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寻找永恒的精神家园——论迟子建小说中的理想世界.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在当代熙熙攘攘的文坛上,迟子建是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作家,她的写作 立场、精神追求、审美价值、艺术表现形式等均极富个性特色。从二十世纪八 十年代中期步入文坛直到今天,在新时期的各种文学思潮和主义中都找不到她 的身影,她的作品不能归入任何一个文学流派,她用一以贯之的人文关怀,以 及对神奇灵秀的大自然孜孜不倦的赞美和对朴拙美好的人性和谐统一的温情书 写,形成了自己卓尔不群的风格。她以故乡东北黑土地作为其文学现实与想象 的起点,执著地抒写着她的故乡那些尚未被开发的、接近人类原初风貌的山水 风物,抒写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她对大自然和人间的审美叙述,为我们创造了 一个蕴涵诗性和神性的乡土家园,同时也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理想中的爱与美的 精神家园。在她五百多万字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轻易地感知到作者至真至善至 美的审美追求,发现她对自然、对人间、对精神世界的关注,这种唯美的创作 富有文化思考的意义,更使得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思想意蕴。虽然在她的小说 中常常出现诗意美好的理想与平庸失望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但是,这并没有阻 挡住她向上向善的峰定信念,她始终带着执着的温情想象着她的理想家园,试 图给人们指出一条超越困境,解救心灵的道路。本文从迟子建的小说入手,从 理想和现实两个角度,尝试以自然、人间和理想为经线,以真、善、美为纬线, 立体剖析迟子建小说的思想内涵和文学特质。 关键词:迟子建自然人间理想温情人性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b u s t l i n gi n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l i t e r a r ys c e n e ,c h iz i ji a ni saw r i t e ro fu n i q u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b e c a u s eh e rw r i t i n gs t a n d p o i n t ,s p i r i t u a lp u r s u i t s ,a e s t h e t i cv a l u ea n d a r t i s t i ce x p r e s s i o nh a v eh i g h l yp e r s o n a l i z e df e a t u r e s f r o mt h et w e n t i e t h c e n t u r y u n t i lt h em i d e i g h t i e si n t ot h el i t e r a r yw o r l dt o d a y , h e rw o r k sc a l ln o tb ec l a s s i f i e d i n t oa n yo n el i t e r a r yg e n r ea l t h o u g hav a r i e t yo fl i t e r a t u r ee x i s t si nt h i sn e we r ao f t h o u g h ta n dd o c t r i n e s h ef o r m e dh e ro w ns p e c i a lw r i t i n gs t y l eb yt h em a g i c a l s c e n e r yo ft h en a t u r ew i t hc o n s i s t e n th u m a nc a r e h e rh o m e t o w ni nt h en o r t h e a s to f c h i n aa l w a y sa p p e a r si nh e rw o r k b e t w e e nr e a l i t ya n di m a g i n a t i o n ,s h ec o m p o s e d h e rh o m e t o w nt h a th a sn o ty e tb e e nd e v e l o p e d ,n e a r - o r i g i n a la p p e a r a n c eo ft h e n a t u r a ll a n d s c a p es c e n e r y , a n dd e s c r i b e dt h e s ep e o p l ew h oa r el i v i n ga n dw o r k i n go n t h eh o m el a n d s h eh a sn o to n l yc r e a t e dap o e t i ca n dd i v i n eh o m e l a n db u ta l s ob u i l t a ni d e a ls p i r i t u a lh o m eo fl o v ea n db e a u t yt h r o u g hh e ra e s t h e t i cn a r r a t i v eo ft h e n a t u r ea n dh u m a nk i n d f r o mm o r et h a nf i v em i l l i o nw o r d si nh e rw o r k s ,w ec a n e a s i l yp e r c e i v