ,a n dt h ep o p u l a t i o nq u a n t i t yt ob em u l t i p l i e dr a p i d l y i nt h es h o r tt i m et h i sa l l e v i a t e dt h eh e n a nl a b o rf o r c ed e f i c i e n c yc o n d i t i o na n du r g e d t h eh e n a ne c o n o m i cr e c o v e r y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i m m i g r a t i o nm o v e di n t o h e n a n f i r s t l yc a u s e dm a n ya b a n d o n e dl a n dt ob e o b t a i n e dt h er e c l a m a t i o n ,t h ea g r i c u l t u r ec u l t i v a t e da r e at ob em a s s i v e l yi n c r e a s e d a n dt h eh e n a ns o c i e t y s p l a n t e rs t r u c t u r eh a db e e nc h a n g e d ,i n d u s t r i a lc r o p f o r e x a m p l ec o t t o no b t a i n e dt h ew i d es p r e a dp l a n t i n gt h i sp r o v i d e dt h er i c hr a wm a t e r i a l f o rt h e c o m m o d i t ya g r i c u l t u r e ,h a n d i c r a f t i n d u s t r ya n dt r a d i n g w i t hi t ,t h e c o m m o d i t ye c o n o m yf l o u r i s h e d ,t h ea g r i c u l t u r ef l o u r i s h e d ,t h eh a n d i c r a f ti n d u s t r y f l o u r i s h e da n dh e n a n st r a d i n ga sw e l la st h es m a l lt o w ne c o n o m yf l o u r i s h e d k e yw o r d :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 p o p u l a t i o nm i g r a t i o n h e n a np r o v i n c e 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m e n t 引言 “中原”一词的涵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一带: 而狭义上的中原则专指现在的河南省。本文所提到的中原则采用后者即当今的河 南省。河南省地处中原,古代称为“豫州”,或“中州”,自然条件及其地理条件 适宜,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在我国人口发展史上一直以来是人口密集聚居的地 方,当然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经历战乱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人口数量, 分布及其结构也随之出现过较大变化,其中,中国古代历史上几次较大规模的人 口迁移对其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所谓人口迁移,概念到现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戴维赫尔德认为人 口迁移“从最简单中的意义上来说,迁移指的是人口的流动及其临时或长期的地 理位置上的变动”。 而本文则采用任崇岳先生的观点即: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凡 是在历史上迁入、迁出如今河南省境内的人口,均属移民。这些人中除了灾荒及 政府因政治、经济、军事原因而组织的移民外,还应包括居官、经商、戌守、避 难而h 居他乡的人口。o 人口迁移从方向上来说包括人口迁入与迁出两个方面; 从经济角度来看,人口迁移是生产和人口之间的联系环节;从社会发展的立场看, 它是调整劳动力与土地承载力的有效手段。 人口迁移这一人口现象或者说是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 展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手段,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一方 面,人口迁移是伴随着人类诞生而产生的,自然会受至一系列自然、社会、经济、 政治、文化和种族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口迁移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直接体现,它的数量、规模、范围等都会对这一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 习俗等产生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人口学理论认为:人口总是处在 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这些社会关系的体现者,“从来没有离开社会关系的人口, 