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实认识错误对刑事责任影响.doc_第1页
论事实认识错误对刑事责任影响.doc_第2页
论事实认识错误对刑事责任影响.doc_第3页
论事实认识错误对刑事责任影响.doc_第4页
论事实认识错误对刑事责任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刑法中的事实认识错误金君瑶* 摘要:刑法中的事实认识错误,不仅影响行为人的罪过形式、刑事责任,而且也涉及犯罪的既遂或未遂,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国家在刑法典中对基于事实认识错误实施的行为的刑事责任问题作了明文规定。我国现行刑法典中没有关于事实认识错误的规定,在旧刑法的制定和新刑法的修订过程中,曾有学者提出了关于事实认识错误问题的理论案,但最终没有被采纳。关键词:事实认识错误 主客观相统一 抽象符合说 法定符合说 罪责认定 (1) 事实认识错误概述 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决定其行为性质及刑事责任的有关事实情况的错误理解。近年来,对于事实认识错误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很多人主张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解决事实认识错误问题。张明楷教授讲得更为具体,主张“应当在故意内容和客观行为相统一的范围之内认定犯罪,即在重罪不处罚未遂的情况下,如果重罪与轻罪同质,则在重合的限度之内成立较轻的犯罪的既遂犯”,也就是说对于事实认识错误,原则上作为重罪的未遂犯处理,例外情况,在重罪和轻罪重合的范围之内予以处罚。但是,主客观统一原则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样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统一?实践当中的操作的相关的规定还不完善。所以使用起来就不象黑字白纸上的理论那么简单了。但总的来说,对于事实认识错误,根据法定符合说,原则上排除犯罪故意,对所认识的事实,成立故意犯罪的未遂犯;就所发生的事实,成立过失犯,作为想象竞合犯处理。但是,在所认识的事实和现实发生的事实在犯罪构成上具有实质性重合的情况下,就重合的内容,不排除故意;是否重合,结合具体犯罪构成内容,具体分析。(2) 事实认识错误对刑事责任的影响的相关理论对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我国学者主张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处理,而在国外,有法定符合说和抽象符合说的对立。近年来,在我国也已经开始使用法定符合说和抽象符合说等理论观念来说明刑法中的认识错误问题。1、主客观相统一说,在处理刑法中的认识错误问题时,要坚持犯罪构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既不按照行为人的主观想象来定罪量刑,也不单凭客观后果而把罪责强加于人,而是看现实中所发生的事实是否超出了行为人主观认识的范围,如果超出了认识范围,则表明主观与客观不统一,不能让行为人对现实发生的事实承担刑事责任;反过来,如果未超出此范围,就是主客观相统一,应当行为人所发生的事实承担故意责任。在这里又分两种观点,一是,行为人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只能在构成要件上完全相同,才认为是主客观相统一,就是严格的限制事实认定。二是,在法定符合的范围内,考虑主客观相统一。这两种观点一个是严格按照事实统一,一个是在法律符合反面考虑的,本人以为第一各观点是绝对化的观点在现实操作当中很难作到所以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2、抽象的符合说,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和实际发生的事实之间可以进行抽象地统一,而且这种统一不受犯罪构成的制约,两者之间只要在抽象的犯罪意思上一致,就是指行为是所认识的犯罪事实和实际发生的犯罪事实相比较,至少在轻罪的限度内,可以认定为故意。3、法定符合说,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和实际发生的事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抽象地统一,但这种统一必须受到具体犯罪构成的制约,即行为人的认识和实际发生的结果,只有在法定的,即符合犯罪构成的限度之内一致,才构成故意。就是跟抽象的符合说是相反的只在抽象的符合说就不构成故意。(3) 事实认识错误对刑事责任的影响从发生错误的原因和现象的角度区分事实认识错误,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客体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客观上是否存在被侵犯的客体发生错误认识。它包括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误认为存在犯罪客体而实际上不存在,或误认为不存在犯罪客体而实际上存在,或意图侵犯某种犯罪客体而实际上侵犯了另一种犯罪客体。客体认识错误通常是由对象认识错误所引起,但该对象的不同体现了社会关系的不同。行为人预想加害的对象与实际加害的对象不仅在事实上不一致,而且在法律性质上也不一致。所以,客体认识错误可能影响罪过形式、犯罪的既遂与未遂,甚至可能影响犯罪的成立。例如,在视线不好的情况下,甲以为仇人乙来到面前,遂一棒打去,后来才知道打伤的是一头牛。甲预想伤害的是“人”,而实际打伤的却是“牛”,两者不属于同一法律条文的对象。类似的情况还有,行为人将一般物品误认为毒品加以贩卖;行为人在盗窃时将被窃物品内的枪支一并窃取等等。