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自测密诀PPT课件.ppt_第1页
百病自测密诀PPT课件.ppt_第2页
百病自测密诀PPT课件.ppt_第3页
百病自测密诀PPT课件.ppt_第4页
百病自测密诀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病自测密诀2,.,十二、手相辨病1手指、手掌变形(1)看手指辨病拇指节较短且过于坚硬,不易弯曲,常见于高血压头痛、心脏病和中风。食指(又称示指)头偏曲,指节缝隙大兼纹路散乱,常见于因肝胆病影响至脾胃功能失常。中指头偏曲、指节漏缝,提示心脏与小肠功能较弱。无名指(又称环指)头偏曲,指节漏缝,常见于泌尿系统疾病和神经衰弱。小指侧弯,兼手掌皮肤干燥,常见于消化功能不健全者。,拇指与食指不能迅速反复接触(正常人接触速度相当快),提示可能患小脑运动失调症。食指丘(食指根的鼓起部位)比其他丘高,常提示可能患脑出血症。手指呈鼓槌形(即指尖比指节更粗大,如同敲鼓槌子),提示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严重的肺部疾病,如慢性肺脓疡、肺结核、肺癌、肺心病等,这是由于长期慢性缺氧,指趾末端结缔组织增生所致。手腕下垂无力,或手指关节变得像鸟爪一样,称“爪状手”,是手前臂的桡尺神经损伤引起的手部进行性萎缩。,手指关节肿大、皮肤萎缩、肌肉肌健萎缩,常见于胶原性疾病。手指关节肿胀,两头小中间粗,如同织布的梭子,且呈屈曲强直、不能伸直、疼痛,活动时加重,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指骨骨折,愈合后手指完全不能弯曲,如病变在拇指,则不能与其余四指接触,叫指骨愈合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骼病变。闭目直立,双手平伸,手指张开,可见手指轻微颤抖,这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表现。手指皮下组织细胞发生脱水,指端掌面皮肤皱褶、干瘪,好似手在水中长期浸泡过一样(被人称之为“洗衣妇手”),常见于急性胃肠道疾病,剧烈、频繁的腹泻、呕吐等症。,(2)看手掌辨病健康人的手掌感觉是温暖、润泽、无麻木、疼痛感,如果非气候因素而出现手掌过冷、过热、过潮、过干,或有异样感觉,均应引起注意。手背皮肤干皱,各指关节发僵不灵活,如果触摸一下,手感冰冷,一年四季都是如此,这是患了手中冰冷症,常见于年老体弱病者。如果手足冰冷是阵发性的,发作时伴有腹痛难忍、面色发青、身出冷汗等症状,发作过后如同常人,常见于蛔虫症。看手掌的颜色,手掌呈淡白色,常见于贫血、潜出血等症;手掌呈白色,提示肺脏有疾患或体内有炎症。手掌呈蓝色,常见于肠道功能障碍。手掌呈青绿色,常见于血循环障碍。手掌呈绿色,提示有贫血或脾胃疾病。手掌呈黄色,常见于慢性病症。手掌呈金黄色,常见于肝脏疾病。手掌皮肤变厚、发硬、发亮、光掌滑、干燥,呈淡黄色,称“掌距角化”病,常人染色体显示性遗传,多在婴儿期发病,常有家庭史。,手掌呈土黄色,没有光泽,提示可能患癌症。手掌出现红色网状毛细血管,常见于维生素C缺乏。整个掌面有暗红或紫色的蜘蛛状斑点,常见于肝脏病。手掌表面,特别是大、小鱼际部位和指端面的皮肤充血性发红,常见于肝硬化和肝癌。手掌呈红色后又逐渐变成暗紫色,常见于心脏病,并预示病情在逐渐加重。掌色过红者,提示有患中风的倾向。高血压患者如果整个手掌呈红茶色,提示可能是脑溢血的前兆。,手掌皮肤像缎子样柔软红润者,提示容易患风湿或痛风。手掌的皮下组织瘀血发绀,呈青紫色,常见于严重的感染性休克等疾病。手掌面上嵌着一些烟灰样的薄薄的斑点,常是吸烟量大的人得心脏病的信号。手掌呈黑色,常见于肾脏病。手掌中间呈黑褐色,常见于肠胃病。从手腕到小鱼际处出现黑色或暗紫色,常是因风湿得了腰部疾病的信号。这时,在脚踝内侧也会出现这类颜色。掌纹人手上的掌纹很多,这里就与健康关系较密切的内容作简要介绍。,(1)掌褶纹人的手掌上褶纹常有三条:远心横曲纹(又叫远侧横曲纹)、近心横曲纹(又叫近侧横曲纹)、鱼际横曲纹(又叫鱼际曲纹、生命线)。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鱼际横曲纹,近心横曲纹和远心横曲纹都以纹路清晰深刻,头尾连带无间断为佳。若再仔细分析,鱼际横曲纹粗而深长,呈现出淡淡的粉红色,且又不庞杂错乱,线端渐形变细进而消失者,则常提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不会轻易患病。近心横曲文粗深而长,明晰不断,颜色红润,略微下垂,且弯曲成优美的弧形,近掌心末端可有分支者,显示其身体健康,充满活力。远心横曲纹深长明晰,颜色红润,向下的支线少,向上的支线或辅助线多,则表示其心脏功能健全。,(2)健康线异常健康线触及鱼际横曲纹时,常见于心血管疾病。健康线穿过鱼际横曲纹,常提示脏腑衰弱,特别是心脏衰弱。健康线形成断断续续的线条时,常提示肝脏有病。健康线有很多小眼并呈链锁状,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健康线上有暗褐色的斑点,常提示患有重病,特别要警惕癌症的可能。健康线与远心横曲纹相接处为暗红色,常提示可能患心脏病。,(三)望指甲1望指甲的形状指甲凸起,指尖周围指甲卷曲,表面呈毛玻璃状,多为危重症之征兆,如肺气肿、结核病、先天性心脏病、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以及某些恶性肿瘤等。指甲肥厚变硬,不透明,失去光泽,常见于外伤、真菌感染、银屑病、先天性厚甲症和先天性外胚层缺陷。若指甲变厚、变黄、侧面弯曲度过大、失去光泽,且生长缓慢,常见于呼吸系统、淋巴系统或甲状腺方面的疾病。