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薛能.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薛能.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薛能.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薛能.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薛能.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薛能.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薛能作为晚唐乃至唐朝一位有个性特色的诗人,本文以薛能现存诗歌作品为研 究对象,结合一些文史著作,考证其生平,分析其作品,剖析其思想、诗歌艺术、 渊源及评价等,力图将薛能全面、系统展现出来。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章,介绍薛能生平及作品流传等有关情况。包括薛能的生卒年、籍贯、 生平经历、交游、作品流传。对于其生年没有从一般著作所说的8 1 7 年,本文根 据薛能早年为伴郎的史实,结合唐朝的礼制和风俗认为因在8 1 5 年或之前更为准 确。同时,从薛能的诗作当中推证其籍贯并不一定在通常所说的山西汾州,而认 为在山西蒲州的可能性更大。另外,对薛能仕历中任出帅感化( 徐州) 的具体时 间,通过文史互证,提出论证。 第二章,剖析薛能的思想。文章通过薛能的诗作,剖析其以儒为主,时入佛 道的思想,并对其儒家思想作了概括。特别对其为诗狂妄自负的文学思想及原因 作了详尽分析。 第三章,薛能诗歌创作。本文对薛能现存的诗作进行梳理,认为其诗歌主要 分为题咏抒怀、应酬、歌功颂德等三类:本文对薛能的诗歌艺术作了概括,认为 其主要有二:一是雄健和英逸的诗风并存。这是其以儒为主,时入佛道思想在作 品中的表现。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将其诗风渊源较深的杜甫、杜牧等诗人进行 对比。如同样是雄健,两者境界则不同,诗歌体现的人格精神不同。薛能是为个 人之老大悲叹,沉溺于世俗感情之中,品格境界不高,而杜甫虽在流落颠沛而不 忘本朝,故善陈时事,句律精深,忠义之气感然而发。这样的忠义之气与一般徒 伤卑老的作品相比,其高下境界岂止霄壤! 二是求新求工。薛能的诗歌求新主要 着眼于诗歌的表现形式,而未从内容的改造和充实入手,所以,其改造晚唐诗风 的成效不甚明显。但相对晚唐诗歌大都气象衰飒、气弱格卑以及唐末轻清细微诗 风总趋向而言,薛能也算独具面目的一个。 第四章,薛能的诗歌渊源及评价。对于其诗歌渊源,本文在研究时发现一个 有趣的现象:被薛能自负的宣示其( 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 诗作不 如自己的诗人,其恰恰是薛能诗歌的渊源所在。 至于对其评价,晚唐时,薛能颇有诗名:宋人对其评价有高有低,颇为复杂; 元明时期对其好评较多,尤受肯定;清人则持论较苛。 关键词:狂妄雄健英逸求新 a b s t r a c t x u en e n gw a sa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o e ti nt h el a t et a n ga n de v e nt a n gd y n a s t y b a s e do nt h es t u d i e so fh i se x i s t i n gp o e t r i e sa n ds o m er e l a t e dl i t e r a t u r ew o r k s ,t h i s p a p e rr e s e a r c h e sh i sl i f ea n dw r i t i n g s ,d i s s e c t sh i st h o u g h t sa n dp o e t i ca r t ,a n a l y z e s t h eo r i g i na n de v a l u a t i o no fh i sw o r k ss o 罄t od i s p l a yx u en e n gi na na l l r o u n da n d s y s t e m a t i cw a y t h ep a p e rc o n s i s t so ft h ef o l l o w i n gm a i nf o u rc h a p t e r s f i r s tc h a p t e r , i ti n t r o d u c e ss o m ei n f o r m a t i o na b o u tx u en e n g l i f ea n dt h es p r e a d o fh i sw o r k s ,i n c l u d i n gt h ed a t eo fh i sb i r t ha n dd e a t h , t h en a t i v ep l a c e , t h el i f e e x p e r i e n c e ,t h em a k i n gf r i e n d sa n dt h es p r e a do fh i sw r i t i n g s a b o u tx u en e n g s b 舶d a