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汉赋抒情性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汉赋抒情性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汉赋抒情性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汉赋抒情性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汉赋抒情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汉赋具有抒情性,是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对于汉赋抒情性的 研究,应该从骚体赋、散体大赋及抒情小赋三方面入手。从大的方面讲,骚体赋 是先秦“诗”“骚”之流,是汉代士人继承“诗言志”与楚骚讽怨传统而创作出 来的文学新体。在表达情感方面,“言志”及“发愤以抒情”是其重要特色。在 以往的研究中,人们有轻视或忽视散体大赋的抒情特点,更多地关注其“赋”的 品质。文章认为散体大赋虽以铺述的形式为汉王朝歌功颂德,但有自己的抒情特 点。具体地讲,散体大赋一方面以雄浑的气势展现了赋家对大一统帝国的歌颂情 怀,一方面又以劝讽结合、议论铺陈相统一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赋家“体国经野” 的良苦用心。这种抒情风格的形成,是诗、骚之“美刺”传统在汉代的继 续,同时又是赋家融情于景、叙物以言情,发言而为赋的精神创造的结果。大赋 的发展,即是在赋家不断的努力创作中完成的。抒情小赋的产生是汉代中后期赋 体变革与诗学精神回复的共同结果。由骚体赋、散体大赋发展到抒情小赋,其间 经历了一个述志赋、行旅赋的过渡阶段。取象自然清新、人物个性鲜明、用语精 炼简明、以情为文章根本是抒情小赋的最大特色。 关键词:汉赋;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小赋 a b s t r a c t h 锄f i lc o n t a i 鹏t l 抡c h a r t c ro fe x p m s s i n ge m o t i o n i tc o u l dr e n e c t 谢。嘴 舰l i n go ft h e i ra u t i l o 培w bs h o l l l df 如mt l 嬲p e c t st os t l i d ym ec h a m c t e ro f 麟p r e s s i n ge m o t i 伽o fh 觚f i l :t i 他f ui i it t 蛇s t y l eo f “s ,d a f h 锄dt h el i 砌ej 州c r h y 眦p r o o f t h eh 锄d y n 勰t y h l 血em a i np o i m ,m ec l 嬲s i co f p o e 时柚dl i s 撇m e o r i g i no f m c f u i nm es t y l eo f l i s ,p e o p l eo f m e h 锄d y n 船t y c e p t e dm e s p i r i to f 似p r e s s i n gw i l lo fp o e h y 锄dc o m p l a i n i n go f “s a o m e 锄w h i l e ,t l l e ya l r e f o n n e dw l l a tt h e ya c c e p t e df b mt h ec l 硒s i co fp o e h _ ya n d “s ,锄dc f e a t e dt l l e l i t c i 雠u r ei l le a f l yh 锄d y n 嬲够s o ,麟p r e s s i n g 研l lo rm a k ed e t e 咖i n e de 肺r tt o e x p r e s so n e se m o t i o ni st i l em o s ti l l l p o 椭tc h 撇c t e ro f t i l ef ui 1 1t h es t y l eo fl i s a o h lt i l ep 船s e d ,p e o p l ea l 、a y sp a yt l l e i ra 埔朗l i o nt 0t l l ec h a m c t c ro f f i l t h e r e f o m , 把yi g l l o r e dt h ec h 啪c t c ro fe x p r e s s i l l ge m o t i o no fd 缅b u “n t ,d a f u d o e sh a v e i t so w nc h a r a c t e ro fe x p r e s s i n ge m o t i o n o no n es i d e ,m a g n i f i c e n td a 如e m b o d ym e p 嬲s i o no ft l l e 卸t h o r so fh 锄m 0 nt l l eo t h e rs i d c ,、州t e r sn _ ) rt oe x p r e s st l l e i r l o v et 0 t h ec o 啪t r yb yl l s i n gm ea r t i s t i ct e c l l i l i q so fa d v i c e ,s a t i r i z i n g ,甜g u m e n t u ma n d e x p a t i a t i o n t h cm a n 鹏fo fe x p 坨s s i i l g 锄o t i o ni s t 量l er 鼹u l to fc o n t i n u a t i o no f a d m i i a t i o na n dc o m p i a i n i n go fp o e t r ya n dl i s a o o fc o u r s e ,i t sa l s ot h er e s u l to f 卸t h o 硌c r e a t i o n b e s i