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朱冬蕾:一国忠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 三 中文摘要 陈寿所著三国志世称嘉史,以“质直”见称,简练为长,但是由于陈寿取 材审慎,意在简洁,故而也造成三国志“失之简略,时有脱漏”。南朝刘宋的裴 松之奉宋文帝之命,以“众色成文,兼采为味”为宗旨对三国志作注。三国 志裴松之注是我国史传著作中的一种独特现象,不同于之前仅以训释文辞音义、 名物制度、地理典故等为注释内容的注史方式,它以补阙、备异、惩妄、论辩为注 史体例,从诸多史书中选取大量材料补充三国志的不足,开创了以史注史的方 法。书成之后,宋文帝大加赞赏,称之“不朽”。 受史记史传文学传统的影响和南朝时期文风的熏陶,裴松之在作三国志 注时,注重选取善于叙事写人、辞藻精美,富于文采的史料,具有了一些文学特征, 使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志产生了某种分离的现象,并且有向文学作品方 向发展的趋势,对小说发展历史尤其是三困演义有着深远影响。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最终出罗贯中加工润 色完成。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罗贯中本三国演义儿首尾九 十七年( 1 8 4 - 2 8 0 ) 事实,皆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间亦仍采小说,又 加推演而作之”。由此可知,三国志裴松之注是三国演义形成的重要史料来 源。由于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具有的独特性,研究它与三国演义有着重要的 意义。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三国志裴松之注的成书过程。主要讲述裴 松之生平与其注三国志的缘起以及作注的宗旨和体例。通过该部分的叙述,我 们可以了解到裴松之三国志注形成的原冈及其独特性。第二部分为三国志 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对比研究。分三个方面:一是对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 国演义对比原因、标准、数量等方面的综述;二是对三国演义借鉴三国志 裴松之注的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三是对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相似 处的引书种类及主要类型进行分析。通过该部分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到三国志 扬州人学硕十学位论文三 裴松之注是如何被三国演义借鉴的。第三部分为分析三国志裴松之注对三 国演义的影响。通过对裴松之生平及其三国志注的成书的叙述、对二者的比 较分析,揭示出三国志裴松之注对三国演义在思想倾向、艺术风格、人物 塑造、情节描写及语言风格上的影响,并探讨三国志裴松之注对三国演义 的可商榷之处及未尽优势。这种文本比较的个案的研究,也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研 究同类型的文学样式。 关键词: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演义比较审美趣味文学价值 朱冬蕾: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 3 一 a b s t r a c t c h r o n i c l e so ft h et h r e ek i n g d o m so fc h e ns h o ui st h e h i s t o r yo f j i ao ft h ew o r l d ”, i ti sk n o w na sp l a i na n ds i m p l e ,h o w e v e r , a sc h e r ts h o ud e r i v e dr i g o r o u s ,i n t e n d e dt o b r i e f s oc r e a t e dt h e “c h r o n i c l e so ft h et h r e ek i n g d o m s ”l o s so ft h eb r i e fa n dh i a t u s f r o mt i m et ot i m e “s a ng u oz h ip e iz h u i sab o o kw r i t t e nb yp e is o n g z h io ft h e s o u t h e r nd y n a s t i e ss o n g i nt h i sb o o kh ed i dn o t e so g s a ng u oz h i ”,i no r d e rt og e t m e r i t so fa l la n db r i n gt o g e t h e ra st h eg u i d i n gi d e o l o g y “s a ng u oz h ip e iz h u ”i sa n u n i q u ep h e n o m e n o ni nc h i n e s eb i o g r a p h i c a lw o r k s ,i ti s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ew a yo fn o t i n g h i s t o r yb o o k sb e f o r et h a tt h eo n l ye x p l a n a t i o n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m e a n i n go fw o r d s ,l a w s a n di n s t i t u t i o n s ,t h eg e o g r a p h i c a la l l u s i o n sa n ds oo nf o rf o o t n o t e s i ti st od i s t i n g u i