t e ,t h i sp a p e rd o e sn o tg i v es u c ha na n s w e ro ft h ey e a ra d 8 1 7t h a to t h e r w o r k sh a v em e n t i o n e d b u t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f a c to fh i se a r l ye x p e r i e n c ea sa l l a t t e n d a n t , t h ep a p e rg e t sm o r ea c c u r a t ea n s w c ro ft h ey e a ra d 8 1 5o rm u c he a r l i e r w i t ht h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r i t u a l sa n dc u s t o m si nt a n gd y n a s t y a tt h es a m et i m e ,t h e a r t i c l ec o n c l u d e st h a th i sn a t i v ep l a c ei sm o r el i k e l yi np uz h o u ,s h a nx ip r o v i n c e r a t h e rt h a ni nt h es o - c a l l e df e nz h o u ,s h a nx ip r o v i n c et h r o u g ht h er e s e a r c ho fh i s p o e t r i e s m o r e o v e r , i tp u tf o r w a r d sp r o o ff o rt h ec o n c r e t e t i m eo fh i st e r mo f c o m m a n d e r - i n - c h i e fi n f l u e n c e 【x uz h o u ) d u r i n gh i so f f i c i a lc 赳 c c l 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 i td i s s e c t sx u en e n gt h o u g h t s t h ea r t i c l ea n a l y z e st h eb u d d h i s t t h o u g h t sw i t ht h ec e n t r eo nt h ec o n f u c i a nt h o u g h t sa n da l s os u m m a r i z e st h e c o n f u c i a n i s m i te s p e c i a l l ym a k e saf u r t h e rd e t a i l e da n a l y s i sa b o u th i sa r r o g a n ta n d p r e t e n t i o u sl i t e r a t u r et h o u g h t sa n d t h er e a s o n sf o rt h ep o e m s 。t h i r dc h a p t e r , x u en e n g sp o e t i cc r e a t i o n w i t ht h ea r r a n g e m e n ta n dr e s e a r c ho n h i se x i s t i n gw r i t i n g s ,t h ea r t i c l et h i n k st h a tt h et h e m eo fh i sp o e t r i e sc a nb em a i n l y 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k i n d s ,s u c ha st h et o p i co fe x p r e s s i n gf e e l i n g s ,t r e a t i n gw i t h c o u r t e s y , s i n g i n gt h ep r a i s e sa n ds oo n ;t h ep a p e rm a k e sas u m m a r yt ox u en e n g s 。 p o e t i ca r ta n dg e t st w om a i np o i n t s :o n ei st h a tt h ev i g o r o u ss t y l ec o e x i s t sw i t ht h e e a s es i d e t h i si st h e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o fb u d d h i s tt h o u g h t sw i t ht h ec e n t r eo n c o n f u c i a n i s m t h r o u g ht h em e t h o do fc o m p a r i s o n , t h ea r t i c l em a k e st h ec o n t r a s t b e t w e e nd uf ua n dd um uw h o s ep o e