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pdf_第1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pdf_第2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pdf_第3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pdf_第4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l i i ii ii ii ii iii i ii i iiil y 19 114 2 5 以往关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成因的探究,主要集中于网络本身 的特征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体的生理、心理、人格特质、认 知加工等方面。而从自我认知的角度探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研究 却鲜有涉及。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实证的方法,借鉴自我参照效应的 研究范式,来探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在自我认知加工的特点。 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旨在探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在 自我认知加工方面的特点。实验二通过操作定义将网络自我从自我 结构中区分开来,进一步探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是否存在网络自 我参照效应;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与一般互联网使用者在网络自我 参照和现实自我参照过程中是否存在差异。 通过研究,可以获得如下结论: ( 1 )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和一般互联网使用者均出现了自我参 照效应。在有关自我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再认优势。 ( 2 )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存在对于现实自我的更多负性认知。 ( 3 )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网络自我中包含更少的现实自我成 分,一般网络使用者的网络自我中包含更多的现实自我成分。 关键词: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自我参照效应,网络自我,现实自我 a bs t r a c t o nt h ep a s t ,t h ee x p l o r eo nt h ec a u s e so fp a t h o l o g i c a li n t e m e tu s e , i sm a i n l yf o c u so n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n e t w o r k , s o c i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f a c t o r sa n di n d i v i d u a l s p h y s i c a l ,m e n t a l ,p e r s o n a l i t y , c o g n i t i v ep r o c e s s i n ga n ds oo n b u tt h er e s e a r c hr a r e l yi n v o l v e di nt h e s e l f - a w a r e n e s so ft h ep a t h o l o g i c a li n t e m e tu s e r s t h i ss t u d yu s e s e m p i r i c a lm e t h o d s ,t h o u g ht h es e l f - r e f e r e n c ee f f e c tp a r a d i g m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c o g n i t i v ep r o c e s s i n ga b o u t t h es e l fi n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i n t e r a c tu s e r s t h es t f f d yi n c l u d e st w oe x p e r i m e n t s f i r s te x p e r i m e n tw a s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p a t h o l o g i c a li n t e r n e t u s e r sa n dt h eg e n e r a li n t e r a c tu s e r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c o g n i t i v ep r o c e s s i n go fs e l f t h es e c o n de x p e r i m e n tb y m a n i p u l a t i n gt h ed e f i n i t i o ns e p a r a t et h en e t w o r ks e l f f r o m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 s e l ft of u r t h e re x p l o r et h ee x i s