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doc_第1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doc_第2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doc_第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doc_第4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博物馆网络平台的建设新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文化的供给与消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及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文化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发展文化事业要研究新技术的发展动向及其对文化事业的影响,这是我们在研究博物馆文化事业建设时应当考虑的因素。博物馆所蕴藏的丰富文物资源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通过建立博物馆网络平台的方式予以充分展示和利用,借助信息产业的发展建立数字虚拟博物馆、网络共享博物馆物质文化资源、举办网上虚拟展览及其相关的拓展服务,通过这一方式吸引青年一代对文化事业的关注,使社会认识到博物馆是北京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五、博物馆通过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一、 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意义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就是指博物馆为社会所需要,并为社会所承认的教育作用的发挥,即其在为社会服务中所取得的成果和功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博物馆不仅不能忽视和削弱,反而更要大力强化社会教育功能,使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坚实阵地。博物馆在新形势下,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因此在新时期要求大力强化社会教育功能有其深刻的内在意义。首先,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是时代所赋予的责任。这是社会对博物馆的要求,也是博物馆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对群众尤其是对青少年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就特别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需要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而博物馆是精神文明的载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它应提供给社会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课堂,一个舒适宜人的休息场所。因此,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让人们通过博物馆来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就成为了当前加强博物馆建设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其次,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是博物馆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博物馆是收藏、教育和科研的机关,被誉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和成人的终生学校,有着极为丰富的实物教育资源,这是任何其他教育部门都无法比拟的,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有自己独特的特色:以特殊语言实物说话,以特殊教育方式直观教育来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仅不能放弃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反而应该把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置于首位。再次,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是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要。有的学者认为,博物馆的功能从以收藏为主到逐步向观众开放,再到现在的为社会发展服务,它的功能在不断增加,并逐步演变为以教育为主、收藏为辅。笔者本人也很认同这种说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博物馆各功能间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以藏品为中心的传统定位与国际博物馆发展的潮流是背道而驰的,博物馆只有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才能得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二、 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博物馆主要是通过陈列展览和讲解来实现其教育功能的。