ms t y l e sh a v ed e e po r i g i nw i t hx u en e n g s a s t h es a m ep o e t i cv i g o r o u ss t y l e ,t h e nx u en e n ga n dd uf ug e td i f f e r e n ts t a t e sa n dt h e p e r s o n a l i t ys p i r i t x u en e n gi st h ee l d e s tc h i l ds i g h e dw i t hs a d n e s sf o ri n d i v i d u a la n d i n d u l g e sh i m s e l fi n t h ec o m n l o nc u s t o ms e n t i m e n t a l t h o u g hd uf uw a n d e r si n d e s t i t u t ed i 伍c u l t i e s ,h ei ss t i l li n t h i sd y n a s t y t h e r e f o r eh ei s g o o da td e s c r i b i n g c u r r e n te v e n t sw i t hp r o f o u n ds e n t e n c e sa n dh i sl o y a l t ya n dp a t r i o t i s mi se t e m a u ys e n t o u ti nh i sp o e m s t h eo t h e ri st oa s kn e a ta n do r d e r l y x u en e n ga s k sm a i n l yt of o c u s o nt h ep o e t r y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b u tn o tt of r o mc o n t e n t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a n de n r i c h m e n t o b t a i n i n g , t h e r e f o r e ,i tt r a n s f o m st h el a t et a n gp o e m sw i t hn o to b v i o u sr e s u l t s b u t r e l a t i v e l ya l lt h ep o e m si nt h el a t et a n gd e c l i n em o s t l ya n dh a v ew e a ks t a n d a r d x u e n e n gc a l lb er e g a r d e da sas p e c i a lp o e ta tt h a tp e r i o d f o u t hc h a p t e r , x u en e n g sp o e t i ce v a l u a t i o na n do r i g i n a sf o rt h eo r i g i no fh i s p o e t r y , t h ep a p e rg e t sa ni n t e r e s t i n gp h e n o m e n o ni nt h er e s e a r c h :a l lt h o s ew h o s e p o e t r i e sa r ed e c l a r e da r r o g a n t l yb yx u en e n g ( f o re x a m p l 己l ib a i ,d uf u ,b a i j u y i ,l i uy u x i a n ds oo n ) a r et ob ei n f e r i o rt oh i so w np o e m s ,w h i c hi se x a c t l yt h e o r i g i n0 fh i sp o e t r y w h e na sf o ri t se v a l u a t i o n ,x u en e n gi sf a m o u sf o rh i sp o e m si nt h el a t et a n g ; b u tt h ep e o p l ei n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h a v ed i f f e r e n te v a l u a t i o nt oh i sw r i t i n g s ;h e e s p e c i a l l yr e c e i v e sa f f l , m i n gd u r i n gy u a na n dm i n gp e r i o d ;t h eq i n gp e r s o nh o l da h a r s ha 越i t i l d e k e yw o r d s :e x t r e m e l y a r r o g a n tv i g o r o u s u n c o n v e n t i o n a li n n o v a t i o n 1 1 1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壶铹趺善或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名丕彬 签字日期:砂哆年尹月汐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钇f 。