,指甲剥离(指甲与甲床分离),分离部分呈黄色或白色,多见于日光性皮炎,血卟啉病。指甲呈云母片样层状分离,可见于严重的低血色素性贫血。甲板自游离缘处起逐渐与甲床分离,一般不超过甲板的一半,甲沟炎、湿疹病或长期浸泡热水和肥皂液的人,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指甲萎缩、变薄,为局部营养不良所致,可见于肢端动脉痉挛、脊髓空洞症或麻风病等。指甲呈倒三角形,即甲前端大,甲根部狭小,提示有患中风及麻痹性疾病的倾向。指甲有如橄榄状,即两头小、中间大,提示心血管功能较差,或有患脊髓疾病的倾向。指甲生长明显缓慢,提示患有银屑病(牛皮癣)、神经性皮炎、以及某些脏器有病或指甲本身病变。,指甲上出现“横沟”,提示营养不良,或者受到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或心脏病的困扰。甲板上几条波形横沟如洗衣板样,多为甲沟炎或甲基损伤或甲基部有肿瘤压迫造成。指甲出现横嵴。有人观察到,当人体受到一次打击后,受伤或患重病,在指甲根部即可出现一横嵴,随着时间的推移,横嵴渐往指甲远端生长,大约需要半年时间,横嵴可长到指甲的末端而消失。因此,指甲出现一横嵴,提示你可能正在患病,应引起注意。指甲出现竖条纹,可能是缺乏维生素A,或表明机体某部分组织器官存在慢性炎症。如十指指甲同时出现纵纹,提示可能是肝病征兆。如只有一个指甲出现,可能是外伤引起的。如纵嵴明显者,见于周围循环障碍,扁平苔鲜和毛囊角化症,纵嵴成串珠状者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征。,指甲上出现不规则凹坑,多半是由于银屑病(牛皮癣)的缘故。无指甲。出生时就没有指甲,称为先天性缺甲症,与遗传因素有关。后天性缺甲往往是甲板损伤、烧伤,或反复的炎症所引起。指甲根部半月弧比例正常(占全甲的15)者,表明其健康状况良好。半月弧没有或过小,提示消化功能较差;太大或超过比例,提示血压偏高或有中风的可能。十指完全看不到半月弧的人,多半患有贫血、神经衰弱、低血压等症;十指半月弧,同时过大者,提示机体内已失去代偿功能,已有慢性病的存在。在指甲之前缘轻加压力,如指甲底部的组织出现随心搏而节律性地充血的现象,叫指甲毛细血管搏动,多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引起。,甲廓部发生变化。若轻度甲廓红肿(常在侧面的甲廓发生),多见于皮肌炎初期、红斑狼疮和硬皮病。若甲廓局限性发红肿胀,伴指甲凹凸、甲廓缘退缩,可见于部分糖尿病患者。至于指甲呈灰点“风斑”俗称灰指甲,那是指甲本身的毛病,医学上叫做甲癣,是由几种表皮霉菌引起的。宜早做治疗,否则蔓延开来会引起手癣、足癣和体癣等。指头或指甲变形,也经常是一些慢性病的表现。,2望指甲的颜色(1)指甲呈白色这里有几种情况:如果指甲外表经常是白色,表示身体里的血液不太充足,有贫血象征。指甲白蜡色无光华,正是溃疡病出血,或有钩虫病等慢性失血症的表现。指甲下大部分显白色,正常的粉红色减少到只有靠近指尖的那一小条,可能是肝硬化的征兆。毛玻璃样白色指甲的远端部分呈红褐色,可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而出现高氮质血症。指甲上出现横贯的白色线条,可见于砷、铅等金属中毒,或见于霍奇金病、糙皮病等。指甲上有两根横贯的白色线,往往提示血中的白蛋白减少,多见于慢性肾病的低蛋白血症。,甲板表面出现点状或丝状白斑,常为营养障碍,多为慢性肝病、肝硬化、肾脏疾患的象征。指甲平时为灰白色,可能是肺结核晚期和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征兆。此外,全白甲有的可能是先天性的,有的则是职业性的。在老年人指甲上出现白色斑块和纵向条纹,呈周期性出现,这是老年人指甲常见的变化,不是病态,不必顾虑。(2)指甲呈黄色这里也有几种情况:指甲变黄,一般表示其肝脏有问题,多为黄疸性肝炎,也见于慢性出血性疾患。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症和胡萝卜素血症,可引起黄甲,甲癣也能致黄甲。,(3)指甲呈红色根据红色出现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下面几种情况:靠近甲根为绯红色,而甲体中部、前端为淡白色者。大多患有咳嗽、咯血症;反之,接近指甲尖那一半呈粉红色或红色,而接近护膜那一半呈白色,可能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征兆。指甲下全是绯红色,为早期肺结核及肠结核的象征(如压迫指甲,血色恢复快的病轻,血色恢复慢的病程较久)。指甲出现红斑点或纵向红色条纹,说明毛细血管出血,可能是由于高血压、皮肤病、心脏感染或一些潜在的严重疾病的存在。指甲周围出的红斑,提示可能是皮肌炎或全身性红斑狼疮。,指甲前端出现横向红色带,提示胃肠道有炎症或心瓣膜脱垂、房室间隔缺损。指甲呈深红色,压之色不变,是表示脾脏机能不良。脾脏经络的出发点在脚拇趾,因此,手的大拇指也相对地与之关系密切。食指半月甲呈粉红色时,表示胃、大肠的血液循环不良,食欲自然减退。中指半月甲呈粉红色,提示有精神衰弱症。无名指半月甲呈粉红色表示运行于无名指的三焦经发生异常。三焦经是连结人体内脏的经络,跟人的生理机能息息相关。三焦经异常,表示人体内脏功能失调,是体能崩溃的征兆。小指的半月甲如果由白色变成粉红色,表示心脏经脉流畅不顺,心脏机能不良。,(4)指甲呈紫色这是心脏病、血液病的一个特点,反映血液内缺氧或某些成分异常。若紫色与苍白色交替出现,可见于肢端动脉痉挛症。(5)指甲呈青色急腹症患者四肢厥冷,指甲会突然发青;胎儿死于腹中的孕妇,指甲会持续性发青。此外,有人曾观察到,指甲出现青色瘀斑,可提示中毒或早期癌症。