s h r i g h t f r o mw r o n g ,d i s t i n g u i s h g e n u i n e ,d e t a i l e dc o n t e x t ,o m i s s i o n s ,d e t a i l e d t h e d e s c r i p t i o no fl i f e ,ac l a s so fp e o p l et o g e t h e ra sn o t i n gh i s t o r ys t y l e ,i ts e l e c t sal a r g e n u m b e ro fh i s t o r yb o o k sa ss u p p l e m e n t a r ym a t e r i a lo f “s a ng u oz h i ”,c r e a t i n gam e t h o d o fn o t i n gh i s t o r yb o o k st h r o u g hh i s t o r i c a lm a t e r i a l s a f t e rt h eb o o kf i n i s h e d ,e m p e r o r w e na p p r e c i a t e dg r e a t l ya n ds a i dt h a t “s a ng u oz h ip e iz h u ”i sag r e a tw o r k b y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i n f l u e n c eo fb i o g r a p h i c a ll i t e r a t u r eo f “h i s t o r i c a lr e c o r d s a n dt h e e d i f i c a t i o no fw r i t i n gs t y l ed u r i n gs o u t h e r nd y n a s t i e s ,p e is o n g z h is e l e c t sal o to f g o o d h i s t o r i c a lm a t e r i a l sw h i c ha r eg o o da tw r i t i n gn a r r a t i v ep e o p l e ,r h e t o r i cb e a u t i f u l l y , l i t e r a r yg r a c ew i t hl i t e r a r yf e a t u r e s ,i tm a k e s “s a ng u oz h ip e iz h u h a v es o m ek i n d so f s e p a r a t i o np h e n o m e n o nw i t h “s a ng u oz h i ”a n dh a v et h e d i r e c t i o nt ot h et r e n do f l i t e r a r yw o r k s i th a sap r o f o u n di m p a c t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n o v e l ,e s p e c i a l l yf o r “r o m a n c eo f t h r e ek i n g d o m s ” “r o m a n c eo f t h r e ek i n g d o m s ”i st h em o s ti n f l u e n t i a ln o v e li n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 ,i t w o u l de v e n t u a l l yb ec o m p l e t e db yl u og u a n z h o n gt h r o u g hp r o c e s s i n ga n dp o l i s h i n g l u x u np o i n t e do u ti n ? ab r i e f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f i c t i o n ”“r o m a n c eo ft h r e ek i n g d o m s ” o fl u og u a n z h o n gw r o t eat o t a lo f 9 7y e a r sh i s t o r i c a ls t o r y ,i ti sb a s e do nc h e ns h o u s 扬州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一4 “s a ng u oz h i ”a n d “s a ng u oz h ip e iz h u ”a n dt h a tt h e r ei sr e f e r e n c et of o l ks t o r i e sa n d p r o c e s s i n go fp o l i s h ,f r o mt h i s :“s a ng u oz h ip e iz h u i st h ei m p o r t a n th i s t o r i c a ls o u r c e o f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 “r o m a n c eo ft h r e ek i n g d 【o m s a st h eu n i q u eo f s a ng u oz h ip e i z h u , t h es t u d yo f “s a ng u o z h ip e iz h u a n d “r o m a n c eo ft h r e ek i n g d o m s h a sag r e a t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h i sa r t i c l e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a n s :t h ef i r s tp a r ti st h ew r i t i n gp r o c e s s m a i n l y a b o u tt h el i f eo fp e is o n g