也从来没有离开人口的社会关系,人口按其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神从这个意义 上来说,人口与社会发展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他们相互依赖、相互制 约、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一个国家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离不开 英载维赫尔德著杨雪冬译:全球人变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 3 9 2 页 任崇岳:中原移民简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版 参见张纯元: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1 4 4 页 - l - 最起码的、稳定的人口数量;同样特定的人口数量也离不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如果经济发展赶不上人口增长,就会出现人口过剩,生产力发展受到制约。关于 人口迁移的作用,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在其中国移民史导论中说:“没有移 民就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疆域,就没有中国文化,就没有中国历史。”o 人口迁移,人口生育率以及人口死亡率这三大课题,在人口学研究领域占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人口学研究的“三朵金花”。这三大课题其中的任何一 项改变,都会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乃至于对个家庭、 一个个体产生极其重要的深远影响。在这三大课题中,人口迁移则处于极为重要 的地位。一个社会或地区,假设人口生育率一定,而人口死亡率较高,人口大量 减少,这时,如果要提高生产力,那么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进行人口迁移。因 而人口迁移和人口的流动一直以来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最早论述人口 迁移的研究文献是卢建业在上海的南洋研究( 1 9 2 8 年第5 期) 上发表的国 际移民问题与中国。该文主要借鉴国外的移民模式来讨论中国的人口发展前途 问题。但国内人口迁移研究的真正繁荣基本上是从2 0 世纪7 0 年代后期开始的。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开始成为研究热点,城市流动人口的剧 增更强化了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对人口流动问题的关注。进入8 0 、9 0 年代以后, 对社会形成强烈冲击的民工潮,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一时期,国内人口迁移 研究在方法的引入、创新、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现了 一系列的成果,而河南自古以来就是人口迁移活动频繁的地区,历史上的人口迁 移不仅改变了中原的人口规模、人口分布、人口结构,同时也对中原社会、经济、 文化、生态等方面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但是就目前来看,对于河南省人口迁 移问题的研究多侧重在8 0 、9 0 年代以后的状况,而对于古代特别对明代河南人 口迁移出现的新特点、新内容,新形式缺乏系统的和进一步的探索,对中原人口 的迁移对河南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较少。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中原号称天下腹心,气候温和,土 壤肥沃,交通便利,一直都是人口理想的聚集地,同时也是人口急剧变化的地区, 而明代又是我国古代人口发展的重大变化时期。研究明代中原人口迁移及其对经 济发展的影响对于当今河南协调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对河南省经 济、资源、人口、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的现实意义。因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 9 7 年版 - 2 此本文试图根据各地方志资料及明实录等,采用统计学、列举法等方法加以规范 整理,在对明代河南人口迁移的历史背景、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大量翔实的史料分析明代中原人口的迁移对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就 是本文写作之目的。 一、明代中原移民的原因 人口是提供国家财政收入和保证赋税来源的最基本条件,从中国历史来看, 几乎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当作社会繁荣昌盛和国力强大的象征。人口数量的多寡对于任何一个王朝的盛衰 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无论处于统治的初创期、兴盛期还是衰落期, 其对人口往往都处于需求状态。因此中国历代人口政策,往往都会体现出鼓励人 口增殖的一种内在需求。明代统治者面对河南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了人口迁移 的决定,以此来达到发展河南社会经济、稳定河南社会秩序的目的。