指甲呈青紫色,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或大叶性肺炎、重度肺气肿等肺脏疾病。(6)指甲呈绿色甲板部分或全部变绿,多与长期接触肥皂水、洗涤剂的职业有关,有时也可因传染上绿脓杆菌或绿色曲菌所引起。,(7)指甲呈蓝色白喉、大叶性肺炎、急性肠道传染病和食道异物阻塞的患者,其指甲呈青蓝色;在肝豆状核变性时,铜的代谢紊乱,有时也可出现蓝甲。吃不新鲜的蔬菜而引起的肠原性青紫症,以及亚硝酸盐类中毒,可使正常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或高铁血红症,以及亚硝酸盐类中毒,可使正常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或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从而发生皮肤紫绀及蓝甲,但应引起注意的是某些药物如硫磺、亚硝酸盐、阿的平、伯氨喹啉等也可引致蓝甲。指甲根部呈蓝色半月状,出现这种指甲,就可能意味着病人患有血液循环受损、心脏病或雷诺综合征,有时也与风湿性关节炎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有关。,(8)指甲呈灰色可见于全身性疾病、黏液性水肿、类风湿关节炎或偏瘫患者。营养不良,指甲会变厚或萎缩,且有色素沉着或呈灰色。当拇指甲下端呈灰色波浪状时,常见于青光眼。(9)指甲呈黑色多数由于外伤引起。受伤指甲下出血,开始为紫红色,久之成为紫黑色。甲床黑色素增加,重金属银沉着,会产生黑褐色指甲;甲下或周缘有绿脓杆菌感染的甲沟炎存在时,指甲可呈黑色或蓝色;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到指甲远端有明显的发黑;维生素B12缺乏、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胃肠息肉综合征,或长期接触煤焦油等,指甲也可变成灰黑色。另外,有两种情况必须特别引起注意,首先当指甲呈一片黑色,或褐色,或者呈雀斑状,最常发生于大拇指和大脚趾,尤其是出现指甲及其周围组织也呈褐色或黑色时,这就可能意味着患有一种恶性肿瘤黑色素瘤。其次,当指甲根部生长出数根黑色线条(通常只长到指甲的中部),提示体内正在或已经发生了癌变,应即刻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及早治疗。,(10)指甲呈多色十个手指的指甲,经常无规律地变换颜色,各不相同,可谓十甲十色,多见于心脏病患者。以上讲了观手识病的几种方法,观手识病必须左右手互察,不能套用“男左女右”这一不成理的公式,当双手均有异常情况出现时,更有诊断意义。同时,观手识病,还必须考虑患者的职业和生活爱好,如是否因为染过指甲或工作环境的影响,使指甲等发生了异常变化,只有排除外来的因素,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四、味觉异常辨病(一)口苦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多见于急性炎症,以肝、胆炎症为主,这常与胆汁的代谢有关。口苦还可见于癌症。美国医学家德维斯医生还发现,癌症病人丧失对甜味食物的味觉,而对食物发苦的感觉与日俱增,这与病人舌部血液循环障碍和唾液内成分改变有关。(二)口甜口甜,指口中自觉有甜味,又称“口甘”。此时即使饮白开水亦觉甜,或甜而带酸。口甜常见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或糖尿病患者,前者是因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异常,尤其是唾液中的淀粉酶含量增加而感觉口甜,后者则由于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觉得口中发甜。,(三)口咸口咸,指自觉口中有咸味,犹如口中含盐粒一般,多见于慢性咽喉炎、慢性肾炎、神经官能症或口腔溃疡。中医认为,口咸多为肾虚所致。(四)口酸口酸,是口中自觉有酸味,多见于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五)口辣口辣,是口中自觉有辛辣味或舌体麻辣感。常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及长期低热者。,(六)口淡口淡,指口中味觉减退、自觉口内发淡而无法尝出饮食滋味,多见于炎症的初起或消退期,而以肠炎、痢疾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为多见,还见于大手术后的恢复阶段;内分泌疾病及长期发热的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锌的缺乏、蛋白质及热量摄入不足的病人,也常有口淡感,因为这类疾病可使舌味蕾敏感度下降而造成口淡无味。另外,口淡无味、味觉减弱甚至消失,还是癌症病人的特征之一。因此,中老年人发生原因不明的味觉突然减弱或消失时,要高度警惕癌症的可能。(七)口涩口涩,指口中自觉有一股涩味,常见于神经官能症或通宵未眠者,一般只要调整好睡眠时间,必要时用点镇静剂即可消除口涩。但须注意,有些恶性肿瘤,尤其到晚期,多有味觉苦涩。(八)口香口香,指口中自觉有一股香味,如水果香味,多见于糖尿病(消渴症)的重症。应即刻进医院检查,明确诊断,进行治疗。,(九)口干口干舌燥并非都属病态,如长时间劳动、讲话、烈日下劳作,出汗过多等引起的口干舌燥均属代谢性的,饮水之后便可缓解;也有些口干舌燥系由出血、脱水、发热等疾病所致,病情比较复杂。