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五四”时期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pdf_第1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五四”时期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pdf_第2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五四”时期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pdf_第3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五四”时期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pdf_第4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五四”时期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 r p f ;l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引言1 第一章安徒生童话进入国门4 第二章安徒生童话对“五四儿童文学的影响及原因分析9 第一节安徒生童话对我国儿童文学的总体影响9 l 、我国儿童文学理想范式的形成9 2 、我国童话创作的兴起1 1 3 、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建构:1 3 第二节摄取接受安徒生童话的深层原因1 5 1 、精神世界的相通1 6 2 、“五四”文化氛围的契合1 8 第三章“五四”新文学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与误读2 1 第一节期待视野中的徒生童安话:2 2 1 、童心的讴歌2 2 2 、上层社会的批判2 3 3 、心灵的释放2 5 第二节“五四 新文学接受安徒生童话的总体误读2 6 1 、安徒生童话理解的简单化倾向2 6 2 、安徒生童话幻想艺术接受的偏离2 8 3 、对安徒生童话宗教意识的排斥3 0 筠专j 沧3 3 参考文献3 4 后记3 7 两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五四 时期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 影响与接受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珍 指导老师肖伟胜教授 摘要 中国儿童文学由诞生到成长以至后来发展成熟的过程中,至始至终都伴随着安徒生童话 的影响。本论文主要研究“五四”时期安徒生童话对我国初创时期的儿童文学的影响,分析 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并从接受者的一方出发,探析安徒生童话在中国“五四”时期的接受 状况,以及在这个时期的接受中产生的误读。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五四”时期安徒生童话在中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阐释了选题的依 据,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正文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详细论述安徒生童话是怎样传入我国的。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五四”时期安徒生童话对我国儿童文学的影响及产生这种影响原 因。“五四”时期,安徒生童话在建构我国儿童文学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安徒生童话 的影响下我国儿童文学的理想范式形成了,我国童话创作逐步兴起,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建构 也逐渐完善。安徒生童话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这些影响,源于安徒生童话中的精神世界和中国 新文化学者的精神世界的相通,以及与“五四”文化氛围的契合。 第三章,着重分析了“五四”时期新文化学者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与误读。2 0 世纪初, 中国新文化学者从中国的当时的现实出发,受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和在此传统上所形 成的审美习惯的双重制约,在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过程中,出现了对安徒生童话理解的简单 化,对安徒生童话作品的幻想艺术理解的偏离。对安徒生童话中宗教意识的排斥等误读现象, 这种误读最终限制了我国儿童文学的向更宽广的方向发展。 余论部分对正文内容作进一步补充,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评价安徒生童话对“五四”时期 儿童文学的影响,并阐述、研究和评价“五四”儿童文学应该遵循的文学态度。 