et h ea u t h o r sa e s t h e t i cp u r s u i to ft r u t h ,g o o d n e s sa n db e a u t ya n d d i s c o v e rh e rc a r ea n dc o n c e r nf o rt h en a t u r e ,h u m a nb e i n ga n dt h es p i r i t u a lw o r l d z i j i a n sa e s t h e t i c a l l yr i c hc r e a t i v i t yi nh e rw o r k si ss i g n i f i c a n ti nc u l t u r e ,w h i c hh a s e n d o w e di tw i t hm o r eu n i q u ei d e a sa n di m p l i c a t i o n s a l t h o u g ht h e r ea r ea l w a y s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b e t w e e np o e t i c a l l yb e a u t i f u li d e a l sa n dd i s a p p o i n t i n gm e d i o c r er e a l i t y i nh e rn o v e l s ,z i ji a ns t i l lb e l i e v e si nh u m a nn a t u r ef o rg o o d s h eh a sa l w a y s i m a g i n e dh e ri d e a lh o m ea n dt r i e dt op o i n tan e wr o a dt og ob e y o n dt h ep l i g h ta n d s a v et h es o u l i nt h i sm a n u s c r i p t ,w ea t t e m p tt oa n a l y z et h ei d e o l o g i c a lc o n t e n ta n d l i t e r a r yq u a l i t yo fc h iz i j i a n sn o v e l sf r o mt h ev i e w p o i n t so ft h ei d e a la n dr e a l i t y k e yw o r d s :c h iz i ji a n ,n a t u r e ,h u m a ni d e a l s ,w a r m t ha n dh u m a nn a t u r e i i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直昌太堂或其他教育 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手写) :专略签字同期:叼年2 月,名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煎昌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 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学位论文储签名( 手瓢孝睹新签名( 手瓢乡敬撕 签字日期:纱呷年c z 月c 占日 签字吼叫年,又月j 秒日 引言 引言 迟子建的中短篇小说有一百多篇,长篇小说有六部,这给评论者从多种角 度进行解析留下了充分的空间。有人从地域特色角度解读作品,有人从题材选 择与处理角度分析作品,有人从人性善恶的角度评判作品,有人从叙事方式变 化角度裁度作品,有人从童年视角角度衡量作品,有人从温情表述角度阐释作 品,有人从女性文学角度把握作品,有人从故乡情结角度审视作品,有人从民 间立场来触摸作品,有人从人文情怀体察作品应该说,这些角度都不失为 解析迟予建作品的好角度,并且有了一定深度,对我们分析理解迟子建的作品 起了很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但是,对于洋洋百多篇作品来说,这些角度都属于 视域有限的小角度,往往存在着释义上的有限性,这就要求从特定角度出发的 评论者在对作品作整体价值判断时谨慎行之。然而,还是有一些评论者对自己 选定的角度缺乏明确的意识和说明,轻易地对一些作品说了不,还有一些评论 者,虽未对自己角度外的作品予以简单否定,但从小角度出发阐释众多作品做 全称判断时难免捉襟见肘之短,又易犯以偏概全之错,这样的评论有时难免失 之偏颇。因此,本文尝试着将迟子建的一系列作品用比较接近的创作意向统一 起来,试着去寻找一个能对迟子建小说进行通解的角度,来对她的作品进行一 次整体观照,以求更接近作家的创作意志。 应该说,一个作家所创作的若干作品相互联系的程度,并不亚于它们彼此 分离的程度,关键在于能否找到那根能够把它们串连起来的隐形丝线。一位优 秀的作家,“第一是都具有成熟稳定的感受生活的方式和切入生活的角度,在这 感受方式和切入角度的背后,有着某种稳定的精神哲学和情感态度作支持。第 二是都能创造出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这不是指某一部作品具有某种完整性, 而且要求作家的全部创作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有统一的主题和气质。 这个艺术世界的每一寸空间,都飘荡着作家的灵魂和情感。 在这个艺术世界 里,作家的所有作品,都在强烈地彰显出某种内在的有机性、统一性,并将这 个艺术世界里的万物深深地烙上了作家观照世界的独特眼光。这种内在的有机 性和统一性,正是一个作家建构其艺术世界的核心和灵魂。这也是我们要在迟 。摩罗、杨帆刘震厶;奴隶的痛蕾j 耻辱【j 1 当代作家评论,1 9 9 8 年第4 期。 1 引言 子建的文学世界中寻找的东西。 在动笔之前,我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把迟子建已发表的五百万字作品, 集中阅读了遍,从日记至u i j , 说再到散文,我想从最诚实的阅读丌始,找到自 己最朴素的阅读感受。