t e n c eo fi n t e r a c ts e l f - r e f e r e n c ee f f e c ti n p a t h o l o g i c a li n t e r a c tu s e r s ,a n d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o ft h er e c o g n i t i o nr e s u l t s b e t w e e nt h ep a t h o l o g i c a li n t e m e tu s e r sa n dt h eg e n e r a li n t e m e t u s e r si n t h en e t w o r ka n dt h er e a l i t yo fs e l f - r e f e r e n c ee f f e c t t h r o u g hr e s e a r c h ,t h e s e c o n c l u s i o n sa st h ef o l l o w i n g sh a db e e n d r a w n : ( 1 ) p a t h o l o g i c a li n t e r a c tu s e r sa n d t h eg e n e r a li n t e r a c tu s e r sb o t h h a v eb e e ns e l f - r e f e r e n c ee f f e c t i nt h ep r o c e s so f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o fs e l f , t h e r ei sr e c o g n i t i o na d v a n t a g e ( 2 ) t h ep a t h o l o g i c a li n t e m e t u s e r sh a v em o r en e g a t i v ea c t u a ls e l f a w a r e n e s s ( 3 ) p a t h o l o g i c a li n t e r a c tu s e r s i n t m e t s e l fc o n t a i n sl e s sr e a l i s t i c s e l f , t h eg e n e r a li n t e r a c tu s e r si n c l u d e m o r er e a l i s t i cs e l f - s e l fc o m p o n e n t s o ft h ei n t e m e ts e l k e y w o r d s :p a t h o l o g i c a li n t e m e tu s e ,s e l f - r e f e r e n c ee f f e c t , i n t e m e ts e l f , r e a l i s t i cs e l f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li 引言1 1 文献综述2 1 1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研究现状 2 1 1 1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界定 2 1 1 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诊断与测量3 1 1 3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相关研究 5 1 2 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现状 10 1 2 1 心理学中“自我 的界定 10 1 2 2 自我信息加工 1 1 1 2 3 自我参照效应 1 1 1 3 关于网络中“自我”的探索 17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2 0 2 1 问题的提出 2 0 2 2 研究设计 2 1 2 3 研究意义 2 2 2 4 研究方法 2 2 3 实验研究2 3 3 1 实验一: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自我参照对人格特质记忆 的影响2 3 3 1 1 实验目的 2 3 3 1 2 实验方法 2 3 3 1 3 实验结果一2 5 3 1 4 讨论2 7 3 2 实验- -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网络自我参照和现实自我 参照的对比研究。2 8 3 2 1 实验目的2 8 3 2 2 实验方法2 8 3 2 3 实验结果。3 l 3 2 4 讨论3 4 4 总讨论3 7 4 1 本研究的方法学探讨3 7 4 2p i u 者的自我认知特点3 8 4 3p i u 者和一般互联网使用者的网络自我和现实自我比较 4 0 4 4 本研究的价值与创新之处4 0 4 5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4 1 5 结论 4 2 参考文献4 3 附录一:调查问卷4 7 附录- - :不同类型人格特质词4 8 附录三:实验一指导语4 9 附录四:实验二指导语5 0 后记5 1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正以迅雷不及掩耳 之势入侵人们的生活。互联网将全世界连结起来,成为一个名副其 实的“地球村。互联网所创造出的“虚拟世界 ,也正渗透人们 生活的各个角落,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网络交友聊天、网上购物、网络游戏,已经日渐成为当下众多年轻 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互联网在突破时空和社会地位的限制,给人 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挑战。