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初二科学错题(乱序含答案).doc_第1页
浙江省初二科学错题(乱序含答案).doc_第2页
浙江省初二科学错题(乱序含答案).doc_第3页
浙江省初二科学错题(乱序含答案).doc_第4页
浙江省初二科学错题(乱序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试卷(副本)1.如图所示是小明为防止家中停水而设计的贮水箱。当水箱中水深达到1.2m时,浮子A恰好堵住进水管向箱内放水,此时浮子A有1/3体积露出水面(浮子A只能沿图示位置的竖直方向移动)。若进水管口水的压强为1.2105Pa,管口横截面积为2.5cm2,浮子A重10N。求:(g取10N/kg)(1)水达到最深时对贮水箱底部的压强;(2)出水管口的水对浮子A的压力;(3)浮子A的体积。解:(1)水对底部的压强:p=gh=103kg/m310N/kg1.2m=1.2104(pa)解:(2)进水口对浮子的压力:F=PS=1.2105Pa2.510-4m2=30(N)解:(3)浮子受重力,进水口对浮子向下的压力以及水对浮子的浮力而静止:所以:F浮=GA+F,F浮=g(2/3)V联立得:V3(GA+F)/ 2g3(10+30)/ 2103106103(m3)答:水对底部压强为1.2104Pa,进水口对浮子的压力为30N,浮子的体积为610-3m3。分析:本题第一问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直接求出,第二问由F=P/S可求,第三问可经受力分析,由力的平衡先求浮力,再求体积知识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错题来源:八年级上科学期中复习浮力专题一 P42. 如图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取10N/kg)解:如图所示:(1)有细绳拉着时,处于静止状态,所以G木+2N=F浮1,即 木gV木+2N=水gV木,得 (水-木)gV木=2N-甲(2)木块浮在水面时:G木=F浮2,即木gV木=水gV排,即V排=木V木/水所以切去露出水面的部分,剩余木块的体积为:V木剩=V排=木V木/水-乙(3)用1N向下压时:G木剩+1N=F浮3,V排1=V木剩-2010-6m3,即木gV木剩+1N=水g(V木剩-2010-6m3)-丙联立123可得木=0.6103kg/m3答: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分析:由题意可知,木块先后经历了三种状态,在这三种状态下,它所受的浮力是不同的由此,我们可以分别列出三种状态下的浮力的表达式,组成方程组,最后求解即可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错题来源:八年级上科学期中复习浮力专题一P33. 把一根蜡烛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为4克,若把蜡烛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求溢出水的质量。(蜡烛的密度为0.9克/立方厘米)解:因为蜡的密度比酒精的密度大,在酒精中下沉,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排开的酒精的体积就是蜡块的体积;所以蜡块体积V蜡=V排=m排/排=4g/0.8g/cm3=5cm3;则蜡块的质量m蜡=蜡V蜡=0.9g/cm35cm3=4.5g又由于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在水中漂浮,因此蜡受到的浮力等于蜡的重力,则蜡排开水的质量和蜡块的质量相等;所以m排水=4.5g答:溢出水的质量为4.5g分析:1.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烛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在酒精中完全没入,根据浮力求出蜡的体积,从而求出蜡块的质量;3.块放入水中时,由于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它在水中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蜡块的重力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错题来源: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复习浮力 P1 T54. 如图1所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A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A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木块密度=0.5103kg/m3,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g=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液体的排出,木块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B容器中的液体是酒精C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10gD第30s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2cm解:A、图1中物体在细绳的拉力作用下恰好完全浸没,当液体向外排出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会减小,但当木块恰好漂浮时,再向外抽水,在一段时间内,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当木块与容器底接触后,随水的减少,浮力减小,所以A错误;B、由图1知,此时木块受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及拉力作用,由图象知,当物体完全浸没时,此时细绳的拉力为5NG=gV=0.5103kg/m310N/kg(0.1m)3=5NF浮=G+F=5N+5N=10N由F浮=液gV排得,液=F浮/gV=10N/10N/kg0.001m3=1103kg/m3所以此液体为水因此B错误;C、当木块恰好漂浮时,F浮=G 水gV排=gV得V排=1/2V=0.510-3m3m=水V=103kg/m3510-4m3=0.5kg所以每秒抽出水的质量为:m=0.5kg/50s=0.01kg/s=10g/s,所以C正确;D、第30s抽出水的质量为:m=10g/s30s=300g=0.3kg体积为V=m/水=0.3kg/103kg/m3=310-4m3=300cm3木块露出水的高度h=V/S容S木=300cm3/200cm2100cm2=3cm,所以D错误答:选C分析:1.浮力公式F浮=液gV排进行判断;2.木块完全浸没时,F=F浮-G结合图象数据得出液体的密度其中F是细绳对木块的拉力,求出F浮,从而求出液体的密度;3.据题意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当木块恰好漂浮时,其受细绳的拉力为零根据此计算出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从而得出结果;4.