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三礼”数量短语考察.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三礼产生于先秦,记录了周代的礼乐文化,是我国古代非常 重要的文化典籍,是儒家经典,列入“十三经 。近三十年来出土的 一些秦汉以前的文字资料证明,它并不是个别人的伪作,它具有重要 的语料价值。 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数和“量”,数量短语作 为标示“事物”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整个语法系统理论建设中占有不 可忽视的地位。 本文采取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路向,运用分类和统计的方法对 “三礼”中的数量短语和量词作了多方面的考察与分析。 第一部分,介绍“三礼的作者、成书年代、流传情况、思想内 容、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以量词为分类标准,“三礼 数量短语主要分为三大 类:物量短语、动量短语和时量短语。物量短语又细分为由数词和个 体量词构成的物量短语、由数词和集体量词构成的物量短语、由数词 和度量衡单位量词构成的物量短语以及由数词和借用量词构成的物 量短语。分f - j 另l j 类考察了“三礼中的各类量词。 第三部分,数词、量词与名词的七种组合形式,数词、量词与动 词的三种组合形式以及时量短语组合形式的考察。 第四部分,物量短语的句法功能: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 状语和补语。动量短语的句法功能:作补语、谓语、宾语。时量短语 的句法功能: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这些短语它 们表义的功能虽然各异,但其共同表义特征是表示数量关系。 关键词:三礼;数量短语;量词;句法功能;组合形式 i i a b s t r a c t t h et h r e ea n c i e n tb o o k sa b o u tr i t e sw h i c hs t e m m e df r o mt h ep r e q i n a n dr e c o r d e dt h ec u l t u r ea b o u tr i t e si nt h ez h o ud y n a s t y , a lev e r y i m p o r t a n tc u l t u r a lc l a s s i c a lb o o k si na n c i e n tc h i n a ,a r et h ec o n f u c i a n c l a s s i c s ,a r ei n c l u d e di n “t h et h i r t e e nc l a s s i c s u n e a r t h e di np a s tt h r e e d e c a d e s ,s o m el i t e r a lm a t e r i a l sb e f o r et h eq i na n dh a nd y n a s t ys h o w e d t h a tt h e yw e r en o tp r e t e n d e db ys p e c i f i cp e r s o n ,a n dt h e yh a v ea n i m p o r t a n tv a l u eo f t h ec o r p u s o n eo ft h ei m p o r t a n tm e a n so f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w o r l di sn u m b e r s a n da m o u n t s u s e dt om a r k t h i n g s ”, q u a n t i t a t i v ep h r a s e s a r ea n i m p o r t a n tm e a n s ,a n do c c u p yt h ei m p o r t a n tp o s i t i o nw h i c hc a nn o tb e i g n o r e di nt h ew h o l et h e o r yo fg r a m m a rs y s t e m s i nt h i sp a p e r , w et a k et h er e s e a r c hd i r e c t i o nf r o mm e a n i n gt of o r m , u s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s t a t i s t i c a lm e t h o d so nt h eq u a n t i t a t i v ep h r a s e sa n d q u a n t i f i e ri nt h e t h r e ea n c i e n tb o o k sa b o u tr i t e s a n dm a k e aw i d er a n g e o fo b s e r v a t i o na n da n a l y s i sf r o mm a n ya n g l e s t h ef i r s tp a r ti n t r o d u c e st h ea u t h o r , t h es p r e a d i n g ,t h ei