十、大便辨病(一)望大便的颜色1白色或灰白色说明胆汁的排泄受到了障碍,提示胆道梗阻,有胆结石、胆道肿瘤或胰头癌的可能。此外,灰白色粪便还可见于钡餐造影后,这并非疾病所致,属生理性粪便。2白色淘米样即粪便呈米泔水样无粪质的白色混浊液体,量多,常见于霍乱。3白色油脂状量多,并有恶臭,常见于胰源性腹泻或吸收不良综合症。4白色黏液状提示可能为慢性肠炎、肠息肉和肿瘤。,5深黄色多见于溶血性黄疸,即红细胞大量破坏所产生的黄疸,常伴有溶血性贫血,可由红细胞先天性缺陷、溶血性细菌感染、恶性疟疾、配错血型的输血、某些化学药品或毒素的中毒、各种免疫反应(包括自体免疫)等引起。6绿色呈水样或糊状,有酸臭味、多泡沫,多见于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失调等疾病。若绿便中混有脓液,则是急性肠炎或菌痢的表现。腹部大手术后或接受广泛抗菌素治疗的病人,如突然出现带腥臭味的暗绿色水样便,并有灰白色片状半透明蛋清样伪膜,提示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此外,吃了大量含叶绿素的食物,或肠内酸性度过高,也会使粪便变成绿色。7淡红色像洗肉水样大便,这种大便最多见于夏季因食了某些被嗜盐菌污染的腌制品。常见的有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腹泻。,8鲜红色常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外层粘有鲜血,量少,并伴剧痛,便后疼痛消失,是为肛裂;若血色鲜红,量多少不一定呈血块,附在粪便外层,与粪便不相混,用水可将血液或血块冲走的,有内痔出血的可能。痔出血的另一特点是,常在便后滴出或射出少量鲜血,稍后自行停止;或血色鲜红,并与粪便混在一起,提示可能为肠息肉或直肠癌、结肠癌所致,直肠癌的血便中常混有糜烂组织。结肠癌的血便特点为鲜血,量少,伴有大量黏液或脓液。9暗红色因血液和粪便均匀地混合呈暗红色,又称为果酱色。常见于阿米巴痢疾,结肠息肉和结肠肿瘤。此外,某些特殊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由于凝血机制障碍,亦可导致便血,这种便血一般呈暗红色,有时也呈鲜红色,且常伴有皮肤或其他器官出血现象。另有一种情况是正常人进食过量的咖啡、巧克力、可可、樱桃、桑椹等也可出现暗红色大便。这要同上面的疾病区别开来。,10黑色在便因黑如马路上柏油色,又称柏油样便,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出血大便。它包括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窦炎、胃黏膜脱垂、肝硬化时的食管胃底靜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但是,食过多的肉类、动物血、肝脏、菠菜、口服铁剂、铋剂、活性炭等,粪便也可呈黑色,应加以区别。除询问病史外,可用水将黑便冲散,若黑出血色,即为消化道出血;而食物与药物所致的黑便,粪便黑面不亮,用水冲也不见血色。经素食二三天后或停服药后,大便颜色就可转为黄褐色。上面讲了在便颜色改变同疾病的关系。其中,红色和黑色大便多半是便血的表现。俗话说说:“十男九痔”。日常大便出血,人们往往想到是痔疮,而忽略了大肠癌的可能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逐步趋向高脂肪、低纤维素,比而使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并趋向年轻化。因此,大便出血,首先要警惕癌肿的可能。这对中老年人尤为重要。下面就各种常见的胃、十二指肠、大肠、肛门出血性疾病的便血特点,作简要分析。,1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便血多呈暗红色或柏油状,便血伴泛酸,上腹部有烧灼感、疼痛,服用解痉止酸药常能奏效。但是,当病程短而无节律性,抗溃疡药物治疗不佳时,应警惕胃癌的可能。2痔的便血常是鲜红的,不与粪便相混而附于粪块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严重时呈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3肛裂的便血便血量较少,多只在便纸上发现。大便时可伴有肛门剧痛,以至患者不敢大便。4息肉的便血大便时无不适感,粪质正常,血常附于粪块表面或是便后滴血,多见于儿童。5大肠炎症性便血可有急性、慢性之分,除了大便次数和性状改变外,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症状。6大肠癌便血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黏液血便,和粪便混在一起,而且便意频频,有时却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癌肿离肛门越远,便血发生率就越低,直肠癌约80%有便血,盲肠癌则为30%,而右半结肠癌则多数表现为只有通过化验检查才能测得的潜血试验呈阳性。,此外,便血量的多少,也常常作为鉴别各种疾病出血的一种依据。例如少量出血,大多来源于直肠、乙状结肠或降结肠疾病,如痔、溃疡、息肉与癌,也见之于肠套叠等;中等便血,大多见之于肠系膜及门静脉血栓形成;大量便血,应考虑来自上消化道或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伤寒等疾病。由此看来,便血都是病理性的,而且不同的便血与某些疾病有一定的特殊联系。