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的设计与制作.ppt_第1页
扎染的设计与制作.ppt_第2页
扎染的设计与制作.ppt_第3页
扎染的设计与制作.ppt_第4页
扎染的设计与制作.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工扎染,1,扎染的历史,扎染的特点,扎染的方法,材料的准备,扎染的设计与制作,2,扎染的历史,扎染,又称绞缬。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该工艺始于秦汉,兴于魏晋南北朝,风盛唐代,至北宋仁宗皇帝,因扎染服装奢侈费工,下令禁绝,使中原扎染工艺几乎一度失传。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染织技艺达到很高的水平,到了民国,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现今,这种传统工艺得到了许多艺术家和印染工作者的重视,使古老的扎染工艺重新焕发青春。,3,扎染的特点,它是用线、绳对织物进行结系、捆挷、缝扎,然后放进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物染色不匀,拆除扎线洗去浮色后,织物上即可显现奇特的彩色花纹。其作品色彩朴实,自然大方,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4,扎染的方法,1.捆扎法,3.折叠扎法,4.打结扎法,5.任意皱折法,2.卷扎法,5,我们使用的方法:,捆扎法:是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棉线或麻绳捆扎。煮染法:将扎好的织物放入染锅内沸煮达到六十度染色的效果。使用的是活性染料。直接染料易溶于水,适染棉、麻。,6,材料的准备:扎染的实物、白棉布、线、剪刀、烧杯、电炉、染料、纯碱(固色剂)、玻璃杯、胶手套、温度计、天平等。,7,8,画好图案沿图案的缝上线,抽紧。,首先是一个失败的例子,9,这是失败的例子,总结失败原因和改进方法:1.失败原因:图案太复杂,扎得不够紧(在实物上没有拆线的部分就可以看出);改进方法:捆扎简单的图案,全部图案采用捆扎法。2.失败原因:染时间太长,在染料中浸泡了一个小时,染料渗进扎过的部分;改进方法:缩短染色时间,成功的例子里浸染染料的时间只有十分钟。,10,接下来就是成功的例子了,画出图案的位置用捆扎法捆扎(前面的PPT有过介绍。,11,将扎好的棉布在水中浸湿。把浸湿的棉布加水加热到七十度十分钟,目的是将棉布中的果胶溶解到水中,不含果胶的棉布更容易上色(高温会增加果胶在水中的溶解度)。,12,配染料模仿靛青染料的色彩,二百毫升水溶解十克蓝色染料和二克红色染料。,13,将布放入调好的染液中六十度加热十分钟(正常染色时间为一个小时,但为了让扎染的效果明显大大缩短了浸染时间)。,十分钟后洗去染料,放入六十度的纯碱溶液固色三十分钟,染色的时间缩短,固色时间就要延长。下图是加热纯碱溶液。,14,捞出布,剪掉捆扎的线,烘干。终于成功啦!做成包包的样子。,实践得出结论:结论1:扎捆过程中扎紧的力度,间隔的疏密程度,图案复杂程度直接影响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