z h i ,w r i t i n g s ,t h eo r i g i no ft h e “s a ng u oz h ip e iz h u a n dt h e g u i d i n gi d e o l o g ya n dm e t h o d s t h r o u g ht h ep a r to ft h en a r r a t i v e ,w ec a nu n d e r s t a n dt h e r e a s o n so f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 “s a ng u oz h ip e iz h u ”a n dt h eu n i q u e n e s s t h es e c o n dp a r t i st h ec o m p a r i s o no f s a ng u oz h ip e iz h u a n d “r o m a n c eo ft h r e ek i n g d o m s i t 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a s p e c t s :t h ef i r s ti s :t h es u m m a r yo ft h et e x tc o m p a r i s o nr e a s o n s a n i tt h en u m b e r t h es e c o n di st h ea n a l y s i sw h i c h “r o m a n c eo ft h r e ek i n g d o m s l e a r n f r o mt h ew a yo f “s a ng u oz h ip e iz h u ”t h et h i r di s :t h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s i m i l a rt ot h eo p o f “s a ng u oz h ip e iz h u a n d “r o m a n c eo ft h r e ek i n g d o m s ”t h r o u g ht h ep a r to ft h e 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w ec a nl e a r n “s a ng u oz h ip e iz h u ”i sr e f e r e n c e db y “r o m a n c eo f t h r e ek i n g d o m s - t h r o u g hw h a iw a y - t h et h i r di s :t h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 “s a ng u oz h ip e i z h u i n f l e n c eo n “r o m a n c eo ft h r e ek i n g d o m s b yt h el i f eo fp e is o n g z h ia n dt h e d e s c r i p t i o no f “r o m a n c eo ft h r e ek i n g d o m s t h r o u g hi n - d e p t h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o f s a ng u oz h ip e iz h u a n d “r o m a n c eo ft h r e ek i n g d o m s ”i nt h en u m b e r , c o n t e n t 1 e n g t h ,a n dc i t e db o o k sa n ds oo n t or e v e a l “s a ng u oz h i p e iz h u i n f l e n c e o n “r o m a n c eo ft h r e ek i n g d o m s ”,t h i sc o m p a r a t i v ec a s es t u d yo ft h et e x t ,t oac e r t a i n e x t e n t ,i tc a nh e l pu ss t u d yt h es a m et y p eo fl i t e r a r ys t y l e k e yw o r d s :s a ng u oz h ip e iz h u ;r o m a n c eo ft h r e ek i n g d o m s ;c o m p a r i s o n ; a e s t h e t i ci n t e r e s t ;l i t e r a r yv a l u e 扬州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扬州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 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 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 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钐 留 签字r 期: 加z 9 年矿月寥同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扬州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 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 众提供信息服务。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糖南 签字同期: 7 - - j f - ) 年r 月西日 导师虢荔因绫 签字只期:捌。年f 月f 同 ( 本页为学位论文未页。如论文为密件可不授权,但论文原创必须声明。) 朱冬蕾:三国j 基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三 1 上j l 刖舌 陈寿所著三国志世称嘉史,以“质直 见称,简练为长,但是也由于陈 寿取材审慎,文笔简洁,故而造成“失之简略,时有脱漏”的情况。