教女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趣覆锨天螽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甩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名多儿 导师签名:昊畅争 签字日期:w 一年 月伊日 签字日期:哆年月p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去向: 工作单位:电话: 诵讯她址:邮编 引言 薛能作品今存诗3 1 5 首,5 句,l 口号。事迹见新唐书、旧唐书、 唐 诗纪事、唐才子传、 唐方镇年表等文史著作。通过对薛能诗歌的研究,有 助我们了解薛能的为人、为诗的特点,对于我们今天研究中晚唐诗人的性格、文 学思想乃至唐诗皆有较为重要意义。 但可能由于薛能生在唐代这个诗歌大家辈出的朝代,其诗歌创作难以引人注 目的缘故,目前国内薛能研究很冷。 古代学者中,主要有宋人计有功 唐诗纪事对薛能的生平和诗歌有极其简 单的介绍;刘克庄后村诗话多次对薛能为人为诗作了评价:凭人辛文房 唐 才子传对薛能的生平、仕历、作品流传等有较为全面的介绍。另外,明人胡震 亨 唐音癸签站在全唐的高度对薛能的诗歌作品作出较高评价。古代其他学者 几乎很少有论及薛能的文章,只是在历代一些诗话中,对薛能的为人和作品作只 言片语的评论。 今之学者,主要有傅璇琮主编 唐才子传校笺薛能对元人辛文房唐才 子传薛能进行梳理、考证和校勘等,文章对薛能的姓名、生卒年、仕历、作 品流传等方面进行校勘和考证;吴庚舜,董乃斌主编唐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 史类专著中唯一对薛能设专节有较为全面的介绍;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大家阴 影下的焦虑唐代诗人薛能论,该文主要就薛能诗之狂作重点论述,并着重 指出用布鲁姆影响的焦虑的理论来解释薛能诗之狂的原因虽说这种解释确 实很有道理,观点新颖,但是作者对薛能为人为诗的评价应该说并不全面、客观, i 并且论及的只是薛能诗歌的一个方面问题;马斗全薛能籍里辨,对薛能的籍 贯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论证材料并不充分;赵素青薛能交游小考,对与薛 能交往较为密切“咸通十哲一以及李频等人进行较为简单的描述或考证。 综上所述,目前对薛能的全面系统研究尚属空白,作为晚唐一位为人、为诗 皆较有特色的诗人来说,这不能不说是种遗憾。因而,对薛能的生平、思想、 诗歌创作等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 文章对于其生年没有从一般著作所说的8 1 7 年,本文根据薛能早年为伴郎的 论薛能 史实,结合唐朝的礼制和风俗认为因在8 1 5 年或之前更为准确。另外,对薛能仕 历中出帅感化( 徐州) 的具体时间,通过文史互证,提出论证。 薛能的思想、诗歌艺术、诗歌渊源以及评价等问题,至今还没有专文论述, 本文通过对薛能的全部诗歌作品进行梳理、归类、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 方法,将其诗歌的创作类别、数量、风格、渊源、评价等进行整体描述,特别是 对薛能的诗歌艺术,首次作出了概括:一是指出雄健和英逸的诗风并存;二是求 新求工。至于其诗歌渊源,本文在研究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被薛能自负的宣 示其( 如李白、杜甫、自居易、刘禹锡等) 诗作不如自己的诗人,其恰恰是薛能 诗歌的渊源所在。 当然,本文对薛能的一些问题还只是作了较为浅显的讨论和概括,对薛能研 究还有一些问题如明确其行年考证,对其作品和同时代诗人的比较研究等还需进 一步的深入探讨。 2 第一章薛能生平考略及作品流传 第一章薛能生平考略及作品流传 第一节薛能生平、仕历 引言:薛能之生平,今存史料有诸多并无记载,一些作品亦已佚失。因此, 本节根据唐才子传、资治通鉴等文史著作,结合薛能的诗歌作品,对薛能 的生平、籍贯、仕历、交游等进行描述或考证,有些部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和论证。 , 宪宗元和十年乙未8 15 年一岁薛能约此年生字大拙山西蒲州人 有关薛能的生年,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元 人辛文房唐才子传等皆未记载,只有闻一多先生在唐诗大系中提到薛能 生卒年为8 1 7 7 - 8 8 0 铲。因其无论证,故不知本于何处,且闻一多先生对薛能 生年也存疑闯。但后世多种著作如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等皆从闻一多说, 定薛能生年于8 1 7 年,我认为此说可能不准确。 宋人李畴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七嘲诮( 五) 载:“唐赵磷仪质琐陋, 成名后为婿,薛能为傧相。乃为诗嘲谑。一此为薛能早年活动材料。成名应指登 第,清人徐松 登科记考卷二十一载赵磷为唐文宗大和八年( 8 3 4 ) 进士及第, 若依闻一多说,那么8 3 4 年薛能则不满十八岁。