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想象性群际接触、接触经验对农民工内隐偏见的影响.pdf_第1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想象性群际接触、接触经验对农民工内隐偏见的影响.pdf_第2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想象性群际接触、接触经验对农民工内隐偏见的影响.pdf_第3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想象性群际接触、接触经验对农民工内隐偏见的影响.pdf_第4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想象性群际接触、接触经验对农民工内隐偏见的影响.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苏州大学关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苏州大学本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 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苏州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献 信息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 涉密论文口 本学位论文属在年月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非涉密论文口 论文作者签 导师签 日期。丝! 三:望:兰7 日期竺生丛挈 想象性群际接触、接触绛验对农民t 内隐偏见的影响 中文摘要 想象性群际接触、接触经验对农民工内隐偏见的影响 中文摘要 如何化解群体间矛盾和冲突,一直是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关注的 焦点之一。群际接触被认为是降低偏见和促进群际关系最有效的心理学干预策略之 一。而群际接触理论的最新发展想象性群际接触,则是整合近5 0 年来有关群际 接触研究和社会认知最新进展的一项干预措施;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对外群的偏见, 且在实施过程中,能尽量避免和降低诸如接触机会、焦虑等其它因素对实际接触和拓 展接触的制约。 本研究选取农民工这一中国特有群体作为态度对象,通过两个实验,意 图探讨想象性群际接触、先前接触经验对其偏见降低的效用,以及有利效果提升的制 约和影响。 实验一,采用3 3 被试间设计,研究想象性群际接触类型、先前接触的类型对农 民工内隐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想象性群际接触类型对农民工内隐偏见的效应受先 前接触类型的影响。先前有消极接触经验的被试,想象性积极接触降低其对农民工的 内隐偏见;先前有积极或中性接触经验的被试,想象性积极接触对其偏见的影响不显 著。先前有中性接触经验的被试,想象性消极接触增加其对农民工的偏见;先前有积 极或消极接触经验的被试,想象性消极接触对其偏见的影响不显著。 实验二,采用3 3 两因素被试间设计,研究想象性群际积极接触程度、先前接触 类型对农民工内隐偏见的影响。结果显示:想象性积极接触程度对偏见的效果依赖于 先前接触类型。先前为消极接触时,想象性接触程度越高,被试对农民工的偏见越低; 先前为中性接触时,想象性无接触组的被试偏见显著高于深度接触组;先前为积极接 触时,想象性接触程度对被试的偏见没有显著影响。 以上结果表明,想象性群际接触在实际接触难以实施情境下是一有效和可行举 措,并且可以消弭先前实际消极接触的负性影响,从而形成更加公正的态度评价。 关键词:想象性群际接触;农民工;内隐偏见;群际接触 作者:李艳敏 指导教师:周成军 t h ee f f e c t so f i m a g i n i n gi n t e r g r o u pc o n t a c ta n d p r i o r c o n t a c to ni m p l i c i tp r e ju d i c e a b s t r a c t h o wt 0r e d u c ei n t e 瑁r o u pc o n t r a d i c t i o i l s 锄dc o n f l i c t sh 弱a l w a y sb e e nac e n 仃a l c o n c 锄f o rp o l i t i c a ls c i e n c e ,s o c i o l o g ya n dp s y c h o l o g y i n t e r g r o u pc o n t a c ti s o n eo tt l l e m o s te 髋c t i v ep s y c h o l o g i c d 硫e r v e n t i o 脑f o rt l l e r c d u c t i o no fp r e j u d i c ea n dt i l e i m p r o v e m e n to fi n t e 呵o u pr e l a t i o 璐r e c e n t l y ,i n t e 呼o u p c o 他l c tt h e o d rh 嬲an e w 沛p r o v e m e n t i m a g i n e d硫e h 印u p c o n 眦t t h e 印p r o a c hc o m b i n e s 5 0y e a r so f 。 