d e s ,m e ym a d ed a f ha c c o m p l i s h e di t se v o l u t i o n6 n a l l y t h e e v o l m i o no f h 觚f h 锄dt 量他r c t u r n i n go f t l 忙s p i r i to f p o e t d ,m n ga l o n gt h ec o m i n go f m e l i t e l 如c r h y 眦p m s e o f u l e h 舭d y n 岫1 1 1 1 e r e i s 觚i n t e r i m 黜o n g t i i e f i i i n m e s t y l eo f l i s ,d a f l l 粕dt h el i n l el 州cr h y m ep r o s eo f t t 圯h 肌d y n 船够:t h ef i lo f 麟p 嘲s i i i g 谢l l 粕dt h ef i lo ft r a v e l - n a “啊ic o m p o s i t i o n ,v i s i l a lp e f s o n a j 峨l 砌c v o c a b u l a r y 雏de x p r e s s i n g 绷o t i o na r es i g n m c a n tc h a m c t e 碍o ft h el i t t l el y r i cr h y m e p r o s eo f t l l eh 锄d ”蠲够 k e yw o r d s :h 锄f i i ;t l 忙f ui l lt i i es t y l eo fl i s a 0 ;d a m ;t h el i n l el y r i cr h y m ep r o s eo f t h e h 锄d y n a s t y n 绪论 赋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体裁,成熟并盛行于汉代。长期以来,赋学研究存 在着依附于诗学的情况。如扬雄“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法言吾 子) ,班固“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 汉书艺文志) 等,皆是取法诗学,依经立义。隋唐时代,围绕“古赋”与“律赋”的争论,其 实质也是取法诗学领域古体诗与格律诗的探讨。至宋迄清,论者承继汉人“其要 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l j 的逻辑思路,以诗论赋,注重辞赋的社 会功用和政教功用依旧为这一时期汉赋研究的主导思想。清人程廷祚骚赋论 云:“至于赋家,则专于侈丽宏衍之词,不必裁以正道,有助淫糜之思,无异于 劝戒之旨,此其短也。”【2 】一个“短”字,恰是他以诗评赋的研究理念所致。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赋抒情性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从研究内容上看, 研究者不拘一格,不但开创性地阐释了散体大赋的抒情性,而且对骚体赋和抒情 小赋的抒情方式、特点及它们各自的嬗变轨迹进行了分类探讨。这些内容相互交 织,把汉赋抒情性研究推向了深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汉赋抒情性 研究,在考释文献的基础上,解放思想、突破束缚,运用文化学、心理学等多种 理论、方法重新考察汉赋的抒情风格、价值取向及审美内涵成为一时的风尚。尽 管如此,与汉赋研究总体发展水平相比,新时期汉赋抒情性研究依然呈现出许多 不足之处。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新时期在汉赋抒情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一时期,学者的视 野更为广阔,在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建构多元化理论批评的过程中对汉赋进行了 更为深入的研究。如龚克昌先生开刨性地就散体大赋( 汉大赋) 叙述时的抒情品 格进行了研究,他指出:汉大赋“首先是反映了汉帝国大统一( 疑为大一统) 的 历史风貌”,“其次是歌颂了祖国壮丽的山河、高超的建筑和精湛的艺术”。p 1 曹 明纲先生打破传统,将西汉抒情赋分为述怀、悼亡、宫怨三大主题,试图从更广 阔的范围揭示汉赋抒情的艺术特征。【4 】这些成就,一方面为汉赋研究打开了新的 l i l 司马迁史记司马栩如传赞。中o # 1 ;局1 9 8 2 年,第3 0 7 3 页 程廷扦渍溪集骚赋论,金陵从朽刻本。 例龚克b 仑汉赋,文史哲,1 9 引年第f 期:第6 l 一7 0 页 曹明纲西汉打情赋概论,文学遗产。1 9 8 7 年第1 期;第2 8 3 6 页 1 天地,一方面也揭示了汉赋研究中的一些缺陷。如在研究汉赋抒情性时,关注的 主要对象是骚体赋、抒情小赋,乃至于忽略了汉大赋抒情性的研究。如一些学者 始终坚持汉大赋与抒情无关的观点,认为“出现在汉大赋中的几乎纯是一片物的 世界:即便写到人,那也只不过是物的点缀或某种政治教化观念的外现。从这个 意义上说,人的个性情感和生存状态,从来就不曾真正进入汉大赋作者的刨作视 野。”【5 l 这种说法有偏颇的地方,因为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看,汉大赋的 抒情性都是不容忽视的。 一般认为,汉大赋具有“劝百讽一”的思想特征,问题是,何为“劝”? 人 们缺少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汉大赋继承了诗 经“赋、比、兴”的抒情传统,汉大赋作家正是通过“赋”这一艺术表现手法, 通过铺陈来抒写情志,来表达他们对国家壮美、物产丰饶的无限喜悦与自豪。也 就是说,以铺陈为特性的汉大赋,其文体本身便具备抒情的内在特质。 其二,在汉赋渊源流变研究方面缺乏整体性的观照。新时期学者对汉赋不同 体式各自的抒情特点作了较深地发掘。但在整体论析汉赋的抒情主题时往往呈现 以偏代全的倾向。