傧相即为伴郎。唐朝对做伴郎的 年纪究竟有无规定,已不可考。但唐杜佑通典一书,在记载皇帝乃至皇太子 大婚时,伴郎所担当的诸多礼仪事宜的复杂程度,绝菲十八岁以下之少年所能为 之。另外,唐朝公主出嫁时,对伴郎要求也很讲究。如中宗李显女儿安乐公主再 嫁武延秀时,婚礼场面之隆重,规格之高不但惊动朝廷,而且惊动天下,史家记 载其场景道:“是日,假后车辂,自宫送至第,帝与后为御安福门临观,诏雍州 长史窦怀贞为礼会使,弘文学士为傧,相王障车,捐赐金帛不赀。翌日,大会群 臣太极殿,主被翠服出,向天子再拜,南面拜公卿,公卿皆伏地稽首。武攸暨与 太平公主偶舞为帝寿。赐群臣帛数十万。帝御承天门,大赦,因赐民酶三日,内 外宫赐勋,缘礼官属兼阶、爵。夺临川长公主宅以为第,旁彻民庐,怨声嚣然。 闻一多本人对薛能生年也存疑问,但后世学者和专著大多说从闻一多,定薛能生年为8 1 7 年 3 论薛能 第成,禁藏空殚,假万骑仗、内音乐送主还蒡,天子亲幸,宴近臣。 其中以 。弘文学士为傧侈对伴郎要求极高。再如顺宗女儿云安公主下嫁刘士泾时,陆畅 为男方傧相,其云阳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中云:“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 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 晓霞。一圆原注日:“顺宗女下嫁刘士泾,百僚举畅为宾相。一由此可见,皇家婚礼 对伴郎极为重视。还有,据董家遵: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之“历代早婚帝王的 结婚年龄表载,在历代未到“弱冠”年纪而早婚的3 0 位帝王中,唐朝竞无一 人。 而民间婚礼虽不如皇室名目繁多而复杂,但一定也尽力效法皇室礼制的, 所以伴郎亦应为成年人。而薛能那时未满十八岁,未到象征成年人“弱冠年纪。 所以,将闻一多先生所疑薛能韵生年至少提前二年,定其生年为8 1 5 年或之前应 该更为准确。 言薛能为山西人,今无异议。薛能有下第后春日长安寓居三首诗之三日: “关东归不得,岂是爱他乡。 又有题彭祖楼日:“谁致此楼潜惠我,万家残 照在河东。前诗所言之“关东 即为函谷关以东的山西境内,唐代的山西省称 “河东道”。 、 但是,郡斋读书志、 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全唐诗等诸书均载: “薛能,汾州人( 今山西汾阳一带) 。 因无考证,且至今尚未发现可以证明薛能 为汾州人的有关证据。诸书均载薛能为汾州人,概因薛能有留题汾上旧居诗 云:“乡园一别五年归,可怜榆柳尚依依。一又有怀汾上旧居诗云:“素 汾千载傍吾家。 但就据此两诗,尚不足以为据。因两诗所云“汾上一之汾,明 显是指贯穿山西境内南北的汾河,山西因汾水而得名的地方很多,并不能单指其 为汾州。如今山西南部侯马市就有地名叫汾上。 考薛能碍,其籍贯应在河东郡蒲州( 今山西永济县一带) 更可信。按薛能麟 中寓居寄蒲中友人诗云:“一夜惊为客,多年不见君。边心生落日,乡思羡归 云。一 夏日蒲津寺居二首诗之二云:“故国有如梦,省来长远游。一蒲津为 黄河津渡名,在山西永济县西;故国即故乡。送胡澳下第归蒲津诗云:“家 园近且归。甚积汤原思,青青宿麦肥。一原注:汤原,故地。又蒲中霁后 晚望诗云:“浊水茫茫有何意,日斜还向古蒲州。明显有思念故乡之意。送 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 全唐诗卷四七八 董家遵中图古代婚姻史研究2 3 9 页,广确:广东人民出版社,1 9 9 5 4 第一章薛能生平考略及作品流传 刘驾归京诗云:“蒲多南去远,汾尽北游深。蒲州因蒲多而得名,汾河于汾 阴县入黄河,此诗明显指作者在蒲州送别刘驾。无可送薛秀才游河中兼投任郎 中留后诗云:“驾言游禹迹,知己在蒲城。一能题河中亭子诗云:“蒲 根旧浸临关道,沙色遥飞傍苑风。晴见树卑知岳大,霜白蒹葭月在东。一考 薛能之生平,未见其在蒲州为官,所以从这七首诗里可推知其故里应在蒲州。 薛能还有关中送别诗云:“黄河淹华岳,白日照潼关。若值乡人问,终 军贱不还。一华山、潼关在陕西,与蒲州仅一河之隔,为蒲州西出或自关中归西 之必经之地。又 并州诗云:“少年流落在并州。一汾州与并州( 太原) 相邻, 曾属太原府,所以自汾州到并州,一般不言流落。而蒲州距并州较远,可言。 唐时,河汾间王、裴、张、崔、薛姓都有极为雄厚的家族势力圆,所出人才 极多,薛能之出身是否与汾阴薛家有关,尚不可知。据清朝山西河津人薛士弘撰 :薛氏族谱载唐朝薛氏名人有:薛大鼎、薛收、薛仁贵、女诗人薛涛等。各种 薛氏族谱上唐代山西薛氏名人较多,但皆没有薛能的族谱,可能因薛能全家被杀 无后之故。 文宗大和八年甲寅8 3 4 年二十岁能为傧相,早年成名 按前所考,大和八年( 8 3 4 ) 赵磷等第后为婿,薛能为宾相。按唐时皇室礼 制,伴郎所请之人,乃身世、官位显赫或德高望重或博学多识。此时,赵磷进士 及第大婚,请薛能为伴郎,考虑薛能当时之情况,应是看中其才思过人之处,可 见薛能早年即已成名。 武宗会昌三年癸亥8 4 3 年二十九岁诗才知名于时 按诗僧无可送薛秀才游河中兼投任郎中留后诗云:“诗古赋纵横,令人 畏后生。孤吟临寇境,莫问请长缨。一 任郎中,任畹。陈陶有寄兵部任 畹郎中诗回。畹会昌中( 8 4 3 年前后) 为河中节度留后。又李德裕 任畹李丕 与臣状共三道云:。右,臣缘小寇未殄,前月末与河中留後任畹委曲,令转问 李丕,有何方略,一一条疏报。今得任畹书,并封送李丕状两道,并谨封迸。