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6075-1995 是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称为《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在工业生产环境中,如何采集、处理及分析空气样本中环氧乙烷(EO)含量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求,旨在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防止工作人员因长期暴露于环氧乙烷环境中而引发健康问题。

标准内容概览:

  1. 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的范围,即适用于各类生产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浓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实施本标准时需要参考的其他相关标准和文件,这些文件对于理解并正确执行测试至关重要。

  3. 术语和定义:对标准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了解释,帮助使用者准确理解相关内容。

  4. 原理:概述了测定方法的基本科学依据,即通过空气采样,利用热解吸技术将吸附在采样管上的环氧乙烷释放出来,随后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5. 试剂和材料:详细列出了实验所需的各种化学试剂、标准物质及采样设备的具体要求,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6. 仪器:描述了执行测试所必需的气相色谱仪及其配置,包括检测器类型、柱材质与尺寸等,同时对仪器的校准和性能验证给出了指导。

  7. 采样:详细说明了采样的具体步骤,包括采样点的选择、采样速率、采样时间以及样品的保存条件,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及避免分析前的污染或损失。

  8. 样品的处理:阐述了样品预处理过程,特别是如何通过热解吸方法从采样管中有效回收环氧乙烷,准备进入色谱分析阶段。

  9. 分析步骤:提供了详细的气相色谱分析操作流程,包括色谱条件设置(如柱温、载气流速等)、标准曲线的制作、样品测定及计算方法。

  10. 结果计算与表示:解释了如何根据色谱图数据计算出空气中环氧乙烷的实际浓度,并规定了结果的表达方式和单位。

  11. 精密度和准确度:通过实验数据说明了本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以及与参考方法比较的准确性,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12. 试验报告:规定了测试报告应包含的信息,如样品信息、测试条件、结果数据及必要的备注说明。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1-23 颁布
  • 1996-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16075-1995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pdf_第1页
GB-T16075-1995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16075-1995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1 3 . 0 4 0 . 3 0C 5 2疡8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1 6 0 7 5 一 1 9 9 5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Wo r k p l a c e a i r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e t h y l e n e o x i d e-T h e r ma l d e s o r p t i o n g a s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i c m e t h o d1 9 9 6 一 0 1 一 2 3 发布1 9 9 6 一 0 7 一 0 1 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中 华 i ll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发 布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 / T 1 6 0 7 5 一1 9 9 5Wo r k p l a c e a i r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e t h y l e n e o x i d e- T h e r ma l d e s o r p t i o n g a s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i c me t h o d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 标准规定了用角鳖烷一 吐温8 0 混合柱分离测定车间 空气中环氧乙 烷 本标准适用于环氧乙烷生产车间、 洗涤剂合成车间及环氧乙烷消毒场所2原理 用活性炭管采集空气中环氧乙烷, 热解吸后进样, 经角盆烷一 吐温 8 0混合柱分离后, 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以保留时间定性, 峰高定量。