研究者往往或以骚体赋“不遇”主题下的悲郁格调为主嘲,或 以抒情小赋张扬个性的情感倾向为主1 7 1 ,抑或以大赋“苞括宇宙”的“赋家之心” 为汉赋抒情写志的主要内容i 引。这些认识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对汉赋抒 情主题的准确把握。在探讨汉赋的渊源时,研究者主要对汉赋与诗、骚、诸 子散文之间的传承关系作了部分发掘。如马积高先生在探讨诗与赋的关系时论述 了诗之抒情性、比兴传统对楚辞、汉赋的影响1 9 1 ;费振刚先生从汉赋的体制及其 流变角度考察了抒情赋对楚骚的继承与发展【。这些文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 示了汉赋抒情的历史渊源,但阐述时往往一带而过,且忽视了赋“体物写志”、 “劝百讽一”的文体特点在抒情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其三,在研究抒情小赋时,学者大都从政治背景出发,对抒情小赋进行具体 的分析。本人认为,汉赋的发展是一个多重因素共同促动下的动态历史过程,仅 抓住社会某一方面而进行的具体研究是不充分的。也就是说,在今后的研究中, 立足于文本分析,加强对抒情小赋在社会思潮、文体演变、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综 l ,l 刘松来经学衰微与汉赋的文体升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 0 0 2 年第3 期,第6 3 页 1 6 l 盂修样粱惠敏论楚辞对汉赋的影响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 0 0 2 年第6 期:第5 7 页。 f ,刘径柬绎学轻微咛汉赋的史体歹i 牛,江两师范大学学报,2 0 0 2 年第3 期:第6 3 6 4 页。 l | 1 周晓燕列茅盾为汉赋所f 论断的思考i 乇存理- i = 大学学报2 0 0 4 年第l 朋:第6 扣1 3 页 州马积高略沦赋j 诗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1 9 9 2 年第l 期:第2 6 5 2 7 0 页 t 1 0 1 费振刚汉赋概说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2 0 0 2 年第2 期:第7 9 页 2 合考察是十分必要的。 鉴于此,本文拟对汉赋的抒情性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客观地审察汉赋的 抒情特点及演变,并对以往汉赋抒情性研究中一些被忽略的细节性问题予以明 确,以求有助弥补新时期汉赋抒情性研究中的不足。本文就汉赋的抒情性主要进 行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第一章探讨骚体赋的缘起及抒情特点。骚体赋是汉赋的最初代表,其源头 可以上溯到 诗、骚。从文学演变角度分析屈原作品对骚体赋抒情特点的影 响,可进一步理清骚体赋表现自我、关注自我、以自我情感为创作原点的文学风 格。入汉以后,一方面士人有了展示自我才华的广阔空间,另一方面个体生活境 遇的不同又使他们中的一些人产生了强烈的不得志之愤懑情绪,为了泄导这种情 绪,借屈原写己怨、借骚文宣己志便成了他们的共同选择。客观地讲,以骚“写 志”或“发愤以抒情”成为汉代骚体赋最显著的特征,这一点在贾谊、司马迁等 人的作品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第二章考察散体大赋的抒情特点及嬗变轨迹。在继承并革新前代文学成果 的过程中,汉代赋家创造了以“体物写志”、“劝百讽一”为抒情手段的散体大赋。 其抒情特点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其一,以“控引天地,错综古今”( 葛洪西 京杂记卷二) 的雄浑气势表现赋家积极进取的“宣汉”热情和斗志昂扬的征服 欲望。其二,以劝讽结合、议论铺排的艺术手段来表达赋家意欲以“言天下之事, 形四方之风”( 毛诗序) 为己任的高远志向与关心国计民生的正直品性。这两 方面互相交织,共同构成汉大赋“丽词雅意,符采相胜”的文体特色。考察散体 大赋的嬗变轨迹,可以说,散体大赋铺张扬厉的文体特征孕育于骚体赋中,即贾 谊旱云赋1 开其先,枚乘七发创其体,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 大家顺流而下,各放异彩,共同将汉赋推向了一代鸿文的繁盛时代。 第三章研究抒情小赋的缘起及抒情特点。抒情小赋在继承汉初骚体赋抒写 个人心志文化品质的同时,又吸收了散体大赋及诗歌的艺术品质,是汉代中后期 文人改变文体及汉赋文体自身变革的共同结果。在其赋体风格形成的过程中,还 经历了一个由散体大赋到行旅赋、述志赋的渐变阶段。抒情小赋的抒情特点是: “触兴致情,因变取会”(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图物写貌”( 刘勰文心 雕龙才略) 、个性鲜明:“放言落纸,气韵天成”( 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 ; l 关于旱若赋的作者问题,学术界直存有争论。对此导师i 长强先生从早云赋的思想主旨,反 映的 l 会情况及文亭表述风格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考论,并进而指 :“旱云赋的作者为贾谊当不成 问题。”( 贾谊赋考论四题,文学遗产2 0 0 6 年第4 期) 本文采纳此说 3 “以情纬文,以文被质”【1 2 】。这四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创造了汉代士人抒情扬 志、彰显个性的审美情境。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 9 7 4 年,第1 7 7 8 页。 4 第一章骚体赋的缘起及抒情特点 骚体赋是汉赋出现较早的重要文体形式。自产生之日起,它便以缠绵幽婉的 抒情风格承担起汉代士人抒写情志的重任。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云:“及灵 均唱骚,始广声貌。