一 知会昌三年( 8 4 3 ) 前后,畹为河中留后。时讨泽潞刘稹,故诗云“孤吟临寇境”。 薛秀才,薛能。能,会昌六年登进士及第。会昌中尚为白衣,可称秀才。能有题 全唐诗卷八一三。 申维辰主编山西文学大系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 0 0 5 全唐诗卷八一三 全唐诗卷七四六 全唐文卷七o - - s 论薛能 河中亭子诗,又有秋晚送无可上人诗。无可此诗盛赞薛能“诗古赋纵横, 令人畏后生一,可见能之文学才能青年时期即已充分显露,诗名流播于时,令前 辈诗人刮目相看。 武宗会昌六年丙寅8 4 6 年三十二岁陈商知贡举,登进士及第 按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登科记考等皆言:薛能, 会昌六年登第。登科记考卷二十二云:知贡举:礼部侍郎陈商。后并考永 乐大典引 :苏州府志于会昌五年称谏议陈商知贡举,会昌六年称礼部侍郎陈 商知贡举,当是真拜也,今从之。陈商 华岳题名云:“会昌元年七月二十三 日,商祗赴阙。商题后六年,自礼部侍郎出镇分陕。 圆 宣宗大中七年癸酉8 5 3 年三十九岁书判拨萃科,补周至县尉,正九 品下阶 按郡斋读书志云:“大中末,书判中选,补周至尉。一唐诗纪事同。 只是“大中末作“大中八年。许裳有寄周至薛能少府。李频有送薛能少 府任周至诗云:“不才甘下第,君子蹇何重。”知薛能任周至县尉时,李频尚未 及第。登科记考卷二十二云李频:大中八年颜标榜擢进士。故知薛能任周至 县尉必在大中八年前。所谓“书判中选 ,实为“书判拔萃科一中选,是进士及 第后再由吏部进行授官前的面试与笔试。 新唐书选举志载:“凡试判登科 谓之口入等 ;甚拙者谓之“蓝缕 ,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词一,试判 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 云云。此言薛能“书判中选 后,“补周至尉”。 周至县为“畿县力级别,故县尉一职为正九品下阶。能有 周至官舍新竹诗日: “心觉清凉体似吹,满风轻撼叶垂垂。无端种在悠闲地,众鸟嫌寒风未知。一此 诗能以新竹自喻,患人不知己,颇不得志。可体会薛能中进士后,经过多年努力, 方才搿拔萃 授官。另能有投杜舍人诗日:。风骚委地苦无主,此事圣君终 、 若何? 杜舍人为杜牧,其在大中六年( 8 5 2 ) 为中书舍人。薛能此诗投献给杜 牧时,其语气似尚未授官。所以,把薛能任周至县尉定在大中八年前的大中七年 应较妥当。 懿宗成通四年癸未8 6 3 年前四十九岁前,辟太原、陕虢、河阳从事; 滑州、许州观察判官;历侍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官至五品上阶 ( 清) 徐松登科记考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 9 8 4 全唐诗卷三五七 6 第一章薛能生平考略及作品流传 薛能此后又任职于太原、陕虢、河阳三个州府的从事。“从事一职,并无 具体品秩,实际是由州府一级长官自行任命的,类似于助手或助理。唐朝杜佑通 典载:“部郡国从事史,每郡国各一人,汉制也。主督促文书,举非法 。能 时有太原使院晚出诗e l :“青门无路入清朝,滥作将军最下僚。 表露出其 不满情绪。 郡斋读书志云: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是说李福在河南滑州任观察 使时,曾举荐薛能为观察判官。判官一职,无品秩,亦为州府节度使、观察使等 地方首席长官的僚属。唐杜佑通典记载说一般州府设“判官二人 ,并在注 解中说,“分判仓、兵、骑、胄四曹事,副使及行军司马通署 。唐方镇年表 考李福镇滑在大中九年( 8 5 5 ) 至成通三年( 8 6 1 ) 。能有 秋日将离滑台酬所知 二首应是此时之作。但薛能所任的观察判官,似不应在滑州,而应在许州;或 先在滑州,后转许州。其有 许州题德兴亭诗日“频来不似军从事,只戴纱巾 曳杖藜。一能亦有 许州题观察判官厅诗曰“三载从戎类系匏,重游全许尚分 茅。刘郎别后无遗履,丁令归来有旧巢。舫明确道出自己曾在许州任观察判官达 三年之久。可见薛能在李福府中任观察判官时间较短。 能有蒙思除侍御史行次华州寄蒋相诗,证明其确曾为“侍御史侍御 史的品秩为从六品下阶。而其后所任的“都官,实为刑部的都官郎中,为从五 品上阶。郑谷有故许昌薛尚书能,尝为都官郎中。遂赋自贺云:“都官 虽未是名郎,践历曾闻薛许昌。而刑部员外郎则为从六品上阶,比都官郎中低。 估计薛能恐被贬官一次,否则其任职的顺序就应是员外郎在前,郎中在后。 懿宗成通五年甲申8 6 4 年春五十岁,四川节度副使,留川三年,官至 正四品上阶 郡斋读书志云:。福徙西蜀,奏以自副。一按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 纪载,咸通五年搿- , b 已巳,以刑部尚书、盐铁转运使李福同平章事,充四川 节度使。一可知薛能以节度副使身份随李福去四川,应在咸通五年。能有相国 陇西公南征,能以留务独宿府城作、 闻官军破吉浪戎小而固虑史氏遗忽因记 为二章诗之一云:“高楼一拟望,新雨剑南清。 即记载初任节度副使时之事。 另,薛能在四川期间有海棠诗,他在诗前小序中记此诗作于咸通七年( 8 6 6 ) 十二月二十三日,可知其在四川任职的时间至少三年。 7 论薛能 郡斋读书志云能:咸通中,摄嘉州刺史。咸通年号共持续十五年,咸通 中当在咸通七至八年间。能亦有 :游嘉州后溪、初发嘉州寓题、凌云寺 等诗可证。嘉州亦在四川,属“中州 级别,刺史品秩则为正四品上阶。