一 些用户由于沉迷于互联网,而使学习、生活,甚至身心健康受到严 重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p a t h o l 6 9 i c a li n t e r n e t u s e :p i u ) 。 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p i u 的现象引起了当今学界的重 视,至今,p i u 的研究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体系。以往关 于p i u 的研究,包括对于p i u 的定义及诊断标准进行描述,或对p i u 的成因进行探讨,以及相应的干预与治疗对策。纵观以往对于p i u 的 相关因素探究,包括网络特征因素、社会环境以及个体的人格特 质、认知加工特点等多方面,但对于p i u 者的自我认知加工特点,以 往研究较少涉及。 青少年是互联网使用的重要群体。美国不列颠心理学会的调查结 果显示,年龄在2 0 3 0 岁之间,受过良好教育的性格内向的年轻人, 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拥有便利的接触网络的条件,相对而言更容易依 赖网络。 1 1 且大学生处在自我同一性发展,对自我进行积极探索的重 要阶段,长期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很有可能对其自我的发展产生 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拟采用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范式,对大学生 p i u 者的自我认知进行探讨。丰富有关p i u 成因的实证研究,为p i u 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硕士毕业论文 1 文献综述 1 1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研究现状 1 1 1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界定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精神医师g o l d b e r g ( 1 9 9 5 ) 提出, 他从临床经验出发,将个体由于过度使用因特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 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命名为网络成瘾i a d ( i n t e r n e ta d d i t i o n d i s o r d e r ) 。y o u n g ( 1 9 9 6 ) 首先借鉴d s m i v 中界定物质依赖的标准 来探索p i u ,她通过调查证实了p i u 现象的存在。【2 】随着p i u 案例的 逐渐增多,其研究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美国心理学会( a p a ) 于1 9 9 7 年正式承认网络成瘾”研究的学术价值。【3 l “网络成瘾”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在社会和心理学领域引起 了不小的争论。许多学者认为互联网成瘾与其它成瘾症不同,因为 互联网成瘾主要是以心理依赖为主,缺乏明显的生理机制的涉入。 此外,对一件事情过度沉迷都可以被称为成瘾,如学习成瘾,但其 影响不一定是消极的。对于是否能将过度沉迷网络这一行成为成 瘾,不少学者提出了质疑。国外许多学者曾使用多个概念,从不同 的角度,不同的侧重点对过度使用互联网的行为进行描述,并根据 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基础进行了探索性的解释。 d a v i s ( 2 0 0 1 ) 提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p a t h o l o g i c a li n t e r n e tu s e : p i u ) 一词,强调个体在互联网使用中的非理性行为,如过度使用或 者使用不当,突出互联网的消极影响。本研究中将主要考察互联网使 用中的问题行为,将沿用p i u 这一概念,并将其界定为一种无理由 地过度使用互联网的行为,并由此而导致产生一系列心理异常症状, 以及伴随着某些生理方面的不适”。【4 】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 p i u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 冲动性,即上网的冲动 及欲望强烈,难以抑制;( 2 ) 突显性,p i u 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 被上网这一行为占据,上网成了整个生活的重心,如果无法上网,则 将会感觉到空虚,体验到一种强烈的,难以遏制的渴望;( 3 ) 耐受 性,即需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以及投入程度,才能满足对网络的需 求;( 4 ) 依赖性,即p i u 者过度依赖网络,需要靠上网来满足自己 的需要;( 5 ) 消极性,p i u 会对使用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生活, 以及身心健康等造成严重的危害。i s a r m s t r o n g ( 2 0 0 1 ) 曾对p i u 的概念做出比较全面的描述,并根 据互联网使用类型的不同将成瘾区分为不同类别:( 1 ) 网络性成瘾 ( c y b e rs e x u a la d d i c t i o n ) ,指沉迷于网络色情文学和成人话题聊天室; ( 2 ) 网络关系成瘾( c y b e rr e l a t i o n a la d d i c t i o n ) ,指沉溺于网上聊天, 通过互联网来认识朋友,发展社交关系:( 3 ) 网络强迫行为( n e t c o m p u l s i o n s ) ,在网络使用的某个方面如在线赌博或网络购物等很沉 迷,存在难以抑制的冲动:( 4 ) 信息收集成瘾( i n f o r m a t i o no v e r l o a d ) , 指迷恋于浏览网页,查找和收集信息;( 5 ) 电脑成瘾( c o m p u t e r a d d i c t i o n ) ,指沉溺于电脑游戏或电脑编程等方面,难以自拔。