然则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也。”l l 习 在此基础上,师张强先生进一步分析了骚体赋的文化品质,指出:“它给抒情主 人公的定位是抒写个人的心灵感受,关心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在其营造的情 境中宣泄抒情主人公的不畅。”【1 4 j 这是非常有见地的。汉人,尤其是深受楚骚文 化熏染的汉初士人,在身不受用、意志难伸的感伤情绪中,借赋言志、以骚写怨 成了他们仕途失意、自我慰籍的精神良药。在他们的创作中,楚风之浪漫、骚怨 之缠绵哀婉得到了多方面延展。以抒发个人情怀为原点,把“发愤以抒情”( 屈 原惜诵) 视为创作内驱力与精神旨归的骚体赋由此孕育而生。并在其不断的 演进发展中形成了以感伤不遇、幽叹时命为基本格调的文体特色。 1 1 骚体赋的缘起 汉赋最初的文体主流是骚体赋,然而,作为赋体的个类名,“骚赋”被提 出的时间比较晚,清代陆藁等人在编制历朝赋格时专设“骚赋”一格,才正 式定名1 1 5 l 。此后,在清孙梅四六丛话、程延祚骚赋论及近代一些学者的 著作中,渐渐沿用并确定了这一名称。虽然如此,骚赋文体之实,早在汉代初年 就已形成并大行于世。究其源流,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的诗、骚。 两汉时期,班圃对汉赋的缘起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诗、骚为汉赋之源 的观点。如在两都赋序中,他以历史的眼光从文体流变角度探讨了汉赋与古 诗的关系,以为:“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末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至于武、宜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 赋家) 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 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炳焉与三代同 j 三运熙,周峰文心雕龙译洼上海古籍h 1 版朴1 9 9 8 年,第6 0 页 州张强汉文学+ j 楚文学之关系综论。社会科学战线,2 0 0 1 年第1 期:第1 0 3 页 悯陆菜编历朝赋格 ,引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3 9 9 册齐鲁转社1 9 9 7 年第2 7 4 页 5 风。”【1 6 j 在此,班固指出汉赋乃“古诗之流”,是武、宣时代士人秉承先秦古诗 之义“或以宣上德”、“或以抒下情”面复作的。它们体现了古诗的雅、颂精神。 具备“与三代同风”的文化品质,故而成为“雅、颂之亚也”。在汉书艺文 志中,他进一步分析了汉赋与古诗之间的渐变关系:“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 能赋可以为大夫。春秋之后,周道寝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 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 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培j 这是说,赋是由诗经之“不歌而诵”的赋诗方 式发展而来的。春秋之后,周道衰败,赋诗言志之风亦随之消失。但这种“不歌 而诵”的表达方式在贤人失志者中保留了下来,面对礼崩乐坏的国家状况,他们 通过“作赋以风”抒写了自己“离谗忧国”的悲痛情感。 在研究赋体流变的过程中,班固又强调了汉赋与楚骚的关系。他指出:“然 其文( 离骚) 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自宋 玉、唐勒、景差之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刘向、扬雄,骋极文辞,好而悲之, 自谓不能及也。”【悖l 在汉初浓厚的楚风氛围下,汉代赋家大多沿袭屈原的精神与 辞藻。正因为如此,在汉书艺文志中,班固将赋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即 为“屈原赋”二十五篇。 汉以后的学者,多秉承了班固诗、骚同为汉赋源头的思想。如刘勰明 确提出“然则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也”( 文心雕龙诠赋) ; 宋书谢灵运传论中亦指出:“( 汉赋) 原其飚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 1 2 哪可以说,这些认识都是非常有卓见的。研究汉赋的抒情性,尤其是准确把握 骚体赋与诗经、楚辞之间的承递关系是我们进一步考察赋体文学在汉代产 生、发展及演变的关键所在。 自尚书尧典提出“诗言志”的主张后,刘勰又指出:“诗言志,歌永 言。圣漠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恚,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 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人禀 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自王泽殄竭,风人辍采,春秋观志, 讽诵旧章,醐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逮楚国讽怨,则离骚为刺。”( 文 心雕龙明涛) 在刘勰看来,离骚等楚辞作品中表现的“讽怨”同样属 q 班固两都赋井序 ,引自龚克昌等评注全汉赋评洼 ( 后汉上) 花山文艺i h 版社2 啷年第2 0 6 2 0 7 炙 舛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 ;局1 9 6 2 年,第1 7 5 5 一1 7 5 6 页 i l 田班同离骚序,引自阴部从书影明翻宋本楚辞,卷一 删沈约宋书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 9 7 4 年,第1 7 7 8 页。 