究其原因如 下; ( 一) 中原历史地理环境因素 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历史地理环境往往会对人口迁移产生深远影 响。历史地理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 对自然适应,控制能力的增强,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减弱,与此同时社会 经济因素则上升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但是历史地理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 基础性因素。 历史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动植物等等,它既是人类历史创 造活动的舞台,又是人类历史创造活动的重要对象。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曾 说:“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 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回历史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 也是社会物质活动和社会精神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 要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甚至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会对人口迁移产生 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总是自觉倾向于由自然环境恶劣或自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6 6 6 8 页 3 - 然资源匮乏的地区迁往自然环境优越或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我们分析影响 明代中原人口迁移诸因素的过程中,首先应从认识河南历史地理这一基础性因素 开始。 河南位居天下之中,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称“河南”,2 0 0 0 多年前, 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为“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 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有着素称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它历史悠久,文化光辉灿 烂,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从南召县云阳镇发现的古人类臼齿化石,连同 渑池、许昌、安阳等地出土的各种旧石器,证明距今四五千万年前这里已经有人 类居住。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 今新郑市境) ,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 今 渑池县境) ,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等等,这些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充分证明河 南在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已达到一定的高度。河南省地处中国中东部,地势宽阔 坦荡,土层深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厚能力,气候为过渡性气候,温润宜人,湿 度充足,为农作物培育提供了良好条件,这使得河南一直以来是人口的聚居地, 是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也成为明代向中原移民的一个前提。明代全国有南 北两直隶和十三个布政使司,当时河南省境与现在的省区大致看来基本相同,共 管辖八个府和一个直隶州,辖9 4 个县,再加上南乐、清丰、内黄、浚县、滑县、 开州、长垣、范县等实际辖有1 0 2 个县,具体情况见下表: 明代河南境内府、治所及所辖县数( 表一) 府名治所县数 开封府祥符 3 0 河南府洛阳 1 3 归德府商丘 8 汝宁府汝阳1 2 南阳府南阳1 l 怀庆府 河内 6 卫辉府汲县 6 彰德府安阳 6 ( - 2 ) 汝州汝州 4 在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封建社会,距离是影响人们迁移行为的最重要的因 素,原因很简单,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和交通工具的不便使人们一般倾向于 短距离的流动,即使是长距离的流动,也仅集中在规模较大的工商业中心城市。 对于吸引移民的中心来说,迁移距离越大,迁入人口是越少的,人口迁移的数量 和迁移距离是呈反比的。大多数文献表明:迁移距离与迁移成本成正比,与迁移 概率成反比。随着交通的越来越便利,人们迁移的距离也会随之变大。河南居黄 河中下游,黄淮海平原西南部,与安徽、湖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6 省接 壤相邻。河南的承东启西、通南达北,正当交通十字路口,决定了其在全国经济 社会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从历史上看,河南是各族人民南来北往、西去东来的必 经之地,是各族人民频繁活动和密切交往的场所,因此,古人称:“得中原者得 天下”、“当取天下之日,河南在所必争”。