关键词:“五四 儿童文学安徒生童话影响研究接受研究误读 , 西南大学硕+ 学何论文 a b s t r a c t o nt h ei n f l u e n c ea n d r e c e p t i o n o f a n d e r s e n sf a i r yt a l e sd u r i n gt h ep e r i o do f m a y - - f o u r t hi nc h i n a p o s t g r a d u a t eo fc o m p a r a t i v e & w o r l dl i t e r a t u r e :z h a n g z h e n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e s s o rx i a ow e n s h e n g a b s t r a c t c h i l d r e n sl i t e r a t u r eo fc h i n ai sa c c o m p a n i e dw i t ht h ed i v e r s ea n dc o m p l e xi n f l u e n c eo f a n d e 碍e n sf a i r yt a l e sf r o mh e rb i r t ht om a t u r i t y t h et h e s i sm a i n l yr e s e a r c h e s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 a n d e r s e n sf a i r yt a l e so nc h i l d r e n sl i t e r a t u r eo fc h i n ai nt h em a y - f o u r t hp e r i o da n da n a l y z e st h e r e a s o nw h yt h ei n f l u e n c ei sp r o d u c e d b e s i d e s ,t h ec h i n e s em a y f o u r t hr e s e a r c h e ra st h er e c e i v e r , t h i sp a s s a g et r i e st oe x p l a i nt h e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o fa n d e r s e n sf a i r yt a l e s r e c e p t i o na n dt h e m i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i nt h ea c c e p t i n gp r o c e s si nt h em a y f o u r t hp e r i o do f c h i n a t h ep r e f a c ea p p r o x i m a t e l yd i s c u s s e st h ep r o f o u n di n f l u e n c ep r o d u c e db ya n d e r s e n sf a i r y t a l e si nt h em a y f o u r t hp e r i o do fc h i n a , e x p l a i n st h er e a s o nf o rs e l e c t i n gt h i st h e s i s ,t h ew r i t i n g t h o u g h t sa n d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i nt h ep a p e r t h et e x t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a r t s c h a p t e r1 e x p o u n dh o wt h ea n d e r s e n sf a i r yt a l e s i n t r o d u c e dt oc h i n a c h a p t e r2i n t e r p r e t s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a n d e r s e n sf a i r yt a l e so nc h i l d r e n sl i t e r a t u r eo fc h i n a i nt h em a y f o u r t hp e r i o d ,a n d e r s e n sf a i r yt a l e sp l a y e d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t h ep r o c e s so f c o n s t r u c t i n gc h i l d r e n sl i t e r a t u r eo fc h i n a u n d e r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a n d e r s e n sf a i r yt a l e s ,t h e i d e a l i s t i cm o d e lo fc h i l d r e n sl i t e r a t u r eo fc h i n ai sf o r m e d ,a tt h es a m et i m e ,t h ec r e a t i o no ff a d r t a l e si sr i s e di nc h i n a , t h es y s t e mo fi m a g es t r u c t u r ei nt h e 筋拶t a l e sf i e n dt ob ep e r f e c tg r a d u a l l y t h e s ei n f l u e n c e so fa n d e r s e n sf a i r yt a l e so nc h i l d r e n sl i t e r a t u r eo fc h i n a , o r i g i n a t e df r o mt h e s p i r i t u a lw o r l ds i m i l a r i t ya n dt h ec u l t u r ec o r r e s p o n d c h a p t e r 3a n a l y z e st h ea c c e p