6 于“诗言志”的范围。不仅如此,他还深入考察,指出“诗言志”与“舒文载实”, 即创作目的与表现手段之问的内部联系。“舒”即发布,“载”为表达。“舒文载 实”即指作者“发布文辞,用以表达情志”【2 ,也就是东汉郑玄所说“赋之言 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2 2 j 的修辞手段。对于这一点,毛诗序的作者同样 作了很有启发性的阐释。他认为: 诗乃“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 美教化,移风俗”【2 3 j 之政教作品,也即“持人情性”之作,所以要用风、雅、 颂三种体式来分别体现“先王”之志,用“赋、比、兴”三种修辞手段来突出其 教化的功用,“故诗有六义焉:一日风。二日赋,三日比,四日兴,五日雅,六 日颂”( 同上) 。由此可见,诗在先秦时代一方面在内容上承担起王者教化的 政教功能,另一方面又从文饰的角度发掘了“赋、比、兴”等修辞手段在表志言 情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言之,诗的“赋、比、兴”,尤其是“赋”之“敷陈”、 描摹手法的运用,使诗中情与物之问更自然地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正 得失”的政治功用和社会功用之基础上,达到了“动天地,感鬼神”的抒情效果。 战国后期,屈原在吸收诗经内容与文体形式之长的同时,更将一己“奉 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嫔。”( 惜往日) 的“美政”理想与“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佑傺,忽呼吾将行兮! ”( 涉江) 、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咏叹乎增伤。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抽思) 的不遇与忧心情绪注入其中,使其作品在表达救国理想的同时,还以遭遇不幸的 个人作为抒情主角,为骚体赋的产生及其表情方式的确立了开创了理论和实践基 础。具体而言,屈原在继承诗言志及美刺文学传统的同时,通过个人坎坷生 活的经历与经验来体悟现实生活中各个孤立的、无意识的混乱片断,并在理性的 分析过程中构筑了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有机整体,达到外部世界丑恶、不公的社 会现实与自己内心情感的起伏密切相关的一体效应。这样,屈原将“诗言志”审 美诉求韵空阀拓展到了个人经历上,并“以此来强调人生理想与社会以及政治环 境之间的冲突。在这一过程中,屈原抒写独特的人生感受不但丰厚了诗言 志,的审美内涵,而且还把抒写情志引向了审美个性化的空间”e 2 4 l ,使作品在 铺陈渲染的论说或状物中映射出一层浓厚的个人色彩。不仅如此。他对越人歌、 沧浪歌等楚地民歌形式及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的吸收和利用,也为其作品冲破 诗“无邪”之思想局限、走入个性化的创作空间铺平了道路。正如元祝尧在 牡u 壬运熙周蜂文心雕龙译往。上海古藉 l 版社1 9 9 8 年,第4 2 页 l 捌郑玄沣用礼仪礼礼记,岳麓枯社2 0 0 6 年第5 6 页。 2 升毛诗正义卷一,卜三经沣疏上= 册,中牛 5 局1 9 8 0 年版第2 6 9 2 7 0 页。 i 卅张强论“发愤说”发生发展的历史) 社会科学战线,2 0 0 6 年第5 期:第1 1 5 页。 7 古赋辨体中所论:“风雅既变,而楚狂 凤兮、 沧浪孺子之歌,莫不发 乎情,止乎礼义,犹有诗人之六义;但稍变诗之本体,以兮字为读,遂为楚 声之萌蘖也。原最后出,本诗之义以为骚。”【2 s 1 可以说,在这些内、外因素 的共同作用下,屈原的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风尚。一种表现自我、关注自我、 以自我情感为创作原点的文学风尚应运而生,为骚体赋在汉代的产生及崛起揭开 了全新的一页。 文学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熔铸着作者社会理想、 人生体会的艺术性创造,因此,脱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所谓“纯文学”是 不存在的。汉袭秦制,随着封建集权制度的日益强化,两汉士人再也找不到先秦 侠士那样恣意骋思、纵横游走的自由。面对大一统的时代,他们的内心是激昂向 上、锐意进取的,但当这种入仕作为的进取心被专制的王权所束缚时,“时异事 异”、“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东方朔答客难) 的强烈压抑感便会悄然袭 上他们的心头。在不能忘记战国策士纵横恣肆的人格自由时,他们一方面以文学 创作的形式抒写自己的压抑与愤懑;一方面又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疏导自己、麻 痹自己,以抵御来自社会的重重压力。在这两种内心企望的双重诱导下,投身于 楚文化,“以屈原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的怨,象征着他们自 身的怨;以屈原的怀石遂自投泪罗以死的悲剧命运,象征着他们自身的 命运”嘲,以“楚辞”这种文辞华美、咏叹色彩强烈的骚体旬式表现他们浓烈 的情感,以老庄“道法自然”之豁达排解他们内心的郁结,成了当时士人的必然 选择。汉代初年,贾谊首开其端,董仲舒、司马迁等人继踵其后,在反复不断的 吟咏、倾诉过程中,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幽情藻思,一往而深”【2 7 l 的骚体 赋,应运而生。 于是,有汉以来,受专制统治压抑下的士人在绾合先秦诗歌言志之旨与楚骚 幽怨之情的基础上,叙事言情、寓志于赋成为失落士人泄怨以慰其志的共同倾向。 