回 土壤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农业生产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成为影 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坦南凹,北、西、南三面 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间有陷落盆地,中部和东部 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大平原。省境之西耸立着太行山脉和豫西山脉,之间的黄河 两岸分布有黄土丘陵区。豫西山脉是秦岭的东延部分,秦岭进入豫西向东呈扇状 展布,伏牛山是豫西山脉的主体,山势雄伟高耸,海拔1 0 0 0 2 0 0 0 米,被誉为 全省的屋瓴。桐柏山脉、大别山脉拱卫于省境之南,海拔一般在1 0 0 0 米以下, 是淮河、长江的分水岭。豫中屹立着巍峨峻峭的中岳嵩山。全省山区丘岭面积占 4 4 。3 ,平原面积占5 5 。7 。 水是人类生存必要的物质条件之一,人类不仅自己需用大量的水,而且供人 类生活、生产用的农作物和牲畜离开水也不能生存。因此,水的分布及变化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格局,进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河南省境内有黄河、淮河、海河、汉水四大水系,境内1 5 0 0 多条河流纵横交织, 流域面积1 0 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 9 3 条。黄河横贯中部,境内干流7 1 1 公里, 流域面积3 。6 2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t 5 ;省境中南部的淮河,支流众 多,水量丰沛,干流长3 4 0 公里,流域面积8 。8 3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 l 2 ;北部的卫河、漳河流入海河;西南部的丹江、湍河、唐白河注入汉水。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六:河南方舆纪要序 5 ,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 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进而影响人口迁移。光、热、水、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 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气候严寒的高纬和高山地区,水分稀少的荒漠和土壤贫瘠 的地区,因缺少这些基本条件而人烟稀少;条件较好的温带和热带,自然成为人口 集中的地区,尤其是温带和热带肥沃的冲积平原和某些大河流域,具有天时地利 的优势,人口更为集中。河南省恰恰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具有四季 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的特点。省内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 5 5 c 9 5 c , 年均降雨量1 3 8 0 6 5 2 6 毫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全年无霜期为2 6 5 3 3 2 天,适宜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烟叶等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 二) 皇朝经济思想的影响 所谓皇朝经济思想,是指被当时当权者所积极采用的、在当时占据统治地位 或重要地位的经济思想。综观明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出明代皇朝 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民本思想,笔者认为这一思想是促使明代向中原移民的又一 重要起因。 民本思想( 又被称为重民思想) 即以民为国之根本,具体可以表现为关心民 众疾苦、重视民众生活、倾听民众心声、解决民众问题,在此着意要说明的是这 里的“民”是专指普通老百姓。它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宝贵、最优秀的精神 财富,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发挥了巨大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严格意义来说,民本思想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至夏商周三代,在古文尚 书五子之歌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思想后来被发扬广大,传 至儒家,民本思想得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儒家主张以民为本、以国家社会为重。 