据抽水速度,得出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知识点:浮力的利用;密度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错题来源: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复习浮力 P2 T215.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3A,R2=12,当开关闭后,滑片位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5A;当滑片位于变阻器的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试求:(1)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电阻值;(2)电源电压;(3)允许滑动变阻器R1接入电路的最小电阻值 解:设电源电压是U,当P位于中点时,R1一半的阻值与R2相并联,且此时电流表示数为1.5A,由此得:IU/0.5R1+U/R21.5A当P位于b点时,R1全部的阻值与R2相并联,且此时电流表示数为1A,由此得:IU/R1+U/R21A将R2=12代入上两式解得:R1=12,U=6V又由于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3A,因此滑动变阻器并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不能过小,否则会烧毁电流表设这个最小值为R0则:IU/R小+U/R2 3A即:6V/R小+6V/12 3A所以:R小=2.4答:(1)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电阻值12;(2)电源电压为6V;(3)允许滑动变阻器R1接入电路的最小电阻值2.4分析:滑片移动时,改变了本支路连入的电阻、和电流,不影响另一支路,根据电流变化利用欧姆定律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电源电压和允许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电阻值知识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并联错题来源:电路辨析P8 T536. 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的发明作品浮力秤参加了展评,该作品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10cm2,总长为20cm,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cm,问:(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多少N?(2)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kg?(3)该同学把秤的读数均匀地刻在小筒上,为什么刻度是均匀的?(取g=10N/kg)解:(1)小筒底面积为10cm2,小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cm,故小筒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Sh=10cm28cm=80cm3=810-5m3因小筒和秤盘是漂浮在水面上,故G筒=F浮=液gV排=1.0103kg/m310N/kg810-5m3=0.8N;(2)该秤测物体的最大质量时,就是V排=V筒=Sh=10cm220cm=200cm3=210-4m3此时物体和小筒秤盘的总重力G=F浮=液gV排=1.0103kg/m310N/kg210-4m3=2N故此时物体的重力为G物=G-G筒=2N-0.8N=1.2N此时物体的质量为m物=G物/g1.2N/10N/kg=0.12kg;(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物体质量m物=G物/gF浮G筒/g液V排 m筒液Shm筒;因液体密度液、小筒底面积S、小筒质量m筒都是定值,故物体质量与小筒浸入的深度是一次函数关系,故小筒上的刻度(即代表了小筒的深度)是均匀的答:(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0.8N;(2)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0.12kg;(3)物体质量与小筒浸入的深度是一次函数关系,故小筒上的刻度(即代表了小筒的深度)是均匀的分析:(1)小筒和秤盘是漂浮在水面上,故它们的总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故只要根据F浮=液gV排求出浮力,即为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2)该秤的原理是利用了漂浮时物体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故该秤能测出物体质量的前提是小筒能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当小筒整个浸入水中时,所能秤出物体质量是最大的此时物体和小筒秤盘的总重力等于小筒所受的浮力(3)刻度是否均匀,取决于小筒浸入的深度与物体的质量是否成正比或一次函数关系知识点:重力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错题来源:八年级第一章科学作业P5 T37. 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cm2、高为5cm,体积为80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求石鼓受到的浮力. 解:石鼓排开水的体积:V排=80cm3-10cm25cm=30cm3=3010-6m3,石鼓受到水的浮力:F浮=gV排=1.0103kg/m310N/kg3010-6m3=0.3N答:石鼓受到的浮力为0.3N分析:由于石鼓下底面与容器紧密接触,所以石鼓底面没有受到向上的压力,又石鼓上底面与水面相平,所以也没有受到向下的压力,石鼓圆柱体部分与浮力无关,石鼓中间凸出的部分受到了浮力的作用,排开水的体积的计算应去掉中间圆柱的体积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错题来源:浮力练习三P2 T128. 一支长16cm的蜡烛,底部镶嵌一铁块(铁块体积不计),将它竖直放在水中,露出水面的长度为1cm点燃蜡烛让它燃烧,直到被水熄灭,则蜡烛熄灭时所剩的长度为多少?(蜡烛=0.9103kg/m3)解:蜡=0.8103kg/m3=0.8g/cm3,h蜡=16cm,h排=16cm-1cm=15cm;设蜡的截面积为S,则蜡烛的重力为G蜡=m蜡g=蜡V蜡g=蜡h蜡Sg;设小铁块的重量为G铁,又因漂浮,故G蜡+G铁=G排水=水V排g=水Sh排g,则有蜡h蜡Sg+G铁=水Sh排g,0.9103kg/m30.16mSg+G铁=1.0103kg/m3g0.15mSG铁=6Sg,蜡烛熄灭时设烛长为L,因烧到与水面平齐处即被水熄灭,故悬浮,则有:G蜡剩+G铁=G排水,即:蜡LSg+G铁=水LSg把G铁=6Sg代入得:L=0.06m=6cm答:蜡烛熄灭时所剩的长度为6cm分析:设蜡烛的截面积为S,则可计算出蜡烛的重力G蜡;设小铁块的重量为G铁,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在本题中为G蜡+G铁=F浮=G排水,据此可得到G铁的表达式;蜡烛被水熄灭时剩下的长度设为L,到与水面平齐处即被水熄灭,即此时悬浮,可知G蜡剩+G铁=G排水,分别代入后得到蜡烛剩余的长度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错题来源:浮力练习三P2 T199. 