d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e n t ,t h em a i n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a n dr e s e a r c hs t a t u so ft h e “t h r e ea n c i e n t b o o k sa b o u tr i t e s ” t h es e c o n dp a r tu s e sq u a n t i f i e ra s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c r i t e r i a ,a n dt h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p h r a s e si nt h e t h r e ea n c i e n tb o o k sa b o u tr i t e s a r ed i v i d e d i n t ot h r e ec a t e g o r i e s :m a t e r i a lc l a s s i f i e rp h r a s e s ,v e r bc l a s s i f i e rp h r a s e s 1 1 1 a n dt i m e q u a n t i t yp h r a s e s m a t e r i a lc l a s s i f i e rp h r a s e sa l s oa les u b d i v i d e d i n t ot h ep h r a s ec o m p o s e db yn u m e r a la n di n d i v i d u a lc l a s s i f i e r , t h ep h r a s e c o m p o s e db yn u m e r a la n dt h ec o l l e c t i v ec l a s s i f i e r , t h ep h r a s ec o m p o s e d b yn u m e r a la n dc l a s s i f i e rm e a s u r ew o r do fc a p a c i t y , l e n g t ha n dw e i g h t u n i t ,a n dt h ep h r a s ec o m p o s e db yn u m e r a la n db o r r o w e dm e a s u r ew o r d w ec l a s s i f ya n di n v e s t i g a t ea l lt y p e so f q u a n t i f i e r si nt h e t h r e ea n c i e n t b o o k sa b o u tr i t e s i nt h et h i r dp a r t , w ei n v e s t i g a t es e v e nc o m b i n a t i o n so fn u m e r a l , q u a n t i f i e ra n dn o u n ,n u m e r a l ,t h r e ec o m b i n a t i o n so fn u m e r a l ,q u a n t i f i e r a n dv e r b ,a sw e l la s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 so ft i m e q u a n t i t yp h r a s e s t h ef o u r t hp a r ti n t r o d u c e st h e s y n t a c t i cf u n c t i o n so fm a t e r i a l c l a s s i f i e rp h r a s e s :a c t i n ga ss u b je c t ,p r e d i c a t e ,o b je c t ,a t t r i b u t e ,a d v e r b i a l a n dc o m p l e m e n t ;t h es y n t a c t i cf u n c t i o n so f v e r bc l a s s i f i e rp h r a s e s :a c t i n g a sc o m p l e m e n t ,p r e d i c a t e ,o b j e c t ;t h es y n t a c t i cf u n c t i o n so ft i m e q u a n t i t y p h r a s e s :a c t i n ga ss u b j e c t ,p r e d i c a t e ,o b j e c t , a t t r i b u t e ,a d v e r b i a la n d c o m p l e m e n t w h i l et h es e m a n t i cm e a n i n g so ft h o s ep h r a s e sa r ed i f f e r e n t , b u tt h e i rc o m m o ns e m a n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i st h a tt h e ya l lr e p r e s e n tt h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r e l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t