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日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 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 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圆这里,孟子提出了一条十分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即“得 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而要得民心,最主要、最根本的就在于解决人 民的生计,满足人民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基本需要。“若民无恒产, 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 因此,统治者“政之急者,莫大 孟子t 离娄上 孟子尽心下 孟子- 梁惠王上 乎使民富且寿也。”。儒家强调以民为本,主张“富民”,认为只有人民富裕,国 家才会富强,君主的统治才会得到巩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 孰与足? ”o 而作为大明王朝缔造者的朱元璋,幼时曾上过私塾,后又在皇觉寺做 过和尚,在这为僧的四年间,曾读过孔孟之道,深受儒家学说的熏陶,对儒家思 想有所悟,又十分重视历史经验和教训,所以农本思想十分牢固。他对于儒家治 国之道一直十分推崇,他曾对臣下说过:“吾每于宫中无事,辄取孔子之言观之, 如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真治国良规。孔子之言,诚万世师也。” 以民为 本,以仁治国,这是儒家民本主义思想的核心,“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就 是民本思想在经济政策上的具体反映。朱元璋常说“民者,国之本也”,叭百姓 足而后国富,百姓逸而后国安” “凡为治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 ,“食为 民之天,民乃邦之本”。o 朱元璋又日:“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o “天生蒸 民,所以立命者,衣与食也”,回“天下初定,所急者衣食衣食足者在于劝农 桑”。早在洪武建国前的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便特地带着他的大儿子朱标 “遍历农家,观其居处饮食”,告诫说:“汝知农之劳乎? 夫农勤四体,务五谷, 身不离畎亩,手不释耒耜,终岁勤动,不得休息。其所居不过茅茨草榻,所服不 过练裳布衣,所饮食不过莱羹蓠饭,而国家经费皆其所出。“1 洪武二年,他借去 钟山回城之便,特地亲履田亩,徒步走了很长的一段路程,谓侍臣日:“朕久不 历农亩,适见田者冒暑而耘甚苦,因闵其劳徒步不觉至此。农为国本,百需皆其 所出,彼辛勤若是,为之司牧者亦尝闵念之乎。且均为人耳,身处富贵而不知贫 贱之艰难,古人常以为戒。夫衣帛当思织女之勤,食粟当念耕夫之苦,朕为此, 故不觉测然于心也”。“ 从明代统治者对民本思想的一系列阐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第一、国以民为 孔子家语贤君 论语颜渊 明史纪事本末卷之十四 明太祖实录卷二五六 明太祖实录卷二五十 明太祖实录卷三 明太祖实录卷五o 明太祖实录卷四 明太祖实录卷五 明太祖实录卷七六 明太祖实录卷二二 明太祖实录卷 n n 本,民以食为天,农本思想和民本思想二者两位一体,密不可分;第二,无论在 反元建国的军事时期,抑或在创建新王朝后的和平环境里,凡百供亿无一不仰仗 民力,农为国本,民为邦本,永远是一条颠仆不破的真理;第三,为上者的成功 之道在于“贵而不骄,逸而知劳。智周万物,心体众情”。衣帛则思织女之勤, 食粟则念农夫之苦,以此达到悯农恤民,上下相助;第四,以农为本,民胞物与, 君臣上下,都应有此共识,并以此为传家宝传至子孙万代。洪武元年正月,他即 位后所作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向全国发布农桑学校诏。诏日:“农桑,衣食之 本;学校,道理之源。朕尝设置有司,颁降朝章,使敦笃教化,务欲使民丰衣足 食,理道畅焉。何有司不遵朕命,往往给由赴京者皆无桑株数目,学校缘由,甚 与朕意相违。特敕中书令有司,今后敢有无农桑,学校者,论拟违制,杖责罚, 历三年后,注以吏事出身。民有不奉天时而负地利者,如律究焉。”国 总之,朱元璋作为明朝一位伟大的皇帝,从以上文字记载中可以看出是一位 民本思想理论的集大成者,同时他更是这一理论伟大的实践者。理论是实践的指 南,实践使理论进一步深化与延续。大明建立之初,河南百姓生活及其困苦,作 为具有深厚民本思想统治者的朱元璋,懂得治乱安危于百姓境遇好坏的密切关 系。他常说,“民富则亲,民贫则离;民之贫富,国家休戚系焉”。他利用元末农 民战争所造成的一些有利条件,颁布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而河南人 口迁移就是其所颁布的有力措施之一。 ( 三) 明初河南的现实状况 元末,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 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断,民不聊生,哀鸿遍野,使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 烟断绝”o ,百姓只有铤而走险,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仅至正元 年( 1 3 4 1 ) ,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发生了百余次人民反元起义,后来人民起义 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在两淮、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狠狠打击元朝军 队。至元三年( 1 3 3 7 ) 三月,“棒胡反于汝宁信阳州( 今河南信阳) ” ,“破归德 府鹿邑,焚陈州( 今河南淮阳) ,屯营于杏岗”。