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车间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论文_第1页
纺织车间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论文_第2页
纺织车间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论文_第3页
纺织车间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论文_第4页
纺织车间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纺织车间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院 系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 名 指导教师 讲师 II摘 要如今有很多很火热的研究项目,温度控制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温度和湿度是最易见的被控参数,应在系统中整体考虑,而不是当做彼此独立的量单独考察。它大范围的应用与实验室和工厂车间,尤其是在纺织车间内的应用。而旧式的温湿度控制主要是利用人为的手动的用一些仪器仪表进行测试,然后在对厂房进行降低温度或抽湿等操作。想这样人为检测的方法效率太低,且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对生产精度的要求。所以就需要一种温度控制器,它必须满足造价合理,易使用,有较高精确度的特点。使用单片机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它很好的满足了工业生产中控制温、湿度精确度高、功能强劲、体积不大、价格不高,简便易用等要求。为了控制温湿度,本系统使用了STC89C52单片机、DHT11传感器、1602液晶显示屏和继电器控制模块。DHT11传感器负责采集温湿度数据,STC89C52负责处理数据,然后再显示到1602上。若温湿度超过设定值,继电器将会工作,然后它将使相应的负载工作。关键词:传感器,温湿度,单片机,智能控制ABSTRACTNowthere are a lot ofvery hotresearch project,the temperature controlis one of them.It isan essential considerationin the process ofindustrial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recontrolled parameters aremost easily seen,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wholein the system,rather thanas aseparatevolumealone study.It isa wide range ofapplication andlaboratory andfactory workshop,especially the applicationin textileworkshop.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control ofthe oldis the use ofmanual withsomeinstrumentsfor testingartificial,and then in theplantto reduce thetemperatureand moisture pumpingoperation.Tothismethod of artificialdetectionefficiency is too low,and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ofthe production precisionindustrial production.So we needa kind oftemperature controller,it must meetthe reasonable cost,easy to use,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high precision.The use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andhumidity,it isgood to meet thetemperature andhumiditycontrol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high accuracy,strong function,small volume,low price,easy to use,etc.In order to control thetemperature and humidity,the system uses STC89C52MCUand DHT11sensor,1602 liquid crystal displaymoduleandrelay control.DHT11 sensorfor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ata acquisition,STC89C52 is responsible for processing the data,and thendisplayed on the 1602.If thetemperatureexceeds the set value,the relaywill work,thenit will makethe work load ofthe corresponding.Keywords: Sensor,temperature and humidity,MCU,intelligent control 目 录中文摘要2目 录4第一章 绪论61.1课题的选题背景61.2课题研究的意义61.3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61.4系统的工作原理简介7第二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82.1系统总框图82.2方案选择82.2.1单片机的选择82.2.2传感器的选择92.3.2显示器选择方案9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113.1系统硬件概述113.2主控模块设计113.2.1单片机引脚介绍123.2.2单片机最小系统143.3 DHT11传感器模块设计153.3.1DHT11传感器简介153.4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183.4.1 液晶显示屏简介183.4.2 液晶显示模块电路原理图203.5继电器模块21第四章 系统软件程序的设计244.1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254.2传感器模块设计26第五章系统分析与调试27第六章结论与展望29参考文献30附录 A31附录B:32附录C:系统源程序331.