圆南朝刘宋的 裴松之奉宋文帝之命,以“众色成文,兼采为昧 为宗旨对三国志作注。三 国志裴松之注是我国史传著作中的一种独特现象,它不同于之前仅以训释文辞音 义、名物制度、地理典故等为注释内容的注史方式,它以补阙、备异、惩妄、论辩 为注史体例,选取诸多史书的大量材料来补充三国志的不足,开创了以史注史 的方法。书成之后,宋文帝对此大加赞赏,称其“此为不朽矣! 受史记史传文学传统的影响和南朝时期文风的熏陶,裴松之在作三国志 注时,注重选取了大量善于叙事写人、辞藻精美,具有文采的史料,具有了一些文 学性特征,使得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志产生了某种分离的现象,并且有 向文学作品方向发展的趋势,对小说发展历史也有着深远影响。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最终由罗贯中加工润 色完成,由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所描绘的是与他生活时代相距甚远的汉未三 国时期的故事,因此,他必然要“据正史,采小说,通好尚。” 而陈寿三国志 及其裴松之注作为正史依据,对于三国演义的成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 国演义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嘉靖本,题有“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这罩所指的三国志也包括三国志裴松之注。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 指出:“罗贯中本三国演义凡首尾九十七年( 1 8 4 2 8 0 ) 事实,皆排比陈寿 三国志及裴松之注,间亦仍采小说,又加推演而作之”。 由此可知,三国志 裴松之注是三国演义形成的重要史料来源。关于三国演义小说中的虚实争 房幺龄;晋书【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年,2 1 3 7 页 窜裴松之:i :三困忠注表,三困志附录【m 1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年,1 4 7 1 页 鬈裴松之:一i :三国,占注表,三团,出附录【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年,1 4 7 l 页 。沈约:朱书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年,1 7 0 1 页 囝高儒:了j j i 书忠,( - - 国演义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 b 1 天津;百诧文艺出 版 l1 9 8 3 年,2 2 7 页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8 7 页 扬州人学硕十学何论文鱼 论由来已久。清代章学诚就曾在丙辰札记中谈到三国演义的内容时说其是 七实三虚。由于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具有的独特性,研究三国志裴松之注与 三国演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课题的研究现状与前沿动态 三国志裴松之注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史学著作,自其形成之同起,学界便出 现对三国志裴松之注褒贬不一的评论。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第一个对三国志裴松之注作出评价,称“裴世期不朽矣”。刘 知几批评裴松之:“少期集注国志,以广承祚所遗,而喜聚异同,不j j h = u 定,恣 其击难,坐长烦芜。观其书成表献,自比蜜蜂兼采,但甘苦不分,难以味同萍实者 矣。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认为:“裴松之依光于陈寿,非缘附骥,其力不足 自存也”。 而李慈铭在越缦掌同记中则高度赞赏三国志裴松之注的体例, 认为其博采异闻并且多所折衷,是最好的史注体例。 对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在保存史料方面,历代学者观点多为赞誉。侯康在三 国志补注续自叙中称赞三国志裴松之注博赡可观。四库全书总目也认为 三国志裴松之注:“然网罗繁富,儿六朝旧籍,今所不传者,尚一一见其崖略; 又多首尾完具,不似郦道元水经注,李善文选注皆剪裁割裂之文。故考证 之家,取材不竭,转相引据者,反多于陈寿本书焉。”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学者们多为肯定。杨翼骧总结了裴 松之注三国志的贡献,认为他开创了史注新法,开拓了史料比较法并发展了史 料考证学;伍野春认为“裴松之开创充实史料的史注体。建立多元注释的注史例”。 肯 定了裴松之在中国史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对三国志裴松之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偏重于三困忐裴松之注的文献方面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包括三国 李延寿:南史,义渊阁朋库伞 本 m j :海:i :海古籍版社,1 9 9 3 年,第2 6 5 册,5 0 5 页 圆刘知几撰、浦起龙注释:史通通释,文渊阁网库伞书奉 m j i :海:i :海古籀版 i :,1 9 9 3 年,第6 8 5 册, 2 3 0 页 章学诚撰、n l 瑛校沣:文史通义校滓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5 年,1 8 4 页 回水熔:阳库伞书总h m 北京:中乍书局,1 9 6 5 年,4 0 4 页 伍野奋:装松之订传 m 南京:南京人学;l l 版社2 0 0 2 年版,2 3 3 页 朱冬蕾:三国:占裴松之注与二国演义 一7 志裴松之注引书研究、裴松之生卒年、受诏注三国志的具体时问的确切考订、 三国志与三国志裴松之注字数统计等方面。 