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开放性试题提高巩固练习含解析.docx_第1页
2018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开放性试题提高巩固练习含解析.docx_第2页
2018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开放性试题提高巩固练习含解析.docx_第3页
2018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开放性试题提高巩固练习含解析.docx_第4页
2018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开放性试题提高巩固练习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中考冲刺:开放性试题(提高)【巩固练习】1. 人们可以对物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请根据示例将酒精、醋酸、水、食盐四种物质进行分类,并写出分类依据。不同类的物质分类依据示例食盐常温下食盐是固体,其余是液体分类一分类二2(广东)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碳酸钡、硫酸钡和碳酸钠。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种粉末区分开来。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室仅提供了稀盐酸、Na2SO4溶液、蒸馏水以及常用的实验仪器)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3小光在研究性学习中了解到氢气具有还原性。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氢气的还原性来探究某不纯的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为铜,不与氢气反应),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 Cu+H2O。 友情提示:氯化钙固体可用作干燥剂。 装置如图所示,部分起固定作用的装置未画出。 (1)他取10 g样品放入C装置中,完全反应后,测得D装置的质量增加了1.8 g,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原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2)小明同学用同样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小光所得的正确结果比较出现偏差,请你分析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写一条即可): 。 (3)小光是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进行测定,请你简要写出其他测定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的方法和要测定的数据(用文字叙述,无需写出具体质量数值)。4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 。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的化合价是_。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类型是 。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写出一点即可)。5实验室要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钠溶液,现有25 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钠溶液、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硫酸钠溶液及足够多的硫酸钠固体和蒸馏水,请选用上述药品,设计两种配制方案填入下表中。配制方案(只要说明配制时所需的各种药品及用量即可)方案一方案二6冬日里的一天,某班教室的暖气片和暖气管的接口处突然爆裂,里面喷出大量的黄色液体,并伴有一些红褐色的固体。水暖师傅、老师及同学们进行了紧急抢修。事后,同学们出于好奇收集了红褐色固体进行探究。 初步分析 红褐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铁锈,铁锈的成分复杂,主要是_;由此联想到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 搜集资料 不溶性碱金属氧化物+水(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暖气片是由生铁铸成的; 当地暖气用水为硬度较大的自来水; 铁与铜都属于金属,有部分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可以形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提出猜想 请你根据上述任意一种资料分析,红褐色物质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写一种物质即可),你猜想的依据是 。 设计实验 请设计二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红褐色固体已干燥并研成粉末)。实验过程预期的实验现象7小明暑假期间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酸氢铵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能分解吗?产物是什么? 【猜想假设】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1)根据现象: ,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3)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再通过实验验证B中产物,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请你帮她设计并完成验证B中产物的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评价】在上述同学们的探究活动中,你最欣赏的是_。 【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8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_的(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请填写下表: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9. 为了制取少量的氧气,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查阅资料,获得信息: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都可以产生氧气,其中过氧化氢价格最低,在常温下就能够分解放出氧气,该过程无副产物;氯酸钾价格较高,分解较困难,且常伴有副产物;高锰酸钾价格较高,加热即可快速分解。二氧化锰能加速上述三种物质的分解。 根据上述信息,确定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案。 组装仪器,进行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下: 实验完毕,洗刷仪器,整理用品,总结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1)要制取一瓶氧气,你认为应选择的最佳实验装置是_(填写字母代号),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应 。 (2)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时,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容易引起爆炸。在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中,为预防爆炸应采取的措施是(列举两条): 。 (3)回顾整个工作过程,你认为在准备工作阶段除应考虑药品的成本、制氧气反应的难易、制氧气过程的安全性等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一条即可)_。10.若从硫酸、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钠、硝酸钠、硝酸铜、硝酸八种溶液取出其中的两种,进行混合及有关实验,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所示。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将取出的两种溶液混合 混合溶液无色、澄清,无其它明显现象用pH试纸测定混合溶液的pH测定结果:pH=0向混合溶液中滴入足量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向上述混合物过滤所得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试根据各步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所取出的两种溶液的可能组合(写溶质的化学式,有几组要写几组) _ 。(2)写出步骤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与解析】1【答案】(凡合理答案均可)不同类的物质分类依据分类一水水是氧化物,其余不是氧化物分类二醋酸醋酸是酸,其余不是酸 【解析】根据水是氧化物而其余的不是氧化物分类,根据醋酸是酸,其余的不是酸分类等。2【答案】(合理即可)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取三种白色粉末适量,分别置于三个洁净的小烧杯中,向每个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其中有两个小烧杯中的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另外一个小烧杯中的白色粉末完全溶解于水,则白色粉末完全溶解的小烧杯中的原物质为Na2CO3向粉末不溶于水的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小烧杯中的白色粉末完全溶解,并且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则该小烧杯中的原白色粉末为BaCO3;另外一个小烧杯中的白色粉末仍然不溶,则该小烧杯中的原白色粉末为BaSO4 【解析】此题是一道物质的鉴别题,根据所提供的试剂,可采用以下方法: 方法一:先根据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BaCO3、BaSO4不溶,Na2CO3可溶)用蒸馏水鉴别出Na2CO3;然后根据BaCO3和BaSO4在稀盐酸中的溶解情况不同(BaCO3能溶于稀盐酸产生气泡、BaSO4不溶于稀盐酸)用稀盐酸将二者区分出来。 