t i o na n dt h em i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m a y f o u r t hr e s e a r c h e rt o w a r d s a n d e r s e n sf a i r yt a l e s i nt h ee a r l yo f2 0 t hc e n t u r y , c h i n e s ew r i t e r sw e r el i m i t e db yt h ei d e ao f c h i n e s ec h i l d r e n i nt h ep r o c e s so fa c c e p t i n ga n d e r s e n sf a i r yt a l e s ,i ta p p e a r e dt h a tt h e yc o u l d n t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n d e r s e n sf a i r yt a l e st o t a l l y ,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f a n t a s ya r to fa n d e r s e n sf a i r y 、 , i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a b s t r a c t t a l e si na l ld e v i a t e dd i r e c t i o n , a n de x c l u d i n gt h e r e l i g i o u st h o u g h to fa n d e r s e n sf a i r y t a l e s f i n a l l y , t h e s em i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sr e s t r i c t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l d r e n sl i t e r a t u r eo fc h i n ai n t h eb r o a d e rd i r e c t i o n t l ec o n c l u d i n gi sf u r t h e rc o m p l e m e n tt ot h et e x t t h i sp a s s a g ee v a l u a t e s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 a n d e r s e n sf a i r yt a l e so nc h i l d r e n sl i t e r a t u r eo fc h i n af r o mt h et w oa s p e c t s _ - p o s i t i v ea n d n e g a t i v e ,a n de x p l a i n st h ea t t i t u d e sw es h o d dk e e pw h e nw ee x p l a i mr e s e a r c ha n de v a l u a t e c h i l d r e n sl i t e r a t u r eo fc h i n ao fm a y f o u r t h k e yw o r d s :c h i l d r e n sl i t e r a t u r ei nm a y - f o u r t ha n d e r s e n sf a i r y t a l 6 ss t u d yo ft h ei n f l u e n c e s t u d yo fr e c e p t i o nm i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i i i 两南大学硕+ 学位论文引言 引言 从童话的沙漠到安徒生童话的引进;从对安徒生童话的一知半解到如今学术 上硕果累累;从文化的隔膜到上海世博会上小美人鱼的展出这些都像我们昭 示着安徒生童话已经逐渐成为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成为我国儿童文学中的一颗 璀璨的明星。在中国亿万儿童当中,提起童话他们就会不约而同地喊出“安徒生” 的名字。安徒生童话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传遍了全球,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 童话作品、童话研究的重心。中国作为安徒生童话研究最为兴盛的国家之一,安 徒生童话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也深深影响着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曹文轩教授曾 说过:“中国儿童文学的浩荡大河的源头之一就是安徒生。中国儿童文学的躯体里 流淌着安徒生的血液。 1 可见安徒生童话在我国的影响之深,也可以看出我国对 安徒生童话的推崇和重视的程度。各个时期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内容以及安徒生 童话对各个时期儿童文学的影响都差别很大,要对每个时期都做详细的论述,远 远超出我的能力范围。因此,本文从安徒生童话初入中国的源头出发,分析安徒 生童话在“五四 时期在我国产生的影响和我国“五四 时期新文化学者对安徒 生童话的接受情况,在此基础上阐述安徒生童话在正反两方面对我国儿童文学产 生的影响。 安徒生年少时就对神秘的中国充满了向往,希望自己的旅途中有一站就是中 国,可是他一生的愿望却没有实现。令安徒生没想到的是,多年过去他伟大的精 神创作童话,带着他的愿望,飞跃万水千山,跨越重洋来到了他日夜向往的 中国。早在1 9 1 3 年“五四 新文化的巨将周作人就把安徒生介绍给了国人。