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刘向《说苑》考论.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刘向《说苑》考论.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刘向《说苑》考论.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刘向《说苑》考论.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刘向《说苑》考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刘向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说苑由刘向分类纂辑先秦 至汉初的史事和传说,杂以议论而成,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点为主旨。 本文拟对说苑在后世流传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考察,在刘向的撰著思想、说苑 的性质类属及该书的价值等方面作出更进一步的探讨。 除前言和结语,全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着眼于说苑篇目和归类的考论:在历代的流传过程中,说苑 的篇目、全文原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汉至宋时,说苑曾一度缺失数卷。 今本说苑二十卷,虽无阙篇,但篇或有佚章,章或有佚句,已不复刘向原书 之旧;说苑虽博采群书,但全书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把诸子之说纳入儒家的 思想体系,反映了正统儒者的思想,其书应归儒家类。 第二部分是后代群籍引说苑考,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群籍引录说苑 材料的判定。因说苑材料来源驳杂,所以后世文献征引材料的出处是需要辨 析的;二是分类论述群籍引录说苑的情况。 第三部分考群籍引说苑的情况,论述说苑所具有的价值,主要体现 在四个方面:校勘价值、辑佚价值、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关键词:说苑;征引文献;价值 a b s t r a c t l i ux i a n gw a saf h m o u ss c h o i 鸪c a t a l o g i l e se x p e r t ,w r i t e ro f w e s t c mh a nd y l l 蚓可 h ec o m p i l e dm e 鼢“d 妇钟w i ms c r i e so f h i s t o r i c a le v e m sa n dl e g e n d s 抒o mm e p r e q i nt oh a nd y l l a s 批mt h i sb o o k ,ux i a n gc o n v e y e dh i sm a mi d e ap o i n tb y a p p e n d i n gr e m a r k si n af e wh i s t o r i c a ls t o r i e s h ec l a r m e dt l ec o n f u c i a ne t h i c a l p e r s p e c t i v et ot h ep 0 1 i t i c a la n di d e o l o g i c a lt h o u g h t s 1 1 1 i sp a p e rr c s e a r c h e st l l ec h a n g e s w h i c ht h e 鼢“d 地册h a sg e n e m t e dd u 血gm ec o w s eo ff h t l l r eg e n e r a f i o n sc i r c u l a t i o n , a n di l i l 】i i n a t e st h ec o m p i l i i l g t l l o u g h t so f t h ea u t h o la sw e i lt h en a t u r e ,也ea r r a n g e m e n t a n dt l l ev a l u eo f t h eb o o k e x c e p tt h ep r e f a c ea 1 1 d 印i l o g u e ,t h i sp 印e ri sd i v i d e di n i ot h r e ep a r t s , t h e 触t p a r tf o c u s e so nt h e 鼎“oh a 一si t e m sa i l d 也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t l l e o r y i i lt h e c o l l r s eo fg e n e r a t i o nh a i l d i n gd o w n ,g r e a tc h a l l g e sh a v et a k e np l a c ei 工lt h eo r 培m a lt e ) ( t f r o m h a n t os o n g d y n a s 劬m i sb o o kh a s l o s ta f e w v o i m e s n o u 曲t h e 鼢“o h 彻w e s e et o 出yi sc o m p l e t ei nt h en 砌b e ro fv o l 恤e s ,也ew h o l eb o o kl o s t 也ei n “i a l c h a p t e r s ,a n dm ec h a p t e r sl o s t 也ei n i t i a ls e n t e n c e s t h es o u r c eo ft h i sb o o k sm