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pdf_第1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pdf_第2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pdf_第3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pdf_第4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以其产品无形化、顾客专 业化、雇员知识化、高增值性、强时效性、高科技性等特征,已经成为社会经 济中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知识生产和重新配置的双重功能,在国 家经济发展中起着前瞻性、领导性和新驱动者的作用,成为社会经济中知识和 创新的主要领域。然而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 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自然资源、资金、劳 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租放投入实现的。以我国目前经济的总量,如果继续沿用旧 的增长方式,必将面临经济发展的瓶颈性制约。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优先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通过知识密 集型服务业的思维创新、产品( 服务) 创新、技术创新、组织与制度创新、管 理创新、市场创新及文化创新等,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本文研究的目标是明确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及其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同 时对现阶段如何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 本文首先分析了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知识,然后阐述了知识密集 型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创新状况,继而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与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的模 型,实证分析了技术进步与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问题及知识密集型服务 业在创新与技术进步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后提出要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 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 a b s t r a c t a st h er e s u l to ft h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k n o w l e d g ee c o n o m y , k n o w l e d g e i n t e n s i v eb u s i n e s ss e r v i c e ( k i t ;s ) p l a y sa l l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t h e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 s o fs o c i a le c o n o m y , b e c a u s eo fi t si n t a n g i b i l i t y , s p e c i a l i z a t i o n , k n o w l e d g e ,h i g h v a l u e - a d d e d ,e f f i c i e n c y , h i g ht e c h n o l o g y , e t c 1 0 b sh a st a k e nt h e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o f n e wk n o w l e d g ec r e a t i o na n dr e a s s i g n m e n t s t a n d st h el e a da n dd r i v i n gf u n c t i o ni n s t a t ee c o n o m y i t sa l s ot h em a i nf i e l do fi n n o v a t i o n b u tl o b si no u rc o u n t r yh a s d r o p p e db e h i n d , i n d e p e n d e n c ei n n o v a t i o ni sw e a lt e c h n o l o g yo n l yc o n t r i b u t e sa l i t t l et ot h eg r o w t ho fe c o n o m y t oac e r t a i nd e g r e e ,t h er a p i dg r o w t ho fe c o n o m y a l ld e p e n d so nt h ee x t e n s i v ei n p u to fn a t u r a lr e s o u r c e s ,c a p i t a l ,l a b o u r , e t c i fw c s t i l lg oa l o n gw i t ht h eo l dp a t t e r no fe c o n o m yg r o w t h ,i t sn od o u b tt h a tw ew i l l f a c e t h er e s t r i c t i o n so fe c o n o m y g r o w t h 1 0 b ss h o u l db ep u ta st h ef i r s tp l a c ei n s t e a do fi n d u s t r ya n da g r i c u l t u r ei n o r d e rt oc h a n g et h ep a t t e r no fe c o n o m yg r o w t hq u i c k l y t h r o u g ht h ei n n o v a t i o n so f i d e a ,p r o d u c t i o n ( s e r v i c e ) ,t e c h n o l o g y ,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s y s t e m ,m a n a g e m e n t ,m a r k e t a n dc u l t u r e , t h ep a t t e r no fe c o n