方法二:先用稀盐酸鉴别出BaSO4(BaCO3和Na2CO3能溶于稀盐酸产生气泡,而BaSO4与稀盐酸不反应);再用蒸馏水鉴别BaCO3和Na2CO3(BaCO3不溶于水,而Na2CO3能溶于水)。 方法三:先用稀盐酸鉴别出BaSO4(BaCO3和Na2CO3能溶于稀盐酸产生气泡,而BaSO4与稀盐酸不反应);再向上述产生气泡的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Na2SO4溶液,出现沉淀的原物质是BaCO3,不产生沉淀的原物质是Na2CO3。3【答案】(1)解: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H2+CuOCu+H2O 80 18 x 1.8 g 原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答:原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80。 (2)干燥剂部分失效等 (3)方法1:将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足量稀盐酸中溶解后,过滤,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可得到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方法2:将一定质量的样品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称量出变化前后的质量差(与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解析】(2)实验的关键数据是D装置吸收到的水的质量。如果D中CaCl2失效或部分失效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3)利用Cu与CuO的不同化学性质设计方案。4【答案】(1)烧杯 集气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导致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2)21 【假设二】只要答到符合初中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经验的合理假设,如氮气(在高温条件下)与瓶内的其他物质反应而减少等均可 3 置换反应 (3)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燃烧也可以是置换反应;二氧化碳能灭火,但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支持燃烧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氧气只占空气体积的21,而本题中气体体积减少了70,故知氮气有所减少。问题是氮气是怎么减少的?我们通过“假设一”和“查阅资料”可知镁条可在氮气中燃烧。本题中让同学们再提出一个假设,我们可考虑到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那么氮气是否会在高温下与其他物质如O2、CO2等反应呢?考虑到这点即可写出假设二。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氮的化合价为x,列式:(+2)3+2x=0,x=3。镁条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故可知其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从本题探究可知镁条不仅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还可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故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5【答案】方案一 10 g硫酸钠和40 g水 方案二 25 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钠溶液和25 g水 【解析】开放型题只要答案合理即可,但也正是因为开放,许多同学在答题时感觉无从下手。就本题来说,配制50 g20的硫酸钠溶液,一是利用硫酸钠和水配制,需硫酸钠的质量:50 g20=10 g,则需水的质量为40 g;二是向25 g 40的硫酸钠溶液中加水,设加水质量为m,则 m=25 g6【答案】初步分析 氧化铁(或Fe2O3) 氧气(或空气中的氧气,或O2) 水(或H2O) 提出猜想 答案1:氢氧化铁或Fe(OH)3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参加反应的物质为铁、氧气和水,因此生成物中一定含有铁、氢、氧元素或铁锈蚀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或Fe(OH)3的颜色呈红褐色 答案2:碳(或C) 生铁中含有碳 答案3:碳酸钙(或CaCO3)或氢氧化镁Mg(OH)2 硬水加热有CaCO3、Mg(OH)2生成 答案4:碱式碳酸铁 根据形成铜绿的过程进行的推测(写出任一答案即可) 设计实验答案实验过程预期的实验现象答案1取适量红褐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内壁有水珠出现答案2取适量红褐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将滤纸上的黑色固体烘干后放在石棉网上(或燃烧匙中)用酒精灯灼烧将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石棉网上方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黑色固体保持红热,并逐渐减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3检验碳酸钙:取适量红褐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氢氧化镁:取适量红褐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内壁有水珠出现答案4取适量红褐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试管内壁有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依据题干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猜想。根据元素种类守恒和红褐色,猜想可能有Fe(OH)3;根据资料,推知还可能含有碳(C);根据资料,推知可能含有CaCO3或Mg(OH)2,因为这是水垢的主要成分;根据资料推知可能含有碱式碳酸铁。红褐色的Fe(OH)3可根据资料验证;含有碳的验证方法为燃烧法,生成二氧化碳;验证CaCO3可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验证Mg(OH)2仍参考资料;碱式碳酸铁可用加热的方法使之分解成氧化铁、水、二氧化碳。7【答案】(1)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变浑浊 (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取装置B中溶液少许,滴加稀盐酸(或滴加氯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气泡(或产生白色沉淀)Na2CO3+2HCl=2NaCl+CO2或Na2CO3+CaCl2=CaCO3+2NaCl或Na2CO3+Ba(OH)2=BaCO3+2NaO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实验结论】NH4HCO3NH3+H2O+CO2 【实验评价】小明同学用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的热量做热源(或小红同学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实验反思】应避光、避热、密封 【解析】(1)鉴别NH3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证明是氨气;干燥试纸能变蓝,说明有水生成,因为NH3遇水生成NH3H2O,NH3H2O显碱性;(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产生CO2气体;(3)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溶于水)和H2O,只要证明有Na2CO3存在即可证明产生了CO2。8【答案】(1)错误 如果盐酸滴加过量,滴入酚酞试液也不变色 (2)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盐酸过量 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呈紫色 恰好中和 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盐酸过量 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无气泡产生 恰好中和 取样,加入锌等活泼金属 有气泡产生 盐酸过量 取样,加入锌等活泼金属 无气泡产生 恰好中和【解析】因为无色酚酞遇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盐酸过量酚酞也不变色。只要证明烧杯溶液中无盐酸就可以,若有盐酸则盐酸过量,若无盐酸说明恰好完全中和。利用盐酸的性质来设计实验,证明盐酸的存在。9.【答案】(1)B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控制催化剂(或二氧化锰)的用量,应保证气体通道畅通等(以上任意两条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反应物应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中选择;应考虑实验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实验所需仪器的规格、性能;实验试剂的浓度、用量等问题【解析】根据资料可知,过氧化氢价格最低且常温就能分解制氧气,所以实验室选用过氧化氢制氧气,不选用氯酸钾和高锰酸钾。为了防止爆炸,可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通常采用控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和催化剂的用量等。还要考虑实验是否环保、反应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