游嘉 州后溪诗云:“山屐经过满径踪,隔溪遥见夕阳春。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 身作卧龙。一可见薛能此时颇为得志,连诸葛亮都不放在眼里,狂妄得意之态溢 于言表。 懿宗成通八年( 8 6 7 ) 一咸通十二年( 8 7 1 ) ,五十三至五十七岁,迁主客、 度支、刑部郎中:刺同州、江州:从给事中任京兆尹,官至三品 薛能自四川嘉州返回京城长安,当在咸通八年。值王讽为浙东观察使,能有 送浙东王大夫。按唐方镇年表于咸通八年下引嘉泰会稽志载王i 风i 是 在咸通“八年二月自前户部侍郎授浙东 ,证以能诗。但吴汝煜 唐五代人交往 诗索引、陶敏 全唐诗人名考证、陈贻秋增订注释全唐诗等,皆认为此“王 大夫指王龟。 :唐方镇年表引绍兴志、嘉泰会稽志皆云王龟自咸通 十年任。后者指出在十一月,王龟自同州刺史授浙东。薛能回长安所任“主客郎 中”属礼部中的膳部,“度支郎中一属户部,而“刑部郎中糟则属刑部。三职的 品秩均为从五品上阶,虽不如外州刺史高,但唐代很重视内职,明人胡震亨唐 音癸签卷十七“粗官 条指出,“粗官寄与真抛却,赖有诗情合得尝。一忠武 节度薛能诗也。唐人旧俗,不历台省出领廉车节镇者,呼为粗官。然能故历台省 者,何云云? 大率时情重内轻外,厌薄戎旃,虽以节使之尊,自目乃尔。 按 :唐才子传校笺薛能此阶段历官尚有可补者。郑谷 故许昌薛尚书能, 尝为都官郎中。后数岁,故建州李员外频自宪府内弹,拜都官员外,八座外郎, 皆一时骚雅宗师。遂赋自贺诗。李频乾符元年( 8 7 4 ) 在都官员外郎任, 故能任都官郎中当在咸通八年能自蜀归朝后又张嫱 送薛郎中赴江州诗。 周繇有送江州薛尚书诗,题下注“作郎中 按周繇诗当作 送江州薛郎 中,因能为尚书后,更徐、许二镇,官位高于刺史。诸书所载能自郎中为江州 刺史事于唐史无徵,颇疑咸通十年左右乃自郎中出守江州,旋复召为给事中。( i e i 唐书懿宗纪卷十五、司马光 资治通鉴唐纪咸通十一年皆载:“十月, 以给事中薛能为京兆尹。能有 卷七o - 8 第一章薛能生平考略及作品流传 卫国公主,京兆尹薛能为外监护。一唐会要卷第六之“公主杂录亦载此事。 可见,薛能此年仍在京兆尹任上。 、 懿宗成通十四年癸已8 7 3 年,五十九岁,出帅感化,入授工部尚书,复 节度徐州,官至正三品 :唐才子传记为“出帅咸化 ,唐诗纪事记“咸化 二字为“感化”, 当是。唐代只有“感化军节度使”。舒宝璋校注唐才子传疑“咸化 当作“威 化,非也。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载:咸通三年废武宁军额,更于宿州置宿 泗都团练观察使;咸通四年辛巳,废宿泗观察使,复置以徐州为观察府,以濠、 泗隶焉;咸通十一年丁卯,复置节度使,更名感化军。后薛能“复节度徐州 证 以应为“感化 : 唐方镇年表“考证打卷上,以能有闲题诗句“八年藩翰似侨居,只 此谁知报玉除。一考证,能以广明元年( 8 8 0 ) ,逆数之,至咸通十四年( 8 7 3 ) 为八年。另外, j 日唐书懿宗纪乾符元年( 8 7 4 ) 三月,“以银青光禄大夫、 京兆尹、上柱国、岐山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窦浣检校户部尚书、太原尹、北都 留守、御史大夫,充河东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一再次证明窦浣之为京兆尹最 迟应在咸通十四年或乾符元年初,继薛能之任。 薛能又被授为工部尚书事,可见其郊亭诗云“郊亭宴罢欲回车,满郭传 呼调角初。尚拥笙歌归未得,笑娥扶着醉尚书。一又闲题诗云:“旧将已成 三仆射,老身犹是六尚书。一六尚书即工部尚书。因于尚书省六部中班行最后为 第六。刘禹锡伤事宾客n 2 :“事公八十余,位至六尚书一自注云“自工部尚 书除宾客一工部尚书为正三品,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并负责国家工 程营造等事宜。郑谷借薛尚书集诗云:“今君又借薛能诗。 颜荛颜上人 集序国云“颜公姓薛氏,字茂圣,少工五言诗。荛同年文人故许州节度使、 、 尚书薛公字大拙。一诸皆可足证薛能任过工部尚书一职。工部尚书为正三品,掌 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并负责国家工程营造等事宜 薛能再次出任徐州节度使( 又称武宁军节度使) 。能有雕堂诗云“他年 谁识我,心迹在徐州。 又有彭门解嘲二首诗云“尽觉文章尊万事,却嫌官 职剩双旌。一、“秦客莫嘲瓜戍远,水风潇洒是彭城。一题彭祖楼等多诗记 全唐诗卷六七六 全唐文卷八二 9 论薛胞 徐州节度使任上事。 熹宗乾符五年戊戌8 7 8 年,六十三岁,自徐州徙忠武,任许州节度使 薛能自徐州感化军节度使迁任许州忠武军节度使,在离开徐州前能有许州 旌节到作诗云:“两地旌旗拥一身,半缘伤旧半荣新。州人若忆将军面,写取 雕堂报国真。打在自徐州赴许州途中有将赴镇过太康县有题诗云:“十万旌 旗移巨镇,几多鞔孰负孤庄。时人欲识征东将,看取橇枪落大荒。一另能又有柳 枝词五首序云:“乾符五年( 8 7 8 ) ,许州刺史薛能于郡阁与幕中谈宾酣饮醅 酎,。 可见薛能于乾符五年( 8 7 8 ) 曾任许州忠武军节度使。 熹宗广明元年庚子8 8 0 年,六十六岁,卒以乱 有关薛能的卒年,有争议,主要有两种看法: 种从新唐书所云: ( 广明元年) 九月,忠武军将周岌杀其节度使薛能 唐诗纪事薛能载: 广明元年,徐军赴激水,经许,能以前帅徐军吏怀恩,馆之州内许军 惧徐人见袭,大将周岌乘众怒逐能,自称留后能全家遇害自负如此 果军乱被害其后死于徐州圆 唐才子传云: 广明元年,徐军戍激水,经许,能以军怀旧惠,馆之城中许军惧见袭, 大将周岌乘众疑怒,因为乱,逐能据城,自称留后,数日,杀能并屠其家 o 这种观点认为薛能于广明元年被杀。 