缸e r g r o u pc 0 他l c tr e s e a r c h 缸。也ee 疵c t so fc o n t :a c t 谢也r e c e n ta d v a n c e sm s o c l a j c o g i l i t i o n i tn o to m y c a l lr e d u c ep r e j u d i c eo fo u t g r o u pe 僚c t i v e l y ,b u ta l s 0c o u l d i l ts u 疏r 也es a r n el i r r i i t a t i o n ( o p p o m m 时f o rc o m a c t 、锄x i e 劬硒t u a lc o n t a l c t 锄de x t e n d e d c 0 n t a c l t h e0 b j e c t so fp r e j u d i c ew e r co 行- 伽廊w o r k e 弦曩加i q u eg r o u pi 1 1c l l i i 埝t h r o u g l l t w 0e x p e r i m e 鹏t 0e x p l o 陀m er o l eo fi m a 西n e di n t e r g r o u pc o n t ta n dp n o rc o n t a c t p l a y i n gi no 昏觚w o r k e r s a n d w l l i c ht ) r p e so fc o n t a c th a sm o r ea c t i v ee 毹c t h o wt 0g e t m a ) ( i l t l a l l ye 腩c t i v eo fi m a g i n e di n t e 粤- 0 u pc o n t t s t u d v1u s e da3 3b e t 、e e n s u b j e c td e s i 印t o d i s c u s st l l ee 僚c to fi i i l a g i n e d i n t e r g i 0 u pc o n t a c tt y p ea n d 研o rc o n _ t a c t 哆p eo ni m p i i c i tp r e j u d i c e w ef o u n dt l l a t 砸o r c o n t a c t 邯ei n n u e n 恤e 胝to fi i i l a g i n e di n t e 驴u pc o n t a c to n 蚰p l i c l tp r e j u d l c e 啪1 e n 研o rc o 北烈i sn e g a t i v e ,沛a g i n e dp o s i t i v e 砥r g l d u pc o n t a c t r e d u c e su i l p n c i t p r e i u d i c e w h e np r i o rc o n t a c ti s 雎恤r a l0 rp o s i t i v e ,i i i l a g i n e dp o s i t i v ei n t e 印u p c o n t a c t h 鹪n oe 彘c to ni m p l i c i tp 蛹u d i c e w h e n 研0 rc o n t a c :ti s 舱咖哪,蚰a g i n e d 粥g a t l v e i n t e 卿r o u pc o n t a c te i l l l 锄c e si m p l i c i tp 哂u d i c e w h e n 一0 rc o n 协c t l sn e g a t l v eo rp o s l t l v e , i l i l a g i n e dn e g a t i v ei n t e l l 印u pc o n t a c th 弱e 脏c t o ni m p l i c i tp r e j u d i c e s t u d v2u s e da3 3b 咖e e n s u 巧e c td e s i 印t 0d i s c 吣s t l l ee 行to f - 姗a g i n e d 融秘u p c o n t a c te x t e n t 觚d 研o rc 0 n t a c tt y p eo ni m p l i c i tp 畸u d i c e 。w r ef o u n d t l l a tp r i o r c o n t a c t 卿ei n n u e n c et l l ee 行如to fi m a g i n c di n t e r g r o u pc o n t a c te 疵n t 0 nl m p i l c l tp 哟u d l c e m l e np r i o rc o n t a c ti sn e g a t i v e ,m em g h e r e x t e n to f 沛a 咖e di n t e r g r o 叩c o n t a c t m el o w e r 妇p l i c i tp 陀j u d i c ct o w a r do 昏f 锄、o r k e 璐w h 朗研o rc o n t a c ti sn e u 删,陀l a l i v et 0 u 旦! 兰壁坐! ! ! 竺苎业堕唑! 型! 竺! ! 旦堕! 