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PART1,专题体系构建,考点归纳总结,命题点一水循环,例12017全国卷图T3-1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图T3-1,典例探究,考点归纳总结,(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考点归纳总结,【答案】(1)C(2)A(3)B【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湖泊的水量变化不大,蒸发量和降水量应大致相当,所以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应和年均降水量数值相当,约为210毫米。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蒸发量的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陡,水流速度快,下渗少,地下水少,实际蒸发量应最小。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大量种植耐旱植物,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会使入湖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考点归纳总结,例22016全国卷图T3-2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图T3-2,考点归纳总结,(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降水量增加坡面径流增加蒸发(腾)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A.B.C.D.(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考点归纳总结,【答案】(1)B(2)C(3)D【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植被具有涵养水源、截留径流的作用。山地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山区下渗水量会减少,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水的量减少,且降水被森林植物截留吸收的量减少,坡面径流会增加。由于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汇入河流,丰水期时,河流径流量更大,所以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森林植被恢复后,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植被截留径流的能力增强,地下径流增加,降水被森林植物截留吸收的量增加,坡面径流减少。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往往降水量较大,但增加,考点归纳总结,降水还需满足其他一些条件。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图中的岩层向乙河一侧倾斜,甲河一侧山坡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再下渗到透水岩层,顺着岩层倾斜方向汇入乙河,当森林植被增加,甲河一侧山坡涵养水源能力增加,汇入乙河的径流增加,汇入甲河的径流减少,乙河径流量增加,甲河径流量减少。森林植被恢复后,其涵养水源能力增强,部分降水被森林植物吸收,汇入河流的径流减少,所以河流径流总量减少。,1.从发生区域、环节等理解水循环概念图T3-3,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一般情况下,海陆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主要有两个环节(蒸发、降水)。但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都可能发生水汽输送,只不过海洋上空向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是最主要的;径流输送在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都存在。分析环节时要分清空间区域和箭头方向,一般箭头向上为蒸发,箭头向下为降水。2.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思路人类主要通过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来影响水循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分析时可从四个角度进行:,考点归纳总结,(1)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2)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3)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大面积排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应保护沼泽;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更多的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汇集,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4)从水资源角度分析,人类对水资源加以利用时,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循环的周期,则会出现水资源枯竭。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直接排放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以上种种因素使世界大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考点归纳总结,考向水循环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2016年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12月25日在泉州举行,本次大会以“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主题。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图T3-4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考点归纳总结,新题预测,1.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各个环节干预最明显的是()A.地下径流B.地表径流C.降水D.水汽输送2.图示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A.美化城市环境B.下渗蓄水C.调节小气候D.