h r e ea n c i e n tb o o k sa b o u tr i t e s ;q u a n t i t a t i v ep h r a s e ; q u a n t i f i e r ;s y n t a c t i cf u n c t i o n ;m a k e u pf o r m i v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 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 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亿却吣j 7 年占月 1 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圈。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力) 作者签名:纠伊仫日期:z 矿7 年多月日 导师签名:亏v 新0 景日期:勿砷年( 月弓 日 llv, i “三礼”数量短语考察 j 上- - 一 刖置 0 1 数量与数量短语 人类很早就有了数量意识。数量观念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人类思维进步的表现。数量观念折射到语言中成 为数量范畴。数量范畴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的语义范畴。古代汉语里有 些是通过数词与量词相结合构成的短语来表达数量范畴,有些是单独 用数词来表达数量范畴。在上古汉语时期,由于量词的不发达,很多 时候是借用名词作量词或单独用数词来表达数量范畴。 数词与量词相结合构成的短语,在不同论著中名称也不尽相同, 有“数量词组”、“数量短语”、“数量结构 、“数量词 等等。本文把 “数词与量词相结合构成的短语称为“数量短语”。古文献中当数 量短语中的数词为“一”时,数词“一”经常省略,省略后剩下单个 量词,这时本文仍把它看作数量短语。 o 2 选题背景及意义 有关先秦这一时期的语法研究,时贤对左传、国语、尚书 等历史散文,论语、孟子等诸子散文以及西周金文、甲骨文的 关注较多,而对“三礼”的关注和语法研究相对不足。本文拟对“三 礼中数量短语进行全面考察。“三礼 数量短语的研究能够对汉语 数量短语的研究提供一些语料,对汉语语法史的完善也是有帮助的。 o 。3 本文的研究方法 在“三礼 数量短语的研究实践中,我们采用穷尽式的描写和多 1 硕士学位论文 角度的分析的研究方法,把共时分析和历时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和 定性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和个案分析相结合,尽可能客观地对数量 短语做一个静态描写,充分分析其结构特点、句法功能、语义特征等 方面的共时状态,以及历时的继承和发展情况。 0 4 本文的语料来源 本文的语料来自中华书局影印的十三经注疏( 1 9 8 0 年版本) 。 以此本为底本,参考国学宝典“十三经 中的“三礼 经文,同 时参考彭林注译的仪礼、钱玄等注译的周礼和礼记,选用 善本,力求使文字讹误减少到最小程度。 2 “三礼”数量短语考察 第一章“三礼”概况及文献综述 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三礼 之名,起 于东汉末年郑玄注“三礼 之后。以“三礼 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三 礼”之学,是中国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官方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礼 与政治关系紧密, 因而“三礼”受到历代统治者和学者的重视。 1 。l 周礼简介 周礼是古文经学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也是历来经学家争辩最 激烈的经书。周礼一书,初名周官、周官经。汉书艺文 志云:“周官经六篇。王莽时,刘歆置博士。 苟悦汉纪云: “刘歆奏请周官六篇,列之于经,为周礼。”陆德明经典释 文叙录云:“王莽时,刘歆为国师,始建立周官经,以为周 礼。”颜师古注:“即今之周官礼也,亡其冬官,以考 工记充之。可见,此书西汉时称周官,刘歆奏七略时犹沿 用,王莽时,更名为周礼,并列为礼经。此后,周官、周礼 二名互见,至郑玄注“三礼 ,才确定为周礼。周礼只有古文, 没有今文。贾公彦周礼疏序云:“周官,孝武之时始出,秘而 不传。周礼后出者,以其始皇独恶之故也。” 关于周礼的作者及成书年代,自汉以来,众说纷纭。刘歆以 为周礼出自周公,郑玄注周礼也持此说。周礼天官太 宰郑玄注:“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职,谓之周礼。营邑于土中。 硕士学位论文 七年,致政成王,以此礼授之,使居洛邑治天下。”此后所谓正宗之 礼家、注疏家,均持此说。朱熹称之“盛水不漏,非周公不能作”。 和郑玄同时代的林孝存、何休等今文家,认为周礼出自战国时期, 清儒毛奇龄、皮锡瑞均信林孝存、何休之说。唐宋以后,有的人认为 周礼是后人附益,康有为甚至认为它是刘歆为佐王莽之业而伪造 的( 见新学的经考) 。钱玄先生经多年研究,认为钱穆先生在( 周 官) 著作时代考( 载燕京学报1 9 3 2 年第1 1 期) 一文中,从周 礼所载祀典、刑法、田制及其它方面,分析制度的产生发展,论证 周礼成书于战国后期之说,较为允当,并据周礼职方氏所 载九州名称之增改,证明周礼必成书于战国后期,为钱穆说添一 有力佐证。