因此,患者在就医时及时准确地向医生报告便血的情况,对于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二)望大便的性状1看形状(1)稀水样大便可见于消化不良或肠滴虫所致的腹泻,如同时有黏液、脓血则应考虑急肠炎。大便水样似米汤,并急促有压迫感,甚至腿足抽搐,肉削目陷,有失水状态,多为“霍乱症”,也可见于砷中毒。,(2)溏薄大便慢性结肠炎患者大便多为溏薄。受寒,多吃冷食,喜吃油腻滑肠之物,常使大便变软或溏薄,若大便稀溏,每日天未亮时泄泻,多为肾阳虚,俗称“五更泻”。(3)食糜样大便是因肠道蠕动亢进或分泌增加所致,可见于感染或非感染性腹泻。(4)黏液状大便正常的粪便有时有极少量黏液。若黏液大量出现,犹如涕状,常见于肠炎、痢疾和血吸虫病等。不同部位发病,大便中黏液存在的形式也不同。若黏液均匀地混在粪便中,可见于小肠发炎;若黏液多附着于粪便表面,则见于大肠病变。(5)冻状大便患过敏性结肠炎时,常于腹部绞痛后排出黏冻状、细带状物。如在坚硬的粪便表面附有少量黏冻,则是痉挛性便秘的特征。此外,部分慢性菌痢者也可排出冻状大便。(6)脓性及脓血状大便常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呈稀果酱样,细菌性痢疾则以黏液及脓为主。(7)羊粪状大便大便干结、呈粒状,中医认为这多为内热,或阴液不足之故。大便坚硬,不易排出者,主要因手术后肠粘连、腹内肿瘤、肠套叠、肠痉挛等引起。高热或久病之后,及老年人阴津不足也可出现大便干结,小孩不喜欢吃蔬菜,缺乏纤维素,也易引起大便干结。(8)细条、扁平带状大便经常排细条、扁平带状便,说明直肠或肛门狭窄,多见于直肠肿瘤。大便一侧有沟纹,标志直肠肛门有赘生物,应警惕直肠癌。(9)其他此外,大便的性状还可帮助医生推断病变的部位。,例如:大便稀薄如水状,多为小肠腹泻;大便如粥样或稀泥状,多来自回盲部病变;大便含大量泡沫,多为小肠消化不良;大便如干粥样,多为结肠病变;大便中含新鲜脓血,量不多,且里急后重明显者,多来源于肠源或乙状结肠;大便中含大量黏液而无血迹,多因慢性功能性结肠病变引起。2闻气味(1)酸臭提示消化不良。(2)恶臭见于肉食而消化力弱者,或见于直肠癌、阿米巴痢疾、肠道肿瘤、溃疡、消化道大量出血等。(3)脂肪便便量多、奇臭或混有油珠,它是胆囊、胰腺功能不良的表现,也可见于梗阻性黄疸。,三、步态辨病1蹒跚步态也称“鹅行鸭步”,是形容行走时摇摆迟缓,像鹅和鸭走路一样。这种步态,一般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先天性双侧髋关节脱位的典型体征之一。因为患者盆带肌无力,髋关节不能自如地运动,所以步行时左右摇摆,形如鹅行鸭步。此外,它还常见于佝偻病和大骨节病。2醉汉步态行走时步态紊乱,摇摇晃晃,重心不稳,如喝醉酒的人走路一样。这种步态常见于小脑有病的患者。3跨阈步态由于踝部肌腱肌肉松弛,患足下垂。行走时必须将髋、膝关节提高,但跨步小,并使足尖擦地而行,这种步态常见于坐骨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麻痹或多发性神经炎。4慌张步态走路时,身体前倾,起步慢,随后越走越快,慌慌张张难以止步,见于震颤麻痹患者。5剪刀步态步行时两膝相互前后交叉,两腿牵曳擦趾而行,常见于大脑性瘫痪的病孩和下肢痉挛病人。,6间歇性跛行步态行走一定距离后,感到一侧或双侧下肢无力,蹲下休息片刻后(15分钟)恢复正常。但再度行走时又会重复出现上述病态,此症状医学上称“间歇性跛行”。这种步态是由于脊椎管内病变压迫引起一过性脊髓血循环障碍,或下肢大动脉病变所致。7共济失调步态走步时一脚高抬,骤然垂落,双目向下注视,两脚间距很宽,以防身体倾斜。闭目时不能保持平衡。这种步态常见于脊髓痨,可各种原因引起小脑病变的病人。8偏瘫步态表现为一侧肢体的痉挛性麻痹。上肢旋前,肘、腕、指头节皆屈曲,走路时很少摆动。下肢髋关节外旋、膝关节僵直,足跖曲,每次跨步时,先要将患侧骨盆抬高,使患肢提起,再以髋关节为中心,直着腿、足趾,擦着地划半个圆圈,才能前进一步。可见于中风偏瘫病人。此外,下肢畸形、外伤、关节损害等也可引起不定型的异常步态。步态正常与否是诊断某些疾病的一面镜子。如果一旦发现步态异常,应及早去医院就医。,儿童常见病自测一、观头辨病1大头头颅较正常婴儿大(婴儿是否头大可通过量头围的方法进行鉴别。正常头围:出生时35厘米,6个月时44厘米,1岁时46厘米,2岁时50厘米),头皮静脉变粗,用手指敲头可听到似敲破罐样的声音。患儿两眼球下翻,眼白外露。大头常见于脑积水。它多因脑发育畸形、炎症或颅内患肿瘤等原因引起。2小头头颅较正常婴幼儿小,头颅呈舟状、橄榄状等多种异常形状,这多见于囟门关闭过早,大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的患儿。3方头两侧额、顶骨中央增厚隆起,呈方头型,多见于佝偻病。佝偻病是婴儿缺乏维生素D或钙磷代谢障碍、骨样组织钙化障碍等引起的骨软化症。4尖头下颌小、鱼样嘴、上唇沟短、两眼间距宽、耳壳低、突鼻、高腭弓,呈尖头型,可见于某些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症、黏多糖的先天性代谢缺陷等。5短头头颅前后径短、枕骨扁平、眼小、两眼裂外侧上斜而侧低、鼻梁扁平而宽、口常半张、舌常外伸,这是先天愚型的特殊头型。患儿除体格发育迟缓,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外,常伴有其他先天畸形。,二、观眼辨病1小孩晨起上下眼睑常被眼屎黏住,睁不开眼,眼睛水肿,且好流泪,眼球转动有疼痛和疲劳感,常见于儿童流感早期。2眼睑有水肿、充血、怕光、流泪等现象,下睑下垂或睑裂变窄,有视物模糊和复视感出现,但程度不深,可见于流行性腮腺炎。