嘲 1 1 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诊断与测量 y o u n g 对赌博成瘾的诊断标准加以修订,形成p i u 的测量工具。 该问卷共有8 道题,如果被试对其中的5 项给予肯定回答,即可确诊 为p i u 。忉b e a r d 在y o u n g 的基础上对量表进行修订,提出5 + 3 的诊 断标准。【剐他认为若要诊断为p i u ,其中有5 项是必要条件:互联网 成为生活的重心;需要不断增加互联网的使用时间和投入程度;不能 成功减少、控制或停止对互联网的使用;减少或停止互联网使用会导 致内心无聊、空虚、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产生;在线时间比预期计 划的时间要长。此外,以下3 项应至少具有一项:人际关系、工作或 硕士毕业论文 就业受到影响;在上网严重和迷恋程度上向人撒谎;借由互联网来 逃避社会现实。即以上只要满足5 + 1 个标准,便可诊断为p i u 。 d a v i s ( 2 0 0 1 ) 编制了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 d a v i so n l i n e c o g n i t i o ns c a l e ,简称d o c s ) ,该量表共3 6 个题项,是一种7 级自 陈量表。共包含5 个方面的因素:安全感、社会化、冲动性、压力 应对、孤独与现实。如果测试的总分超过1 0 0 ,或任一维度上分数等 于或超过2 4 ,则被界定为p i u 。【9 】 此外,国外还有g o l d b e r g 1 伽以及s u l e r 【1 1 1 等多位学者基于不同的 理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对p i u 进行了界定,并编制出了相关的诊断 和测量量表。 国内有不少研究者将国外的量表翻译成中文。如崔丽娟、潘琼等 人分别将y o u n g 的诊断标准翻译成了中文。 台湾学者陈淑惠以大学生为样本,综合d s m 4 对于成瘾的诊断 标准及临床个案观察,编制出了本土化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1 2 1 该量表包含如下5 个因素:强迫性上网行为,戒断、退瘾反应,p i u 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健康问题,共2 6 个项目, 是一种四级自评量表。总分代表个人p i u 的程度,分数越高表示p i u 倾向越高。初步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其重测 信度为0 8 3 ,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 7 0 0 8 2 ,全量表内部 一致性系数为0 9 2 。 现有对网络的测量量表虽然项目数量多少不同,但主要都是围 绕互联网用户的内在心理体验、外在行为问题展开。许多量表的信 度与效度指标还不明确。总的来说,对于p i u 的测量,心理学研究仍 处在积极的探索阶段。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 1 1 3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p i u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 i u 的定义及分类、诊断标准 与测量、相关因素分析、理论模型的探讨、以及对p i u 的治疗与干预 研究及疗效分析等多个方面。 其中,关于p i u 的因素分析,研究众多,主要可以区分为以下几 个类别: 首先,互联网本身的特征是导致p i u 一方面的原因。y o u n g ( 1 9 9 7 ) 提出了a c e 的理论模型,从网络本身的特点分析了成瘾原 因。他认为网络的匿名性( a n o n y m i t y ) 、便利性( c o n v e n i e n c e ) 和 逃避现实性( e s c a p e ) 是成瘾的环境因素。互联网中的匿名性使人们 在网络活动中通常可以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甚至创造出一个虚拟 身份而实现自由活动。因而在网络活动中,人们容易表现出去抑制 性的行为。所谓去抑制是指在某种外加因素的影响下,所出现的抑 制( 特别是社会抑制) 作用的减弱,因而行为比现实生活中更加不受 约束。1 此外,互联网能够为人们提供各种信息、数据和媒体资源, 满足人们的需要,并创造出一种令人激动和兴奋的虚拟空间。网络 的超时空特征形成了它独特的社交空间和交往节奏,吸引着人们长 时间停留或迷恋于这个虚拟社会。 除了网络本身的特征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都会对p i u 者 产生影响。家庭环境中缺少关爱,社会中对网吧的监管力度不够, 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以及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压力过 大、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都是病理性互联网形成的影响因素。崔 丽娟等人研究发现,p i u 者父母的教养方式显现出更少的情感温暖、 1 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 0 0 3 ,1 1 ( 3 ) : 3 5 5 - 3 5 9 s 硕士毕业论文 理解、包容,以及更高的拒绝、否认和严惩。1 1 3 l 王立皓等利用社会 支持评定量表进行研究表明,人际交往、社会支持等各种需要很可能 是影响大学生p l u 的相关因素。【1 4 】 个体因素是p l u 形成的关键因素。