建国以后,我国博物馆在陈列展览和讲解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应该看到,在陈列模式、陈列设计、陈列手段及讲解工作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有待于博物馆界协力去解决。例如:1、陈列设计缺乏主题,不能有效地吸引观众。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解说词、说明牌等内容专业性很强,没有看到广大的普通观众才是陈列展览的主要服务对象。我们经常会在展厅内遇到疑惑不解和渴望理解的眼神,“请勿动手”型的展示方式和专业化倾向削弱了博物馆与观众的亲近感,拉开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从而导致了博物馆观众的流失。另外,有些学者认为,由于无变化的固定模式和程式化的陈列设计,使得陈列的形式和内容严重脱节,陈列方式泥古,表现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陈旧以及开放时间死板等,让公众对博物馆提不起兴趣,这是也导致一部分博物馆观众门可罗雀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正是因为陈列内容中的相关文字解说和辅助的材料都太少,陈列方式死板,没考虑到广大观众的客观要求,自然也就造成了广大普通观众在感官、行为和心理上的排斥。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只有做到寓教于乐,把广大普通观众作为陈列设计思路的主体,才能受到观众的欢迎,有效地吸引观众。2、陈列技术手段的制约。我国绝大多数博物馆采用“橱窗式”、“样盘式”的陈列手段,图表、文字等辅助陈列采用及其简陋的“黑字白纸”,照片绝大部分用黑白照片,灯光运用也较差,一般采用办公室和家用的日光灯。陈列材料的质地在一定程度上也比较落后,从视觉、感觉等方面,不能很好地起到陪衬的效果。再加上陈列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呆板的古董陈列,展品没有动感,这就大大削弱了观众参观博物馆的兴趣,因而博物馆也就很难起到教育群众的目的。3、讲解工作质量普遍较差。从整体上说,目前我国博物馆讲解员的文化素质还不太高,很多讲解员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专业知识缺乏,讲解时靠死记硬背,语言缺少生动感。另外讲解员不能根据观众的层次、兴趣爱好、心理特征以及接受能力,做到因人施讲,有的放矢,使讲解内容和方法千篇一律,从而影响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三、 拓展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途径以上概述了我国博物馆教育的落后现状及其局限性,那么怎样才能使博物馆教育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它的途径应该是什么?一种传统的见解认为,所谓博物馆的教育,就是收藏品的陈列、展览和讲解,如果把这一工作做好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也就有了成绩。另一种颇具革新精神的见解则认为,博物馆的教育必须改革,应当跳出博物馆的围墙和展厅,扩大同外界合作,注意馆外的事情,把博物馆社会教育的视野放得大一些,使受教育者的面增大,受教育的内容更为广博。我们认为,陈列展览是拓展博物馆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应该尽力把它搞好,加上因人而异的讲解,向社会普及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以及革新博物馆教育理念,优化博物馆部门自身建设,加强与馆外机构的合作,让民众参与等形式,使得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不断得到拓展与有效发挥。(一)改善陈列设计的思路和手段,增强吸引力陈列是博物馆进行社会教育的主要手段,它集中反映了博物馆的性质和类型,体现了博物馆藏品、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水平,是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的综合成果,也是衡量博物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陈列是博物馆工作的中心环节,它能够反映出博物馆管理和施教的能力与水平。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要以广大普通观众的需求为基础,重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联系,尽量使展览内容与广大观众相贴近,充分展示博物馆的风采。在展览的内容上,要关注社会热点,突出本国、本地区、本行业的特点,使博物馆的陈列成为反映和表现所在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及自然科技的一个“窗口”。并要坚持少而精与丰富多彩相结合的原则,增强艺术性和趣味性,使观众真正想去看,乐于看,能在赏心悦目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为地区性的博物馆或学校的博物馆,还要特别注意配合所在地区、学校的教学内容,设计布置陈列展览,从而使其能有效的服务于学校教育。例如,苏州戏曲博物馆的“昆曲陈列”,为了说明古代昆曲曲谱知识,展览了“工尺谱”,受过专门训练的讲解员还向参观者示范这种工尺谱的作曲方法,这就使参观者学到了昆曲乐谱方面的知识,从而了解了戏曲乐谱的发展演变情况,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也就实现了。3又如,浙江自然博物馆每年举办的专题陈列展览地球在呼唤环境保护展,把人类与环境这个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摆在了人们面前,告诫人们,人类既是环境的保护者,又是环境的破坏者。环境的好坏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良好的环境将造福人类,恶劣的环境将威胁人类的自身生存。