o m yg r o w t hw i l lc h a n g e df r o me x t e n s i v i s mt o i n t e n s i v i s m t h i sp a p e ri sa i m e dt om a k et h ek e yf u n c t i o no fl o b sa n di n n o v a t i o n c l e a ra n da l s ob r i n gf o r w a r ds o m es u g g e s t i o n sf o rc h a n g i n gt h ep a t t e mo fe c o n o m y g r o w t h i ti n t r o d u c e st h eb a s i c k n o w l e d g eo fi n n o v a t i o na n dp a t t e mo fe c o n o m y g r o w t h ,e x p o u n d st h es t a t u so f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i n n o v a t i o no fl o b s ,a n a l y s e s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i n n o v a t i o no fl o b sa n dc h a n g i n gt h ep a t t e mo fe c o n o m y g r o w t h s e tu pam o d e la c c o r d i n g t oc o b - d o u g i a sp r o d u c t i o nf u n c t i o n s ,e m p i r i c a l l y a n a l y s e st h ep r o p o r t i n no ft e c h n o l o g ya n di n n o v a t i o ni nt h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o f e c o n o m yg r o w t h t h er e s u l ti st h a tt e c h n o l o g ya n di n n o v a t i o nh a sc o n t r i b u t e dm o r e t h a nc a p i t a la n dl a b o u r i ta d v o c a t e st h a tl o b ss h o u l db et h et o p - p r i o r i t yp o l i c y , i m p r o v et h ec a p a b i l i t yo fi n d e p e n d e n ti n n o v a t i o na n dc h a n g et h ep a t t e r no f e c o n o m yg r o w t hi nar a p i dw a y k e yw o r d :k i b si n n o v a t i o ne c o n o m yg r o w t hp a t t e mo f e c o n o m yg r o w t h 第一章前言 1 1 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前言 经济增长与发展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各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始终追求的个主要目 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历经2 0 多年高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 9 7 9 年至2 0 0 5 年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9 6 9 6 ,目前是世赛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必须看到, 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是种粗放型的,是依靠自然资源、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高投入换来的 高增长。统计显示,1 9 7 9 至2 0 0 5 一年,我国能源消耗的增长( 1 4 - - 1 5 ) 远远超过g d p 的增长 ( 8 - - 1 0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4 ,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 2 。每百万美元 能耗,我国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 1 倍,是c d ( 经济合作发展组! ) 国家和地区的4 3 倍,更是日 本的9 倍。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化工等8 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平 均高出4 0 以上,单位建筑面积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 3 倍,工业用水重复 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 5 2 5 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刊氐大约2 0 个百分点, 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因此我国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 力”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同时这也是“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以其产品无形化、顾客专业化、雇员知识化、高 增值性、强时效性、高科技性等特征,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中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知识 生产和重新配置的双重功能,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自u 瞻性、领导性和新驱动者的作用,成为社会 经济中知识和创新的主要领域。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7 5 靠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2 5 靠能源、 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而我国的情况恰好相反,在一定酸上是依靠自然资源、资金和劳动力等 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以目前我国经济的总量,如果继续沿用旧的增长方式,只能面临能源、 资源的瓶颈性制约。