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材新方法 2017年第10期48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实验学校 沈惠芳 紧扣课后习题 着力语文要素 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 编教材” )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 线索编排了单元内容。 “语文要素”即“语文素 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 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 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编者将这些语文要 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 ,由浅入 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或课 后习题之中。因为一年级上册中既没有“课文 导引” ,也没有安排“泡泡” ,所以语文要素被 安排在课后习题中。相较于以往的语文教科书, 部编教材的课后习题内容梯度更加合理,对学 生的知识能力要求更加清晰,教师在教学时也 有章可循。这样的改变就是为了“增强目标意 识,强化训练意识” ,解决了多年以来一线教师 不清楚在语文课上该训练什么的困惑,明确了 教学目标。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具体该如何在教 学中紧扣课后习题来有效落实这些语文要素,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笔者就以 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的教学为例, 谈谈落实语文素养的策略。 青蛙写诗的课后习题,除了识字写字练 习外,还有以下几项。 1.朗读课文。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 忙了。 2.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 3.读一读。 诗歌 诗人 以前 以后 你们 他们 写字 写作业 “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属于 阅读方法中的“提取信息” ,属于语文必备能力 的训练; “认识逗号和句号”既是语文知识,又 属于“朗读课文”的训练范畴,是必需的语文 能力的训练;而“读一读词语”和“识字写字” 都属于“语文知识”的积累范畴,但又都涉及 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必需的语文 能力训练。由此可见,本课课后练习主要涉及 “语文知识”和“必需的语文能力”两类语文要 素。在教学中,这些语文要素是相互交融、无 法割裂的,教师必须将他们整合在一个有机的 整体里,使他们前后联系,相互融合。 一、趣味识字与词语积累 积累字词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 一。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在课后安排了不同形 式的词语积累练习,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简单地 将其视为读读、写写、记记,而要将这些练习 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内化,最终 以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为例谈语文要素的落实 49 新教材新方法 能熟练运用。同时,教师也要重视积累的方法, 笔者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汉字造 字规律等,尝试了多种形式的趣味识字教学, 并将其和积累词语相结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 效果。 (一)构建思维导图识字积累 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思维导图对开发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思维导图能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运用其辅助识字,可以 拓展识字教学的内涵。一幅有趣的导图就是一 场视觉的盛筵,对激发学生兴趣、掌握生字、 积累词语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学生字“诗” 时,笔者就采用了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识 记。 诗 古诗儿童诗 现代诗 写诗 读诗 背诗 诗人 诗歌 图1 “诗”字思维导图 带“诗”字的词语在学生脑海中本来是零 散、分散的状态,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 逐渐将这些碎片状的词语串成了线,整理成了 一个词语库,同时在复现中记住了“诗”字。 这样的方法既直观又形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既丰富了识字积累的内涵,又拓宽了 识字积累的渠道,更让学生学会了识字积累的 方法。 (二)结合生活经验识字积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指 出: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 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 教识字方法,力求学用结合。 ” 1教师要注意联 系教学与生活经验,使学生能把抽象的字、词 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融合在一起。这样既能帮助 学生认识生字、理解词义,又能丰富学生的词 语积累,使单调、枯燥的词语变成直观形象的 生活画面,营造出一种情趣盎然的识字积累氛 围。在教学“们”字时,笔者从学生感兴趣的 角色体验活动入手,以“能不能只请一个小朋 友来当小水珠”的问题为契机,让学生化被动 接受为主动思考。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学生 马上就发现了“我们”这个词。此时,教师再 出示词卡,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明 白“我们”的意思。在这之后,教师顺势指导 学生读好轻声的“们”字和轻声词“我们” ,接 着根据“们”的意思,把积累词语和还原生活 画面的活动相结合。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学生已 有的生活经验,并促使他们将语文学习成果运 用于生活之中,在识字积累的同时,为学生打 开了自主学习的大门。 (三)结合汉字字理识字积累 教师可以把部分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 转换成生动的画面,从而引领学生进入这些字 所描述的情境。字理识字法是一种基本的识字 方法。教师应先帮助学生找到“画面” ,再从字 源上帮助他们理解生字的本义,最后引导学生 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理解文中义。通过字理解析, 一个个生字鲜活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进而 带领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描述的情境,让字词 教学和对文段的理解有机融合地在一起。例如, 对“串”字的教学,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师: “串”是一个三拼音节,又是翘舌音, 谁来拼一拼? (生拼读) 新教材新方法 2017年第10期50 师:最早的时候, “串”字不是这个样子 的。 (出示金文的“串”字)猜一猜,人们是看 到了什么东西才发明了这个字? 生:可能是看到了糖葫芦。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古人的 确是看到了连在一起的东西才创造了这个字。 (出示“串”的字形演变)慢慢地,它就变成了 今天的样子,但它的意思并没有发生改变。 师:在生活中,除了“一串水珠” ,你还会 说 “一串( ) ” ? 生:一串葡萄。 这个活动实际是引导学生将“串”字转化 成画面的过程,也是了解“串”字本义的过程。 然后再引导学生了解“串”字的演变以及文中 义,并拓展到生活中以“串”来计数的事物。 这样,学生能从音、形、义三方面理解“串” 字,并学以致用,在积累词组的同时,也积累 了生活经验,学得扎扎实实,而且始终兴味盎 然。