“五 四 新文化运动的热浪掀起以后,由于对儿童文学的提倡和重视,安徒生童话就 成为新文化学者大力推崇的对象。许多报刊纷纷刊登安徒生的童话。文学周报 发表了美人鱼、雏菊、天国花园等;文学研究会的报刊c d , 说月报尤 其青睐安徒生童话,早在1 9 2 3 年十四卷十八期上沈泽民在近代的丹麦文学中 就说:“丹麦至少有总有一个作家是全世界人底口中地家常便饭了,2 稍后在该报 的十六卷创办了“安徒生专号 ,大量刊登了安徒生的评传、论文、图像、以及作 品译介。妇女杂志也刊登了大量安徒生童话的译作,有玫瑰花妖、老街灯、 影子等。还有民国日报、学生杂志、民铎杂志等刊物都刊登安徒生 童话,一时安徒生童话成为“五四”时期学者关注的重心,成为2 0 世纪中国文学 最具影响的文学现象。 但是,这一具有影响力的文学现象学术界却一直没引起关注,翻阅学术界对 1 曹文轩:完整的安徒生接受史阐释史,载中国新闻出版报第3 版,2 0 0 6 年 2 沈泽民:近代的丹麦文学,载小说月报1 4 卷1 8 期,1 9 2 3 年 l 两南人学硕十学何论文 弓i - 2 安徒生童话研究的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对安徒生童话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文本 的现代性解读上,即使谈到安徒生童话在我国的接受方面的研究也只是简单地归 为意识形态的控制上,对于“五四”时期安徒生童话对我国儿童文学的具体影响 和接受方面的研究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资料较为零散。在笔者所拥有的资料当 中,把安徒生童话作为异质文化,研究他在中国的影响和接受的有下面一些研究 成果。在论文方面有:秦弓的论文“五四”时期的安徒生童话的翻译肯定了安 徒生童话在“五四”时期的翻译标志着儿童文学翻译的形成,肯定了安徒生童话 所表达的诗性和童趣贴近儿童的心理;李红叶的论文安徒生童话在“五四 时 期论述了安徒生童话给我国的儿童文学增添了新的成份,促进了我国现代儿童 文学理想范式的形成;李红叶的论文赵景深的安徒生童话翻译与研究、周作 人与安徒生、郑振铎与安徒生分别论述了赵景深、周作人、郑振铎三位“五 四 时期的巨将在安徒生童话翻译上的贡献;许雷的论文“最佳“关联域视角” 下的章话翻译以 中译本误读为例对安徒生童话的中文译 本从文化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了安徒生童话译本在中国的误读及其产生的原因; 另外有李丽的论文清末民初( 1 8 9 8 1 9 1 9 ) 儿童文学翻译鸟瞰,指出了我国 清末民初儿童文学翻译不同于以前的特点;夏丹在“五四 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简 论中对“五四”时期我国儿童文学译著来源的三大类进行了概述并对“五四” 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价值选择作出论述。秦弓“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 论述了“五四”时期引进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这些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指 出安徒生的翻译,但也涉及到了安徒生童话的翻译。在论著方面,李红叶的安 徒生童话在中国的阐释是国内文学作品中,第一次系统深入地研究安徒生童话 在中国的接受历史的著作。全书系统地全方位地梳理、考察与叙述了从1 9 1 3 年周 作人发表丹麦诗人安兑尔然迄今将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译介、解读、阐释 安徒生童话艺术世界的历史。书中对安徒生童话在“五四 时期的传播也做了比 较详细的论述,把安徒生童话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结合“五 四”语境做了突破性的阐释。这些成果,都不同程度地阐释了安徒生童话在我国 的接受,我认为这些研究没有具体提论述“五四”时期安徒生童话的接受情况, 我希望能在此基础上专门对“五四 时期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再做进 一步的探讨。王泉根的中国安徒生研究一百年对安徒生童话从传入中国以来 的一些研究情况做了系统的整理,但在这些文章中,多是就童话文本而谈童话, 没有很好地关注两国不同文化在解读安徒生童话的差别。 有关安徒生童话对我国儿童文学产生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个案研究或者 是在思潮综览时提到这个问题,比较重要成果有,李利芳的著作中国发展期儿 童文学理论本土化进程研究;朱志强的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王泉根 2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引言 i 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主潮;蒋凤主编的中国现在儿童文学史;李利芳的 论文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三大来源中国2 0 世纪前期儿童文学理论研究透 视;杜春海的论文论周作人对中国儿童文学审美现代性的确立及谈凤霞的论 文论中国儿童文学审美现代性的确立。这些研究中,在个别章节论及到我国现 代儿童文学在初创期的情况,都捎带提及一些安徒生童话的影响,并没深入分析。 综上所述,对“五四”时期安徒生童话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对于安徒生童话对我国儿童文学初创产生的影响方面更没有专门的论著。从近几 年的研究来看,在中国翻译关于安徒生童话的文章,大多也只是把安徒生童话的 译入简单地归结为意识形态的控制。