这种客体错误,从主观看,是一种认识错误;从客观看,是因为认识错误而致使犯罪未得逞,属于犯罪未遂的范畴。2、主体的错误。这是指行为人对犯罪构成的主体状况的认识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例如,卖淫嫖娟者本来没有性病,却误认为自己患有严重性病,或者相反,本来患有严重性病却误认为自己没有性病。前一种情况,行为人的认识错误并不排除其主观上故意的存在,但缺乏传染性病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没有性病);后一种情况,虽然有传染性病的可能性,但行为人的认识错误却排除了其主观上故意的存在,即使有过失,但刑法并未规定过失传染性病罪。因此,这两种情况下都不能构成传染性病罪。3、对象认识错误。广义上可以包括客体认识错误,即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对象认识错误时必然发生客体认识错误。此类包括,是将对象认识错误区分为法律性质相同的对象认识错误和法律性质不同的对象认识错误,即客体认识错误。为了与客体认识错误相区别,这里的对象认识错误仅指对同一客体的不同对象之间的误解,也即行为人预想加害的对象与实际加害的对象在事实上不一致,但在法律性质上是一致的情况。这种对象认识错误又称目的物认识错误,对刑事责任不发生影响。如甲预定杀害乙,却把丙误认为乙而予以杀害,不影响甲罪责的成立。需要考虑的是,此时甲杀乙的行为“错误地”导致他人(丙)的死亡,属于一个故意犯罪行为(杀乙)产生的“过剩”结果,对该结果,按照普通情况确定罪责,即甲对丙的死是故意的认定为故意,对丙的死是过失的,认定为过失,按照故意、过失的一般标志认定犯意或心态,而不适用认识错误的认定规则。4、行为认识错误。主要包括两种情况:(1)行为性质认识错误。即行为人对其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质与否存在错误理解。如假想防卫或假想避险,行为实际上并非合法,但行为人却误认为合法而实施。在这种些情况下,不能认定行为人故意犯罪;但如果行为人有过失,就认定为过失犯罪,如果没有过失,则认定为无罪。(2)行为工具(方法)认识错误。即行为人实施行为时对使用的工具(方法)产生不正确认识,从而影响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工具(方法)认识错误可以影响犯罪成立既遂或未遂,也可以影响成立犯罪或属于意外事件,较典型的如为杀人而投放危险物质,因为药物失效而未能将人毒死,可以认为行为人因方法或工具错误的意识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又如行为人看到甲、乙一起走来,遂开枪向甲打去,最后却因其枪法不准而打中乙。从现象看,这也是对象错误,或最后的结果表现为对象错误,然而这种错误不是基于行为人辨认的错误,事实上行为人是经过仔细辨认才动手的,可以认为辨认是准确无误的,错误产生于行为本身的差误。对这种情况的解决,通说采取“法定符合说”,其定性与对象辨认错误是一致的,也即直接认定为一个故意杀人既遂。行为人对甲的死是直接故意,对乙的死是间接故意,只是对甲是未遂,对乙是既遂。另外,人们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误认对象而造成损害后果的,因行为人本身没有犯罪故意因此仅仅是有无犯罪过失的认定问题。5、因果关系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实际联系存在错误认识。(1)行为人误认为自己的行为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犯罪结果,事实上并没有发生这种结果。例如,欲杀乙,便持棒将乙击昏,以为已致乙死亡而离去,后乙遇救未死。这种情况下不影响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属于未遂。(2)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事实上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行为人却误认为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例如,甲蓄意杀人,某晚趁乙外出途中,潜在路边树林里开枪击中乙,乙当时倒地昏迷过去,甲看到乙不再动弹,以为已将乙杀死而潜逃。过了一段时间,乙苏醒过来,慢慢的往家里方向爬,爬到公路一拐弯处,一辆卡车高速驶来,司机因疏忽大意,发现爬行的乙时已来不及刹车躲避,汽车从乙身轧过,致乙死亡。这里汽车司机当然构成交通肇事罪;甲虽然相信自己的枪杀行为已致乙死亡,却不能认定他构成故意杀人的既遂,因为乙死亡结果的发生并不是其枪击行为直接造成的,因而应当让甲负故意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3)行为人的行为没有按照他预想的方向发展至其预想的目的后停止,而是发生了行为人所预见所追求的目标以外的结果。例如,甲想伤害乙,持刀向乙大腿扎了一刀,随即逃走,不料扎中乙的动脉血管,又因当时无人到场抢救,乙因流血过多而死亡。这种情况下,虽然甲的行为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但是甲并没有杀人故意,因而不能认定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而只能让甲负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4)行为人实施了甲乙两个行为,伤害结果是由乙的行为造成的,行为人却误认为是由甲的行为造成的。例如,行为人意图扼杀被害人,将被害人扼昏后,误以为被害人已死亡。为逃避罪责,遂将被害人抛尸河中,或者用绳子套住被害人颈部吊起,制造被害人上吊自杀的假象。殊不知,后实施的行为引起被害人死亡的。这种情况下,犯罪人主观上存在着杀人的故意,客观上也实施了杀害的行为,被害人死亡的结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