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ppt_第1页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ppt_第2页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ppt_第3页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ppt_第4页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六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是在对供选方案优化的基础上加以确定。优选方案具有时间相对性。随着时间和参数的变化,优化方案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一、土地利用结构的概念和作用,土地利用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1、结构合理,才能保持土地利用系统的良性循环,取得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率。 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解决土地资源供需平衡,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二、供选方案的拟定 (一)拟定供选方案的原则和依据 1、指导思想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2、规划原则 (1)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 (2)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 (3)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 (4)坚持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5)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一的原则。 (6)公众参与原则。 (7)方案可行性原则。,3、主要依据 (1)有关政策法律方面的依据 (2)有关计划规划方面的依据 (3)有关土地供需依据 (二)供选方案的产生 依据规划目标,选取不同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选用不同的计算参数值,从而得到不同的规划方案。,三、方案选优方法,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选优方法分为常规方法(综合平衡法)和定量方法(数学方法)。 土宜法:根据土地质量评价结果,结合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和区域土地适宜性特点来确定各业用地的比例结构。,(一)常规方法,综合平衡法是在土地供需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目标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以及有关产业政策,采用统筹安排、权衡利弊、协商调整、逐步接近的办法,对各业用地的需求量进行综合平衡,确定规划期末各类用地的规划指标。,(一)常规方法,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某一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增加必然导致另一类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减少,因此,计算规划期各类用地的增减量将是综合平衡法的重要任务。 综合平衡法不但要首先保证主要用地部门的用地,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部门的用地,既要注意部门间的用地平衡,也应考虑用地类型的平衡。,常规方法的步骤,首先确定主要用地部门的用地(如农业对耕地数量的需求),然后按照产业政策确定各类用地的安排顺序,依次确定各部门的用地,或者是首先确定主要的用地类型,然后依次把各类型用地的规模都确定下来。综合平衡法的重点将放在确定土地利用的类型结构上,各类用地规模与结构的调整方法。,(一)常规方法,(一)常规方法,(一)常规方法,(一)常规方法,(二)数学方法,1、线性规划模型 用它可以解决两大类问题:一是如何合理安排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二是要达到既定的目标,怎样合理安排,才能使投入消耗的资源最少。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可以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线性规划模型的数学表述: 目标函数:max(min)Z=C1X1+C2X2+CnXn 满足下列约束条件: a111+a122+a1nn=(或)b1 a211+a222+a2nn=(或)b2 am11+am22+amnn=(或)bm 1,2,n0 由于建立数学模型的约束条件和所需各种参数不易弄全,不易弄准,虽然方法科学,但计算出的结果往往不能反映客观实际。,运用线性规划方法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用地结构优化组合的方法步骤如下: (1)设置结构变量 (2)确定目标函数及效益系数 (3)确定约束条件和限制量及投入产 出系数 (4)求解用地结构模型 (5)计算结果分析 教材实例(P101),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六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第二节 土地利用布局,所谓土地利用分区是指依据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规律及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方向的相对一致性把土地利用划分为不同基本单元地域或用地类型。,一、土地利用分区概述,(一)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和任务 土地利用分区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地尽其利,适地适用,合理利用土地,控制各类用地的布局,协调各部门之间用地矛盾;保护重要的生产用地、特殊用地和自然环境;限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行为;实现土地利用宏观控制的目的;为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利用进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任务是:以土地本身所能提供利用的适宜性为基础,考虑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划分各种用地区;规定各种用地区的土地基本(主导)用途、土地利用原则,限制条件和管理措施;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二)土地利用分区的作用 一是通过用地分区,可以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能够为规划区确立一个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长远合理的土地利用环境。用地分区体现了土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能够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做到适地适用。 二是通过用地分区,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协调。用地分区使各类用地部门用地及产业用地,在空间布局上得以落实,为各个部门及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用地条件,可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和产业之间的用地矛盾,促进国民经济顺利发展。,三是通过用地分区,对各种用地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布局,确定各类用地的范围,防止了土地的滥用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行为,保护了重要生产用地、特殊用地和自然环境。从宏观上对土地利用起到控制作用。 四是通过用地分区,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施中具有一定弹性,能够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另外它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也有利于对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反馈和监督。