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4759-1993 食品添加剂 牛磺酸》这一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牛磺酸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标签标识以及包装、运输和储存条件,旨在确保牛磺酸作为食品添加剂时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1. 范围:该标准适用于以鱼贝类加工废弃物或化工合成法制得的,用于食品工业的牛磺酸。明确了牛磺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应用范畴。

  2. 技术要求:规定了牛磺酸的纯度、水分、灰分、重金属(以铅计)、砷含量、灼烧残渣等质量指标,确保产品达到安全及使用标准。例如,牛磺酸的纯度应不低于98.5%,水分含量不超过0.5%,严格限制了有害元素如铅和砷的含量,保障消费者健康。

  3. 检验方法:详细说明了各项质量指标的检测方法,包括采用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等手段来测定牛磺酸的纯度、杂质含量等,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产品包装上必须明确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净重、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名及地址等内容,便于追踪和质量管理。同时,对牛磺酸的包装材料、运输过程中的防护措施以及储存环境(如避光、干燥处保存)进行了规定,以防产品受潮、变质,保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14759-2010
  • 1993-12-20 颁布
  • 1994-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4759-1993食品添加剂牛磺酸.pdf_第1页
GB14759-1993食品添加剂牛磺酸.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4759-1993食品添加剂牛磺酸.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1 4 7 5 9 一 9 3剂加酸添磺品牛食F o o d a d d i t i v eTa u r t n e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牛磺酸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2 - 氨基乙醇为起始原料, 经化学合成法制得的牛磺酸, 在食品工业中作为营养强化剂。2 引用标准 G B 7 7 1 8 食品标签通用 标准 G B 8 4 5 。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方法 G B 8 4 5 1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 九九0年版二部3 化学名称、 分子式、 结构式、 分子量 化学名称: 2 - 氨基乙磺酸 2 - a mi n o e t h a n s u l f o n i c a c i d 分子式: C , H , N S ( l , 结构式 :( ) HH|HlH|N一 戒1 一 戒二 一 5 一 洲)1、J1洲口、lH!HfH分子量; 1 2 5 . 1 5按 1 9 8 7 年国际原子量)4 技术要求4 . 1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无臭, 味微酸。本品在水中溶解, 在乙醇、 乙醚或丙酮中不溶4 . 2 项目和指标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3 门2 一 2 0 批准1 9 9 4 一 0 8 一 0 1 实施G B 1 4 7 5 9 一 9 3项目指标含徽( C , H , N S O , ) . %)9 8 . 5溶液的橙清度50 . 5 号浊度标准易炭化物溶液应无色氯化物, %镇0 . 1硫酸盐, 纬S0 . 2炽灼残渣, %G0 .1重金属( 以P b 计) , %簇0 . 0 0 1砷盐( 以A s 计) , %60 . 0 0 0 2干燥失重, 写 60 . 25 试验方法 本标准试验中所用试剂为分析纯试剂; 水为蒸馏水或相应纯度的水; 溶液为水溶液。测定中所需溶液在未注明时, 均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九九O年版二部附录制备。 本标准试验所用滴定管、 移液管、 量瓶等试验仪器, 均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量器具检定规程的规定。5 . 1 鉴别5 . 1 . 1 试剂和溶液5 . 1 . 1 . 1 亚硝酸钠( G B 6 3 3 ) 1 0 0 g / L 溶液。ir. 用新配。5 . 1 . 1 . 2 亚硝基铁氰化钠( G B 6 3 4 ) 5 0 g / I溶液。ir. 用新配。5 . 1 . 1 . 3 盐酸( G B 6 2 2 ) .5 . 、 , 2 鉴别方法5 . 1 . 2 , 1 称取样品1 g , 加水2 0 m L使之溶解, 量取5 m L , 加入稀盐酸5 滴及亚硝酸钠试液5 滴, 则产生无色气泡。5 . 1 . 2 . 2 称取样品。 . 5 g , 加7 . 5 m L氢氧化钠试液, 缓缓加热到蒸发至干, 然后置5 0 0 C 高炉中, 强热分解 2 h , 残留物加入5 m 1水, 振摇混匀, 过滤, 当加入亚硝基铁氰化钠试液 1 滴时产生紫红色。5 . 2 含量测定5 . 2 . 1 试剂和溶液5 . 2 . 1 . 1 甲醛( G B 6 8 5 )5 . 2 . 1 . 2 氢氧化钠( G B 6 2 9 ) : 0 . 1 m o l / L溶液。5 . 2 . 1 . 3 酚酞。5 . 2 . 2 测定方法 取样品约。 . 2 g ( 准确到 。 . 0 0 0 1 g ) , 加水5 0 m L使之溶解, 再加入5 m L甲醛溶液, 然后用( 0 . 