a r m s t r o n g ( 2 0 0 0 ) 认为,个 体本身的失败是成瘾的内因,成瘾者至少在5 个领域中的某一个方 面存在压力或者体验失败,这5 个领域是社会( s o c i a l ) 、职业 v o c a t i o n a l ) 、教育( e d u c a t i o n a l ) 、财政( f i n a n c i a l ) 和身体( p h y s i c a l ) 。 关于p i u 形成的个体因素,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p i u 者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原因,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 素: ( 1 ) 生理方面:神经生理学理论认为人脑中有一个“快乐中枢 , 即边缘中脑多巴胺系统( m l d s ) ,该系统植于复杂的网状结构中。 当p i u 者上网时,会对大脑进行化学反应式的刺激,从而释放多巴 胺,使人产生快感。如果这种刺激经常发生,则容易产生成瘾行 为。 ( 2 ) 心理方面 人格特质因素。y o u n g 的研究发现,中度以及重度的抑郁水平与 p i u 存在相关。p i u 者出现了轻度至中度的抑郁。她因此推测抑郁是 导致p i u 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她还认为一些与抑郁相关的人格特 征,如低自尊、动机缺乏、寻求外界认可、害怕拒绝等都可能是促成 p i u 发生的原因。 1 s d a v i s ( 2 0 0 2 ) 研究发现,p i u 与个体的延迟性 ( p r o c r a s t i n a t i o n ) 、拒绝敏感性( r e j e c t i o ns e n s i t i v i t y ) 、冲动型、孤 独感( 1 0 n e l i n e s s ) 、抑郁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 表明,p i u 行为能够有效预测个体的孤独感、拒绝敏感性、延迟性、 冲动性和抑郁水平。k r a u t 等研究发现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孤独感 和抑郁的增加,并导致社会卷入的减少和幸福感的降低。1 1 6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 a r m s t r o n g 的研究发现,低自尊者有较高的成瘾倾向。因为低自 尊者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社交、人际等各方面的不如意,自信心 低落,因而通过上网来达到逃避现实生活的目的。 1 7 1 匹兹堡大学的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互联网依赖者通常具有以 下特点: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 n 8 1 他们不善于处理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更 加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找自己理想化的虚幻天地。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极端性格者更容易成瘾。【1 9 1 较外向性格者, 过于活泼好动,感情丰富,但是比较肤浅幼稚,情绪波动性大,易于 接受外界刺激,但判断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不易于自我控制, 容易成瘾:极内向孤僻少语者,不善于表达以及与人沟通交流,情感 和行为极易受别人的影响,而且他们常常表现为不诚实,容易受他人 意志而转移信念。 国内学者江楠楠( 2 0 0 5 ) 研究发现,上网成瘾的大学生在上网的 行为和态度上与非成瘾大学生存在明显差异。成瘾大学生表现出更 多的开放性、社交性、胜任能力、匿名性等,并且更加认可互联网交 流所带来的便利性;网络成瘾的大学生比非成瘾大学生明显表现出更 多的孤独、抑郁和焦虑的人格特质。1 2 0 】此外,国内多项研究均证实 p i u 与非p i u 存在不同人格特质。在孤独感,【2 ”人际、健康、时间管 理, 2 2 1 情绪稳定性, 2 3 1 焦虑和抑郁阱1 等多个方面,两者存在显著差 异。 认知方面。加拿大学者r a d a v i s ( 2 0 0 1 ) 【2 s 】根据认知行为理论 提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识行为机制,用来解释p i u 的发展和维 持。他将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区分为两种类型,特殊p i u 和一般p i u 。 特殊p i u 指个体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而病态的使用互联网,如网上拍 卖、网上股票交易或者网上赌博,并且这种依赖在内容上具有特殊 硕士毕业论文 性,即使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也可以发生:一般p i u 则是指一般性 的过度使用互联网。该模型如下图,模型中靠近病因链近端的因 素,是p i u 发生的充分条件,靠近远端的为必要条件。该模型的中心 因素是适应认知不良。d a v i s 认为p i u 的认知症状先于情感或行为症 状而产生。他认为关于世界和自我的非适应性认知是影响p i u 的核心 因素。关于自我的非适应认知主要包括自我怀疑、较低的自我效能 感及否定的自我评价等,如“我仅在网上是很在行的”,“我在网 下是无用的,但在网络中的我是个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关于世界 的非适应认知包括“以偏概全 和“非此即彼 ,认为网络给了他一 切,而现实世界则一无是处。 厂。_ 1 厂。1 + 1 远端r - 1 近端r _ 图卜1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p i u ) 的认知一行为模型 有研究者从认知需要的角度探讨了p i u 的成因。