有一泡沫塑料救生圈,质量为4kg,漂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为救生圈体积的3/4当一小孩躺在上面(未浸入水),恰好使救生圈全部浸入水中g取10N/kg,试求:(1)救生圈的密度;(2)小孩的质量;(3)若有一质量为50kg的学生用此救生圈,是否安全?已知人的上身(约占人体积的2/5)露出水面才安全,人的密度约为1.0103kg/m3解:(1)设救生圈的密度为,体积为V,由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是救生圈的3/4,可知浸入水中的体积V排=1/4V因救生圈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救生圈,即水gV排=m救生圈g,水1/4V=4kg,解得 V=1.610-2m3故救生圈的密度:=m救生圈/V=4kg/1.6102m3=250kg/m3(2)当一小孩躺在上面(未浸入水),恰好使救生圈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gV=1000kg/m310N/kg1.610-2m3=1.6102N;因为F浮=G救生圈+G小孩,所以小孩的重力为G小孩=F浮-G救生圈=1.6102N-4kg10N/kg=120N;则小孩的质量m小孩=G小孩/g=120N/10N/kg=12kg(3)质量为50千克的学生用此救生圈,其总重力:G总=m救生圈g+m学生g=4kg10N/kg+50kg10N/kg=540N,质量为50千克的学生的体积:V学生=m学生/人=50kg/1103kg/m3=510-2m3,为了保证学生体积的2/5露出水面,则此时救生圈和人受到的总浮力:F浮=水g(V救生圈+0.6V人)=1000kg/m310N/kg(1.610-2m3+0.6510-2m3)=460N540N;故该学生用此救生圈不安全答:(1)救生圈的密度为250kg/m3(2)小孩的质量为12kg;(3)若有一质量为50kg的学生用此救生圈,是不安全的分析:1)救生圈在水中漂浮,所受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已知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是救生圈的3/4,可知浸入水中的体积的比例,再根据漂浮时F浮=G可求出救生圈的体积,然后再根据公式=m/v可求出救生圈的密度(2)当救生圈都完全没入以后,根据浮力公式可求出救生圈所受的浮力,此时救生圈处于悬浮状态,所受的浮力等于小孩和救生圈的重力,从而求出小孩的重力然后利用m=G/g即可求出小孩的质量(3)要想安全,使用时必须漂浮在水面上,即浮力要等于此学生和救生圈的重力;若此学生和救生圈的重力大于其收到的浮力,则将下沉,不安全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错题来源:浮力练习三P2 T1810. 如图是小伟研究“2.5V 1W”的小灯泡灯丝电阻的实物连线图:(1)在连线图中有一处错误,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就可以使电路正确连接,请你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2)在正确连接好电路后,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示数为0.30A,为测得额定电压下的灯丝电阻,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向端移动(填“左”或“右”)(3)小伟测得了灯丝在三种不同电压下的阻值,然后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当作灯丝的电阻,你认为这种做法对吗?并说明理由解:1)电流表测量灯泡额定电流为I=P/U=1W/2.5V=0.4A,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如图,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并联,并且电流从电压表负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所以电压表的“3”接线柱与滑动变阻器之间导线连接错误,把电压表的“3”与灯泡左端相连如右图:2)电路电流为0.3A,小于灯泡额定电流0.4A,要使电路电流增大,总电阻减小,要减小滑动变阻器电阻,所以滑片右移3)灯丝受温度影响较大,三种不同电压下,灯丝温度不同,灯丝的电阻不同故答案为:(1)如右上图;(2)右;(3)不对,测量中不同状态下灯丝电阻是不同的 分析:1)在实物图找错误连接,主要从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考虑:看灯泡的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的量程,根据I=P/U计算获得电流表的量程,还要注意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连接方式滑动变阻器要从一上一下的接线柱接法和滑片位置来分析(2)灯泡额定电流为I=P/U=1W/2.5V=0.4A0.3A,要增大电路电流,减小总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的电阻(3)灯丝在不同电压下,温度不同,电阻大小不同,求平均值没有意义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实物的电路连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错题来源:测定电阻的方法P2 T311.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0.15千克、底面积为210-3米2平底薄壁玻璃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内装有体积为1.510-4米3的水,水面距容器底的深度为0.12米求:(1)水对杯底的压强;(2)水的质量;(3)若在容器中轻轻放下一块质量为0.1千克的木块,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范围解:(1)水对杯底的压强;p=gh=1000kg/m39.8N/kg0.12m=1176Pa;(2)水的质量m=V=1000kg/m31.510-4m3=0.15kg; (3)若水不溢出 m总最大=0.15kg+0.15kg+0.1kg=0.4kg;F最大=G总最大=m总最大g=0.4kg9.8N/kg=3.92N;p最大=F最大/S=3.92N/2103m2=1960Pa; 若水溢出 m总最小=0.15kg+0.15kg=0.3kg;F最小=G总最小=m总最小g=0.3kg9.8N/kg=2.94N;p最小=F最小/S=2.94N/2103m2=1470Pa;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范围是1470Pap1960Pa 答:(1)水对杯底的压强为1176Pa;(2)水的质量为0.15kg;(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范围是1470Pap1960Pa分析:(1)已知水的深度,根据公式p=gh可求水对杯底的压强;(2)根据公式m=V可求水的质量;(3)若水不溢出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和木块、容器的重力之和;若水溢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重力之和,根据公式p=F/S可求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知识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错题来源:有关密度和压强的计算P3 T612. 