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四章真菌的代谢.ppt_第1页
课件:第四章真菌的代谢.ppt_第2页
课件:第四章真菌的代谢.ppt_第3页
课件:第四章真菌的代谢.ppt_第4页
课件:第四章真菌的代谢.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真菌的代谢 主要介绍真菌如何利用C、N和脂类,产生能量并合成大分子物质。,2019,-,1,第一节 碳代谢和氮代谢 一、分解代谢中的底物的脱氢 1.脱氢和受氢 多数有机物以脱氢(被氧化)代替脱电子,而电子不能处于自由状态,必须被另一种还原性底物(B)所接受。 2.脱氢途径 EMP、HMP、ED途径和TCA循环。,2019,-,2,二、碳分解代谢-发酵 可在有氧下进行,但厌氧更有利于发酵因为没有TCA循环竞争丙酮酸。 (一)、乙醇发酵 啤酒酵母、毛霉、根霉、曲霉、青霉、镰刀霉、阿舒氏囊霉、粗糙脉孢菌等。,2019,-,3,(二)乳酸发酵 壶菌纲、卵菌纲的一些真菌。,2019,-,4,(三)、甘油和其他多元醇的发酵 碱性条件下,啤酒酵母可利用EMP途径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接受H,产甘油-3-Pi,而后脱磷酸后形成甘油(型发酵)。 耐高渗酵母在高碳及非碱性条件下,可发酵产多元醇,如阿拉伯糖醇、赤藓糖醇等。,2019,-,5,三、碳合成代谢-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一)、多糖的合成 如几丁质(占大多数,高等真菌)、甘露聚糖(酵母菌)、脱乙酰几丁质和纤维素(低等真菌)。 1.细胞壁多糖和糖原的合成 核苷糖二磷酸+引物 (引物-糖)+核苷二磷酸 2.几丁质的合成 (1)合成途径,2019,-,6,2019,-,7,(2)几丁质酶的应用 生物防治 抗真菌感染(破坏壁破裂); 破坏线虫虫卵(如淡紫拟青霉,破坏卵壳几丁质); 增加杀虫剂的效果 协助BT菌剂,破坏昆虫中肠围食膜(抗感染屏障,由几丁质、蛋白质和透明质酸组成)。,2019,-,8,构建抗病植物 将编码基因(放线菌、海洋弧菌等)导入植物(英国,烟草、大豆、棉花、水稻、玉米等),增强抗病能力。 制备壳寡糖 水解几丁质壳寡糖 抗肿瘤,保湿增湿降血压用高纯甲壳胺、青岛丽姿、广州的甲壳素护发素、西安甲壳素护肤品(治疗痤疮)。,2019,-,9,3.糖原的合成 (1)糖原由葡萄糖通过-1,4糖苷键连接。 (2)糖原的合成,2019,-,10,(二)、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 关键是六碳环和3个不饱和键的形成,可通过乙酸途径和莽草酸途径。 1.乙酸途径 (1)乙酸的两个碳和一个氧的骨架代谢物中建筑砖块。 (2)合成途径 乙酰辅酶A+CO2丙酰辅酶A三个分子缩合六碳芳香族核+3CO2。,2019,-,11,2.莽草酸途径 4-P-赤藓糖+烯醇式丙酮酸缩合中间产物重排莽草酸; 莽草酸+三碳单元缩合成预苯酸(含2个双键)第3个双键合成苯环。,2019,-,12,四、氮代谢 (一)、脱氨和转氨 1.脱氨 氨基酸氧化酶,分解Aa形成酮酸。 2.转氨 转移氨基,合成其他氨基酸,Glu提供氨基。 (二)、氨基酸的合成-以Lys为例 根据中间产物(二氨基庚二酸和a-氨基已二酸)不同,分别称作:DAP途径和AAA途径(可用于分类)。,2019,-,13,DAP途径,AAA途径,2019,-,14,目前未发现某一类生物同时具有这两种合成途径。 利用DAP途径的真菌细胞壁成分主要为纤维素(低等,除卵菌纲); 利用AAA途径的真菌细胞壁成分主要是几丁质(高等)。