t u t e n ( 2 0 0 1 ) 的研究表明,认知需要可以预测网络使用。1 2 6 h a m b u r g e r 等研究结果 表明,高认知需要者将互联网作为信息提供者;低认知需要者更喜欢 能够互动的网址。国内学者吴文丽等( 2 0 0 9 ) 研究发现消极情绪对 p i u 具有最强的预测力,认知需要对p i u 有显著而直接的负向作用。 1 2 7 1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 此外,许多研究者从认知加工的角度对p i u 进行了研究。s h a w n g r e e n 和d a p h n eb a v e l i e r ( 2 0 0 4 ) 等人则通过实验证实了电脑游戏 对于人们认知表现( c o g n i t i v ep e r f o r m a n c e ) 的影响。研究表明,电 脑游戏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面对迅速呈现的物体时察觉对方特 征的方式。这样一种改变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有的是随着人 们注意力水平的增加而扩大,有的甚至会影响注意前加工。 刘树娟( 2 0 0 5 ) 在其对p i u 者的认知偏向研究中,通过点探测任 务的方法、以及人工语法的研究思想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p i u 者对网络术语、网络需要和消极情绪词语存在注意选择偏向,p i u 者与一般互联网使用者之间的差异显著。【2 8 】 王智( 2 0 0 6 ) 的研究中,使用t v e r s k y 的社会认知实验范式探讨 了不同类型被试的编码、再认和启动效应中的社会认知加工特点,研 究发现,p i u 者具有负性的社会认知图式,对社会生活事件有更多的 负性编码、再认和启动偏向。【2 9 j 郑希付( 2 0 0 8 ) 研究发现,p i u 大学生和高成瘾倾向的大学生有 对情绪关联词语有更加突出的反应延迟特点,表现出了明显的情绪 干扰。【捌 李翔宇( 2 0 1 0 ) 研究发现,p i u 者与正常网络使用者相比,对情 绪词有突出的反应延时特点,且其具有更多的负性认知偏向。【3 1 】 纵观以往研究,发现p i u 者与一般互联网使用者在人格特质以及 认知加工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为我们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 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中的理论假设,探讨p i u 被试在 自我认知加工方面的特点。 硕士毕业论文 1 2 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现状 1 2 1 心理学中“自我的界定 “认识你自己k n o wt h y s e l f ,相传是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 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自我是一个独特的结 构,具有独特的动机和情感上的含义。1 8 9 0 年威廉詹姆斯曾提 出,一切和自身相关的事物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成我的一部分,自我 是心理学中最基本的分析单元。但由于自我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复杂,所以人们虽然能够很容易感觉到自我,但却难以对它下定 义。 奥尔波特曾概括出自我的八种内涵:主体的自我;客体的自 我;以利己心为基础的自我;优势驱动的自我;心理结构中被动的 自我;行为目的追求者的自我;行为整体组织的自我;作为文化体 制主体的自我。 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从认识论的角度将“自我 划分为 纯粹的自我和经验的自我两个部分。纯粹的自我则是指主观、能动的 我或“主我( 1 ) ”;经验的自我是指被动的自我或者“客我( m e ) 。如 “我看到我自己。”前者是认识的主体,后者是认识的对象。这种 认识就是自我意识。从自我划分出来的主体、客体由此转化为自我 意识的主体、客体,自我被等同于自我意识。【3 2 1 自我不是一个单一 的心理结构,可以从不同纬度划分出不同的成分,其中,从自我的社 会属性这一维度可以将自我划分出个体自我、关系自我、集体自我三 大类。 当前心理学对自我问题的研究,多沿用詹姆斯对“自我 的分 类,即将“自我 等同于“自我意识 ,意为“个人对自己的知 觉”,具体表现为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组成的三层次 结构。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 本研究采用认知心理学中对于自我的解释。认知心理学家认为 自我就是对自己的心理表征,其研究主要关心的问题是自我的心理 表征与其它心理表征是否存在差异。主要通过研究信息加工过程中 自我认知的作用来检验自我是否具有独特性。 1 2 2 自我信息加工 当我们参加一个聚会时,通常能够从嘈杂的房间中听到别人提 及自己的名字。这种现象被称为“鸡尾酒会效应”。这种效应表明 个体对于与自己相关的信息非常敏感,他们能够更快的注意到这类 信息并且进行有效而且深度的加工。 自我是一个独特的认知结构。自我不单对情绪的产生和动机的 发动起重要的作用,它还是个人信息的组织者和加工过程的一部 分,对认知有直接影响。有研究者认为自我具有独特性,它来自过 去的经验,由个体加工过的信息组成,具有独特的动机和情感上的 含义,还在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已有研究证明,关于自我信息的加工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在加工 速度、记忆成绩、情绪唤起强度等指标上显著不同于对一般信息( 包 括他人信息) 的加工。