型呈! 1 2 11 1 旦! 竺12 里! 竺鲤! ! ! 型鲤! ! ! 垒坚! 塑 c o n t tc o n d i t i o n ,p a n i c i p a n t sw h oi m a g i n e dh i g h e s tc o n t a c tw i t ho f f :f 打mw o r k e r ss h o w e d m o r ep o s i t i v ei m p l i c i ta t t i t u d e st o w a r d so 昏f a m 、 ,o r k e r s w h e np r i o rc o n t a c ti sp o s i t i v e , i m a g i n e di n t e r g r o u pc o n t a c te x t e n th 鳃n oe 骶c to ni m p l i c i tp r e j u d i c e t h e s ef i n d i n g ss u g g e s tt h a ti m a g i n i n gi n t e r g r o u pc o n t a c tc o u l dr e p r e s e n tav i a b l e a l t e m a t i v ef o rr e d u c i n gp r 句u d i c ew h e r ea c t u a lc o n t a c tb e t 、v e e ng r o u p si si m p r a c t i c a j a n d i tc o u l db ei n t e g r a t e dw i t he x i s t i n ga p p r o a c h e st op r 0 v i d em a x i m a l l ye a e c t i v es t r a t e g i e s f o ri m p r o v i n gi n t e r 伊o u pr e l a t i o n s k e y w o r d s :i n l a g i n i n g i n t e r g r o u pc o n t a c t ,o m f 锄w o r k e r s , i n t e r g r o u pc o n t a c t , i m p l i c i tp r i e ju d i c e n l w r i t t e n s u p e n ,i s e db yz h o uc h e n g j u n 目录 l 绪论。l 1 1 研究背景1 1 2 研究意义l 2 文献综述2 2 1 偏见的概述2 2 1 1 偏见的群体研究取向2 2 1 2 偏见的个体研究取向3 2 2 偏见的干预4 2 2 1 群际接触假说5 2 2 2 社会认同和分类理论7 2 3 想象性群际接触一9 2 3 1 想象性群际接触理论及研究范式l o 2 3 2 想象性群际接触的影响1 0 2 3 3 对以往研究的评价1 3 3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1 5 3 1 问题提出15 3 2 研究内容15 4 研究一想象性接触类型、接触经验对农民工内隐偏见的影响1 6 4 1 研究目的与假设1 6 4 2 研究方法1 6 4 2 1 实验设计1 6 4 2 2 被试1 6 4 2 3 研究工具1 6 4 2 4 实验程序2 0 4 3 研究结果2 0 4 3 1 数据整理2 0 4 3 2 数据分析2 l 4 4 结果分析2 5 5 研究二想象性接触程度、接触经验对内隐偏见的影响一2 6 5 1 研究目的与假设一2 6 5 2 研究方法2 6 5 2 1 实验设计2 6 5 2 2 被试2 7 5 2 3 研究工具2 7 5 2 4 程序2 8 5 3 研究结果2 9 5 3 1 数据整理2 9 5 3 2 数据分析。2 9 5 4 结果分析3l 6讨论3 2 6 1 不同类型的接触对偏见的作用3 2 6 1 1 想象性积极接触对偏见的作用3 2 6 1 2 想象性消极接触对偏见的作用3 4 6 2 不同程度的接触对偏见的作用3 5 6 3 先前接触经验的作用3 5 6 4 想象性群际接触的局限、意义和应用3 6 6 5 未来研究方向3 8 7 结论3 9 参考文献。4 0 附录实验材料4 7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4 8 后记4 9 想豫性群际接触、接触经验对农民t 内隐偏见的影响 l绪论 1 绪论 1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一个社会热点。据有关资料显示,2 0 世纪9 0 年代初以 来,以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为直接目的而离开土地向别的地区流动的农民,其数量规模 在6 0 0 0 万人到8 0 0 0 万人之间。近些年来,新增农村劳动力再加上农村原有富余劳动 力的转移,现在每年新增进农民工约在6 0 0 万8 0 0 万人之间。而随着我国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支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劳动大军的规模还在不断壮大。这些数据 表明,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而且在一个相当长 的时期内,农民工社会流动的数量依然会停留在一个高位。