,2019,-,15,第二节 脂类代谢 脂类是大多由甘油和脂肪酸结合而成。 一、分解代谢 1.脂肪分解过程,2019,-,16,2.动物体中脂肪酸的-氧化 脂肪酸被ATP和辅酶A活化脂酰COA脱氢双键; 经水合作用在碳原子上形成羟基脱氢-酮酸; -酮酸脱掉两个碳原子,形成乙酰COATCA循环。 剩下的脂肪酸再进入-氧化,依次循环,形成乙酰COA进入TCA循环。,2019,-,17,3.真菌的-氧化 脂肪酸-酮酸和动物一样,但-酮酸只脱去一个碳原子,形成甲基酮。,2019,-,18,二、合成代谢(合成脂类) 1.脂类在真菌中的作用 (1)存在于真菌细胞壁中,尤其是孢子壁中,有保护和防水作用; (2)是细胞膜、内质网膜以及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3)主要以三脂酰甘油酯的形式储存能量; (4)参与激素的合成。,2019,-,19,2.真菌所产脂类的种类和特点 能合成广泛的脂类,如中性脂肪、磷脂、固醇等。 真菌所含脂类随菌龄、生长时期以及培养条件有很大变化。 3.真菌所产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 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C18-22的直链脂肪酸。,2019,-,20,(1)种类 -亚麻酸(ALA)、 -亚麻酸(GLA)、花生四烯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DHA和EPA对人体最重要。 (2)保健作用 -亚麻酸前列腺素的前体抗动脉硬化、降血脂和血压等; DHA(脑黄金,奶粉营养强化剂)构成大脑和视网膜的必需物质促进婴儿脑部发育,保护视力。 EPA(血管清道夫)清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2019,-,21,(3)产不饱和脂肪酸的微生物 主要集中在霉菌和藻类。 细菌(如嗜酸乳杆菌、弧菌等)产量低; 酵母菌:产油油脂酵母、浅白色饮球酵母油酸和亚麻酸; 霉菌:深黄被孢霉(-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卷枝毛霉、米曲霉等; 藻类:如盐生杜氏藻、粉盒小球藻等。,2019,-,22,(4)合成相关酶 以饱和脂肪酸为底物,去饱和酶(关键酶,控制不饱和程度)和延长酶完成。 酶编码基因外源表达 1993年,从蓝细菌分离6脱氢酶基因; 1999年,高山被孢霉6和12脂肪酸脱氢酶在酿酒酵母中表达; 2008年, 卷枝毛霉的6去饱和酶基因转入烟草。,2019,-,23,第三节 真菌的次生代谢物 包括色素、植物激素、抗菌素、真菌毒素等。 一、次生代谢物的特点 1. 往往限于一个种或一个种内的某一菌系; 2.次生代谢物在菌体的生命活动中无明显功能; 3.次生代谢物是在机体生长受到限制时产生的。,2019,-,24,二、类胡萝卜素 是一种色素,以-胡萝卜素和酸性类胡萝卜素形式存在菌体内。以-胡萝卜素为例。 1.是VA的前体,可在人类肠粘膜中转化成VA。 2.生产菌:瓜笄霉、三孢不拉霉(工业用生产菌株)、好食脉孢菌、菌核青霉等。,2019,-,25,3.-胡萝卜素的合成 以乙酰COA和亮氨酸为前体,合成甲羟戊酸。,2019,-,26,以甲羟戊酸为原料,进一步合成第二个中间产物,异戊烯焦磷酸(IPP);,2019,-,27,IPP被异构酶转变成二甲基丙烯焦磷酸,然后二者再进一步合成C40单位(类胡萝卜素的基本骨架)。,2019,-,28,C40骨架脱氢形成不饱和键;同时,经-环化酶作用,在两端形成白芷酮环。