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语文助学案课题:专题“狼” 主备:魏健 辅备:董佳蓉、乔建中助学目标:1学习古文狼,疏通文意,了解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和特征。 2学习母狼的智慧及参考资料,比较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的差异及文学作品和科学资料中所表现的狼的不同之处,更全面更科学的掌握有关狼的知识。 助学重点、难点:1了解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和特征。2比较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的差异及文学作品和科学资料中所表现的狼的不同之处,更全面更科学的掌握有关狼的知识。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学生自助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简介作者。二、学生自由的朗读课文,要求:1、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对照注释参考书理解词语的意思。2、小组合作试着翻译课文。四、学生再读课文,思考:1、明确课文内容。可以用两个字的动宾短语对本文内容概括。2、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狼的哪些特性?(在课文中找去相关词语或句子写在下面)五、三读课文,深入思考:1、找出课文中描写屠户的语句,想一想这些语句注重于人物的哪方面描写?可看出他有什么性格特点?2、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想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提示:可从狼和屠户两个方面思考。六、学生独立完成自助学稿。第1课时一、自助互助小组交流自助学稿的完成情况,小组长记下本组共性或意见不一致的问题。二、自助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自助展示下列问题1、理解词语的意思2、小组合作试着翻译课文。3、用动宾短语概括情节。明确:遇狼惧狼御狼毙狼嘲笑恶狼4、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狼的哪些特性?(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或句子)明确:狼具有特点:贪婪“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狡诈“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暝,意暇甚”。 凶残“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5、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想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提示:可从狼和屠户两个方面思考。明确:像狼一样的恶人,即使外表强大,但终究会失败,遭到灭亡的下场。(从狼的角度)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人,我们不要畏惧、妥协、退让,而要善于斗争,敢于斗争,彻底战胜它。(从屠户的角度)三、求助补助四、概括总结五、当堂检测 课堂巩固练习六、续助练习 课前:学生自助一、查找资料,说说看法。1、说起狼,同学们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许多关于狼的故事或者成语、谚语。请说说你所熟知的故事或者成语、谚语。2、除了我们中国有许多关于狼的生动形象的描述,其他国家的语言中也有许多关于狼的形象化说法。比如英语中就有这样的说法: The death of wolves is the safety of the sheep.(狼死羊安。) The wolf may lose his teeth , but never his nature. (狼的牙齿会掉,本性却改不了。) 同学们能否从刚才交流有关狼的故事、成语、谚语中看出狼历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对于这种动物,人们又会有怎样的态度呢?二、大声朗读课文母狼的智慧,认真思考: 1、文中的母狼母狼的智慧表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相关语句来说说。你觉得毕淑敏的散文对狼表现出怎样的感情?明确:用智慧帮助全家过河。在万般无奈下,骗过老猎人,以自己的死换孩子的生。赞扬。2、假如你是老猎人,你会怎样处理这两只小狼,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3、文中老猎人说“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三、科学家又是怎样来描绘狼的?请看课本上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卷“狼”词条。由此,说说科学家和文学家的不同之处。明确: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家和文学家的不同之处:科学家一般总是尽量把自己的感情色彩降到最低限度,科学地、客观地描述事物,以便读者能更清楚更真实地了解这些事物。四、拓展延伸 1、结合课堂学习及下列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狼的认识。 明确:狼的特点凶残,食肉,它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如果不是因为饥饿生病被逼无奈,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如果没有狼,食物链必然裂断,目前许多地方的狼已经灭绝,这个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 2、一位诗人用悲愤的笔调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嗥叫”。你是怎样理解的?第2课时一、自助互助小组交流自助学稿的完成情况,小组长记下本组共性或意见不一致的问题。二、自助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自助展示下列问题1、说说熟知的故事或者成语、谚语。2、谈谈狼历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以及人们的态度。3、结合文章相关语句来说说文中的母狼母狼的智慧表现在哪里,体会毕淑敏的散文对狼表现出的感情。