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11级 分析化学补充练习题.pdf_第1页
浙师大11级 分析化学补充练习题.pdf_第2页
浙师大11级 分析化学补充练习题.pdf_第3页
浙师大11级 分析化学补充练习题.pdf_第4页
浙师大11级 分析化学补充练习题.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 mjg 1 光学分析部分补充练习题光学分析部分补充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 ) (A)频率 (B)波长 (C)介质 (D)周期 2. 波长 500 nm 的光的能量比( ) (A)紫外光小 (B)红外光小 (C)微波小 (D)无线电小 3. 用实验方法测定某金属络合物的摩尔系数,的大小决定于( ) (A)络合物的浓度 (B)络合物的性质 (C)比色皿的厚度 (D)入射光强度 4.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相比,其优点是( ) (A)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 (B)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 (C)可以抵消吸收带来的误差 (D)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 5. 紫外可见光谱的量子跃迁类型是( ) (A)原子和分子外层电子能级跃迁 (B)原子和分子内层电子能级跃迁 (C)分子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 (D)分子转动及低能级振动能级跃迁 6. 在同一实验条件下,测得浓度为 c 的溶液的透射比为 T,浓度为 2c 的溶液的透射比 为( ) 。 (A)T1/2 (B)T2 (C)T2 (D)2T 7. 下列化合物中荧光最大的是( ) ,荧光波长最短的是( ) 。 (A)苯 (B)联苯 (C)对联三苯 (D)蒽醌 8. 极性溶剂对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吸收峰的波长的影响是( ) 。 (A) n*跃迁蓝移 (B) n*跃迁红移 (C) *跃迁蓝移 (D) *跃迁红移 9. 某化合物 max(正已烷)329nm,max(苯)305nm,该吸收跃迁的类型为( ) 。 (A) n*跃迁蓝移 (B) n*跃迁红移 (C) *跃迁蓝移 (D) *跃迁红移 10. 电子能级间隔越小,电子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 。 (A) 能量越高 (B) 波长越长 (C) 波数越大 (D) 频率越高 11. 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化合物的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时的吸光度为( ) 。 (A) 0.368 (B) 0.334 (C) 0.443 (D) 0.434 12. 已知 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8.04 g/mol,545nm=2.2103Lmol1cm1,今在 545nm 处用浓度为 0.0020% KMnO4溶液,3.0cm 比色皿测得透光率为( ) 。 (A)15% (B)83% (C) 25% (D) 53% 13. 某物质的摩尔系数很大,则表明( ) 。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 mjg 2 (A) 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吸光能力很强 (B) 该物质浓度很大 (C) 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D) 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 14. 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经稀释后,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将( ) 。 (A) 向长波方向移动 (B) 不移动,但峰高降低 (C) 向短波方向移动 (D) 不移动,但峰高升高 15. 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 )因素有关。 (A) 比色皿厚度 (B) 该物质的浓度 (C) 吸收池材料 (D) 入射光波长 16.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的吸收峰( ) 。 (A) 消失 (B) 精细结构更明显 (C) 位移 (D) 分裂 17. 有 A、B 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 溶液用 1.0cm 比色皿,B 溶液用 3.0cm 比色 皿,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 。 (A) A 是 B 的 1/3 (B) A 等于 B (C) B 是 A 的 3 倍 (D) B 是 A 的 1/3 18. 激发态分子经过振动池豫回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后, 经系间窜越转移 至激发三重态, 再经振动弛豫降至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 然后发出光辐射跃迁至基的 各个振动能能级,这种光辐射称为( ) 。 (A)分子荧光 (B) 分子磷光 (C) 瑞利散射光 (D) 拉曼散射光 19分子荧光发射光谱含有( )个发射带。 (A) 1 (B) 2 (C) 3 (D) 不一定 20. 关于振动池豫,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振动池豫只能在同一电子能级内进行 (B) 振动池豫属于无辐射迁 (C) 通过振动池豫可使处于不同电子激发态的分子均返回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 振动池豫能级 (D) 振动池豫是产生斯托克位移的原因之一 21. 下列有关分子荧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发射光谱最短波长处的谱峰与激发光谱最长波长处的谱峰相对称 (B) 发射光谱最长波长处的谱峰与激发光谱最长波长处的谱峰相对称 (C) 发射光谱的形状与激发光谱的波长无关 (D) 发射光波长总是大于激发光波长 22. 一般要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检测荧光的强度,这是由于( ) 。 (A) 只有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才有荧光 (B) 荧光是向各个方向发射的,可减小透射光的影响 (C) 荧光强度比透射光强度大 (D) 荧光发射波长比透射光波长长 23. 原子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 (B)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 (C)原子的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 (D)原子核的振动 24.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中,选择激发电位相近的分析线对是为了( )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 mjg 3 (A)减小基体效应 (B)提高激发概率 (C)消除弧温的影响 (D)降低光谱背景 25. 