较之他说,二钱之说,有力可信,实为确论。洪诚在读 中也说:“从语法看,文献中,凡春秋以前之文,十数 与零数之间,皆用有字连之,战国中期之即不用。”此说也与二 钱之说近,较为允当。 隋书、经典释文认为河间献王得周礼,独阙冬官, 遂取考工记补之;贾公彦本马融说,认为是刘向校书时,发现亡 冬官,乃以考工记补之。周礼全书详述天子六官及其分属 职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 官司空。天官冢宰居首,职掌天下政务,以辅佐君王管理国家,其所 属计六十三种职官。地官司徒次之,职掌邦教以及土地、赋税等,以 辅佐君王安抚天下,其所属计七十九种职官。春官宗伯第三,职掌国 家礼仪、宗庙祭祀,以辅佐君王建立礼仪制度,其所属计七十种职官。 4 “三礼”数量短语考察 夏官司马第四,职掌国家军事,统帅军队,以辅佐君王平定天下,其 所属计七十种职官。秋官司寇第五,职掌国家狱讼、刑罚等司法制度, 以辅佐君王建立法律秩序,其所属计六十六种职官。全书所记职官中 有百余职官与两周金文相同相近,还有些记载可以与周代其它文献资 料互通证明。可见,周礼作者曾搜集了大量历史记载还有当时记 载和当时现实,并非虚构。考工记也是先秦古籍,成书约在东周 时期,专门记载攻木、攻金、攻皮、设色、刮磨、抟埴之工,并记述 了各种工种的工艺过程。 周礼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凡天文历法、邦国建制、政法 文教、礼乐兵刑、征赋度支、宫室车服、膳食衣饰、农商医卜、工艺 制作以及各种职官、名物、典章、制度,几乎无所不包,堪称上古文 化史宝库,是研究先秦典章制度的重要文献,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极 大,备受历代封建统治者重视。 周礼在东汉时有郑兴、郑众、贾逵、马融、郑玄作注。今仅 存郑玄注,对后世影响极大。唐代有贾公彦作疏,与郑玄注合入十 三经注疏。清末孙诒让周礼正义集前人之大成,是当前最好的 周礼注释本。 1 2 仪礼简介 “十三经”中周礼冠居“三礼”之首,仪礼紧随其后。仪 礼,汉代名礼、士礼、礼经,或云礼记,至晋代始称仪 礼。至唐开元间刻九经时,始定名为仪礼,并一直沿用至今。 “三礼”之中,仪礼出现最早且最早被立为学官。关于仪礼 5 硕士学位论文 的作者及成书年代,约有五种说法:一、周公所作;二、周公作孔子删 定;三、孔子或其弟子所作;四、作于苟子之后秦汉之际;五、伪 书说。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看法,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其成书年代最晚 为秦统一六国之前。从仪礼所记种种礼仪看,时间必早于战国。 汉代的仪礼有今文和古文之别。今文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书 写的文本,即高堂生所传者。古文是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文本,西汉 时鲁恭王在孔壁中所得“亡仪礼五十六篇 即是。今文古文在文 字及经义上每有违拗之处。因今文经学家的反对,古文经没有立于学 官。今文经十七篇,与古文经五十六篇相比,在汉朝备受重视,传授 源流亦甚清晰。十七篇在西汉已立学官。 现仪礼十七篇,除士相见礼、大射、少牢馈食礼、 有司彻等四篇外,其余各篇皆有“记缀于篇末。依内容而言, “记”是对经文的补充与阐发,与礼记之“记 不同。丧服 较为特殊,不仅有“记”,而且“记”中有“传 。至于“记 、“传 的作者,众说纷纭。贾公彦说:“传日者不知是谁人所作,人皆云孔 子弟子卜商字子夏所为。”邵懿辰则说:“子夏传诗,子游传礼。刀 胡培鼍说:“仪礼有经有记有传,记传乃孑l i - j 七十子之徒之所为。一 仪礼在西汉时有大戴、小戴和庆普等三家之礼。自高堂生始 授仪礼,只是师授,并无注疏。马融虽注丧服,但未注全书。 最早为仪礼全书作注的是马融的学生郑玄。郑注简约博洽,博采 众家,是最明快的注本。郑注一兴,三家之礼便日渐式微。到唐代, 贾公彦作仪礼注疏,以郑玄注为宗,参酌诸家,择善而从, 6 “三礼”数量短语考察 兼增己意,郑学赖以保存,定为今本。唐以后研究仪礼的著作主 要有:宋李如圭仪礼集解、元敖继公仪礼集说、清张尔 歧仪礼郑注句读、李光坡仪礼述书、方苞仪礼析疑、吴廷 华仪礼章句、盛世佐仪礼集编、胡培晕仪礼正义等。其中 胡培晕仪礼正义成就最高,是仪礼研究集大成的著作。 仪礼是一部记录战国以前贵族生活中冠、昏、乡、射、朝、 聘、丧、祭等各种礼节仪式的专书。仪礼所记,从仪式开始到仪 式结束,一一记载,巨细无遗。后来,这种严格区分尊卑贵贱亲疏等 级的礼,便由宗族内部扩展到政治生活中,形成了尊尊卑卑的一套严 密的社会制度,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核心思想之一,这就是礼制。 仪礼保留了我国上古丰富的社会史料,对于研究当时的政治制度、 礼仪风俗、名物制度、人际交往以及思维方式等,在学术研究领域具 有很高的价值。考古学家可利用它与考古遗址、文物相印证,解决一 些历史悬案;历史学家可用其研究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及先秦礼节规 范、外交往来等;进行思想史研究的学者,从中可获取儒家的礼学思 想资料,从而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社会风气、礼仪文明等。 1 3 礼记简介 先秦古籍称“记 或“传 的,均为一种特定的文体,是附属于 经的辅助资料。多用于阐明经义或补充经之所未备者,邵懿辰礼经 通论:“礼之有记,犹易之有十翼,春秋之有三传, 虽各自为篇,实相比附。可见,礼记即是配合解释礼经( 即 今之仪礼) 的记。 