绪 论1.1课题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人类的生产活动像机械、化工等生产过程中温湿度控制非常重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说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根本的参数之一。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人类的生活层次的升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波动与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研究怎样高效、合理、便捷的对温湿度进行检测与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8051单片机是经常用在控制类装置是芯片之一,它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温湿度检测与控制有着广泛的应用。8051单片机是一款最基础的单片机,门槛低、使用者上手非常方便。由于它的性能较好,所以基本上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的温湿度检测与控制。温湿度控制系统应该有着随时可以测量与读取室内的温湿度,随时将温湿度升高到特定的温湿度或者降低到特点的温湿度以及在温湿度的上下阈值内保持恒定的温湿度等特点。用8051设计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完全符合这些要求。纺织车间之中温湿度的控制也显得很重要,特定的温湿度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尽量的减小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如火灾或爆炸等危险。所以应该设计一款控制器随时检测和控制车间的温湿度。本系统可以随时随地的检测和控制纺织车间内的温湿度,对设计要求完全胜任。1.3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本系统所要完成的功能是:1.温湿度实时检测及显示。将传感器DH11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传输的LCD1602好让1602能够随时随地的且固定频率(2s)的更新显示那些数据。2.通过手动调节警报阈值。为了系统更好的方便人使用、更加高效便捷的达到人类的要求,所以本系统将温湿度阈值的设置通过四个按键来实现。3.继电器的开启以及驱动相应的负载是由温湿度突破相应的阈值来实现的。由小灯提醒用户指示哪一路工作。为了实现断了电还能够保存阈值,我们用了AT24C02来存储阈值。4.本系统可以实现当温湿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驱动风扇来使空气流动降温除湿。1.4系统的工作原理简介从大体上说,本系统是由STC89C51单片机模块、LCD1602模块、DHT11模块、阈值设定模块和继电器模块来完成温度和湿度的检测和测量以及实现对纺织车间内温湿度的控制。本系统用的是DHT11温湿度传感器,通过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纺织车间的温湿度数据,再将数据传输给主控制器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为了显示然后再将数据存储于不同的数组。为了能够实时的检测温湿度系统将会固定频率(2s)的更新采集来的数据,同样能够保持数据显示的稳定。本设计为了能够不管是温度还是湿度突破了阈值都能够及时的启动风扇进行降温或者除湿,以保证纺织车间能够有着良好的温湿度环境来保障生产工作的高效率进行,所以采用继电器来驱动负载以完成这些任务。第二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1系统总框图硬件主要由STC89C51单片机模块、LCD1602模块、DHT11模块、阈值设定模块和继电器模块来完成温度和湿度的检测和测量以及实现对纺织车间内温湿度的控制。为了实现断了电还能够保存阈值,用了AT24C02来存储阈值。当超过阈值是对应的报警装置就开始工作。本研究设计的温湿度控制器框图如图2-1所示。图2-1 温湿度控制器方框图2.2方案选择2.2.1单片机的选择方案一:AT89C51是由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一款单片机。它是一款CMOS型位单片机,它具有性能高、电压低等特点。单片机内置了通用的CPU(8位)和Flash存储单元,具有高密度、功能强大等特点而且采用了非易失性存储技术。此单片机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开发难度,门槛降低,开发时间也会大大缩短。而且安全性很好,可以加密片内程序,保护开发者的辛勤劳动果实。同时,AT89C51售价相对低廉,也有很充足的市场供应。AT89C51功能强大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完全不是问题,同时可以是系统可靠稳定,缩小使用体积,成本自然降低。当程序小于4K,讲I/O口全部供给使用者,完全能满足上述要求。此单片机还有其它规格,如5V电压供电、10ms的擦写时间、三级程序存储加密、有三态双向口P0(该口可以直接用于外部存储器的读写操作又称数据总线口)。