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ppt_第1页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ppt_第2页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ppt_第3页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ppt_第4页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2课,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1978年5月10日,光明日报上刊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背景:,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文革结束后前两年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通过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实现了思想大解放。,2.内容,抛弃,确立,作出,确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拨乱反正,“左”倾实事求是,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3、意义,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确实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始了全面认真地拨乱反正。它为党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因而成为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转折和起点),知识回顾: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有哪几次?实现了几次工作重心的转移?,1、1927年八七会议纠正了;通过了,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确立了,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工作重心由转移到 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个环节,最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1)、原因:,从材料中,你可以看出人民公社体制在经营管理和分配制度存在哪些弊端?,经营管理:高度集中统一;分配:过于平均,公社社员吃公共食堂,公社社员集体劳动场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2)、过程,向全国推广,逐步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行,推广,深化,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撤销生产大队 ,建立 村民委员会,1978年在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城市改革。,生产力,劳动者积极性,生产关系,调动,调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意义,安徽省凤阳县,文革时每人每天口粮8两,不够吃,就用瓜代替。有人遍凤阳花鼓词唱到“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然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凤阳县粮食产量大大增产,三年三大步。有人遍到“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材料一,材料二 凤阳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思考:凤阳县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发生大变化?,1 首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省份是 A、安徽、四川 B、安徽、江西 ( ) C、福建、四川 D、安徽、广西 2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 )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练一练,A,B,中心环节:,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制度:,作用:,内容:,时间:,1984年,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 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C分配上克服了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制形式,练一练,D,国内: 国际:,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提出:,(2)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3)基本框架确立:,(5)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4)理论进一步完善:,2、过程,南方谈话(1992年),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中共十五大,21世纪初,改革遇到重重阻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 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3、历史意义,(1)调动了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国民经济,国际地位,生活水平,(2)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的推行:农村、城市,改革的深化:建立社会主义 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