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陈澧《说文声表》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 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得墨洼! 重整盘堂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 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天津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 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 q11支 r _ 盯一 1 譬 多层次的研究,本文打算从版本、体例、谐声系统、陈澧与段玉裁谐声归部的比较这几个 方面进行研究,发掘陈澧上古音方面的思想,以期客观公正的评价陈氏古音学思想,并为 古音史的研究积累可利用的资料。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说文声表的选题意义、研究概况和本文创新之处。第 二章介绍陈澧生平及其音韵学著作。第三章介绍说文声表的版本、体例和主要内容。 第四章先阐述了说文谐声系统对上古韵部研究的重要意义,然后回顾利用说文谐 声系统研究上古韵部的历史,进而具体比较分析说文声表的谐声系统与段氏十七部的 异同。第五章通过对比陈澧与段玉裁在谐声字归部的异同,论述陈氏对段氏古韵分十七部 的继承关系,列出了陈澧说文声表谐声表。第六章从成就和不足两方面对陈澧说文 声表进行了客观评价。 关键词:陈澧;说文声表;谐声;古韵十七部 一 | - _ j s t u d yo nc h e n l i s s h o uw e ns h e n gb i a o a b s t r a c t c h e n g l in a m e dl a n p u ,w a sb o r ni np a n y u ,g u a n g d o n gp r o v i n c e h ew a sa f a m o u ss c h o l a r o fq i n gd y n a s t y , w h os p e c i a l i z e di ng r a m m a t o l o g ya n dp h o n o l o g y h ew r o t eal o to fb o o k s o n e o ft h e mw a s w h i c hw a so nc l a s s i c a lp h o n o l o g y i tw a sw r i t t e ni nl8 4 0 i t r e c o m p i l e d a n dr e s e a r c h e dc l a s s i c a lp h o n o l o g yb ym e a n so fh o m o p h o n ya n d c a t e g o r i z e dt h ec l a s s i c a lp h o n o l o g yi n t os e v e n t e e nk i n d s t h ep r e d e c e s s o r sf o c u s e do nt h ep r e a m b l ea n dv e r s i o no f 。n o t a n a l y z i n gt h o r o u g h l ya n d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t l l i st h e s i sa i m st or e s e a r c ht h i sb o o kb yi t sv e r s i o n , s t y l e ,h o m o p h o n ys y s t e m ,c h e n l ia n dd u a n y u c a i sh o m o p h o n y f u r t h e m a o r e ,i tw i l le x p l o r et h e c h e n l i sp e r s p e c t i v eo no l dc h i n e s ep h o n o l o g y f i n a l l y , i tc a ne v a l u a t eh i si d e ao b j e e t i v e l ya n d c o n t r i b u t et ot h er e s e a r c ho fc l a s s i c a lp h o n o l o g y t i l i st h e s i sh a ss i xc h a p t e r s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i n t r o d u c e s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h es u b j e c t s e l e c t e d g e n e r a lo v e r v i e wo fp r e v i o u sr e s e a r c h e so l l a n dt h eo r i g i n a l i t y o ft h i st h e s i s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i n t r o d u c e st h