回至元四年( 1 3 3 8 ) 河南杞县人 明太祖实录卷一 明太祖实录卷二九 元史卷三九 任崇岳:庚中外史笺证第2 1 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 9 9 1 年版( 转引中原移民简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2 0 0 6 版) s 一 范孟端反。至正八年( 1 3 4 9 ) 方国珍在台州起义。至正十一年( 1 3 5 2 ) 刘福通在 颍州起义,号称红巾军;徐寿辉在蕲州起义。至正十二年( 1 3 5 3 ) 郭子兴、朱元 璋在濠州起义。第二年张士诚也在江苏泰州起义,其后十余年,特别是刘福通的 红巾军与元军决战于两淮、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广大农民纷纷响应,元军出 其精兵锐将与农民军决战,攻城掠地,掳掠杀人,干尽残暴之事。至正十二年 ( 1 3 5 3 ) 九月元丞相“脱脱破徐州,遂屠其城”o ,至正十七年( 1 3 5 8 ) 、二十一 年( 1 3 6 2 ) 元军察罕帖木儿部与农民军战,“两战皆败之,斩首万余级”回,至 正十八年( 1 3 5 9 ) 十一月,元军“刘起租守顺德,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壮 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固后来元军正规军精兵使尽,无力把农民起义军镇 压下去,一些地主武装,为了维护本身利益也配合元军与农民作战。山西的王保 保( 扩廓帖木儿) 父子,陕西的李思齐,也出兵豫、陕、鲁和两淮,终于把红巾军 镇压下去。在这些战斗中,元军和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 屠其城”西,使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扬州城中当时被杀的仅 余有十八家。 温县牛洼村牛氏族谱也载:“兵戮河南,赤地千里”已到了 “春泥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境地。后来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达、 常遇春北伐,迸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元末长达十六年 的兵乱至此结束。 元朝末年河南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疫也接连不断。黄、淮河多次决口, 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据元史 载,仅元朝末年,河南的雨,旱灾就高达1 7 次 ,造成“漂没民庐、死者众”。, “禾不入地、人相食”回。至正元年n - - 十六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 “至正元年,汴梁、钧州大水二年四月,睢州仪封县大水害稼。六月癸丑夜, 济南山水暴涨,冲东西二关,流小清河,黑山、天麻、石固等寨及卧龙山水通流 入大清河,漂没上下居民千余家,溺死者无算。三年二月,巩昌宁远、伏羌、成 纪三县,山崩水涌,溺死者无算。五月黄河决自茅口。七月,汴梁中牟、扶沟、 元史脱脱传 元史察罕帖木儿传 元史顺帝本纪 元史顺帝本纪 明太祖实录卷五 元史五行志 元史顺帝本纪 元史五行志 尉氏、洧川四县,郑州荥阳、汜水、河阴三县大水。四年五月,霸州大水。六月, 河南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民居数百家。济宁路兖州、汴梁、鄢陵、通许、 陈留、临颍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七月,滦河水溢出平地丈余,永平路禾稼庐 舍漂没甚众。东平路东阿、阳谷、汶上、平阴四县,衙州西安县大水五年七 月,河决济阴,漂官民亭舍殆尽。十月,黄河泛滥。七年五月黄州大水八年 正月辛亥,河决,陷济宁路。六月己丑,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平地深丈 有五尺余,漂没六十余里,死者一千五百人。是月,胶州大水。七月,高密县大 水。九年七月中兴路公安、石首、潜江、监利等县及沔阳府大水。夏秋,蕲州大 水伤稼十二年六月,中耠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漂民居千余家,溺死七百 人。七月,衙州西安县大水。十三年夏,蓟州丰润、玉田、遵化、平谷四县大水 十四年六月,河南府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没居民,溺死三西余人。秋,蓟 州大水十六年,河决郑州河阴县,官署民居尽废,遂成中流。十七年六 月,暑雨,漳河溢,广平郡邑皆水。秋,蓟州县皆大水。十八年秋,京师及蓟州 皆大水。十九年九月、济州任城县河决。二十年七月,通州大水。二十二年三月, 邵武光泽县大水。二十三年,孟州济源、温县大水。七月,河决东平、寿张县, 圮城墙,漂屋庐,人溺死甚众。二十四年三月,益都县井水溢而黄。怀庆路孟州、 河内、武陟县水。七月,益都路霆光县、胶州高密县水。二十五年秋,蓟州大水。 东平须城、东阿、平阴三县疗决小流口,达于清河,坏民居,伤禾稼。二十六年 二月,河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六月,河南府大霖雨, 水溢,深四太许。漂东关居民数百家秋七月蓟州四县、卫辉、汴梁、钧州大水害 稼。八月,棣州大清河决,滨棣二州之界,民居漂流无遗。济宁路肥城县西黄水 汛溢,漂没田禾民居百有余里,德州齐河县境七十余里亦如之。o 在元史中 这类记载比比皆是,特别是河南地区几乎年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中书省户部曾 上言:“连年水早,田禾不收。”o 当时的一位治河大臣也说中原地区“连年饥 馑,民不聊生。” 