3开始眼睑轻度水肿,且有出血斑,随后上眼睑下垂,结膜水肿充血,瞳孔散大或痉挛缩小,病情严重者,可见眼球震颤或斜视,对光亮过敏或反应迟钝,并常常伴有结膜炎,出现结膜充血和黏液性分泌物,可见于流行性脑膜炎。4眼睑红肿如桃,且有红色皮疹,整个眼睛充血,血色紫暗,并有压痛感,眼眶常常发生炎症和脓疡,可见于猩红热。5眼睛突然泪水汪汪、怕光、不愿睁开、羞明喜暗、眼睑轻度红肿、眼分泌物增多、眼结膜充血、看物昏花、视力明显减退,提示可能是麻疹的先兆。6初起怕光、流泪,接着眼睑发生水肿,并可见水珠样的疱疹在眼睑一侧或两侧,视力减退,偶然还有复视现象,常见于水痘。,7双睑轻度红肿,且有与面部和皮肤皮疹相同的典型皮疹,泪道可能阻塞,瞳孔对光反应迟钝,可见于风疹。8双眼有异物感、灼热感,常感到视物模糊,眼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严重,视力降低,可见于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即红眼病。9怕光、流泪、爱哭闹,眼睛和黑眼珠横径增大,可见于先天性青光眼。10眼球巩膜呈橙黄色,视物偶而模糊不清,眼睑赤痛、流泪,可见于黄疸型肝炎。11两眼瞳仁突然变得一大一小,走路跛行,提示可能有颅内疾病(如脑瘤),应及时就医。12瞳孔特别亮,能发生黄色或白色反光,像猫眼一样,应警惕视网膜细胞瘤。这种疾病应及早治疗,若晚了,则可能转移到颅内及全身,危及孩子的生命。,三、观指辨病(一)观指纹的色泽正常小儿指纹红黄相同,似隐似现于风关之上。如果见其形色异变,说明孩子在患病。例如:1色鲜红者,多属外感风寒表证。2色紫红者,多为热证。3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4色淡者,多属虚证。5色滞暗者,多属实证。6色青者,多见于惊风,亦出现于多种痛症。(二)观指纹的长短中医认为,指纹的长短与疾病轻重有很大关系。例如:1指纹在风关之内者,说明孩子的病很轻。2指纹入气关者,病就生了,切不可大意。3指纹达命关者,病情更重。4指纹一直伸延到指甲端,即所谓“透关射甲”,预示病情危重,需及时送医院抢救。,四、观粪辨病(一)饥饿便量少,色深绿,有黏液,见于母乳不足的小儿。哺乳时期或哺乳后常见小儿啼哭。有的家长看见黏液误认为是腹泻,于是就减少奶量,结果,腹泻反而加重。其实,只要适当增加奶量,腹泻即会好转。(二)颗粒便又可分为以下两种:1粪便呈颗粒状棕黄色,多为饮水过少,或在热天衣着太厚,婴幼儿出汗失水过多所引起。也有的是食物中的纤维素含量太少所引起的。2粪便似乳汁凝固的小块,有灰白或白色光泽,这是消化不良的先兆,要求喂乳要定时、定量。(三)糊状便有以下两种情形:1粪便呈淡黄色稀糊状,不带黏液。每日34次。多为睡觉时腹部着凉引起。这时应采取保暖和减少食量的措施,或暂时少吃、不吃油脂食物和蔬菜,稍饮浓茶,即可恢复。2大便呈糊状,颜色较淡,若将大便放入水中,大便呈油样浮在水面上,这说明婴儿吃得太油腻,对脂肪消化不良。此时应调整饮食,吃得清淡一点,或喝点炒米茶(大米炒黄后煮成米汤),帮助消化吸收脂肪。,(四)稀便呈深草绿色,含纤维较多的稀便,是因吃蔬菜过多所致。量多,不成形、淡黄或深黄色、含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有恶臭的粪便,是进食太多所造成的,应减少食量。(五)泡沫便粪便量多、泡沫多、粪质粗糙且含有多量食物残渣或完全未消化的食物,大多是由于进食多或食物中含糖量过高所造成的。这时应少吃糖,控制米面摄入(可喂些米汤、藕粉糊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以减轻肠道负担。经饮食调整后,一般在12天内即可恢复。如果家中备有食母生,可让孩子每日吃1粒,以助消化。(六)散乱便一部分是成形便,一部分是腹泻便,这种粪便常见于营养失调或有感冒及麻疹等病的小儿。,(七)水样变又可分为以下几种:1蛋花样大便这种粪便由消化不良引起,每日可排510次,且均为黄绿色水样带白色小块(系未消化的脂肪等)和黏液样的粪便。此时即应控制食量,适当加喂含糖盐开水或少量普通茶水(不要过浓)。如23天后粪便仍不能正常者,应请医生诊治。2绿色絮状水样粪便常在着凉或食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后发生。每日达10次以上,一般表示中毒性消化不良,须及早医治。3米泔水样便霍乱、副霍乱患儿,大便次数和大便的量都很多,大便颜色像淘米水样,并有频繁的呕吐,病势十分凶险。(八)干硬便粪便干结而坚硬,量少,表面偶尔带有少量的黏液或血丝,可以数天排一次,排便时常伴有哭闹或断断续续的“吭、吭”用力声。这是婴幼儿患了便秘症(注:婴幼儿不需每天排便,只要粪便不坚硬,23天排便一次也是属于正常的)。便秘与摄入的食量、饮水量、纤维性食物的多少有关,也与摄入的蛋白质、钙质的含量偏高有关。遇有这种情况时,有在两次奶的间隔时间内喂一次金银花露,或适当减少食物中蛋白质、钙质含量,增加谷类、蔬菜、水果等含渣和纤维的食物,并在两次进食的间隔内喂一次稀释过的果汁、糖开水或果泥等,就可使粪便恢复正常。对便秘比较严重的,可加喂蜂蜜水6070毫升;或将植物油510毫升,熬熟冷却后口服。,(九)肥皂样便颜色像蛋黄色或接近白色,有的好像石块,这表示食物在肠内发生腐败。在喂蛋白质比米、面、淀粉类食品多的情况下,容易排肥皂样便,此时可增加一些糖类食品,如蜂蜜、白糖等。(十)脂肪便粪便呈灰白色,糊样或液状,外观如奶油,具有油光色彩,可在便盆中滑动,有腐臭,这是由胰腺功能障碍,胰脂酶分泌不足,食物中的脂肪不能消化吸收所致。(十一)白陶土样便粪便失去正常的黄褐色,呈灰白色(小便却很黄),如白陶土样,这提示婴儿胆道梗阻,胆汁不能进入肠道。(十二)豆腐渣样便有两种情形:1患有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婴儿,常排黄绿色带黏液的稀便,有时呈“豆腐渣”样。