某同学使用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右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A、B管内的现象是;C管中的现象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 (3)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解:(1)闭合开关后,电路接通,水开始被电解放出氢气和氧气,A管连接电源正极产生氧气,B管产生氢气故答: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管A和管B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水不断被分解而放出氢气和氧气,产生的气体使A、B管内压强增大,(或AB管内气压增大,大于管外大气压,并分析讨论,合理即可)把管内液体压至连通器的C管内故答:液面上升;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使AB管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C管中,所以C管内液面上升;(2)分解出的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在重力作用下,气体聚集于容器上部故答: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且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或氢气和氧气难溶于水或氢气和氧气不易溶于水);(3)A管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气体为氧气,检验氧气通常使用带火星的木条,能使木条复燃则为氧气故答:带火星的木条(燃着木条)分析:(1)电解水所观察到的现象,回答实验现象时,要注意图中正负极连接的情况;(2)综合各方面的性质,解释气体聚集于容器上部的原理;应突出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3)氧气的检验,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气体为氧气知识点:电解水实验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4 讲评校正13. 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如图为其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在弱电场下,水变成热冰是化学变化D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解:A、由题意可知: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所以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故A说法正确;B、水变成冰时分子之间间隔发生了变化,故B说法不正确;C、在弱电场下,水变成热冰,该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C说法不正确;D、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原子个数也不变,故D说法不正确故答案选A分析:根据“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可知,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水是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在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原子个数一定没有变化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4 T1213. 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双氧水(H2O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在化学实验开放日,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 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如何验证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解:实验在常温下进行,常温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可以迅速分解出氧气,而水不能发生分解故加入二氧化锰后,有气泡产生的液体为过氧化氢溶液,无现象的为水故答:H2O;H2O2;答:实验室检验氧气使用带火星的条件,能使之复燃气体则为氧气故答:用带火星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分析:对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考查,同时考查了氧气的检验方法水的分解需要在通电的条件进行,常温下,水不能分解出氧气,即使是加二氧化锰也不能使水在常温下分解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电解水实验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3 T1114. 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酒精=0.8103kg/m3)溢水杯中,它漂浮在液面上,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溢出水的质量().A等于8g B大于5g C小于8g D无法确定解:小球漂浮在酒精面和水面上G=F浮=G排=m排g,可以得出放入小球后,溢出水的质量和溢出酒精的质量相等故选A分析:小球在酒精和水中都漂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可以知道,小球重等于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酒精重,现在知道了溢出酒精的质量,也就知道了溢出水的质量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6 T1115. 