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个重要的转型时期,能否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实现质的提 高和持久发展,能否实现科学的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都要求我国的经济实施创新的发展战 略,要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发挥巨大的推动和牵引作用。 第一章前言 1 2 理论依据与研究现状 本文的研究以熊彼特的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西方现代经济增长理 论、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理论及演化经济学中新熊彼特的服务刨新理论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力图 把这些理论所揭示的有关创新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成果都纳入本文的研究范围,以期做出全 面、详尽的考察。 1 2 1 相关理论 1 2 1 1 熊彼特的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在经济增长理论领域,经济学家熊彼特运用“创新”概念来说明经济增长的动力、过程和目的。 熊彼特在他1 9 2 1 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提出,所谓创新,就是把种从未有过的生 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熊彼特的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是指:经济增长是通过经济周期的变动来实现的,而经济周期变 动的原因又在于“创新”。熊彼特强调: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过程,既推动经济增长,又造成 了旧资本的破坏。经济增长是靠一轮又一轮的创新和随之发生的创新模仿和扩散,不断打破经济静 态实现的。这与古典的“资本积累决定论”的经济增长理论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后,美国的经济学 家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尔斯等,近步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了“制度创新决 定论0 认为制度变迁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1 z 1 2 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 根据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扩大再生产可以通过两条基本途径来实现:一是增加积累,即 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二是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与这两种途径相对应的就是外延扩大再生 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马克思肯定了经济增长的规漠和速度取决于积累量和积累效益两大 因素。以后,列宁以及其他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如菲尔德曼、卡莱茨基等,又进步发展了马 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菲尔德曼将马克思的理论动态化,卡莱茨基( 1 9 ) 强调了技术进步的重 要性。 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只考虑两个生产要素一资本和劳动,注重的是劳动力、资本、 第一章前言 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而知识和技术对生产的影响,般被看作是外生的。直到5 0 年代中 期,美国教授索罗,通过试验证明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8 0 年代中期,随着知识经 济的兴起,罗默、卢卡斯、格鲁斯曼等哟济学家开始探索用新的理论来解释经济的增长。他们 在原有资本和劳动两个生产要素的基础已又加上了第三个要素一知识和技术。从而诞生了新增 长理论。新增长理论认为:只有资本的不断投入和劳动力的持续增长,经济未必保持持续增长,国 家的竞争力和社会福利水平未必会提高,知识与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样,是个生产要素,它 是个内生变量,源于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投资决策的动力。 新增长理论将知识和人力资源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从而专业化的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可 以产生递增的收益并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从而使总的规模收益递增。这突破了传统经济理 论关于要素递减或不变的假定,说明了经济增长持续的和永久的动力和源泉。后来的有关知识和技 术推动经济增长理论有:里贝罗( 1 9 8 8 ) 的现行增长模型、格罗斯曼与赫尔普曼( 1 9 1 1 ) 的质量阶 梯模型等。这些经济增长理论的共同特点就是,通过各种形式将技术或知识作为独立的、内生的变 量纳入到理论分析中。 1 2 1 a 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理论 最早对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是克拉克( 1 9 5 1 ) ,他总结的 经济进步的_ 股规律是,“劳动人口由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再从制造业转移到商业和服务业”,即著 名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 1 9 8 9 ) 在总结现代经济增长特征时对结构的变化指出三点: 即工业化过程,城市化过程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库兹涅茨关于产业结构变动的思想类似于熊彼特的 创新理论,其动态关系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技术的创新和新产品、新产业和新生产方式的产生, 新的产品、技术和生产方式会改变产品的价格结构、产品结构、需求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 的供给和需求改变着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和产出水平,即改变生产的结构;钱纳里( 1 9 6 0 ) 提出了 个随着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变动的“标准产业模型0 即在可持续增长的条件下,农业比重的下 降主要来自最终需求的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的上升主要来源于中间需求的扩展,制造业的贡献率 虽然上升很快,但到达峰值后也很快下降,而服务业在g d p 的比重增加十分平缓,但其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一直是最大的。 