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中国b股市场双重审计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中国b股市场双重审计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中国b股市场双重审计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中国b股市场双重审计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中国b股市场双重审计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要摘要 2007 年 9 月 12 号证监会发文取消了 b 股市场双重审计的强制性,从 1996 年 b 股双重审计开始执行到今年的取消已经有十一年的时间,因此: (1)双重审 计不仅存在单一审计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存在双重审计的特有问题值得深入研 究,这些问题可能直接关系到双重审计未来发展; (2)有必要对双重审计模式的 发展做一些回顾与总结。基于以上两点,本文将主要探讨双重审计下的审计师与 被审计单位、审计师与审计师之间形成的多重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与上市公司 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和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 本文以 2004、2005 和 2006 年三年同时发行 a、b 股上市公司及其 a、b 股 审计师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境外投资者持股、境外董事,a 股审计师选 聘等因素对 b 股审计师选聘影响,以及 a、b 股高质量审计师对总审计费用的影 响。在控制了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盈利能力、审计风险、审计意见以及其他因 素以后, 发现: 首先, 境外投资者的持股与 b 股高质量审计师之间呈倒 u 形结构; 其次,董事会中外籍董事比例很低,对高质量 b 股审计需求不明显;上市公司在 选择了 a 股高质量审计师后,表现出对 b 股高质量审计师需求明显不足,同时, 在向 a 股审计师支付了高额审计费用后, 也不倾向再为 b 股审计师支付高额审计 费用;在 b 股审计市场上,高质量的审计师更倾向于以审计集团的形式来获得同 一家上市公司的 a、b 股年报审计项目;最后检验发现了 a、b 股高质量的审计师 会导致上市公司总的审计费用的增加。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主要分析了 b 股市场双重审计的 政策革沿、b 股市场双重审计的市场现状等,同时分析了 a 股补充审计的政策沿 革,并对 b 股市场双重审计和 a 股的补充审计做了对比分析,对双重审计下审计 关系异化和审计集团现象做了论述, 还对 b 股双重审计强制性取消的时机做了简 单分析,进一步对强制性取消后对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影响做了说明;第三章首 先实证检验了 b 股市场双重审计下的审计需求和审计师选择情况, 以及高质量审 计师与审计集团的关系; 第四章对高质量审计师和总审计费用的关系做了实证检 验; 第五章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 提出了一些关于双重审计模式发展政策建议, 并对双重审计的未来研究方向做了一些理论预期。 关键词: 双重审计;审计需求;审计师;审计费用 ii abstract this september, the csrc abolishes the compulsion of duplicate auditing in chinese b-share market which was put into effect in 1996. so there is a need to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of duplicate auditing during the last 11 years. all issues in single-auditor setting exist in duplicate auditing arrangement and there are some special issues only exist in duplicate auditing arrangement. that is my motivation to make some research on it. 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list company, the two auditors in duplicate auditing arrangement, auditor a and auditor b. and how it influence the demand of high quality auditor and the auditor choice. in the result aspect, after empirically analyzing 3 years (2004-2006) sample data of b-share company and control the fact such as the size of the company, financial risk, auditing opinion,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ownership of foreign shareholder demonstrates a reverse u-shaped relation with high quality b-share auditor demand .after the company choosing the high quality a-share auditor they dont demand high quality b-share auditor, and it is the same result when paying a-share auditor costly. we also find that in b-share market the high quality domestic audit firms love to become a member of an auditing internal corporation. in the last, we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quality auditor choice and audit fees.