元末中原地区不但水患严重,大蝗灾也频频而至,从至正元 年:n - 十五年,大蝗灾计有十八九次。固元时的大名路,至正十二年六月“开、 元史五行志 元史顺帝本纪 元史纪事本末卷二 元史五行志 滑、浚三州元城十一县,水旱虫蝗,饥民七十一万六千九百八十口”。o 中原地 区从元统三年到至元末年,大饥荒就达十五次。o 至正十七年河南大饥。至正十 九年冀、鲁、豫大饥,通州民间五杀其子而食之,河南渑池出现“民食蝗,人相 食”的惨状。同时,危害极大的瘟疫又多次流行于河南。西 每次大的自然灾害,不仅使河南当时的农业生产遭受一场空前的浩劫,而且 为以后也留下隐患。例如旱灾,在发生的当时是赤地千里,禾苗干枯颗粒无收, 而且引发蝗灾,使下年的收成受到很大影响。而水涝灾害带来的直接后果则是生 产条件恶化,土壤或盐碱或沙化。明人诗歌中描写这方面的内容比比皆是。如杨 慎“广武城边河水黄,沿河百里尽沙岗”,张孟男“马头落日带沙黄”,彭兰山“朔 风冽冽沙漫漫”,张季彦“黄河沸,白日埋,水何浅,沙何深”等,都是描写当 时豫东平原上土壤沙化的情况,这和元末明初河南水涝灾害严重有着直接的关 系。 以上种种,兵乱、水旱、蝗变、瘟疫相辅而至,天灾频仍,五谷不登,导致 百姓饥馑,不遑宁居。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初行 政区划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洪武初年,河南布政使司省并的县份共有2 0 个, 州降为县的9 个,府降为州的1 个。回还有人口数量的减少,元政府只好把一些 路降为州,“降徐州路为武安州”。 就是到了明朝,由于人粮剧减也不得不把 许多州、府降格,名城开封由上府降为了下府 。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属州 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o 到了洪武十七年全 国各地仍把不足3 0 0 0 户的3 0 余州降为县。 行政区划上的这种省并、降的变化, 在政府来说,显然是不得已而为止,但从中亦可见明初河南经济的衰敝之状。 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 “人力不至,久致荒芜” ,在洪武十八年十一月“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 元史顺帝本纪 元史五行志 元史五行志 明史卷四二地理三,中华书局1 9 7 4 年版 元史顺帝本纪 明太祖实录卷九六、一九三 g 明太祖实录卷一二0 ,一六四 明太祖实录卷一六四 明太祖实录卷一四八 1 1 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 同年,明都督左断事高巍在上表中说:“臣观河 南、山东、北平数千里沃壤之土,自兵燹以来,尽化蓁莽之墟。土著之民,流离 军伍,不存什一。” 明人杜彦良说:“中原为天下腹心,号膏腴之地,因人力不 至,久至荒芜。” “多是无人之地”回。延津县,在明太祖定天下时,“籍民占田, 而土著止数十家”。 获嘉县,洪武三年“户口土著不满百”。 邓州,元季“民流 城破,阖境数百里,草昧于荆棘这二十余年”。o 时至洪武十四年,据官方统计, 河南布政司辖区有户三十一万四千八百九十五,人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八十七口, 每平方公里平均为十二点五八人。据成化河南总志所记,洪武二十四年,在 河南所辖七府十二州八十八县中,有十三个州县,户数都在一千零一户以下。新 蔡县只四百零九户,人二千五百一十三口。考城县四百三十户,人二干五百八十 二口。宁陵县四百八十九口,人四千八百一口。同时,由于“久罹兵革,疲困为 甚”,囝既“无耒耜以耕,且乏食”, 生活极端贫困。此种严重残破局面,首先给 这里的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困难,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税收及财政的巩固。 朱元璋深感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在洪武元年十二月就强调指出:“丧乱之后, 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今日以急务”。o “累年租 税不入”,1 1 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 治。于是采纳了郑州知府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为 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略决策“。 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大量移民,使得农业经济得到了些许恢复,但是农业生 产刚刚有所恢复,又发生了“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帝继位,为 了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了“削藩”措施,这就触及了燕王朱棣的利益,于是,他 明洪武实录卷一七六 宋端仪立斋闲录卷一 西园闻见录卷三四开垦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 。屈可伸重修大觉寺记,康熙四十一年延津县志卷九 万历三十年获嘉县志卷五官师志熊邦基传 嘉靖四十三年邓州志卷一o 陂堰志 王棒免祖诏,皇明经世文编卷四 嘉靖元年彰德府志卷五官师志周敏传 明太祖实录卷三四 1 1 明太祖实录卷二一 1 2 明太祖实录卷五o 1 3 明史食贷志,中华书局1 9 7 4 年版 1 4 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 1 2 以入京诛奸为名,从北京进取南京,所过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 与政府军反复拉锯作战,进行了四年的战争,这就是中原地区盛传的所谓“燕王 扫碑”。 