以上关于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只是对经济史中具有显著特征的经济现象的描述,并没有 指出经济发展或经济增长的机制。 第一章前言 1 2 1 5 新熊彼特的服务创新理论 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以来,演化经济学中的新熊彼特派经过对现代服务经济的深入研究,发展 了服务刨新的经济理论。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来说,新熊彼特经济学目前己对服务经济的研究发展了 三种不同的研究思路或方法,即“技术主义“服务定向”和“综合”方法。“技术主义”方法, 着重分析技术设备和技术系统在服务业中所引起的创新,各种技术的采用对服务业经济变量如生产 率、就业、贸易等的影响,以及技术芷服务业中所引发创新的性质、结构、过程和演变规律;“服 务定向”方法,着重分析由服务和服务业生产本身特性所引起的创新,特别是服务的“无形性”和 “合作生产”等特性。“服务定向”方法并不排除技术维度,但更加重视非技术性的创新,比如结 f o o l 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等;“整合”方法,是建立在服务和产品互相融合的基础之e 的,将 两者看作在功能上无差别的统一体,将发生在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创新进行统研究,并揭示创新活 动具有的般性质和规律。 服务业与帝龇的创新活动之间既有相同之处,y - w 差异,因此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服务创新研 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揭示了服务创新的性质,提出了针对服务创新研究的更 为广阔的方法和思路,深入研究新熊彼特经济学的服务创新理论对于提升我国服务经济研究的水平 具有重要的意义。 1 2 2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1 2 2 1 国外研究现状 在服务业技术创新方面,b a r r a s ( 1 9 8 6 ,1 9 9 0 ) 在某些服务业中( 银行业、保险业、会计服务、 公共管理服务等) 观察到由于计算机系统的引入而出现的与产品周期相反的“逆向产品周期 ( r e v e r s ep r o d u c tc y c l e :r p o ”虽然b a r r a s 的初衷是开发适于服务业的_ 殴创新理论,但实 质上其理论是制造业中的技术创新理论在服务部门中的扩散理论。l u n d v a l lb o r r a s 发现“技术发 展和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只给予服务业边缘的考虑。”他们后来的研究表明原来把服务业看 作消费部门的观点正在向把服务看作功能部门转变。l i c h t 和m o c h 应用) l i ps 数据( m i p _ s 调查 包括了所有在c r e d i t r e f ( 捌德国最大的征信机构) 记录中的超过4 个职员的服务类企业;m i p - s 限于在市场出售的服务,仅包括批发零售贸易、运输、交通、银行业、保险、软件、技术咨询、行 销和其他商业服务。调查发现信息技术对服务创新的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即i t 影响了服务部门的 产品质量而不是产量。该文分行业和规模,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评估了创新投入在创新产出 第一章前言 的影响。几乎所有受调查的企业都把n 当作最重要的创新工具。r e i c h 则关注“技术”服务能力 在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和组织模式中的作用。 在服务业定向创新方面,从服务本身的特性出发对服务业进行创新研究的有:g e r s h u n y ( 1 9 7 8 ) g e r s h u n y , m i l e s ( 1 9 8 3 ) 的“自服务”方法:m i l e s ( 1 9 9 3 ) m i l e s e t a l ( 1 9 9 5 ) 提出了服务创新 的特性方法;s u n d b o ( 1 9 9 3 ,1 9 ) 提出了服务专业轨道的设想;而g a l l o u j ( 1 9 9 1 ,1 9 9 5 ) 在赋 予服务以有形形式的基础上,建立了服务业的形式化轨道,属于独特创新和专家领域的创新; h a r d o u i n ( 1 9 7 3 ) d e s a i ,l o w ( 1 9 8 7 ) 将服务刨新引入了金融领域,提出了金融眼务创新理论。 在服务综合仓0 新方面,b e l l e f a m e ( 1 9 8 6 ) e i g l i e r , l a n g e a r d ( 1 9 8 7 ) 提出了向量或服务生产方 法;f l i p o ( 1 9 8 4 ) n o r m a n ( 1 9 8 4 ) 提出了核心外围服务方法;q u i n n ( 1 9 9 2 ) 建立了构建智能企业的设 想; 9 0 r ( 1 9 9 1 ) 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服务管理系统,包括服务概念和服务传递系统; h e s k e t t ,e a r ls a s s e r ,s c h l e s i n g e r ( 1 9 9 7 ) 建立了服务利润连理论。 在服务创新的模型方面,h r a n d am o l i m - f e r n a n d e z 基于知识理论开发出决定服务创新程度的 模型。他们提出了组织成员的知识流和知识融合能力是创新成功实现的关键,并通过西班牙某工程 咨询公司的案例检验了这一模型。他们还认为知识管理政策是服务刨新的主要驱动力。要想保持竞 争力,服务刨新必须基于客户对企业的认识。服务传递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客户可能的行为和感觉。 所以,只是管理政策越是灵活和通用,创新成果就会越是迅速和坚固。d e nh e r t o g 提出了服务创 新的四维模型,并指出非技术因素( 服务概念、客户接口及服务传递系统) 在创新中的重要意义。 他把服务企业的创新划分为5 种基本模式一供应者支配的创新、内部的创新、客户主导的创新、 服务过程的创新和全面创新,并由此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p e a r s o n 研究 了保险业的服务创新的历史模式。首先调查了1 8 1 9 世纪英国保险业服务创新的发展阶段和时间 选择的决定因素。第二,分析了已存在的经济创新模式,建立了新的更适合用于服务业在产业经济 中长远发展的创新模式。