保护生物多样性,考点归纳总结,图T3-4,考点归纳总结,【答案】1.B2.B【解析】第1题,该雨水收集系统导致地表径流水量减少,对地表径流干预最为明显。第2题,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中主要起蓄水的作用,同时增加下渗。,1.2015全国卷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B3-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图B3-1,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调节局地小气候,教师备用习题,【答案】(1)D(2)B(3)C【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由材料可知,该雨水花园地下部分含水量变化很大,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土壤含有合适的水分,覆盖树皮可达到减少水分蒸发的目的。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种植土层和砂层中的物质粒径小,雨水下渗后,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起到过滤作用,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雨水的作用。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植被的生态环境效应。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同时因减小了地表径流,可起到有效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2.月牙泉是甘肃省敦煌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1960年前,月牙泉最大水深9米,泉水清澈见底。但之后,水位持续下降,1985年平均水深仅0.70.8米。为了抢救这一千古奇迹,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取了从附近的党河直接进行管道补水的措施,后因某种原因该措施被终止;之后又采取渗灌补水的办法,将党河的水引入附近的土地渗入地下补给。图B3-2为月牙泉及其周围地区示意图,下表示意月牙泉周围沙丘粒度组成状况(单位:%)。据此完成(1)(3)题。,教师备用习题,图B3-2,教师备用习题,(1)月牙泉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A.大气降水B.冰川融水C.地下水D.积雪融水(2)若通过植树种草来阻止沙丘对月牙泉的淹埋,则优先考虑植树种草的位置是()A.B.C.D.(3)与管道补水相比,采取渗灌补水方式的主要优势是()A.增加补给量B.减少途中损耗C.净化水质D.缩短输水距离,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答案】(1)C(2)A(3)C【解析】第(1)题,月牙泉位于沙漠地区,降水稀少,无自然河流注入;其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地下水,是高山冰川融水经过下渗,以地下径流的形式来补给的。第(2)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沙丘南坡的砂粒比北坡大,沙丘南坡和西北坡的砂粒比东坡大,由此可以判断,月牙泉周边盛行西南风。西南风会推动沙丘向东北方向移动,即沙丘会影响月牙泉。故优先考虑在其迎风坡种植植被,固定沙丘。第(3)题,无论是管道补水还是渗灌补水,水源地均为党河,所以缩短输水距离不是渗灌补水的主要优势;由管道补水改为渗灌补水,途中损耗量更大,,教师备用习题,补给量更小;将党河的水引入月牙泉附近的土地渗入地下,河水在下渗和地下径流的过程中得到净化,水质更加优良,因此不会影响月牙泉原本“清澈见底”的水环境。,考点归纳总结,命题点二河流水文特征,例32016全国卷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图T3-5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1)(3)题。图T2-7,典例探究,考点归纳总结,(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考点归纳总结,【答案】(1)D(2)B(3)A【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河流与海洋的相互作用。由材料可知,甲断面出现时河床最低,以侵蚀作用为主,为当地的汛期,乙断面出现时河床较高,以堆积作用为主,为枯水期,从甲至乙,体现的是汛期过后到枯水期的过程,可能发生在912月,所以D正确。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修建水库的影响。水库竣工后,由于水库储水,汛期水库下游水量减少,水流流速减小,径流的冲刷力减小,泥沙堆积,河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枯水期时水库放水,使水库下游水量较往常同期增加,泥沙淤积可能更严重,所以B正确。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考点归纳总结,水库竣工后,水库储水导致汛期下游水量减少,水流流速减小,径流的冲刷力减小,泥沙堆积,河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在河口修建大型水闸,可以起到拦截潮流,切断潮流泥沙补给,减少泥沙淤积的作用,所以A正确。,1.河流补给类型及流量曲线的判读(1)河流补给类型,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续表),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续表),(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通常通过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进行考查,一般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流量。通过曲线图可判断:河流流量大小。这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的大小。例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夏雨型、冬雨型)的河流往往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考点归纳总结,汛期出现的时间。如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雨季,可能是夏季,可能是冬季,也可能年内降水均匀,无明显的汛期。有无断流。一般以大气降水、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内流河断流往往由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雪融水补给所致。流量曲线变化平缓的,可能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如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还可能是上游有水库调节。