方案二:STC89C51单片机有着和AT不一样的地方,虽然说是可以兼容但是如果在AT上调试好的程序在STC上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1)STC89C52能用USB转串口下载,而AT没有。(2)STC单片机运行指令的速度明显大大的快于AT。正应为这个不同点,在AT上调试好的程序在STC上可能会出现错误。比如,对于那些时序要求比较敏感的模块,用STC时应多加留心,注意延时必须加长,只有慢慢调试才能把握STC的特性。(3)STC单片机供电环境的不稳定也不会对它造成多大的影响,工作电压不足5V比如 3-4V还是能够正常工作。如果换成AT早就停止工作了。所以通过各方面综合考虑,作为一个单片机开发的新手,能够掌握的资源有限,应该选择一个易于上手,带来的困难相对较少的方案。2.2.2传感器的选择方案一:选择DS18B20温度传感器作测量温以及HS1101湿度传感器来检测湿度。DS18B20是一个特别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的范围和精度都是比较高规格的同样HS1101湿度传感器测量的范围和精度极其精确。方案二: 使用DHT11为设计的温湿度检测模块。DHT11是一款既可以检测温度又可以检测湿度的混合传感器。 为了拥有较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它采用了专门的数字采集技术和温湿度传感技术。其中有一个感湿元件和一个测温元件,并与一个8位单片机相连接。所以该模块具有很多优点。比如超高的精准度、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性能强悍。在本次设计之中使用完全胜任。综上所述,方案一过于复杂,虽然精度要好,但是算上时间成本和其它成本,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案。方案二虽然精度上不如一但是也是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而且易于使用,可靠性能好成本低,可谓超高性价比。故选择方案二。2.3.2显示器选择方案方案一:选用12864液晶显示屏。它是可以显示汉字和图形的12864点阵的液晶显示模块,内置8192个中文汉字(16X16点阵)、128个字符(8X16点阵)及64X256点阵显示RAM(GDRAM)。可直接与CPU相连,有8位串行与并行两种与微机链接的界面。功能很多如光标显示、画面移位、睡眠模式等方案二:选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LCD1602A 是一种简单的应用于工业的液晶显示屏,能同时显示32个字符,同时它也能满足一些简单的功能,字符可以依次显示也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显示。综合考虑,虽然两款液晶屏在实现难度上差不多,并且12864的功能相对丰富,但是对于本系统来说1602完全满足需求,并且1602的成本也比12864的成本要低太多。所以LCD1602A对于本系统来说会是最佳的选择。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3.1系统硬件概述本系统主要由STC89C51单片机模块、LCD1602模块、DHT11模块、阈值设定模块和继电器模块等五个大的模块构成。其中单片机模块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它是主控模块,其它模块都是由它来支配与控制,利用它的所有接口与其它模块进行沟通以实现相应的功能使整个系统正常高效的运行。LCD1602可以实时的读取温湿度传感器中测量出来的温度和湿度数据,由于以固定频率(2s)更新数据,故可以实现实时现实环境中的温湿度。同时设定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也在液晶屏上显示出来,并且这些设定的阈值是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中的,即使断电了也还是能保存那些数据。阈值可以通过按键来进行设置。同时系统还有两个报警信号灯。当温度或者湿度超过了阈值时报警信号灯亮并且三极管驱动继电器使得相应的风扇工作来完成降温或抽湿。3.2主控模块设计单片机是由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自从单片机的首次出现以来,单片机技术已成为计算机技术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单片机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仪器仪表之中、在一些系统中的小环节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采集和检测。如今,随着技术发展到今天,单片机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简单收集了一下单片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这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61978):单片机的探索阶段。第二阶段(19781982):单片机的完善阶段。第三阶段(19821990):8位单片机的巩固发展及16位单片机的推出阶段。第四阶段(1990):单片机的广泛发展阶段。单片机其实就是一个缩小版的计算机,它也包含着计算机应有的基础组成部分。比如CPU 、RAM 、ROM、定时器、I/O接口等等。由于把这些计算机基本的组成部分都集中在很小的片上,所以单片机与生俱来的就有着体积小,价格低廉性能强劲的特点,可以在一些小的系统之中扮演着主控模块的角色,形成特定的系统来完成特定的功能。随着科技的进步单片机性能一直在提高而价格却是很低廉,并且很稳定,可以广泛的应用在生产控制之中。3.2.1单片机引脚介绍单片机主要特点:(1)价格低廉且性能强劲。(2)高度集成,微小体积、可靠性好。(3)控制精准。(4)体积小、不耗电、工作电压也低。(5)单片机的各个方面的配置都比较规范,便于扩充系统形成各种上规模的应用系统。单片机引脚图如图3-1所示:图3-1 单片机引脚图3.2.2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STC89C51由四个并行的输入输出口,且每个有八位。