el i f eo fc h e n l ia n dh i sl i t e r a r yw o r k s t h et h i r d c h a p t e ri n t r o d u c e st h ev e r s i o n ,s t y l ea n dp r i m a r yp u r p o s eo ft h i s b o o k ,1 1 l ef o r t hc h a p t e r i l l u s t r a t e st h eg r e a tv a l u eo f f o rr e s e a r c h i n go l dc h i n e s ep h o n o l o g ya n d r e t r a c e st h er e s e a r c hh i s t o r y f u r t h e r m o r e ,t h ec h a p t e rd i s c u s s e st h es i m i l a r i t i e sa n d d i s s i m i l a r i t i e sb e t w e e nh o m o p h o n ys y s t e ma n dd u a n s h is e v e n t e e n sp a r t t h ef i r hc h a p t e r t h o r o u g h l yc o m p a r e st h es i m i l a r i t i e sa n dd i s s i m i l a r i t i e so f e h e n l i sa n dd u a ny u c a i sw o r ki nt h e a s p e c to fh o m o p h o n y i td i s c u s st h ei n h e r i t a n c er e l a t i o no ft h e m ,l i s tt h eh o m o p h o n yt a b l eo f t h el a s tc h a p t e r ev a l u a t e s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f a n ds h o r t c o m i n g s k e y w o r d s :c h e n l i ; ;p h o n e t i cc o m p o u n d ;t h es e v e n t e e np a r to f c l a s s i c a l p h o n o l o g y j 第二章陈澧生平及其音韵学著作2 第一节陈澧生平事迹2 第二节说文声表写作背景及成书经历5 第三章说文声表的版本、体例及主要内容7 第一节说文声表的版本7 第二节说文声表的体例9 第三节说文声表的主要内容1 2 第四章说文声表谐声系统之考察研究1 3 第一节。说文谐声系统对上古韵部研究的重要意义j 1 3 第二节利用说文谐声系统研究上古韵部的历史1 4 第三节说文声表与段氏十七部的比较分析1 6 第五章说文声表声旁归部研究1 7 第六章陈澧说文声表的成就与不足8 5 参考文献8 7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说文声表选题意义 清代是我国古音学研究的繁盛时期,古音学者成就辉煌。当人们提及“清代古音学” 的时候,多集中于对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章炳麟、 黄侃等古音学家的研究,其他人则鲜少提及。仅仅如此,不能算是全面的古韵研究史。事 实上,清代的许多学者对古音学诸方面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并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 他们在古音观的转变、研究方法的开拓、古音材料的发掘及古韵系统的研究上卓有成就, 但至今仍未被重视,甚至未被发掘。 清代学者对古音研究贡献巨大,从顾炎武开始,就意识到了谐声偏旁在划分韵部时的 重要作用,段玉裁说得最明白:“一声可谐万字,万字亦必同声 。1 后来的学者们一直遵循 这条原则来推演上古韵部,而说文解字则为学者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谐声字材料。他 们利用说文解字的谐声来探求上古韵部,并得到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一些列的“说 文系 韵书。但是,这些著作中除了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受到了关注,其他作品大 都默默无闻,而事实上,这些著作同样为古韵学的繁荣作出了贡献,他们在研究方法、材 料发掘及研究视角方面各有独特之处,客观上也帮助人们改变了说文解字只是一本“惟 别形体 的字书的传统观念。 说文声表便是这些作品中的一部,说文声表成书于1 8 3 5 - - 1 8 4 0 年之间,属于 清代晚期作品,作者是清代著名经学大师陈澧。 说文声表共十七卷,首标目二卷。此书取说文解字九千余字,以段玉裁古韵 十七部为纲,按谐声偏旁重新缕列,类而聚之,形成一个谐声系统,标目以楷体列出谐声 系统,依段式古韵分为十七部。说文声表打破说文根据部首编排文字的方法,对 说文同谐声的字加以归并,以声为纲重新排列,并分别声旁等级,次第排列,得到说 文谐声系统。此书的特色乃以声排列,将说文解字按声序重新排列。 遗憾的是,目前对此书的研究当代学者虽或有提及,然而或未有言论,或语焉不详, 还没有针对此书的专门细致研究。