,2019,-,29,三、赤霉素(gibberellin,GA ) 属双萜类化合物,首先从藤仓赤霉(引起水稻恶苗病)的无性世代-串珠镰刀菌中发现的。 1.种类:目前除了赤霉酸外(1938年最初被发现),还有9种结构相似的成分。在真菌中仅有赤霉素A1、A2、A4、A7、A9。 2.合成途径(与类胡罗素相似) 以乙酸为原料合成的,中间物为甲羟戊酸、异戊烯焦磷酸(IPP)、牻牛儿焦磷酸(PP)等。,2019,-,30,3.存在形式 自由态:易被有机溶剂提取,有生理活性; 结合态:与葡萄糖等结合,无生理活性,酸或蛋白酶水解可得自由态。 束缚态:一种储藏形式,种子萌发时,可转换成自由态。,2019,-,31,4.赤霉素的作用 促进植物生长,早熟,增产和改进品质(促进吲哚乙酸合成酶活性,抑制IAA氧化酶的活性,使束缚型IAA自由态IAA); 打破休眠,促进发芽(诱导种子产-淀粉酶水解淀粉成葡萄糖,供种子发芽); 改变植物开花周期和雌雄比率,使两年生植物在一年开花。处理植株后,雄花比例增加。,2019,-,32,四、抗生素、修饰及其抗菌肽 (一)、青霉素 1.生产菌株:产黄青霉突变株。 2.结构 (1)青霉素是以6-氨基青霉烷酸(6-APA)为基础的一组化合物。 (2)6-APA:缬氨酸+半胱氨酸组成,可加多种酰基支链。 3.天然青霉素的种类:早期天然青霉素V、G和F。,2019,-,33,2019,-,34,4.半合成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1)原理 将不同前体物加入6-APA上从而形成不同产物。 (2)半合成青霉素生产步骤 利用产黄青霉生产青霉素V或G; 用青霉素酰基转移酶降解青霉素得到6-APA; 加入特殊支链。,2019,-,35,6-APA,2019,-,36,(3)三种半合成青霉素产品 苯氧乙基青霉素:最早的半合成青霉素,比青霉素V更易吸收,效果同青霉素G; 二甲氧苯青霉素:第二个半合成青霉素,抗青霉素酶,在体内不易被钝化; 氨苄青霉素:广谱抗菌,杀菌力强,毒性低。目前口服青霉素有阿莫西林、氨卞西林。,2019,-,37,(4)青霉素过敏 与药物和患者有关,青霉素本身不是过敏原,引起过敏的是药物中的杂质(如青霉噻唑)。 原因 青霉素进入人体后(pH7.5),排列成青霉烯酸被分解成青霉噻唑酸(半抗原) 与人体-球蛋白和白蛋白结合成青霉噻唑蛋白(为完全抗原,主要致敏物质,在青霉素生产或储存过程中也可形成)。,2019,-,38,(二)、头孢霉素 又称先锋霉素,顶头孢霉产生,作用机制与青霉素类似,另外,与某些膜蛋白酶结合,改变膜通透性,抑制蛋白质合成,释放自溶素。 核心结构是7-氨基头孢霉素烷酸。,2019,-,39,头孢霉素常用药 第一代:1962-1970年开发,主治G+球菌引起的感染,对-内酰胺酶敏感,如头孢唑啉(先锋5号,注射)、头孢氨苄(先锋4号,口服)、头孢拉丁(先锋6号,口服+静脉点滴); 第二代:19701976年开发,主治G+杆菌感染,对-内酰胺酶相对稳定,如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西丁(美福仙) ;,2019,-,40,第三代:19761983年开发,主治G-菌(E.coli,变形杆菌等)引起的感染,对-内酰胺酶稳定,头孢三臻(菌必治),头孢他啶(复达欣); 第四代:80年代中期开发,用于治疗重症感染,对-内酰胺酶更稳定,如头孢克列定、头孢匹罗等。,2019,-,41,(三)克服病菌耐药性的抗生素结构修饰 1.设置障碍基团 耐药性菌株,多产生内酰胺酶,水解-内酰胺键变成无活性产物。 向酶攻击部位附近添加障碍基团酶难结合免遭分解。 