捧读迟子建的文字,感受着作者那颗一以贯之的纯真朴 实、善良宽容、浪漫美丽的心灵,总会想起方守金老师与迟子建访谈录所用的 标题“自然与朴素孕育文学的精灵 。从北极村童话中稚嫩的迎灯到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苍凉老妇,这位隐身在文字背后的“极地之女 已经悄 悄地跟随她笔下的小女孩,经由婀娜少女走向了成熟。闻着作品中她独有的气 息,从接通她生命出发之地的“地之灵”走到今天,她辽阔得也许已经不只是 那个在写作中频频回望故乡北极村的“逆行精灵”了。读迟子建的小说, 就好像是一首没有英雄史诗的赞歌,其中没有黑暗绝望的呐喊,只有具有顽强 生命力的人和人类的那份大爱。在喧嚣浮华的今天,能读到这样清冽甘甜的文 字,让自己的灵魂沉浸到优秀的文学作品所带给我们的爱和美的理想境界,让 我们置身于未被文明浸染的土地上,沐浴着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听着花草虫鱼 的呢哺,呼吸着乡间清新的空气,在朴素的生活中体会人生百念中始终弥漫着 的浓浓温情,重回曾经活在我们诗意想象中的久已忘怀的精神家园,涤尽尘嚣, 净化灵魂,我们何其幸运! 在浮躁的今天,很少有人像迟子建那样,如此热切而执著地描绘着记忆中 的童年生活和乡村生活,她用广袤的北国原野,淳朴的民俗风情,为文坛带来 一股清新之风。她总是与天地相亲,与万物相通,她总是早于春天就敏锐地感 知到生命萌动的惊喜,她沉醉于与自然的对话和交流中,把自然万物的灵性注 满她的每一篇章,她尽情地驰骋自己的激情想象,把自然与人作为一种浑然不 可分的整体来加以表现,迟子建像是一个热爱幻想的理想主义者,以夸张的想 象和强烈的主观抒情将北极村,将自然描写得如童话般美丽,她相信自然界的 一切生物同人一样有细腻的感觉和灵魂,她调动通感、移情、比喻、拟人等多 种手法呈现生动活泼富有儿章趣味的和谐自然,提倡和谐共存的自然观。在人 性方面,她放大人性中质朴善良宽容的一面,赞赏温情的力量,希望温情的力 量能够包容并战胜罪恶,恶人在善的感召下能心灵发现悔过自新。作为一个女 作家,她以浪漫唯美情怀,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开阔、自在的理想生存空间,歌 颂平等、和谐、自由。很少有作家像她这样善于捕捉平庸生活中的诗意意象, 。方守会北困的精灵一迟了建论【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h ;版社,2 0 0 0 年4 月版。 2 引言 把民俗风物和平民生活作为一种“历史”来尽情书写,把乡民的生活态度作为 一种尊崇的价值观来张扬,把生命的自然率性作为一种不可剥夺的天赋来顶礼 膜拜。无论是作家早期的作品北极村童话、沉睡的大固其固、原始风景 等,还是近年创作的酒鬼的鱼鹰、草原、额尔古纳河右岸等,都弥 漫着浓郁的自然气息,使我们置身于北国边疆旖旎奇特的自然风物和民风民俗 之间,与那些终同劳作在黑土地上的人们同喜同悲,然后被他们深深打动。我 们体验着自然和人间水乳交融的宁静与和谐,感受着不乏沧桑感的人性的真善 美,在经历了书中人物的艰难与不幸,温暖与挚爱后,我们感应着自然生生不 息的活力,与书中浪漫朴素的灵魂一起回到天人合一的诗性家园。她的浪漫理 想充满文学的艺术美感,给人以精神美感、思想启悟和审美享受。 同时她又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现实主义者。她关注乡土文明遭受破 坏的现实,指出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弊病,面对现代社会人性的丑陋和堕 落,她以沉痛之笔书写人性悲剧,指出善良在现实中的尴尬境地,她对精神的 救赎方式就是回归自然,恢复灵性,关注心灵,积极自省,最后到达自我精神 的净化和升华。她峰持她的民间立场,书写人的庸常生活,人的生存历史,她 一直略持创作她理想中的文学世界,不受任何流派、主义的影响。评论家洪治 纲曾撰文大声呼喊:“回到自我,回到存在,回到人类的内心生活,回到被日常 所遮蔽的精神地带,用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强劲的想象力,去探究、体 悟、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困境,表达人们在存在境域中的真实伤痛,这是 我们当下的长篇写作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固我想,这也是迟子建的文学观,二 十余年以来,她一直在以执着、真诚的态度践行着这样的创作思想。她认识到 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差距后依然能树立乐观的生活信念,怀抱希望不折不挠 地面对人生,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地用她手中温情的笔接近理想,从这个角度讲, 迟子建小说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有意义的矛盾,她执著于困境的发现与 出路的寻找对当今的文坛是有她积极的意义的。因此立足现实,立足自然,立 足民间,执着寻找理想中的超越现实的永恒的精神家园这一条线能够串起迟子 建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小说,可以把握到迟子建的文学脉搏。她让理想与现实 产生激烈碰撞,以理想为标尺衡量出现实与其的差距,鼓励人们向更高的理想 靠近;以现实为出发点,赞美具有现实意义的理想品质。迟子建,这个从北极 迟子建草原【j 】北京文学二o o a 年第一期 。洪治纲陷阱中的写作论近年来的长篇小说创作【j 】当代作家评论2 0 0 2 年第6 期 3 引言 村走来的文学精灵,以智慧与灵气逐渐实现理想对自然的挚爱,实现对人性善 的赞美,实现她对苍凉人间的温情瞩望。