4、假如你是老猎人,你会怎样处理这两只小狼,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5、文中老猎人说“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你同意他的观点吗?6、结合课本上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卷“狼”词条,说说科学家又是怎样来描绘狼的?由此,说说科学家和文学家的不同之处。7、结合课堂学习及四则材料,谈谈对狼的认识。8、一位诗人用悲愤的笔调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嗥叫”。你是怎样理解的?三、求助补助四、概括总结五、当堂检测 课堂巩固练习六、续助练习 七年级(上)语文自助学稿课题:专题“狼”一 主备:魏健 辅备:董佳蓉、乔建中班级: 姓名: 一、查阅读工具书,了解作者:作者 ,字 ,号 , 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 。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 。 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郭沫若也曾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缀行( ) 屠大窘( ) 苫蔽成丘( ) 弛担持刀( ) 眈眈相向( ) 目似瞑( ) 隧入( ) 狼亦黠矣( )三、阅读狼,(一)联系上下文和课文下面注释理解解释加点字的意思。缀行 大窘 恐前后 顾野 苫蔽成丘 弛担 眈眈 少时 径去 目似瞑 意暇甚 屠暴起 毙 方欲行 尻 断其股盖以诱敌 假寐 黠 顷刻 几何 耳(二)解释一词多义。止: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前:狼不敢前 其一犬坐于前 意:意暇甚 意将隧入 敌: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故: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温故而知新其:屠乃奔倚其下 场主积薪其中 恐前后受其敌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自后断其股乃: 屠乃奔倚其下 乃悟前狼假寐之:复投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久之 数刀毙之 禽兽之变诈 以:投以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以刀劈狼首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写在下面:(三)词性活用现象。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即有些词类由于使用的需要,会临时改变它的词性,起另一类词的作用。如1)名词活用为动词。例: 陈胜王(称王)2)名词作状语。例:学而时习之(按时)3)使动用法。例:春风又绿江南岸。(使变绿)4)意动用法。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小,可译为: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指出下列加点的词属于哪种词类活用,并解释。1、一狼洞其中。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其一犬坐于前。 4、不耻下问。(四)找出通假字 ,并解释。 四、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翻译课文。翻译下列重要语句的意思。(1)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4)久之,目似瞑,意暇甚。(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6)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7)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明确课文内容。可以用两个字的动宾短语对本文内容概括,是_ _狼,_ _狼,_ _狼,_ _狼。3、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狼的哪些特性?(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或句子写在下面)五、三读课文,深入思考:1、找出课文中描写屠户的语句写在下面,想一想这些语句注重于人物的哪方面描写?可看出他有什么性格特点?2、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想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提示:可从狼和屠户两个方面思考)七年级(上)语文自助学稿课题:专题“狼”二 主备:魏健 辅备:董佳蓉、乔建中班级: 姓名: 一、查找资料,说说看法。1、说起狼,同学们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许多关于狼的故事或者成语、谚语。请说说你所熟知的故事或者成语、谚语。 2、除了我们中国有许多关于狼的生动形象的描述,其他国家的语言中也有许多关于狼的形象化说法。比如英语中就有这样的说法: The death of wolves is the safety of the sheep.(狼死羊安。) The wolf may lose his teeth , but never his nature. (狼的牙齿会掉,本性却改不了。) 同学们能否从刚才交流有关狼的故事、成语、谚语中看出狼历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对于这种动物,人们又会有怎样的态度呢?二、大声朗读课文母狼的智慧,认真思考: 1、母狼的智慧表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相关语句来说说。你觉得毕淑敏的散文对狼表现出怎样的感情?2、假如你是老猎人,你会怎样处理这两只小狼,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3、文中老猎人说“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三、科学家又是怎样来描绘狼的?请看课本上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卷“狼”词条。由此,说说科学家和文学家的不同之处。四、拓展延伸1、结合课堂学习及下列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狼的认识。 材料一:狼,犬科,耳竖立,尾下垂,性凶残,往往结群伤害禽畜。 材料二:在许多情况下,狼如果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或者饥饿,生病,它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 材料三:1907年美国开巴高原一片葱笼,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可常常被贪婪的狼暗算。