本文旨在填补古音学史对陈澧说文声表研究的空白, 探究陈氏古音学思想,就相关的问题作深入探讨,以期客观公正地评价定位陈氏的古音学 思想,并为古音史的研究积累可利用的资料,加深对古音诸问题的认识,这正是我们研究 陈澧及其著作的价值所在。 第二节说文声表的研究概况 陈澧的古音学著作算不上清代古音学家的主流,自然也不可能引起古音学史研究者的 关注,据目前搜集的材料来看,提及陈澧的古音学作品的著者可谓寥寥无几,而能深入总 结的则更是少之又少了。 1 段玉裁六书音韵表 m 北京t 中华书局1 9 8 3 ( 7 ) :1 7 1 。i,。ii 1 在刘志成先生所撰,巴蜀书社1 9 9 7 年8 月版的中国文字学书目考录中,清朝时 期有关说文谐声研究独占一章,多达5 0 余种,其中提到陈澧说文声表。 张其昀“说文学 源流考略第十三章关于说文解字声读及释音的研究中,简 要概述了说文声表的作者、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刊行版本。这些介绍多源于说文 声表的自序部分。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编续修四库全书总目录索引 第二四八册中有说文声统十七卷标目二卷;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二列传六十九、碑 传集三编卷三十三及续碑传集卷七十九中提及此书。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王松木1 9 9 4 年硕士毕业论文陈澧 及其 音学思想研究一文中,论述陈澧的系联条例一章中提及“说文声表分部挹入系联条 例 。由于某些客观原因,王松木的这篇硕士论文,我们难以见到全文,只是得到了他的 论文提要,同样对笔者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帮助。其论文对陈澧 :切韵考系联条例的 分析,把陈澧的中古音研究与上古音研究联系到一起,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我们知道陈氏的说文声表是清代说文谐声研究系列著作中的一部,利用谐声 材料是研究上古音的一个重要方面,陈澧说文声表为上古音的全面发掘研究提供古音 学材料。由此可见,对说文声表进行研究和考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可是我们发现, 对陈澧说文声表进行专门研究的很少,可以说是一定意义上的缺失。这也从另一角度 证明了陈氏此书并未受到太多的重视与研究,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空间。我 们尽力挖掘其中宝贵的音韵学理论,为上古音研究增加新的依据。 第三节本文创新之处 ( 1 )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对陈澧说文声表的版本和体例进行研究。 ( 2 ) 第一次系统研究陈澧说文声表谐声系统、列出谐声表。 ( 3 ) 第一次对陈澧与段玉裁谐声偏旁进行比较分析。 第二章陈澧生平及其音韵学著作 第一节陈澧生平事迹 一、陈澧生平经历 陈澧,生逢广东朴学由高潮跌入低谷的转折时期。菊坡精舍的创建,为陈澧提供了更 广阔的空间和活动舞台,不仅创立了东塾学派,更成为广东朴学的集大成者。 现代学者对陈澧的研究,多集中于其中古音的辉煌成就切韵考之中,因此对陈澧 本人的研究及其上古音领域的研究相关资料不多。目前可查到的资料有清史稿卷四百 八十二列传二百六十九、清代人物撰稿下编九卷、续碑传集卷七十四、清代 2 七百名人传等书对陈澧生平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清史稿对陈澧的介绍,现全文收录于下: 陈澧( 公元1 8 1 0 年- - 1 8 8 2 年) ,字兰甫,番禺人道光十二年举人,河源县训导澧九岁能文, 复问诗学於张维屏,问经学於侯康凡天文、地理,乐律、算术、篆隶无不研究中年读诸经注疏、子、 史及朱子书,日有课程初著声律通考十卷,谓周礼六律、六同皆文之以五声,礼记五声、六律、 十二管还相为宫,今之俗乐有七声而无十二律,有七调而无十二宫,有工尺字谱而不知宫、商、角、微、 羽惧古乐之遂绝,乃考古今声律为一书叉切韵考六卷、外篇三卷,谓孙叔然、陆法言之学存於 广韵,宜明其法,而不惑於沙门之说又汉志水道图说七卷,谓地理之学,当自水道始,知汉水道 则可考汉郡县其於汉学、宋学能会其通,谓汉儒言义理,无异於宋儒,宋儒轻蔑汉儒者非也近儒尊 汉儒而不讲义理,亦非也著汉儒通义七卷晚年寻求大义及经学源流正变得失所在而论赞之,外 及九流诸子,两汉以后学术,为东塾读书记二十一卷 其教人不自立说,尝取顾炎武论学之语而中之,谓“博学於文,当先习一艺韩诗外传日好 一则博,多好则杂也,非博也读经、史、子、集四部书,皆学也,而当以经为主,尤当以行己有耻 为主。为学海堂学长数十年至老,主讲菊坡精舍,与诸生讲论文艺,勉以笃行立品,成就甚众光 绪七年,粤督张树声、巡抚裕宽以南海朱次琦与澧皆耆年硕德,奏请褒异,给五品卿衔八年,卒,年 七十三他著有说文声表十七卷,水经注提纲四十卷,水经注西南诸水考三卷,三统术详说三卷,弧三 角平视法一卷,琴律谱一卷,中范一卷,摹印述一卷,东塾集六卷 陈澧少年聪颖,泛览群籍,精音韵、地理、声律、算术,晚年着意研究经学源流。道 光十四( 1 8 3 4 年) ,考入“学海堂,后任学长,其间教学和研究颇有建树,音韵学方面 造诣更深,著有说文声表1 7 卷、切韵考6 卷、切韵考外篇3 卷。同治六年( 1 8 6 7 年) 任“菊坡精舍 ( 书院) 院长,与学生讲论文艺,勉以笃行立品,十余年如一日,英 伟之士多出其门。 