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ppt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ppt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ppt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ppt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藏象学说,2,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3,概述,脏象,古作“藏象”藏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内脏。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象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4,脏腑的分类,五脏:肝、心、脾、肺、肾“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传化物”,“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态似腑,多为中空;功能类脏,多主藏精气,5,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比较,6,(一)五脏,肝、心、脾、肺、肾合称为五脏。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但又各有其专司,且与六腑及形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五个特殊的功能系统。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着主宰作用。,7,心,解剖结构:位于胸中,居横隔之上心的外形呈尖圆形,似未开倒垂的莲花;色红,中有孔窍。,8,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1)含义: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2)心主血脉的生理作用A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B生血,使血液不断地得到补充。(3)心主血脉的生理表现:A面色红润光泽B舌质淡红而滋润光泽,C脉象和缓有力D胸部舒畅。,9,2心主神志(又称心藏神或心主神明),(1)神的含义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神。即“形征”,包括面色表情,目光眼神,言语应答,意识思维,肢体活动等。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即心所主之神。一般称之为狭义的神。(2)心藏神的生理作用主宰全身生命活动:“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信息反应灵敏。,10,3.主汗液汗是津液所化生,“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4.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其志在喜“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11,肺,解剖形态:肺位于胸腔,居横膈之上,上连气道,与喉相通。肺在五脏六腑中居位最高,覆盖于心,故称“华盖”。,12,肺的生理功能,1肺主气(1)肺主呼吸之气含义:又称肺“司呼吸”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2)肺主一身之气肺朝百脉肺通过心脉使气布散全身,以营养各组织器官而维持他们的正常生理活动。,13,2肺主宣发和肃降,(1)含义:宣发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功能。其气机运动表现形式为升和出。肃降指肺气清肃和向下通降的功能。其气机运动表现形式为降和入。,宣发与肃降是肺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14,3.肺主通调水道,(1)含义:又称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具有疏通和调节水液运行的通道从而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的作用。“肺为水之上源”(2)机制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来实现,15,(3)肺主通调水道的作用,16,4开窍于鼻,其华在毛,在志为悲,“鼻为肺窍”过(悲)忧伤肺,17,脾,解剖形态:脾位于腹腔上部,横膈下面,在左季胁的深部,附于胃的背侧左上方,“脾与胃以膜相连”。,18,脾的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1)运化水谷: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对水谷精微的转输作用。其一是通过脾气的气化和脾阳的温煦作用,使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这一过程称之为“化”。其二是将水谷精微吸收并向全身转输,这一过程称之为“运”将水谷精微向上输送至心肺;“散精”至全身。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功能正常,称为“脾气健运”。(2)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具有吸收和转输作用,防止其在体内停滞。上输水液于肺;下输水液于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19,2脾主升,(1)含义一:升清是指脾具有将其运化和吸收的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向上输送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脾气主升”。(2)含义二;升举脏器协调平衡又是维持人体内脏器官位置相对恒定的重要因素。脾气之升举作用可以维持腹腔内脏位置的恒定而防止其下垂。脾气下陷(中气下陷)久泄脱肛,或胃、子宫等内脏下垂等。,20,3脾主统血,含义:脾具有统摄血液,控制其在脉内运行而防止逸于脉外的作用。作用机制:是通过气摄血而实现的。脾不统血:以下部出血多见4.主肌肉、四肢与清阳之气有关5.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思则伤脾”,21,肝,解剖形态: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下而稍偏左,右肾之前。肝为分叶脏器,左右分叶,其色紫赤。,22,肝的生理功能,1肝藏血(1)含义: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作用。(2)生理作用濡养自身,制约肝阳维持肝的阴阳平衡,使肝气冲和条达,肝的疏泄功能正常。防止出血对于全身来讲,有助于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血溢脉外。属固摄力。调节血量肝藏血能根据机体各部分组织器官活动量变化而调节循环血量,保证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肝为血海”肝藏血失常:肝血不足血虚失养;肝不藏血出血,23,2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调畅气机调节情志疏调消化“肝脾不和”“肝气犯胃”,24,3.主筋,其华在爪“肝风内动”“爪为筋之余”4.开窍于目,在志为怒过怒伤肝,肾,解剖形态: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左微上,右微下。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其外有黄脂包裹。,26,(二)、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1)含义:是指肾具有封藏和贮存人体之精气的作用。(2)精的含义广义之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脏腑功能活动的精微物质的统称。狭义之精是禀受于父母而贮藏于肾的具有生殖繁衍作用的精微物质,又称生殖之精。,27,(3)肾中精气的生理作用,促进生长发育儿童:“五迟”,(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等。青少年:发育迟缓,筋骨萎软,肌肉瘦削无力等。成年:未老先衰,牙齿早脱,头发早白脱落等。临床补肾填精;养生惜肾固精主一身之阴阳肾阴濡养,滋润肾阳温煦,推动,28,2.主骨生髓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中肾中精气,化生脊髓和脑髓,29,3肾主纳气,(1)含义: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2)机制:肾的纳气作用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体现。(3)作用:防止呼吸表浅,从而保证体内外的气体正常交换。肾气亏虚,摄纳无权:呼吸不匀,呼多吸少,呼吸表浅,动则气喘(肾不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30,4肾主水,含义:是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亦称肾的气化作用。肾有“水脏”之称。“肾者,水脏,主津液”肾主水液的功能失调:尿少浮肿或尿清长,尿量多,尿频等。,31,5.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在志为恐“肾气通于耳”“肾司二便”恐则伤肾,32,(二)六腑,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六腑的生理特性:“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和”。若六腑通和降的太过或不及,都会影响饮食水谷的受盛和传化。,33,胆,胆居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府之一。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病理:胆汁的分泌排泄受阻,影响脾胃,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湿热蕴结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发为黄疸。胆气不利,气机上逆,则可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症状。,34,胃的生理功能,胃主受纳、腐熟水谷饮食由胃加以接受和容纳,暂存于胃腑之中,胃且将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中医学非常重视“胃气”,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故又有“胃为五脏之本”的理论。,35,2胃主通降胃主通降是指胃的气机宜保持通畅下降的特性。胃贵于通降,以下行为顺。胃的通降作用,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和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36,小肠,小肠1.受盛化物受盛接受和贮盛化物消化2.分清泌浊清氺谷精微浊食物残渣尿液“小肠主液”,37,大肠的生理功能,主传化糟粕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经肛门而排出体外。“传导之官”。大肠传导糟粕功能失常:大便秘结或泄泻。湿热蕴结大肠: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38,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存尿液人体的津液通过肺、脾、肾等脏的作用,布散全身,发挥其滋养濡润机体的作用。其代谢后的部分则下归于肾,经肾的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回流体内,浊者下输于膀胱,变成尿液,由膀胱加以贮存。2.排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