a t e r i a l s i sv e 哆e x t e n s i v e ,b ma i lm e s em a t e r i a l sa r el 】n d e rt i l eg u i d eo fc o n f l l c i a i l i s m l i u x i 锄gs u b s 啪e dm a n ys c h 0 0 1 si d e 0 1 0 9 ) ,i 1 1 t ot l l ec o n f i l c i a l ls y s t e m i tr e p r e s e n t sm e t y p i c a lc o n 血c i a l lt h o u 曲t sa n ds h o u l d b eac o n 如c i 柚b o o k 1 1 1 es e c o n dp a nr e s e a r c h e s 廿l ec o n d i t i o nm a tt h ed o c 啪e n t sq u o t et h e 砌甜d 地硎 n i sc h a p t e rc o n s i s t so f 铆op a r t s :o n ei sa b o u tm es 伽d a r d0 fd i s t i n g l l i s h s m et l l e s o l l r c eo fm a t e r i a l si se x t e n s i v e ,i ti san e c e s s i t yt 0d i s c e mw h e r et 1 1 e s em a t e r i a l sc o m e 劬m 1 1 1 eo m e rp a nd e m o n s 仃a t e sh o wt h e s ed o c u m e n t sq u o t em eb o o k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e i r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t h et h i r dp a r ti l l u m i n a t e sm ev a l u e0 fm eb 0 0 k i te m b o d i e sf o l l rs i d e s :m ev a l u e o fc o l l a t i n g ,v a l u eo fc o m p i l i n gt 1 1 er a r em a t e r i a l s ,v a l u eo fh i s t o r i o 掣a p h ya 1 1 d l i t e r m 】r e k e yw o r d s : 砌“o 妇删;也ed o c u m e n tw h i c hq u o t et h eb o o k ;v a l u e y 9 1 0 哦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瓯,1 寺士学住口中请。本人郑重 声明:所呈交的学住论文是本人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 新的见解匠】7 r 创造性的见解口。据我所知,除支中加麒说明、标注 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变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 和拷贝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于文本) 。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近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0 ) 孑寸木霭 沙年6 月p 日 注壹:诘在相应的“口”内划” 月i j吾 刘向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所著说苑是中国古代重 要的文化、文学典籍。说苑与先秦及汉的诸子之书、史书有密切关系。如左 传、战国策、论语、庄子、荀子、韩非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 韩诗外传、新书、淮南子、史记、大戴礼记、孔子家语等书,说 苑的内容与之可以相比照、参证。它的取材十分广博,“以类相从,一一条别篇 目。”嘞固记载刘向编撰说苑的情况说:“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 贱,蹰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 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及 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 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朱一新 无邪堂答问亦云:“刘子政作新序、说苑,冀以感悟时君,取足达意而 止。”。一语道破刘向编撰说苑的苦心。刘勰论说苑亦称:“标心于万古之 上,而送怀于千载之下。金石靡矣,声其销乎? ”。唐代刘贶有续说苑十卷。明 代俞汝楫编礼部志稿卷五十一载:“本月( 即洪武十五年十一月:笔者案) ( 尚书 刘仲质:笔者案) 奉命颁刘向说苑、新序於天下学校令生员讲读。” 这是由 国家颁布的要求天下学校讲读说苑的政令,可见这本书影响的一斑。清卢文 昭撰说苑校补一卷。清代专治经学、著述等身的学问家俞樾著有读说苑 一卷。说苑在后世广泛流传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来关于说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创作背景、思想内涵、校勘、材料来 源、编撰方式及其文体特征等方面。如邢培顺论刘向散文对西汉社会现实的批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三七,中华书局1 9 5 8 年版,第3 3 4 页。 