二、陈澧的音韵学著述成果 陈澧学问广博,一生著述繁富。生平除肆力经、史子部之学外,旁及天文、地理、文 字、音韵、乐律、算术、诗词、古文、书法、摹印、绘事,而又靡不精盐,继以述造,海 内学者咸服其精博。据后人统计,所著包括已刻、未刻和存目,达1 1 6 种。2 其中以汉书 地理志水道图说、声律通考、切韵考、汉儒通义、东塾读书记等代表性著作为 学界所推崇。 ( 一) 陈澧在音韵学方面的著作 1 、说文声表十七卷 此书为陈澧三十岁之前所作,即成书于道光二十年( 1 8 4 0 年) 之前,是其早期作品。 1 学海堂:是由乾嘉时期著名汉学家阮元继杭州创建诂经精舍之后,于道光五年( 1 8 2 5 ) 在广州城北粤秀山创办 的又一个以专最经史训诂为宗旨的书院阮元还颁定了 学海堂章程,确立了学长制、季课制和刊刻制,是 当时广东文化学术的中心 2 此处采用吴茂粲、黄国声 订补 j 中山大学学报,1 9 8 2 ( 4 ) 3 2 、说文声表标目 抄本一册,香港大学图书馆藏。 3 、切韵考六卷,切韵考外篇三卷 道光二十二年( 1 8 4 2 年) 。切韵考分内外篇,内篇六卷,卷一序例,卷二考证 声类,卷三考证韵类,卷四、五把考证的韵类列成表,卷六探讨某些理论问题;外篇 三卷,从等韵家的观点来重新排列内篇的内容。切韵考是研究切韵语音系统 的著作,是第一部利用反切研究韵书音韵系统的专著。 4 、说文解字笺 广东图书馆所藏陈澧学思稿第三册末附有谐声通义一卷,序文所谓“以畅谐 声通义之旨”意,或即此书稿原名。 5 、等韵通一卷 本集有自序一篇。此书疑是切韵考外编之初稿。 6 、初音编音学一卷,自刻本 广州图书馆藏抄本一册,封面钤阴文“陈澧之印 。首页有陈氏亲笔批语:“昔时欲作 初学编数卷,先作音学一卷,尝刻于板,今失其版矣。此稿尚存,欲重刻之。丁 卯小除夕兰甫记。 其下钤文“陈澧之印 内容包括( 一) 四声清浊,( - - ) 双声,( 三) 叠韵,( 四) 切语,( 五) 字母。 7 、音学一卷 抄本见汪兆镛微尚斋书目。由上可知此编系从初学编音学抄录而成。 8 、博雅音 陈德芸广东未刻之书籍云:“十册,徐氏南州书楼藏 。未刊。 9 、广州音说及字义举例 陈澧、詹宪慈等著,1 9 7 1 年存萃学社编集,崇文书店印行。 1 0 、 :七音表不分卷 广东图书馆藏稿本四册。有陈澧亲笔眉批,后附校说文所附唐韵法、校集韵法 - n 。未刊。 1 1 、广韵增加字考略稿本 陈澧原稿于书名下有双行夹注:“此书及广韵切语考异、广韵切韵下字考合为 切韵订,不必分三书也。”陈德芸广东未刻之书籍云:“以上下、上去入为序,内 分考异、增加两式黄劬学斋藏 。未刊。 陈澧音韵方面的著作十一种,除去未干i j 的三种,有三十二卷。由此可知,陈澧在音韵 学上研究成果颇丰,切韵考一书是陈澧音韵学代表作,奠定了陈氏在清代音韵学的地 位。 ( 二) 陈澧中古音研究取得的成就 陈澧以博学见称,最初专治经学,宗法汉儒,从而精研文字音韵,所著切韵考在 4 中国传统语言学界久负盛名。他首次提出的“反切系联法”是研究反切的重要方法。 在音韵学方面,陈澧的研究可谓开创性。他2 8 岁开始撰写切韵考、广州音说1 , 对广韵和广州方言的研究造诣尤深。他首创了“反切用字系联法”用以研究古代的声 母和韵母,“取广韵切语上字系联之,为双声四十类;又取切语下字系联之,每韵或 一类,或二类,或三类四类,分列声韵,编排为表,循其轨迹,顺其条理,惟以考据 为准,不以口耳为凭,必使信而有征,故宁拙而勿巧 。2 也就是说,他根据反切上字和被 切字同声母、反切下字和被切字同韵母的原理,发明了用系联反切上下字的方法来考求广 韵的声韵母,这种方法颇为精确,结论也较为得当,在对广韵声韵母的研究上作出 了开创性的贡献,为历代音韵学家所赞成。 陈澧虽然没见过切韵残本,可是他先抓切韵音系是一发中的了。切韵上 承上古音,下开现代音的局面,正是研究音韵学的核心资料。音韵学家许多人,各有贡献。 但是第一个找着正门的金钥匙的是陈澧。推求上古音韵、解释古方言、讨论古韵文以及调 查现代方言,都拿切韵音系作始发站。陈澧的创始之功是不可磨灭的。 陈澧在音韵学方面的成绩,不仅仅表现在中古音上,还在上古音方面也有一定造诣, 本文研究的说文声表体现了陈澧在上古音方面的贡献。 第二节说文声表写作背景及成书经历 一、说文声表写作时代和自我评价 张民权先生在清代前期古音学研究中,将清代古音学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 阶段是从明亡清立到江永古韵标准问世为止,这是清代古音学的开创和探索时期;第 二个阶段,是从江永到张成孙谐声韵谱问世为止( 1 8 1 4 ) ,这也就是乾嘉时代,是清 代古音学的发展和成熟时期;最后一个阶段是从道光时代到清末为止,这是清代古音学最 后的发展和总结时期,其殿军是章炳麟。他将这三个时期分为前期、中期与后期。根据张 先生的分期,陈澧的说文声表属于清代后期的古音学著作。 古音学发展到乾嘉时代,其研究成果可谓登峰造极,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 王念孙是这一阶段的杰出代表。谐声资料的系统运用,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自从顾炎 武在唐韵正中以谐声偏旁来离析唐韵,段玉裁又在谐声的问题上,明确提出了“同谐 声者必同部 理论之后,清代中期的学者们便自觉地将谐声字与古韵文结合在一起来探求 古韵部,于此同时,大量取用说文解字中的谐声材料,写出诸多有价值的作品,并取 得丰硕成果。客观上也使说文解字的音韵学价值得以让世人了解。李方桂在上古音 研究中这样写道:“拿研究谐声字所得到的结果跟研究诗经用韵的结果相互印证,这是 一项很重要的贡献。