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uplicate auditing in chinese b-share market and the auditing market structure under it. in the same chapter we also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uplicate auditing in chinese a-share market. and next we point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duplicate auditing models. in the same chapter we conduct analysis on the conditions of abolishing the duplicate auditing compulsorily. then we explain the consequence of abolishing the compulsion of duplicate auditing.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s are experimental studies. the third chapter describes the demand of high quality auditor in chinese b-share market and the auditor choice. the fourth chapter 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ting fee and the high quality auditor.the la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major finding of the thesis, an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duplicate auditing. key words:duplicate auditing; demand of auditing; auditor; auditing fee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007 年 9 月 12 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审计 有关问题的通知 1:有关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在聘请具有证券期货相关 业务资格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同时进行境外审计的要求不再实施。通知表明, 今后中国在 b 股上市的境内公司,在发行环节以及以后的财务报告审计中都不 再强制聘请境外会计师事务所,股东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1991 年我国 b 股市 场建立,随后 b 股双重审计从 1996 年开始施行,到今年为止已经十一年了,虽 然现在强制性已经取消但并没有表明双重审计的消失,b 股市场存在就为双重 审计生存的土壤,只是缺少了政策法规这棵“大树”的庇护,双重审计未来发 展将经历跟猛烈的市场“风雨”的考验。本文主要对双重审计模式中的一些特 有问题做一个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希望能为双重审计模式这一中国特有的审 计模式的发展做一定微薄的贡献。 双重审计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存在两个审计师,这样审计师们与被审计单 位、审计师与审计师之间就形成了多重关系,本文主要研究这种多重审计关系 下的上市公司对高质量的补充审计师的需求问题。证监会此次取消境外审计的 原因是新会计、审计准则的实施使得我国会计、审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审计准 则之间已实现实质性趋同。 2006年新准则的颁布消除了会计准则层面上的障碍, 境外投资者可以合理相信在中国的会计准则下编制的财务报告与按国际会计准 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已无本质性差别。因此双重审计这种我国特有的审计模式究 竟现在取消时机是否成熟、条件是否具备,未来双重审计能否继续存在等问题 都取决于上市公司是否对高质量的补充审计师存在的审计需求问题以及上市公 司在双重审计模式下对审计师的选择等问题,本文后面将主要对这些问题做出 详细的论述和实证检验, 同时本文还对我国双重审计发展做了简单回顾和分析。 1.2 相关文献综述1.2 相关文献综述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 1.2.1 国内关于双重审计文献综述 1.2.1 国内关于双重审计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双重审计:李树华(1997)采用了分析会计 盈余差异以及分析差异构成的方法研究了沪深两市 76 家 b 股的境内外报告。 发 现境内外报告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主要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他认为主要是 1 证监会计字2007第 30 号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以下几个方面导致了境内外会计收益差异的产生:会计准则差异、特殊政策规 定、以及审计职业判断的差异。 charles j. p. chen 和 xijia su(2001)等以 1994-1997 年的沪市 b 股作为样 本,发现以中国准则编制的国内盈余整体上比以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国际盈余 高出很多,而且经过国际准则调整之后,有 15的企业由国内盈余变为国际亏 损,说明两套准则存在着系统性差异。 洪剑鞘和皮建屏(2001)采用了分析回报和不同准则下的会计收益的方法 研究了沪市 1995-1999 年的 55 家 b 股上市公司, 结果也是两种准则下的会计差 异明显,而且国内外准则的差异并没有在 1995 年到 1999 年间减少,尽管我国 从 1998 年开始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步伐。 蒋义宏(2002)的研究表明:1997 年 b 股公司执行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 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有显著差别,可以将净利润境内外审计的显著差异归 因于会计准则的差异。