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推手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摘要:全球化是好是坏现在仍存在着争议,但无论如何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政治,经济,科学,特别是网络的发展,我们的世界正空前的交融当中。交融既包含着融合也存在冲突,而这种冲突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冲突。本文通过分析推手中中西饮食差异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对文化融合与冲突提出一点看法。 关键词:饮食差异;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 一、饮食与文化 文化是什么,什么是饮食文化,饮食与文化之间到底有着何种关联?中西方在饮食与文化上又有何异同。我们试图了解中西饮食的差异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中西文化避免文化冲突更好的“融合”。纽马克说“食物是一个国家文化中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纽马克,xxa:97)然而饮食在文化中的影响与地位,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很大的差异。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说“食,色,性也。”通晓中西文化的孙中山先生说:“我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成为“世界人类之导师”(建国方略)。中国人从古至今对饮食的认识和重视都到达一个很高的层次。而西方国家在“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上却与我们有着反差极大的观点。林语堂先生说,英国人很少谈吃,而且“心中略有几分愧意地吃”。英国人认为吃是人的本能不值得一提,提了有失绅士身份。对于法国人在吃上的基本态度也是不屑一顾(高成鸢,xx:119),而法国人在吃的水平上看似略胜与其他西方国家。不过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明确记载法国的烹饪发展也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即得益于意大利公主的下嫁法国,而意大利饮食与马可波罗在中国受到的影响密切相关。(高成鸢:xx:37)。而严谨,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德国人甚至可以预知的不会对食物有过高的关注。“康德和黑格尔都不承认美食够上艺术层次,前者认为视听二官“近于智慧之官”,味嗅二官“近于机体之官(判断力批判);后者则断言嗅觉,味觉“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美学)”(高成鸢,xx:37)。由此,中西方人从古至今在对待食物,美食上的态度上可见一斑。而这种分歧也导致了中西方对于美食在审美,哲学,文化上的大相径庭,接下来我们将借助电影推手中有关饮食矛盾的一些片段具体分析中西方饮食的差异。 二、食物的冷与热 影片刚开始有一段描写老朱跟儿媳玛莎各自吃早饭的场景。玛莎打开冰箱找食物,目光游移后漫不经心的停在了一块剩下的奶油蛋糕上,玛莎随便的用食指挑了一指头舔掉,然后关上冰箱门。玛莎的早餐就算吃过了。接下来老朱出场了,他端着应该也是剩下的一碗西红柿炒鸡蛋下面是米饭放到微波炉里打算加热。此处看似老朱比玛莎更注重吃早餐。但影片应该在此没有要强调对早餐重视的区别。 不过影片中玛莎冷食冰箱中的蛋糕却是反了中国人的大忌。中西方饮食的冷热差异非常大。中国人不吃凉冷的食物原因有二。一是对身体有害,二是冷的食物没有味道。 第一个原因,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英国大臣恨林则徐禁烟,请他吃雪糕。林则徐见冒白气,便撅起嘴来呼呼地吹,英人大笑。转天林则徐回请,端上“老母鸡汤炖南豆腐”,汤面上盖着厚厚一层油,滚热却不冒气。英国大臣舀起一勺猛喝了一口,烫得嗷嗷之叫。这才知道林则徐的厉害”(高成鸢,xx:102)。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充分反映了中国人与英国人在对于冷热食物的习惯差异。中国人讲“寒食近于不食”(高成鸢,xx:57)。灵枢师传曰:“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指出饮食寒温要适中。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凡食太热则伤骨,太冷则伤筋。”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凡以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影片第二个关于饮食的场景里玛莎吃的沙拉很可能都是凉的蔬菜。可见西方人对凉寒的食物不仅“不怕”而且还非常喜欢。这成了近些年好多中国人争相效仿的理由,所谓“人家都能吃,我们也可以”。实不知,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中西方人的体质不同,中医其实也说,饮食冷热因人而异。内经有饮食寒温要因人而异的论述。一般而言,里热盛者宜适当进食寒凉食物,里有寒者宜适当进食温热食物。说到这里又引出另一个差异问题。西方人把饭食只是当做身体的能量供给,而中国人在很早就有了“食医同源的概念”(高成鸢,xx:5)中国人把吃,食补,养生从来都没有分割开来。在西方,无论是遥远的过去,还是发达的现在都没有把饮食与医疗扯上关系。这其中种种原因之一是认识人与天的关系上的异同。中国人讲天人合一,“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人孕育于天地间,人为小天,天为大人,所以冷热寒暑都遵循着天的道理。而西方人的哲学更重视物质的世界,将物我分离开来看问题。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饮食问题也自然包括其中。