,考点归纳总结,2.河流水文特征分析,考点归纳总结,3.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考点归纳总结,【方法技巧】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地理环境特征的方法(1)若河流含沙量大,则说明该河流上游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2)若位于我国的河流有结冰现象,则说明该河流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或青藏地区。(3)若河流一年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则说明该河流在我国东北或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区。,考点归纳总结,考向一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图T3-6中,图甲为某地水系略图,图乙为a、b两水文站的年内径流量季节变化图。读图完成45题。图T3-6,考点归纳总结,新题预测,4.图中a、b两水文站所在地区可能位于()中国南方智利中部法国南部英国南部A.B.C.D.5.从图中可判断()A.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B.7月沙洲的面积最大C.7月河流的输沙量最小D.7月M处河流自东向西流,考点归纳总结,考点归纳总结,【答案】4.A5.D【解析】第4题,结合a、b两水文站的年内径流量季节变化图信息知,该河流汛期出现在7月。结合四个地区所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知,中国南方7月正处于雨季,降水量大,对河流补给量大,为河流汛期;智利中部地区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7月为其冬季,降水丰富,河流补给量大,为其河流汛期。第5题,结合a、b两水文站径流量变化特征知,a水文站流量变化和缓,受湖泊调节作用显著,说明a地处湖泊下游,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结合上题分析,7月为河流汛期,河流水位高,沙洲面积较小,但输沙量较大;此时河流水位高于湖泊,M处河流自东向西流。,考向二河流水文特征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凌汛是河道中冰凌对水流的阻碍作用所引起的一种涨水现象,会引发冰凌灾害。黄河下游是黄河出现凌汛现象的重要河段之一,两岸筑有大堤,是著名的“悬河”。近几年,由于气温升高、河流水量减少,黄河下游的凌汛灾害出现了变化。为黄河下游河段示意图。,考点归纳总结,图T3-7,(1)说明图示河段冬春季节的水文特征。(2)据材料推断近几年黄河下游凌汛灾情的变化。,考点归纳总结,【答案】(1)水量少(径流量小),水位低,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有凌汛)。,【答案】(2)冬季气温升高,黄河下游冰层变薄(结冰河段缩短);河流水量减少,发生凌汛时水位较低,凌汛灾情减轻;河流结冰推迟和融冰将会提前,改变凌汛出现的时间。,考点归纳总结,【解析】第(1)题,结合该河流所在地理位置,从河流流量及其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及凌汛等方面说明其水文特征。第(2)题,结合近年气候变暖趋势,从凌汛发生的时间及强度等方面说明灾情的变化。,3.2015全国卷圣劳伦斯河(图B3-3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3-3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1)(3)题。图B3-3,教师备用习题,(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3)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加深河道绿化河堤分段拦冰拓宽河道A.B.C.D.,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答案】(1)C(2)B(3)C【解析】第(1)题,河水结冰时一般当地气温在0以下。根据图b,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有1、2、3、12月,共4个月。第(2)题,根据蒙特利尔的结冰期推算,不结冰的河段应该位于比蒙特利尔纬度低的南部,故排除C、D项。根据图例信息,普雷斯科特与康沃尔之间河段上有一座水电站,说明这一段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河水不易结冰。故B项正确。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尽管纬度最低,但因普雷斯科特下游水电站的兴建,导致普雷斯科特以上河段水流缓慢,结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第(3)题,凌汛一般指河流下游结冰阻塞河道抬高水位形成的洪涝。因此,教师备用习题,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以减少洪涝的发生,减小对沿岸地区造成的危害。绿化河堤对阻止凌汛的产生没有太大影响,但加高河堤就可以减小凌汛危害;加深河道虽然可降低水位,但困难较大,可行性较低。,4.图B3-4左图为某区域水系图,右图为甲湖泊及与其相连的乙河段的水位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图B3-4,教师备用习题,(1)湖泊水补给河水的月份是()1月7月8月11月A.B.C.D.(2)关于图中丙河河水流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6月从东北流向西南7月从西南流向东北8月从东北流向西南11月从西南流向东北A.B.C.D.,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答案】(1)B(2)C【解析】第(1)题,湖泊水补给河水,湖泊水位应高于河流水位。读图可知1月和11月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第(2)题,由图可知,11月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湖水流入河流,结合右上角指向标可判断丙河河水流动方向为从西南流向东北。7月和8月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水流入湖泊,河水流动方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6月时,前半月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河流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后半月则相反。故6月河流流向会发生改变。,5.顿河因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而被世人所熟悉。读顿河流域示意图(图B3-5),回答(1)(2)题。图B3-5,教师备用习题,(1)图B3-6所示河流流量曲线与沃罗涅日水文站测得的河流流量变化相似的是()A.B.C.D.