而且都有锁存器和缓冲器。且在结构上大体相同但又各有特色。当在STC89C51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两个接口上接入晶振,同时外接两个电容(如下图所示的连接方式)就可使单片机内部产生时钟脉冲信号(自激振荡)。晶振以及两个电容的参数一般都有固定的值。若要将单片机复位恢复初始条件,则必须在RST上接入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复位电路可以由外面的充电的电容供电使单片机自动复位,也可以通过设计电路来通过按钮进行手动复位。此次设计应用的是手动复位。电路图如下图3-2 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3.3 DHT11传感器模块设计3.3.1DHT11传感器简介DHT11传感器是集合了温度和湿度模块的同时具有数字分析处理模块的,并且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混合传感器。所以它的稳定性特别强。感湿元件、测温元件以及数字模块各司其职协调合作形成一个高效稳定的复合式温湿度数字传感器。响应迅速、有较高的性价比。每一个传感器都在出厂前进行了精密调试,并且有专门的内存区域保存了校准的数值参数。所以使得整个温湿度检测变得快速灵敏、响应迅速、耗电低、体积小巧。这样一来,使得此传感器可以应用在像纺织车间这样极为复杂,不可控因素很多的现实生产环境之中。DHT11传感器实物图如下图3-3所示:图3-3DHT11传感器实物图(1)引脚介绍:Pin1:(VDD),电源引脚,供电电压为35.5V。Pin2:(DATA),串行数据,单总线。Pin3:(NC),空脚,请悬浮。Pin4(VDD),接地端,电源负极。(2)接口说明 :当接线长度小于二十米时建议接上5K的上拉电阻,大于二十米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定。如下图3-4所示:图3-4DHT11典型应用电路(3)数据帧的描述:DATA是处理器与DHT11进行通讯的桥梁,是一种单总线通讯的同步数据采集方式。操作流程如下: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为40bit,高位先出。数据格式:8bit湿度整数数据+8bit湿度小数数据+8bi温度整数数据+8bit温度小数数据数据传送正确时校验和数据等于“8bit湿度整数数据+8bit湿度小数数据+8bi温度整数数据+8bit温度小数数据”所得结果的末8位。(4)电气特性:表3-1 DHT11的电气特性参数条件Mintypmax单位供电DC355.5V供电电流测量0.52.5mA平均0.21mA待机100150uA采样周期秒1次(5)时序描述:当MCU发送开始信号,DHT11被激活处于高性能模式当开始信号结束后DHT11就做出相应的反应反馈响应信号同时进行数据的采集。所以只有它接收到主机发送过来的开始信号才会处于工作状态进行数据采集即完成一次温湿度的采集工作,当采集工作结束自然回复到低速模式。总线一般状态为高电平,为了使得DHT11能够检测到开始信号主机会将总线的信号降低,但一般大于十八毫秒,当DHT11接受开始信号结束后立即发送低电平响应。然后主机延时二十至四十毫秒读取分析传感器发送过来的响应信号传感器发送响应信号时总线为低电平,传感器发送数据时总线的电平会被拉高,通过电平的高低来表示0和1从而来传输数据。3.3.2DHT11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DHT11传感器与STC89C51单片机的连接电路相对简单,单片机的P2.0口即数据口与DHT11的Pin2相连接,用来接收和发送数据完成通讯。同时别忘了加一个5K的上拉电阻。具体接法如下图所示: 图3-5 DHT11电路原理图3.4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3.4.1 液晶显示屏简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液晶显示屏并不陌生像计算器、电子表等需要显示信息的工具上一般都有用于便于人们读取信息下达命令的人机交互界面。所以液晶显示屏的应用非常之广泛。LCD1602A 是一种简单的应用于工业的液晶显示屏,能同时显示32个字符,同时它也能满足一些简单的功能,字符可以依次显示也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显示。在此毕业设计中应用液晶显示屏有非常多的优点。在环境中检测读取的温湿度数据可以通过这块显示屏直接实时读取,简单明了,同时人为的输入设定的温湿度阈值也能够简单明了的进行操作,非常方便。(1)引脚说明:第1脚:VSS为地电源。 第2脚:VDD接5V正电源。 第3脚:VL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和和负电源时显示器的对比度不同,正电源时较弱负电源时较强。对比度过高时也会影响显示效果,在这样的状况下可以接电阻来调整对比度。第4脚:RS为寄存器选择,它有两种选择模式,在高电平和低电平的条件下是不同的。第5脚:R/W为读写信号线,在RS和R/W电平四种高低搭配不同的时候有着不同的读写功能比如当RS和R/W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等等。第6脚:E端为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 第714脚: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 第15脚:背光源正极。 第16脚:背光源负极。3.4.2 液晶显示模块电路原理图液晶显示屏是通过电压对其每个子模块进行控制,电压的不同其显示的效果就有区别,从而每一个小模块的不同显示就能通过控制电压来显示不同的字符或图形。这属于应用的液晶的物理特性。现如今液晶显示屏已进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现如今广为使用的移动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的前景非常广泛,它能使人们的信息传播以及人机交互变得更加便捷智能。电路中液晶接口图如图3-7所示:图3-71602显示模块3.5继电器模块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通过通断电让磁场可以控制的出现与消失来当做开关来控制其他模块的通电或断开。