廉价的农民工自改革开放 以来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他们每年给城市创造的经济价值近两万亿元,带回农 村的资金达5 0 0 0 至6 0 0 0 亿元。然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农民工作为社会的边缘 群体被排除在城市之外。他们在政治、经济及人格等方面都受到了偏见与歧视。 偏见与歧视不但剥夺了农民工群体的发展机会,也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影 响。城市没有提供正式接收他们的渠道和组织,他们自身也没有机会将符合城市社区 的行为规范转换为内在的信条。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偏见也强化了农民工对城市的 不满态度,在其心里形成了无形的屏障,阻止了农民工对城市与城市居民的认同,甚 至使部分农民工对城市和城市市民产生一种排斥和抗拒的心态。在与城市居民的责、 权、利的相互比照中,容易对城市产生对立的情绪和报复的心态。 因此如何消除对农民工的偏见,处理好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促进各群 体之间的和平相处、友好协作,促进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群众之间的团结发展, 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 1 2 研究意义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牵涉到5 亿以上人口庞大群体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农民工问 题能否得到较快、较好的解决,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整 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无论是对于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增加其幸福感,还是对于 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想象性群际接触、接触经验对农民工内隐偏见的影响 2 1 偏见的概述 2文献综述 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被定义为: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的预先判断。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 偏见以有限的或者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 2 ) 偏见的 认知成分就是刻板印象;( 3 ) 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 4 ) 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偏见可能表现为正面的偏爱,也可能是负面的偏恶。但是,事实上理论研究中和日常 生活中所提到的偏见都是指负面的偏恶( 金盛华,2 0 0 5 ) 。自偏见提出以来,它一直 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涉及到了群体间的知觉与冲突,以及相应的社会 认知和动机过程。此类研究基本是沿着两条不同的路线进行的。一种是把偏见看作群 体现象,用群体间的动力和过程来解释,比如社会认同理论。另一种是把偏见看作个 人现象,认为是个体差异,使得某些人更有可能产生偏见( 李琼,2 0 0 8 ) 。 2 1 1 偏见的群体研究取向 把偏见看作群体现象的研究取向中,社会认同理论是这一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 之一。社会认同理论是t a j f e l 等人在2 0 世纪7 0 年代提出,并在群体行为的研究中不 断发展起来。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种族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是指内群体偏好和外 群体歧视,它用来解释群体闯行为。在喇f e l 之前,对群体间行为较早的研究是s h e m 在1 9 6 1 年进行的儿童夏令营现场实验。该实验表明,群体间客观关系能够对群体间 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由此,s h e r i f 提出了现实冲突理论( 陀a l i s t i cc o i l f l i c tt l l e o 巧) , 他认为,当群体目标不一致时,一个群体以牺牲其他群体的利益为代价达到自己的目 标,那么群体间的关系就是竞争关系,那么群体间就可能产生敌意的态度和歧视的行 为。