正因为她关心人、爱人,才为人类的 困境而思考而追索,才更加积极地为人类的灵魂寻找精神支柱,寻找超越困境 的出路,激情构筑了一个人类可以诗意栖居的理想家园,使她的理想成为打动 读者心灵的温暖晨曦,成为划破黑夜的明亮希望。 本文试从理想和现实两个角度对迟子建的自然观、生命观、人性观、历史 观、文学观进行研究,来探讨迟子建作品中理想和现实的融合,探讨迟子建的 小说始终关注和书写的自然、人间、理想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所包含的思想内蕴 以及作家始终不曾放弃的文学追求。 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迟子建小说对大自然的深情歌咏,她通过 对大自然的本真描摹和对大自然的倾心相知,传达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她对生 命的尊重和热爱,构成了迟子建的创作中极为醒目的特征。这种生命意识的形 成,使我们从中发现一个诗一样美丽的自然。第二章通过分析迟子建孜孜不倦 地描写的各色人生、世相百态、生死轮回,来指出迟子建对生生不息的人生景 观的深情观照;她的民间立场使她的历史观也是平民化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 中生存的人类唱响的是一曲曲既轻灵又厚重的平民史诗;作者的故乡情结、忧 患意识和脉脉温情所蕴涵的人文情怀,使她始终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世间万 事万物,以感同身受的体验抒写人的生存困境,她以不屈的信念为不幸的人们 寻找温暖爱意,她笔下的苍凉人间在辛酸苦难中饱蕴温情,在善恶交融中始终 有人间大爱支撑着人们向上向善。第三章分析迟子建的理想家园的意义以及这 个理想家园是如何建构的。作者倔强地用手中的笔表达出对现代文明的质疑和 对传统的归属,她试图通过人与自然之间天人合一、物我相亲的和谐相处所揭 示的理想自然来为人类营建一个精神栖息地;她试图运用自己的激情想像,通 过人与人之间亲和友善的人际关系来发现一个理想化的人间,一个人类灵魂的 乌托邦,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诗意栖居地,一个能够解救人类的灵魂,使每一 个人能够自我发现、心灵自省、自我救赎从而超越困境的心灵姿态。也许正是 因为这份理想,才是迟子建笔耕不辍的动力,索解迟子建小说意义的钥匙也在 这里。她一直在以自己的理想之梦和现实情怀,来完成文学弘扬理想和关注现 实的双重任务。 4 第1 章大白然的歌者 第1 章大自然的歌者 “大约没有一个作家的故乡会比迟子建的故乡更加先声夺人了。她在中国 最北端的雪地里长大,漠河、北极村、木头房子,冰封的黑龙江, 在迟 子建的小说世界中,对北国雪野各色风物的出色描摹是最具魅力的部分。迟子 建笔下的大自然如同生活在自然中的那些焕发生命光彩的人一样,富有灵性与 神性,充满生机与活力,显得强悍博大、神秘浪漫,人与自然相得益彰,构成 一幅生生不息的和谐生态图景。无声的景物在迟子建的笔下都一一被激活,它 们的生命力被作家敏锐的心一一捕捉了,并活跃在她的精神世界里。迟子建似 一个不倦的歌者,为你浅吟低唱着“故土 的自然之貌。大自然,不仅是迟子 建和她笔下的乡民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地方,而且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 敬畏、仰慕、尊重着大自然,又亲近、怜惜、关爱着大自然。在与自然的互依 共存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迟子建曾在她的小说和散文中,多次强调自然 对她的人生及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我对于人生最初的认识,完全是从自然界 的一些变化而感悟来的。”可以说,对大自然的钟情和对自然之美产生的心灵 共鸣是迟子建创作的原动力之一,也是支撑她小说艺术大厦的重要支柱。那些 不屈不挠的生命在她笔下凝聚成自然的交响,迟子建就是其中最真挚赤诚的歌 者。那里,有纯净的色彩,有友善的目光,有美丽的忧伤,有执著的力量,这 一切,都成为迟子建小说诗性建构的结实的基座,真实、坦荡,昂扬着生机与 活力,澎湃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从这样生机勃勃的文字中,我们的心灵也获得 了至真至善至美的力量。 1 1 真本真自然 自然是小说世界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在一般的小说中,描写自然只是 为了烘托人物、深化主题、推动情节、渲染环境、借景抒情而存在,是陪衬的 角色。但是,在迟子建的小说世界里,自然摆脱了陪客的地位,获得了主体性 苏童关十迟了建,见迟了建微风入林跋,春风文艺 f 版社2 0 0 5 年版p 2 0 9 。 迟了建:梦开始的地方,散文海外版,2 0 0 2 ( 3 ) 5 第1 章火自然的歌者 的地位,有时甚至通篇都是原始风景,人的活动只是自然问很微小的一部分。 自然描写,成为她观照世界的重要切入点之一,自然万物是她的艺术世界必不 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迟子建的小说创作中,自然不仅是她摹写的对象, 而且是她创作的基础,灵感的源泉,进入写作的一个兴奋点,是她创作中持久 不变的题材源泉和个性体现。 纵观迟子建的作品,扑面而来的首先是大自然,是北国那片神奇的黑土地。 也许是因为迟子建从小生活在温暖的家庭环境和美丽的大兴安岭的缘故,她对 东北故土始终怀有深情与热爱,即便身居喧闹繁华的都市,心中也向往着可爱 的家乡,她对自然的倾心回忆和不断歌吟,使得她时时回到对生命和自然本身 的探寻,对故乡深挚的情感时时在笔端流淌。 在小说北极村章话中,迟子建给我们描绘了这在小说北国一片苍茫、 沉睡的大固其固、向着白夜旅行、无歌的憩园、秧歌、亲亲土豆 等中我们无处不能了解和感受到大兴安岭的黑云白雪、大漠冷月、山林冰河、 夕阳云被、晨曦暮霭、云霞月光等新鲜奇妙的边地景色,无处不能捕捉到懂人 性的狗、有灵气的马、会流泪的鱼、嫩绿的青葱、各色的浆果、醉人的都柿、 带着土地湿润气息的刚拔出来的白萝卜、散发着香气的金钟般的土豆花、温柔 而带有香气的露水,晨曦中的碗窟、雾月下的牛栏等妖娆的自然意象。