1 m o l / L )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加酚酞指示剂3 滴, 直到粉红色出现, 并用同样方法进行空白试验5 . 2 . 3 分析结果的表述 牛磺酸含量( x , ) 以质量百分数计, 按下式计算Xl =竺Xc X0 . 1 兰 丝 x 1 0 0G B 1 4 7 5 9 一 9 3式中: V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L ;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摩尔浓度 m o t / L ;样品的质量, 只 ;0 . 1 2 5 2 与1 . 0 0 m 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 ( N a O H) =1 . 0 0 0 m o t / L 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牛磺酸 的质量。 所得结果取两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 保留两位小数。52 . 礴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差值不大于0 . 3 %05 . 3 溶液澄清度检查 取样品0 . 5 g , 加水2 0 m L 使之溶解, 溶液应澄清(中华人民 共和国药典 一九九O年版二部附录第5 8 页) 。5 . 4 易炭化物检查5 . 4, 试剂和溶液 硫酸溶液: 取硫酸( G B 6 2 5 ) 适量, 配成9 4 . 5 蚝 - 9 5 . 5 % ( g / m L ) 的水溶液。含量用中和法测定。5 . 4 . 2 检查方法 取样品。 . 1 0 g , 用硫酸1 m L溶解, 溶液应无色。5 . 5 氯化物的测定5 . 5 . 1 试剂和溶液5 . 5 . 1 1 1 硝酸( G B 6 2 6 ) .5 . 5 . 1 . 2 硝酸银( G B 6 7 0 ) : 0 . 1 m o l / L溶液。55 . 2 测定方法 取样品1 g , 加水溶解, 并使成1 0 0 m L , 量取5 m l , 按照 中华人民 共和国药典 一九九 O年版二部附录第4 8 页的规定检查, 如发生混浊, 其浊度不得超过标准氯化钠溶液( 每1 m L相当于1 0 p g 的C D5 m L 制成的对照液浊度。5 . 6 硫酸盐的测定5 . 6 . 1 试剂和溶液5 . 6 - 1 . 1 盐酸( G B 6 2 2 ) .5 . 6 . 1 . 2 氯化钡( G B 6 5 2 ) : 5 0 0 溶液。 5 . 6 . 2 测定方法 取氯化物检查项下的样品溶液 5 m L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九九O年版二部附录第4 8 页的 规定检查, 如发生混浊, 其浊度不得超过标准硫酸钾溶液( 每1 m L 相当于1 0 0 p g 的S O ; - ) 1 m L制成的 对照液的浊度 5了 炽灼残渣的测定 5 . 了 . 1 试剂 硫酸( G B 6 2 5 ) . 5 . 7 . 2 测定方法 取样品1 g , 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九九O年版二部附录第 5 6 页检查。 5 . 8 重金属的测定 5 . 8 - 1 第一法 取炽灼残渣项下的遗留残渣, 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九九O年版二部附录第5 2 页第二法检 查。 5 . 8 . 2 第二法 按G B 8 4 5 1 中的硫化氢比 色法测定。 样品处理采用 硝酸一 硫酸法。 此法为 仲裁法。G B 1 4 7 5 9 一 9 35 . 9 砷盐的测定5 . 9 , 1 第一 法 取样品0 . 5 g , 加水2 3 m l - 溶解后, 加盐酸5 m l , 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九九O年版二部附录5 3 页第一法( 古蔡氏法) 检查。9. 2#t第二法G B 8 4 5 0 中的银盐法测定。样品处理采用硝酸一 硫酸法。 此法为仲裁法。干燥失重第55 . 1 0 取样品1 g , 在1 () 5 ( 干燥 2 h , 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九九O年版二部附录第5 5 页检查6 检验规则6 门本产品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 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符合标准的要求, 每件产品都应附有质量证明f i6 . 2 使用单位可按照本标准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6 . 3 每一包装为一 件数, 总件数n 3 0 。 时, 取样数为月厂 I , / 2 +1 。 取样制备有清洁、 干燥、 具有密闭性和避光性的样品瓶, 瓶上贴有标签, 注明产品名称、 批号和取样日期、 取样人签名及必要的说明。 取样时应用清洁适用的取样器, 伸入每件包装的四分之三深度处, 取足够量的样品等量混匀后, 装入样品瓶中。每批产品取样2 份, 每份样品应为全检所需样品的1 0 倍量, 一份送化验室检验, 另一份应密封保存, 以备仲裁分析用。6 . 4 如果在检验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 应加倍取祥件数, 重新取样品进行核验, 产品重新检验的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 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品6 . 5 如供需双方对产品质肇发生异议, 可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单位, 按本标准进行仲裁。7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包装 卜 应有牢固的标志, 内容应符合G B 7 7 1 8 的规定。本品装于双层食品用塑料袋内, 外用纸板圆桶包装, 每桶2 5 k g , 包装应符合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