,(三)土地利用分区的依据,概括起来就是:土地本身所能提供利用的适宜性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需要相结合。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编制规划的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计划、技术资料等(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计划或规划、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及图表等)。 2、土地适宜性评价资料,草原、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价资料,或土地利用现状加上部分土地的适宜性评价资料(指现状不合理需作调整的和待开发土地的评价资料)。,3、土地需求量预测资料、各产业主管部门的用地计划和初步拟定的土地利用调整指标。 4、根据规划区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总结出的土地利用主要问题及土地资源优势而拟定的划分用地区的技术指标。 5、城镇规划、村镇规划、各种保护区规划以及其它专项用地规划资料。,(三)土地利用分区的依据,(四)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1、土地资源适宜性原则 2、农业用地优先原则 3、供需平衡原则 4、差异性原则 5、一致性原则 6、集中连片原则 7、行政界线的相对完整性原则,(五)土地利用分区的类型,土地利用地域分区是依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土地开发利用方向和改良措施等差异性,并保持某一级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所作的分区。 划分土地利用地域是高层次的规划,主要在全国、省、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进行,其作用是指导下一层次规划的用地布局和结构调整,从宏观上控制区域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用地分区则是依据土地基本(主导)用途和土地保护、利用、开发、整治措施的不同所作的分区。在一个用地区内,一般以一种用途或措施为主导,其它用途则处于服从和辅助地位。主要在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分用地区。 如基本农田保护区,种植业是其主导用途,保护是主要措施,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沟渠、林网、道路等则起辅助作用。划分用地区规定土地的用途和功能比较明确,界线比较清楚,便于规划的实施和管理。,目前用地分区的结构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一级结构形式,即各用地区平等排列关系;第二种是二级结构形式,即在一级区内划分若干二级区,二级区面积的总和等于一级区面积;第三种是一级区和专项用地区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即在一级区内,根据需要将其中一部分划分一个或几个专项用地区,专项用地区面积总和不等于一级区面积。,按照一级结构形式划分的用地区类型,(1)基本农田保护区为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基本需求而确定保护的基本农田、城市郊区菜田和经投资建设进行重大改良措施的农田划分的用地区。 (2)一般农业用地区是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农业用地或农业开发区。 (3)园地用地区为保护和发展果、桑、茶、橡胶及其多年生作物而划分的用地区。 (4)林业用地区为保护和发展林业而划分的用地区。 (5)牧业用地区为保护草原和发展畜牧业而划分的用地区。,(6)城镇建设用地区即现有的城镇建成区和规划期内计划进行城镇建设的用地区。 (7)乡村建设用地区即村集镇(不属建制镇的乡政府所在地)和村庄现有建设和规划期内计划建设所需要的用地区。 (8)工业用地区即独立于城镇和村镇之外的现有工矿和规划发展工矿业所划分的用地区。 (9)特定水土保持区即为实行特定的重大水土保持措施(如大中型水库上游的禁区、禁伐区等)所划分的用地区。 (10)风景区即为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稀有的珍贵野生物植物而划分的用地区(包括国家公园),有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之分。,大 同 市 土 地 利 用 分 区,按二级结构划分用地区的一般类型有:,一级区+专项用地区相结合的方式划分用地区,以上三种结构可供选择:采用第一种和第二种相对较多。,(六)土地利用分区的指标体系,一般来说,土地利用分区的指标体系有10大类。 农业地貌结构; 气候条件; 土地利用结构; 主要灾害; 环境质量; 土地利用开发强度; 交通信息状况; 生产及经济结构; 生产经营及经济发展水平; (10)城镇化特征。,南充市的土地利用分区依据以上10大指标体系选择27个指标: 平坝类农业地貌比重; 丘陵类农业地貌比重; (15)到重庆市公路距离; 年平均气温; (16)铁路密度(km/km2); 年平均降水; (17)电话拥有量(部/万人); 水田比重; (18)粮食作物播面比重; 林地比重; (19)经济作物播面比重; 伏旱(天); (20)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夏旱(天); (21)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值; 森林覆盖率; (22)粮食作物亩产; 土壤侵蚀模数; (23)耕地亩均产量; 人口密度; (24)农民人均纯收入; 复种指数; (25)农村经济密度(万元/ km2); 公路密度(km/km2); (26)非农人口比重; (14)到南充市公路距离; (27)城镇化水平。,泸州市土地利用分区共选用43个指标 气候特点:平均温、最冷月气温、极端最低气温、100C积温、无霜期、年日照、年降水量、夏旱、伏旱。 人口及土地利用状况:总人口、人口密度(人/ km2)、农业人口、城镇人口比重、土地利用率、土地农业利用率、非农建设用地率、农用地/非农用地。 人均地类占有情况:人均土地、人均耕地、人均园地、人均林地、人均牧草地、人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人均交通用地。 土地农业利用情况:垦殖系数、田/土复种指数、粮食作物比重、经济作物比重、单位耕地粮食产量、单位耕地产值。 土地非农业利用情况:城镇指数、交通指数、户均年末使用面积、农村人均居民点面积、单位非农建设用地产值、19962000年规划骨干项目(个)。 乡镇工业及生态环境状况:乡镇工业(个)、单位面积乡属工业(个/km2)、乡属工业产值(万元)、单位面积乡属工业产值(元/ km2)、森林覆盖率(%)、侵蚀模数。,二、土地利用分区的步骤,土地利用分区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协同作战与科学攻关。一般要求主持者具有较广泛的知识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一)准备工作 (二)拟定分区技术指标 (三)分区划线 (四)用地区面积的量算 (五)将用地分区与拟定用地指标初步结 果进行对照与修正 (六)用地区的核实 (七)拟定各用地区的管制规则,二、土地利用分区的步骤,分区划划线应注意掌握的几点: 首先把用途不变的用地划出,如大部分耕地、林地、草地等,作为农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若面积不够,则根据规划需要和评价图,从适宜的土地中补充。 土地资源具有多宜性,分区划线要把质量最好的土地优先划入农业保护区和一般农业区,然后划入林业、牧业区。 城镇建设、乡村建设和工业用地区,应该可能利用农用质量较差而又能满足建筑需要的地段作为发展用地,以保护农田。 城镇规划区、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已经批准又有明确界线,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无矛盾的,按批准的界线划线(图纸叠加或转绘上图);风景区、自然保护区虽经批准但无明确界线的,可暂划示意性界线。, 处理好与土地利用现状的关系:用地分区与利用现状矛盾突出的,为慎重起见,逐步实现土地利用调整,可作为两个区域之间的重叠处理。 用地区是按土地主导用途划分的,区内允许有非主导用途继续存在。例如,农业区内的零星宅基地、农田道路、林带、小片林地、小片水面、小片牧草地等。 分区划线要讲究技巧和便于在现场落实。例如不要将一个完整的地块分割划入两个用地区,分区要尽可能地利用明显的线状地物等。,土地利用分区的相关表格 表1 分区范围(地、市级),表2 土地利用分区用地结构现状表,表3 土地利用分区用地结构表,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六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第三节 土地用途管制,一、土地用途管制概念 土地用途管制指国家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依法划定土地用途分区,确定土地利用限制条件,实行用途变更许可的一项强制性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