但是,与 1998 年比较,1999 年 b 股公司净利润境内外 审计差异以及资产减值准备境内外审计差异却显著扩大,因此无法再用“会计 准则差异说”来解释了,只能将其归因于境内外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的差异。 而且其认为在 1999 年中国会计准则较为接近国际会计准则的情况下, 境内事务 所的独立性要逊色于境外事务所。 目前国内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双重审计后报表存在的利润差异的原因分析 上,即认为国内证券市场上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编制的公司财务报 告通常是存在差异的。通常表现在审计后的净利润的差异,这些差异形成的原 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会计准则不同形成的差异;二、双重审计模式 下境内外注册会计师的判断不同,也就是说审计后的差异是源于会计问题还是 审计问题。但是目前国内的研究在这种差异产生是缘于会计准则的差异还是审 计师职业判断的差异问题上也还存在分歧,两种不同的差异原因会对审计质量 产生不同的影响。 关于双重审计的独立性及审计质量问题吴溪(2005)在其博士论文中做了 开创性研究,其研究并没有发现很强的证据支持 b 股市场的双重审计模式起到 明显的相互督促、相互制衡的作用;另一方面,双重审计成本有相当部分虚耗 而没有达到预定的用途。但吴溪并没有对双重审计是否比单一审计更加有效作 出明确的结论。其研究还发现五大在竞争性的法定审计市场中没有获取明显高 于本土事务所的收费溢价,而是在寡占型的补充审计市场中赚取了明显高于非 “五大”的收费溢价,这可能是五大在该市场中垄断地位导致的。 目前已经有不少文献论述了我国审计市场的一个畸形特征:需求方不需要 高质量的审计师。defond 等(1999) 发现我国的证券审计市场存在着上市公司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对高质量审计的规避倾向。我国 a 股市场对高质量的审计缺乏自愿性需求,但 是对 b 股市场是否也如 a 股市场缺乏自愿性审计需求。因此本文的文献回顾主 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回顾: (1)审计需求相关理论; (2)审计师选择相关理论。 1.2.2 审计需求相关文献综述 1.2.2 审计需求相关文献综述 根据对独立审计服务的要求不同,对独立审计的需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 愿性需求;另一种是强制性需求。前者指在没有政府管制下,企业有主动聘请 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独立审计的需求;后者指企业在政府管制下,按照相关规定, 必须提供独立审计报告的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自愿性需求与审计 质量的关系为:审计质量越高,对独立审计的自愿性需求就越大,而强制性需 求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与之相反。这是因为:在自愿性需求的情况下,质量对需 求的弹性大于价格对需求的弹性,即更高的质量能诱发出更多的需求;而在强 制性需求的情况下,质量对需求的弹性小于价格对需求的弹性,审计委托人进 行审计只是被动的,给定审计质量越高,则要求审计程序越充分,所需审计成本 越高, 相应的审计服务的费用越高,而价格与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关系。从数量 上看,总需求自愿性需求强制性需求。当总需求一定时,两者之间存在此 消彼长的关系。这意味着当市场上自愿性需求越多,对审计质量要求越高;当 自愿性需求越少,对审计质量要求越低。后文是实证研究将主要建立在此理论 基础上,对 b 股审计需求情况作出检验,文献回顾也主要围绕审计需求以及审 计师选择展开: (1)自愿审计阶段的审计需求是否雇用外部审计: jensen and meckling(1976)首次运用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来发展了所有权 结构的理论。他们的理论有助于用来解释: 为什么管理当局会自愿向债权人和 股东提供财务报表?为什么管理当局会自愿聘请独立会计师来签证财务报表的 “真实”和“公允”? chow(1982)应用了 jensen and meckling(1976)代理理论 框架来分析公司聘请外部审计师的动机。他假设公司聘请独立会计师的主要原 因在于帮助协调控制发生在公司管理当局、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他 试图用影响这种冲突严重程度或者外部审计服务边际成本的公司特征来解释公 司对外部审计的需求。基于上述分析,他建立了四条假设,即: 1 高级管理人 员所占公司股份很小时;2 债务在公司资本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时;3 在公司的 债务合约中, 用于衡量的不同会计数据越多时;4.公司的规模越大时,公司自 愿聘请外部审计师的可能性越大。他用 1926 年(当时尚无强制性的审计要求) 的 165 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的公司作为样本来检验上述四条假设, 结果为代理成本在公司聘请外部独立会计师的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既然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公司存在着自愿聘请外部审计的动机,那么这意味着对审计强制性管制需求的 减少。 watts and zimmerman(1983)对审计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研究, 在理论上对 审计在控制代理成本上的作用做了研究。研究表明,审计作为一直自愿的需求, 是监督管理层的有效机制,是降低代理成本的手段,审计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可 靠性。 titman and trueman(1986)用理论模型证实了企业管理当局有动力聘用高 质量的审计来向投资者提供有关企业真实价值的信息。 (2) 强制审计阶段的审计需求是否雇用高质量的外部审计: francis and wilson (1988)检验了代理成本和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发现 在控制了公司规模和成长性后,代理成本与公司对八大的选择存在显著的相关 性,而激励契约、股权分散度、所有者与债权人的冲突以及审计师变更后新股 的发行等因素与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之间存在弱相关关系。 