这是一种真菌性肠炎,多见于体弱、营养不良的婴儿,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婴儿,患此病的婴儿多同时患有鹅口疮。,2新生儿肝炎大便,呈淡黄色、灰白色豆腐渣样,皮肤及眼白的黄染,小便深黄。(十三)黏液便大便像鼻涕冻样,有的无色透明,有的颜色污秽,这是肠道黏膜发炎,要及时治疗。(十四)血样便可分为以下几种:1脓血便。主要见于小儿痢疾,大便呈血样状,可混有黏液,排便时哭吵不安,有里急后重现象,便后常不愿离开便盆,可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轻症每日排便数次;重症可有数十次。发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2鲜血便。大便表面有鲜血,或便后滴血,可能为直肠息肉或肛裂。3果酱样便。为血和黏液混和的红色黏冻样粪便,像红果酱样,有时为深红色的血水,并伴有阵发性哭吵,频繁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这常见于肠套叠(2岁以下小儿最多见)。此外,果酱样大便也可见于阿米巴痢疾。,4赤豆汤样便。可见于出血性肠炎大便。开始常为水样或蛋花样稀便,数天后出现暗红色赤豆汤样血水便,有特殊腐败腥臭气,伴有剧烈腹痛及明显的中毒症状(精神萎靡、软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5柏油样便。又称为黑便,提示胃或小肠大量出血,应寻找出血部位和病因。发现婴儿出血性粪便,除了考虑胃肠道疾病外,还应当想到以下几种可能:(1)成人排出柏油样的黑粪,常表明有上消化道出血。而婴儿出现黑粪,则首先要检查乳母的乳头有无皲裂出血。临床发现,婴儿排黑粪有很多是由乳母的乳头裂开出血引起的。(2)要检查一下宝宝的口腔有无破损出血。因为这些血液被宝宝吮吸入肚后,便会排出黑粪。(3)进食猪肝、动物血之后,可出现假性黑粪。(4)服铁剂补血药,粪便也可变成黑色;服利福平,粪便可染成红色。以上这些情况均不是胃肠道出血,应仔细鉴别。,总之,婴儿粪便异常既可因喂养不当引起,也可因疾病引起。因喂养不当引起的异常粪便,用调整饮食的方法使粪便恢复正常。在我国民间一向十分重视。对于因疾病引起的异常粪便,应及时把婴幼儿送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五、望睡辨病正常情况下,小儿睡眠时,一般是安静舒坦、头部微汗、呼吸均匀而无声,有时小脸蛋上会呈现出各种表情。但是,当孩子患病时,睡眠就会出现异常情况。例如:1睡前烦躁、磨人、易惊醒,入睡后全身干涩、面红、呼吸粗糙且快,脉搏超过了正常数(注:正常时,新生儿脉搏是120140次/分,1岁以下110130次/分,23岁100120/分,47岁80100次/分,814岁7090次/分)。这常预示着发烧即将来临。2入睡后,大汗淋漓,睡眠不安,并伴有四方颅、出牙晚或囟门不按时关闭,这可能是患了佝偻病。3入睡后撩衣蹬被,并伴有两颧及口唇发红,口渴喜饮,或手足心发热等症状。中医认为是阴虚肺热所致。,4入睡后面部朝下,屁股高抬,并伴有口舌溃疡、烦躁、惊恐不安等症状,中医认为是“心经热则伏卧”,这常常是小儿患各种急性热病后,余热未净所致。5入睡后翻来复去,反复折腾,常伴有口臭气促、腹部胀满、口干、口唇发红、舌苔黄厚、大便干燥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胃有宿食的缘故,治疗原则应以消食导滞为主。6睡眠时哭闹不停,时常摇头,用手抓耳,有时还伴有发烧,提示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湿疹,或是患了中耳炎。7入睡后四肢抖动“一惊一乍”,则多是白天过于疲劳或精神受了过强的刺激(如惊吓)所引起。8睡后不管听到多大响声也毫无反应,依然鼾睡,且平日爱睡觉,能睡觉,则要当心孩子可能有耳聋毛病。9入睡后,上下牙齿磨得咯咯响,称之为夜间磨牙。过去认为夜间磨牙与肠道寄生虫有关,现在发现,它往往因为牙颌畸形所致。此外,也有少数小儿是因为有精神创伤或情绪不稳定而引起夜间磨牙的。,10入睡后用手去搔抓屁股,而肛门周围又见到白线头样小虫在爬动,可见于蛲虫病。11熟睡时,特别是仰卧睡眠时,鼾声隆隆不止,张口呼吸,且逐渐出现面容呆笨、鼻梁宽平之貌,这是因为增殖体、扁桃腺肥大影响呼吸所致。六、闻哭辨病(一)生理性啼哭生理性啼哭是婴儿一种本能的正常表现,其特点是:哭声宏亮、面色红润、眼睛有神、脉搏有力、食欲正常,不伴有发热、咳嗽、呕吐、腹泻、抽搐等。专家认为,生理性啼哭是一种有益的全身运动。婴儿啼哭时头部、手脚、腹部都随着哭声起“舞”,这可使婴儿肺活量增大,四肢得到运动,从而提高机体的素质。小儿如果不是经常地哭,且哭声洪亮而长,这是正常的健康状态,做父母的无需多虑。当然,凡哭必有因,13个月的婴儿,哭用来表示外界环境或内环境对儿体的不适反应,如冷、热、饿、渴、湿、燥、痛、睡眠不足、饮食改变、衣服过紧、被褥过重过厚,甚至寂寞等等。这时父母切忌一哭就抱着小孩摇来摇去,哄孩子睡觉,应细心观察小儿的哭声和表情,学会辨别,以便采取不同措施,满足婴儿的要求。例如:,1婴儿哭声一声紧似一声,或者哭哭停停,啼哭间隙有啜啜欲食的吸吮动作,是饥饿性啼哭,这表示孩子饿了,做妈妈的应该赶快喂奶,孩子便会满足地玩耍或安静入睡。如喂完奶后很短时间内又哭,应想到是否母奶不足,或奶粉配制的太淡没吃饱。2口渴时,婴儿的哭声不如饥饿时那么宏亮,如果常用奶瓶喂水,小儿会头颈不转地吮吸小嘴或张口等待,如果不及时喂水,才会再哭一会,停下来重复以上动作。3睡眠不足,困了时,婴儿哭声起初比较低。如果周围有噪声或其他干扰使他不能入睡,哭声变大并连续不断仿佛委屈万分。