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cenbiao1206.ppt_第1页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cenbiao1206.ppt_第2页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cenbiao1206.ppt_第3页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cenbiao1206.ppt_第4页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cenbiao1206.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文言文阅读,考查要点及对策,初中文言文阅读考查要点及对策:,1、选文的出 处、作者,注意识记和 回答的准确,2、解释重点实词、常见虚词的意义,加强积累归纳,寻找规律,结合语句内容解释,初中文言文阅读考查要点及对策:,3、标示 文句 停顿 节奏,“主语谓语”之间有停顿 “动词宾语”之间有停顿 “动词补语”之间有停顿 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有停顿 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有停顿,初中文言文阅读考查要点及对策:,4、重点 语句 翻译,移位-将特殊语序调整为符 合现代汉语规范的语序,替换-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 古代汉语词汇,保留-保留年号、帝号、国 号、人名、地名等词语,增补-把省略的成分补上,删减-删除没有实在意义、 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5、划分 层次,初中文言文阅读考查要点及对策:,反复阅读,把握内容,根据文意,结 合文体特点划分。,6、概 括 文章(文段)主要内容,抓住点题句、警策句、抒情句、议论句,结合作者的背景资料去理解概括。,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汇编,一、通假字,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读时要读本字的音。,1、不亦说乎说: 2、诲女知之乎女: 7、止有剩骨止: 8、河曲智叟亡以应亡: 10、对镜帖花黄帖:,通“悦”,愉快 通“汝”,你 通“只”,仅 同“无” 同“贴”,11、出门看火伴火: 13、路转溪头忽见见: 14、满坐寂然坐: 15、日扳仲永扳: 16、始一反焉反: 17、汝之不惠惠: 18、一厝朔东厝: 19、略无阙处阙: 20、项为之强强:,通“伙” 通“现” ,出现 同“座”,座位 同“攀”,牵、引 同“返”,返回 通“慧”,聪明 通“措”,放置 同“缺”,中断 通“僵”,僵硬,22、缚者曷为者也曷: 23、圣人非所与熙也熙: 25、此何遽不为福乎遽: 26、子墨子九距之距: 27、公输盘诎诎: 28、守圉有余圉: 29、八分有奇有: 30、左手倚一衡木衡: 31、盖简桃核简:,同“何”,什么 同“嬉”,开玩笑 同“讵”,岂 通“拒” ,抵挡 通“屈”,折服 通“御”,抵挡 通“又” 通“横” 通“拣”,挑选,32、故不错意也错: 33、仓鹰击于殿上仓: 34、裁如星点裁: 35、发闾左適戌渔阳谪: 36、为天下唱唱: 37、固以怪之矣以: 38、身被坚执锐被: 39、食马者食: 40、其真无马邪邪: 41、尽其材材:,通“措”,放 通“苍” 通“才”,仅仅 通“谪”,迁谪 通“倡”,倡导 通“已”,已经 通“披”,穿着 通“饲”,喂 通“耶”,表疑问 通“才”,才干,44、亲戚之所畔畔: 45、曾益其所不能曾: 46、衡于虑衡: 47、法家拂士拂: 48、百废具兴具: 49、属予作文以记之属: 50、 尊君在不不: 52、玉盘珍馐直万钱直:,通“叛”,背叛 同“增”,增加 同“横”,梗塞 同“弼”,辅佐 同“俱”,全,皆 同“嘱”,嘱托 同“否” 同“值”,53、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54、不辩礼义而受之辩: 55、鸡栖于桀桀: 56、穷乏者得我与得: 57、乡为身死而不受乡: 58、欲信大义于天下信: 59、自董卓已来已: 60、小惠未徧徧: 6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同“避”,躲避 通“辨”,辨别 通“橛”,为栖 鸡做的木架 同“德”,感激 通“向”,以前 通“伸”,伸张 通“以” 同“遍”,普及 通“肢”,二、一字多义,一字多义在文言文中是很普便的现象。越是常用的字,越是意义多,学习时要注意积累归纳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汉字有几个不同的读音,它们的字义肯定不同,这在语法中叫做数“字”同形。为了复习的方便,也把它们归到一字多义里。,1、次:编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驻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停泊-次北固山下 2、城:内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城墙-城非不高也 3、称:chng称赞-流辈皆称其贤 chn符合、相称-称其气之小大 4、负:凭依-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背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5、拂:f不顺-行拂乱其所为 b辅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6、国:国都-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国家-国恒亡 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观:看、观赏-予观夫巴陵胜状 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冠:gun帽子-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gun为众人之首-以才略冠天下 9、更:gng更替-更相庆 gng重新、更加-即更刮目相待 gng改变-傧者更道,10、惠:恩惠-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聪明-甚矣,汝之不惠 11、患:忧虑-无冻馁之患矣 祸害-为乡里所患 12、绝:停止-往来而不绝者 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到极点-以为妙绝 13、疾:快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病-君有疾在腠理 痛恨-深恶痛疾,14、将:jing将领-项燕为楚将 jing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jing扶持-出郭相扶将 15、类:类推事理-不可谓知类 种类-为与此同类 像-佛印绝类弥勒 16、市:集市-人烟市肆 买-愿为市鞍马 19、徒:空,光亦免冠徒跣 仅,只-徒以有先生也,17、数:shu屡次-扶苏以数谏故 sh几,几个卒数万人 sh计算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18、舍:sh舍弃-不舍昼夜 sh房屋-屋舍俨然 20、食:sh吃-食不饱,力不足 吃一顿-一食或尽粟一石 s通“饲”,喂-食之不能尽其材 21、说:shu劝说-或说处杀虎斩蛟 shu陈述、解释-请说之 yu通“悦”,高兴-不亦说乎,22、谢:致意-为我谢曰 道歉-长跪而谢之 请问-使君谢罗敷 23、遗:y遗留-以光先帝遗德 wi给予先帝简拨以遗陛下 24、延:迎接-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邀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5、寻:古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飞来山上千寻塔 寻找-寻向所志 不久-寻病终,26、易:改变-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交换-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容易-天下事有难易乎 买-易之以百金 27、属:连续-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类似-神情与苏黄不属 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通“嘱”,嘱托-属予作文已记之 28、毕 :尽吾与汝毕力平险 全部-群响毕绝,29、策:马鞭-执策而临之 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 记录-策勋十二传 计谋-束手无策 30、诚:诚心-帝感其诚 的确-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31、道:思想、学说圣人之道卒. 