其中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书一直是研究热点。自清代钱大昕、赵翼到后来 学者如沈家本、杨翼骧、陈垣、周国林、伍野春等都对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书的 数量和数目考证有着不同看法: 钱大听在廿二史考异中统计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书约有一百四十余种, 并列出了1 4 4 种书名,这其中不包含非史书类。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统计三 国志裴松之注引书约一百五十余种,并列出书名1 5 1 种。沈家本在三国志注引 书目将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书进行分类统计:经部2 0 种,史部1 4 2 种,子部 2 3 种,集部2 3 种,共计2 0 8 种。杨翼骧在其文章裴松之与( 三国志注) 中统计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书共计二百一十余种,不包含评论和文字训诂的则有一百五 十余种。陈垣计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书达二百三十种以上。周国林统计三国志 裴松之注引书为2 2 4 种,伍野春在裴松之评传中统计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书 共2 2 9 种,另有十则未注明出处。 二是对裴松之及其三国志注的史学方面的研究。包括对裴松之本人注史思 想的研究、对三国志裴松之注的史学研究及一些综合研究。2 0 世纪8 0 年代以 来这方面的研究增多,在这期间发表了一些著作如:杨翼骧中国史学家评传、 武野春裴松之评传、杨耀坤、武野春陈寿裴松之传。 其中伍野春的裴松之评传可以说是该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力作。其著作在杨 翼骧等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补充,对三国志裴松之注中表现的裴松之的 个人思想及史法、史识等都有不少新的提法。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伍野春研究三 国志裴松之注所引书籍,不仅用表格的方式列出书目,还统计出了所引用的各书 的次数,为以后三国志裴松之注在这一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另外也有一些研究论文:如张子侠 裴注研究三题、张瑞龙从 经注与史注的变奏看裴松之 的学术史地位、陈健梅、武野春裴松 张了侠:三国忠裴沣研究三题 j 史学史研究,2 0 0 0 年第2 期 国张瑞龙:从经注1 j 史注的变奏看装松之 的学术史地位 j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2 0 0 4 年第6 期 扬州人学硕十学位论文墨 之及其 研究述评、刘治立裴松之 的史料比较法罾、董 广伟从文史分野浅议裴松之 、陈楠的硕士论文 的特 点及学术价值、陈健梅的硕士论文裴松之年谱 等。 三是三国志裴松之注文学方面研究。包括三国志裴松之注的文学性研 究、三国志及其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文史比较性研究及三国志裴松之 注与三国演义文史比较性研究等。这些成为2 0 世纪木2 1 世纪初三国志裴 松之注的研究热点之一。 这段时间出现了一些相关著作: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盛巽昌 补j 下本、张新科唐前史传文学研究、关四平 源流研究、张国 光三国演义( 文史对照插图本) 、许盘清、周文业 与 对照 本。这些书在将三国演义与正史对比的过程中都涉及到三国志裴松之注 与三国演义的文本对比,值得一提的是许盘清、周文业的 对照本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三国志裴松之注及资治通鉴进 行了对照。在对照的过程中,由于小说与史实不一致的地方很多,许盘清、周文业 对照本往往会将三国志裴松之注完整的一条分列于三 国演义的不同相似处,割裂了其完整性j 并且也没有进行具体的分析,因而缺乏 系统性。 另外还出现了一批相关的研究论文:张国光 三国演义卜文学与历史的辩 证统一 、李伯勋审视 裴注引书的史传文学价值、沈伯俊 与 关系三论 、张新科 所引杂传述略、李芳瑜 到 三国演义卜历史到小说的真实加工、郑铁尘谈 与 对照之虚实、张荣和的硕士论文论 之“嗜奇爱博”裴 松之 特征初探 、吴鹏霄的硕士论文 裴注文学文献考论、 胡艳娜的硕士论文 裴注引别传研究。 对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的研究,2 0 世纪术2 l 世纪初相继出现 了一些研究论文如:傅惠生论裴松之 与 的关系、徐宗 文论 与 裴注之关系 等等。这些著作、论文在不同程度上 对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进行了比较研究,但是作为系统的文本比较 研究还比较少。这也使得在做这一课题的研究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二、选题意义 研究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关系,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认识、分 析和把握三国志裴松之注对三国演义的影响,更是以个例柬研究史学与文 学分离过程中的史学著作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关于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 义比较目前研究的比较少,究其原因,大约有几点:1 、学界以研究裴松之及其 三国志注自身的各个方面较多,对比研究相对较少。2 、将三国演义与三 国志进行比较研究,裴松之三国志注往往是作为三国志的附属,或者说 已经被看做是和一三国志一个整体,将它单独列出与三国演义进行研究比较少。 