现实冲突理论不足以解释群体间行为,后来,t a f e l 等人经过进一步研究提出了 社会认同理论( s o c i a li d e n t 时m e o 巧) ,认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他( 或她) 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 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喇f e l ,1 9 7 8 ) 。属于某群体的意识会强烈影响个体的知 觉、态度和行为,因为个体需要实现和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对社会认同 2 想豫性群际接触、接触绛验对农民t 内隐偏见的影响2 文献综述 的追求也正是群体问冲突和歧视的根源。后来t u m e r 又提出了自我分类理论 ( s e l f - 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t h e o d ,) ,作为对社会认同理论的补充。自我分类理论认为人们对自 我的分类就是自我定型的过程,在将他人分类时则会自动地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通 过分类,个体往往将有利的资源分配给内群体成员,于是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偏见与 歧视( 张莹瑞,佐斌,2 0 0 6 ) 2 1 2 偏见的个体研究取向 把偏见看作个体差异的研究取向中,权威主义人格理论,社会支配倾向理论是这 一研究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 “独裁主义人格 一词最早由a d o m o 等人于1 9 5 0 年提出,他们通过对反犹主义 量表和民族中心主义量表得出的结果和临床访谈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可能的核心人 格倾向,然后编制量表并施测,最后总结出“权威主义人格的九个特征,并编制了 f 量表。f 量表所测量的人格因素便是权威主义人格( 绷t h o r i 谢跚p e r s o n a l i t ) ,) 。它包 括三个核心成分:因袭主义( c o n v e n t i o m l i s m ) 、权威主义服从( a u t h o r i t 撕雒s u b m i s s i o n ) 和权威主义攻击( 她t h o r i t 撕锄a g g r e s s i o n ) 。其中,因袭主义是指刻板地坚持传统的 中产阶级价值观;权威主义服从是指把内群体理想化,屈从于当局,对内群体不抱批 判态度;权威主义攻击是指提防、谴责、拒绝和惩罚那些违反传统价值观念的人们。 他们认为,权威主义者一方面会对权威人物表现出过度的尊重、服从、感激,这就出 现了权威主义服从,它反映了权威主义人格中受虐狂的成分。在另一方面,他们会将 敌意转移到外群体身上,将权威的坏的方面( 例如,不公正、支配他人等) 投射到外 群体身上,从而对其进行指责和攻击,他们还可能会对违背传统价值观的人进行谴责、 惩罚,所以攻击常常是以道德的名义进行的。这反映了权威主义人格中的施虐狂的成 分( 李琼,郭永玉2 0 0 7 ) 。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发现a d o m o 对这一概念的解释并不十分恰当, a l t e m e y e r 经过了长期的系统研究,在f 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了右翼权威主义量表,也 包括因袭主义、权威主义服从和权威主义攻击三个成分。但所指的具体内容发生了很 大变化。权威主义服从是指接受一个社会中已建立且合法的权力结构,并且服从于权 威的要求。这里要强调的是,它并非是一般性的服从倾向,高右翼权威主义者只对权 威服从,当他作为领导者时,并不会比别人更多地向其下属屈服。因袭主义是指顽固 3 2 文献综述想象性群际接触、接触经验对农民工内隐偏见的影响 地坚持一个社会或一个群体的传统规范。传统的性别角色和家庭秩序、信仰原教旨主 义、严格性的规范,都是右翼权威主义者要坚持的典型的信念。这种因袭伴随着自认 为有道德、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合法的以及对他人的信念感到愤慨。权威主义攻击,是 指对各种人的攻击,而且是被已建立的权威认可的。a l t e m e y e r 认为权威主义者是具 有广泛的攻击性的。他们相信对那些不符规范的人就应该严厉,所以喜欢用惩罚的方 式来控制他人的行为,在家或在公众场合都是如此。任何改变已有生活的企图,权威 主义者都会予以抵抗。( 李琼,郭永玉2 0 0 7 ) 但r o c c a t o 等人指出最早的权威主义的概念包含了两种形式的权威主义,一种是 领导者的权威主义( 1 e a d e r s 卸t 1 1 0 r i t a r i 锄i s m ) ,是指让他人向自己的权威屈从的倾 向。第二种是跟从者的权威主义( f o l l o w e r sa u t h o r i t 撕疵s m ) ,即服从权威的倾向。 而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局限于跟从者的权威主义。a l t e m e y e r 的右翼权威主义量 表,便是一种跟从者的权威主义。最近s i d a n i u s 和p m l 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即社会支 配倾向( s o c i a ld o i i l i i l a n c eo d e n t a t i o n ,s d o ) ,它是指一个人希望内群体支配或优于 ( s u p e r i o r ) 外群体的程度。