将木桩打入河底,在木桩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木桩受到的浮力逐渐;在木桩全部浸入水中后不断下降的过程中,木桩受到浮力,当木桩打入河底后它受到的浮力是牛 解:(1)当木桩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F浮=水V排g,V排变大,水的密度不变,木桩受到的浮力变大;在木桩全部浸入水中后不断下降的过程中,F浮=水V排g,V排不变,水的密度不变,木桩受到的浮力不变(2)当木桩打入河底后,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0,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在水中物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即:F浮=F下表面-F上表面,此时木桩受到的浮力为0故答案为:变大;不变;为0分析:(1)(2)当木桩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大;全浸入以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水V排g可得所受浮力的大小变化(3)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在水中物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将木桩钉入河底后,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为0,木桩受到的浮力为0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7 T216. 两实心球a、b的密度之比为4:3,体积之比为1:2,放入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2:3,则可能是()A两球均沉入水底 B两球均漂浮在水面上Ca球下沉,b球漂浮 Da球漂浮,b球下沉解:A、两球都沉入水底,V物=V排,Fa:Fb=液gVa:液gVb=Va:Vb=1:2故A不符合题意B、两球均漂浮在水面上,F浮=G,a:b=4:3,va:vb=1:2,ma:mb=ava:bvb=2:3,Ga:Gb=2:3 即:Ga:Gb=Fa:Fb故B说法正确C、a球下沉,FaGa,b球漂浮,Fb=Gb,Ga:Gb=2:3,Fa:Fb2:3,故C说法不正确D、a球漂浮,Fa=Ga,b球下沉,FbGb,Ga:Gb=2:3,Fa:Fb2:3,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B分析:(1)知道a、b两物体的密度关系和体积关系,根据m=v,可以得出两物体的质量关系,再根据G=mg,可得重力关系Ga:Gb=ma:mb(2)知道体积关系,根据F浮=液gV排,可以知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关系Fa:Fb=Va:Vb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7 T817. 科技小组的同学用长方体泡沫塑料A、三脚架和灯泡等制作了一个航标灯模型(如图),总重为4N,A底部与浮子B用细绳相连水位上升时,浮子B下降;水位下降时,浮子B 上升,使航标灯静止时A浸入水中的深度始终为5cm,排开水的质量为500g,浮子B重为0.5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1)泡沫塑料A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2)航标灯静止时,浮子B体积应为多大?解:(1)A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gh=1103kg/m310N/kg0.05m=500Pa;(2)A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0.5kg10N/kg=5N,A对绳子的拉力:F=F浮-GA=5N-4N=1N,B受到的浮力:F浮=GB+F=0.5N+1N=1.5N,B的体积:VV排F浮/g1.5N/1103kg/m310N/kg1.5104m3答:(1)泡沫塑料A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500Pa;(2)航标灯静止时,浮子B体积应为1.510-4m3分析:(1)知道泡沫塑料A底部所处的深度和水的密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其受到的压强大小;(2)航标灯静止时,浮子B受的浮力(竖直向上)等于竖直向下的重力加上拉力,而拉力等于泡沫塑料A受到的浮力减去航标灯模型的总重,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子B的体积知识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8 T1118. 一个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为整个体积的一半,它漂浮在水面上,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再浸入足够深的水中并稳定后,该球将()A漂浮 B沉底 C悬浮 D无法确定解:没有注入水时,球漂浮,F浮=G球=水0.5vg,注入水浸没水中后F浮=水vgG=G球+G水=水0.5vg+水0.5vg=水vgF浮=G所以把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浸没水中静止释放后将悬浮故选C分析:没有注入水时,球漂浮(F浮=G球);球内注入水浸没水中后,先后分析所受浮力F浮、球和球内水总重的关系,利用浮沉条件分析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13 T1219. 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投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后,甲漂浮、乙悬浮、丙沉底,如图所示,它们所受浮力分别是F甲、F乙、F丙,则其大小关系是()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解:由图可知,甲球漂浮,乙球悬浮,所以两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而两个小球是相同的,重力相等,所以F甲=F乙=G因为丙球下沉,所以F丙G,则它们所受浮力最小的是丙故选A分析: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球,漂浮和悬浮时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即可判断浮力的大小关系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错题来源: 名师金典P14 T16 20. 