举办这种类型的专题陈列展览,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使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一定更要注意加强环境的保护,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类展览主题新颖,知识系统性强,使人们受到了深刻的环保科普教育。4在展览形式上,要尽量采用各种先进的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法,努力打造精品陈列,最有效地吸引观众。要让观众有看、有动、有操作、有实验,以此来强化教育效果。如浙江自然博物馆利用多媒体触摸屏,由文字、影像、动画、音频、视频组成的多媒体资料库,图文并茂的介绍陈列展览中的动物、植物、地质的分类、演变进化过程以及动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让观众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自然界的奥妙,这种浅显易懂的方式备受广大观众欢迎。5又如前几年在北京展出的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展,运用了多幅大型彩色照片,采用了复原、实地表演等多种陈列手段,既制造和烘托了少数民族风情的氛围,又使观众沉醉于摄影艺术的天地中,从而加强了观众对展览内容的印象。6总之,只有较多的理解观众的心声,通晓他们的心态,捕捉住新的创意,才能搞出符合观众口味的展览,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提高讲解水平及质量据2005年7月3日的中国文物报报道:“讲解员是沟通博物馆、纪念馆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博物馆、纪念馆的名片,讲解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观众的受教育和参观质量,影响着博物馆、纪念馆的窗口形象,甚至影响到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形象。”7由此可见讲解工作在博物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笔者认为一次成功的讲解,应该具备以下要素:(1)在内容上应该是科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能使观众产生无限的联想,兴趣盎然,乐意接受,能把观众的激情引向高潮。(2)在讲解过程中,根据观众的要求和现实状况适时进行调整讲解的内容、方法和进度,与观众建立一种平等尊重、信任和谐的关系。(3)在讲解方法与目标的设定上,应当是“因材施教”式的,注重观众的理解与接受的效果,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讲解侧重面应有所不同。(4)讲解的语言是规范、亲切、自然的,同时也是艺术的,能使观众在审美的愉悦或情境的感染中接受教育。(5)讲解追求的境界应该是忘“我”的,即在观众离馆以后的记忆中,讲解员的形象可以是模糊的,甚至可以被遗忘,但关于“物”的知识却是深刻而难忘的。(三)革新博物馆教育理念,以人为本许多学者都认同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以丰富实物佐证,以自导式、探索式的学习为主,以启发诱导为目的,强调启发及诱导观众的求知兴趣,提供在其他正式教育机构进一步钻研学问的动力。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并不是在“教”,而是在帮助观众学习,它主要通过为观众自我学习提供服务来实现其教育功能。这一观念的提出要求博物馆树立起一种积极互动、启发诱导式的教育理念,而这也是中国博物馆教育工作较为薄弱的环节。我国博物馆的教育工作常常局限在历史、文化、政治等领域,这是不能满足一个高速发展、日趋复杂的社会的要求的。社会的发展进化和人类认知结构的完善已经对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人如何更好地理解他所生活的世界,包括人类过去的历史和记录,对于当代生活的思考和反省,对于未来世界的预想和勾画,都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主要话题。另外,观众群体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群体,包括不同的职业群体、知识群体、年龄群体,以及不同的地区、民族、国家等群体,这些群体对博物馆的要求大不相同。近年来,个体观众以及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观众在大量增长,随着观众构成的变化,观众的参观动机也在相应的发生变化。过去人们较多地仅仅将博物馆视为是接受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是一所严肃的学校,现在的观众则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将博物馆看作一个自我学习、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和休闲娱乐的场所,是一个缓解压力与轻松度假的地方。而且个体观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可以自由自在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展品,自主地决定在博物馆的逗留时间。这些现象表明,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个人意志支配下的自主行为。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和观众的变化,就必须建立起适应大众文化时代要求的博物馆教育理念。我们认为,新时代博物馆教育理念应具备以下要素:第一,继承“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参观者年龄以及知识水平的差别,尽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以此实现博物馆的教育目标。