3 、对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文本的系统对比并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比 较少。本选题系统地比较了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文本,就相似处的 数量、内容、引书数量和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努力揭示出三国志 裴松之注对三国演义在思想倾向、艺术风格、人物塑造、情节描写和语言风格 上的影响。这是对史传文学一个个案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对同类型的文学研究或 可起到参考作用。 郑铁生:谈 与 对照之虚实 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 0 0 9 年第1 期 9 张荣和:论三固忠滓之“嗜奇爱博”裴松之三国忠沣特征初探 d j 曲阜帅范人学,2 0 0 4 年 姆吴鹏霄:三困忠袭沣文学文献考论 d 河南人学,2 0 0 4 年 ”胡艳娜:三团忠裴注引别传研究【d 河南人学,2 0 0 7 年 傅惠生:论裴松之 沣j 的关系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撤( 哲学 :会科学版) ,1 9 9 4 年第 3 期 徐宗文:论 与 装注之关系 j 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 i :会科学版) ,2 0 0 3 年第3 期 扬州人学硕十学位论文卫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 三国志裴松之注的独特性使其不但在史学上独树一帜,在文学上也有很深 远的影响,它所具有的文学性特征,使得它对三国演义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 系统地对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的文本进行了比较,通过对二者文本 相似处数量、内容、引书类型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总结了三国志裴松之注对三 国演义在思想倾向、艺术风格、人物塑造、情节描写以及语言风格上的诸多影响, 并对三国演义借鉴三国志裴松之注的可商榷之处及未尽之优势作了进一步 探讨。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裴松之生平与其注三国志的缘起以及作此注的宗旨和体例的叙述, 我们可以了解到裴松之三国志注形成的原因及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在三国志 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对比研究中,一是对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 文本对比原因、标准、数量等方面的综述;二是对三国演义借鉴三国志裴 松之注的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三是对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相似处 的引书种类及主要类型进行分析,由此可以了解到三国志裴松之注是如何被三 国演义借鉴的。三国志裴松之注对三国演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蜀汉 为正统的思想倾向在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初现端倪;奠定了三国演义虚实结 合艺术风格的史实基础;影响了三国演义个性鲜明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三国 演义情节描写提供了展现空间并以富有生气的语言j x l 格影响三国演义。对于 三国演义借鉴三国志裴松之注的可商榷之处,如引用史料的关联度不大、 描写鬼神过多、人物性格逻辑的把握上还不够统一等,以及三国志裴松之注的 未尽优势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探讨。 五、研究方法 站在文学与史学的角度;利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多学科理论知识对 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文本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研究。 朱冬蕾:二国:基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旦 第一章三国志裴松之注的成书过程 第一节裴松之生平及其三国志注 一、裴松之生平 裴松之( 3 7 2 年- - 4 5 1 年) ,字世期,河东闻喜( 今山西闻喜县) 人,是我国历 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之一。他出身于士族官僚家庭,祖父裴昧官至光禄大夫,父裴琏 曾任f 员外郎。裴松之自小喜爱读书,八岁时便已通晓论语、毛诗,后博览 典籍,学识同进。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 3 9 1 年) ,裴松之被任命为殿中将军,年仅 2 0 岁。后又被任命为员外散骑侍郎。义熙初,裴松之被任命为吴兴故鄣县县令,因 为政绩显著升调回朝廷,任尚书祠部郎。义熙十二年( 4 1 6 年) ,太尉刘裕( 即宋武 帝) 兼领司州刺史,率军北伐,任命裴松之为司州主簿,后又转任治中从事史。攻 克洛阳后,裴松之即在洛阳任职。晋恭帝元熙二年( 4 2 0 年) ,刘裕建立宋朝,代晋 称帝。由于刘裕认为裴松之有“庙廊之才 ,故而特意将其从洛阳召凹江南,先 后委任其为世子洗马、零陵内史、国子博士、冗从仆射等职。元嘉三年一( 4 2 6 - 年) , 宋文帝遣使巡行各地,裴松之被派往湘州。他甚得奉使之义,自湘州归来,将所探 询的吏政民情,归纳为二十四项条款承上。不久,被升任为中书侍郎、司冀二州大 中正,并被封为西乡侯。