fan and wong(2005)检验在新兴资本市场的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 新兴 资本市场的公司会不会自愿的聘请声誉高的审计师,以对外界保证提供可信的 会计信息从而降低代理问题。研究发现,具有更高股权代理成本的公司更倾向 于聘请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师,而那些聘请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 的公司在再融资当中能获得更低的折价。研究还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审 计收费与出具审计报告时会考虑公司的代理问题。这表明,在新兴资本市场审 计在公司治理起到了作用。在检验融资需求、代理成本与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 时, 作者以公司在 1994 年至 1998 年进行再融资的次数作为融资需求的代理变 量,进行了分析,发现融资次数越频繁融资需求越高。 国内关于审计需求的实证类研究也多是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 李树华(2000)研究了审计市场的供求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其用会计师事 务所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比例代替审计质量,以最早一批独立审计准 则出台前后的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发现审计准则的颁布确实提高了审计质量, 表现在非标审计意见的比例有所上升,但提供高质量审计供给的事务所 ipo 审 计市场份额却有所下降,这说明我国对于高质量的独立审计缺乏内在需求。 曾颖、叶康涛(2005)从不同的股权结构引起的代理成本不同的角度考察 了股权结构对审计需求的影响。他们认为:代理成本较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聘 请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师,同时,企业通过聘请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师,确实提高 了其市场价值。这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上,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缓解上市公司的内部委托代理问题。股权结构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代理成本 问题, 是影响企业外部审计需求的重要因素。从而,在分析企业的外部审计需 求时,有必要考虑到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影响。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王艳艳、陈汉文、于李胜(2006)对外部审计在控制代理成本方面的作用进行 了研究,结果表明代理冲突严重的企业有动机选择高质量审计,高质量审计的 需求与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随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审计质量 需求增加会加剧,这与曾颖、叶康涛的研究结论不同。高质量审计确实能够有 效制约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代理成本;同时市场也能够识别企业的选择 行为,并对此做出积极反应,高质量审计能够提高盈余的信息含量,降低代理成 本。 周中胜、陈汉文(2006)通过研究发现从需求方来说,大股东资金占用越 严重的公司越没有动机聘请高质量的审计需求;从供给方来说,审计师在出具 审计意见时会考虑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即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占 用越大,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报告。其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目前 还不存在高质量的审计需求,但审计师能对大股东的资金占用作出反应,从而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的行为。 张奇峰、张鸣、王俊秋(2006)用 20012003 年我国上市公司及其主要的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样本,研究了公司控制权安排对外部审计需求的影响。以国 际四大作为高质量审计师的替代,发现在控制了其他相关的影响因素后,公司 选择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概率及其付出的审计费用与控股股东的国有身份 负相关,这种负相关关系在非经营性国有控股公司中更为显著;公司股权集中 度与外部审计需求之间表现为非线性关系,认为目前我国大多数公司国有控股 是独立审计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周福源、刘峰(2006)研究发现表明:国际四大的产品差异性应该不是一 个绝对化的概念, 判断国际四大的审计质量应该将需求方的相关特征考虑进去。 国际四大提供差异性产品的行为很可能受到企业高质量审计需求的深刻影响, 进一步,由于企业高质量审计需求是内生于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因此,在更深 的层次上,国际四大提供差异性产品的行为很可能受到企业所有权结构的深刻 影响。 1.2.3 审计师选择相关文献综述 1.2.3 审计师选择相关文献综述 审计师选择相关文献主要围绕高质量审计师选择问题: deangelo(1981)提出会计师规模是审计质量(独立性)的替代变量,因 为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客户数量众多,没有任何一个客户是重要的,但审计师舞 弊所导致的“准租金”损失却很大,所以大型事务所更独立,审计质量更高。 围绕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是否高于非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主要从两 个方面作了大量经验研究: 一方面是审计报告研究, francis and krishnan (1999)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发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清洁”审计意见的门槛更低。