第三,通过分析服务仓q 新模式在英国产业创新周期之间的关系,显示了服 务创新是英国金融服务的推动力。6 a l l o u j 等人提出了六种创新型来描述服务创新,即变革创新、 改进创新、增值创新、全面创新、重组创新和形式化创新。 关于知识密集型服务k g , j 新理论,从国际范围看,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问题的研究始于 2 0 世纪9 0 年中后期,目前尚没有系统揭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理论。 从创新类型看,现有的研究是从功能分析法对眼务业进行分类。如b a r c e t 等( 1 9 8 7 ) 采用功 能分析法,把服务创新分为功能创新、参数创新、生产创新;s o e t e 等( 1 9 8 9 ) 采用p a v i t t ( 1 9 8 4 ) 的创新分类方法,也对服务业创新作了分类。此外,也有根据内容不同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作 分类。6 a l l o u j ( 2 0 0 0 ) 在其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6 种具体自惰形式,即研发创新模式, 第一章前言 专业化创新模式,重组创新模式,改进创新模式,企业家创新模式和网络创新模式。s u n d b o ( 2 0 0 0 ) 提出,知识密集型服务4 蛇4 新同样包括了熊彼特所提出的产品创新、工艺刨新、组织创新、市场行 为创新、原材料刨新,不过针对不同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类型,其创新的内容重点会发生变化。 从创新过程和轨迹看,目前的文献主要围绕一般服务业展开,如s u n d b o 把服务创新描述为一 种连续性的线性过程,并总结出了六类创新轨迹;g a l l o u j 则认为,服务仓0 新优势并不遵循线性模 型,它的发展轨迹像个无政府主义状态。目前完全针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过程和轨迹的研究 则非常少,只是一般性的提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研发努力和科技密集度方面类似于高科技制造 业。针对这种现状,g a l l o u j 最新的观点是把知识密集型眼务业创新轨迹概括为服务导向创新轨迹 和整合导向创新轨迹两类。 从仓u 新特征看,已有的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四个趋势:1 服务创新与制造业刨新的边界日益模 糊化趋势。服务产品正走向有形化,而制造产品则走向服务化。g a l l o u j ( 2 0 0 2 ) 把这种融合趋势 称为时产品服务统化或服务功能化趋势。2 知识密集型眼务业创新与制造业创新的互动化趋 势。3 知识组合化趋势。m i l e s 等( 1 9 9 7 ) 发现,在以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创新的 实现基本上通过不同层面知识的某种组合实现的。4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客户导向化趋势,这是 被大家公认的创新特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要快速增长必须建立客户导向理念。表现在创新上,就 是让客户参与创新,通过网络化学习和“学习如何学习”等方式实现服务创新,如何系统看待以上 这些创新特征。h o w e l l s 系统的论述了服务与创新机制论点中的一些假设,就如何看待服务与技术 创新的关系作了较系统的分析,提出服务在创新i 螺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且制造业和服务业创新 正在走向融合,指出以服务为电凸,将服务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是构筑个国家和企业竞争优势的 重要途径。卧a l e c l 提出产品和服务系统的捆绑有助于串蜒企业向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并通过持 续的运用“捆绑”的方式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他以前大不列颠联合国电缆制造公司( b i c c 电缆 公司) 作为案例,对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眼务业之间的相结合作了实证分析。 从创新组织形式看,目前的观点主要从整体服务业角度展开,如b a r c e t 等( 1 9 8 7 ) 通过实证 分析,提出了服务创新的三种组织模型:生产与研发相分离模式,专业化联合模式和管理模式。但 总的来说,目前对创新组织研究还不深入,已有的论述也只是笼统的认为,知识密集型的创新组织 可能与般服务业不同,s u n d b o 提出了商层战略组织、网络组织、专业化组织和创新企业四种组 织模式。 从创新模式看,目前已有的文献对典型的知识密集服务业作研究,比如u r r r a s ( 1 9 9 0 ) , f l a g n n a ne t c ( 2 0 0 0 ) ;i t o w e l l s ( 2 0 0 0 ) ;m i l e s ( 1 9 9 8 ) ;s u n d b o ( 2 0 0 2 ) 等。b a r r a s ( 1 9 9 0 ) 研究了金融眼务业和商业之间的互动创新模式,揭示了服务变革的先遣因素。在对专业性知识密集 第一章前言 型服务业的研究中,较典型的是s e s s a n t 和r u s h ( 1 9 9 5 ) ,g a l l o u j ( 2 0 0 0 ) 就咨询业创新的研究 成果。b e s s a n t 和r u s h ( 1 9 9 5 ) 通过对咨询业创新行为做研究,提出咨询业在消除“管理差距” 能力构筑、制度建设、规避风险、减低成本、分散经营等方面起着独特作用。g a l l o u j ( 2 0 0 0 ) 提 出,咨询业创新呈现三个特征:基于专家的创新、代理机构人员在知识积累基础匕通过分析及与委 托人的交流做出的反应性创新,通过运用不同的手段实现无形知识有形化。 国外其他方面的研究有m e t c a l f e 和m i l e s 提出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眼务业中成长最快的 部门0 并认为该服务业像“创新的代理商”,通过知识的传递与客户共同创新,从而提升仓j 新的“吸 收能力他们还认为知识密集型眼务业是知识经济的关键要素,是刨新的源泉。b i l d e r b e e k 等人 认为,如果把基于技术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联系起来,可以预测产 业的重组。d e nh e r t o g 和b i l d e r b e e k 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犹如新兴的知识基础设施开始嵌入 国家创新系统,并由此增加了客户的创新能力。b i l d e r b e e k 和m i l e s 等人魏k 为,知识密集型服 务业具有多种角色,既可以作为客户创新过程的“推动者、运送者和发起者,也可以是创新的共 同生产者。