当地人恨透了狼,用了25年的时间,消灭了狼和一切鹿的天敌,开巴高原成了鹿的“自由王国”,鹿大量繁殖。不久,鹿吃光了所有能吃的绿色植物。整个高原,绿色消退,枯黄蔓延后来美国很多地区开始了“请回狼先生”的工程。 材料四:由于人类的滥捕滥杀,1875年南极狼在福克兰群岛灭绝,1911年白狼在纽芬兰岛灭绝,1917年佛罗里达狼在北美灭绝,1920年新墨西哥狼灭绝,1948年袋狼在大洋洲灭绝,1950年喀斯喀特棕狼在北美灭绝 小结:狼的特点凶残,食肉,它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如果不是因为饥饿生病被逼无奈,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如果没有狼,食物链必然裂断,目前许多地方的狼已经灭绝,这个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 2、一位诗人用悲愤的笔调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嗥叫”。你是怎样理解的?3、从小家长和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个“好孩子”。能获得“好孩子”这一殊荣的,或者像羊羔一样温驯,或者像小牛一样憨厚,或者像兔子一样谨慎,像小鸟一样依人。如果现在要求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六、推荐阅读: 肖潇母爱的较量、牟丕志猎人与狼、邓一光狼行成双、王宇狼道、姜戎狼图腾、贾平凹怀念狼、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 七年级(上)语文课堂巩固训练课题:专题“狼”一 主备:魏健 辅备:董佳蓉、乔建中班级: 姓名: 狼阅读(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刺骨。途中两狼,缓行甚远。(2)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屠夫jing_,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藏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mng_,意xi_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mi_,盖以诱敌。1、在文中横线上根据拼音填出汉字。2、解释每组中加点的字:A、盖以诱敌( ) 恐前后受其敌( )B意: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以攻其后也()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A、其一犬坐于前。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对下列文句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两只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B、乃悟前狼假mi: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C、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像狼一样地蹲坐在屠夫的面前。D、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 5、选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和一句是( )6、“乃悟前狼假mi,盖以诱敌”照应上文的“_ _”一句。7、选文是狼这篇课文的记叙部分,请将课文中议论部分的原文写在下面。七年级(上)语文课堂巩固训练课题:专题“狼”二 主备:魏健 辅备:董佳蓉、乔建中班级: 姓名: 1、 写出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不少于三个)。 2、汉语里有不少关于狼的谚语、俗语、歇后语,请写出至少两个,并谈谈你的理解。3、请认真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说一说我们应该从狼的身上学会些什么。 材料一,据动物学家介绍,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当狼群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定会群起而攻之;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受伤时独自逃走。 材料二,一群狼突然向驯鹿群冲去,其中的一匹狼斜刺里冲到鹿群中,抓破一头的驯鹿的腿,随后这头驯鹿又被放开。然后,狼群耐心地等待着时机,受伤的驯鹿渐渐失掉大量血液、力气和反抗的意志。狼群定期更换角色,由不同的狼来不停撕咬驯鹿,使这头可怜的驯鹿旧伤未愈又添新创。当这头驯鹿已极为虚弱,再也不会对狼群构成严重威胁时,狼群开始出击。 材料三,据统计,狼群十次狩猎中只有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教案
- 六年级上册Unit 4 I have a pen pal Part B教案
- 七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6 Around town Unit 1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National Stadium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外研版
- 超市员工激励培训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数与代数-人教新课标
- 风筒火险安全培训
- 餐厅厅面员工培训大纲
- Conefor Sensinode 2.6用户手册(中文版)
- 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ection A 2(Grammar Focus-3c)教学设计(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一节 跑教案设计
- 【iSlidePPT作品】埃隆-马斯克人物生平PPT课件
- 送达地址确认书(法院最新版)
- 《一幅不可思议的画》课件
- 各种玻璃配方知识
- 四肢骨折的固定搬运课件
- 预制箱梁回弹强度偏低及原因报告
-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
- F5负载均衡运维配置手册V10
- 管道支架重量计算表(计算支架)
- 充电桩安装施工流程
- 成绩单表格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