根据明史记载,燕军在战争中,抢掠屠杀甚为严重,当时河南一部分地 区的老百姓也自行组织武装,帮助朝廷抗击燕军,抗拒燕王军队,当然这反映了 人民要求安居乐业,恢复生产的愿望,但是燕王却对此恨之入骨。所以,当他胜 利之后,就大量屠杀帮助朝廷作战的百姓。如“燕军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 。在真定“斩首三万级”,白沟河仗,燕王“乘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 余万人”。圆历时4 年的“靖难之役”,民非杀即逃,迸一步加剧了河南地区的 荒凉局面,很多地方了无人烟,耕地野草丛生。 ( 四) 劳动力的分布情况 由于较少受战乱,山东青州、登州,南方的苏、松及江西等地区出现了“地 狭人众,佃民无田以耕”的现象,例如青州洪武二十四年在册人口多达一百六十 八万o ;松江府在洪武二十六年,在册人口为一百二十一万九千九百三十七o 。而 在洪武二十六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河南省的在册人口仅仅有一百九十一万二千五 百四十二人。 再就与河南省接壤的山西省情况来看,山西地处汾河平原,土地 肥沃,气候宜人,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元末以来,这里虽然也受到战争的破坏, 但没有河南地区那样严重。在河南地区屡遭兵燹荒疫之时,山西基本上没有遭受 战乱之苦,经济繁荣,尤其是元末明初时期,山西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再加上 没有发生过大的水、早、蝗、疫,与邻省比,可谓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 旺。同时,明初封建统治者建国之初,励精图治,注意吸取了元亡教训,调整各 项政策,宽恤民力,与民休息,安抚流亡,鼓励发展生产,因而山西地区的人口 迅速增长,再加上外省难民大量的流入,使山西人口更加稠密。在太原、平阳府 以及泽州、潞州、沁州、汾州等地,都出现了“地狭人稠生计难”的社会问题。 洪武二十二年,户部尚书杨靖述称;“泽、潞百姓,衣食不足”, 当时明朝官员 明史恭闵帝本纪 明史成祖本纪,中华书局1 9 7 4 年版 嘉靖青州通志卷七 万历明会典卷一九户部六 万历明会典卷七户部四 明太祖实录卷一九六 所上奏疏及政府颁布的迁民令旨里也多次出现:“泽、潞二州之民无田者”,“成 祖核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等,朱元璋也说“山 西民众而地狭故多贫”田,反映了明初山西因人口增长、土地占有不均而出现的 人口相对过剩。据官方统计,洪武十四年,山西布政司有户5 9 6 0 4 0 ,人4 0 3 0 4 5 4 口,每平方公里平均为2 7 5 2 人,而同年河南人口8 9 1 万人,每平方公里1 2 。8 5 人。山西面积比河南少6 0 0 多平方公里,户数比河南多2 8 1 0 0 0 多户,人数多2 2 6 万余口,同时期河北人口为1 8 9 3 万。o 当时山西人口超过河南、河北的总和。 按照人口迁移“推动”与“吸引”理论 ,一方面与河南临近的山西地狭民 稠,无地、少地的农民及无业流民日渐增加,生齿日繁,出现了相对剩余人口, 这些人迫切需要得到土地,进行生产,以解决衣食不足、生计困难的问题。民以 食为天,食足则民安,食乏则思乱。如果这个问题不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使其 发展下去,对于明朝在山西的统治和国内秩序的稳定都是不利的,而这是明统治 者所不愿看到的。山西人多,需要求食,再加上大明统治者的愿景,就构成了山 西人口外迁的强有力的“推动”或者是推力,而这是起主导作用的力量;另一方 面,“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回河南地广人稀, 许多好的耕地也变得荒芜,鞠为茅草,迫切需要补充劳动力,再加上河南与山西 省境接壤,交通便利,在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要想发展河南生产,快 速恢复其受战乱破坏的社会经济,没有比向河南增加劳动人手更为有效的办法 了。洪武元年( 1 3 6 8 ) 年,朱元璋任命宋冕为开封府知府,行前特别叮咛,要他把 开垦土地,增殖人口作为要务,“汝往治郡,务在安辑人民,劝课农桑一。这就构 成了当时河南省作为人口迁移地的“吸引之力”即引力。不同地区的人口迁移正 是这种推力引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正是由于上述诸因素,在自然经济占主导的社会里,面对河南人口缺失、经 济凋敝等社会现状,明朝统治者清楚地认识到,要想使河南经济步入稳定发展的 轨道,必须解决由历史地理环境、自然社会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劳动力地区分布不 明太祖实录卷一九八 明太祖实录卷十四 这一理论是五,六十年代西方最为流行的迁移理论,其代表人物是伯格罗达等,详细 情况请参见赫瑟主编人口研究,第4 8 9 页4 9 4 页,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 9 5 9 年版罗 迭农村发展与城市化,国际人口迁移调查,1 9 8 4 年第1 期,第3 4 页一4 1 页) 明洪武实录卷一七六 明太祖实录卷三四 1 4 均衡问题,而这个问题解决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进行人口迁移。在洪武元年十二月, 朱元璋就说“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今日之急务”。国 二、明代进入中原的移民 在明代众多人口迁移中,山西洪洞大槐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