第二,由于观众自主性的增强和参观目的的多样性,博物馆有义务通过向观众提供方便的服务,来解答观众心中的疑惑,帮助他们理解展品的价值与意义,使博物馆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这样观众就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接受教育。第三,从认识根源入手,改变对博物馆功能的固有认识。教育功能不能再是博物馆收藏、研究功能的副产品,而应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四,博物馆教育还应具有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开放性特征。(四)加强博物馆的自身建设首先是教育队伍结构的优化。博物馆可以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引进各类高级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并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由他们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发生联系,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与此同时,博物馆还可以通过举行学习班或定期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经营人才的专业素养,以满足博物馆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管理的需求。其次是博物馆硬件设施的完善。博物馆的硬件设施包括博物馆的建筑物、馆藏、馆标以及基本陈列、临时展览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等。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应当做好两方面的工作:(1)开展市场调研,了解观众市场,推出吸引力、感染力较强的陈列展览精品。这就要求博物馆根据观众市场及客观规律的要求,及时推出观众喜闻乐见的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并且突破传统的陈列手法,采用声、光、电、模拟、仿生等现代表现手法,把整个陈列展品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观众面前。8(2)探索创新,主动介入当代文化生活,推出高质量的精神产品。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高,单靠陈列展览很难满足观众多层次的需求,所以博物馆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充实参观内容,增加观众参与的项目,从而拿出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增强博物馆对观众的吸引力。(五)广开门路、开拓多元化的教育传播渠道1、博物馆同各类学校联系,一起组织活动,来丰富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近年来,黑龙江博物馆每年能够抓住时机,适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例如举办:“六一”儿童智力竞赛;“参观博物馆有奖知识征文比赛”;“我爱家乡博物馆演讲比赛”;“暑期中学生智力竞赛”等等。这些活动以竞赛的形式,使孩子们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从而接受了潜移默化的教育。9此外,苏州博物馆也曾结合该市某中学的历史课。组织中学生参观苏州原始社会遗址,如“三山旧石器时代遗址”、“越城新石器时代遗址”、“上方山峰遂墩”等,使学生目睹了中学历史课本所没有的古代人类生活场面,从而加深了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10 2、出门搞展览。博物馆不能光等待观众上门参观,有必要主动深入到观众中去。一些学者认为,出门搞展览有两条途径:一是把某些有中国特色的展览到外国展出,这样既能增加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学术、文化交流,又能增加外汇收入,对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三者都有好处;二是将观众爱看的一些小型展览到全国各地进行流动展出,以此来普及科学、文化和历史知识。笔者认为这两种途径是很有借鉴价值的,因为只有把展品带到观众面前,使展览真正与观众见面,才能使观众从中学到知识、接受教育,从而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3、博物馆之友与志愿工作者。博物馆把爱好文物、关心博物馆事业的有识之士组织起来,成立“博物馆之友”,通过他们开展一些有利于博物馆事业的工作,以此来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如上海博物馆在博物馆之友中定期开设“文物鉴赏会”和专项文化考察活动,编撰出刊上海博物馆之友通讯等,有效地扩大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11开展志愿者工作,是博物馆教育理念的具体应用,一方面它有利于加强博物馆与社会的联系和沟通,另一方面也给志愿者一个增长见识、回报社会的机会。通过志愿工作者的讲解、服务活动,进一步向社会推广和普及相关的文博知识,同时也倡导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为社会、为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5、专题讲座。博物馆可根据馆藏特色,把一些历史事件、先贤英烈等编写成专题报告,组织馆内专家或馆外相关学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学校、部队、工厂、机关等单位作专题报告或讲座,直接深入这些单位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从而担负起社会教育的责任,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6、教育普及性出版物。