本文拟在异质文化传播与接受的基础上分析 文本,从影响和接受两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从安徒生童话在五四 时期产生 的影响出发,研究其对我国儿童文学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其产生影响的原因;另一 方面从我国“五四”新文化学者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出发,阐释“五四”知识分 子接受安徒生童话内容上的特点,分析安徒生童话在“五四 时期的误读,探求 期待视野中的安徒生童话。这样就从影响研究和接受研究两方面把两种异质文化 的特征做个明了的解读。 两南大学硕+ 学位论文第一章安徒生奄话进入国门 第一章安徒生童话进入国门 从开始被人嘲笑的“丑小鸭”到今天人人敬仰的“白天鹅”,安徒生已经被世 界公认为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安徒生一生的著作当中,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就 是他的童话,提起安徒生童话无人不知,他的家乡为他自豪,他的祖国为他骄傲。 安徒生在他的一生中出版了1 7 0 多篇童话。一百多年来,他的童话以奇特的幻想, 深邃的智慧,幽默的讽刺和惊人的艺术魅力,为世界各国的儿童和成人们所喜爱。 他继承了北欧古老的讲故事的口头文学传统,搜集了许多关于民间的传说、歌谣、 故事,联系外国作品,发挥他那奇特的想像能力,创作了一种全新的童话。安徒 生童话自从来到中国,找到了无数的知音,为我国童话乃至儿童文学的发展树立 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五四”前,安徒生童话已经引进中国,但大规模地引进却在“五四”时 期,经过“五四 新文化学者的积极努力,安徒生童话在中国引起普遍注意。此 后,安徒生渐渐成了中国人民熟悉和喜爱的作家,他的童话更成为不朽的经典。 安徒生童话赢得世界人们的喜爱不是偶然的,是童话的本身遮挡不住的魅力在指 引着我们去喜爱这优美的作品。就像丹麦作家勃兰兑斯所说的那样:“他的文字属 于我们曾经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辨认过的而今天我们依然在阅读的书籍, ,在中 国,安徒生童话同样受到极大的推崇。安徒生童话究竟是什么时候介绍来到中国 的呢? 有的研究者认为安徒生童话的中译篇目“一九二六年最早发表在小说月 报上”4 。但实际上安徒生和他的童话进入中国要比这个时间早的多,据我所掌 握的资料可知,早在1 9 1 3 年,辛亥革命之后两年,周作人就在教育部编纂处月 刊上发表过童话略论,提到了安徒生的童话,后来又在聂社丛刊的创刊 号的“史传”栏,刊载了丹麦诗人安兑尔然传,当时周作人说了这样一句话: “安兑尔然童话,欧土各国,传写殆遍,日本亦有二三译本,中国尚鲜有知之者, 故为绍介其行业如此。 5 周作人在文中较详细介绍了安徒生的生平与创作,并给 予其极高评价。最早涉及翻译安徒生作品的却是刘半农,1 9 1 4 年7 月的中华小 说界第一卷第七期上,刘半农所译的安徒生童话作品洋迷小影发表。其译 序称:“是篇为丹麦物语大家安德生氏( - - a o 五至- - a 七五) 原著,名日皇帝 之新衣。陈义甚高,措词诙诡。日人曾节取其意,制为喜剧,名日新衣。大 致谓某伯爵崇拜欧人,致贻裸体之笑柄。今兼取安氏原文及日人剧本之义,复参 3 【丹】乔治勃兰兑斯:童话诗人安徒生,小啦,约翰迪米留斯:丹麦安徒生研究论文选,合肥:安 徽少年儿童f j 版社,1 9 9 9 年,1 8 页。 4 文汇报,安徒生和中国,1 9 7 9 1 2 5 ,转引: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1 9 8 2 年,1 8 7 页。 5 周作人:丹麦诗人安兑尔然传,聂社丛刊,1 9 1 3 年1 2 月第l 期。 4 两雨人学硕十宁何论文 第一章安徒生童话进入国门 u i 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甍 以我国习俗,为洋迷痛下针砭,但求不失其真,非敢以推陈出新自诩也。 6 当时, 中国翻译界的整体风气就是这样,喜欢篡改和增删原著。从刘半农上面的话中我 们可以得知,他是根据皇帝的新装,并且参照日本人编的喜剧新衣,写成 的这篇“滑稽小说”。1 9 1 5 年6 月中华童子界第十二期卷首刊登了“丹麦童 话大家安徒生之铜像”照片。较早介绍安徒生的孙毓修是“五四 以前位著名 的文学编辑,热心的儿童文学提倡者,他在商务印书馆1 9 1 6 年1 2 月出版的欧 美小说丛谈中“神怪小说( f a i r yt a l e s ) ”章内提到安徒生,在该书的“神怪小 说之著者及其杰作”章内对安徒生的生平做了更详尽的阐述。孙毓修不仅是安徒 生生平的最早介绍者之一,还是安徒生作品中译本的最早翻译者之一。1 9 1 7 年8 月孙毓修为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了一套童话第一集丛书,其中安徒生的两篇 作品就是孙毓修翻译的,即为小铅兵和海公主。1 9 1 7 年,周瘦鹃用文言 文所译述的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由中华书局出版。文中包括了亨司盎特逊 的短篇小说断坟残碣万,在译文前写有亨司盎特逊小传。较大规模地翻译安 徒生童话是1 9 1 8 年1 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由陈家麟、陈大镫译述的安徒生童话 十之九,含火绒箧、飞箱、大小克劳势、翰思之伴、国王之新服 和牧童6 篇,这六篇童话全部是用文言文译成的。1 9 1 8 年9 月,在新青年 第5 卷第3 期“随感录”一栏里,周作人毫不留情地批评了陈家麟、陈大镫用文 言文掩盖童话本质的翻译行为。随后,周作人在1 9 1 9 年1 月出版的新青年6二 卷l 期,发表了安徒生童话的译作卖火柴女儿,这篇童话是用白话文翻译成的, 这在我国是第一次用白话文翻译出的安徒生童话。 以上是“五四以前有关安徒生和他的童话在中国出版物上的一些资料。