它有几大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必不可少。铁芯和线圈的组合通过通断电产生磁场、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部分。通过线圈的通断电产生磁力来吸合或释放衔铁来达到操作目的。当温湿度超过设定范围通过主控模块产生低电平由三极管通电使继电器通电来时其它负载模块工作。硬件电路如图3-8所示: 图3-8 按键控制电路图3.6阀值设定模块温度和湿度人为设定的范围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之中,这样即使在断电的情况下也可以保存。运用的芯片型号是AT24C02中,其电路设计图如下所示,K1、K2可以调节温度阈值,K3、K4可以设定湿度阈值。图3-9 AT24C02的芯片引脚图第四章 系统软件程序的设计当我们对本系统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应该搭建一个程序流程框架,然后按照各个模块来划分程序模块,完成各个子模块的程序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然后将这些子程序拼接成一个整体构成一个总程序。程序的流程框架如下图所示:图 4-1主程序流程。4.1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液晶显示模块是一个特殊的器件在每条指令工作之前必须搞清楚显示模块是否处于忙标志状,若忙标志处于低电平可能指令就是没有意义的,字符显示之前必须找到相应的字符地址然后通过地址调用字符。本系统之中1602模块直接与单片机相连,具体程序流程图如下:图4-2液晶显示模块程序流程图4.2传感器模块设计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上对环境的温湿度进行控制的需求明显增高。温湿度传感器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本设计使用的是DHT11温湿度模块。DHT11传感器是集合了温度和湿度模块的同时具有数字分析处理模块的,并且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混合传感器。所以它的稳定性特别强。感湿元件、测温元件以及数字模块各司其职协调合作形成一个高效稳定的复合式温湿度数字传感器。响应迅速、有较高的性价比。每一个传感器都在出厂前进行了精密调试,并且有专门的内存区域保存了校准的数值参数。所以使得整个温湿度检测变得快速灵敏、响应迅速、耗电低、体积小巧。DHT11传感器模块的软件流程图如下图4-3所示图 4-3DHT11传感器模块程序流程图第五章系统分析与调试本毕业设计同样也是在比较容易入门、使用方便的Keil C环境下操作的,Keil C软件是一款很强大的软件,支持C语言编程就如同我们平时用的VC+语言开发环境一样,易于上手操作,对于像我这样单片机C语言开发学习的新手来说最合适不过。运用方便,是做C语言毕业设计者的首选。通过STC_ISP_V480软件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上,然后整个毕业设计基本上完成了。可以对装置进行验证一下。通电之后显示屏正常显示传感器也能正常的检测室内的温湿度,并且在显示屏上显示,通过四个按键手动设置温度和湿度的阈值,使当前的温湿度不在阈值范围之内,验证降温除湿风扇是否可以正常运行。然后对着DHT11模块吹气看温湿度的变化,通过各方面的测试之后验证本系统工作正常。实物运行图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本系统是模拟纺织车间温湿度控制系统,是以单片机为主控单元的控制系统,通过各个部件的组合最终能够实现温湿度检测及控制的各项功能要求,初期功能实现方面不是那么健全,通过不停的调试修改参数,找出问题,最终各项功能基本上正常实现。虽然检测温湿度不够精确,特别是湿度的检测温差比较大,可能跟传感器的选择以及我自身的软件优化有关吧。但本设计基本上达到预定要求。之前大一大二,虽然学习了不少理论知识,但只有开发项目时才能将之前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来,才能知道有些知识不仅是需要了解而是要懂得其中的原理熟练运用。通过选题、查找资料、理论分析,设计方案、焊接器件、软件编程等等、一路走来确实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进步不少,当然遇到的困难也不少。做本次设计感受最深的是通过学习个元器件,了解它们的性能然后将它们拼接到一起实现一个有着一定功能的特殊系统,这个从无到有、从0到1的过程是很美妙的。本设计存在很多不足,我希望通过我以后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再不断的完善这个系统。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的优化技术,希望生产出更好的产品以及享受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所以对于温度和湿度的检测与控制有着很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有些生产条件下我们工厂是生产效率是比较低下的,可以通过环境的优化,对温湿度的测控来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大的利润,减少更多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在纺织车间对需要相对适宜的温度湿度来进行更高效率的生产以及防止温湿度条件过于极端发生安全危险。所以温湿度控制将会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致谢写到这一段时,毕业设计已接近尾声。过程是困难的,但回忆起来也会觉得美好,这一阶段是我收获颇丰的阶段。感谢在这个过程之中帮助过我的同学和老师,不是你们的指点本设计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在这里尤其需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不是老师的严格要求以及不厌其烦的解答我的问题本设计就会遇到很多阻力。