如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等,在-内酰胺基附近添加甲氧基、苯基等基团,对青霉素酶稳定治疗金黄球菌抗性菌株感染。,2019,-,42,2.消除钝化酶作用的基团 细菌产磷酸转移酶,乙酰基转移酶等修饰酶特定羟基或氨基磷酸化、乙酰化失效,如卡那霉素。 选择性去掉某些氨基或羟基克服耐药性,如地贝卡星(双去氧卡那霉素B)。 3.增加新的作用点 向四环素类中添加甘氨酰胺基团,形成的甘胺环素可抵抗一些抗生菌的外排作用。,2019,-,43,(四)、抗菌肽 一种广谱抗菌阳离子多肽(由20-60个氨基酸组成),不会诱导抗药性菌株的产生。 (1)最初开发 1975年,G.Boman(瑞典)等从惜古比天蚕蛹中分离到一种杀菌肽。 人们相继从两栖类、昆虫、高等植物、哺乳动物直至人类体内,发现了抗菌肽(700多种)。,2019,-,44,(2)抗菌机理及特点 机理:在细胞膜上相互聚集,形成离子通道,并使得膜蛋白聚集,导致菌体不能保持正常渗透压而死亡。 作用特点 减少抗性的产生 作用对象特殊:只对原核生物细胞和真核生物病变细胞有作用,多数对正常真核生物细胞不起作用。 生成快,杀菌迅速:病原体侵入几分钟内,就快速产生, 扩散速度和杀菌速度比常规抗生素快。,2019,-,45,(3)作用 抗包膜病毒 如蜂毒素攻击病毒外膜,也可伪装成TMV病毒包被蛋白,参与病毒合成无法正常组装。 抗真菌作用 如天蚕素(25100mg/L)抗曲霉菌属和镰刀菌属。 免疫调节 直接杀死病原菌,抗肿瘤、促进TH细胞的增殖反应、充当趋化因子等。,2019,-,46,(4)存在的问题 来源有限, 提取复杂,成本高; 抗菌活性与分子空间结构密切相关,体外合成活性差(与天然抗菌肽一级结构一致,但空间结构不同); 某些抗菌肽对哺乳动物细胞有一定毒性。,2019,-,47,五、黄曲霉毒素 1960年,引起英国发生“火鸡X病”。 1.产生菌 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主要侵染花生、玉米和大米。 2.种类与结构 (1)种类:B1、B2、G1、G2、M1、M2等12种,B1的毒性最强,检测B1量代表食品中毒素量。 (2)结构 2个呋喃环(毒性)+香豆素(致癌)。,2019,-,48,2019,-,49,3.性质 不溶于水、乙烷、乙醚等,溶于氯仿、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B1理化抗性:耐高温(280裂解);抗紫外线,耐酸不耐碱(pH9-10,迅速分解);能被强氧化剂NaClO、Cl2、H2O2、SO2破坏。 紫外光下发荧光,B1和B2呈蓝紫色,G1和G2呈黄绿色。 进入动物肝脏内,经肝氧化酶作用在呋喃环的末端含有一个环氧桥,具有致癌性。,2019,-,50,六、甾体转化 1.甾体化合物(又称类固醇化合物) 甾体化合物(含环戊烷多氢菲核):胆固醇、胆酸、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强心苷等。 在含甾体结构的基质中培养真菌,可完成转化作用。 甾体转化可分为: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2019,-,51,氧化作用:主要是C11的羟化作用(化学方法很难,该羟基可使得甾体抑制发炎),常用黑根霉和犁头霉,产生11a-羟基孕酮,并进而合成可的松(良好的消炎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019,-,52,将脱氧皮质醇的C11进行11-羟化(紫罗兰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