因而,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总结道:“爰自汉室,迄至成、哀,虽世渐 百龄,辞人九变,而大抵所归,祖述楚辞,灵均余影,于是乎在。” 1 2 骚体赋的抒情特点 嗍祝尧古赋辨体,文渊阁网库全书本。 脚i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f f | 版社2 0 0 1 年,第1 6 8 页 研i 孙梅四六从话( 卷四) ,引自续修网库仝书1 7 1 5 册,上海古籍 f i 版社2 0 0 3 年,第2 4 l 页 3 汉赋是汉代士人在整合“诗言志”、楚骚“讽怨”、铺排传统的过程中兼融南 北文化、感悟时事变化创造出的文学额体。作为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它 具备“体物”与“写志”的艺术品质。“体物者,偏于骋词;写志者,偏于抒情。 而汉赋名家,多备二体,如司马相如有子虚、上林,亦有长门、哀二 世;刘歆有甘泉,亦有遂初;盖乃登高睹物之制,贤人失志之作与l ” 脚】汉赋之“体物”,落实到创作中往往起着“宣上德”的作用,即形成铺彩摘文、 “润色鸿业”的长篇巨制。追溯其源,实发端于诗、骚之“美刺”传统。 汉赋之“写志”,在创作中则更多地承担起“抒下情”的责任,哀怨忧伤,愤懑 不平,或缠绵悱侧、感怀相思是这类作品的主体风格。 汉代的骚体赋,基本上都以“写志”为主体格调,贾谊首开其先,最早对仕 途失意、命运幽微、自我生命价值难以实现发出了“痛哭”,“流涕”。对于一个 才学满腹、一心仕进的青年人来说,时命不济、被贬长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内心的怨愤与不平在不祥鹏鸟的刺激下更增几分悲哀。“谊自伤之,以为寿不得 长,乃为赋以自广。”在鹏鸟赋中,他以为只要自己“纵躯委命兮,不私与 己”、“不以生故自宝”就可以化解心中的愁闷、排解“寿不得长”的生命压抑感。 然而,在“小智自私,贱彼贵我”的社会中,命运幽微、生命价值难显的心灵痛 苦又使得他无法以超然的姿态摆脱世俗命运的艰辛。正如龚克昌先生所论:“所 谓自广,就是自我宽慰,也即借写赋来排除自己的愁闷;这只是一种寻找自 我安慰的手段,并不真正那样想那样做。因为,如果他真的超脱尘俗,置身物外, 与人与( 无) 争,与事无犯,他也没有必要去做文章,也用不着自我宽慰,更不 会自我伤悼一。例 贾谊对自己不幸命运的处理态度表面看起来很豁达,实际上饱含专制政体下 士人难以施展抱负的无奈。盛汉时代,董仲舒虽因大儒的身份受到善待,但在酷 吏横行、“嗟天下之偕违兮”的“霸道”社会,儒术只不过是统治者用来粉饰太 平、成就圣王事业的华美外衣而已,以法家之说武力治国是其根本的统治术。因 而,具有“王佐之材”的董仲舒也难免流露出“心之忧兮,不期禄矣。皇皇匪宁, 祗增辱矣。努力触藩,徒摧角矣”( 士不遇赋) 的不得志之忧愤与悲苦。在悲 士不遇赋中,司马迁表达了比董仲舒更加强烈的不遇之愤慨。“悲夫! 士生之 不辰,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 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大胆的言辞直接表露出对封建吏治的不满,悲愤的 f 2 | l 何沛雄编著赋话六种读赋零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i 鳃2 年,第1 4 6 页 f 驯龚克吕 汉赋研究,山东文艺f l ;版社1 9 8 4 年第5 2 5 3 页 9 背后隐藏着浓郁的壮志难申、“愧顾影而独存”的哀怨情绪。“正心而归一善”、 “返身于索业”、“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委之自然”等修身自守思想成为他 们共同的精神寄托。正如许结先生在汉代文学思想史中所说:“这种悲怨情 绪在当时( 汉武帝时期) 文人作品中主要寄寓着一种不遇之思,而此不遇 之思并没有产生象汉初、西汉末年以及东汉后期文学中常有的遁隐意识,反之, 却通过压抑中的愤情表现出强烈的欲求,这又是时代昌盛期文化心理的映示。” 1 3 伽 承袭楚骚“讽怨”传统“发愤以抒情”( 惜诵) 成为汉代骚体赋抒情的重 要特色。“发愤”是抒写心中的悲愤之情。“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司马迁真实地道出了屈子的悲哀。为了排解胸中不平 之气,屈原“乃发愤以表志”,在文学创作的实践中开创了“发债以抒情”的新 局面。从表面上看,屈原提出“发愤”的文学思想自然是为了抒写个人的不平之 气,然而,其作品中却又时时流露着优国忧民、“好修”以“执道”的思想。如 在哀郢中写道:“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 春而东迁。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 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 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i 川在离骚 中又云:“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交兮,岂余心之可 惩! ”吲可见,对屈原而言,儒家的“修身”、“立德”是其追求的最高目标,即 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3 3 】。在此价值体系规定下,心系国家、关心国计民生成 为他宣泄内心馈懑情感的内驱动力。基于此,届原的“发愤以抒情”不再仅仅是 宣泄个人不幸之感伤,而是将个人的委屈与忠君爱国、批判社会恶势力融为一体。 就这方面而言,离骚既是屈原自我明志、泄导个人时运不济与忧国痛苦的作 品,又是抒写所有爱国志士不遇之愤与忧国之怨的恸哭之作。由此,屈原不遇之 哀伤与对黑暗社会深刻激烈的批判无疑都具有了文化原型的意义。