(2)顿河与“静静的顿河”密切相关的水文特征是()流量较小且较稳定流经平原,流速较缓结冰期长,结冰后河面平静含沙量小,水质洁净A.B.C.D.,教师备用习题,图B3-6,教师备用习题,【答案】(1)D(2)A【解析】第(1)题,顿河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因此春季径流量最大。第(2)题,“静静的顿河”主要指顿河水流动时声音很小,这主要是因为顿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流速平缓;顿河流经地区降水较少,且全年降水较为均匀,流量较少且稳定。,考点归纳总结,命题点三洋流的分布及影响,例42014全国卷图T3-8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图T3-8,典例探究,考点归纳总结,【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知,科隆群岛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多阴雨天气,因而气温日较差较小,A项错误;科隆群岛远离大陆,并不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B项错误;科隆群岛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寒流降温作用明显,适合耐寒的企鹅生长,C项正确;由图中注记或图例可知,科隆群岛的山峰高1097米、1689米,山顶到山麓的气温相差10左右,气候垂直差异不显著,D项错误。,1.大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受近地面风带、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洋流的分布、流向及性质呈现出较明显的规律,如图T3-9所示(图示为北半球冬季):图T3-9,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1)中低纬度海域: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呈逆时针方向运动的大洋环流。(3)南半球40S海域:形成环球性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4)北印度洋海区(见图T3-10):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考点归纳总结,图T3-10,考点归纳总结,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对气候要素特征有增强作用,使某些地方气候类型空间分布范围向高纬或低纬延伸。(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主要从上升流、寒暖流交汇海区易形成渔场的角度分析。(3)对航海的影响:一方面要考虑经济效益,顺风顺水,省时省力,效益高;另一方面要从航行安全角度考虑航行中的海雾、海冰及港口的封冻期。(4)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扩大了污染的范围。,考点归纳总结,【方法技巧】判断洋流性质的方法(1)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2)洋流性质法:等水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是暖流,如图T3-11(a);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是寒流,如图T3-11(b)。图T3-11,考点归纳总结,(3)纬度判断法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大致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一般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如图T3-12所示,A为暖流,B为寒流。(4)根据大洋环流模式图来判断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为寒流,大洋西岸为暖流。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东岸为暖流,大洋西岸为寒流。图T3-12,考点归纳总结,考向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图T3-13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洋流)。读图,完成78题。图T3-13,考点归纳总结,新题预测,7.图中洋流()A.位于北太平洋海域B.流向为自南向北C.使沿岸降温减湿D.由西风吹拂形成8.受该洋流影响()A.季风气候范围扩大B.周边海域出现浮冰C.航海条件更加优越D.海面等水温线向北凸,考点归纳总结,考点归纳总结,【答案】7.C8.B【解析】第7题,由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图示区域为北美洲东北部及其附近海区,图中洋流为拉布拉多寒流,所在大洋为大西洋,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对沿岸起降温减湿作用。并非由西风吹拂形成。第8题,该海域位于大西洋西岸,夏季北冰洋冰川融化断裂,冰山顺洋流南下,周边海域出现浮冰。洋流沿岸海域受其影响,雾天多,航海条件变差。洋流自北向南流,海面等水温线向南凸。该洋流活动与季风气候范围无关。,6.2016上海卷大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洋流。据此回答(1)(2)题。图B3-7,教师备用习题,(1)7月,一艘货船从日本横滨出发,沿图中路线前往瑞典的哥德堡。途中会遇到风海流、密度流、涌升流三种洋流。货船遇到这三种洋流的海区位置分别是()A.甲、乙、丙B.甲、丙、丁C.丁、乙、甲D.丁、丙、乙(2)若一艘前往日本的油轮在E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则油污可能漂向()A.我国东海海域B.我国南海海域C.印度尼西亚海域D.菲律宾海域,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答案】(1)D(2)A【解析】第(1)题,7月北印度洋海区盛行西南风,甲海区盛行西南风形成的风海流;乙海区在非洲沿岸,盛行离岸风形成的涌升流;丙海区盛行地中海通向大西洋间的密度流;丁海区盛行中纬西风形成的风海流。第(2)题,E位于台湾海峡北侧,是我国的东海海域,7月受东南季风和洋流影响,油污继续往北漂,仍位于我国东海海域。,7.图B3-8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甲、乙表示洋流,读图完成(1)(2)题。图B3-8,教师备用习题,(1)甲、乙洋流所属的大洋环流的模式是()图B3-9(2)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A.甲使沿岸增温增湿B.乙使沿岸降温减湿C.甲、乙都会影响海运D.甲、乙海域都有渔场,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答案】(1)D(2)C【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甲、乙两洋流分别位于澳大利亚西、东海岸,属于南半球中低纬环流。