w i n d r t m 和t o m l i n s o n 比较研究了英国、德国荷兰和日本四国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国 际竞争的关系,发现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高度代表性与服务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的高度联系性推 动的创新之间的区别。他们认为后者对决定国家经济中服务创新的效果和国际竞争力更重要。 l e i p o n e n 和a i j a 调查研究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创新系统中的性质和角色,评估了该服务业在创 新知识过程中的作用,并特别讨论了通过契约机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w e b b 调查了两个国际知识 密集型服务企业为一个金融机构进行全欧洲电子邮件发送的服务。调查中考虑了知识管理过程的动 力学、知识管理实践( i 。胆s ) 的性质,不同范畴的知识在知识密集型眼务企业和客户中的流动及其 相互作用。m e t c a l f ea n dm i l e s 个案研究了基于技术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t k i s b ) 的知识管理, 并揭示了他们把知识传递给客户的方法。m i l e s 还提出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破坏客户的技术路 线能力,因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提供服务或增加其新技术的同时,可能干扰客户的知识基础。 n a h l i n d e r 和h o l l l 咐n 研究了瑞典的服务创新,分析了与服务刨新有关的就业变化,特别集中在技 能的需要。他们质疑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应该有就业增长和技能提高模式的假说。通过分析c i s 2 的调查数据,方面阐述了服务创新的技能和资格的关系,另方面提出了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的创新理论框架、技能、资格、和劳动力供需模式。从1 9 9 6 年到1 9 9 8 年两年期间,由欧洲委员 会资助的s 1 4 s 研究了服务领域的创新及其符合影响其他经济部门的创新,以便为个基于知识的 服务社会制定相关的政策。主要的研究学者有 k l u k n e sj ,s u n d oj ,g a l l o u jf b i l d e r b e e krd e n h e r t o gp ,m a r k l u n dg ,m i l e si 等。他们系统分析了服务的发展,研究了服务刨新及其变化过程, 特别研究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对其他服务业和工业的创新的贡献。c u i 强| s 在2 0 0 3 年研 第一章前言 究了英国东北地区的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指出了该部门对地区经济的重要性及其相对优势和弱 点。 1 2 2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服务刨新理论的研究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目前文献不是 艮多,但是已经引起了学者 的广泛关注。陈劲等人在2 0 0 1 年服务创新初探一文中,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服务刨新 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许黼吕飞、李刚和余倩也对服务创新做了些基本介绍。申静和王腊梅 对国外服务创新的研究文荀e 进行了梳理,归纳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特点及研究成果,并提出 了服务刨新发展的新趋势。白玲和朱慧娟对开放条件下我国服务创新问题进行了些分析。蔺雷和 曩贵生编著的服务创新一书是目前国内唯一系统研究服务创新的书,在此基础上,他们最近发 表了两篇文章,分别对服务创新研究方法和服务仓u 新四维度模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陈劲和陈玉芬 在其编著的赢在服务仓u 新一书中对有关服务创新的分类、特征、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 一些服务行业进行了案例分析。金周英、任林在服务创新与社会资源科技团体案例研究一书 贝4 把服务作为种过程技术,即重要的软技术来阐述,提出了以软技术为核心的服务创新体系和创 新途径,同时,结合对科技团体的案例,研究了社会资源和社会产业的重要意义。对于知识密集型 服务业创新的研究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刘书翰等人对典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研究与开发中 介服务业进行了分析。魏江和m a r k1 3 0 c l e n 合著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创新则探索了服务创新 和知识服务业创新的基本理论问题。 1 3 研究方法与拟创新点 1 3 1 研究方法 本文设计内容的总体目标在于:为系统研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 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本文在理论上揭示了创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的内在关系。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论证和考察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刨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 重要贡献,并在此基础e ,结合我国知识密集型眼务业发展现状和创新特点,从区域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策。具体的,本文希望能够涵盖以下问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 什么创新特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与制造业刨新有什么关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在转变经 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如何;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应采取的战略等。 