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32、故: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 特意-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原因,缘故既克,公问其故 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33、顾:回头看-顾野有麦场 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4、加: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 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三、常用虚词,文言虚词的掌握历来是一个难点,但初中阶段又应该掌握一定的文言虚词,尽管我们不可能把初中课本中的所有文言虚词都弄懂,但是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还是很有好处的。,1、代词 A、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 愿借之杀之。 B、指示代词,译为“这”、“此”。 固以怪之矣。 2、动词:译为“去”、“往”、“到”。 辍耕之垄上。,(一)之,3、助词 A、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行道之人弗受。 B、用在主谓短词中,取消句子独立性。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宾语提前的标志,有强调作用。 宋何罪之有? D、凑足音节,无义。 公将鼓之。,(一)之,1、连词,那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 2、副词,就是,就。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连词,如果。 入则无法家拂士。,(二)则,1、表顺承关系,可不译。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2、表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3、表修饰关系,可译为“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4、表并列关系,可不译。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5、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三)而,1、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且焉置土石? 2、兼词,相当于“之于”。 必有我师焉。 3、语气词,用于陈述句后。 寡人反取病焉。 4、用于句尾,表停顿,相当于“啊”“呀”。 有子存焉。 5、句末助词,无义。 因以为号焉。,(四)焉,1、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有。译为“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 其实味不同。 2、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其中的”。 其昏与庸无以异也。 3、加在“如何”前面,有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 其如土石何?,(五)其,1、指示代词,“这样”、“那样”。 然,胡不已乎? 2、是的,对的。 吴广以为然。 3、转折词,然而,但是。 然往来视之。 4、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环堵萧然。,(六)然,1、代词,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译为“的人”、“的东西”、 “的事”。 贫者语于富者曰。 2、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者也”译为“是”。 陈胜者,阳城人也。,(七)者,(八)于,1介词,译为“在” “从”“向”“到”“对于”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 受任于败军之际。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 所欲有甚于生者。 霜叶红于二月花。,(九)以,1、动词,以为,认为。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2、介词,因为。 扶苏以数谏故。 3、动词,用。 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4、介词,用、凭借。 问:“何以战?” 5、通“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1、动词,做,当。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2、动词,作为,当作。 子墨子解带为城。 3、判断词,是。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4、动词,以为,认为。 孰为汝多知乎! 5、介词,被。 士卒多为用者。,(十)为,6、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夫子何命焉为? 7、名词,指心理活动。 或异二者之为。 8、介词,为了。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9、介词,给,替。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10、介词,对,向。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十)为,文言文阅读精练,(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2用原文回答。 “赞语”中“ , ”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传文”中的“ ,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 ”,“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 , ”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特别爱好,到,往,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性嗜酒,环堵萧然,不蔽风日,3“亲旧知其如此”中的“此”指代的是(用原文回答) 4请联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说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志”是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二)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段文字出自课文曹刿论战,选自 ,传说是 时期_ 根据鲁史写的一部 体史书。 