在她的 精心经营下,故乡的自然风物向我们呈现了令人迷醉的一面。 在原始风景中,像童年的宫殿一样神秘的木刻楞房屋,外表很普通, 但是非常坚实和稳固,它的简单和粗犷呈现出一种天然造化般的魅力。“它站在 那罩,外表糊着厚厚的浅黄色的泥巴,给人以无限的殷实和温暖的感觉”,冬天 的它被雪光和月光映照得十分肃穆、华美、大气。迟子建还给我们描绘了这样 的月光之夜:“我背着一个白色的桦皮篓去冰面上拾月光。冰面上月光浓厚, 我用一只小铲子去铲,月光就像奶油那样卷在一起,然后我把它们拾起来装在 桦皮篓中,背回去用它当柴烧。月光燃烧得无声无息,火焰尚存,它散发的春 意持之永恒。”阅读这样的段落,你不能不惊叹作者对月光得描写是那么的奇异 和美丽,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章话般的世界。在原始风景中的月光是这样 的:“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哪种月光比我故乡的月光更令人销魂。那是怎样的月光 呀美得令人伤心,宁静得使人忧郁,它们喜欢选择夏目的森林或者冬天的冰面 来分娩它们的美丽,在上帝赐予人间的四季场景中,月光疯狂,庞大的黑夜被 这绝色佳人诱惑得失去了黑暗的本色,黑暗在它明亮热烈的胴体前被烧炙得漏 6 第1 章人自然的歌者 洞百出,月光就这样透过漏洞,丝丝缕缕地垂落人间。 在“大固其固”( 鄂伦春语,有大马哈鱼的地方) 冬天同落时刻,那沸涌了 整个西北天的宏大、壮阔和美丽的云霓,那灰白惨淡的天空下面茂密生长着樟 子松林的青黛色山峰,那山峰下面一望无际的原野,无时不在点拨着作家的才 情,无一不充盈着她精微平和而又蕴籀深沉的情思。她用徐缓平和的语言把北 方的严酷淡化得只留一点诗意、一份美丽,在白银那中有这样的描写:“黑 龙江在解冻时就像出鞘的剑一样泛出雪亮的光芒和清脆的声响,阳光和春风使 得封冻半年之久的冰面出现条条裂缝,巨大的冰块终于有一天承受不住暖流的 诱惑而訇然解体,奇形怪状的冰排就从上游呼啸而下。沿江的村屯城市无 一不在回响着冰排游走时的轰轰声,仿佛上帝派驻人间的银色铁甲部队正在凯 旋”这是迟子建对北国严寒的一种诗意处理,处处传达出她对故土的礼赞。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生活的人们四周,大自然是静美而优雅的,“秋日 晴朗的夜空下,山峦泛出蓝色的幽光,而河流泛出的是乳色的幽光”,森林罩的 岩石,“是黄褐色的,上面生长着绿苔,那些绿苔形态非常漂亮,有的像云,有 的像树,还有的像河流和花朵,看上去就像一幅画”,“秋天的时候,树叶被一 场场霜给染成了黄色和红色。霜有轻有重,所以染成的颜色也是深浅不一的。 松树是黄色的,桦树、杨树和柞树的叶则有红有黄的”。 对于迟子建来说,故乡的自然风景给予她创作的滋养,为她文学世界的建 构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和源泉。迟子建曾经说过:“我对文学和人生 的思考,与我的故乡,与我的童年,与我所热爱的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 自 然是伴随着她的精神气质与生俱来的一处永恒的原始风景,通过本真而素朴的 大自然来深情地遥望故乡世界和世世代代在那罩生活着的平凡而又诗意的乡亲 们,是迟子建的小说世界罩始终如一的内容。这样的自然描写对迟子建的小说 世界有着独特的意义,成为她迥异于其他作家的独特标志,而这都源自她独特 的自然观。有论者指出:“自然对迟予建的作用和意义,要远甚于同时代的其他 作家。在迟子建心中,自然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迟子建的每一篇小说, 都可以看作她的自然哲学的注解。自然早已成为她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说中,她不自觉地就光顾流连于自然。对自然的深情,使她离不丌这样有 些自然乌托邦色彩的艺术想象和艺术世界,自然、艺术中的自然和她的生命贯 通一气,这在当代作家中很是特别。她的小说和自然始终拥抱在一起,这是当 国迟了建寒冷的高纬度一一我的梦开始的地方【j 】小说评论,2 0 0 2 ,( 2 ) :3 7 。 7 第1 章大自然的歌者 代文学中独特的风景。 在新时期作家中,迟子建是少有的将自身无条件无限 度地投入到对自然景物叙写中的作家之一。j 下因为有了她,我们才得以走入那 人迹罕至、常年被冰雪覆盖的中国北疆,看到冰清玉洁的皑皑白雪和白雪下一 望无际的森林,看到青黛色的山峰和奔流不息的漠河以及匿藏其怀中的鲜美活 泼的肥鱼,看到空旷而宁静的村落、笨重扎实的大木刻楞房和里面永不熄灭的 炉火,甚至听到火笳旁边那虽然絮絮叨叨但永远不会乏味的神话与传说。 对迟子建而言,作为情感载体的自然不仅是指自在的、原生状态下的自然 山水、自然生命,而且是内涵与外延都更加深广的“大自然”,包括故乡淳朴的 风物习俗,边地奇异而独特的民俗风情,甚而是凝聚着底层人民智慧的神话与 民间传说。大自然是生命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而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人只有把自己纳入到这种宇宙整体的生命之流中,才 能体悟到生命的终极意义。迟子建认为:自然是朴素而伟大的,自然界的所有 生命体都是平等、有尊严的,它们与人共同处于自然的统一体中,在不同的生 命体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万物的一种,并 不高于自然中的其它生灵,人必须依托自然并受自然的庇护,与大自然融为一 体才能幸福愉快地生存下去。在生命的自由这一维度上,不同的生命领域之间 绝没有特别的差异,有着平等的尊严,生命同样珍贵。敬畏自然,尊重自然, 珍惜生命,这种自然的生命态度是她在小说中不断强调地一个重要观念,她描 写的就是大自然本身! 