随着中国封建 集权制度的加强,这一文化原型作为集体意识的形态深深地埋藏到每一位封建士 人的心底,即“当这些原始意象积淀下来的时候,它不但作为文化原型沉淀在种 族记忆之中,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地浮现出来,其浮现常常会将人们不易察觉的各 f 埘许结汉代文学屉想史,南京大学l l l 版杜1 9 9 0 年。第1 2 ,页 l 【1 2 朱熹楚辞集往,江苏古耪 舨丰 2 1 年。第7 9 8 l 更:第1 4 一1 5 页 伊l 战困时期,儒学已在楚地传播。屈原虽未“北学于中国”。但j e 政治理想、人格精冲等方面均以儒家思 想为旨归其“美政”理想,即直接地琳承,仲弓、葡了等人“举贤才”及“推贤诅能而安随其后”的“事 君”思想( 详见师张强儒学南渐考 江海学刊2 0 0 6 年第6 期,第1 3 8 一1 4 5 页) l o 种意象叠加在一起,使本来毫无联系的内容即被抑制的和被遗忘的心理素材有序 地关联在一起,它的存在为文化提供了生成与发展的基因”【3 ”。所以,后代士 人在抒写自己不幸仕途经历时,每每与屈原文化原型的意象相契合。通过给它赋 以形式的改变,士人将个人的不幸纳入到了原始意象的永恒生命力之中,在将其 赋予新的时代精神的同时,士人自己的坎坷遭遇在原始意象强大的感召力、亲和 力的渲染下愈发变得强烈而令人心有所感,使他的同时代人的心灵受到震撼,并 召唤起他们接受和理解的亲切的力量。总而言之,经屈原的反复强调,又经后世 文人的反复渲染,叙写个人遭遇的“不遇”主题亦被提升为中国古代文学最常见 的基本母题。就骚体赋的发展看,在继承屈赋传统的过程中,贾谊以吊屈原赋、 司马迁以 悲士不遇赋抒写胸臆后,骚体赋的作家反复吟唱起“士不遇”的悲 歌实际上是源于政治理想的受挫、自我期待的落空。在这一文化背景下,遂出现 了借助屈赋抒写的意象来抒发自己不遇之愤与优国之怨 汉代首先回应屈原贬谪之叹的是贾谊。在吊屈原赋中,贾生通过追怀屈 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遭遇抒发了自己满腔的愤世之情。“呜呼哀哉,逢 时不祥! 鸾凤伏窜兮,鸱袅翱翔。闭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 植”,表面上是揭露屈原生活时代社会的黑暗,为屈原的“逢时不祥”及遭受的 不公平待遇鸣不平,实则借他人之酒杯消自己心中的郁结,倾吐的是贾谊本人的 心曲,抒发的是自己遭谗受谤的悲伤与怨恨。诚如刘勰在文心雕龙哀吊中 所论,“自贾谊浮湘,发愤吊屈。体同而事蕨,辞清而理哀,盖首出之作也。”屈 原贤人遭难的忧愤首先在贾谊吊屈原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继贾谊之后,司马迁对屈子“发愤”的思想内涵作了全面阐释。司马迂指出: “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 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 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 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 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3 5 1 从分析离骚的创作动机入手,司马迁一语中的地指明了屈原之离骚 乃“盖自怨生也”。在司马迁看来,屈原高洁的志向及正直、廉洁的品格只能“可 【划张强桑文化原论,陕两人民教育f f j 版社1 9 9 8 年,第8 页。 口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华书局1 9 8 2 年。第2 4 8 2 页 1 1 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故“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离骚的产 生,概其舒己怨、“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的发愤之所为作也。 “身毁不用”、“大质亏缺”的司马迁深深体悟到了屈原不得志且遭谗流放的怨愤 心理,在强烈慷慨不平之感的激发下,古代贤人“述往事,思来者”、“退论书策 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p 6 l 的恩想再次激励了他发愤著书、以书名世的恚 向,故而,在报任安书中他以古人为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 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 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 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同上) 为了抒发心中的愤懑,为了著书得以“自见”, 司马迁忍辱负重,怀着“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同上) 的雄心完成了史书千古之绝唱史记。可以说,在司马迁的阐扬下,屈原 “发愤以抒情”的创作理论及其高沽伟岸之形象再一次深深印入了两汉士人的心 底。自此以后,著文作赋,尤其是于骚体缠绵悱侧的咏叹句式中抒发个人不遇之 穷愁或怨世之愤懑成了汉代士人宣泄情感的普遍共识。 贾谊于吊屈原赋中首开以骚体形式抒发不遇之怨愤情感的先例。在继承 届原“发愤以抒情”创作传统的基础上,贾谊一方面借助屈赋抒写的意象来阐发 自己的不幸遭遇,另一方面又以“训曰”的形式在作品中融注了自己的思想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贾谊对屈原“逢时不祥”的慨叹、对其生活的黑暗社会的批判都 具有了一语双关的意义,明言屈子遭害之不公,实则抒写个人愤世之怨、揭露的 是“方正倒植”的汉家社会。在个体话语权力颇受限制的大一统国家中,贾谊以 追吊屈原的方式不但抒发了自己遭受排挤、不被器用的悲苦情绪,更在议论的同 时表达了自己倾心于老庄,意欲洁身自好、“远浊世而自藏”的隐逸意识。 与贾谊不同的是,董仲舒在士不遇赋中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直接抨击了“指 其自以为黑”的不公社会。