a l t e m e y e r 认为,s d o 所反映的正是领导者的权威主义, 把它与右翼权威主义量表结合起来,能够较全面地描述权威主义人格。 社会支配倾向( s o c i a ld o m i n 觚c eo r i e n t a t i o n ) 是社会支配理论( s o c i a ld o m i n 锄c e t h e o 巧) 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个体期望内群体优于外群,并且内群支配外群体的程度。 它是一个用来解释以群体为基础的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个体差异变量。高社会支配倾向 者偏好加大不同群体间的阶层差异,并期望优势群体更多地支配劣势群体;低社会支 配倾向者偏好缩小不同群体间的阶层差异以增加社会平等,并期望优势群体更少地支 配劣势群体。因此,社会支配倾向会影响社会不平等的程度,并可以被用来解释偏见 的形成。 2 2 偏见的干预 p a j u c k 和g r e e n ( 2 0 0 9 ) 对以往有关偏见的干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在实验室 进行的偏见干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向个体感受,以改变个体认知和行为的个 体方法;一种是以改变群体间相互作用和群体边界为目的的群体间方法。群体间的干 预方法主要有接触假说、社会认同和社会分类。对于偏见的干预研究,p a l u c k 和 g 赋n ( 2 0 0 9 ) 认为偏见的干预研究的学术焦点在群际接触假说与社会认同和分类理 4 想豫性群断:接触、接触绛验对农民t 内隐偏见的影响2 文献综述 论上。 2 2 1 群际接触假说 a l l p o n ( 1 9 5 4 ) 认为,偏见是人们基于不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难以改变的厌恶 之情,这种厌恶感可以直接针对整个群体,也可以针对属于该群体的某个个体。改善 群际关系的有效策略就是进行群际接触。他提出的群际接触假说的主要内容是:在最 佳条件下,两个对立群体进行接触可以是敌对减少并导致更积极的群际态度,而最佳 的群际接触要符合以下几个关键条件:( 1 ) 接触的群体之间地位平等,在平等的氛围 下进行的群际接触会更有成效( b r e 、e r & e r ,1 9 8 5 ) 。( 2 ) 共同的目标:通过接触 来减少偏见,需要接触的群体双方共同努力,且态度积极、目标明确。( 3 ) 群际合作: 共同目标的作用只在群体间存在合作关系而非竞争关系时才发生作用( g 神r t n e re ta 1 , 1 9 9 9 ) 。( 4 ) 权威、法律的支持:群体双方更容易接受得到权威、法律支持的群际接触, 这样的接触也更有成效( l 锄d i s ,h o p e ,& d a y 1 9 8 4 ;转引自p e n i g r e w 1 9 9 8 ) 。 自群际接触假说( i n t e 粤o u pc o n t a mh y p 0 妣s i s ) 提出以来,众多研究证明了群 际接触的确可以减少群际偏见、促进群际关系,并且在多种群体和情景中显示出了它 的适用性。最近p e n i g r e w 和t r o p p ( 2 0 0 6 ) 对5 1 6 项有关群际接触研究的元分析发现, 接触和偏见之间有很显著的负相关。并且还发现5 1 6 项研究中有9 5 的研究报告了接 触和多种类型的偏见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p e n i g r e w & t r o p p ,2 0 0 6 ) 。但是在效应大小 ( e 毹c ts i z e s ) 上存在着很大的异质性,通过有效测量揭示了偏见在情感( 如焦虑) 改变上比认知( 比如刻板印象) 上有更大的效果( t r o p p & p e n i g r e w 2 0 0 5 a ) 。通常多 数群体被试在接触产生的平均效果上比少数群体大( 1 r o p p & p e n i g r e w 2 0 0 5 b ) 。 多年来该理论不得不面对各种争论。过去争论的焦点是,对降低偏见来说奥尔波 特所建议的最佳接触条件是否足够? 或者是必要? 成功接触产生的积极效果能否从 在接触中涉及的个人概化到整个外群体? 最近通过元分析( p e n i 伊e w & t r o p p ,2 0 0 6 ) 发现,奥尔波特( 1 9 5 4 ) 原始接触假说所列举的接触减少偏见的四个最佳条件对减少 偏见来说只是有利条件并不是必要条件。研究已经证实即使在缺少最佳条件的情况 下,接触也能导致更积极的外群态度概化。最近的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接触降低偏见的 作用机制及其他类型的接触对降低偏见的影响。 对于接触与偏见的关系有人认为,选择偏差可以解释部分接触偏见的联系。 5 2 文献综述想象性群际接触、接触经验对农民工内隐偏见的影响 有偏见的人避免和其偏见的对象接触,而没有偏见的人可能会寻求这样的接触( 转引 自p e t t i g r e 、v & 1 r o p p ,2 0 0 6 ) 。 群际接触改变群际态度,也许与“曝光”效应( 砀j o n c s ,1 9 6 8 ) 的基本过程有 关。