这两方面的研究是根据两种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果, 能相合能互相印证。这使我们对于韵部的分类更为相信。 广州音说载子东鹅集卷一第2 7 2 9 页,光绪千辰( 1 8 9 2 ) 刊成,羊城两湖街刊印 2 王惠荣陈澧思想研究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l i i 版社2 0 0 8 ( 8 ) t4 2 5 陈澧的说文声表就是在乾嘉时代之后,在运用说文谐声研究上古音的时代背 景之下产生的诸多说文系韵书中的一部。 说文声表写作的时代背景,就作者个人而言,此书成稿于陈澧三十岁之前,陈氏 在说文声表自序中写道:“古人有自悔其少作者,澧编此书,年未三十,然本昔人之 意,非自出臆见,虽未必为奇作,世之治小学者或有取焉,不必悔也。”说文声表是陈 澧三十岁( 1 8 4 0 年) 之前的作品,此时的陈澧正在由著名学者阮元督粤时所创设的“学海 堂 为专科生,在这一时期,他潜心于学问,专心攻读,并开始著书。陈澧研习说文解 字,发现许书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部首排序法,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归为一部, 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陈氏设想以声旁分部,把声旁相同的归为同一部,形声之字归属 在同一声旁之下,这种以声旁排序的方法与许慎以形旁排序的方法相辅相成。陈澧“其后 读戴东原书,知其尝劝段氏为此书,谓以声统字,千古奇作 ,陈氏以声旁归部并按照声 旁排列字序的方法与戴震的想法不谋而合。陈澧说文声表以声旁排序,按照谐声原则 以段玉裁古韵十七部为归部原则,丰富了说文系韵书的研究角度,给后来的研究者提 供了另外一种思路,是陈澧早期较为满意的一部作品。 二、成书经过 说文声表为陈澧三十岁之前所作,初名说文解字声类谱,嗣更名为说文声 统,最后定名为说文声表,共十七卷。 说文声表成稿后,并未即时刊刻,我们今 天看到的这一刊刻发行本,乃经历了复杂艰辛的过程,才出版问世。陈澧的曾孙陈之迈在 说文声表书后附有“跋 一篇,简单介绍了此书的问世过程。 “初稿即成,原拟请桂星垣( 文耀) 先生检校一过,然后刻板,后因星垣先生有韶州之行,遂以底 本送徐子远( 灏) 先生,并嘱其作笺,但无所成咸丰三年,公循星垣先生之请,即付剞劂,乃于是年 八月作自序一首,说明编著旨趣,但仍未即时刊刻公殒后,是书誊本之一由公之门人廖泽群( 廷相) 先生保存,送广雅书局官刻,尚未着手,而先生遽归道山,先君( 讳庆稣,字公睦) 亦存有誊本一份, 原拟在苏州付刻,又以北返未果,稿存上海中国信托公司保险柜中民国二十六年( 1 9 3 7 年) ,中日战 启,干戈扰攘八年。该稿遂散佚无踪先君于战后家书中,一再提起刊刻说文声表之事,有此稿 非刻不可,此事非汝不能办也,先祖在天之灵当佑汝福寿也之言惟是时迈于役美京华盛顿,后 调菲律宾马尼拉,对此事实不知从何着手,每一念及,焦急万分” 由上可知,说文声表初稿完成后,陈澧嘱托同为当时岭南“四俊 1 之一的桂文耀 ( 字星垣) 先生检校并刊刻,后因桂星垣出行韶州,于是将底本送给徐子远先生,嘱托其 作笺并刊刻,终无所成。书稿的刊刻工作就此延误下来,直至咸丰三年( 公元1 8 5 3 年) , 陈澧在桂文耀先生的要求下,为说文声表作自序一篇,并准备雕版刻书,至此,距完 成初稿已有十五年左右,但此次仍未即时干u 刻。陈澧故去之后,说文声表的誊本之一 由其门人廖泽群先生保存,送至广雅书局官刻,又因廖先生辞世,刊刻之事又被搁罨。陈 澧之孙陈庆稣亦有誊本一份,原打算在苏卅i 付刻,但因北归不成,遂将此稿存于上海中国 岭南凹俊:番禺县陈澧、顺德县卢同伯、南海县桂文耀、同邑杨荣绪有“四俊”之称 6 努力下刊刻发行的强烈愿望。 钞善本书目一册寄给陈之迈。 七卷赫然在内,十分欣喜, 由该大学伍冬琼女史任其劳, 信符先生的南州书楼,嗣转归姚钧石先生的蒲坂书楼,1 9 5 9 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购此书。陈之迈得到影印稿之后,与该大学图书馆馆长史图瓦施 乇士先生函商恳请影印 发行此书,1 9 7 0 年8 月1 0 日获得批准。说文声表善本在经历了复杂辗转之后终于回归 陈澧后人手中,并在其积极的运筹之下,使得该书在1 9 7 1 年5 月由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 公司正式印行。 第三章说文声表的版本、体例及主要内容 第一节说文声表的版本 关于说文声表的版本,见于史料记载的有以下几种: 1 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版( 蒲坂藏书本) 蒲坂藏书原为澳门姚钧石所收藏,后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图书馆于一九五 九年购入,总共有线装古籍约三千二百种,四万五千余册,这些书多半为广东著名的南州 书楼的藏书,包括多种学科的丰富资料,堪称北美最卓越的中文藏书之一。在儒家典籍类 中,属于古典文学的,其中半数( 约有二百五十种) 为文学理论、音韵学,尤以文字学为 多。历史类中,有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志,包括广东省五十六个地区,以及中国境内约五十 个著名山脉。哲学类收书不多,但存有趣味性的艺术、考古学、拓本等,尤以印章为多。 百科全书类有二十七种多册数书籍,包括一种宋代著作的抄本。文学类收书最多,有超过 一千五百种印刷精美的明清版本及多色套印本,从两色至七色不等。