这种独特性已经在自我面孔识别和自我名字识 别方面得到了证实。i 挣弘1 与识别他人面孑l 相比,自我面孔识别在行为 反应、种系发生、个体发展以及脑机制等方面都具有其特殊性。人们 在自我面孔识别的速度上快于识别他人的面孔。此外,人们对于自我 名字的识别速度快于对他人名字的识别,不容易被其他刺激所干扰和 抑制,在行为和生理指标上,均得到了验证。 1 2 3 自我参照效应 1 2 3 1 自我参照效应的界定 硕士毕业论文 自我参照效应是研究自我信息加工的一种常用研究方法。记忆的 自我参照效应( s e l f - r e f e r e n c ee f f e c t , s r e ) ,指的是相对于其他记忆加 工而言,与自我建立联系的加工任务能够获得最好的记忆成绩。这一 现象由r o g e r s ( 1 9 7 7 ) 首次发现,并已经得到了大量的研究证实。 1 2 3 2 自我参照效应的心理机制 关于自我参照效应的心理机制,存在不同的理论解释: ( 一) 自我图式说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加工由个体的内 部认知结构决定,这些认知结构即图式( s c h e m a s ) 。n e i s s e r ( 1 9 7 6 ) 认为一种图式即是一种结构,它存在于知觉者的内部,并且可以通 过经验加以修正。其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知觉到的信息相对应的。图 式既能接受信息,也会因为信息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同时,图式也 可以用来指导信息加工。人们拥有许多对于不同事物的图式。n e i s s e r 认为在对世界进行认知和思考时,只会选择与他们的已有图式相关的 信息,而忽略其它与图式无关的信息。 m a r k u s ( 1 9 9 1 ) 吸收认知心理学关于图式的概念,在信息加工的 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自我的认知加工观点,即自我图式理论。m a r k u s 认为自我图式是有关自我的认知结构,是关于自我的认知概括。它来 自个体过去的经验,并对个体社会经验中与自我相关的信息进行组 织和指导。个体之所以形成某一自我图式,是因为这一领域对个体 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图式是由行为中重要的方面组成的。而由于 生活中各部分对于不同个体的重要性并不一致,所以并不是所有的 信息和经验都会形成自我图式的一部分。由于每个人组成自我图式 的元素并不相同,所以个体获得的关于自我的信息也各不相同,而 正是这些自我图式方面的个体差异,才产生了个体行为表现的不 同。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 自我图式即包括了以具体时间和情境为基础的认知表征,也包 括了较为概括的,对自我或他人评价的表征。自我图式存在于记忆 中,能够对信息的加工产生影响。具有某一特征的图式的人通常更 倾向于接受能够进一步支持他们的自我观念的信息,而倾向于排斥 不一致的信息,例如,如果一个个体感觉自己非常聪明,则会更快 的接受关于自己很优雅灵活的信息反馈,而会忽略认为自己笨拙迟 钝的反馈。因此,自我图式有利于自我信息的加工、记忆。符合自 我图式的信息或者与自我密切相关的刺激,都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 加工,并且导致更好的回忆结果。 ( 二) 精细加工说 精细加工是指对单个词的项目特异性加工,这种加工不依赖于 对当前系列中其他词的加工,而在于该词与记忆中早己存在的信息 建立多重联系。如由“教师 一词可以联系到“教师在课堂上讲 课 等。按照精细加工说的观点,以自我为参照加工的材料一旦被 激活,能够与早已存储记忆中的自我结构中的其他信息建立联系, 而这些联系能够为随后的回忆提供多种通道,从而促进回忆的进 行。 ( 三) 组织加工说 组织是对一系列单词之间的关系进行编码加工,包括词与词之 间的联系,或者由一个词联系到它所属的一个范畴。如“音乐 和 “跳舞之间既有直接词与词之间的联系,也有同属于“舞会 这 一范畴而产生的间接联系。对一系列单词间的组织加工能够在两方 面强化记忆:一方面,由于该过程在编码时支持项目之间的相互联 系,因此能够为提取过程建立相互联系的通道。另一方面,由于同 时对范畴的名称也进行了编码,因此提取时范畴名称也能起线索作 用。 ( 四) 精细加工、组织作用双过程说 支持双过程理论的学者认为,自我参照任务能提高记忆的机制 既包括精细加工因素,也有组织作用的参与。已有研究证实了自我 参照效应机制是组织加工和精细加工双过程作用的结果。双过程说 比单一机制的说法都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认 同。1 3 s 】 1 2 5 3 自我参照效应的相关研究 经典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与传统的记忆加工层次研究范式 类似。一般分为学习和记忆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中常常加有干扰 任务。r o g e r s 等人 3 6 1 最初的研究范式选用4 0 个人格形容词为材料, 被试分成结构组,韵律组,同义词组和自我参照组四个组别。分别给 被试呈现不同的问题,引导被试进行任务加工。最后,被试在学习 完后,进行自由回忆。结果表明,自我组的记忆成绩优于其他3 种 编码条件,即出现了自我参照效应。 表1 1 :不同编码任务举例 任务组问题说明 结构组 韵律缀 同义词组 自我参照组 有没有大写字母? ( 对字形的摭上浅加上) 与x x 押韵么? ( 对韵律的加工浅加工) 与y y 的意思相同么? ( 语义加工深加工) 适合猕述你么9 ( 与自我栩联系的加工方式) 继r o g e r s 等人的研究之后,大量的研究对自我参照效应的存 在进行了验证,并对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进行了拓展。如有研究将 r k 判断纳入到自我参照效应研究中,在再认任务中,要求被试对回 答见过的项目进行进一步的r ( 记得) 和k ( 知道) 的判断,结果发 现在r 判断上出现了显著的自我参照效应。