班固汉书- 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第1 9 5 7 一1 9 5 8 页。 朱一新无邪堂答问,中华书局2 d 0 0 版,第1 6 l 页 詹镁( 文心雕龙) 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6 6 2 页。 四库全书第5 9 7 册,俞汝楫礼部志稿卷五一“尚书刘仲质”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年版。 l 评。、谢谦的刘向著述与汉代政治之联系考略。等文从时代背景上探讨刘向 的写作意图,用具体材料佐证汉书中“向睹俗弥奢淫”,著述劝诫天子的论 断。戴红贤的刘向书与中国前小说的形态特征 和周蔚的刘向小说的定位 思考回则比照先秦至汉的小说概念,对包括说苑在内的刘向著述进行文体定 位,从中国小说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汉代小说的实际状况出发,尤其通过对刘向在 作品编撰过程中大量改造、创新工作的分析,阐述这些作品具备的小说特质。但 文章泛论刘向的著述,对列女等书分析较多,而对说苑中刘向创作手法 的分析尚不够全面、系统,这是有待于来者深入探究的。在研究刘向著述的材料 来源和加工方式方面,有邢培顺的刘向( 新序) 、( 说苑) 、( 列女传) 材料来源 及加工取舍方式探索 ,文章将刘向三部书的材料来源和刘向以前的经传、史传、 诸子及刘向校书过程中所见的异文,进行分类研究,其可贵之处在于考察了刘向 是如何加工原有材料,甚至改动材料的主题的,使编纂的方式与博杂的思想内容 互见,但具体到说苑来讲,这种分类未免过于笼统。 综上可知,学界在说苑的创作动机、思想特征、小说特色、与时代背景 的横向关联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细致入微的探究。全面地研究说苑,除了可以 从上述诸多角度,还可以从说苑在后世流传过程中的变化来考察,但这方面 在学术界还未有相关的资料整理和论述。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试图对说 苑研究的深入有所推进。 一、说苑的篇目与归类 说苑问世后,广为传布,影响深远,但在流传的同时,篇卷结构等也发 生了变化。北宋嘉祜年间,曾巩对它进行校理,此后历经百年,得后人搜集整理, 刑培顺:论刘向散文对西汉社会现实的批评,载滨州师专学报2 0 0 4 年第3 期。 谢谦:刘向著述与汉代政治之联系考略,载( 西南民旅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 9 9 7 年第4 期- 戴红贤:刘向书与中国前小说的形态特征,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9 9 7 年第l 期a 周蔚:刘向小说的定位思考,载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2 年第3 期e 邢培顺:刘向( 新序) 说苑) ( 烈女传) 材料来源及加工取舍方式探索,载滨州师专学报2 0 0 4 年 第1 期。 略复刘向原书之旧。汉书艺文志“诸子儒家”载:“刘向所序六十七篇。” 班固自注日:“新序、说苑、世说、列女传颂图也。”隋书经籍志“子 部儒家”载:“说苑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 收入丙部子录儒家类,皆云:“说苑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子部杂家” 著录“说苑二十卷”。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录“说苑二十卷”。 无论是说苑的篇目还是归类,历代的史志目录记载均有不同。本章将分两部 分研究。 ( 一) 说苑篇目考 汉书艺文志载:“刘向所序六十七篇。”( 篇即为卷:笔者按) 班固自注 日:“新序、说苑、世说、列女传颂图也。”也就是说汉志载“刘向 所序六十七篇”是包括了新序、说苑、世说、列女传颂图在内的,共 六十七篇。隋书经籍志云:“说苑二十卷。”新、旧唐志皆云:“说 苑三十卷。”自宋史艺文志以下,公私目录皆著录“说苑二十卷”。从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说苑的篇目由二十卷到三十卷再到二十卷。这中间经历了 怎样的变化,而说苑一书的面貌在这个过程中又有什么样的改变呢? 曾巩说苑目录序云: 刘向所序说苑二十篇,崇文总目云:“今存者五篇,余皆亡”臣 从士大夫间得之者十有五篇,与旧为二十篇,正其脱谬,疑者阀之,而叙其 篇目。 崇文总目载: 说苑五卷,汉刘向撰。向,成帝时典秘书,采传记百家之言,掇其 正辞美义可为劝戒者,以类相从。为说苑二十篇,今存者五卷。 宋史曾巩本传载曾巩是嘉祜二年进士,“召编校史馆书籍。” 可知曾巩 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中华书局l 9 8 4 年版,第1 9 0 页 许逸民、常振国编( 中国历代书目丛刊第一编,崇文总目卷三儒家类,现代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 7 9 页。 脱脱等宋史卷三一九曾巩传,中华书局1 9 7 7 年版,第1 0 3 9 页。 3 校书时所见说苑只有五卷。 唐末五代战乱,古籍受到严重的毁坏,原来刘向所撰的二十卷大多散佚。宋 初的政府藏书中,原本二十卷的说苑已经亡佚了十五卷。崇文总目记载刘 向原本说苑残缺,而新唐志却载录有三十卷本的刘向说苑,新唐志 的编修略晚于崇文总目,也不过二十年。二十多年问骤然集齐二十多卷久已失 传的文献并非不可能,倘得到民间私藏的珍贵抄本或印本也是有可能的,但若有 此惊人的发现,诸家必有记载,以今见之,皆无所录。嘉祜二年曾巩考中进士, 召编校史馆书籍,其后稍晚的时间,新唐志编成。相隔时间不长,则曾氏校编 的二十卷本说苑,很有可能为新唐志编者所见,何以新唐志著录说 苑为“三十卷”? 清周中孚郑堂读书籍云: 说苑) ) 二十卷,汉刘向撰。