别集类有明至清初刊 本超过一百五十种,及约五十种唐代诗人杜甫著作及八百种清人作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 值。丛书类中,有多种罕见的书籍,是在其他图书馆极少见到的版本。上述各手稿中,有 清末学者陈澧的著作说文声统。 说文声表十七卷,本书前有陈澧自序一篇,后附陈澧曾孙陈之迈所写跋一篇。初 名说文解字声类谱,嗣更名为说文声统,最后定名为说文声表。此书的手稿本, 张佛泉先生系陈澧曾孙陈之迈在北大工作时期的同事 7 见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宋元明及旧钞善本数目。1 9 7 1 年5 月,说文声表由台湾 文海出版有限公司正式出版发行。 此稿为未完本,书稿中有陈澧批注应查对之处数起,如第一卷封面上批注,第六、第 七卷封面上批注,又有致徐子远先生的信札中说明,标目“乃依滕清之本编绿者,故与底 本不相应0 00 0a0 恐有一声全缺者也 。陈澧在原稿上曾用朱笔作批注,影印不甚清晰,很是 遗憾。 2 陈澧集本 陈澧集2 0 0 8 年7 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陈澧集分六册,除东塾集、东 塾集外文、东塾遗诗,还收录其存世的全部著作,如东塾读书记、七韵考、说 文声表、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水经注西南渚水考、声律通考等。全书由中山 大学黄国声教授主编。其编撰的东塾先生年谱简编。附于全书之末。 说文声表收录在陈澧集第四册。此版以台湾本为底本,尽量遵从陈澧手迹。 陈氏在页眉上有批语,不能在正文中体现的,均录于校记中。 3 天壤阁丛书本 清王懿荣辑。王懿荣( 1 8 4 5 - - 1 9 0 0 年) 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 今烟台市福山 区) 人。天壤阁丛书是清同治光绪间,福山王氏天壤阁家塾刊,1 9 2 7 年一云精舍印本。天 壤阁丛书十九种增刊六种,为杂纂类丛书,汇刻了有关经学、小学名家著述7 6 卷。说 文声表系天壤阁丛书书目中的一种,但此版本现已缺失。 4 续修四库全书本 续修四库全书作为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的续编,经国家新 闻出版署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批准的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从1 9 9 4 年开始启 动,历时8 年,到2 0 0 2 年4 月完成了全部1 8 0 0 册的编纂出版工作。由上海古籍出版 社出版。续修四库全书总共收书5 2 1 3 种,由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顾 廷龙主编。收录乾隆以来至辛亥革命间著述,上接四库全书。乾隆以前四库全 书未收之书包括戏曲、小说及禁书亦广为收罗。 说文声表存目收录在续修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第二百四十八册。续修 四库全书本据复旦大学图书馆藏王氏学礼斋抄本影印。( 原书板框高2 5 9 厘米,宽3 2 8 厘米) 5 广东中山图书馆藏本 在广州,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善本室藏有陈澧说文声类谱钞本一部。卷首有“史悠 豫丙午九月以翦本覆校”字样。其第一卷完整,第二卷开始缺篆体字头及古籀。推测是先 由一人( 即当时史氏) 钞写主体内容,空下篆体字头和古籀由另一人填入,但只填了第一 卷。按:史悠豫系粤籍翰林史澄的子侄辈。陈氏有一著述习惯,每一草稿成,再作修改, 辄取原草稿剪裁并贴之,即所谓“翦本 。史氏所据翦本殆陈氏自定的底本或诸底本之一。 “丙午 即道光二十六年( 公元一八四六年) ,时在初稿成后数年,尚用早期的书名。 8 经过我们比较发现,说文声表共有蒲坂书楼藏本、王氏学礼斋抄本和广东中山图 书馆藏本三种。但是,王氏学礼斋抄本仅为存目而无正文,广州中山图书馆藏本也是残本, 所以,本文研究以蒲坂书楼藏本即台湾文海出版社所出的说文声表为主,其他版本作 为补充。 第二节说文声表的体例 说文声表是一部利用说文谐声,以声旁分部重新排列说文解字属字顺序的音 韵学著作。对于该书的研究,应该从其编排体例入手,我国古代韵书繁多,体例各异,每 部韵书都有区别于其他韵书的特点。研究体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在书中所阐述的古音 学观点。关于说文声表的体例,陈澧在前序中说:“以声为部首,而形声之字属 之,其属字之次第则以形之相益为等级,以意之相引为先后,部首之音相近者,其部亦以 类聚,依段式古韵,定为十七卷。 说文声表依据段玉裁古十七部谐声,把说文解字 中的字归为十七部,以声旁作为部首,声旁相同的字归属同一声部,每个字之间的顺序按 照声旁的等级关系排列,声旁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归为同一声部。纵观说文声表,陈氏 没有提出明确的上古音分部,但是,他赞同段玉裁的古韵分十七部说,依古韵的十七部分 列十七卷。 说文声表十七卷,标目二卷,书前有陈澧于咸丰三年八月所写自序一篇,书后附 有陈澧之曾孙陈之迈所写跋一篇。