元嘉三年,宋文帝诏令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裴松之 潜心三年,完成三国志注。该注撰成之后,裴松之出任永嘉太守,勤廉体恤百 姓,故而使官吏、民众安居乐j i 业。后为通直散骑常侍、南琅邪太守。元嘉十四年( 4 3 7 年) ,裴松之6 5 岁,致仕。不久,又拜中散大夫、领国子博士,最后位至太中大夫。 元嘉二十八年( 4 5 1 年) ,裴松之奉旨,继何承天撰写国史,但未及动笔,便与世长 辞了,终年8 0 岁。 其子裴驷,也是著名史学家,著有史记集解。裴松之舆裴胭、裴子野祖揉 三代被称为史学三裴。 拿延寿:南史,义渊阁叨库伞书奉 m ,j :海:j :海古籍i i l 版社,1 9 9 3 年,第2 6 5 册,5 0 5 页 扬:巩人学硕十学位论文旦 除三国志注外,据南史、隋书经籍志、宋史艺文志以及文 苑英华等史书记载,裴松之还著有晋纪、集注丧服经传一卷、裴氏家传 四卷、宋太中大夫裴松之集十三卷、国史要览二十卷以及宋元嘉起居注 六十卷等。这些著作皆已亡佚,留存至今的只有三国志注。 二、裴松之注三国志之缘起 对于裴松之注三国志而不是独立自撰史书,历史上一些史学家对其有不同 评价。刘知几说裴松之“才短力微,不能自达”,章学诚认为:“裴松之依光于陈 寿,非缘附骥,其力不足自存也。刘知几、章学诚认为裴松之缺乏才智,也对注 释之文比较轻视,认为注释仅仅是附庸之作。钱大昭在三国志辨疑自序中则 认为裴松之的才智卓绝,会通诸史,别成一家。李慈铭在越缦堂同记中也高度 赞赏三国志裴松之注的体例,认为其博采异闻并且多所折衷,是最好的史注体 例。 裴松之注三国志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奉诏作注。裴松之注三国志 的初衷是显而易见的。元嘉六年( 4 2 9 年) ,裴松之在完成三国志注后所上的奏 表中说:“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三国志。” 宋书裴松之传也 记载:“上使注陈寿三国志”锄由此可知裴松之是因为奉诏y j 。对三国志作注的。 三国志,晋陈寿所撰,是我国古代纪传体史书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六十 五卷,包括三十卷魏书、十五卷蜀书和二十卷吴书,比较完整地记录了 东汉木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约6 0 年间的历史。世称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 才”,裴松之也认为三国志“铨叙可观,事多审正”,是“近世之嘉史”。 但 三国志也存在过于简略,时有脱漏的缺憾。三国志在许多处语焉不详,如 关于九品中正制的创立,陈群传中仅以一句“制九品官人法,群所建也”带过。 此外,这一时期的一些重要战争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一些学术、文学思潮如 ;a j ,:u 几撰、浦起龙注释:史通通释,文渊阁网库伞书本 m 上海:一l :海古籍i i :版社,1 9 9 3 年,第6 8 5 册, 2 3 0 页 嚼章学诚撰、叶瑛校沣:文史通义校滓 m 北京:中 芦书局,1 9 8 5 年,1 8 4 页 协裴松之:i :三国忠注表,二三闰忠附录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年,1 4 7 l 页 博沈约:宋书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年,1 7 0 1 页 露房幺龄:晋书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年,2 1 3 7 页 虹裴松之:i :三国忠注表,三国忠附录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年,1 4 7 1 页 朱冬蕾:二国忠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旦 j 下始玄风、建安文学等在三国志中的记载也都很少。 其次,注史方法已有先例。东汉以来,一大批古文经学家先后崛起,马融、郑 玄注尚书,贾逵、服虔、杜预注左传,高诱注战国策,贾逵、韦日刀注国 语,注汉书者尤其多,服虔、韦昭、应劭、晋灼等都注过汉书。注汉书 者更多达2 0 余人,他们都是从训释文辞音译、名物典制等方面束对汉书进行 注释。到了魏晋时期,史注有了很大发展。晋杜预所著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先 将传文附于相应的经文后,然后再为经传作注释。其注文也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训诂、 名物典制,还对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来龙去脉交待得很清楚。另外,三国时 韦昭的国语解也涉及到史实的补充等。尽管这些史注在补充史实方面还不太显 著,但已经为裴松之以史注史积累了经验,裴松之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第三,私人修史大量出现。裴松之注释史书不同于之前以文字训诂、名物典制 为主的注史方式,而是采用以史注史的方式。东汉木期,由于国家失去了对史书的 修撰的有效控制,私人修史大量出现,使得这一时期史书数量激增,这为裴松之注 释史书提供了有利条件。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汉晋时期纪传体史书有:谢承 后汉书、薛莹后汉记、司马彪续汉书、袁山松后汉书、谢承后汉书、 华峤汉后书:张莹后汉南记、王沈魏书、韦昭吴书、环济吴纪、 张勃吴录、虞预晋书、王隐晋书、朱凤晋书。编年体史书有:袁晔献 帝春秋、张瑶后汉纪、袁宏后汉纪、孙盛魏氏春秋、阴澹魏纪、孔 衍汉魏春秋、陆机晋纪、曹嘉之晋纪、干宝晋纪、习凿齿汉晋阳秋、 邓粲晋纪、孙盛晋阳秋。杂史类有汉灵、献二帝纪、汉未英雄记、魏 武本纪、山阳公载记、魏尚书、魏木传、魏晋世语、晋后略记、吕仃 本事、晋诸公赞、典略等。杂传类书则更多。 史书数量在汉晋时期激增,使得关于这一时期史书的注本也大为增加。梁王规 注续汉书、刘昭注后汉书等所涉及的历史都是这一时期的。三国志裴松 之注以后,这种注释方法没有成为主流,尽管也出现了上述的一些类似注本,但更 多的还是延用名物训诂的方法。最显著的例子就是裴松之的儿子裴驷。