迟子建对万物生命内在价值的承认使她能真正理解自然 的自身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谈论自然、描写自然。无论是皑皑白雪下无垠的原野 和森林,冰封的漠河和小镇上的木刻楞房屋,还是一匹有灵性的马,一群会流 泪的鱼,都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人们,那一方灵气充沛的水土都是有生命的,它 与生存其间的人类生息相共,就是这朴素而简洁的自然养育了一代一代健壮而 充实的人们。人,只有珍惜生命,顺应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自然中 才能找到生命的本性。也许这就是迟子建的自然哲学。 怀抱有这样的自然观和生命观,她才能倾心聆听到自然的声音,真心珍惜 一切生命,“在大自然中,我能感受到它的清新、滋润、温暖和哀愁,我能看见 某一片树叶因为失宠于风而面露的憔悴之色,我能听见鸟儿对一片彩云的求爱 之声。大自然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戏剧,就看你有没有悟性去发现它。” 迟子 1 i 京芳执著十自然宽怀于人性论迟了建短篇小说两街魂儿川,名作欣赏,2 0 0 7 1 2 圆迟予建:夜晚唱歌的学【j 】,小说选刊2 0 0 2 ,( 2 ) :5 。 8 第1 章犬臼然的歌者 建的小说世界向我们展示了别具一格的自然状态与人文景观,“自然”成了其生 命哲学观的一种隐喻。她认为“人世间所有的哲理其实都应该产生自它们之中。 我们没有理由轻视它,把它们视为虚无。”那她心无旁骛地对本真自然的执着 描写,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1 2 善灵性自然 迟子建笔下的自然是具有灵性的自然。大自然的一切都散发着鲜活的气息, 荡漾着生命的光彩,充盈着灵动的神气。迟子建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灵性和生命 的意蕴,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花鸟虫鱼,生灵万物,在她的笔下都被赋予生 命的内涵,像人一样会思考和呼吸,有性格和感情,能感受世间的欢乐与哀伤。 自然为迟子建提供着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感悟,在迟子建和自然之间,也进行着 隐秘的情感交流和对话。 于是在树下和没有夏天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太阳像个爱美的姑娘,“八点左右的时候太阳才慢吞吞地起来整理容颜。它先洗 了脸接着它又涂了胭脂再之后它伸直腰,它升得更高的时候就梳理头 发,它的头发就飘扬到森林上,它们金色的纤细的毛发盘盘绕绕地缠住了树木”: “月光变幻千力条的小银鱼,在大地上忙忙碌碌地穿梭着,悠游着。“天空被 月光洗淡了夜色,天边的一些稀稀的亮晶晶的小星星,拼命地鼓起眼睛,企图 把宇宙看穿。每一片树叶都印着月光那温情的亲吻。 在同落碗窑中,有这 样动情的f f l 园风情描写:“土地真是奇妙,只要是点了种,到了秋天就能从它的 怀里收获成果它们出生时姿态万千,可见这土地有多么奇妙,让它们生什 么它就生什么。圆鼓鼓的白土豆出来了,它的皮嫩得一搓即破。水灵灵的萝卜 也出来了,它们有圆有长,圆的是红萝卜,长的是青萝卜。宛若荷花骨朵一般 的蒜出土时白白莹莹的,而胡萝卜被刨出时个个金红”,“土豆长成了,一 个个圆鼓鼓的白脑袋拱在黑土罩,拼命汲取着养分,那些被留作籽的垂在 架底的豆角,皮一天天地干瘪起来,肚子里一粒粒的籽却渐渐胀起来,跟女人 怀孕没什么区别。最值得看的是朝天椒,它们被充足的阳光给晒红了,一个个 噘着可爱的小嘴看着天,妖艳异常”,亲亲土豆中的土豆会像孩子般撒娇、 跟主人亲昵。我们还看见许多充满灵性的动物,有缎子一样的黑马,有如北 迟孑建假如鱼也生有翅膀【m 】湖南文艺h j 版社,2 0 0 5 9 第1 章火自然的歌者 极村童话中为了友情跳入江中“傻子狗”,逝川中会发出呜呜流泪声的神 奇的鱼,雾月牛栏中因为初次见到阳光,怕自己的蹄子把阳光给踩黯淡了而 缩着身子走路的牛,五丈寺庙会中在水面上掠下一道惊世骇俗剪影的乌鸦, 行乞的琴声中驻足留恋琴声的猴子,鸭如花中那些如云朵般的鸭子,酒 鬼的鱼鹰中那只几乎通体是银灰色的极少见的鱼鹰,越过云层的晴朗中能 读懂人语通人性的大黄狗,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与鄂伦春人朝夕相处心意相通 的驯鹿等等。这样的例子,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几乎俯拾即是。 谁能忽视迟子建笔下摇曳多姿、灵光四射、形神兼备的大自然呢? 原始 风景中无声无息燃烧着的消魂月光,东窗中散发香气温柔养人的露水,酒 鬼的鱼鹰中夕阳笼罩下山水的层次和深浅,微风入林中千变万化的冬夜的 晴朗,芳草在沼泽中里黑马一样无拘无束奔跑撒欢的黑暗,疯人院的小磨 盘里忽而如阳光、忽而如雨丝的柳条。当阳光可以变成牛奶从天上倾泻下来, 变成种子生根发芽,变成刚晒好的麻线当空飞舞,当阳光在碧绿的美人松、蓬 蓬勃勃的野花里上下翻滚、纵情歌唱,这个美好世界难道不足以点燃生命的激 情、艺术的激情吗? 亲亲土豆的开篇有这样的描绘:“如果你在银河遥望七 月的礼镇,会看到一片盛开着的花。那花朵呈穗状,金钟般垂吊着、在星月下 泛出迷幻的银灰色。当你敛声屏气倾听风儿吹拂它的温存之声,你的灵魂却首 先闻到了来自大地的一股经久不衰的芳菲之气,一缕凡俗的土豆花的香气。你 不由在灿烂的天庭中落泪了,泪珠敲打着金钟般的花朵,发出错落有致的悦耳 的回响,你为自己的前世曾细心培育过这种花朵感到欣慰。迟子建在她充满温 情与梦幻色彩的文字中,表现了她对人生的温情关怀,使儿俗的土豆花以及生 灵万物在她的笔下呈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灵异。 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大自然不仅是黑土地上的人们生息颐养的家园,更充 满了温柔的母性情怀。当卡佳( 白银那) 因为上山找冰遭遇不幸的时候,连 那银白的冰块也“像受了满腹委屈似的,在阳光下泛出一层细密的泪痕。”