对棱镜摄谱仪和光栅摄谱仪的色散力均有影响的是( ) (A)制造棱镜或光栅的材料本身 (B)光轴与感光板的夹角 (C)物镜的焦距 (D)光线的入射角 26. 当不考虑光源影响时,下列元素中发射光谱最为复杂的是( ) (A)K (B)Ca (C)Zn (D)Fe 28. 光栅公式为 d(sin sin)=K,与式中 d 值有关的是( ) (A)闪耀角 (B)衍射角 (C)光谱级次 (D)刻痕数 30.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实验中若感光板的乳剂面装反,经摄谱、显影和定影后得到的发 射光谱将会是( ) (A)紫外光谱区谱线不出现 (B)不产生异常情况 (C)谱线严重重叠 (D)谱线自蚀现象严重 31. 原子发射光源中蒸发能力最强的是( ) (A)直流电弧 (B)交流电弧 (C)高压火花 (D)ICP 32. 引起原子吸收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变宽 (B)自吸变宽 (C)多普勒变宽 (D)劳伦茨变宽 33. 应用调制的空心阴极灯主要是为了( ) (A)延长灯寿命 (B)克服火焰中的干扰谱线 (C)防止光源谱线变宽 (D)扣除背景吸收 34. 光谱通带是指( ) (A)单色器出射光束波长区间的宽度 (B)单色器出射狭缝的宽度 35. 原子吸收光谱是( ) ,其光源是( ) (A)线光谱 (B)带光谱 (C)锐线光谱 (D)连续光谱 36. 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 (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原子 (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 (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37.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 (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 (B)产生紫外光 (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产生具有足够浓度的散射光 3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各部件的排布顺序为( ) ;原子吸收光谱仪各部件的排布顺序为 ( ) (A)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 (B)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 (C)光源、单色器、原子化器、检测器 (D)光源、吸收池、检测器、单色器 二、名词解释 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检出限 光学分析 光谱的类型 发射光谱 吸收光谱 荧光 光谱 振动池豫 斯托克位移 共振线 谱线自吸 谱线的自蚀 自然变宽 压力变 宽、振子强度 光谱通带 谱线轮廓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 mjg 4 三、填空题 1. 波长为 0.9nm 的电磁辐射的频率为( )S1,波数为( )cm1 2. 近紫外区的波长范围为( ) ,可见区的波长范围为( ) 。紫外可见光 度分析中,为减少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时百分透光率应在( ) , 吸光度应在( ) 。 3. 影响摩尔吸光系数的因素有( ) 4.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火焰原子化器常用的预混合型原子化器,是由( ) 、 ( ) 、 ( )和( )四部分组成。 5.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分析法只能确定试样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含量 ) ,而不能给出试样物 质的(分子结构信息 ) 6. 原子吸收分析中,干扰效应主要有(光谱干扰) , (化学干扰) , (电离干扰) , (物理干 扰) , (背景干扰) 。 7. 原子吸收光谱法把产生( )吸收或能产生( )吸光值时的待测 物或质量定义为特征浓度。 8. 由辐射原子与其它粒子间相互碰撞产生的谱线轮廓变宽为( ) 9. 随待测元素原子蒸气压力增大而增大的谱线轮廓变宽为( ) 10. 原子吸收谱线轮廓变宽使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灵敏度( ) 11. 平面光栅公式为( ),闪耀光栅公式为( ),当入射角 = 0 时,闪耀光栅的衍射角 与闪耀角 i 的关系为( ) 四、简答题 1. 试述区别 n*跃迁、*跃迁的方法原理。 2. 试述分子荧光的激发光谱(吸收带)有可能比荧光光谱(发射带)多的原因。 3. 试述原子发射光谱中的灵敏线、分析线和最后线的含义和应用。 4. 简述影响强度的因素。 5. 简述直流电弧、交流电弧、电火花光源的特点及应用。 6. 影响光栅线色散率的因素有哪些? 7. 什么是分析线对,内标元素及分析线对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8. 试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水中镁的原理。 9. 简述原子吸收光谱中光源调制的方法和目的。 10. 试述原子吸收光谱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 1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光源应当符合哪些条件?为什么空心阴极灯能发射半宽度很窄的 谱线? 12. 简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背景吸收的产生及消除方法? 1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调制空心阴极灯电源的目的是什么? 14. 为什么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灵敏度和准确度? 15. 用方框图表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发射光谱摄谱仪、原子吸收和分子荧光 光度计的结构,各部件的主要作用和异同点。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 mjg 5 16. 紫外-可见、分子荧光、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仪都有单色器,试述它们在各自 光谱仪中的空间位置和作用。 五、判断说明题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被测组分的浓度越高,测定的准确度越高。 2. 紫外-可见吸收曲线的峰高随波长增大而增高。 3. 分子荧光分析法应用于极稀溶液的测定,其灵敏度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 24 个数量级。 4. 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中应选择反衬度高的感光板,而定量分析则要选择反衬度相 对较小的感光板。 5. 激发温度越高,谱线强度越大。 6.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分析线均采用最灵敏的主共振线。 7. 影响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多普勒变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