在一人专权的政治体系中,渴望得遇明君、施展才华 是盛汉士人唯一的生命依托。然而,国家给他们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遭受排挤、 经受“不遇”的打击便成了他们不可避免且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困厄。“生不丁三 代之盛隆兮,而丁三季之末俗。以辩诈而期通兮,贞士以耿介而自柬。”作为一 代鸿儒的董仲舒,在时不我与、遭谗受害的现实冲击下,内心的伤痛是很难平复 的。加之他力求扬名当世、立功名于后的焦灼心态,使其赋作的不遇情绪更具一 种感人肺腑的凄悲色彩:“心之忧兮,不期禄矣。皇争匪宁,祗增辱矣”。君权的 口q 司马迁报任安书,。引自班同汉书司马迁传 中华书局1 9 6 2 年,第2 7 3 5 页 1 2 压力、同僚的谗垢令他在现实中四处碰壁,无处可藏。放眼上古,去追慕三代之 盛世,而三代亦有不遇之士:卞随、务光、伯夷与叔齐。他不愿步先人的后尘, 以远游来求得解脱,更不愿随当世以“矫情而获百利”。因此,“随世而轮转”, “正心而归一善”成了他可资抚平苦闷哀怨的唯一出路:“遵幽昧于默足兮,岂 舒采而蕲显。苟肝胆之可同兮,奚须发之足辩也”。 继董仲舒之后,生活于盛汉时代的司马迁同样发出了“悲夫! 士生之不辰” ( 悲士不遇赋) 的哀叹。面对天道幽微,美恶难分的社会现实,他一方面以儒 者立身扬名的人生理想来要求自己,以古代贤圣发愤著述的痛苦经历来激励自 己,一方面又显现出以道家“委之自然,终归一矣”( 同上) 的人生观来排解自 己、慰籍自己的思想倾向。因而,与董赋相比,司马迁赋在怨叹天道幽微的同时, 还多了一种听天由命、顺时处世的豁达情绪。这种情绪的产生,不但使作者冷静 而理性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更为今后的士人转变思想、适应大一统的 政治环境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章散体大赋的抒情特点及嬗变轨迹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l ”( 文心雕龙时序) 爰至 武帝,国朝盛隆,大一统的中央王权获得了空前的巩固与强化。面对磅礴的大国 气势,士人们一方面积极入仕,一方面又以“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两都赋序) 的鸿文创作表达了自己对大汉帝国的歌颂之情。随着这种思想观念的深入,适合 书写个人哀怨情感的骚体赋日渐隐去,一种能够“体国经野,义尚光大”( 文心 雕龙诠赋) 的崭新文体散体大赋( 又称汉大赋、大赋、新体赋) ,应运而 生,渐趋成为汉代文坛的主流。“赋者,铺也,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也。”( 文心 雕龙诠赋) 作为一代文学的正宗,散体大赋以“苞括宇宙”之气势美、“体国 经野”之鸿裁美、“宏侈丽靡”的藻彩美显示出异于诗、骚的新时代特征。“在这 里,诗人的心志与微言大义被铺张扬厉的风采拓开,楚辞的情采通过描述性的手 法被引向广阔的境界,纵横散文的气势被借取发挥。阴阳五行的框架造就其规模, 总之大一统思想情感的萃集与外轹,构成了赋体文学囊括天人的大美形态。”即j 2 1 散体大赋的抒情特点 广袤的大一统帝国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盛世文化,繁盛的文化气象造就了文人 博大、高远的雄心壮志。在继承革新前代文学成果的过程中,汉世赋家创造了以 “宣汉”为目的、以“体物写志”、“劝百讽一”(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为抒 情手段的散体大赋。“体物写志”,即在“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陆机 文赋) 的鸿文创作中,寄予赋家激昂向上的时代精神和颂美热情,展现文学 作品“体国经野,义尚光大”的审美效果。正如刘熙载所论:“诗不能驭,故为 赋以铺陈之。斯于千态万状,层见迭出者,吐无不畅,畅无或竭。”p 8 】这是十分 贴切的。以“赋”之体物手法或夸耀帝国的宏大美、疆域的广大美、宫殿的高大 美、排场的盛大美或颂扬国家物产的丰盛美、鸟兽鱼虫之博物美、歌舞、游戏之 富丽美、广博美可谓汉代赋家抒发“宣汉”热情的最主要特征;“劝百讽一”,即 【研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南京大学i f j 版社1 9 9 0 年,第1 1 3 页- t 3 。1 刘熙载艺概赋概,上海古籍i i j 版社1 9 7 8 年第8 6 页 1 4 在热情洋溢的描摹创作中婉曲言志,寄予赋家对盛汉帝国持续蓬勃发展之理性思 考。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汉代的大赋作家无论是西汉的牧乘、司马相如、 扬雄,还是东汉的班固、张衡,都以卓越的文学才华向读者展示了一篇篇美文追 求与社会意义并重的盛世鸿文。在“文”的意识渐趋觉醒的时代【帅j ,他们笔下 的山川、宫殿、都市、苑囿、鸟兽等物象都具有了一种独立的审美意义,都是作 家心志所发、叙物以言情的自然外露。因而,在汉赋作家的真情凝注下,大赋获 得了“体物而浏亮”,感物而明志的双重审美功效。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文心雕龙明诗) 。刘勰 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对人与物的关系作了合理解构,并进一步阐释了“情必极 貌以写物”的文学创作过程。虽然此论就诗而言,但同样道出了汉大赋作家以赋 抒情的创作特色。如龚克昌先生在汉赋研究中分析认为:“汉赋尤其是 其中的大赋用极大的篇幅来表现祖国的风貌,对美丽、富饶、繁荣、昌盛、 先进、强大的祖国进行了尽情的歌颂,这种情况在诗经、楚辞等先秦文学 里是很难看到的,这是一个社会向上发展的标志,是一个国家民族昌盛的象 征。”m 1 马积高先生在略论赋与诗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