“五 四”新文化运动的巨浪掀起以后,儿童问题引起了新文化学者的极大重视,他们 大力提倡儿童文学。同时,我国思想界和出版界也空前活跃起来,关于外国儿童 文学的译作数量大量增加,安徒生的童话以其独特的内容和艺术特征被我国读者 所喜爱和接受,在“五四”新文化学者的积极努力下,安徒生童话被大量译介到 我国。当时,我国很多著名的刊物都竞相发表关于安徒生童话的译文和有关安徒 生的文章。 首先大量刊登安徒生童话的杂志是妇女杂志,妇女和儿童在“五四”前是 被忽略的一个群体,到了“五四”时期才引起注意的,可以说他们有着天然的联 系,因此,妇女杂志上发表了很多安徒生童话的译文。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 看,妇女杂志上一共刊登了1 8 篇安徒生童话的译文。安徒生童话的热爱者赵 景深分别在妇女杂志的第七卷一号、七卷六号、七卷八号、七卷十一号、七 卷十二号、八卷二号、八卷十二号、九卷三号分别发表了安徒生童话的译文柳 6 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 9 8 2 年,1 8 9 1 9 0 页 5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一章安徒生童话进入国门 下、芋麻小传、鹳、一荚五颗豆、恶魔和商人、安琪儿、祖母、老 屋;顾均正分别在妇女杂志的十一卷一号和十一卷四号发表了译文小克劳 斯和大克劳斯和夜莺;学憨分别在七卷三号和七卷一号上发表译文顽童 和玫瑰花妖;另外,汪延高在十一卷二号上发表译文飞尘老人、天赐生在 十卷十一号上发表译文一对恋人、伯恳在七卷七号上发表译文老街灯、石 麟在七卷十一号上发表译文一滴水、红霞在七卷五号上发表译文母亲的故事、 仲持在八卷三号上发表译文他不是好人。 “五四”时期的另外一个刊物文学周报也刊登了一些关于安徒生和他的 童话的文章。我们知道文学周报的名称经过了三次变化,分别为文学旬刊、 文学、文学周报。安徒生童话分别在文学旬刊的7 6 7 7 期刊登了由余祥 森翻译的无画的画贴,在文学的1 0 5 1 0 8 期刊登了徐名骥和顾均正翻译的 女人鱼;1 2 0 期刊登了岑麟祥翻译的快乐的家庭;1 3 5 1 3 6 期刊登了徐调孚 翻译的雏菊,在文学周报的1 8 8 期上刊登了顾均正翻译的荷马墓里的一 朵玫瑰花。文学周报除了刊载安徒生童话的译文,也刊登了一些关于安徒生 本人和关于他的童话评论资料,就在安徒生诞辰1 2 0 年之际,文学周报的1 8 6 期分别刊登了顾均正的安徒生的恋爱故事叙述了安徒生一生悲剧性的爱情; 。 赵景深的安徒生童话的思想总结了安徒生创作童话的主题思想自我安慰; 徐调孚的哥哥,安徒生是谁? 简单第介绍了安徒生;另外,还有徐调孚的安 徒生的处女作;沈雁冰的所翻译的文艺的新生命勃兰特斯 第 一节的大意。文学周报除了刊登了这些关于安徒生和他的童话的译文外,还 刊登了关于安徒生的七幅图画,让安徒生的形象和童话深深地印在了当时的读者 心中。 “五四 时期影响最大的干f j 物之一小说月报给予了安徒生极大的关 注,为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小说月报的十四卷五号 刊登了高君箴翻译的缝针;十四卷八号刊登了c e 女士翻译的拇指林娜; 十四卷十一号刊登了顾均正、徐名麟翻译的蝴蝶;十五卷七号刊登了顾均正翻 译的凶恶的国王;十六卷一号刊登了桂裕翻译的蜗牛和蔷薇丛;十六卷四 号刊登了顾均正翻译的飞箱。1 9 2 5 年,在安徒生诞辰1 2 0 周年之际,小说月 报在十六卷的八号和九号为安徒生开辟了两起“安徒生专号”,专门介绍安徒生 和他的作品。在小说月报的第八号,西谛在卷头语中说“安徒生是世界 上最伟大的童话作家”7 ,给予了安徒生和他的童话很高的评价。在第八号中有赵 景深所翻译的安徒生自己自叙性的文章我作童话的来源和经过及其赵景深自 己写安徒生逸事( 四则) 、顾均正创作的安徒生传、张友松所翻译的由丹麦 7 郑振铎:安徒生专号开卷语,载小说月报第1 6 卷8 号,1 9 2 5 年。 6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一章安徒事童话进入围门 _ 人博益生所著的安徒生评传,以及郑振铎所整理以便当时读者阅读和研究者研 究的安徒生的作品及关于安徒生的参考书籍。另外刊载了安徒生的十篇童话, 他们分别是:徐调孚翻译的火绒箱和牧豕人,傅东华翻译的幸运的套鞋, 西谛翻译的孩子们的闲谈,顾均正翻译的老人做的都是对的,赵景深翻译 的豌豆上的公主、烛、锁眼阿来、牧羊女郎和打扫烟囱者,岑麟祥翻译 的小绿虫。在“安徒生号”的第九号中,有关安徒生的传记和一些艺术评论有: 后觉翻译的c m r p e t e r s e n 著的安徒生及其出生地奥顿瑟,焦菊隐分别翻译了 安徒生著的我的一生的童话和我的一生中的第一章安徒生的童年和 安徒生童话的艺术,赵景深翻译了勃兰兑斯著的安徒生传中的安徒生童 话的艺术,顾均正发表了铲即兴诗人”,顾均正和徐调孚合编辑了安徒生年 谱,张友松翻译了安徒生著的安徒生童话的来源和系统。另外,在第九号上 也刊载了安徒生童话的译文十一篇,他们分别为:梁指南翻译的红鞋,西谛翻 译的扑满、千年之后、风鸟,顾均正翻译的七曜日、乐园、一个大 悲剧,季赞育翻译的妖山,沈志坚翻译的雪人,樊仲云翻译的茶壶, 胡愈之翻译的践踏在面包上的女孩子。通过小说月报上的“安徒生专号” 的刊载,让安徒生和他的童话在我国达到了一个较为繁盛的时期。 当然,除了妇女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这三种杂志大量刊登安 徒生和他的童话外,“五四 时期的其他杂志和报纸也刊载了一些安徒生童话。比 如:味辛在民国日报杭育上发表了译文玫瑰花妖,徐调孚在民铎杂 志上发表了译文顽童,郑振铎在儿童世界上发表了译文母亲的故事, 顾均正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译文情人,严既澄分别在儿童故事和 儿童世界上分别发表了译文荞麦和丑小鸭,士元在民国日报觉悟 上发表了译文梨花和雪人,济甫在民国日报觉悟上发表译文荷马 墓里的一朵玫瑰花,o f 女士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译文雏菊花,在虹 文季刊上分别有赵景深和焦菊隐翻译的世界最可爱的玫瑰和松树,胡愈 之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译文堡砦上的风景等等。