据此结合洋流分布规律即可得出正确结论。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甲为西澳大利亚寒流,乙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据此结合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判断正确结论。,考点归纳总结,命题点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例52015全国卷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T3-14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图T3-14,典例探究,(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C.成本过高D.市场需求不足,考点归纳总结,考点归纳总结,【答案】(1)B(2)A(3)C【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海冰厚度的因素。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图中四海域气温低于-4持续时间较长的为甲、乙两海域。甲海域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且海水体积巨大,受大陆冬季风影响较小,因此不易结冰;乙海域位于大陆附近,故海水较浅,海水体积较小,且受冬季风影响较大,因此易结冰且结冰期更长。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海水结冰的因素。冰层厚度越大,区域海冰资源量越大。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气温低于-4持续时间最长,因此当地海冰厚度最大。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利用。开采海冰资源比开采河冰资源成本更高,难度更大。,1.水资源的利用(1)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图T3-15,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图T3-16(3)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不同:北方因气候较为干旱,属资源性缺水;南方则多属于水污染严重导致的水质性缺水。,考点归纳总结,2.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考点归纳总结,考点归纳总结,【方法技巧】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与经济活动所带来的资源消耗量激增。图T3-17,(2)“开源”和“节流”是应对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开源”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拓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资源的浪费。,考点归纳总结,考向水资源的分布及合理利用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安徽省淮河、长江流域水污染问题严重。2016年对淮河、长江安徽段调查发现,农业水污染超过工业、城市水污染,成为污染河流、湖泊水的主要污染源。安徽省地形可分为淮北平原(图中砀山、蚌埠)、江淮丘陵(图中合肥、滁州)、沿江平原(图中安庆、芜湖)、大别山区(图中岳西)与皖南山区(图中黄山)5个区域。图T3-18为安徽省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下表为安徽部分地形区年平均降水量统计资料。,考点归纳总结,新题预测,考点归纳总结,图T3-18,安徽部分地形区年平均降水量统计资料(单位:毫米)表,(1)描述该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2)说明该省夏季降水占全年比重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原因。,考点归纳总结,【答案】(1)年降水量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南部多、北部少),山地降水多于丘陵、平原地区。,【答案】(2)特征:纬度越高,夏季降水占全年比重越高(南部低,北部高)。原因:受夏季风影响的时间长短和强度不同;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是季风带来的水汽;纬度越高,受夏季风影响时间越短,受夏季风影响强度越小,降水越集中于夏季,其他季节降水少,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比重越大。,(3)分析降水特征对该省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4)分析该省农业水污染严重的原因。,考点归纳总结,【答案】(3)降水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农业生产易受旱涝灾害的影响;降水变率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地理下册 11《中国在世界中》教学设计1 鲁教版五四制
- 发展对象培训班开班仪式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 冻干粉灯检培训
- 工程部培训先进经验分享
- 九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Section B(3a-Self Check)教学设计(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部门人品培训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 财税销售培训
- 写作:学写故事(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武汉四调)
- 《结膜炎诊断与治疗》课件
- 2025东风汽车校招人才测评题库
- 云南黔滇行2024-2025学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吉林2025年03月长春新区面向社会公开选聘8名各产业招商办公室负责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微风发电项目可行报告
- 医院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
- 2025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4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押题及答案
- 2025【英文合同】授权代理合同英文范本
- 北师大版2025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综合检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