汉志总栽于“刘向所序六十七篇” 中。汉书本传则与新序舍称五十篇。新序凡三十篇,则是书二十 篇也隋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宋志* 俱作 二十卷。新、旧唐志则俱作三十卷,字之误也。 的是确论。汉志至隋志,刘向说苑皆为“二十卷”,则新、旧唐志 所云“三十卷”,当是笔误,“三”应作“二”。考察史志目录的撰录情况,如汉 志据刘歆七略编成,隋志以隋大业正御书目录作为纂修底本。旧 唐志和新唐志也必有抄录因袭的情况。所以唐志著录“说苑三十卷”, 如周氏所说,“字之误也”。 刘向原本说苑二十卷,传至曾巩校书时,所见只有五卷。曾巩自叙“从 士大夫间得之者十有五篇,与旧为二十篇”。曾巩校定所得之二十卷本不同于新 唐志所载“说苑三十卷”( “三”当作“二”) 本,后者实指前代所传刘向原 本,而曾巩校定本缺反质一卷。宋史艺文志以下,诸书目所载“说苑 二十卷”则非向之原本。 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三六“子部儒家类”,中华书局1 9 9 3 年版,第6 6 3 页。 4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云: 说苑二十卷,刘向撰。以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责德、复恩、 政理、尊贤、正谏、法诫、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 辨物、修文为目。阳嘉四年上之。阅第二十卷。曾子固校书,自谓得十五篇 于士大夫家,与崇文l 目书五篇舍为二十篇而叙之。然止是析十九卷作修 文上、下篇耳。 读书志所列说苑篇目,只有十九卷。和今本不同的是:读书志将敬 慎作法诫,今本修文后有反质篇。群书治要亦作法诫,与读 书志同,皆避宋孝宗讳而改。依晁氏所言,曾巩校定说苑,阚第二十卷反 质,只有十九卷,于是分修文作上、下两篇,凑足刘向原本说苑二十卷 之数。 陆游跋( 说苑) 载:李德刍云:“馆中说苑二十卷,而阙反质一 卷,曾巩乃分修文为上、下,以足二十卷。后高丽迸一卷,遂足。”。陆游距 离曾巩校书时已有百年,此间经历徽宗、高宗、孝宗朝三次校书 。可以推想曾巩 校本的说苑在此百余年间又经过整理,所阙反质一卷,终以高丽进本补 足。至孝宗淳熙五年( 1 1 7 8 年) ,秘书少监陈骥上中兴馆阁书目七十卷时,便 著录“说苑二十卷”。中兴书目所云“说苑二十卷”与曾巩说苑目录 序所云“二十篇”不同,关键在于修文、反质两篇。曾巩所云“与旧为 二十篇”,实际是十九篇,阙反质一篇,故分修文为上、下篇,凑足二十 篇之数。中兴书目所云“二十卷”,修文仍是一篇,而以高丽进本补足反 质一篇,至此,今传本说苑的面貌已定。此后,自宋史艺文志以下, 历代公私藏书目皆著录“说苑二十卷”。 中兴书目著录的说苑二十卷,大体上恢复了说苑原本二十卷的 原貌。但即使是这样,今天所见的说苑也不同于曾巩及其后馆臣校定而成的 许逸民、常振国编中国历代书目丛刊第辑,郡斋读书志卷十,现代出版杜1 9 8 7 年版,第6 4 4 页。 陆游渭南文集卷二七跋( 说苑 北京市中国书店1 9 8 6 年版,第1 6 4 页。 参见姚名达( 中国目录学史校雠篇“宋代校书五次”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5 9 1 6 1 页。 5 今传本说苑二十卷,更不同于当日刘向所撰说苑二十卷的原貌。,因篇或 有佚章,章或有佚旬。 清代严可均铁桥漫稿卷八书( 说苑) 后云: 向叙* 言“凡二十篇,七百八十四章”。今本君道三十八章,臣 术二十二章、建本二十七章、立节二十一章、贵德二十八章、复 恩二十四章、政理四十一章、尊贤三十四章、正谏二十五章、敬 慎三十章、善说二十四章、奉使十九章、权谋四十四章、至 公二十一章、指武二十五章、丛谈( 笔者案:当作谈丛) 七十 二章,杂言五十二章、“辨物三十一章、修文三十八章、反质 二十三章,几六百三十九章。( 卢文昭) ( ( 群书拾补有佚文二十四事,当是 二十四章,都计六百六十三章。视向叙少一百二十一章,非完书也。 若仅以严氏的章节分法为准,据此推定今传本说苑各卷数目与刘向说苑叙 录不合,今传本非刘向原本,似不足为信,因为历传说苑各本对每卷的章 节分法不同,故向宗鲁先生云: 严氏所计,未为密合,即以谈丛一篇言之:罗列群百,章节杂粗,抱 经( 卢文昭) 所校,数逾百章,犹有振析未尽者。不得以刻本误合,遂谓之七 十二章也。 又云: 群书所引说苑* 溢出今本者,大都佚于刊本之前。卢氏所辑,既多疏 略,严氏据以违录。其中如“中行献子将伐郑”一条,明见今本( 贵德篇; “秦急围邯郸“一条明见今本复恩篇;“魏文侯日”一条,明见今本政 理篇;蓬生巢中”一条,明见今本谈丛篇;佚丈二十四事,钩而不 沈者四焉。严氏不加检校,依以入录,缪矣。 然而今本说苑已非完书,宋代黄震黄氏日抄卷一“读孝经”云: 向宗鲁说苑校证佚文辑补, 同上 同上书,第5 3 2 页。 中华书局1 9 8 7 年版,第5 3 l 页。 6 南丰编集( 说苑:笔者案) 时,官书仅有五卷,后于士大夫间得十五 卷以足之,则后世之残断错误,非必皆刘向本文耳。 向先生亦持此论: 然谓( 说苑) 非完书,则无可疑。今本虽无阙篇,而篇有佚章,章有 佚句。以宋本校今本,复恩篇有“蓬伯玉得罪于卫君”一章,而今本无 之,是篇有佚章也;北宋本复恩篇“阳虎得罪”条有“非桃李也”句, 成淳本立节篇有“尾生杀身以成其信”句,而今本皆无之,是章有佚句 也。自宋至今,刊本相沿,犹有此失,则天水以前,传录之本,递有佚脱, 无足怪矣。 由此可知,在历代的流传过程中,说苑的篇目、全文原貌已经发生了很 大变化。由汉至宋时,说苑曾一度缺失数卷,由隋志载“说苑二十卷” 到曾巩校定时的“存者五篇”再到曾氏校定的二十卷,直至宋志以下皆著录 “说苑二十卷”。曾巩所校定的说苑二十卷,非刘向所著说苑二十 卷的原貌,而今本说苑二十卷,亦非曾巩校定之本,乃由高丽进本补足曾校 本而成,且由于刊本相沿,仍有脱误,今本说苑亦不复刘向原书之旧。 ( 二) 说苑的归类 关于说苑的归类问题,历来都有争论。一类是将说苑归儒家。汉 书艺文志归“刘向所序六十七篇”为“诸予儒家类”,此后历代公私藏书目 大多采纳这种分法。隋志收入“子部儒家”,新、旧唐志均收入丙部 子录儒家类,四库全书总目亦录为“子部儒家类”。