一方面博物馆可以与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文物方面的图册、挂历以及相关方面的科普刊物等。另一方面,为了方便观众的参观,博物馆可以编写各专馆和重点特展的基础知识简介,放在各专馆入口处,免费供观众抽取使用。这种书面材料应小型而简洁,且生动多彩,既可以帮助观众参观及理解陈列展览的内涵,又可以作为一种纪念物被带出博物馆,使博物馆的教育传播得以有效地向社会延伸。总之,博物馆只有与现代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在博物馆的教育中,虽没有特定的标准,却有不断深化的水准。我们相信,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教育与博物馆事业的兴旺与发达,而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与拓展,从而使博物馆真正成为人民的博物馆,大众的教育殿堂。从2009年1月1日起广东省内除遗址和古建筑类博物馆都将免费向市民开放,这是广东省博物馆界近年来,继第一批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做出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伴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到来,博物馆将失去所有门票收入,其对财政的依靠性更强。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各类博物馆,尤其是市、区(县)级基层博物馆的展示与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说以前办好展览吸引尽量多的观众有助于博物馆获取更多的门票收入,能一定程度上激励博物馆办好展览的话;那么在免费开放后,博物馆又将怎样做好展示与教育工作呢?二十年前,当时任美国博物馆协会主席的约瑟夫V东在博物馆宣言中提出博物馆有五大功能,即收藏、保存、研究、解释、展览。后来荷兰博物馆学专家彼得冯孟石对此观点进行修正,将五个功能综合为三个功能,分别是保藏、研究和交流。把前者的收藏和保存功能合并为保藏功能,将前者的解释和展览功能综合后演化为交流功能,突出了博物馆与外界的平等沟通,并且在此基础上扩大了外延。事实上,展览是交流的一种方式;但交流的方式却不局限于展览博物馆免费开放以后,其服务功能应该不断完善,而具体服务的手段更应该灵活多样。博物馆事业发展初期,在发挥展示与教育职能的方式、方法上通常比较单一,除了博物馆常规陈列外就没有其它方式可补充。近年来,逐渐增添了流动展览这一辅助形式,在广东省内有“(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协作交流网络巡回展览”,该巡展将各类制作精美的专题展览在全省各级博物馆巡回展出,这种由上往下将展览送到基层博物馆的展出方式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影响,改变了部分基层博物馆展览常年得不到更新的窘境。在基层,部分博物馆也将自己馆内的精品展览以“送展下乡”的方式,送到各个需要展览的基层单位,尤其是学校尽管目前的博物馆展览有了“博物馆网络巡回展”和“送展下乡”活动等适合基层博物馆的展出方式;但除此以外还应该不断丰富博物馆与宣教对象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博物馆与学校教育之间还有着较大的合作空间,比如:学校开展的生物、美术、地理等课程,博物馆都可以提供一些学生学习的平台。不少国外的博物馆已经将博物馆的活动和学校的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他们在馆内专门设有“教育服务部”,负责对学生的宣教工作。一些博物馆还专门为老师印制博物馆近期活动计划表,及时了解学校教育的需求,结合博物馆实际举办展览;有的学校还将某些课程安排在博物馆举行。在博物馆免费开放之后,基层博物馆更应该注重与所在区域各类学校的联系,随时了解他们的需求,灵活地采用各种不同的交流方式目前,我国的学校和博物馆基本上分属于两个不同系统,教育系统和文化系统;而两个系统之间通常没有业务联系,博物馆单方面也孤掌难鸣,唯有在二者之间搭起一座交流的桥梁,才能将博物馆对青少年的展示与教育工作推向新高点。这不仅需要博物馆增设教育服务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教育服务工作;而且教育部门也应积极配合成立相应的服务部门,或在现有的部门增设博物馆联络服务部;只有在两个部门对青少年教育工作都共同关注的情况下,通过周密的组织与策划,才能确实做好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工作博物馆陈列展示的内容及其主题的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博物馆被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综合性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和专题性博物馆。在基层博物馆中以文化系统所属的综合类博物馆数量最多,而此类博物馆的陈列也最为复杂,在陈列的选题方面时常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如:有的博物馆由于一些代表性藏品数量少不能构成独立的专题展览,而勉强将许多藏品拼凑在一起构成一个展览;有的博物馆设计陈列展览时,自己本身就没有明确目标和陈列主题,展品也不分类别,甚至将照片与实物,当地的与外国的放置一起,勉强构成一个展览。虽然这些“问题”展览平日还有一部分观众去参观;但是大多数人并不喜欢参观这类展览,因为他们参观完后不会对展览产生一个清晰的认识,也不能对整个展览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博物馆藏品的多少,以及种类构成对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至关重要;很多基层综合类博物馆正面临着藏品数量少和藏品类别搭配不协调的问题;因而存在有的博物馆藏品不充足难于设计出有代表性的展览,或有的博物馆虽然总体藏品数量巨大却因缺少一些代表性器物而不能设计出较为系统和专业的陈列展览等问题在做好常设展览的基础上,挖掘各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特点,将较具特色和代表性的馆藏文物设计为系统的专题展览。