他所著的史 记集解依旧采用的就是名物训诂的方法。因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太史公 扬州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坐 书以前的史书只有国语、战围策、世本、楚汉春秋等几种,并且大多 数已为司马迁所用,若以裴松之的方法柬注释史记,很难找到可以补充的材料。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从三国志成书到裴松之为其作注,前后相隔时间仅有 一百三十多年,典制、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不是很大,这也促使裴松之作三国志 注的重点不可能是名物训诂,而只能是补充史实。 第二节三国志裴松之注的宗旨及体例 一、三国志裴松之注的宗旨 裴松之在上三国志注表中,以形象的比喻阐述了他作三国志注的宗旨: “窃惟绩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故能使绚素有章,甘逾本质。”“众 色成文”、“兼采为味”,一方面追求的是收集材料的广博,另一方面则是选择各种 奇特的史料,追求文辞之美。 裴松之独特的审美眼光,使其在三国志注中保留了许多魏晋时期辞章佳隽 的美文,如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曹丕的与吴质书、又与吴质书及典 论自序、曹植与杨修书、杨修答曾植笺、李密陈情表、孔融论盛孝 章书、陈琳檄州郡文、王朗与许靖书等等。 三国志裴松之注对辞采的自觉追求,以奇为荚,一是受到时代文风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频繁更替,儒学势微,玄学兴起,思想自由开放,文化空前繁 荣。玄学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潮改变着士人的人生追求、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士 人多表现出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倾向。就文学创作而言,则转向重视抒发内 心的真情实感,努力追求高超的文学技巧。例如南朝骈文非常重视形式技法,体现 了当时士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之风,在对鬼怪的描述之 中隐藏着对生命的好奇与关注,对生死的思索与探讨。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 人作品,选材的焦点不仅是人物外在的文治武功,更多地放在他们f | 常生活中作为 生命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独立人格与人性。这些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个体生命意 。裴松之:上三国:基注表,三国志附录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年,1 4 7 1 页 朱冬蕾:二国:基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竖 识觉醒的反映。文风影响史学的创作,这个时期史学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量私 人修史不再仅仅以记找史实史料、还原历史原貌为目的,而是把历史人物及事件细 节化、生活化,甚至敞事化、传说化,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与文学化倾向。 裴松之在其时代,t 命意识和个人意识觉醒的氛围中,在志怪、志人作品创作的 影响下,从大量个性独特的史书中以文学的眼光着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系统分析师考试模拟分析试题及答案
- 防拐骗安全教育课件模板
- 2025餐馆转让的合同协议书
-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多校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浙江省温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3月二模试题 物理 含解析
- 民办万博科技职业学院《音乐律动(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大数据数据库应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佛山市石门中学2025届高三新时代NT抗疫爱心卷(II)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广饶一中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返校热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GB/T 20854-2007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循环暴露在盐雾、“干”和“湿”条件下的加速试验
- 干部履历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 第25讲飞剪演示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 DN400输油臂总体及立柱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探索规律》 人教新课标 (共14张PPT)
- 手术知情同意书(阴宫)
- 2021年阿勒泰市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压力管道基础知识(管理类)
- 快递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范本1
- 电气设计任务书
- 排油烟设施清洗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