关于“食医同源的概念”影片另一个场景也有体现,一家人晚餐中老朱疑惑儿媳玛莎“这个美国女人光吃菜怎么回事啊?”,儿子回答,“她怕胖”老朱说“我怎么不怕胖?这地球上的东西,五谷杂粮、果木蔬菜属于隐性。另一种东西,牛羊鸡猪是显性的。两种东西配合起来吃才能补先天之不足”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老朱无论作为一位传统的中国老人,还是太极拳的教授对中国传统的“食医同源”或者是道家的养生就算不是精通也一定是有相当的了解和认识,这些不是学到的是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里的。而影片中李安表现的矛盾不光是一个中国老头与美国洋媳妇之间的矛盾文化差异。连自己的儿子晓生可能也不认可老朱的那一套理论了,或者晓生在中国父亲与美国妻子之间的苦恼挣扎也是两种文化交织冲突的选择与苦恼。 三、体质差异的历史渊源 那么中国人讲的“因人而异”里,中西方人的“异”又异在哪里,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冰河时代以后,世界上曾到处洪水泛滥,继而是日益严重的干旱。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的研究中认为,一些地区的沙漠化逼迫原始人迁移,一部分人远去成为游猎者,即肉食民族,另一部分退入河流低地,后来成为务农者。高成鸢指出,这为后来的中西方人饮食结构差异埋下了伏笔,肉食民族的身体更加强壮,肉食也使得他们成为了中医所谓“里热盛者”;而务农者发展成为后来的中国先民,河流低地的环境并没有提供大型的肉食动物,汤因比所说的“卓越出自艰辛”的中国先民催生出了“黍”“粟”的文明。这种素食饮食结构加之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食物极度匮乏,导致了中国人的体质弱,总体上偏向于中医理论中的“里有寒者”。这就是中西方饮食在冷热上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体质差异。 四、“味”之超凡入圣 那么原因之(二)则是中国人超越饮食习惯,走向更高层次的饮食审美,也是中餐审美的灵魂所在。袁枚在被称为“美食经典”的随园食单中说,才要的鲜美“全在起锅时”,“略为停顿,便如霉过衣裳,虽锦绣罗绮,亦觉旧气可憎矣”。“起锅滚热之菜,不使客登时食尽,而留之以至于冷,则其味之恶可知矣”。袁枚的这段对饮食要趁热的论述,不知西方人看了是要大为不解还是大为恼火。饭食不仅不能冷着吃,哪怕稍微慢些,留一小会儿“其味之恶”即便是珍馐美味“亦觉旧气可憎矣”。这显然与冷食对身体的健康的影响无关,留一会儿不至于有这么严重的后果,遭到这么让人难以接受的批评。究其原因是热可以保证中国人的另一个追求,味道与口感。热会让食物的分子运动加速,食物的“味”由于分子加速变得活跃,“味”通过“热”的手段加强或者保持了,所以对“味”的追求必然导致对食物要趁热吃的要求。对于食物热着吃的口感作为中国人非常容易理解,焦,酥,脆,滑,有嚼头等等都与食物的热有关,一旦变冷根本就是两道菜。西方也有很多煎炸烤制食物若是凉了肯定也是影响口感,西方人应该也会有察觉,一是可能凉一些口感差距没有那么大,二是如果只是作为营养的摄入那就更没什么区别了。影片中儿媳玛莎毫不在意的挖一块儿冷蛋糕与老朱“翻箱倒柜”费尽心思也要给早饭加热,结果还搞错了,用了锡纸包裹西红柿鸡蛋饭加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玛莎的“毫不在意”与老朱的“翻箱倒柜”,中西方人冷热态度之巨大立现。这让我想起了“泡面现象”。通常情况下泡面是被中国人看做是不健康没有营养的食物,居家也很少吃,而现今快餐饮食高度发展,有很多可以替代泡面的更营养,更方便的食品。但在好多地方特别是火车上,泡面却占据着绝对的领导地位,面包牛奶之类西方食物甘拜下风,特别更受到年龄稍大中国人的偏爱。在方便携带程度与面包牛奶无异,甚至冲泡还要比“西食”麻烦的情况下。我想原因之一就是要追求一个“热”字。 此外,高成鸢还提到了一个原因。中国人在历史上长期的处在饥寒交迫的状态,所以食物的热不仅可以裹腹还可以增加身体温度,具有御寒的功效。 五、结语 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这些年对冷食,快餐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对冷食危害观念也慢慢淡化。这首先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分不开。西方物质经济的强盛带来的精神文化的输出。随着中国进入到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冷食,快餐更能适合这样的要求。从宏观上看,我们这些年努力发展经济,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保护相对较弱,也同样淡化了传统文化中对于不是寒食的态度。归根结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脊膜膨出围手术期护理
- 起重机安全操作规范培训教程
- 颌骨肿物护理
- 糖尿病饮食指导护理
- 道路工程实习总结
- 第一单元复习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乡村公路施工合同
- 员工外出培训合同范本
- 2025小班下学期家校合作总结范文
- 智能医院弱电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 数字经济学导论-完整全套课件
- 形位公差及标注教程
- 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入院后处理流程
- 长阳区域构造
-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大纲及模拟题库
- 计算机在材料学中综合作业
- 建设项目办理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技术方案
- 2019年辽宁省普通高考志愿填报表(一)
- 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个人自荐信
- 工程交付使用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