这个部分的展览重在专而全,可发挥大区域优势,在一个市内的各博物馆间灵活调动文物,将每个馆打造出一个至二个精品展览。有的博物馆在某个专题具有较强的优势,便可在利用好自身博物馆馆藏优势的基础上再借调其它镇(区)博物馆的相关藏品,综合到一个博物馆构成一个较大型的专题展览;这样做有利于在一个博物馆打造出一个或二个,在一个区域内打造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专题陈列展览。这种方式的展览有利于充分发挥博物馆藏品的功能;不至于因为藏品少不能集中为一个专题展览而将一些精美的藏品长期保存,甚至是堆放于阴暗的库房之中;进而实现珍宝同赏,共同研究的目的这样做的优点很明显,首先从基层博物馆参观者的构成分析,其主要包括:为了学习知识而来博物馆的人,这类观众以大、中、小学生为主,数量最多;为了学术研究而来博物馆的人;为了艺术鉴赏而来博物馆的人;为休闲娱乐而来博物馆的人;国内外的观光旅游者。如果资源整合后做出来的专题展览,几乎对各类观众都有很大帮助;而一定区域内,博物馆之间部分资源整合的难度相对较小,且做出的成果显而易见。经过资源整合后设计出的展览富于观赏性,又具有专业性,受益者众,尤其对研究机构,作用十分明显,这也有利于促进学术研究工作的推进博物馆讲解员如何提高讲解水平探索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博物馆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高潮期,优秀的博物馆越来越多,从国有的单一到民办的、类别多样的、专题的多元化博物馆事业转化。我国博物馆从传统的重视保藏和研究功能,逐步转向更加突出文化传播、宣传教育和休闲娱乐,社会角色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就是在这样的新形式下,博物馆事业也面临着更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教育职能的发挥问题就是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做为博物馆教育职能发挥的重要环节阵地讲解,也面临着新时代下的新要求,如何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参观需求,提高讲解水平,是每位社教工作值得研究的,笔者结合自身的讲解实践经验及体会,在这里浅谈一二,有不到之处还望指证。 一、正确认识讲解工作的重要性与真正理解讲解工作的功能是提高讲解水平的前提 博物馆收纳了人类历史及生存遗迹,展示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如何将这些文明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只是通过现代化的陈展手段及解说器材是不能完全适应于现代市场的观众群体,再加之博物馆免费开放后观众数量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如何能够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切实保障博物馆不会因免费开放降低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这就更加体现了博物馆的宣教部门的重要性,博物馆宣教队伍的素质及讲解人员的能力,是免费开放决定博物馆的展示水平与社会职能的关键所在,所以正确认识到讲解工作的重要性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有了这种高度的认识,才能增强讲解员自身的责任感与自豪感,随之有了工作的原动力。做为讲解人员不仅要对本职工作有高度的认识,还要理解讲解究竟是要给观众提供什么内容?1、引导 观众走进博物馆,接待观众的是讲解员,就像是主人接待客人一样,做为东道主,除了应有的热情外,要有方方面面的引导,这里所说的引导不仅是指恰当的手势引导,还有语言的引导、眼神的引导、知识的引导、场地的引导、时空转换的引导、精神的引导等。每位讲解员接待游客,带领游客按照展示线路的设计从这个展厅走向下一个展厅;从这个展柜到下一个展柜;从现实走向远古;从表象走向内涵。这样的引导是讲解工作中最基础的,往往也是弹性最大的,因为适当的手势与眼神的引导拉近与游客的距离;恰当的言语引导能调动游客的参观积极性;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引导,游客了解过去,展望未来,时而走进历史,时而又回到现实。这些引导之间即是独立的主题,又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引导时,有时以手势示意、有时用语言提示、用眼神交流、有时用知识点拨。一些优秀的讲解员在完成一次好的讲解过程,就是运用了恰当的符合时宜的引导在轻松自然的讲与听的过程中达到与观众进行知识的碰撞,使观众从历史的经验教训警示现实,让观众怀着好奇心,带着企盼继续参观,即使在讲解结束时,还意犹未尽。、介绍注释 博物馆展示的毕竟是历史遗存,与现实是有一定距离的,当观众走进博物馆,对于器物的名称、作用等一定是充满疑问,这时讲解员就要充当观众的字典、观众的百科全书,来介绍,来注释。另外,大量的文物不是静止的,文物背后要说明的是什么,所以,介绍注释更深层次的含意是要理解整个展览的中心思想,陈展意图,然后传达给观众,让观众通过参观受到教育,学到知识,这是讲解的重要功能之一。、宣讲教育 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阵地,博物馆工作者要担负起传播中华文化的伟大使命,宣传教育是每一位宣教工作者的基本任务。讲解工作是教育阵地的一线人员,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讲,博物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育圣地,讲解员则成为青少年的博物馆老师。走出本校门,走进博物馆,讲解人员把宣传和教育容汇在讲词中,在观赏、休闲的同时,使青少年收获课本外的知识,感悟历史,审视现在,思考未来。 二、储备大量的历史文物专业知识及临时展览的相关知识是做好讲解工作的基础 博物馆是一种社会资源,让这种社会资源和大众社会生活结合紧密的方式就是对历史和文物的正确解读,而实现这种社会使命的先锋就是讲解员。