7 硕士学位论文 戴德和他的从兄之子戴圣,同是西汉武帝、宣帝时期的礼学名家, 世称大戴、小戴。戴圣于汉宣帝时立为礼经博士。相传大戴礼 记是戴德编选的,又名大戴礼、大戴记,有8 5 篇;戴圣又将 大戴礼记加以删节整理为四十六篇,这就是小戴礼记,亦名 小戴礼、小戴记、礼记。东汉末年,马融传小戴礼,又增 补了月令、明堂位、乐记,共四十九篇。随着东汉郑玄为小 戴礼记作注,小戴礼记地位攀升,到了唐代,被列为“经书”, 成为士人必读之书。而大戴礼记渐受冷落而亡逸多篇,原来有 8 5 篇,到了唐代,仅存4 9 篇。本文所考察的礼记为小戴礼记 ( 后文出现的礼记,未注明大戴者,皆指小戴礼记) 。 礼记记述了以周王朝为主的秦汉以前的典章、名物、制度和 白天子以下各等级的冠、昏、丧、祭、燕、享、朝、聘等礼仪。有些 篇目内容相对集中,侧重于某一方面,有些杂乱无次序,每节各有独 立内容,互不相关。其内容绝大部分与仪礼相配合,四十九篇不 是一时一人所作,其中可考者,较多是孔子再传弟子所作。钱玄先生 认为,礼记“除可以确定为西周文字及秦汉人所作之外,多数篇目 大致撰于战国时期,约公元前四世纪中期至前三世纪前期之间,即后 于仪礼十七篇及论语的著作时代,而早于孟子、苟子 的著作时代。 钱先生考证充分,其观点令人信服。 自东汉学者马融、卢植、郑玄为小戴礼记作注后,礼记 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传习,并与周礼、仪礼并称“三礼”。魏 晋南北朝时期,王肃、孙炎、刘世明等人先后为礼记作注,沈重、 “三礼”数量短语考察 熊安生、皇侃作“义疏刀。到唐代,官府把它升为“经”,与诗经、 周易、尚书、春秋左传相并列,成为朝廷开科取士的必读之 书,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清末。唐代孔颖达作礼记正义,亦宗郑 玄注,以皇侃书为主,熊安生书为辅,遵循疏不破注的原则,故 不免有附会之处。宋代学者以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编入 “四书”。宋儒治礼记成就最著者,当属卫浞礼记集说1 6 0 卷,博采经书凡1 4 4 家。元儒研究礼记影响较著者,为吴澄的礼 记纂言3 6 卷和陈潞的礼记集说今本1 0 卷。清代汉学以考证为 主,礼记的研究不及周礼、仪礼之盛,影响较大的有孙希 旦的礼记集解6 l 卷,考释礼制详备,于前人纠纷,多有新意。 1 4 “三礼”研究文献综述 历代研究“三礼 的著述,数量惊人,仅汉唐旧注、清儒新疏, 已不下干余卷,或单本独行,或散在文集、丛书之中。王锷先生的三 礼研究论著提要一书约百万言,上编收录汉代至1 9 9 9 年止研究“三 礼的著作( 包括研究大戴礼记的著作) 2 6 8 3 部,下编收录1 9 0 0 年至1 9 9 9 年百年间国内外研究“三礼的论文2 1 2 3 篇。这些文章以 及近十年来研究主要是从训诂学、词汇学、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 政治学、文化学等角度来研究“三礼,而从语法学的角度来研究“三 礼 的却是风毛麟角。 目前,专门研究“三礼语法专著还没有,易孟醇的先秦语法 ( 湖南大学出版社,2 0 0 5 年) 对“三礼 有所涉及,研究“三礼 的语法方面的硕士学位论文有陕西师范大学陈谢的古汉语常用介词 9 硕士学位论文 在( 礼记) 中的语法分析( 2 0 0 6 年) 和东北师范大学林琳的( 礼 记) 成语研究( 2 0 0 6 年) 。 与“三礼 数量短语相关的研究主要有: ( 1 ) 刘兴均周礼物量词使用义探析 j 古汉语研究,2 0 0 2 ,( 1 ) ( 2 ) 刘兴均周礼物量词初探 a 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所汉语史 研究集刊 c 四川成都:巴蜀书社,2 0 0 0 ,( 3 ) ( 3 ) 程艳梅论周礼和仪礼中贾公彦义疏的语法观 j 滁州学院学报,2 0 0 6 ,( 8 - 4 ) ( 4 ) 叶桂郴,罗智丰汉语动量词形成的原因 j 古汉语研 究,2 0 0 7 ,( 3 ) ( 5 ) 李亚明周礼考工记r 名一量j 同词形的语义基础 j 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2 0 0 8 ,( 1 6 ) 1 0 “三札”数量短语考察 第二章数量短语的分类 在汉语词类系统中,量词是一个独立的类,数词也是一个独立的 类。它们的活动能力都很有限,它们之所以各自成为一类,是因为它 们各自具有不同的语法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数词和量词经常组合为 数量短语,共同发挥其句法功能和语义功能。 汉语中数词是一个开放性的类,而量词是一个封闭性的类,同时 在数量短语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量词,因此,我们以量词为依据对数量 短语进行分类。 一般的语法教材把量词分为两大类:物量词和动量词。物量词表 示人和事物的单位,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而对于时间词是量 词还是名词这个问题,语法学家看法不一。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 中说:“两县、三站、一世纪里的县、站、世纪可以看成名词, 也可以看成量词。”“我们认为这类词放在量词后头的时候是名词,直 接放在数词后头的时候是量词,我们管它叫准量词。吕叔湘先生在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把“国、省、区、县、科、系、年、月、星期、 倍”作为自主量词。认为“自主量词后面不跟名词。