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的“三环节”.doc_第1页
一堂好课的“三环节”.doc_第2页
一堂好课的“三环节”.doc_第3页
一堂好课的“三环节”.doc_第4页
一堂好课的“三环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堂好课的“三环节” 文/程廷仁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得出结论:一堂课中,有个好的开头可以说是这堂课成功的一半,开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却能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好的开头能为上好一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好的开头固然重要,中间过程也要跌宕起伏、丰富多彩。一堂课是一个有机整体,除了有好的开头和过程之外,还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恰到好处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巩固当堂课所学知识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效果课程开头中间过程课程结尾 教育学指出:“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在班级授课仍为主要形式的今天,讲究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授课艺术是每位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课不外乎开头、中间和结尾,教师如能艺术地驾驭整个过程,就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好像一部剧的序幕、一首歌的前奏曲,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它确能影响一堂课的成败。 好的开头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感情,为上好一堂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相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开头,教师“例行公事”式的开头,千篇一律地导入新教学内容,会使得课堂开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高,若教师在课堂过程中再想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就十分困难了。好的开头确实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难虽难,但也要去做。 1.故事寓言导入法 教师可以用一个故事、寓言、趣闻等作为导语,引人入胜的情节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步入知识的殿堂。如笔者在讲道德常识中“加强道德修养”一课时,用了故事导入法,讲述了梨树无主,我心有主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在宋末元初,有位注重道德修养的理学家许衡,一次去河阳,时值酷暑,他和同行的人走了大半天又累又渴。由于屡经战乱,不要说喝口茶,连口井也找不到。突然有人发现前面路边有棵梨树,结满了金黄色的梨子,梨子长得又大又甜,同行人都上去采摘,可许衡却席地而坐读起书来。同行人很觉诧异,便问他为什么不吃个梨解解渴,许衡说:“这梨树主人不在,想吃梨又没法去买,怎么能私自动人家东西。”有人听了笑道,久经战乱连个人影都不见,这梨树的主人恐怕都不在人世了,几个梨子吃了又何妨?许衡说:“古人早有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训诲,教人慎独避嫌,如今梨树无主,但我心有主,岂可妄行!” 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一堂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打下了基础。 2.警句名言导入法 警句和名言是语言新颖、言简意深警策动人的句子,有着深刻的哲理催人深思,对人的思想的净化和升华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诗歌诗词导入法 用诗歌诗词导入教学,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本观点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4.悬念导入法 讲课前设置悬念,就是教师抓住事物的关键,提出学生感兴趣而又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他们求知的心弦。 5.反向导入法 这是一种先不从正面阐明观点,而是先从反面列举实例,用反面实例衬托正面观点,然后导入新课的方法。通过反面实例因势利导,导入课文内容,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能为后面讲解课文内容创造条件。 如在讲“职业道德”一课时,笔者列举了北京晚报曾载的一篇文章:一位老人购买了一套沙发,拉回家后发现沙发有严重的质量问题,结果去找卖主退换,但卖者逃之夭夭。笔者用这个实例来导入新课,引出人要讲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二、中间过程跌宕起伏,丰富多彩 好的开头固然重要,中间过程也要内容丰富、前后关联、纵横交织、跌宕起伏、丰富多彩。 1.前后关联,纵横交织,详略得当 前后关联就是指新授课前的复习,又指课中照应相关的已学知识,用以巩固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纵横交织即揭示出新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便于整体把握。详略得当的“详”是指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略”就是留隙,给学生自读、自己思考的空间。 2.设疑提问,训练思维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新的课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实践证明,巧设疑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在授课中有意识地设置疑问就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相反,如果教师整堂课平铺直叙从头到尾不设置疑问,即使是口若悬河,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仍可能无动于衷,有的学生甚至会困意绵绵,这样就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的提问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巧设疑问。既不能给学生提一问就明的问题,也不能给学生提一无所知的问题,问题的难度要恰到好处。 3.创设情境,以情激趣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为,情境教学注重的是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这样就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乐观的环境使人心情愉快,兴趣也就会油然而生。可见,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乐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提供好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恰当地运用挂图、表格、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环境,可以通过感官充分促进学生的大脑认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学情境的创设有多种方式,教师灵活运用这些方式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4.语言精彩,兴趣盎然 教学可以说是一门语言的艺术,知识的传授、师生的情感交流主要是依据语言来进行的,特别是政治课对教师的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它的说服力、感召力要教师的语言力度和魅力。 政治课用语的特点是严密、准确,但有的内容抽象难懂,对于技校学生来说如果一堂课书面语言用多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就会打不起精神学习,师生间好像就存在着一种语言上的隔阂。这时,如果教师能变换一下方式,用通俗语来代替书面语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甚至能让学生翘首以待,等着老师往下说,这时老师若再能即兴发挥,就更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由“要他听”变为“他要听”。 教师在教学中讲究语言特色极为重要。教师既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严密,又要注意采用多种语言形式。恰当地运用些经典名言、诗词锦句、歇后语、顺口溜以及内容深刻耐人回味、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兴趣盎然。 在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中,幽默的语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师的幽默可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笑声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正如看喜剧演员演小品时,观众不断被演员们诙谐幽默的语言逗得捧腹大笑,观众在笑声中欣赏小品艺术,领略其中的趣味,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 比如在劝学生不要吸烟时可以来个正话反说,诙谐地道出吸烟的危害。可以向学生说:“吸烟是否有两种好处,一是吸烟能引起咳嗽夜间尤剧,咳嗽声能吓跑盗贼。二是长期吸烟可以形成驼背,做衣服能节省布料,你们说是吗?”学生听后会心一笑,在笑声中自然明白了吸烟的危害。这样既渗透了德育,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幽默只是手段,教师要根据教材恰到好处地运用幽默。 三、既要有“龙头”,还要有“凤尾” 一堂课是一个有机整体,仅有好的开头和过程还不够,还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恰到好处的结尾可以对所学知识能起到画龙点睛、巩固所学的作用。 1.归纳总结,提纲挈领 这是课堂最常用的结尾模式。这种形式既能帮助消化学生授课内容,又能强化学生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一般可采用师生问答、绘制图表、作业联系等形式进行。 2.悬念架桥,发人深省 章回小说有这样的特点,当情节发展到关键处戛然而止造成悬念。政治课针对教学内容,可借用其手法设置悬念、造成疑惑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次课埋下伏笔架好桥、铺好路。 如笔者在讲完“事物的发展状态”后对学生说: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事物才发生质变。根据这个原理,大家想一想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道路是一帆风顺还是曲折的?为什么?要知此事如何且听下节课分解。一堂课虽然已经上完,但是学生企求新知识的欲望远未平静。 3.情境感召,导之以行 思想政治课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堂课结束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一种情境来感召学生,使学生动情,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 4.名言续尾,典故结尾 开头可选名言、警句、典故等形式开头,结尾仍可采用名言、警句、典故等形式结尾。一堂课结尾如果语言乏味、空洞死板,往往会使整堂课失色、功亏一篑。相反,运用幽默机智的名言、警句会使结尾充满韵味。另外,若能以学生熟知的典故加以引申,可强化所学知识,使尾声再现高潮。 5.实例分析,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政治课任务之一,实例分析式结尾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形式,也可帮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使复习内容在被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同时德育教育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总而言之,一堂好课的开头、中间和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