研究人员曾多次表明,目标暴露越多,就其本身,可以大大提高对这些目标的喜 爱程度。( b o m s t e i i l ,1 9 8 9 ;h 锄- o i l - j o n e s & a l l e n 2 0 0 1 ) 。对暴露和喜欢之间的关系的研 究表明,不确定性是这些关系的内在机制( l e e ,2 0 0 1 ) 。为了补充这个观点, s t e p h 锄,s t e p h a i l 和g u d y k u n s t ( 1 9 9 9 ) 开始了降低不确定性和威胁减少理论相结合的 任务。最近很多研究指出在接触中减少偏见中,降低群际威胁和焦虑的作用很显著 ( p 甜i 伊w ,2 0 0 8 ) 。 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b l 硒c 0 v i c h ,m e n d e s ,h u i l t e r 和l i c k e l ( 2 0 0 0 ) 与m e n d e s , b l 觞c o v i c kl i c k e l 和h u n t e r ( 2 0 0 2 ) 的生理研究。他们指出有过和非裔美国人很多交 往经验的美国大学生被试比起那些没有此经验的被试,在群体互动时显示出与焦虑明 显减少有关的生理证据。 接触能降低偏见,这个观点已经被证实,但是接触降低偏见仅仅在当社会群体成 员有机会和其他群体成员进行积极互动时才发生。然而,有很多的例子表明,有些地 方并不能提供这样的机会。例如,在美国,拉美裔和白人社区的隔离仍然普遍存在 ( m a n i n ,2 0 0 6 ) ,白人生活的社区邻居主要是白人,邻居是黑人的平均不到1 0 ( l 0 9 孤,2 0 0 1 ) 。在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很多的天主教和新教社区比起其他社区有更 低比率的居民,仅仅有5 的北爱尔兰儿童参加混合的天主教新教的学校( 由国 际数据提供,2 0 0 1 ) 。在这样的情况中,群际接触降低偏见的干预可能很难建立,然 而,恰好这样的境况是最需要接触干预。 研究使用了另外一项降低偏见的间接接触形式拓展接触( 例如,跨群体友 谊) 。这项工作发现,拥有群体外的朋友不是简单的减少偏见了,还会导致其他的积 极效果。因此,比起那些没有外群的朋友的被试,有跨群朋友的被试通常更能知觉到 外群体的可变性( 1 s l 锄& h e w s t o n e ,1 9 9 3 ;v o c i & h e w s t o 鹏,2 0 0 3 ) 。群际接触不仅能引起 对外群的更多移情而且也会减少互动焦虑( p e n i 删t r o p p ,i np r e s s ) 。焦虑的降低和移 情的增加很可能是接触的其他积极效果的重要中介 ( b m 、i l & h e w s t o n e ,2 0 0 5 ;p e t t i g 陀w & 1 r o p p ,i i lp 陀s s ) 。最近的一项关于北部爱尔兰的研究 发现,即使是在天主教和新教徒之白j 跨群体的友谊也能增加宽恕和信任( h e w s t o 鹏e t 6 想象性群际接触、接触经验对农民丁内隐偏见的影响2 文献综述 a 1 ,2 0 0 6 ) o w r i 曲t ,a r o n ,m c l a u 曲l i n - v o l p e ,和r 叩p ( 1 9 9 7 ) 的研究发现,即使是知道有一个内群 体的朋友,该朋友拥有外群体的朋友,也能使偏见减少。并且这个结果在欧洲被重复。 对德国调查数据的分析中也发现了间接接触的作用( p e n i g r e w c “瓯w a 印e r s t e l l m a c h e r ,2 0 0 7 ) 。拓展接触在降低偏见上效果不如直接接触那么有力( p a o l i l l i , h e w s t o n e ,& c a i m s ,2 0 0 7 ;t u m e re ta 1 ,2 0 0 7 b ) 。它们很有可能被轻易的变回去。尽管如此, 间接接触的影响对那些生活在隔离区和没有外群体朋友的人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但 是在一定范围内,拓展接触可以解决接触机会的问题,但是在高度隔离的情况下,一 个人可能不知道谁有外群朋友,甚至没有人和外群的成员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有意义的 接触,在这种情况下拓展接触就失去了作用,这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p e t t i g r e w ( 1 9 9 7 ,1 9 9 8 ,2 0 0 8 ) 建议把群际接触理论向前发展,研究者应该把重点放在 更深层次的理解独特形式的接触是如何减少偏见的。在这种情况下,另外一种间接接 触的形式想象性群际接触就应运而生了。该方法是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将在后 面做重点介绍。 2 2 2 社会认同和分类理论 由社会认同和分类理论引导的实验干预常常是实验者采用微群体范式创造一个 新的群体来进行的。被试基于不相关的特征,譬如过高估计屏幕上小圆点的趋势( 事 实上,随机分配被试) 被分为两组。简单的分类通常就足够在两个新建立的群体之间 创造偏见。其他一些研究者通过让被试玩群体游戏或者阅读一些自己群体的正面信息 提高了群体间偏爱。在非微群体范式研究中,被试被激发起了一个预先存在的群体认 同,如学术或者政治联合团体。