如何将博物馆的社会使命正确传送给观众,讲解员首先要广博的专业的历史文物知识,才能给游客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阅读,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 我的前辈们总说:“要想倒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尤其适合于从事我们讲解工作的人员。要想正确的、全面的、深刻的向游客介绍整个展览,并完美的解答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成为“一口清”、“问不倒”的讲解员,这些都需要长期的不断的学习与积累。阅读,是积累知识的有效途径,读书、读报、网上阅读等,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积累见闻,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丰富了内心情感成为才华横溢的人,这就可以成为一名知识型的、智慧型的优秀讲解员。在给观众讲解时,就会思路清晰、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才能全面体现文物的价值、真正体现博物馆教育的意义。2、 学习时事政治、关注文物工作发展动向 在阅读历史、文物书籍的同时,不能忘记关心国计民生,因为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我们所传播的一切是为了让观众通过我们的讲解了解中国的过去,展望中国的未来,更加热爱现在的祖国。随着党和国家在文物博物馆事业中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我们博物馆人也应完善新中国博物馆事业的理论体系,从“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到“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再到“贴进实际,贴进生活、贴进群众”。由其是在博物馆免费开放成为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不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更要强化服务理念,调整服务措施,改进服务方式,保证降低门槛不降低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所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新时代下的新精神成为我们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3、 正确领会陈展意图,收集相关知识 如果能够正确理解展览的意图,观众会随着你的讲解逐步领略这种社会资源的价值。比如:洛阳新建博物馆举办了秦汉罗马文明展,主要展示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雄踞世界东西部的秦汉、罗马,开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不同模式,代表着当时世界文明的最辉煌成就。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模样?这两种文明对世界产生过哪些影响?讲解员们要正确理解陈展意图与目的,积极进行展前的准备工作,搜集大量相关知识材料并熟记,才会为观众打开一扇了解这些谜底的“窗口”。 三、灵活运用各种讲解技巧,是提升讲解水平的关键 一名高素质的讲解员在完成讲解过程中,决不是“以不变应万变”式的讲解,而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根据观众对讲解信息反馈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讲解技巧,来实现对讲解现场的有效调控,从而取得最佳的讲解效果。、运用讲解中的调控技巧 接待观众讲解,由于时间、内容、形式等多种原因,讲解会引不起观众的兴趣,出现在讲解过程中,观众聊天、困倦、等一些现象,此时讲解员要尽快调整讲解的内容、方式及侧重点来引发观众兴趣。如笔者在接待一批台湾青年游客时,对厚重的历史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便开始交头接耳,在这种情况下,我先是暂时停顿,随即我顺式穿插了我馆接待过的台湾政要,他们对我馆的评价及印像,顿时观众安静了下来,我顺式讲解到了与台湾有联系的国内有名的青铜器,如虢季子白盘与毛公鼎的故事,他们的兴致高涨了起来,之后整个讲解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的。这场讲解我就运用了无声调控、顺式穿插、激起共鸣的讲解技巧。、讲解中的精简、浓缩的讲解技巧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在多数人喜欢主题突出、构思缜密、语言精练而又有深刻意义的讲解,事事具细,面面具到的讲解自然引不起观众的兴趣,而且在有些场合下非常不适,如一些党政要员的参观,或是有时间要求的参观团体。这时讲解员要有选择的有的放失,可以集中一点,以小见大、也可以跳跃式的讲解、概括性的讲解,总之这就是要运用到讲解中的精简与浓缩的技巧。这是对讲解员语言功底的考验,这种功底不仅是语言知识、理论的掌握,更有语言的驾驭运用技法,有了丰厚的语言底蕴,那么下一步就是要精炼言语,使其言简意赅的表述出来,要做到缜密严紧、不疏不驰。如笔者在接待一次旅行团时,由于行程安排较多,到达我馆时已疲惫不堪,在这种情况下,听的兴致是高涨不起来的,既要照顾观众情绪,还想让观众对参观内容产生兴趣,对于繁多的展示内容,有选择的删减、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并用历史小故事来调节观众的疲劳情绪,使原本分钟的讲解时间控制在分钟内,但整场讲解轻松不沉重、快速而精准。、运用语言的幽默与生动的表情 比如接待中小学生时,对于历史类知识的讲解用普通文字讲解是不能引起兴趣的,但是讲解员调整讲解角度、讲解方式,便可以耳目一新,中小学生好动,讲解员必须一张口就要吸引他们,要使用充满激情的语音语调,幽默的语言与和蔼的表情。