这样的学习,不仅包含了识字积累,而且 是对汉字文化的有机渗透。 二、提取信息连接有序表达 纵观部编一年级上册教材的课后练习,不 难发现,有关阅读方法的要素着重体现在两个 方面:其一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这一项主要 渗透在连环画式的课文中;其二是引导学生带 着问题阅读课文,即提取信息。一年级的学生 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他们 的思维单一,语言表达不完整。因此,在指导 学生“提取信息”时,教师可以借助圈圈画画 等手段,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的好 习惯。这也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低年级教 学中的落实。同时,圈圈画画的方式也可以帮 助学生梳理思路,促进语言表达的有序性和完 整性。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起点, 笔者先请学生在课文中圈出关键人物,再让他 们结合课题,练习说出包含课文主要信息的完 整句子。这是教材中首次出现“提取信息”的 要求。结合刚入学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将 “提取信息”的训练分解成“教一教圈一圈 说一说”三步来进行。这样的安排,既实现了 “提取信息”这种阅读方法的首次渗透,又促进 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有序性和完整性。 三、在朗读中构建句子的概念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语言 训练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让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积累规范的语 言。 “读”在低年级学生的课堂上更是起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低年级学习课文的过 程就是朗读的过程。部编教材在一年级上册设 定的“朗读”训练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所谓“读正确” ,就是读准字 音,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读流利”即 不破句,不顿读,不唱读,语速合适。一年级 的学生还没有对语言形成敏锐的感受力,不能 准确地把握句子的停顿, “破词” “破句”的现象 普遍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朗读就需要 从建立“字词句”的概念开始,从学会正确的 停顿开始。 (一)根据句子的基本要素读好停顿 部编教材注重帮助学生建立“字词句”的 概念。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句 子的基本要素,判断应该在何处停顿。这样既 可以让朗读有韵味,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帮助他们建立句子的概念。这样的引领,可以 从简短的课题入手。 “青蛙写诗”四个字看似简短,却包含着 “谁”和“干什么”这两个句子的基本要素。在 读课题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句子的基本要素引导 学生读出停顿,读出节奏。这样一来可以在潜移 默化中向学生渗透句子的概念,二来也可以在新 51 新教材新方法 课伊始,就将“读出停顿,读出节奏”的信息传 递给学生,为整堂课的朗读训练埋下伏笔。 (二)利用短语读好句子的节奏 文章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要想把整篇文 章读好,就要从朗读句子开始。而句子是由短语 和词语组成的,要想把句子读好,就必须学会在 朗读时以词语和短语为单位,进行合理停顿。 课文中,蝌蚪、水泡和水珠说的话结构相 似,且都带有“当”字,笔者抓住这一共同点, 从短语到句子,通过范读、领读,同桌互助读, 读得好的学生展示读等方式,从扶到放,层层 推进,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借助词语和短语学 会合理的停顿,从而理解句子的内容,感受朗 读的节奏美,培养语感。 (三)认识标点,初步感知标点的停顿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 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的作用。它可以 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理解书面语言。 认识标点既是一个语文知识,又是一项语文能力 训练,属于朗读训练的范畴。 “认识逗号和句号” 这一语文要素在教材中首次出现时,笔者联系这 一要素的后续训练要求,分两步引导学生认识标 点:第一步联系课文认识标点的形,并请学生结 合生活发挥想象,加深对形的感悟;第二步运用 听音频、拍手读等形式,帮助学生初步感悟标点 的停顿作用,为下一篇课文雨点儿中“读出 标点合理的停顿”的后续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正符合部编教材“同一个语文要素的学习螺旋 递进,一年级下册的学习有一年级上册的基础, 同一单元中后一篇课文中的学习有前一篇课文的 基础” 2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前后 联系,循序渐进。 四、探索生字书写的规律 汉字有一定的构造规律,只有掌握了规律 才能把字写得好,写得美。汉字的构字规律包 括笔顺规则、结构规律、笔画变化规律等。部 编教材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书写提示栏目, 将各种笔画、笔顺规则一一呈现。但要想让学 生真正写好字,教师还需要结合每课的生字对 学生进行归类指导,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悟” 出书写规律,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个”和“们”看似不相关,但仔细研究就 会发现,它们的偏旁都是由“人”演变而来的。 笔者采用最直观的比较法,引导学生发现“人” 的变化之处,然后联系同偏旁的字,帮助学生 总结规律,为学生今后学习同偏旁的合体字提供 “技术”支持。同时,笔者也不忘让学生在“知 其然”之后“知其所以然” ,让他们明白这样的 变化产生的原因合体字中蕴含“谦让”精 神。这样的教学,不仅是方法的指导,而且帮助 学生了解了汉字的构字规则,使他们养成良好的 书写习惯,更是一种汉字文化的有机渗透。 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在“识字写字”的基 础上,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出发,着重 加强了朗读的系列练习、字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3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有理数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
- 2024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党建干事岗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吉林四平市悦萍水利管理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成本课程培训:提升企业盈利与竞争力的关键
-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9.2 溶解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三、连通器一等奖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汉字
- 2023年10月自考00226知识产权法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四年级下册劳动教育全册教学课件
- 《园林工程》课件-项目三
- 文件签收单范本
- 《雷雨(节选)》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塔吊防碰撞建筑物专项施工方案
- 仓库每日检查记录表
-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
- DB61-T 5066-2023 农村居住建筑设计技术标准
- 背负式风力灭火机的操作与使用
- S7-1500 PLC应用技术 PPT课件 第4章 S7-1500 PLC的常用指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