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此书的体例: 一、说文声表全书结构纲要 在描述本书的结构体例之前,或有必要明确几个术语,声旁,形声字是在象形字、 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 形 旁) 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旁( 声旁) 组合而成。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旁可 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一级声旁,形声字中作为声旁,直接由象形字、指 事字或会意字充当声旁,且这个符号本身的结构中不含任何可以再次分割的表音成分,例 如“刀字。一级声旁与意符组成一个形声字。二级声旁,即由一级声旁与意符组成的 形声字。例如“召 字,它由一级声旁“刀 和意符“口 构成。这个形声字本身又能充 当一个声旁,与其他意符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形声字。三级声旁,即由二级声旁与意符构 成的形声字。例如“昭”字,它由二级声旁“召 和意符“日 组成。三级声旁作为一个 声旁,与其他意符一起,可以组成一个新的形声字。由此类推,可以得到四级声旁,五级 声旁。纵观说文声表的结构,一共能够划分出六级声旁。例如该书第三部中的“六兴 查蠢黄演”是从一级声旁到六级声旁的排列。“六 是一级声旁,由一级声旁“六一和意 符“中 组成的“兴 是二级声旁,由二级声旁“兴 和意符“土 组成三级声旁“圭 , 又由三级声旁“圭 和意符“囿”组成四级声旁“齑 ,四级声旁“齑”和意符“只”组 成五级声旁“寅”,由五级声旁“蛮 和意符“亨 组成六级声旁“演 。 n 说文声表标目的结构 9 1 、说文声表标目第一即谐声第一部。每部中罗列此部所包含的所有声旁,每页由右 至左依次排列1 0 个一级声旁。 例如:说文声表标目第一( 第8 页) ,由右至左依次排列“里、力、之、止、 、 导、弋、哉、陟、士 1 0 个一级声旁。 2 、一级声旁之下包含二级声旁、三级声旁以至更多级声旁的,在一级声旁下列出各 级声旁。 例如:说文声表标目第一( 第8 页) ,一级声旁“之 下有声旁“塞、寺、峙、 特、待、蚩 ,其中“塞”、“寺”和“蚩”是二级声旁,“畴 、“特、“待 是三级声旁。 3 、有的一级声旁之下不包含二级声旁的,只单列一个一级声旁。 例如:说文声表标目第一( 第8 页) ,一级声旁“陟 之下不包含二级声旁,则 只单列“陟 这一个一级声旁。 o 说文声表正文的结构 1 、正文在每页中由右至左竖行排列。 2 、首先列出一级声旁做字头,字头为小篆字体,后列出说文解字中的释义及反 切,及该字的或体、籀体、古文字体。如无或体、籀体及古文字体,则不列。 3 、一级声旁下包含二级声旁的,在低于一级声旁一格的位置列出二级声旁,以小篆 为字头,下列说文中的释义及该字的或体、籀体、古文字体。释义及列字的结构完全 同一级声旁。 4 、二级声旁下包含三级声旁的,在低于二级声旁一格的位置列出三级声旁。以小篆 为字头,释义及所列个字体同一级声旁和二级声旁。由此类推,直至罗列出由该一级声旁 而生成的二级声旁、三级声旁直至第n 级声旁。 5 、一级声旁之下,首先穷尽性列出由该一级声旁生成的第一个二级声旁,以及该二 级声旁生成的三级声旁直至第n 级声旁,然后罗列由该一级声旁生成的第二个二级声旁, 以及该二级声旁生成的三级声旁直至第n 级声旁,由此类推。 6 、一级声旁之下,以低于一级声旁一格的位置列出二级声旁,以低于二级声旁一格 的位置列出三级声旁,由此类推,直至该声旁能生成的第n 级声旁,层级相生,形成一个 有等级排列的表的形式。 7 、说文声表中所收字,字头下为说文中的释义。该释义以大徐( 徐铉) 本说 文解字为主。释义下或附有小徐( 徐锴) 说文解字系传之说解,或附有段玉裁说 文解字注中之说解,或附有姚文田说文声系之说解,或附有玉篇中之说解,或 附有六书故中之说解,以上说解皆为正文释义之后按语。 二、说文声表的凡例 说文声表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凡例,但是书中有陈澧的眉批“此等注入凡例 、“入 凡例 ,我们把有这样眉批的地方找出来,引用说文声表中的文字并举例,补出该书 的凡例。 l o 1 、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但并没有指明其声旁的;或者会意字,不指明声旁但声旁 明确的:或说文中指明声旁,而后人以今音疑古音,妄加删改的,近儒著书有补其缺 佚者,今采以补之。 例如:会意字,不指明声旁但声旁明确的“憋”字,说文解字中:憋,意也。从 心从能,会意字。“憩 字姚文田说文声系日能亦声。说文声表采用姚氏的解说, 即:怨,从心能声。 2 、说文解字字有重文且先后位置互换的,对字的解说置于先字之下,把重文篆体 删削,以合许书先篆后籀之通例。即先列篆体,字意解说之后,有籀文字体的列出籀文。 例如:“翼 字,说文解字中:翼,翅也,从羽冥声。说文先翼后翼,以翼为 籀文、翼为篆体,说文声表中位置互换,以篆体“翼 做字头,字意解说之后,列出 籀文。 3 、说文解字形声之字,大徐本和小徐本解说不同时,采用小徐本的说法。 例如:“右字,说文解字大徐本作从口从又,小徐本作从口又声。说文声表 此字取小徐之说。 4 、:说文解字中的或体字不注声旁,在本书中以或体字作字头并注明声旁。 例如:“盔 字,说文解字中为“盘 的或字。说文声表以“蛊 作字头,从 皿右声。 5 、说文解字中的属字,有的采用古文字体然后列篆文字体,说文声表因为有 从篆文声旁得声的字,所以把篆文与古文互换,采用篆文字体。 例如:说文解字中,字头为“直”,释义后列篆文“蛊 。因为有从“盘”得声的 字“醢,而没有从“直 得声的字,所以说文声表部首采用古文“盔 。 