1 3 7 1 1 4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 此外,m a c r a e 和r o s e v e a r e 将“提取诱发遗忘范式 扩展到自 我参照效应研究领域,结果发现,在自我参照条件下,被试没有出 现提取诱发遗忘。【3 8 】 研究者将随意编码条件纳入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中,随意编码 指不要求被试对与自我描述相关的刺激材料作外显评估或自我与被 编码的刺激特征没有外显的联系,刺激以随意的形式被编码,与传 统的加工深度研究范式相比,参照条件与被编码刺激发生联系时加 工程度浅,或者说意识参与程度更低,结果依然验证了自我参照效 应的存在。最典型的研究是t u r k 、m a c d o n a l d 和m a c r a e 所做的要 求被试判断名字或面孔与形容词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实验。1 3 9 1 研究者还在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中加入他人参照任务,即将记忆 材料与他人( 如公众人物、名人、被试的亲属等) 相联系的编码方式, 将他人参照与自我参照进行对比。国内学者朱滢和张力( 2 0 0 1 ) 在研 究中纳入了文化这一变量,发现对于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中的中国被试 来说,参照自我与参照母亲进行记忆加工的成绩相当,由此说明中国 人的自我结构中可能包含有母亲成分。管延华,迟毓凯( 2 0 0 6 ) 证 明了自我编码和朋友编码再认率差异不显著,和自我参照一样,朋友 参照也会对人格特质的记忆起到促进作用。1 4 1 l 杨红升,黄希庭( 2 0 0 7 ) 在自我参照效应中加入群体参照加工任务,结果表明中国被试参照中 国人的再认率要高于美国被试参照美国人。 4 2 1 因而证明了群体参照效 应的存在。而在西方文化环境下,出现了不一致的结果,如k e e n a n 【4 3 】 等人以美国人为被试,发现参照父母的再认成绩与一般语义加工成绩 等同,并没有出现父亲或母亲参照效应。根据m a r k u s ( 1 9 9 1 ) 和h e i n e ( 2 0 0 1 ) 的观点,自我是文化的产物,不同文化背景下会形成不同的 自我结构。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属于互倚型的自我结构,其自我结 构中包含了很多关于他人的表征。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其自 硕士毕业论文 我概念拥有更多独立性的特征,更加强调维持自我的完整性和排他 性。下图1 2 a 和b 反映了两种文化中的自我结构。 一蚺 渊乡肼蚺 锈鬻事 图1 2 - a 西方文化的独立性自我 图1 - 2 - b 东方文化的互倚性自我 自上世纪9 0 年代以来,自我参照效应的实验范式被用于脑成像 领域,用来研究自我的脑定位问题。目前国内也已经出现了运用这一 范式探讨中国人自我的脑机制研究,如张力等人( 2 0 0 5 ) 用中国被试进 行研究,结果发现与他人语义加工进行比较,自我参照激活了内侧 前额叶和扣带回,而在和母亲参照加工条件进行比较时,自我参照条 件下内侧前额叶并没有表现出更强的激活,由此可见,从生理机制上 证明了中国人的自我结构可能包含母亲的表征。【4 4 1 此外,还有研究者将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应用到特定群体中。 贾弦晓等( 2 0 0 8 )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并没有出现自 我参照效应。【4 s l 般情况下,人们倾向于用正性效价词与自我相关 联,因此,当不同效价的词与自我关联时,人们会更多地记住正性效 价词。但在抑郁症患者身上,出现了三种不一致的结果:k u i p e r 和 d e r r y 研究发现仅有非抑郁被试选择的正性词多于负性词,抑郁被试 选择的正性词与负性词一样多。s e g a l 等发现抑郁被试和对照组被试 均选择正性词多于负性词,但抑郁被试选择的负性词要多于非抑郁被 试。在d e n n y 和h u n t 的研究中,自我参照模式下,抑郁被试选择负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 性词多于正性词,而非抑郁被试选择正性词多于负性词。陈图农等 ( 2 0 0 8 ) 对于抑郁症患者内隐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发现,抑郁症 患者内隐记忆上并没有表现出自我参照效应。此外,赵馨等( 2 0 0 9 ) 对于躁狂症的研究发现躁狂症患者没有出现自我参照效应。【艏】 总之,自我参照效应研究是一种成熟的有关自我信息认知加工的 范式。其研究结果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支持和验证。 1 3 关于网络中“自我 的探索 自我意识一直是人类探寻自身的一个重要范畴,社会在发展,促 使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而今,随着我们进入信息技术时 代,网络环境下派生出来的人们的自我呈现出许多与以往不同的特 点。互联网的使用,创造出了一个虚拟的、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全新世 界。网络空间的去抑制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得人们能够体会在现 实生活中不能体验到的感受,人们可以在网络空间中自由表达自 我,甚至放纵自己的言行。国内学者丁道群( 2 0 0 7 ) 研究认为,互联 网上存在两种典型的去抑制行为:纷争和过度自我暴露( e x c e s s i v es e l f d i s c l o s e ) 。人们在网络上的表达更直接和较少禁忌,容易借助网络 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此外,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