老师不仅严格要求,而且通过将每个人聚集到一起开发,这样通过我们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一起碰撞思想,使得许多难题迎刃而解。设计中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程序出现漏洞了,硬件功能无法正常实现,自己本人走入误区怎么也检查不出来,通过老师的指点、同学之间的探讨,使得有些问题一点就通。真心的感谢每一位同学以及指导老师孜孜不倦的指导。同时也让我明白团队的威力、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还有很多体会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在即将毕业之际感慨颇多,愿我的同学和老师们一帆风顺、前程似锦。参考文献1 夏路易 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设计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101241722 余永权 单片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56673 童诗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6814 石东海 单片机数据通信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2012155 余永权 单片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571776 朱大奇 单片机原理串口及应用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3547 赵佩华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组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88968 赵继文 传感器与应用电路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6999 黄继昌 电子元器件应用手册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211010沙占友 单片及外围电路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1412811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5688 附录 A图A1 系统总体电路图附录B:系统PCB 共 页 第 页附录C:系统源程序#include #include 1602.h#include dht.h#include 2402.h/定义三个LED灯sbit Led_qushi=P16;/去湿灯sbit Led_jiangwen=P15;/降温灯sbit Led_shengwen=P14;/升温灯sbit Key_TH1 = P32;sbit Key_TH2 = P33;sbit Key_HH1 = P34;sbit Key_HH2 = P35;/定义标识volatile bit FlagStartRH = 0; /开始温湿度转换标志volatile bit FlagKeyPress = 0; /有键按下/定义温湿度传感器用外部变量extern U8 U8FLAG,k;extern U8 U8count,U8temp;extern U8 U8T_data_H,U8T_data_L,U8RH_data_H,U8RH_data_L,U8checkdata;extern U8 U8T_data_H_temp,U8T_data_L_temp,U8RH_data_H_temp,U8RH_data_L_temp,U8checkdata_temp;extern U8 U8comdata;extern U8 count, count_r;U16 temp;S16 temperature, humidity;S16 idata TH, HH; /温度上限和湿度上限char * pSave;U8 keyvalue, keyTH1, keyTH2, keyHH1, keyHH2;/定义变量U16 RHCounter;/数据初始化void Data_Init() RHCounter = 0; Led_qushi = 1; Led_jiangwen = 1; Led_shengwen = 1; TH = 40; HH = 85; keyvalue = 0; keyTH1 = 1; keyTH2 = 1; keyHH1 = 1; keyHH2 = 1;/定时器0初始化void Timer0_Init()ET0 = 1; /允许定时器0中断TMOD = 1; /定时器工作方式选择TL0 = 0x06; TH0 = 0xf8; /定时器赋予初值TR0 = 1; /启动定时器/定时器0中断void Timer0_ISR (void) interrupt 1 using 0TL0 = 0x06;TH0 = 0xf8; /定时器赋予初值/每2秒钟启动一次温湿度转换 RHCounter +; if (RHCounter = 1000) FlagStartRH = 1; RHCounter = 0; /存入设定值、void Save_Setting() pSave = (char *)&TH; /地址低位对应低8位,高位对应高8位 wrteeprom(0, *pSave); /存温度上限值TH低8位 DELAY(500); pSave +; wrteeprom(1, *pSave); /存温度上限值TH高8位 DELAY(500); pSave = (char *)&HH; wrteeprom(2, *pSave); /存湿度上限值RH低8位 DELAY(500); pSave +; wrteeprom(3, *pSave); /存湿度上限值RH高8位 DELAY(500);/载入设定值、void Load_Setting() pSave = (char *)&TH; *pSave+ = rdeeprom(0); *pSave = rdeeprom(1); pSave = (char *)&HH; *pSave+ = rdeeprom(2); *pSave = rdeeprom(3); if (TH99)|(TH99)|(HH0) HH = 85;void KeyProcess(uint num) switch (num) ca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