6 、玉篇中将说文解字的或体字与正体互换,将或体作为正体,而将正体作为 或体。即说文声表采用玉篇的正体字头,不用说文的字头。 例如:说文解字中“猹 为“葬 的或体字,“篪 为“毹 的或体字,而:玉篇 中则转以“舞为或体,以“擅 为正体,“觥”为“簏”的或体字,说文声表采用玉 篇的说法。 7 、说文解字籀文作为重出的字形,多不加解释。本书中将说文中籀文放于篆 文前者,以籀文作字头,同时增补作者对字形的解说。 例如:“豳 字,说文解字中,囿,从口有声,“圜 是“囿 的籀文字体。说文 声表以“豳 作字头,从口,象垣十其中路也,从四木。 8 、说文解字一个篆体有两个不同的或体,多分属不同部,本书中根据声旁等级相 属关系,分级列出。 例如:说文解字“囿 字的籀文字体有“豳 和“菌”,“豳”在“口 部而“菌 在“帅”部。在说文声表中按照声旁的等级关系列出,“豳 和“菌分别为一级声 旁和二级声旁。 1 9 、说文解字大徐本中未收的字,而小徐本收录的,本书依小徐本收录之。 例如:“綦 字,说文解字大徐本未收此字,而小徐本收录,说文声表依小徐 本录之,从系其声。 l o 、说文解字中依据小篆字形“从某省”的,古籀不省,则先列古籀后列撰文字 体。 例如:说文解字“燹 从火福声,徐铉说说文无福字,当从辐省,而籀文“燹 则不省。说文声表列籀文字体“燹 为字头,在籀文后列“燹 。 以上我们对说文声表体例有了一个大体的描写。此书编排的重要特色是以声旁为 纲,列出篆文字体为字头,形声之字相属之,“其属字之次第则以形之相益为等级以意之 相引为先后,部首之音相近者,其部亦以类聚 ,即由一级声旁与意符得出二级声旁,二 级声旁与意符得出三级声旁,相同声旁的字根据等级的不同在位置上层级排列,形成表的 形式。这种方式可谓井然有序,疏而不漏,于文字之间与文字本身的音义的关系,一目了 然。 第三节说文声表的主要内容 在前面关于写作背景、版本与体例的介绍,已经让我们对说文声表有了简单的了 解。在这一节当中,我们对前面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 说文声表十七卷是陈澧对上古音研究的著作。此书在初稿完成后陆续有所修订。 据陈澧自记及 与杨黼香书中所记载,说文声表最初名为说文声类谱,后更 名为说文声统,最后定名为说文声表。从书名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出这本书以说 文解字为底本,以“声 统字为特色。所谓“声,指谐声字的声旁,把从同一声旁得 声的谐声字罗列在一起,根据字义关联排列顺序,又以不同等级的声旁所组成的谐声字罗 列各自之间等级关系,等级相递,形成“表 的形式,故名日“声表 。 说文声表取说文解字九千余字,以段玉裁古韵十七部为纲,按谐声偏旁重新 缕列,类而聚之,形成一个谐声系统。此书目录曾单独抽出传抄,题说文声表标目, 二卷。标目使用楷体,依段式古韵分为十七部。说文声表正文以篆体作字头,基本抄 录大徐本说文解字,包括徐铉的注和反切,但为了理顺谐声关系,有时也略作变更, 主要是把部分古文字体、籀文字体移作字头,同时相应地改动释文。为了贴合本书的写作 目的,即理顺谐声关系,有的地方采取小徐本的说解,有的引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 的说解,有的采用姚文田说文声系的说解,引用的各家说解,皆以双行小注的形式附 于抄录的说文解字原文之后。当然,有时也附有陈澧自己的看法。 说文声表从说文中的1 0 5 1 6 个字中分析得到2 0 1 4 个谐声声旁( 即谐声偏旁) , 不仅列出谐声偏旁,而且连声旁与从字一一列出,并按谐声层级相生的关系等级排列,归 属同一韵部的谐声字均罗列于声旁之下,范围之广,收字之全超过了段氏的古十七部谐 声表( 段氏谐声声旁1 5 2 1 个) 。这样广博的谐声偏旁,既是陈澧此书的贡献,又有将谐 1 2 声偏旁夸大化的嫌疑,我们将在下面的章节里具体分析。 第四章说文声表谐声系统之考察研究 第一节说文谐声系统对上古韵部研究的重要意义 说文解字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成系统的字典,具有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
- 2024年1月化粪池疏通与雨污分流改造联动施工合同
- 美甲聊天教学课件
- 脑卒中静脉溶栓后的护理
- 汽车行业投放指南
- 2024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泉州市南方科技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沪东中华造船集团高级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民间借贷及担保合同范本
- 英语-北京市朝阳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一(朝阳一模)试题和答案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先进制造模式课件
- 人工智能简史与机器学习及其应用课件
- 奇美牌口风琴吹奏说明电子版
- 面对自我 课程辅导教师读本
- 奎因企业文化因导向诊断模型详解
- 北京市森林火警、火情、火灾信息报告管理规定
- 温室大棚项目绩效管理手册范文
- 叉车技能比武实施方案
- 上海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评价指标90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