、曹刿请战的原因是“ , 。”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 , 。”表现鲁庄公昏庸无能的两句话是“ , , 。”和 “ , , 。” 、文中的“徧”同 ,意思是 。,左传,春秋,左丘明,编年体,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必以信,遍 遍及,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4、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 A.间: B.鄙: C.信: D.狱: 5、在曹刿看来,“何以战”的“何”所指代的应是( ) A.战前征求各方意见 B.政治上取信于民 C.平时清正廉洁 D.关心人民生活 6、翻译“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参与 鄙陋 信实 案件,B,这是尽了本分一类的事情,可以凭这个条 件打一仗。,7、下列句中的“属”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神情与苏黄不属 D、司命之所属 8、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牺牲玉帛 B、小大之狱 C、可以一战 D、衣食所安,B,D,(四)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该“刑”的是“ ” 的人,该“赏”的是“ ”的人。 2、选文中有两个词语已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 和 。 3、“使内外异法也”中,“内”指 ,“外”指 ,文中与“内” “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 和 。,作奸犯科,为忠善,危急存亡,妄自菲薄,宫内,府中,朝廷,宫中,4、第一段中作者提出的建议是“ ”,作者先从正面指出采用这一建议的目的:一是:“ ”,二是“ ”,再从反面说明,必须清除“ ”的思想,防止“ ”的做法,避免出现“ ”的后果。,开张,圣听,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塞忠谏之路,5、下面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的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以光先帝遗德 B、使内外异法也 不宜异同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宜开张圣听 D、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A,(五)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文中的三个问句各属于哪种问句?从备选答案中选择 句是( )句是( )句是( ) A、设问句 B、反问句 C、一般问句,A,A,B,2、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下面四项中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劝导谪守巴陵郡的友人滕子京忘记个人得失。 B、抒发作者宽阔的情怀和政治抱负。 C、批评课文中所述的迁客骚人。 D、阐述不应当追求快乐的道理。 3、“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_ _,“退”指 _。,B,在朝中,作官,不在朝中作官,4 、联系全文,解释“二者”指的是哪两种人。这两种人各有什么表现。 其一是_的人,他们的表现是_。其二是_ 的人,他们的表现是_。 5、表明作者抱负志向的一句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噫!微斯人,吾谁与归?,C,以物喜的人,以己悲的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6、对“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起回去 呢? B、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C、这样微小的人,我能同他一道吗? D、这种人,我可以和他一起回去吗? 7、请以“欧阳修与民同乐”为上联,联系本段内容,拟一个下联。 答:。,B,范仲淹进退俱忧,(六)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临: 渔: 陈: 酣:,到,钓鱼,摆,喝酒尽兴,2、文中的“_”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髻”相差不多。 3、选段选自_,作者_,唐宋八大家之一。 4、选段用“_”,“_” “_”把“太守醉”表现得极为具体。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了作者“_”的情怀。,伛偻提携,醉翁亭记,欧阳修,与民同乐,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5、 选段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句式;无论是内容,还是感情,都极为优美。试从某一方面加以赏析。,选段骈散结合,时散时偶,句子的字数时齐时不齐。既有明晰的节奏感,又摇曳多姿,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七)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 本文选自 _,作者名_,字_,_时人,_家代表人物。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二者不可得兼:_ 故不为苟得也:_ 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_ 所恶有甚于死者:_ 贤者能勿丧耳:_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孟子-告子上,轲,子舆,战国,儒,同时,苟且,祸患,厌恶,不,采用这种方法,3、对加点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故患有所不辟(躲避)也 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 C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 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 4、翻译下列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最终不丧失掉罢了。,D,5、本文的观点是“_ _。” 运用比喻论证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文中以“、”比喻生与义,并指出“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所恶有甚于死者”就是。孟子的观点让我们不禁想起了文天祥的那句名言: “,。” 6、按照提出论点-证明论点-总结的顺序给本段划分三个层次。,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熊掌,义,不义,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第一层:句。 第二层:句。第三层:句。,(八)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