另一方面是审定 后财务报告研究, becker et al. (1998) 、francis et al. (1999)以 jones 在 1991 年 提出的模型估计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发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可操控性应 计利润的绝对值显著低于其他审计师的客户。teoh and wong(1993)发现大型 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的未预期收益市场反应程度强于非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客户 的未预期收益的市场反应程度,说明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或市场认可 程度远远高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defond(2000)发现,在香港四大在某一行 业的前三位领导者相对于另一家四大之一的公司也享有收费溢价,这些研究中 收费溢价的比例在 10%30%之间。 李东平等(2001)发现,被出具“不清洁”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更换会计 师事务所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公司。如果按照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就代表高质量 来推论,上市公司缺乏对于高审计质量的自愿需求。朱红军等(2004)以 2001 和 2002 年 ipo 公司选择的事务所的特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 ipo 过程中对于 高审计质量的独立审计(以某一事务所上年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比率为替代变 量)缺乏需求,但对管制需求(表现在事务所被中国证监会 2001 年赋予补充 审计资格和 2002 年被赋予 ipo 复核资格)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实际上被赋予 补充审计资格和 ipo 复核资格的事务所都是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 会计师事务所 的地域有强烈需求,说明 ipo 过程中聘请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目的不在于追求 高审计质量,而是追求顺利通过监管获得最大利益和保护当地会计师事务所利 益。 孙铮、曹宇(2004)发现,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股东更倾向聘请小型 会计师事务所,即追求低审计质量,而外资法人股和境外个人股为维护自我权 益,有动力促使上市公司聘请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追求高质量审计。 王咏梅、王鹏(2006)根据 1998 - 2002 年中国 a 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研 究发现:四大与非四大审计质量市场认同度确实存在差异,市场更认同四大的审 计质量,并且表现出认同的一致性。 而且这种市场认同度差异受不同时间段会计 制度和市场格局变化因素的影响。而双重审计制度由于代表了监管部门的认同 倾向而明显提高了投资者对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的认同度。被审计的上市公 司无论是境内上市还是境内外同时上市,研究结论不受影响,说明市场对四大 的高市场认同度主要源于四大自身较高的审计素质,未受被审计对象的影响。 但也有认为四大在国内并不存在高质量的,如刘明辉、李黎、张羽(2003) 认为中外合作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并不优于国内事务所,其对此结论的解释主要 有是选择中外合作事务所进行年报审计的公司大多是业绩优良的公司,因而中 外合作事务所很少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即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频率较低。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1.3 研究框架研究框架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相关国内外文献综述 a 股补充审计政策演进 b 股双重审计政策演进 双重审计定义区分 对比 b 股双重审计市场现状 b 股双重审计差异分析 审计关系异化与审计集团 双重审计取消时机分析 问题的提出和假设的推演 b 股市场双重审计需求 b 股市场双重审计费用 实证检验 双重审计政策建议 图 1.1 研究框架 研究的结论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1 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回顾总结了 b 股市场双重审计的政策演进、同 时回顾了 a 股补充审计的政策,并将 a 股补充审计与 b 股的双重审计做了对比 分析。接着,对目前 b 股审计市场做了描述,进一步分析了双重审计模式下审 计关系的异化和取消 b 股双重审计强制性的时机。其次,对 b 股市场的审计需 求以及审计师选择情况做了实证检验。最后,总结了研究的结论以及对未来双 重审计模式发展做了一些政策建议和理论预期。 1.4.2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实证会计方法为主,但是实证检验建立在相关文献回顾、 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此外,也对 b 股市场双重审计、a 股补充审计做了对比 分析,对双重审计模式发展做了简单回顾。 1.5 本文的创新点及研究难点本文的创新点及研究难点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 (1)新角度的实证研究:在对 b 股市场双重审计进行实证检验时,将审计师 区分为 a 股境内审计师和 b 股境外审计师,检验了 a 股境内审计师对 b 股境外 审计师的影响。以往的双重审计的实证研究均将境内审计师和境外审计师视为 上市公司的同一外部审计师,未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上市公司审计需求的影 响。同时还对审计集团及审计三方关系异化现象做了理论分析,审计集团和审 计三方关系异化为 b 股审计市场特有的现象,以往的研究也未对此进行深入分 析,对审计集团与高质量审计师关联性也做了实证检验。 (2)新角度的政策回顾:对双重审计模式细分为 b 股市场双重审计和 a 股补 充审计,而以往的研究未对这两种双重审计加以区分研究,分别阐述两种双重 审计的政策演进,并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双重审计做了对比分析。 (3)通过对双重审计政策演进的描述、双重审计取消时机的分析以及双重审 计需求、审计费用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当初设立双重审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 义的,但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环境的改变和我国会计准则的不断向国际会计准则 趋同,上市公司表现出对双重审计需求降低,同时双重审计也增加了上市公司 审计成本。2007 年 3 月 a 股补充审计和 2007 年 9 月 b 股双重审计的相继取消 也是基本符合我国现阶段 b 股市场发展要求的。 本文研究的难点在于: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1)双重审计为我国特有的审计模式,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缺乏,国内实证 研究文献也较少。 (2)b 股市场的特殊地位,导致样本量偏小,上市公司行业、地区等缺乏 代表性。 第二章第二章 双重审计模式发展演变及现状双重审计模式发展演变及现状 2.1 双重审计的定义区分双重审计的定义区分 吴溪(2005)给出了一个双重审计模式的定义: “在某一个市场(假定是信 息公开披露的市场)中,有两个审计机构对同一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实施审 计,目的在于考察谁审计的结果更可信。 ”2 本文认为双重审计的目的并不是为 了“考察谁审计的结果更可信” ,因为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在职业过程中会有不同 的职业习惯和职业判断,从而执行了不同的审计程序,对同一被审单位可能产 生不同的审计结论,在一定的范围内这种差异可能是合理的,就不存在“谁的 结果更可信”的问题。双重审计因为存在与 b 股市场和 a 股的特定融资市场两 类环境下,所以其定义会存在差异。在 b 股市场里双重审计是指按国内会计准 则审计和按国际会计准则审计分别进行两次审计,目的是满足境内境外投资者 的需求;a 股双重审计是指国内会计准则审计后,再按国际会计准则审计,目 的是满足特定融资需求,保证高质量的审计报告的出具。所以理想环境下的双 重审计可以同时达到以下两个目的: (1)满足境内外投资者的审计需求; (2) 满足所有投资者的高质量审计需求。 2.2 双重审计政策演进双重审计政策演进 2.2.1 b 股双重审计政策演进股双重审计政策演进 双重审计模式最初并不是中国最先提出的, 法国以前也有过双重审计模式。 但是法国的方式是:凡是法国企业聘请外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必须 由法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起审计,两家一起签署审计报告。这样做的目的是保 护本国的事务所,分担国内事务所所承担的审计风险。这种模式应属于“联合 双重审计模式”的情况,即两家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个审计团体,共同出具一份 审计报告。除了这种“联合式双重审计模式”外,国际上也是存在“补充审计 模式” 的,是指企业董事会或有关部门在对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果明显存 2 吴溪 双重审计模式下的审计独立性与审计定价:中国 b 股市场的证据:第 1 章,第 2 页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在质疑的情况下,例如: 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存在串通作弊的嫌疑或注册会计 师对客户实施审计时缺乏独立性,委派另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再次进行审计,意在 第二份审计报告可能否定第一份审计报告。国际上以前的双重审计均是对高审 计质量的一种保障措施,但我国情况不同,证监会设立双重审计的目的是应 b 股市场发展的需要,需要对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出具 相应的审计报告,以满足潜在的境外投资者的需要。 1995 年 12 月 25 日, 国务院第三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了 国务院关于股份 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 3,(b 股双重审计相关政策演进见图 2.1)中国 证监会 1996 年 5 月 3 日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规定的实施细 则 4。实施细则其中规定中关于会计审计的规定中关于境内境外会计师事 务所聘用的相关内容有:第四十二条,公司除应当聘请具有从事证券业务资格 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聘请符合国家规定的境外会计师事务 所对其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或审阅;第四十三条,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决定由公 司主要发起人或者改组设立公司的原有企业做出。以上两条表明双重审计最初 设立时,发行 b 股的上市公司对于境外审计的选择还是自愿的,证监会并没有 强制要求聘期境外会计师事务所按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双重审计。 规定和实施细则发布后,由于当时境内外会计、审计准则差异较 大,而 b 股投资者主要为境外投资者,境外投资者对财务信息有特殊需求,考 虑到这种情况,证监会 2001 年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 则第 1 号-招股说明书 5做了修订,其中第一百三十七条:“发行境内上市外资 股、在香港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发行人,因在境内外披露的财务会计资料所采 用的会计准则不同,导致境内外披露的报告期末净资产及报告期净利润存在差 异的,发行人应披露财务报表差异调节表。对与经境外审计机构审计的数据进 行差异比较的,应注明该境外机构的名称。 ”2006 年证监会再次对公开发行 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1 号-招股说明书作出修订,将原第一 百三十七条的内容调整到第八十七条,并增加了“还应披露境外会计师事务所 的审计意见类型及差异原因” 的表述。 2001 年证监会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2 号- 年度报告 6做出修订的第九条“已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及其衍生证券并在证券 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还应进行境外审计(指会计师依据国际审计准则或境外主要 募集行为发生地审计准则,对公司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或境外主要募集行为发生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189 号) 4 证委发19969 号 5 证监发200141 号 6 证监发2001153 号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地会计准则调整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 ” 此次修订也表明 b 股市场双重审 计的强制执行。 证监会 2007 年 9 月 12 日下发关于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审计有关 问题的通知 ,同时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1 号 招股说明书第八十七条、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2 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第九条中涉及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境外审 计要求的规定予以废止。 a 股补充审计已经于 2007 年 3 月叫停, 至此 b 股双重审计的强制性也被取 消。政策制度的原因导致了 b 股市场审计需求的转变,95 年以来颁布的各项政 策是一种政府对企业的严格管制,上市公司对 b 股的审计需求是一种强制性需 求,今年证监会取消了 b 股的强制性审计,如果上市公司不存在对 b 股审计的 自愿性需求情况下,双重审计将不再存在。 2.2.2 a 股补充审计政策演进股补充审计政策演进 2001 年 12 月 30 日,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 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6 号a 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 7 (a 股补充审 计相关政策见表 2.4) : 要求凡在 2002 年 4 月 1 日之后申请再融资的 a 股公司, 其最近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和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需分别经国内、国际会计师事 务所审计。财政部有关负债人在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6 号发布后不久对 a 股补充审计做了有关说明8。该项政策出台的背景是:最近一个时期,国内股票 7 证监发2001161 号 8 何柱峰:严把融资审计关-证监会有关负债人就有关规定答记者问,中国证券报 ,2001.12.31 1996 年,实施细则 证委发19969 号 2007 年,证监会相关 通知 证监会计200730 号 2001 年, 招股说明 书修订 证监发2001153 号 自愿审计 审计取消 强制审计 图 2.1:b 股双重审计相关政策演进图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市场爆发了一系列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案件,严重动摇了投资者对上 市公司和整个证券市场的信心。从案件处理结果分析,既有上市公司会计资料 失真的因素,也有注册会计师技术和职业道德水准不高,串通舞弊,还有政府 监管等方面的问题。对于补充审计的意义的解释是:第一,有助于提高我国上 市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更有效地减少和防止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行为,使得 利用虚假财务信息欺骗上市和再融资的情况得到遏制,增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 财务信息的信心,推动投资者按公司基本面进行理性投资,推动证券市场的规 范发展。第二,有利于反映公司存在的问题,促使他们切实加强管理,注重公 司长远发展,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第三,加快我国会计、审计、披露准则国 际化步伐;同时,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补充审计过程实际上是 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与国内事务所互相帮助、互相督促的过程,这有助于国 内事务所向国际标准靠拢,有助于国际事务所熟悉国内的情况。补充审计也有 助于国内注册会计师顶住某些上市公司串通造假的压力,坚持正确意见,确保 审计工作质量。 随后在 2002 年 1 月份,中国证监会就草拟了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执行证券 市场相关业务临时许可证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以及有关起草说明,向财政 部征求意见,并在 1 月中旬与中国证监会有关方面进行了沟通与协调。1 月 24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 2002 年受理公开发行证券申请材料的通知9, 对编报规则第 16 号对有关方面作了的具体说明, “为维护审计业务的独立 性,公司聘请的执行法定审计和补充审计的两家会计师事务所不应归属于同一 集团” 。但自 01 年末 16 号文件发布之日起其各种批评不断,舆论的焦点集中在 文件中要求补充审计必须由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对与国内事务所无 疑是一项不平等待遇。最终证监会最终也迫于压力,两个月后即 2002 年 3 月 1 日,中国证监会又发布了2002 年 a 股公司进行补充审计试点的有关问题的 通知 10,就 a 股公司进行补充试点有关问题发出通知,改变了需要进行补充 审计的 a 股公司范围。 