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_第2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_第3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整体感知】列宁和斯大林的探索列宁的探索保卫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19181921)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时期新经济政策(19211928)斯大林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斯大林模式(1928以后)二战以后的苏联经济改革改革者改革重点结果问题赫鲁晓夫农业一度促进农业发展对原有经济体制的修补,没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政治领域苏联剧变并最终解体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苏共领导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考点要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活动1:基础知识梳理】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比较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时 间19181921年19211928年背 景苏俄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内忧外患)1、根本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_政策的继续实施,引发了苏维埃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它不是向_过渡的正确途径。2、直接原因: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目 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克服经济和政治危机,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主要内容农业方面实行_以_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工业方面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_解除大部分_企业和一部分_企业的国有化,允许_开办小企业;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_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流通领域取消_恢复_和_分配制度_,平均分配废除_,_。劳动方面实行_废除_特 点1、战时; 2、共产主义3、利用强制性统制经济手段管理经济利用_和_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评 价1、积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物质的保障。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局限: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_和_的利益,因此它不是向_过渡的正确道路。1、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_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_和巩固政权。2、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_道路的正确探索 。3、局限: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二、斯大林的探索“斯大林模式”1、斯大林模式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表现项目内容农业政策_(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工业政策优先发展_,由_和_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_体制和单一的_2、评价(1)功绩“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_体制和新型的_模式,国家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_。到_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_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_和_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_严重失调。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_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阻碍了_的发展。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_;这种高度集中的_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活动2:知识运用与思维训练】(13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集聚战争资源上取得的成功以及这一战时体制中体现的某些“共产主义”的做法使得列宁一度认为,“这条道路是正确的,一定能使我们获得巨大成就,保证我们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按照这一指导思想,1920年9月,俄共(布)中央给各省省委的信中强调:“下达给乡的征集额,就是余粮额,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同时,俄共(布)中央还决定,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材料二 在新经济政策中,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正是从这一点产生了合作社的巨大意义。从实质上讲,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使俄国居民充分广泛而深入地合作化,这是们所需要的一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 列宁论合作社材料三 斯大林在1928年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的演说中说:“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斯大林通过这种办法,使农民一半的收入交给国家。 摘编自陆南泉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涉及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据材料一,苏俄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意图是什么?(3分)(2)据材料二,概括列宁对合作社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5分)(3)据材料三,归纳苏联发展国家工业化的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行的消极影响。综合上 述材料,简要说明你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出的基本认识。(5分))【活动3:课堂检测】1、1919年2月14日,俄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关于社会主义土地整理和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之后大力宣传成立公社和协作社。许多地方当局通过决定,规定在1919年春过渡到集体耕种土地。这些决定A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持续发展 B直接导致苏俄经济政策发生根本变化C体现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导向 D反映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迫切心态2、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明确提出“重新审查和修正关于投机倒把活动的一切法令。这样才能做到把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的、而且为我们所必须的资本主义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的轨道”。据此判断,列宁 A. 肯定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 B赋予了一切投机倒把活动的合法性 C. 主张集中人力物力保障战时需要 D. 以计划经济形式改造资本主义制度3、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 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 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 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4、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5、“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6、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活动2:知识运用与思维训练】(1)措施: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2分) 主要意图:直接向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过渡。(1分) (2)看法:合作社的意义在于运用市场机制(商品货币关系);合作社是新经济政策发展的归宿;合作社等同于社会主义。(3分)让步: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