一种从旧唐书所云: ( 广明元年) 九月,徐州兵三千人赴激水,途经许许州节瘦使薛能前为 、 徐帅,得军民情徐军吏至,请馆,能以徐军怀惠,令馆于州内许军惧徐人 见袭,许州大将周岌自激水以其戍卒还,逐薛能,自据其城回 郡斋读书志载:广明元年,徐军戍灏水,经许,能以军怀旧,惠馆之城 中许军惧见袭,大将周岌乘众疑怒,逐能据城自称留后,因屠其家 新唐书卷九 王仲铺唐诗纪事校笺1 6 4 3 页,成都:巴蜀书社,1 9 8 9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3 6 7 页,北京:中华书局,1 9 9 5 新唐书卷十九下 1 0 第一章薛能生平考略及作品流传 资治通鉴记载更为详细: 。 徐州遣兵三千赴汲水,过许昌徐卒素名凶悖,节度使薛能,自谓前镇 彭城,有恩信于徐人,馆之球场及暮,徐卒大噪,能登子城楼问之,对以 供备疏阙,慰劳久之,方定许人大惧时忠武亦遣大将周岌诣、搬水,行未 远,闻之,夜,引兵还,比明,入城,袭击徐卒,尽杀之且怨能之厚徐卒 也,遂逐之能将奔襄阳,乱兵追杀之,并其家岌自称留后o 旧唐书、郡斋读书志只是笼统地说薛能被逐,资治通鉴则很明确 说薛能奔襄阳,并未被杀,只是其家人遇害诸书皆同。 今之学者持两种说法皆有。赞成后者的原因主要是认为薛能于广明元年 ( 8 8 0 ) 后尚有作品行世。关注的焦点是薛能闲题诗及序的真实性。闲题 诗云:“八年藩翰似侨居,只此谁知报玉除。旧将已成三仆射,老身犹是六尚书。 时丁厚蘼终无咎,道致中兴尚有馀。为问春风谁是主,空催弱柳拟何如。一此诗 序言出自唐摭言卷一五云:“薛能尚书镇彭门,时浮、刘巨容、周岌俱在麾 下。未数岁,溥镇徐,巨容镇襄,岌镇许,俱假端揆。故能诗日旧将己为三仆 射,老身犹是六尚书。一按时溥镇徐在中和元年( 8 8 1 ) ,刘巨容镇襄在乾符六年 ( 8 7 9 ) ,周岌镇许在广明元年( 8 8 0 ) 能被逐或杀后。据此,不少著作如傅璇琮 主编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认为薛能在广明元年被逐后未死,其卒年在8 8 2 年。 但也有些著作如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认为薛能自工部尚书外授徐州、许 州二节度,其在镇当仍检校尚书。按唐方镇年表“序录 云:“又唐节度诸 使,皆为差遣,凡除授者,必带京职。节度初授,资望浅者,则加左右散骑常侍, 资望深者,则加尚书。并注云:吏、兵为前行,户、刑为中,礼、工为后,以次 而进。仆射、平章、中令、侍中、三公、三师,皆可特予。一此诗既未及已被逐 事,又云“犹是六尚书牙,则尚未被逐。如作于被逐之后,自当坐失律贬官。不, 、 然,则诗题下据唐摭言卷一五所加注误,。三仆射一非指时溥、刘巨容、周 岌三人,或三人领节镇前即已加仆射( 此说不可行,周岌在广明元年方是薛能手 下一将,不可能加仆射) 。所以,此诗应如唐方镇年表考证所云:“为人依 托耳”窃以为此诗为好事者之可能性为大,以其与事实相违也。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三 论薛能 关于薛能被害的具体情形, 全唐诗谐谑二补“口号 序引:许帅薛 能方贵时,秦宗权为之吏,尝坐法笞背,薛口唱云云,乃命决。后宗权起兵,首 捕薛,令举前诗,续之云云,遂害能。薛能:素脊鸣秋杖,鸟靴响暮厅。秦宗权: 刃飞三尺雪,白日落文星。按资治通鉴唐纪七十载:“初,薛能遣牙将上 蔡秦宗权调发至蔡州,闻许州乱,托云赴难,选募蔡兵,遂逐刺史,据其城。及 周岌为节度使,即以宗权为蔡州刺史。 关于薛能家人诸书皆载一并被杀。其家人之生平事迹,五代孙光宪北梦琐 言卷四载:“唐薛尚书能,镇许昌日,幕吏咸集,令其子具橐辘,参诸幕 客。幕客怪惊,八座日:俾渠消灾时入以为轻薄也。可见,薛能至少有一个 儿子。另,十国春秋及 太平广记禽鸟四卷第四百六十三引录异记 云:“王蜀刑部侍郎李仁表寓居许州,将入贡于春官。时薛能尚书为镇,先缮所 业诗五十篇以为贽,濡翰成轴,翌日投诗,薛大加礼待。居数日,以其子妻 之。 可见,薛能至少有一个女儿,并嫁给李仁表为妻。 第二节薛能游历、交往 薛能一生交友甚多,尤其与“成通十哲 、李频、无可等交往密切,往还唱 和之作颇多,今特小考之 唐人交游之风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乡,游历众多地方,交友甚多,诗多寄 送赠答、游历登临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诗人多与其有诗唱和。据吴汝煜唐五代 人交往诗索引统计,现存薛能诗集及序、残句中提到的人物有6 0 多人,另外 有诗论及薛能的有l o 多人。纵观薛能交往的人物,主要有四类。一是诗友,如 李频、郑谷、许裳、张蝗、周繇、张乔、俞坦之等“咸通十哲疗;二是官场同僚, 如李福、刘邺、王:i 风等;三是僧侣道士,如无可、无表、普恭禅师等;四是无名 者或不可考者或诗提及而并无实际交往者,如吴姬、郑郎中、冯温、自居易、刘 禹锡等。其中,尤其与“咸通十哲中郑谷、许裳、张螭、周繇、张乔、俞坦之 以及李频、无可等交往甚密,今特稍作小考。 郑谷。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人。薛能诗集中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