试点通知中就有关事项做了如下调整:第一,对补 充审计进行试点,将试点范围确定为:一次发行量超过 3 亿(含 3 亿)股的公 司;国家有关部门或中国证监会另有要求的。第二,执行补充审计试点的会计 师事务所修改为“获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特别许可的具备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 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 。第三,如何执行补充审计的具体问题。进行补充审计 试点的首发、增发和配股的 a 股上市公司应聘请一家具备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 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按国内会计准则审计。审计后出具的报告作为法定审 9 证监发2001111 号 10 证监发200210 号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计报告。同时还应聘请一家具备补充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按国际会计准 则审计,出具补充审计报告。如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有差异的,应对 其差异影响额作出说明,并向社会披露。 2007 年 3 月 8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不再实施特定上市公司特殊审计 要求的通知11,内容要求金融类上市公司在法定审计之外聘请国际会计师事 务所进行审计和对一次发行量超过 3 亿(含 3 亿)股以上的公司进行补充审计 的相关规定不再执行。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6 号a 股 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 、 关于 a 股公司做好补充审计工作的通知 12、 关于 2002 年 a 股公司进行补充审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规定予以 废止。a 股补充审计也就此结束,同时此项规定的发布也预示这 b 股双重审计 即将取消。 2.2.3 b 股双重审计与股双重审计与 a 股补充审计差异分析股补充审计差异分析 双重审计模式在我国可以细分为 b 股市场的双重审计以及 a 股的补充审 计,这两种双重审计在形式上一致,都表现为有两个审计师对同一上市公司财 务报表按不同会计准则审计。但以往的研究往往将这两类双重审计混淆,但两 者之间还是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将两者差异做了简单区分: (1)双重审计设立的出发点不同:b 股双重审计设立的出发点是旨在满足 境外投资人的需求,消除因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产生的财务报告 理解偏差;而 a 股补充审计设立的出发点是因某些上市公司融资、再融资风险 较高,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来降低融资风险。 (2)设立的背景不同:b 股双重审计是伴随 b 股市场设立而产生的,是经 过较长时间酝酿的;a 股补充审计是因为 2001 年前后,独立审计特殊危机阶段 设立,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当危机消除 a 股补充审计就失去其意义。 (3)双重审计的上市公司群体不同:b 股双重审计的对象为全部发行 b 股 的上市公司,无论是同时发行 a、b 股还是只发行 b 股的公司,目前约为 109 家上市公司;a 股补充审计的对象为一次发行量超过 3 亿股的公司和金融类上 市公司,且仅在 ipo 或已上市公司再融资时进行补充审计,此类上市公司不具 备整体代表性。 (4)设立之初的反映不同:b 股双重审计设立为会计师事务所开拓了业务 空间,增加了事务所的收入;a 股补充审计设立之初就是对国内会计师事务所 的审计质量的怀疑,补充审计的实行无疑是将一块大蛋糕送给了“国际著名会 计师事务所” ,因此引起了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一致批评,证监会随后也取消了 11 证监会计字2007第 12 号 12 证监发2001162 号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该项条款。 表 2.4 a 股补充审计相关政策简表 年份 政策名称 文件编号 2000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5 号-证券公司招股 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第 13 条 证监发 200076 号 2000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8 号-证券公司年 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第 5 条 证监发 200080 号 2001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 4 号-金融类公司 境内外审计差异及利润分配基准 证监会计字 200158 号 2001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6 号-a 股公司实行 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 证监发 2001161 号 2001 关于 a 股公司做好补充审计工作的通知 证监发 2001162 号 2002 关于 2002 年 a 股公司进行补充审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证监发 200210 号 2003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8 号-商业银行信 息披露特别规定 证监会计字 20033 号 2006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3 号-保险公司招 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第 25 条 证监发行字 2006151 号 2007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不再实施特定上市公司特殊审计 要求的通知 证监会计字 200712 号 资料来源:中国投资指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