除了这些零散的安徒生 童话的译文以外,“五四 时期还有一些安徒生童话译本的专集。他们是:由上海 新文化书局1 9 2 3 年出版,赵景深著的无画的画贴,在1 9 2 9 年这本专集又改名 为月的话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由北京新潮社1 9 2 4 年出版,林兰和张近芬著 的旅伴,这本专集收入了旅伴、丑小鸭、小人鱼、牧豕人、幸福的 家庭、打火匣、缝针、雏菊、拇指林娜、真公主十一篇童话。林兰 在1 9 2 5 年出版的旅伴和其他专集里除了旅伴专集里的十一篇童话外,有 新加了克鲁特霍潘,此专集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总之,“五四”总体的文化氛围为安徒生童话的引进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大环境, 7 两南大学硕+ 学何论文 第一章安徒生童话进入国门 “五四”时期报刊和杂志出版的繁荣促进了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传播,“五四”新 文化知识分子的积极努力加快了读者对安徒生童话的理解和接受。就在这些便利 的条件下,安徒生带着他的童话进入了我国国门,把他文化的足迹踏进了他梦想 的中国。 8 两南大学硕十学何论文 第二章安徒生奄话对“五四”儿童文学的影响及原冈分析 第二章安徒生童话对“五四”儿童文学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在中国新文学产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她始终伴 随着外国文学影响,特别是“五四 时期,翻译文学成了我国文学的主要潮流, 儿童文学更是这些翻译文学的繁星中最亮的一颗。安徒生童话的引进促使了我国 儿童文学的产生,为我国儿童文学输入了新的血液。据统计“五四”时期的报刊, 如小说月报、文学周报、妇女杂志、新青年、民国日报等,共翻译 了安徒生童话六十多篇。另外还有专门的安徒生童话集,如:林兰所著的旅伴 和其他,1 9 2 5 年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林兰和张近芬所著的旅伴,1 9 2 4 年由 北京新潮社出版;顾均正所著的夜莺,1 9 2 9 年由开明书店出版;赵景深所著 的无画的画贴,1 9 2 3 年由上海新文化出版社出版;另外赵景深还著有安徒 生童话新集和安徒生童话集,这两本童话集在19 2 8 年分别有上海亚细亚书 局和上海新文化书社出版。这些童话集也翻译了不少安徒生童话。由此可见,“五 四”时期我国对安徒生童话是十分向往的,安徒生童话在我国儿童文学建设中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既然我国学者如此喜爱安徒生童话。那么安徒生童话的大量引 进,对我国儿童文学产生了何种影响呢?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影响? 这些问题显然 就成为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 第一节安徒生童话对我国儿童文学的总体影响 “五四 时期,伴随了“人”的发现和“儿童”的发现,我国把儿童提到了 重要位置,开始为儿童创作。在各国的儿童文学都涌向我国的时候,安徒生童话 却成为新文化学者选择的对象,在当时的中国得到很好的传播和发展。无论是对 安徒生童话儿童观念吸取,还是对安徒生童话创作方法的借鉴,安徒生童话给我 国儿童文学带到了迥然不同的景观,为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迎来了美好的开端, 成就了我国儿童文学创作事业的宏伟蓝图。 1 、我国儿童文学理想范式的形成 安徒生生长的北欧大部分国土都处于北极圈内,半年极昼,半年极夜的生活 带给北欧人的是无穷的幻想。内陆和海洋交织又为当地造就了农业和渔业的经济 形态,形成了北欧人单纯、朴实的性格。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气质造就了安徒生 童话奇异的灵魂,优雅、浪漫、天真、充满古典诗韵,这些民族性格深深地影响 了安徒生童话的创作。安徒生童话对童心的歌唱,对儿童心理细致的描写,通过 对话、场面生动地表达出来,天真可爱的气息自然得如同从儿童心灵深处焕发出 9 西南大学硕十学伊论文 第二章安徒乍童话对“五四”儿童文学的影响及原冈分析 来的一样。安徒生童话的“童趣”和“童心”在我国“五四”新文学掀起时进入 了我们的视野。“五四”时期,伴随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五四”思想主 题“人的发现”和“个性解放”带来了“儿童的发现。这个时期对儿童的重视的 方式有了大大改变,对儿童的重视程度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在这种“五四精神 的影响下,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去掉了长久以来带有的政治性和文学功利性色 彩。于是,“五四”新文化学者就开始寻找正真适合的儿童文学的理想范式,以便 于提供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当时,我国儿童文学在理论上接受了美国教育家杜 威的观点,杜威认为,儿章的心理内容大致上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对他们施 行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促进这种本能的健康生长。由此,当时杜威提出他的教育原 则“儿童中心主义 ,极力反对忽视儿童内部机能的教育方式;主张儿童是 教育的中心,教育的措施要紧紧围绕着儿童展开。