大自 然在迟子建笔下充满人性,她似乎能够感知乡民们生命的律动,并与之浑然一 体。整个大自然的生命与人物的生命水乳交融,共同享受人世间的欢乐,承担 人世间的痛苦,弹奏出生命的乐章。迟子建把自己和她笔下的人物置身于广阔 而生动的大自然之中,让生命浸润在每一片日光、每一株草木、每一丝微风之 中,“在与自然的肌肤相亲、心领神会的交融中,切实触摸自我生存的依据,探 1 0 第1 章火臼然的歌者 寻人类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捕捉对于自然万物和人类自身的深层体认”。 宗自华在美学散步中说得很清楚:“艺术家要模仿自然,并不是真去刻 画那自然的表面形式,乃是直接去体会自然的精神,感觉那自然凭借物质以表 现万相的过程,然后以自己的精神、理想情绪、感觉意志灌注到物质里面制作 万形,使物质而精神化。也就是说优秀的作家应该用自己的主体精神去灌注 自然世界,让自然成为艺术家精神的化身,体现艺术家的精神价值。让读者从 她的自然描摹中感受到人性的魅力、情感的交融,甚至体会到作家精神的律动。 在这方面。迟子建的小说做到了。在新时期作家中,迟子建是少有的一位能将 自身与所描写的自然对象融为一体的小说家。本真自然的客观再现和个体情感 的主观表现的完美结合似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渗透在她的作品中,体现着她 对大自然的情有独钟和倾,d 、热爱,更显现了她对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关怀感 悟,这使得她笔下的大自然远远超越了其本身的内涵,显现出一种极具生命力 的灵性光辉。 当我们认识到迟子建小说中自然世界的这种精神化特征后,需要追问的是, 自然世界为什么能给迟子建带来如此强烈的精神行为? 自然为什么是具有灵性 的? 我们需要从迟子建本人出发来寻找答案:她对故土的依恋和对万物有灵论 的信仰,正是自然能够给予迟子建强烈精神行为的内在根源。每当由都市回到 故乡,面对自然,她因都市生活而衰竭的灵感总会源源不断喷薄而出,因都市 喧嚣而停顿的写作也变得激情四溢无比顺畅,因亲人亡故而悲伤不已的心灵也 得到了温柔抚慰伤口渐愈。 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她多次描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强烈冲动,我们往 往会发现自然完全可以和人的心灵相互感应,产生情感的互动。树下中的七 斗虽沦为孤儿,历经人世艰辛,但在落日熔金的自然景象面前,她能暂时忘却 人世问的苦厄去体验一个少女的甜蜜与梦想,她还因为她的学生居然不喜欢花 鸟而备感诧异。没有夏天了中的小凤,在夏夜月色下,感受着大自然的抚慰, 一切都充满了生命的温馨和温柔的爱意,在大自然永恒的安慰下,小凤的痛苦 消释了。沉睡的大固其固中的楠楠以她的灵慧根性,听到了星星的歌唱,对 夜晚星空的遐思使白日的沉郁和迷茫消褪得只剩下自然的天籁。小说芳草在 沼泽中的主人公“我”因为失恋和对现实的失望,于是不管不顾抛弃一切公 国刘传霞:论作家迟了建的自然脱【j 1 理论学刊,2 0 0 2 年第l 期,第1 2 1 页。 圆宗臼华:荚学散步i m 上海:j :海人民l l ;版社,1 9 8 1 2 3 1 页 1 1 第1 章火自然的歌者 务,只身来到自然世界。沼泽中的芳草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灵性,自然抚 摸“我 心灵的创伤,让“我”能够重构自我,重新充满生命的活力。逆行精 灵叙述一群因暴雨封路而被困在森林中的乘客,他们各怀心事,但是作者让 森林中绵绵的细雨洗涤着各人的心灵。自然的灵性化解了世人的仇恨,黑脸人 放弃了杀死自己亲哥哥的念头,聋子也彻底从亲情的爱与恨的折磨中解脱出来。 草原中“我一直梦想着,有一天来到草原上”,因为出差,我终于实现了梦 想“能在草原上过一个中秋节,是我的福气。我不是说客套话。在我眼罩,中 秋节就像一匹雪青色的骏马,它落脚到草原上,才有神韵。我仿佛已经被它飘 逸的鬃毛给拂着脸了,满心的激动。”微风入林中“像一头森林里跑出来的 熊”、“像奔跑在地平线上的野兽”、“像一株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树”的鄂伦春人 孟和哲用自己带有自然气息的强大生命力注入到方雪贞体内,他带她到东山坡、 青草地、桦树林、菊花丛进行“性爱疗法”,告诉她“风也是药”、“雨也是药”。 两个月后,方雪贞的月信再次来临象征着她生命力的复苏。在这些小说中,作 家让自然充当了神灵的角色,和人心产生感应,发生共鸣,世人因此能短暂地 恢复身上的灵性,从而神奇地消除内心的不安与仇恨,恢复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好几次写到乌力楞人的搬迁,其中的一次,山 下的干部要求猎民搬到山下政府统一安置点激流乡,但猎民们放心不下驯鹿, 驯鹿到哪罩,他们也要跟到哪旱的。“那两名干部说,你们养的四不像跟牛马猪 羊有什么大区别? 动物嘛,它们就不会像人那么娇气,它们夏天可以吃嫩树枝, 冬天吃干草,饿不死的。他们的话让大家格外反感。鲁尼说,你们以为驯鹿是 牛和马? 它们爿不会啃干草吃呢。驯鹿在山中采食的东西有上百种,只让它们 吃草和树枝,它们就没灵性了,会死的! 我们的驯鹿,它们夏天走路时踩 着露珠,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伴着,喝水时能看着水罩的游鱼;冬天呢, 它们扒开积雪吃苔藓的时候,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到小鸟的叫声, 猪怎么能跟它相比呢? ”如果不是对大自然的时令季节与生存经验有相当深入 的了解,如果不是对世间万物有灵动的想象和深厚的感情,是写不出如此活泼 真实的细节的。其实,活在信息社会、商品社会的我们,真正试着去读懂地上 生、水中游、空中飞的生命吗? 我们真讵了解它们面对人类疯狂掠取时的张阜 失措吗? 迟子建不一定完全懂得,但她一定用她善感的心灵倾心体会过。 灵秀山水,蕴育出人与自然万物的感情。