一类是归杂家。宋史艺 文志始纳说苑于子部杂家类。清耿文光万卷精华楼藏书记亦认为:“此二 书( 说苑、新序:笔者注) ( 四库全书) 简明目录收入儒家类,今以其 有不当理处,遂改入杂家类。”。屈守元先生也认为“它( 说苑:笔者案) 是刘向 四库全书珍本二集第1 6 0 册,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六读诸子二“说苑”条,商务印书馆1 9 3 6 年版。 向宗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 9 8 7 年版,第5 3 1 页。 耿文光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九一子部杂家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 9 9 2 年版,第2 5 0 9 页。 7 选择、整理的颇具故事性,多为对话体的杂著的类编。”。亦归于杂家类。 汉书艺文志云:“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隋书经 籍志云:“杂者,兼儒墨之道,通众家之意,以见王者之化,无所不冠者也。” 四库全书总目云:“杂之义广,无所不包,班固所谓合儒墨,兼名法也。 由此可见,所谓“杂家”者,主要在于“兼儒墨,合名法”,如吕氏春秋、 淮南鸿烈等,其思想驳杂,很难说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故目之为杂家,历来 别无他议。而刘向著说苑则不同。 刘向编撰说苑的目的,根据汉书楚元王传载:“向睹俗弥奢淫, 而赵、卫之属起微贱,蹄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诗、 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 篇,以戒天子。及采传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 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刘向历宣帝、元帝、成帝三世而为臣, 其时西汉王朝已经由强盛转向衰落。宦官、外戚交替专权,致使各种社会矛盾激 化。宣帝时号称中兴,但也仅仅是表面现象,汉朝的局势其实是在走下坡路了。 宣帝即位后,宫室车服之饰胜于前代。元帝时,奢靡之风盛行,上至皇帝,下至 王公贵族、文武官吏,无不骄奢淫逸。到了成帝时期,情况更为严重。成帝自己 荒淫无度、纵酒行乐,与前代皇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 出这个帝国接近末世的景象。自吕后专权、滥用外戚执政起,已露外戚祸乱的端 倪。到刘向所处的昭、宣、元、成四朝,外戚作乱达十余次之多。元、成二帝时外戚 势力更加强大。元帝时,王皇后受宠,“家凡十侯,五大司马,外戚莫盛焉。”。刘向 出身皇族,既是统治阶级的成员,又担任皇族事务的要职。出于对刘氏政权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他用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得失,屡次上书,极言外戚专权的危害。 在和友人的谈话中,他明确地表示了自己的忧患意识:“灾异如此,而外家日盛, 其渐必危刘氏。吾幸得同姓末属,累世蒙汉厚恩,身为宗室遗老,历事三主。上 向宗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 9 8 7 年版,第l 页。 班周汉书卷九七外戚列传,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第3 9 7 3 页。 8 以我先帝旧臣,每迸见常加优礼。吾而不言,孰当言者? ”。刘向积极地参与朝 廷的政治活动,尤其是在元、成之际,更以正言直谏而知名。说苑的编撰直接 体现了刘向“以著述当谏书”,为当政者提供借鉴的良苦用心。 刘向鲜明的编撰目的决定了说苑的思想倾向。既然是“言得失,陈法戒”, 那么治理国政成为说苑的关注重点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说苑主要表达了刘 向的社会政治思想,包括了先秦至汉政治家的德行修养、用人艺术、治国之道、 智谋韬略等等,分类细密。从作品构架上看,刘向首先纂成君道、臣术,用 君臣这两大行政主体人物,说明治理国政的根本在于“为君之道”、“人臣之术”。 其后立接建本、立节,强调施政之前须先修身。前四卷其实是刘向论施政方 略的中轴。其他各卷如政理阐述施政的基本原理,尊贤谈礼敬贤士,正 谏到指武说明为政应具备的各种修为,如谨慎、善辩、能谋、无私、用兵 等,这些篇章全面论证了人君治国、人臣辅政应具备的能力,可以视作是对臣 术的进一部的说解,仍以求治为论述重心。 刘向认为,治国之要,重在“君道”、“臣术”,修身治国乃是建功立业的基础。 以此为主线,笔者试对说苑所体现的鲜明政治思想作具体阐述。 l 、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在刘向的心目中,孔子是践履仁义之道的不朽典范。说苑卷三建本“高 墙丰上硗下”条( 3 2 3 ) 。云: 君子居于是国,不崇仁义,不尊贤臣,未必亡也。然一旦有非常之变, 车驰人走,指而祸至,乃始干喉焦唇,仰天而叹,庶几焉天其救之,不亦难 乎? 孔子日:“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侮无及矣。”诗日:“啜其泣矣,何 嗟及矣! ”言不先正本而成比于末也。 刘向明确强调仁义道德乃是人立世的根本,也是立国的根本。仁政思想,是儒家 思想的理论基础,先秦儒家无不以仁政作为君主治国的准则。作为汉代儒家的典 班固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第1 9 5 8 页。 下引说苑皆出自赵善诒说苑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 9 8 5 年版。按其条目排序,( 3 2 3 ) 即说 苑第三卷第二十三条。 