也可以说是一种 不需要量词的特殊名词。个别自主量词也可以用在名词前边,如三 年时间一。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年、月、天、 。朱德熙语法讲义【m 1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5 :5 0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1 :8 硕士学位论文 星期、小时 等时间词只是比较特殊的名词。刘月华先生等在实 用现代汉语语法中,把“年、星期、天、小时、分、秒;国、省、 市、县”列入准量词。刑福义在汉语语法三百问中说:“准量词 是作为时间、区域等的计量单位的量词。它们有时是计量单位,有时 是名词。” 我们认为时间词分为表时间数量的时量词和单纯表时间的时间 名词。时间名词表示时间这种抽象事物的名称,是指某个特定的时间, 如“今天、早晨、星期天、初一 等。时量词表时间单位,如“旬、 月、日、夜、年、岁、天”等。在句法功能方面,时间名词与时量词 存在显著区别:时间名词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而时量词不单用; 时量词与其它量词一样,经常同数词结合,构成时量短语,一起充当 句法成分,而时间名词不能同数词直接组合。时量词是一类特殊的词, 它既表时间的量,又表时间本身;它跟物量词有区别,跟动量词也有 区别。所以我们把量词分为三大类:物量词、动量词、时量词;相应 地把数量短语分为:物量短语、动量短语、时量短语。 2 1 物量短语 2 1 1 由数词和度量衡单位词构成的物量短语 ( 1 ) 日行亘里,不以夜行。( 礼记奔丧第三十四) 里,长度单位,谷梁传宣十五:“古者三百步为里 。 ( 2 ) 车有六等之数:车轸婴屋,谓之一等。( 周礼冬官考工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 增订三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2 :2 2 。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 9 8 3 :8 3 。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m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2 :1 0 2 1 0 3 1 2 “三礼”数量短语考察 记第六) 说文解字:“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 “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 。 ( 3 ) 十分寸之一谓之枚,部尊二筮,弓凿广婴篮,凿上三丝, 凿下四丝,凿深三立直圭,下直三拯,凿端二拉。( 周礼冬官考工 记第六) 孙诒让正义:“枚一分者。贾子六术篇云:十麓为分, 十分为寸。是十分寸之一,即一分也。 ( 4 ) 上公之i l 执恒圭血立,缫藉立,冕服九章,建常九旃, 樊缨九就,贰车九乘,介九人,礼九牢;其朝位,宾主之间九十步, 立当车轵;摈者五人;庙中将币,三享。( 周礼秋官司寇第五) 寸,长度单位,说文解字:“十分也。 ( 5 ) 歌粥,朝二鲎米,夕二鲎米,不食菜果。( 仪礼丧服) 郑玄注:“二十两日溢,为米一升二十四分升之一。刀 ( 6 ) 诸侯觐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步,四f - j ;坛查三曼,深四 尺,加方明于其上。( 仪礼觐礼第十) 寻,古代长度单位,一般为八尺。 ( 7 ) 重三盟。(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 锊,重量名。说文解字:“暨,十铢二十五分之十三也。”郑 玄注以为一锊为六两大半两。三锊,为二十两。 ( 8 ) 冶氏为杀矢,刃长寸围寸,铤十之,重三蕴。( 周礼冬 官考工记第六) 1 3 硕士学位论文 垸,重量单位。戴震说即“锾”的通假字。一锾为十一铢,二 十五铢之十三。二十四铢为两,则一锾为半两弱。 ( 9 ) 重二笪。(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 钧,重量单位量词。说文解字:“钧,三十斤也。 段注:“斤 者十六两也,三十斤为钧 口 ( 1 0 ) 梓人为饮器,勺二丑,爵二丑,觚三丑。( 周礼冬官考 工记第六) 升,为容量单位词,说文解字:“十合也,从斗象形,合龠为 合,龠容千二百黍。 广雅释器:“合十日升。 十合为一升,十 升为一斗。 ( 1 1 ) 王宫门阿之制亘箜,宫隅之制土筮,城隅之制血丝。( 周 礼冬官考工记第六) 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礼 记坊记:“古制国不过千乘,都城不过百雉。”郑玄注:“雉,度名 也。高一丈,长三丈为雉。百雉,长三百丈。” ( 1 2 ) 诸侯之礼:执信圭七寸,缫藉七寸,冕服七章,建常七旃, 樊缨七就,贰车七乘,介七人,礼七牢;朝位,宾主之间土土龙,立 当前疾;摈者四人,庙中将币,三享。( 周礼秋官司寇第五) 步,说文解字:“行也 ;段注:“行部日人之步趋也,步徐趋 疾,释名日:徐行日步。m 这里为长度单位。历代定制的实际长 度不一,周代以八尺为步。 ( 1 3 ) 上地,夫二廛,田亘堕,莱五土堕,余夫亦如之。中地, 1 4 “三礼”数量短语考察 夫二廛,田互堕,莱亘堕,馀夫亦如之。下地,夫二廛,田亘堕,莱 三亘堕,馀夫亦如之。( 周礼地官司徒第二) 说文解字:“晦,六尺为步,百步为晦。从田每声。嗽,晦或从 十久。”孙诒让正义:“晦,释文作亩,云:本亦作古晦字。