3 仪器11 活性炭管: 用长2 5 0 m m, 内 径 3 . 5 -4 . 0 m m , 外径约6 m m的玻璃管, 装入1 0 0 m g 2 0 -4 0 目 椰子壳活 性炭, 两端用少量玻璃棉固 定。 在装管前应先将活性炭于3 0 0 -3 5 0 C 通氮气处理3 - 4 h 。 装 管后再用氮气于上述温度下吹5 - 1 0 m i n , 短时间内 应用其两端套上塑料帽保存; 长时间应用其两端用火 熔封保存。3 . 2 采样泵: 0 -1 L / m i n ,注射器: 1 0 0 m L , l m L ,热解吸装置: 热解吸装置主要由加热器、 控温器、 测温表及气体流量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控温范围八闷月q为1 0 0 - - 3 5 0 0C , 解吸气体为氮气, 流量控制范围为5 0 - 1 0 0 m L / m in 。所用热解吸装置的结构应使活性炭管能方便地插入加热器中, 并使通过管中的气体先经预热, 活性炭受热均匀。3 . 5 气相色 谱仪, 氢焰离子化 检测器。1 n g 环氧乙烷给出的信噪比 不低于3 : 1 , 色谱柱: 柱长 2m, 内径 4 m m, 不锈钢柱。 角鳖烷 , 吐温8 0 , 硅烷化1 0 1 担体二1 0 : 。 . 5 : 1 0 0 柱温: 6 0 C。 汽化室温度: 1 5 0 0C, 检测室温度: 1 5 0 0C , 载气( 氮气) : 5 0 mL / mi n o试剂4 . 1 环氧乙烷 。4 . 2乙醚 。4 . 3 角鳖烷, 色谱固定液。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5 一 1 2 - 1 5 批准1 9 9 6 一 0 7 一 0 1 实施G a / T 1 6 0 7 5 一 1 9 9 54 . 4 吐温8 0 , 色谱固定液。4 . 5 硅烷化 1 0 1 担体, 8 0 -1 0 0目。5 采样 在采样地点打开活性炭管, 两端孔径至少为 2 mm, 垂直放置, 以 。 . 0 5 -0 . 1 L / min的速度抽取1L空气。 采样后将管的 两端套上塑料帽, 在0 5 低温保存, 当日 分析。6 分析步骤6 . 1 对照试验 将活 性炭管带至现场, 随样品一起带回 实验室, 照样品分析, 作为空白对照。6 . 2 样品处理 把样品管进气口与 1 0 0 m L注射器相联, 放在热解吸装置上, 用氮气以 5 0 6 0 mL / min的速度于2 0 0 解吸, 解吸体积为 1 0 0 mL,63 标准曲线绘制 用5 m L 注射器取一定量的环氧乙烷纯气( 在标准状况下1 m L 环氧乙 烷气体重 1 . 9 6 5 m g ) , 注入1 0 0 mL注射器中, 用清洁空气稀释至 1 0 0 mL, 计算环氧乙烷浓度, 然后再用 1 0 0 m L注射器适当稀释配成环氧乙烷浓度为。 . 0 0 2 5 , 0 . 0 0 5 , 0 . 0 1 , 0 . 0 5 及。1 F + g / m L的标准气体。 分别取1 m L进样, 测量保留 时间 及峰高, 每 个浓度重复3 次, 取峰高的平均值。 以环 氧乙 烷的含 量对峰高作图, 绘制标准曲 线。 保留时间为定性指标。6 . 4测定 取 1 mL解吸气进样, 用保留时间定性, 峰高定量。色谱图见下图。环暇乙烷环氧乙烷色谱图计算 按式( 1 ) 将祥品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二V X2 7 3 幸t X2 7 3P1 0 1(1 )式中: V 。 标准状况下样品体积, L: V样品体积, L , t -温度。 ; P 大气压力, k P a ,7 . 2 按式( 2 ) 计算空气中环氧乙烷浓度.G B / T 1 6 0 7 5 一1 9 9 5x 1 0 0(2 )式中: X空气中环氧乙烷浓度, m g / m ; C 所取 解吸气中环氧乙 烷的含量, K g ; Vo 标准状况下的样品体积, L ; D解吸效率, %。8 说明8 . 1 本法的检测限为1 x1 0 - K g ( 进1 m L 解吸 气样品) 。 在 本实 验条件下, 环氧乙 烷含量在。 . 0 4 , 0 . 4 ,4 p g / m L 时, 平均解吸效率为9 7 %, 其变异系数分别为4 . 0 %, 2 . 9 %, 6 . 7 %,8 . 2 北京光华木材厂生产的G H - 1 型活性炭较适合环氧乙 烷采样和热解吸的 要求。 在空气相对湿度5 写 - 8 5 %范围下, 用5 0 m g / m 环氧乙烷标准气体, 以。 . 0 5 L / m i n 速度, 对1 0 0 m g 活性炭试验的平均穿 透容量为 。 . 0 6 7 m g 。在实验室以。 . 0 5 L / m i n 速度, 对 5 0 0 m g活性炭管采样4h , 理论浓度为。 . 5 - 5 0 m g / m 时, 采样效率为1 0 0 0 o - 9 3 0 o 。 因环氧乙烷穿 透容 量较小, 所以 用1 0 0 m g 炭 管采样时间不得超过 3 0 mi n ,需用长时间采样时可用 5 0 0 mg炭管.8 . 3 活性炭几乎能吸附所有的有机蒸气, 在采样后应防止污 染, 可用塑料帽套紧管的两端, 0 - 5 低温保存, 当日分析。8 . 4 在应用热解吸方法时, 应首先试验被测的有机化合物在该解吸温度下的解吸效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