为解决i 塞些问题,本文在写作过程中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围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 8 第一章前言 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作用构筑基本框架,力图揭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 内在j 虮理。 本文内容总体框架包括五章,第章导论,分别提出了本文的写作背景、相关理论的研究状况, 研究方法和拟创新点;第二章,主要扶理论e 分析仓0 新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第三章,通过对知 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分析,揭示其创新的特征、具体模式及其创新的独特作用;第四章,i 蝴论分 析和实证分析,揭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刨新在转变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并以典型的知识 密集型眼务业一软件业为例;第五章,落实到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所应采取的战略,在分析知 识及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先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战略。 1 3 2 拟创新点 以往学者对创新与经济增长及其方式的论述,主要是从带归剀地0 新的角度来考察的,服务创新 一直被认为是制造业创新的模仿者和被动反应者,忽视了服务刨新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眼务业创新与 制造业的差异性:同时,现有的文献大都是从宏观角度束探讨服务业创新对经济的驱动效应,缺乏 丛微观层面对其作实证研究。本文则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出发,论述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的独 特性及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作用。应该承认,这是一项比饺困难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非常 有意义的工作。一方面,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尚处于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另一方面,有关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的资料向来缺乏完整系统的整理与分析。所以本文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 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无论在理论还是现实上,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第二章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 2 1 创新概述 第二章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 1 9 1 2 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熊彼特认 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种新的生产函数”,其 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匕世纪9 0 年代,我国把“创新”引入了经济界,形成了“自主创新” “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管理e 嘶“文化创新”等各种提法,进而发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 域,使创新的说法几乎无处不在。 2 1 1 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对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及不同的时代背景,“创新”的含义和标准是不同的,创新的水平和 等级( 世界级、国家级、地方级) 存在明显的区别。但是异中有同,不同的创新中存在着共 性。本节研究创新的内涵,就是要揭示其一般的、普遍的本质。我f f 拟为“创新”是指创造性的、 突破性的、合理性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它具有如下三个重要特征: 一是创造性。“创,始造之也”( 颜师古语) ,“修旧日新”( 郑玄语) 。顾名思义,创新具有“始 创 、“修旧”之意。即前无古人,独自仓蝣告。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 术) 当时在世界上是首创;西方国家- - :k 能源发现( 蒸汽能、电能、原子能) 也是首创。其意义在 于第个揭开了某领域、某1 亨面的神秘面纱,第一次揭示了某种内在规律或发现,发明某种新 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引起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 二是突破性。凡是创新,必然是对原有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有重大的突破,并提出新的 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新思潮的优点,就冶f 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的预测未来,而是希望 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马克思语) 马克思、恩格斯就是突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亚当斯密、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和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 想社会主义等的局限性,同时吸收了他们学说中积极的、有意义的、合理的思想,从而创立了马克 思主义。爱因斯坦突破了牛顿把时间、空间和物尉萎动割裂开来的绝对的、机械的时空观,揭示了 高速条件下的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变化规律,创立了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为日后世界上 系列重大的科学技术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 1 0 第二章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 三是合理性。