一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将;当冰放入盐水中时,冰熔化后,液面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解:(1)冰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冰,水gV排=冰gV冰,V排水=冰V冰/水,冰熔化成水之后,状态变化,质量不变,所以,m冰=m水,冰V冰=水V水,V水=冰V冰/水,V水=V排水,若冰完全熔化,杯中液面不变(2)冰块漂浮在盐水中时,F浮=G冰,盐水gV排=冰gV冰,V排盐水=冰V冰/盐水,冰熔化成水之后,V水=冰V冰/水,盐水水,V水V排盐水,若冰完全熔化,杯中液面上升故答案为:不变;上升分析:(1)冰漂浮在水面上(或盐水)上,求出冰块排开水(或盐水)的体积(2)求出当冰熔化之后水的体积(3)比较上面的两个体积,如果冰化成水的体积大于冰块排开水(或盐水)的体积,液面上升;如果冰化成水的体积等于冰块排开水(或盐水)的体积,液面不变;如果冰化成水的体积小于冰块排开水(或盐水)的体积,液面下降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14 讲评校正T221. 在一个温度不变的密闭容器内,放入一杯饱和的硫酸铜溶液,用细线吊住一块有缺口的硫酸铜晶体浸在溶液中(如图)过几天后观察到:晶体上的缺口(填“有”或“没有”)了;晶体的质量(填“减小”、“增大”或“没变”);此时的硫酸铜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解: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溶解和结晶是同时进行的,硫酸铜晶体的缺口逐渐消失,晶体的质量不变,硫酸铜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故填:没有;没变;饱和分析:在溶液中,溶解和结晶是同时进行的,单位时间内溶解的质量等于结晶出来的固体的质量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20 T1622. 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来配制需要用的较稀的硫酸溶液现要配制5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14g/cm3)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毫升浓硫酸?需要加水多少毫升?解: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500mL=500cm3x1.84gcm398%=500cm31.14g/cm320%x=63.2cm3=63.2mL加水的体积为:(500cm31.14g/cm3-63.2cm31.84g/cm3)1g/cm3=453.7cm3=453.7mL答:需要63.2mL浓硫酸,需要加水453.7mL分析:根据稀释的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不变进行解答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22 讲评校正23. 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法分离的是().A二氧化锰和水 B食盐和水C铁粉和铜粉 D白酒和水解:A、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故可通过过滤分离二氧化锰和水B、食盐溶于水过滤得不到食盐,不能将食盐和水分离C、铁粉和铜粉都是固体且都不溶于水不能通过过滤分离D、白酒和水都是液体不能通过过滤分离故答案选A分析:运用过滤是从液体中分离不溶性固体的一种基本操作解答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27 T124. 将含有不溶性物质的硝酸钾固体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其结果如下表:温度/204060剩余固体质量/g136.872.220温度/20304050607080溶解度/g31.645.863.985.5110138169求;(1)该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2)所加水的质量.解:设含有不溶性物质的硝酸钾固体总质量为x,杂质的质量为20g,加入的水的质量为y从表中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相等故x136.8g/y=31.6g/100g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温度再升高物质的质量减轻,所以40时得到的溶液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x20g/y=110g/100g所以x=200g y=200g,则固体中硝酸钾的质量为200g-20g=180g故答案:(1)该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为180g.(2)所加水的质量为200g.分析:从第1张表中的三个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前两次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再结合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解答即可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24 讲评校正25. 一定温度下,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解:A、通过增加硝酸钾至不能继续溶解变成饱和溶液时,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增大;恒温蒸发水至饱和时,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减小;故A不正确;B、通过增加硝酸钾至不能继续溶解变成饱和溶液或恒温蒸发水至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增大故B正确;C、通过增加硝酸钾至不能继续溶解变成饱和溶液时,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增大;恒温蒸发水至饱和时,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减小;故C不正确;D、降低温度至饱和时,硝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不变,但是本题的温度是一定的,也就是不能改变溶液的温度;故D不正确;故选B分析:在一定条件下能继续溶解硝酸钾的溶液称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的溶液称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因此要把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向不饱和溶液硝酸钾溶液中增加硝酸钾至不能继续溶解,或恒温蒸发水至饱和(本题不能考虑降温的方法)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33 T426. 