经常抱着拍打入睡的小儿,困了想入睡时,只要抱起来哭声也会停止或变小。4啼哭音调正常但无规律,应查看是否尿布潮湿不适,或臂部、腋窝、大腿根部皮肤糜烂。另外,还要注意皮肤是否被针刺着、扎着,衣着、襁褓是否过紧、过薄或过厚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向母亲哭诉的理由。5哭声时高时低,可无眼泪,有时还发出“咳咳”声,与此同时还手舞足蹈,或左顾右盼,这种哭是撒娇性啼哭。这是表示要人抱要人与他玩。6半岁以后,如果常爱啼哭,并有双手乱划,双脚乱蹬的动作出现,做父母的要快看看宝宝是否生新牙?这时宜用消毒过的玩具让小孩啃,哭声会很快停止。,7婴儿突然“哇哇”地尖声大哭,浑身乱动,可能是因为孩子听到怪声,受了惊吓,或者是婴儿的手脚被什么东西卡(绕)住,或被蚊叮咬,或耳里、鼻子里进了什么小虫等异物等等,只要消除了刺激因素,哭声就会停止。除上述原因外,在生理性啼哭中还有一种经常通宵啼哭,吵得全家不能安宁的“哭夜郎”。这是小儿诉病情,还是故意捣乱?事实上,大多数“哭夜郎”白天吃、喝、玩都很正常,这种白天安静,夜里啼哭的现象,往往是由于夜间饥饿、口渴、室内温度变化太大,或白天生活无规律,大人逗、耍、嬉戏过度,造成孩子大脑留有一定的兴奋灶所造成的。上述多种因素,促使孩子睡眠昼夜颠倒,心烦难受而夜间哭闹。另外,婴儿过分疲倦、睡眠足,入睡前也时常哭闹,特别是沉睡的婴儿被噪音惊醒后,常常会哭闹不止。对此,做父母的首先应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少逗弄孩子;其次婴儿睡眠时应保持环境安静,冷热适度,夜间不要一直开着灯,开灯时灯光不要太亮。这样时间一长就可逐渐纠正孩子夜啼的坏习惯。此外,民间还流传着睡前给婴儿洗温水浴(注:每晚八九点钟用温水(43度左右)给婴儿洗浴,洗前2小时哺一次奶,浴水淹至婴儿的胸部,使婴儿能在水里做手捞脚蹬的运动,这样持续10分钟左右擦干穿衣,由于此时婴儿口渴肚饿,所以在这时喂奶,婴儿一定会睡得很好),使“哭夜郎”一觉睡到天亮的妙法。,(二)病理性啼哭1病理性啼哭常由于婴儿身体某部有不同程度的痛苦和不适所致。其特点是大多表现为突然剧哭,哭声急、音调高,类似尖锐刺耳的呼叫(呈惊恐状),四肢屈曲、两手握拳,额部皮肤皱起。即使喂奶或将其抱起,仍哭闹不止。哭闹间歇时间精神萎靡,面色苍白。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引起警惕,注意观察。例如:1哭声高而尖锐,忽缓忽急,时作时止,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腹泻,拒按腹部,一摸即哭,这是因急性肠道炎症、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等产生的腹痛所致。其特征是:哭声为阵发性,可随腹痛出现而起,缓解而止。如伴呕吐、果酱样大便时,须考虑肠套叠,应引起高度重视。2哭声嘶哑、呼吸不利,多是咽喉有恙或肺有实邪。如果是急性扁桃体炎,婴儿会因喉痛而哭闹不休,并伴有发热,拒奶,夜间哭闹更甚。3哭的音调正常,但却烦躁不安,怎么哄也不是,可能是头痛、鼻塞,患了感冒;哭喘交替,可能为肺炎;哭声无力,夹杂着断断续续的呻吟,见于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应提高警惕。,4哭闹不安、发热、摇头擦耳,手压耳郭时哭声更剧,提示可能为中耳炎,多因婴儿溢奶,奶汁流入外耳道后引起的。5哭声一发出,就为极高音调的尖叫,持续短暂,间断重复,同时伴有放射性呕吐,应考虑到婴儿有脑部疾患的可能。如脑膜炎、颅内出血等。患儿除尖叫外,往往还伴有嗜睡、喷射性呕吐、抽搐等症状。此时应及时送医院抢救。6哭叫拒食,一含乳头就哭,并伴有口腔黏膜充血,有的还有水肿,呈红绒状,口涎增多,提示为鹅口疮,多见于身体虚弱或营养不良的婴儿,当消化不良时更易罹患。此时,婴儿舌苔白像奶块,但又不像奶块那样容易擦掉。7夜间啼哭不止,脾气烦躁,并且有夜惊或多汗的现象,则很可能是早期佝偻病的表现。佝偻病又称“软骨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常因缺少钙质和维生素D所致。患儿除上述症状外,还常有哭闹和头发稀疏、囟门大、鸡胸、蛙腹等表现。8睡前哭闹,可能是有蛲虫病,这是因蛲虫多在婴儿入睡前从肛门处爬出刺激肛门的缘故。9哭声既强烈又烦躁,且不停地在接触物上摩擦,如此时室内偏潮,温度较高,应想到婴儿是否因有湿疹而奇痒难熬。,10啼哭不止,躁动不安,多为消化不良、积食腹痛所致。11哭声无节奏、强度低、持续时间长,并且有较长时间的间歇现象,提示婴儿患有营养不良症。12把尿时,要检查尿道口是否发红,是否有炎症。13大便后哭,要想到肛门是否因大便裂伤所致。14哭几声停停又哭,可能是身体某处有疼痛的缘故。15啼哭声细弱无力,继而不哭不动不吃,体温不升,常常是病情严重的征象。应立即送医院抢救,以免延误病情。此外,有个别婴儿每遇不顺心的事就大哭大闹,几秒钟后就颜面青紫、眼球上翻,重则全身强直或短暂抽搐,每次大哭后屏气,轻者持续半分钟,重者不过3分钟即可恢复正常。民间称这种现象是“哭背过气了”,医学上称为“屏气性发作”。屏气性发作多见于神经质的小儿,是婴幼儿期的一种神经官能症,发病年龄为3个月至2岁间,一般到两三岁后自然停止,不需治疗。,七、呕吐辨病呕吐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症,呕吐以哺乳期间的婴幼儿最为常见,且大多数发生于食乳后不久,严重者呕吐呈喷射状。此类呕吐多因喂养不当而发生,一般不作病论。只要在哺乳后将婴儿伏在母肩上一侧,用手轻拍儿背,令其胃中空气排出,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