m 亩:“晦 的后起字。说文解字:“六尺为步,步百为亩,秦田二百 四十步为亩 ;段注:“邓展日,古百步为亩,汉时二百四十步为亩 。 礼记祭义第二十四:“昔者天子为藉王直,冕而朱纥,躬秉耒; 诸侯为藉亘直,冕而青纥,躬秉耒。” 廛:幅度量词。说文解字:“廛,二亩半也。一家之居。”刘兴 钧说:引廛与庐对文则异,散文则通。皆为农夫一家所居。不 同的是庐为野外田中之居,便于农事。廛为城中之居,冬闲 入住之处。孟子五亩之宅,合庐、廛言之,各为二亩半。故廛 作为量词指代二亩半无疑。弦 ( 1 4 ) 车米视生牢,牢十车,车苤直五筮;车禾视死牢,牢十车, 车三秆;刍薪倍禾,皆陈。( 周礼秋官司寇第五) 秉有五鲛:二十四斛。秉、鲛均为容积单位,十六斗为一鼓, 十鼓为一秉。 ( 1 5 ) 土日魁,盍兰日筮,煎日苤,三互四土盐,四医曰 笪,土笪日塑,退日益,四亘苤为二噩。( 仪礼聘礼第八) 斗、斛、笛、稷、;i 乇均为容量单位量词。 ( 1 6 ) 方十里为盛,成间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 周礼冬 。刘兴均周礼物量词使用义探析【j 】古汉语研究,2 0 0 2 ,( 1 ) :3 9 1 5 硕士学位论文 官考工记第六) 成,表面积的单位词,十里见方的土地为一成。 ( 1 7 ) 甑实三盟,厚半寸,唇寸,七穿。鬲实五筮,厚半寸,唇 寸。庾实三筮,厚半寸,唇寸。(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 稿,六斗四升为一脯。觳,一斗二升为一觳。 ( 1 8 ) 戈秘六尺有六寸,殳长曼直四屋,车戟堂,酋矛堂直四尽, 夷矛三曼。(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 常,古长度单位,郑玄注:“八尺日寻,倍寻日常。” ( 1 9 ) 市朝二去。(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 夫,面积单位,长宽各百步为夫,即百亩。 ( 2 0 ) 方百里为显,同间广二寻,深三纽,谓之浍。( 周礼冬 官考工记第六) 仞,说文解字:“伸臂一寻八尺。刀段玉裁注辨析详明,他的结 论是:“七尺日仞,亦其势然也。” 同,土地面积方百里为一同。 ( 2 1 ) 辐长= 担直兰,其博三寸,厚三之一。( 周礼冬官考工 记第六) 柯,本指斧头柄,作长度量词,为斧头柄之长,即长三尺。 ( 2 2 ) 九和之弓,角与干权,筋三侔,胶三暨,丝三竖,漆三魁。 (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 “锊、邸、蚪”都是重量单位,贾公彦疏:“锊,锾也。尚书 云:其罚百锾。锊与锾为一物,皆是六两大半两也。邸、蚪之 1 6 “三礼”数量短语考察 轻重未闻。 ( 2 3 ) 车人之事,兰缒谓之宣,二童直圭谓之橱,= 垣直圭谓之 柯,二扭直圭谓之磬折。(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 宣,四十五度角;矩,九十度角;楫,六十七点五度角;柯,一 百零一点二五度角;磬折,一百五十一点九度角。宣、矩、橱、柯、 磬折均为角度量词。 ( 2 4 ) 箭筹八十,长尽篮,握素。( 仪礼乡射礼第五) 贾公彦疏:“长尺复云有握,则握在一尺之处,则此筹尺四寸矣。 谷梁传昭八年:“流旁握。范宁注:“握,四寸也。” ( 2 5 ) 绞一幅为三,不辟。衿五垣、无铣。( 礼记丧大记第二 十二) 幅,说文解字:“布帛广也。”幅指布的宽度。孔颖达疏:“绞 一幅为三者,谓以一幅之布分为三段。” ( 2 6 ) 筹,室中五迭,堂上迭,庭中血迭。笄长尺二寸。壶, 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 礼记投壶第四十) 郑玄注:“铺四指日扶。孔颖达疏:“四指日扶,扶广四寸 通作肤。 一指一寸,一扶即四寸。 ( 2 7 ) 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血筵,南北土筐,堂崇二筐。 五室,凡室重筵。(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 筵,说文解字:“竹席也。从竹延声。周礼曰:度堂以筵。 筵一丈。筵,本义是指竹席,这里借用为长度单位量词,其长度为 竹席的长度,用来计量房屋正厅的长度。 1 7 硕士学位论文 ( 2 8 ) 古者百里,当今互三土二里盔垄四尽三立三盆。( 礼 记王制第五) 分,为长度单位,就是一寸的十分之一。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 尺,十尺为一丈。 2 1 2 由数词和个体单位量词构成的物量短语 “个体量词”是指单一的量词,它表示的量是单一的。 ( 1 ) 凡丧,王则张帘三重,诸侯豆重,孤卿、大夫不重。( 周 礼天官冢宰第一) 重,层也,由重叠义转化而来,用来计量帘。 ( 2 ) 典命掌诸侯之五仪诸臣之五笠之命。( 周礼春官宗伯第 三) 等,说文解字:“齐简也。作量词表示等级、品种。这里表示 官职或爵位的品级。可用来计量台阶的级,如例:“及阶,三让,主 人升二笠,宾升。”( 仪礼乡射礼第五) 可用来计量礼的等级,如 例:“凡诸侯之适子誓于天子,摄其君,则下其君之礼二笠。”( 周礼喑 官宗伯第三) 还可用来计算土地的种类,如例:“辨十有二壤之物而 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以土均之法辨五物盎簋,制天下之地征,以 作民职,以令地贡,以敛财赋,以均齐天下之政。”( 周礼地官司 徒第二) ( 3 ) 奉束帛,匹马卓上,九马随之,中庭西上,奠币,再拜稽 首。( 仪礼觐礼第十) 匹,用作量词,表示单一;用来计量马,匹马指一匹马。作量词 “三礼”数量短语考察 共出现2 次。 ( 4 ) 将合诸侯,则令为坛三盛,宫旁- r 。( 周礼秋官司寇 第五) 成:层,重。钱玄注释:“坛为方形,共四层,每层高一尺,下 层最大,其上递减一尺,最上层为堂,不在数,故只云三成。 ( 5 ) 有若日:“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遣车一乘,及墓而反。国 君土仝,遣车七乘,大夫五仝,遣车五乘,晏子焉知礼? ( 礼记檀 弓下第四) 个,指下葬前祖奠用的牲体的数量,国君大牢,大夫少牢,士特 牢。每牲取臂、膈、胳为一个,每辆遣车各载一个。 ( 6 ) 秦誓日:“若有二仝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 其如有容焉( 礼记大学第四十二) 秦誓,尚书周书的篇名。个,今文本作“介刀,用于计 量人或物等。 ( 7 ) 若中,则释获者复二仝释一笄,上射于右,下射于左。( 仪 礼大射仪第七) ( 8 ) 下射进,坐,横弓;覆手自弓上取二仝,兴;其他如上射。 ( 仪礼乡射礼第五) 个,这里用来计量箭的数量。 ( 9 ) 庙门容大扃土仝,i 苇11 1 容小扃三仝,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 应i - j - 彻三仝。(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 这里“个用来计量“扃”、“车、“轨( 车轮间的距离) ”的数量。 1 9 硕士学位论文 “个”在“三礼 中共出现l1 次。 ( 1 0 ) 上客临,日:“寡君有宗庙之事,不得承事,使二企老某 相执缚。 ( 礼记杂记上第二十) 介,和“个”通用,”“介是“佃与“茴”的古体字,用于计 量人,也是个体量词。 ( 11 ) 东方之馔,两瓦瓶,其实醴酒,角觯,木栖;既豆两,其 实葵菹芋、赢醢,两笾,无滕,布巾,其实栗,不择,脯四匿。( 仪 礼士丧礼第十二) 艇,直条的干肉,经过引申,后用于计量肉条等物,作量词,相 当于“条”。共出现2 次。 ( 1 2 ) 荐脯,重量,横祭于其上,出自左房。( 仪礼乡饮酒礼 第四) 挺,或作“艇”,亦相当于“条。 ( 1 3 ) 君裢,祭服,散衣,庶裢,凡三土整,给不在算,不必尽 用。( 仪礼士丧礼第十二) 称,仪礼中多次用作量词。贾公彦疏:“文士丧大敛三十称, 丧大记士三十称,大夫五十称,君百称,不依命数,是亦丧数略 案:杂记注云:士袭三称,大夫五称,公九称,诸侯七称,天子十二 称。称指衣数。礼记丧大记第二十二:“袍必有表,不禅;衣必 有裳,谓之二整。 相当于“件、套”,表单数的成分要多些。 ( 1 4 ) 今夫山,二鲞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 宝藏兴焉( 礼记中庸第三十一) 2 0 “三礼”数量短语考察 卷,通“拳 。一卷石,即一拳头一样大的石头。 ( 1 5 ) 且夫武,始而北出,豆盛而灭商。三盛而南,四盛而 南国是疆;五盛而分,周公左,召公右;盔盛复缀,以崇天子。( 礼 记乐记第十九) 成,指舞曲的一段。再成,即第二段;三成、四成、五成、六成 依此类推。 2 1 3 由数词和集体单位量词构成的物量短语 集体量词是指表量的单位量词为复数,或包含着复数。例如: ( 1 ) 画荒,火三型,黻三型。( 礼记丧大记第二十二) 列,说文解字:“分解也。这里指行列。 ( 2 ) 乘禽,日也土巫,殷膳大牢,以及归,三飨,三食,三燕; 若弗酌,则以币致之。( 周礼秋官司寇第五) 双,说文解字:“隹二枚也。 段注:“方言,飞鸟日双。双, 乘禽两只。在上古,和“叟一样,都归属于“综合称量法的。后 来发展就分解成表双数的量词了。 ( 3 ) 大夫贿用塞纺。礼玉、塞帛、乘皮,皆如还玉礼。( 仪礼聘 卒l 第l ) 束,说文解字:“缚也。 这里作量词,指五匹,用来计量布帛 的量词。 ( 4 ) 今夫地,二握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 而不泄,万物载焉。( 礼记中庸第三十一) 撮,说文解字:“四圭也。一日两指撮也。孙子算经卷上: 2 1 硕士学位论文 “十圭为一撮,十撮为一抄。”撮,是表示少量的量词。 ( 5 ) 五人为鱼,五鱼为匾,婴匝为空,亘空为篮,五逮为匝, 亘娅为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仓库租赁合同范本
- 2025不定期劳动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赣州货物从业资格证考试
- 汉字之美征文1000字高中
- 寒假日记80字左右20篇
- 含锡量9%的有机锡催化剂
- 海外科学计算博后项目
- 电大金融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二合一)
- 2025年银川c1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
- 氮气泡沫 气液比
- 水准测量平差表(含公式可自动计算)
- Unit5Poems单元分析讲义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
- 260吨汽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完美的图形)教学课件(第1课时)
- 2022新能源光伏发电工程竣工决算报告模板
- 2023超星尔雅《创新创业》答案
- 110kV变电站短路电流计算书
- 船舶带缆知识学习
-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全面地476种食物升糖指数一览表
- 自然交易理论基础与进阶(自然交易理论丛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