夏天要使一关闭的房间内气温降低,下列方法较为可行、实用的是().A用大功率的电扇吹风 B打开冰箱的门C在地面上放一小冰块 D在地面上洒一些水解:A、电风扇可以加快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使人凉快,但不能降低气温,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电冰箱只是把冰箱内的热量搬运到了冰箱的外部,还在房间内,同时由于电动压缩机工作时要发热,反而会使房间内的温度升高,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在地面上放一小冰块,小冰块熔化需要吸热,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但不实用;D、向地面洒水,通过水的蒸发吸热,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A.和减慢空气的流动速度只会影响蒸发的快慢,不会改变空气的温度;B.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电冰箱只是将冰箱内的热搬运出去,不会降低房间内的温度;C.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环境的热量,可以降温;D.可利用水的蒸发吸热,降低空气的温度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45 T1127.如图所示,将试管口朝下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方加热一会儿,立即竖直插入盛水的容器中某深度处不动(1)你猜想可能发生的现象是.(2)你猜想的依据是.解:当加热试管时,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有一部分气体跑到试管的外面;当将试管口插入水中时,试管与外界隔绝,试管内的气体,遇冷收缩,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容器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试管内从而出现了试管中的水面高于试管外的水面的情况故答案为:(1)试管中的水面高于试管外的水面;(2)加热的试管放入水中冷却后,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分析:加热后,试管内气体的变化情况是解决此题的入手点;试管插入水中,其内部压强的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知识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48 讲评校正T228. 小明全家计划在暑假中出国旅游半个月,为了家里盆景中的水不因蒸发而干涸,小明事先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塑料瓶装满水倒入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观察该装置数天,发生的现象是()A瓶内的水受到大气压的支持,不会向外流出B盆景中的水蒸发完后,瓶中的水才开始下降流入盆景中C随着盆景中的水蒸发,瓶中的水逐渐下降,但空气不会进入瓶中D随着盆景中的水蒸发,空气逐渐进入瓶中,瓶中的水逐渐下降解:随着水的蒸发,盆景里的水逐渐减少,当瓶口刚露出水面时,会有少量空气进入瓶中,瓶内气压增大,瓶子的水会下降流出一部分,直到瓶口重新被浸没,内外压强重新平衡当水位再下降至刚露出瓶口时,重复上述现象,因此,空气是逐渐进入瓶中,瓶中的水是逐渐下降的,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从大气压与瓶内压强的关系角度进行考虑,一开始瓶内封闭部分气体的压强+瓶内水的压强=大气压随着水的蒸发,盆景内水减少,当瓶口刚露出水面时,会有少量空气进入瓶中,瓶内气压增大,瓶子的水会下降流出一部分,使水位重新升高,瓶口继续没入水中,空气不再进入,如此反复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大气压强的存在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49 T1429. 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与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不同,如图列出的是:2010年6月某日同纬度的沿海某城市和内陆陆某城市的气温情况,请判断甲是城市(选填“沿海”或“内陆”),你的依据是解: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由表知城市甲的温差小,所以甲是沿海城市故答案为:沿海,沿海城市昼夜温差小分析: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分析沿海城市为什么昼夜温差小,然后做出判断知识点: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59 T1330. 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1)若甲鼠体温明显,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2)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解:(1)由题意可知,该实验是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实验变量是下丘脑,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作为实验组,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若甲鼠体温明显降低(或不恒定),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说明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说明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2)实验设计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排除非实验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使探究具有可信度,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通过重复实验,或扩大样本,排除其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要有重复实验,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故答案为:(1)明显减少(或不恒定);(2)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要有重复实验,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分析:此题以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这一问题为出发点,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此题的方法是,结合题意确定实验变量和对照实验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错题来源:名师金典P86 T1231. A、B两物体靠近时,互相吸引,那么这两个物体().A一定带同种电荷 B一定带异种电荷C至少有一个物体带电 DA一定带电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