在杜威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我国“五四”新文化学者显然把对儿童文学的阅读作品定位到“儿童本位,并在 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认为儿童作品必须以“儿童”为中心。面对中国儿童文学一片 荒漠的现状,我国“五四 时期的拓荒者们把目光转移到了国外,安徒生童话就 在这个时期来到了中国,被中国广大的研究者和读者所接受。他们把安徒生童话 儿童性的特点作为接受的一个主要着眼点。 安徒生天然的孩子语言和性格赢得了接受者的喜爱,也正中学者追寻的“儿 童本位 思想的下怀。周作人在丹麦诗人安兑尔然传一文中就谈到:“其所著 童话,即以d , j i , 之目,观察万物,而以诗人之笔写之,故美妙自然,可称神品, 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 8 周作人强调了安徒生童话的“孩子性 和“诗性”, 这两点恰恰被当时学者所推崇。赵景深也说:“我看安徒生童话,因为觉得他有两 样特点: ( 一) 和儿童的心相近。他的童话处处合于儿童心理( 二) 和自然的美 相接。他的童话,大半含有极丰富的诗意。 9 “五四”时期安徒生童话的翻译大 家顾均正也这样说过“安徒生对于文学上的卓越的贡献,不只在创造儿童读物这 一点上,而尤其在把儿童的气味曲曲地表现出来,在他的童话里,处处充满着儿 童精神,这种才力的展露,便是他得到无上荣名的一个大的原因。”1 0 安徒生童话 作为异质文化传入中国,必须要经过我国文化的过滤,符合我国文化需要的才能 被接受,这是我们接受任何异质文化的前提,也是我们接受安徒生童话的条件。 从以上几位“五四 学者对安徒生童话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引进安徒生童 话接受的主要是它能体现儿童的本性,合乎儿童的心理和语言。安徒生童话的“小 儿一样的语言,“儿童心相近”和思想上的自由表达,这些特点和“五四 时期 8 周作人:丹麦诗人安兑尔然传,载聂社从刊创干u 号,1 9 1 3 年 9 王泉根:中国安徒生童话研究一百年,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 0 0 7 年,1 7 1 8 页 1 0 顾均正:安徒生传,载小说月报第1 6 卷8 号,1 9 2 6 年 l o 两南人学硕十学何论文 第二章安徒生鼋活对“无四”儿童文学的影响及原冈分析 ! i i 曼曼曼! ! ! ! 曼曼曼曼! 曼曼曼! ! ! ! ! 曼! ! ! 曼曼曼曼曼曼曼! ! ! ! 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 曼! 曼曼曼曼蔓曼曼曼曼曼曼曼鼍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 追求心灵上的自由体操,白话文运动相呼应,既体现“儿童为本位”又迎合当时 学者的精神追求。因此,不但被当时的学者所接受,还被接受者用来学习和借鉴。 就这样,这个时期的学者开始大量的引进安徒生童话,直接催生了我国儿童文学 的产生,推动了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促成了我国儿童文学的理想范式的形成。 可见,中国儿童文学的开创者们正是本着安徒生童话“儿童本位 的主题来 接受安徒生童话的,安徒生童话的“童心 和“儿童一样的语言”被我国初期的 儿童文学的建设者们推崇为儿童文学的理想范式。这就决定了我国儿童文学有了 全新的儿童文学品格和内容,建立了符合自己当时文化需要的儿童文学的理想形 式。选择安徒生童话,是中国“五四 新思想追求个性,发现“儿童 的结果, 安徒生童话的健康活泼,对善的追求,对自由平等的渴望,正是当时学者期盼已 久的目标,在这种思想指引下,积极地介绍安徒生,把他作为我国儿童文学的典 范就成为了新文化学者的必然选择。 在“五四 新文化学者的不断努力下,安徒生童话在当时中国很快传播开来, 并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我国的儿童文学领域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安徒生童话“儿 童本位”的思想和自然、朴质、天真的语言不仅促成了我国儿童文学的产生,还 成为了我国儿童文学理想形式所追求的典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徒生童 话成为我国儿童文学所追寻的理想范式。我国儿童文学的初创者们借助安徒生童 话,开创了我国儿童文学的新局面。可见,安徒生童话对我国儿童文学的确立和 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可以说安徒生童话是我儿童文学的源泉。 2 、我国童话创作的兴起 童话是儿童文学中的一种体裁,童话的性质在今天已经定下来,“它是儿童的, 创作的,幻想的”1 1 ,可这种体裁在我国古代是没有的。关于“童话”这个名词 的来历,现在学术界一般公认为的是周作人的说法。周作人说过这样一段话:“童。 话这个名称,据我所知是从日本来的十八世纪日本小说家山东京传在骨董 集里才用童话这两个字,曲亭马琴在燕石杂志及玄同放言中又发表了 许多童话的考证,于是这个名称可以说完全确定了。1 2 在我国古代,儿童的独立 人格和独立价值是得不到当时社会的认可的。所以,在我国古代儿童的精神食粮 是相当之匮乏的,即便是有,大多也只是以灌输封建道德伦理为宗旨的。如幼 学琼林、三字经、朱子家i j i i ) ) 等,它们的目的大致都是这样的,也就是 从儿童开始就培养他们成为封建社会思想下的忠臣孝子。在儿童还没被完全“发 现”之前,我国古代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为儿童创作的童话。直到“五四 新 1 1 洪汛涛:童话学,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 9 8 6 年,l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