9 型代表,刘向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仁政思想。说苑卷五贵德“仁人之德教” 条( 5 2 ) 云: 仁人之德教也,诚恻隐于中,悃幅于内,不能已于其心。故其治天下也, 如救溺人,见天下强陵弱,众暴寡,幼孤赢露,死伤系虏,不忍其然。是以 孔子历七十二君,冀道之一行而得施其德,使民生于全育,蒸庶安土,万物 熙熙,各乐其终。卒不遇,故睹麟而泣,哀道不行,德泽不洽,于是退作春 秋,明素王之道,以示后人。思施其惠,未尝辍忘。是以百王尊之,志士法 焉,诵其文章,传今不绝,德及之也诗日:“载驰载驱,周爰咨谋。”此 之谓也。 又云: 夫仁者,必恕,然后行。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虽以得高官大位,仁者 不为也。夫大仁者,爱近以及远,及其有所不谐,则亏小仁以就大仁。大仁 者,恩及四海。小仁者,止于妻子故人臣不仁,篡弑之乱生。人臣而仁, 国治主荣,明主察焉,宗庙太宁。夫人臣犹责仁,况于人主乎? 故桀纣以不 仁失天下,汤武以积德有海土,是以圣王贵德而务行之。o 儒家讲“仁”,而仁德的最高境界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刘向提倡治理国政要以教 化为主,说苑卷七政理“政有三品”条( 7 1 ) 中说: 治国有二机,刑、德是也。王者尚其德而希其刑,霸者刑德并凑,强国 先其刑而后德。夫刑、德者,化之所由兴也。德者,养善而进阙者也;刑者, 惩恶而禁后者也。故德化之崇者至于赏,刑罚之甚者至于诛。 他反对严峻的刑罚,但也不主张废除。在治国策略上,刘向主张儒家以德化治天 下,这其实是仁政思想的延伸。 2 、贤人治国的思想 贤人治国是儒家仁政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主张“举贤才”,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孟子则更提出: “不用 赵善诒说苑疏证卷五贵德“孔子日”条,华东师大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1 1 l 页 论语为政,见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第1 9 页 1 0 贤则亡。”。苟子也对任贤给予极大的重视,指出:“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 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在说苑中,先秦儒家的这一思想得 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刘向认为,作为君主,治国的首要任务就在于举贤任能,充分发挥贤人的作用, 选贤、识贤,“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并举例说明: 故魏有公子无忌,削地复得。赵任蔺相如,秦兵不敢出。鄢陵任唐睢, 国独特立。楚有中包胥,而昭王反位。齐有田单,襄王得国。由此观之,国 无贤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 刘向借宁子之口阐明“取士之道”,云: 穷者达之,亡者存之,废者起之,四方之士则西面而至矣。穷者不迭, 亡者不存,废者不起,四方之士则四面而畔矣。夫城固不能自守,兵利不能 自保,得士而失之,必有其间。夫士存而君尊,士亡而君卑。 若不能任贤不能选贤,则“赵武灵王年五十而饿死于沙丘,任李充故也。桓公得 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 如 果君主做到识贤、任贤,则可以“无为而治”。 在说苑卷一君道中,刘向就申明:“人君之道,清静无为,务在博 爱,趋在任贤。”可见,在刘向的思想中,任贤与无为而治是互为因果的。贤人 治国思想在说苑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思想体系。 3 、修身治国的思想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建功立业的基础。说苑卷 三建本开篇即云: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孔子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 者,未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诗云:“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本立而 孟子告子下,见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9 6 0 年版,第4 5 页。 苟子君子,见粱启雄苟子简释,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第l o l 页。 赵善诒说苑疏证卷八尊贤“人君之欲平天下”条,华东师大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2 0 5 页。 同上书“禹以夏王”条,第2 1 0 页。 同上书,“周成公”条,第2 1 7 页。 同上书,“禹以夏王”条,第2 1 0 页。 l l 道生,春秋之义。有正春者无乱秋,有正君者无危国。易日:“建其本 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敌君子责建本,而重立始。 何为君子之本? 刘向阐述了“六本”: 行身有六本,本立焉,然后为君子。立体有义矣,而孝为本。处丧有礼 矣,而哀为本。战阵有队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礼 矣,而嗣为本生才有时矣,而力为本。 又云: 人之道,莫大乎父子之亲,君臣之义。父道圣,子道仁,君道义,臣道忠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行成于内,而嘉号布于外。