对自然的珍惜和热爱构成了迟子 建人类之爱的重要内核,也成为迟子建人类之爱生生不息的原始动力。这使得 1 2 第l 章大自然的歌者 迟子建的小说创作不由自主地就集中到塑造自然万物所具有的人性魅力上,集 中到表现其人格化自然的灵韵上。朴素的自然观和万物有灵的信仰使她把自己 的生命与激情倾注于自然万物,对自然万物极富人性的理解与呵护使她发出了 来自生命深处的低回隽永的吟唱。她描写的自然风景与灵性自然,其实正是她 感应天地万物时内心绝美的风景。这使得其小说拥有非常纯净的色彩和品质, 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唤醒了我们对自然生命的温情向往,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的 诗意想象。 1 3 美诗意自然 迟子建始终对大自然有着一腔热情。她曾以充满感情的语言,表达过她对 大自然的深情:“我想若我生为男性,也许就不会成为作家,因为男性往往对大 自然不敏感,而我恰恰是由于对大自然无比钟情,而生发了无数人生的感慨和 遐想,靠着它们支撑我的艺术世界。 是自然开启了她的艺术之门。 正如有评论者指出:“迟子建的每部中短篇小说都有着她对自然的深情描 写:阳光、月亮、树林、河流、野草、鲜花、晨风、雾霭、露气、青蛙、小鸭、 蜜蜂大自然在迟子建的笔下不只是移情的对象,而成了作品中不可缺少的 人物,它们是那么重要,失去了对自然的描写,她笔下的人物将干瘪失色, 她的审美指向将无从表达,意境之美将氤氲不起。自然之美在迟子建笔下是有 着盎然的活力与生命的,它们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担负起了作者的艺术使命。 正是这些独特的自然风景,“不由自主地抒写”和作家“敬畏又热爱 的情感 注入,不仅吸引了读者对极地自然景象的好奇,也给了他们极大的阅读愉悦。 中篇小说原始风景是作者对养育她的那片热土的追忆,小说对故乡最 深沉的记忆不是人事,而是那片原始的自然风景。小说上部描述那神秘的白夜 “就像我年幼的粉红色的脚趾,我实在舍不得在它身上穿上任何一只鞋子”、那 “玉米面窝头似的草垛是我记忆中最美丽的事物”而下部几乎所有的篇幅 都在描述“春天”、“月光”和“大雪”,宁静平和的笔触,充满着诗意般的美。 正如她自己所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虽然小说是作家创作的,但我的感觉也 是自然创作的。所以就更应该是美的”,她一再强调自然世界在她小说中的巨大 迟了建,方守金:以自然j - 7 , t l - 素孕育义学的精灵基子建访谈录【j 】钟山,2 0 0 1 ,( 3 ) 瘟。翟苏民:迟子建小说艺术论【j 】,小说i :t q k ,2 0 0 4 ( 5 ) 1 3 第1 章大白然的歌者 魅力:“我的整个作品还是倾向于朴素的,我的情感表达和场景描摹,如果还让 人感到美的话,应该也是自然的作用。 与一般小说中蕴涵的审美情调不同,迟子建独特的乐山乐水的“自然情调”, 是她所有作品的核心与精髓,并流贯在作品的每一场景之中,凝结成一个诗意 整体。在朋友们来看雪吧、东窗、原始风景、观慧记、逆行精灵、 采浆果的人河柳图等等佳作中都表现出这样一种独特的叙述风貌。迟子 建用诗一般的语言把自己对自然诗意的想象和温婉细腻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贯注 到她笔下的生灵万物,使读者在想象空间里进入诗的境界。“蝴蝶是不要脸的, 任何一种花它都要去暖昧一番,弄得胭脂粉豆花羞答答的,就差流泪了。( 东 窗) “稠李子树开白花,春天时花朵繁盛得罩住了我的窗口,香气一波一波地 滚来,就像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输路线安排方案范本
- 重庆工商大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浚县民丰渠施工方案
-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画法几何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中医药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人体发育与形态结构学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中药生物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师范大学《工程项目管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临床综合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城市学院《智能工厂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变位齿轮与变位齿轮传动
- 二级精神病医院评价细则
- TGIA 004-2020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 GB/T 148-1997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
-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件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教材课件
-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课件-洞的联想
- (更新版)中国移动政企行业认证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共3部分-1)
- 中国古钱币课件5(宋元明清)
- 2022年小升初入学考试数学真题重庆市巴川中学初一新生入学水平测试
- 品质控制计划(QC工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