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充分合理的根据之上的,决不是凭空想象,更不是胡思乱想。 1 9 世纪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经过4 0 年的艰苦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极为丰富的氏族、部 族、部落等方面的信息,并加以科学的梳理和探索,写出了古代社会这部著作,在充分合理的 基础e 揭示了原始共产社会的产生发展规律。 以e 从三个方面高度概括了创新的般本质特征。简言之,创新就是“创造和发现新东西”。 通俗的讲就是生活中切有创造性意义的研究和发明、见解和活动,别人没说过的话我说了,叫创 新;别人没做过的事我傲了,d q 创新;别人没想过的事我想到了,也叫创新。之所以称之为创新是 因为它或者改善了人们的工作质量或生活质量,或者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又或者巩固了人们的 竞争地位。总之,它对人们的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产生了根本性的积极影响。 2 1 2 创新的类型 说到创新的类型,从以往的研究资料看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仓0 新的发展过程看,一种是渐进 式的创新( i n c r e m e n t a li n n o v a t i o n ) ,另一种是突破性、革命性的创新( r a d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 ) 。 渐进式的创新是一种量变,而突破性的创新是一种质变;从创新的应用角度看,可以分为实用性创 新和观赏性创新。实用性仓新比如新发明、新工艺、新技术等,对知识性要求比较高。观赏性创新 比如广告、影视、设计等,对f _ z c f 生要求比较高从创新的源泉看,可分为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 模僦q 新是指通过模仿而进行的创新,可以分为完全模仿创新和模仿后再刨新;自主创新包括原始 创新、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 引进技术基础上的再创新) 。本文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借鉴以往 创新成果的基础匕将创新延伸到经济领域,可以分为以下门介方面: 一、思维创新。这是切创新的前提,是指通过思维主体的大脑活动,运用各种思维的技能、 技巧、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改变思维活动的模式或过程,获得新思路、新观念、新方法和 新理论。若思维成定势,就会严重阻碍刨新。有些政府部门或国营企嵯出,不换脑筋就换人,就 是这个道理。有的公司不断招募新的人才,重要的原因就是期望带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不断创 新。 二、产品( 服务) 创新。对工业企业来说,是产品创新,对服务业而言,就是服务自新。是指 将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引入市场,以实现其商业价值。如果企业推出的新产品不能为企业带来 利润,带来商业价值,那就算不上真正的创新。产品的创新通常包括技术上的创新,但是又不局限 于技术创新,因为新材料、新工艺、现有技术的组合和新应用都可以实现产品创新。计算机从真空 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揪的集成电路。这系列的更新演变生动地告诉我们刨新是 多么迅速而高级。 l l 第二章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 三、技术创新。是指经济实体为了适应技术进步和a - 场竞争的变化,借助内外力量引进某种技 术,是个从创新思想的形成至怆惭成果被广泛应用的全过程。这里的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 而不是个技术概念。就个企业而言,技术创新不仅指商业性的自主创新技术,还可以是创新的 应用合法取得的新技术或已进入公有领域的技术创造市场优势。例如人们把军事上的核技术转移到 核电站建造上;沃尔玛企业1 9 8 5 年启用h u g h e sn e t w o r ks y s t e m s 六莉苣 、造卫星,它还是世界上 第一家使用条形码的企业。 四、制度创新。是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建新的,更能有效激励 、们行 为的制度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 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巩固,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作用。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 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是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更,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相互关 系的变更,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放到企业里典型的例子是通过制度的创新, 可以改变员工的态度、价值观和信息交流,从而带来整个企业的制度变革与创新。 五、管理创新。是指基于新的管理思想、原则和方法,改变企业的管理流程、业务运作流程和 组织形式。通过管理创新,企业可以解决主要的管理问题,刚氐成本和费用,提高效率,增加客户 满意度和忠诚度。世界上没有个一成不变、最好的管理方法和理论。如果将环境情景作为自变量, 那么管理则是其因变量。引入新型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可以提高效率,刚氐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 度,是企业自身成为有生命、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学习型组织。 六、市场创新。是指在产品推向市场阶段,基于现有的核心产品,针对市场定位、整体产品、 渠道策略、营销传播沟通( 品牌、广告、公关和促销等) ,为取得最大化的市场效果或突破销售困 境所进行的创新活动。企业基于现有的杨c l 、j 虹品,或改变包装设计,或变化产品外观设计,或组合 外围配件或互补的产品,或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取得最佳市场效果。 七、文化创新。是指企业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条件,自觉地对旧的企业文化进行改造。通过 对企业文化的积累与扬弃,学习与批判,传播与引导、冲突与选择、整合与改革等一系列行为,创 造出新的企业文化。它涵盖的内容非礴旷泛,包括创新的价值观与精神,创新标准与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