是谓建之于本,而荣华自茂 矣。君以臣为本,臣以君为本,父以子为本,子以父为本。弃其本,荣华槁 矣。 刘向以儒家的伦理规范作为君子自身修养的标准,强调修身之要,重在不断地 学习,“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则无根,无根则失理,失理则不忠, 不忠则失礼,失礼则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 此外,先秦儒家提倡的以民为本、戒淫戒奢、辨忠奸贤佞、尊贤礼士等思想 在说苑中都有体现。臣术篇阐述“必有益于国,必有补于君”等观点,建 本中论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有国者不可以不学”、“君人者以百姓为 天”,立节中表述“轩冕在前,非义不受;斧钺在后,义死不避”等观点。刘 向对儒家学说的基本概念,应有之义,都作了阐说和发挥。可见,说苑所体现 的政治思想无疑是以儒家“仁政”、“贤治”思想为核心的。 说苑书中,刘向屡提及孔子。据徐复观统计,新序、说苑中引孔子 的材料,在比例上大大超过韩诗外传。 刘向对非议儒学的人深恶痛绝,认为 这类人“譬犹食谷衣丝,而非耕织者也;载于船车,服而安之,而非工匠者也; 食于釜甑,须以生活,而非陶冶者也如此人者,骨肉不亲也,秀士不友也, 赵善诒说苑疏证卷三建本“孔子日”条,华东师大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6 2 页。 同上书,“天之所生”条,第6 3 页。 同上书,“孔子日”条,第7 2 页。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8 9 页 1 2 此三代之弃民也。”。他认为儒者是将圣人的德教传于后世并教诲世人的,那些非 议儒学的人是忘本之人,这体现了刘向正统儒者的态度。 宋高似孙子略云: 向以区区宗臣,老于文学,穷经之苦,崛出诸儒,炯炯丹心,在汉社稷, 奏篇每上,无言不危。吁! 亦非以其遭时遇主者如是欤? 先秦古书,甫脱烬劫, 一入向笔,采撷不遗。至其正纪纲,迪教化,辨邪正,黜异端,以为汉规监 者尽在此书,兹说苑* 、新苑之旨也。呜呼,向诚忠矣! 向之书诚切 切矣! 。 张国铨亦赞日:“西汉诸儒,以子政为最博,所序诸书,出入百家,推明古训,正纲 纪,迪教化,游又六经之中,留意仁义之际,卓然可几于醇儒。” 可谓确论。 说苑博采群书,既有儒家著作如晏子春秋,道家著作如老子, 法家著作如韩非子,墨家著作如墨子等,广加搜罗,无所不包。然而, 我们必须注意到,刘向遍引群籍,并非照录原文,更多地是将材料加工改造,以 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他说:“若周之末,孔子既殁,后世诸子,各著篇章,欲崇 广道艺,成一家之说,旨趣不同,故分为九家。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 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据此陈述,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都是 起于孔予之后。他们因为“旨趣不同”而分裂为九家,但他们“各著篇章”,“成 家之说”,都是为了“崇广道艺”。从时间和思想渊源而论,孔子不仅是儒家之 祖,也是其他诸家之祖。既然百家同出孔子,那么在思想渊源上,百家和儒家是 同出一源的。这充分肯定了孔子在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 刘向不仅在理论上把诸予百家纳入儒家,在编撰说苑的过程中也实践着 以儒家驭百家,以儒家为主导的思想。 刘向的思想中儒家思想是显而易见的,但道家思想也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 赵善冶说苑疏证卷三建本“今人各知”条,华东师大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7 0 页。 高似孙子略卷四“新序、说苑”条,辽宁教育出版杜1 9 9 8 年版,第6 3 页。 张国铨新序校注自序,转引自赵善诒新序疏证附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 3 7 页。 苟悦前汉纪卷二十五,四部丛刊初编本。 1 3 其祖刘辟疆“清静少欲,常以诗书自娱,不肯仕”。,其父刘德“修黄老术”,“常 持老子知足之计”。他年幼时读淮南王刘安的枕中鸿宝苑秘书,后来又著有 说老子,可见刘向对道家思想有相当高的认同度。道家思想是历记成败存亡祸 福古今之道而形成的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历史哲学。刘向遍览群籍,体察历代兴 衰成败的道理,对道家思想深有体会。说苑开篇“晋平公问于师旷”条云: 晋平公问于师旷日:“人君之道如何? ”对曰:“人君之道,清静无为, 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 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平公日:“善。” 刘向巧妙地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贯通起来,把道家清静无为,执一而为天下守 德治国之术和儒家的任贤选能、垂拱而治的治国策略相结合。 在说苑卷三建本篇“周召公年十九”条( 3 1 0 ) ,刘向谈儒家勤于学 问,砥砺性情,云: 今人诚能砥l 砺其材,自诚其神明,睹物之应,通道之要。观始卒之端, 览无外之境,逍遥乎无方之内,彷徉乎尘埃之外,卓然独立,超然绝世。此 上圣之所游神也。 以求知之心,顺乎自然,勤奋好学才能通达神明。将儒家的修身养性与道家顺乎 自然、自成神明、超然独立的“游神”相结合。 那些带有道家色彩的内容,一经刘向的择录改造,便成为儒者之言。