在讲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问,反问,甚至讨论,在讲解中与他们沟通交流。对待调皮的孩子,幽默可亲的问上一句:这位小帅哥,让我知道你在说什么,行吗?其它的孩子们便会哄堂大笑,他自然也不会再说辞,并会再次激发起同学们的参观兴致。在讲解结后,可以将讲解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再次提问使之加深印象,起到娱教娱乐的目的。 四、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是满足观众心理需要的重要环节 随着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参观人群层次多元化,观众的心理需求也不断增加,博物馆除了从硬件设施上提供全面的服务外,讲解人员在给观众提供讲解服务时一定要考虑到观众的各种心理需求,比如:观众的兴趣、观众的需要、观众的情绪、观众的记忆、观众的想象等等。换而言之,一名优秀的讲解员,要研究观众的心理,这其中包括一般观众心理特征、青少年心理特征、专业观众心理特征及特殊观众心理特征。这需要长期的理论学习结合实践工作的不断总结与细心周到的察言观色,一句热情的问候、一句温馨的提示、一个会心的微笑,会让观众带着舒心的情绪来参观;如果在讲的过程中能时刻关注观众的心理变化调整讲解时间、角度、方式,这都是对满足观众参观心理需求的重要体现,再难缠的观众在受到如此礼遇的时候也会心平气和的。让广大观众在赞叹珍贵文物的同时感叹讲解员的礼貌服务、热情服务、智力服务。 总而言之,每一场讲解都是一次实践锤炼的机会,我们要善于从中总结经验,把每一场讲解都作为不断创造方法、丰富技巧的实践,在行动和反思中改善讲解效果,将日常工作经验积累成应有的学术成果,并把它发扬光大。做为博物馆中一名普通的宣教工作者,在博物馆事业日新月异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应该立足本职,更好的做好博物馆阵地讲解工作,为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6日 17:42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一、博学多能,争做专家型讲解员免费开放之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更加凸显出来,对全社会各个层次的群众而言,大家期待更多的是如何从博物馆更好地开阔视野、获取知识、提升素质。因此,讲解员就要贴近时代脉搏,掌握好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争做知识型、专家型“资深讲解员”,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在以往讲解工作中,由于有的讲解员知识储备不够丰厚,时常面对一些观众的提问,由于不知如何回答,只好三言两语打发观众,有时恨不得及早结束参观和讲解。要解决这些问题,讲解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讲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和首肯。作为讲解员,平时要注意发现、总结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勤于思考,结合展览内容了解和展览有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这样讲解起来才能旁征博引,应对自如。对于讲解当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代表性文物的来龙去脉,都要提前弄得一清二楚,对有争议的史实等要进行翔实考证、提炼,求真务实。只有这样,讲解员在讲解时才能具有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及深刻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二、因人施讲,开展多层次讲解服务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后,观众不仅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层次也更加广泛、复杂,当中既有工人、学生和教师,也有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民间文物爱好者、收藏家等等。这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的尊重和文化的渴求。面对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群众,博物馆讲解员就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适应不同观众群的不同口味,让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以往的“一个版本面对所有观众”显然已不合时宜。在新形势新情况下,博物馆讲解员要针对不同观众,设计出不同的讲解内容,“因人施讲”、“有的放矢”,开展多层次的讲解服务。针对不同职业、民族、年龄、职业、性别、文化水平的各种观众,组织不同的语言。如儿童参观时,讲解员要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讲解,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中学生参观时,讲解员则要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启发诱导式讲解,引人入胜,增加吸引力,增强学习效果讲解员要根据不同观众的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撷取,以不同的形式去介绍,让观众参观后都能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享受一次文化和艺术的盛宴。三、引导观众,快乐享受博物馆之旅当今博物馆领域最引人瞩目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办馆理念逐步从“以藏品为中心”向“以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