一旦战线形成,这些干预使用四种策略中的一种减少 群体间偏见:去类别化,再类别化,交叉类别化和整合( c r i s p & h e w s t o n e2 0 0 7 ) 。 b r e w e r 和m i l l e r 认为,偏见源于社会分类。在社会分类的前提下,更容易忽视 外群体成员的个性化特征,因此消除偏见的一个方法在于避免或降低引起偏见的社会 身份的凸显( c 锄e r o n ,r u t l a n d ,b r o w n ,& d o u c h ,2 0 0 6 ;g o n z a l e z & b r 0 、v i l ,2 0 0 6 ) ,即去 类别化。在去类别化策略中,通过研究者的指示说明或鼓励,强调个体认同而不是群 体认同。例如,在一项研究中,当两个群体在重点强调个体的指示下合作时,被试支 持自己所属群体( 随机分配) 而非其他群体的可能性是较小的( b e t t e n c o u ne t1 1 1 1 9 9 2 ) 。 7 2 文献综述想象性群际接触、接触经验对农民工内隐偏见的影响 再类别化( r e 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 ) 是通过去类别化来实现避免或消除特定社会身份的凸 显性,但他们是通过建立新的更高一级的共享的社会身份来实现对原有的社会身份 的抑制。通过建立新的共同性的身份,个体把原有的外群体成员知觉为内群体成员, 更多的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共同信念,更少去责备交往中的不良后果,而且更容易唤醒 共情。在再类别化研究中,鼓励被试通过整合的椅子,同样颜色的t 恤等线索将不同 群体的人看成是一个更高层群体的组成部分( g m l e re ta 1 1 9 9 9 ) 。这些研究对鼓励 微群体或以政治联合为基础的团体成员在考虑评估、奖赏或与外群体合作时,对自己 所在群体少一些支持方面非常成功。 交叉分类( c r o s s 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 ) 减少对外群体成员的偏见的原理在于某些个人在 某一分类上是外群体成员,但是在另一个分类上却是内群体成员,由此后一个分类带 来的积极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前一种分类带来的消极影响( 黎情,佐斌,胡聚 平,2 0 0 9 ) 。即当两个对立群体意识到他们共同拥有第三个群体的成员特性时,偏见就 会减少。最常见的情况是,在用微群体范式时,当一个新群体与另外一个群体分类有 所交叉时,对新群体的偏见会减少( b r o w r i l & t l 瑚e r1 9 7 9 ,m a r c u s n e w h a l le ta 1 1 9 9 9 ) 。 次类别化( s u b ca t i e g o r i z a t i o n ) ( g r t r l e r & d o v i d i o2 0 0 0 ,h o m y & h o g g2 0 0 0 b ) 紧 跟着交叉分类技术,这一模型用的策略是在一个平常的群体认同范围中,维持群体不 同之处的融合。即启动新的高一级的共享身份的同时,鼓励个体保留原有的次一级的 身份。由于次一级身份的保留让群体成员更易于把建立的积极关系从个体水平向群体 水平延伸,另外,对于那些怕被同化的少数群体或高地位群体成员来说只需要付出较 少的具有消耗性的策略。在实验室实验中,共同的群体认同通过强调一个更高层的 认同( 例如,一个学校) 创造而不消除组成群体的价值认同( h o m s e y & h o g g2 0 0 0 a ) , 也或者让他们在同样的情境下用他们不用的专业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来创设群体认同 ( d o v i d i oe ta 1 19 9 7 ) 。h 硒l 锄和e l l e m e r s ( 2 0 0 5 ) 认为,次类别化( s u b 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 ) 的优势在于让次一级群体成员参与到能提升身份的活动中来,然后又把不同的次级 群体结合到一起,建立一个更高一级的相互理解。次类别化尤其适用于规模或地位不 对等的群体,利于这些群体之间的相互合作( g o n z a l e z & b r o w l l 2 0 0 6 ) 。 所有这些方法对于定义为对自己群体偏爱的偏见的减少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几乎没有实验室干预的目标指向外群体废除,特别是用微群体范式。去类别化模型已 经被质疑,因为它不能拓展到整个群体的偏见减少( r 0 t l l b a n & j o h n1 9 8 5 ) ,并且它 8 想象件群际接触、接触经验对农民丁内隐偏见的影响2 文献综述 淹没了有意义的小群体认同。此类别化和交叉分类模型强调最实证和标准的支持,并 且已经被用来作为支持多样性政策( 如在一个共同的国家认同下欣赏种族多样性) 的 论据( b r e w e r & g 粥r t n e r2 0 0 1 ,h o m s e y & h o g g2 0 0 0 b ) 。从交叉类别化技术中的发现, 可能反映了内群体偏差多样性的定义( m u l l e ne ta 1 2 0 0 1 ) ,或者事实是这些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