庄子达 生篇云: 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三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 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者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 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三十里,鼋鼍鱼鳖所不能 游,向吾见于道之,以为有苦而欲死者,使弟子并流将拯子,子出而被发行 歌,吾以子为鬼也,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 ”日:“亡,吾无道。吾 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赍俱入,与汨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 班固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第1 9 s 7 页。 同上。 1 4 吾所以道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也? ”日:“吾生 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列子卷二“黄帝”篇亦载其事,语同。说苑卷十七杂言“孔子观于吕 梁”条( 1 7 2 4 ) 云: 孔子观于吕粱,悬水四十仞,环流九十里,鱼鳖不能过,鼋鼍不敢居。 有一丈夫方将涉之,孔子使人并崖而止之日:“此悬水四十仞,圈流九十里, 鱼鳖不敢过,鼋鼍不敢居,意者难可济也。”丈夫不以错意,遂渡而出,孔子 问:“子巧乎? 且有道术乎? 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 ”丈夫对日:“始吾入, 先以忠信,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错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用私,吾所 以能入而复出也。”孔子谓弟子日:“水而尚可以忠信义久而身亲之,况于人 乎! ” 列子和庄子认为只有顺乎自然之道,才能有高超的技艺,而经过刘向的改造,大 丈夫所以能在激流中随意出入,是因为其出入以忠信。且不论向之手法巧妙与否, 其意图可见:以儒家思想来统一材料。 刘向也把法家思想融入儒家思想。法家强调“势”,把“势”作为人君治术的 重要因素。在这点上刘向也是认同的,但他把“势”和儒家思想联系起来,说明 其对儒家政治理想实现的重要性。说苑卷十五指武( 1 5 2 5 ) 云: 五帝三王教以仁义而天下变也,孔子亦教以仁义而天下不从者何也? 昔 明王有绂冕以尊贤,有斧钺以诛恶,故其赏至重而刑至深而天下变。孔子贤 颜渊无以赏之,贱孺悲无以罚之,故天下不从。是故道非权不立,非势不行, 是道尊然后行 孔子以仁义礼乐教化天下,却劳而无功,原因是无威无势,无权无势,不能赏善, 不能诛恶,而五帝三王贵为至尊,有赏善罚恶的权力,人人畏惧,自然能够听从 政令,接受教化。可见儒家政治理想的实现和权、势是分不开的。 说苑卷二十反质集中反映了刘向的墨家思想,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 本有许多相通之处,如墨家的节用、戒奢。“孔子卦得贲”条( 2 0 1 ) 云: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第4 8 6 4 8 7 页。 1 5 孔子卦得贵,喟然仰而叹息,意不平。子张进,举手而问目:“师闻贵者吉 卦而叹之乎? ”孔子日:“贵,非正色也,是以叹之。吾恩夫质素,白当正白,黑 当正黑,夫质又何好也? 吾亦闻之,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 质有 余者,不受饰也。” 显然与孔子的一贯思想不合。孔子主张“绘事后素”,既讲仁,又讲礼,有质有文, 才会文质彬彬。刘向所以这样说,主要是针对当时上下奢糜的社会风气而发。他借 禽滑嫠和墨子的问答,赞扬了夏禹与盘庚崇尚节俭的品德,指出喜奢忘俭的危害, 纣王奢侈淫逸,“故卒身死国亡,为天下戮”。刘向将俭奢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 将墨家的节用、戒奢引入儒家的思想体系。 刘向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观察、体验和思考,深忧国事,力图借学术创作, 以古讽今。这使他能够突破传统儒家思想的界限,将和乎儒家“义理”的其他各 家学说进行折中融合,较好地处理了儒家经典和其他学派的关系。以儒家驭百家, 是刘向编撰说苑的主导思想。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自汉书艺文志开始, 以后的大多数公私藏书目都将说苑收入诸子儒家类,是符合实际的正确做法, 它肯定了说苑一书所体现的正统儒者的思想价值。 二、群籍引说苑考 说苑在后世流传甚广,而学界尚未见有文对说苑流传情形进行研究。 通过对历代文献征引的分析,对后世引录说苑的情形作整体考察,亦可揭示 说苑产生的影响,更深入地认识其撰著思想和性质类属。本章拟分为两个部 分,第一部分先对群籍引录说苑材料加以判定,第二部分则分类论述群籍引 录说苑的情况。 ( 一) 群籍引录说苑材料的判定标准 说苑是由诸多短小的历史故事以及一些议论性的短篇组成的。汉书明 赵善诒说苑疏证卷二十 反质“禽滑蓝问于墨子”条,华东师大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6 0 0 页 1 6 确记载其材料采自诗书传记。考之其书,材料来源大致有两部分:一部分源于刘 向以前的经传、史传和诸子之书。说苑所采古事古语有很多可以与先秦及汉初 诸子、史书相参校,比如与左传、国语、管子、庄子、荀子、晏子 春秋、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等书的记载多有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